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

合集下载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与结构学时:64 学分:4适用专业:工程造价课程性质:职业通用技术课程考试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制定人:工程造价教研室批准人:一、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高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应用为目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重点讲授建筑构件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的平衡,构件的强度及承载能力的计算校核、各类建筑结构构造要求及简单计算。

2.能力目标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具有测试强度指标和构件应力的初步能力;具有对常用建筑构件进行强度计算、设计和演算的基本能力,具有处理施工中有关结构问题的一般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创新与创业的基本能力;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具有自学的能力;具有拓展知识、接受终生教育的基本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共64学时,其中讲授56课时、实训8课时。

(一)绪论内容:建筑力学与结构概述,建筑结构的概念和分类,建筑结构的功能,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地震的震级,地震的破坏作用及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要求:掌握建筑结构的组成及分类,理解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掌握极限状态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建筑结构的抗震基本知识。

(二)建筑结构施工图内容:结构施工图的内容与作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图,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要求:使学生了解了解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和图示方法,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有所认识。

(三)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内容:静力学简介,力的概念,静力学公理,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与力偶,约束与约束反力,结构计算简图。

要求:了解建筑力学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构件计算简图简化的方法。

能够在实际工程中运用力学概念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且能正确地确定结构构件计算简图。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2017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2017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与性质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学科,其主要由建筑力学基础知识、建筑材料基础知识、钢筋混凝土结构、多高层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基础、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等部分组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受力性能、构造要求、施工图表示方法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为学生以后正确计算结构工程量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任务与目的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静力学理论,能够计算简单结构的内力并绘制内力图,了解建筑工程基本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能对单筋矩形截面梁进行截面设计和截面复核。

对建筑物中楼梯、楼(屋面)板、基础等构件的受力特点、构造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钢混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不同结构体系的基础知识。

(1)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力学知识,能够计算简单构件的内力,了解简单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效应变化情况,增强学生对建筑物结构体系的认识程度。

(2)通过学习各类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构造措施等基本概念和知识,提高学生理解、识读施工图的能力,为学生以后正确计算结构工程量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科学作风。

三、课程总体结构、教学环节和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静力学基本知识 2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能快速画出物体受力分析图,能准确运用平面力系的静力平衡条件求出约束反力。

教学重点:1. 力、力矩、力偶等概念;2. 静力学公理及其推论;3. 约束、约束反力的分析和受力图绘制;4. 列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出所有约束反力大小。

教学难点:1.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其受力图的绘制;2. 列静力学平衡方程求出所有约束反力。

第一节静力学概述2学时一、结构和构件的概念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三、建筑力学的任务第二节静力学公理2学时一、力的基本概念二、静力学公理第三节力的投影1学时一、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二、合理投影定理三、解析法计算力系的合力第四节力矩和力偶1学时一、力矩二、力偶第五节物体的受力图4学时一、约束和约束反力二、物体的受力图第六节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4学时一、平面力系的简化二、平面力系的平衡作业辅导及习题课6学时第三章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1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内力和变形的概念,熟练掌握轴向拉压杆内力计算和受弯构件内力计算。

建筑力学考试大纲

建筑力学考试大纲

《建筑力学》考试大纲绪论1.了解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2.熟悉建筑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建筑力学基础1.能正确叙述力的定义。

2.了解力对物体作用的两种效果。

3.掌握力的三要素。

4.理解平衡的概念并能明确认识到整个力学的计算与讨论均是在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的。

5.掌握静力学的四个公理,并能简单应用于具体问题;6.掌握各类常见约束的性质、熟悉各类约束的简图表示法;能正确确定常见约束的约束反力。

7.理解受力图的含义,掌握画受力图的方法。

8.能熟练画出单个物体及物体系的受力图。

9.理解荷载的定义及分类。

10.了解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了解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11.了解结构简化的基本原则。

力矩和力偶1.正确叙述力矩及力偶的定义;力偶的基本性质。

2.掌握合力投影定理的内容;会用定理来简化力矩的计算。

3.叙述平面力偶系的定义、掌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及平衡条件。

平面力系合成及平衡1.能熟练计算力在不同坐标轴上的投影。

2.理解力的平移定理。

3.能将一个平面—般力系向给定一点进行简化。

4.理解平面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简化的结果及平衡条件5.理解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并能运用平衡方程求解一般力学问题。

6.了解平面一般力系合成的最后结果的三种情况。

7.理解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并能写出三种形式的平衡方程式子及附加条件。

8.能熟练地运用平衡方程式求解单跨静定梁、静定刚架、静定桁架的支座反力。

9.能熟练地运用平衡方程式求解物体系的支座反力。

轴向位伸和压缩1.能正确叙述内力、应力的定义。

2.能熟练地应用截面法求多力杆指定截面的轴力,能熟练地画出多力杆的轴力图。

3.理解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的分布规律。

4.会正确计算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能应用强度条件进行三方面(强度校核、截面设和许用荷载的计算)的力学计算。

5.理解纵向变形、纵向应变、虎克定律的概念。

6.能正确地用虎克定律计算简单拉压杆件的变形及应变。

7.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概念。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大纲一、适用对象:11造价(1)、(2)班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二、教学目的:《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村镇建设、建筑装饰、物业管理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介绍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力学基础知识,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让学生能计算基本建筑结构的力学,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实践中较为简单的结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力学理论与工程应用的基础上,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能力;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强度指标和构件应力应变初步能力;了解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国家建筑结构各类规范对各种建筑结构的基本构件进行设计,并具有制和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能和解决施工和工程质量有关的结构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一)教学内容第0章绪论1、教学内容:1.1建筑结构的基本概论1.2建筑结构的历史和发展趋势2. 教学目的及要求:2.1让学生理解建筑的基本名词、基本理论2.2让学生理解建筑结构的历史和发展趋势3. 教学重点:3.1混凝土的优点和缺点3.2砌体结构的优点和缺点3.3钢结构的优点和缺点4. 教学难点: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的两个方面:①理论方面②材料方面③结构方面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讲解和实际生活情况说明。

第一章建筑力学预备知识1、教学内容:1.1 力的概念1.2 静力学公理1.3约束与约束反力1.4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1.5力的合成与分解1.6力矩与力偶1.7平面力系的平衡1.8变形固体基本概念2.教学目的及要求:2.1让学生对力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理解力是什么!能熟练的画出约束与约束反力,能通过平面力系计算基本的力学问题3. 教学重点:3.1 理解力的性质和投影、力矩的计算、力偶的概念受力图的画法和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3.2 理解力的概念、变形固体极其假设、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精品.pdf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精品.pdf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建筑类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要求建筑力学是研究结构受力及构件承载能力的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包含静力学、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根据大专建筑类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提出的目标及对本课程的要求,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对一般结构作受力分析的能力;对构件作强度、刚度、稳定性核算的能力;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强度指标的初步能力。

为今后直接应用于设计、施工实践和学习结构课程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

二、课题和课时分配表序号课题名称课时课时分配讲授实验实训、习题课参观、现场教学测验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2 22 静力平衡 2 23 支座反力 2 24 材料力学概论 1 15 轴向拉伸和压缩7 5 26 剪切 2 27 扭转 4 2 28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2 29 梁的弯曲12 10 210 应力状态 2 211 强度理论 2 212 组合变形 4 2 213 压杆稳定 4 2 214 动荷载 2 215 结构力学概论 2 216 结构的几何组成 4 2 217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8 818 结构位移计算 6 6 219 力法8 6 220 位移法8 621 力矩分配法 6 622 影响线 4 423 极限荷载 2 224 合计96 80 6 10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建筑力学(上)课题一绪论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建筑力学的内容简介、建筑力学的学习方法。

课题二静力平衡力和平衡的概念;静力学基本公理,力的可传性原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力系的分类及特征。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及平衡的几何条件。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投影与分力的区别,合力投影定理;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及平衡的解析条件。

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力对点之矩;合力矩定理。

力偶;力偶矩、力偶的性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

课题三支座反力支座的类型,各种支反力的求解方法。

课题四材料力学概论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杆件,性质和任务,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基本假定;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课题五轴向拉伸和压缩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轴力和轴力图;内力、截面法;应力、正应力、剪应力。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大纲学分:4分学时:64学时适应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建筑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它主要介绍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课程的任务:通过学习《建筑力学与结构》,使学生领会必要的力学概念,掌握简单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了解常见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掌握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能理解建筑工程中的一般结构问题;明确结构施工图的内容,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能识读结构施工图。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平面力系和简单静定结构的内力是力学部分的重点,教学中应讲练结合,并安排适量的课外练习;2.构造要求是结构部分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学中应从结构、构件的受力特点入手,着重讲清内力分布与构造的关系,以便学生理解,切忌死记硬背;3.抗震构造措施分散安排在相应章节讲授,教学中应注意与非抗震构造的比较,以利学生掌握;4.结构施工图部分是本课程的落脚点,应结合施工图讲解,并应使学生识读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屋盖施工图各一套;5.结构标准图是一个重要内容,各教学班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教学。

6.《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为目的,采用“教、学、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条件为保证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加强实习和实践性教学,《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要有足够的图形实例,相应的实验室及多媒体教室。

五、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作业、操作练习、课堂答问和出勤占总成绩的40﹪六、教学说明1.关于教学:本课程计算量较多,要求学生自己准备科学计算器一台。

并且要求学校拥有完整的实验室。

2.关于习题:选取有代表性深浅适度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建筑力学大纲

建筑力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开课部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时:64编写: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

还应考虑到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力争将建筑工程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及时引入课程教学。

因此《建筑力学》课程的构建应注重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注重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际的能力的培养,注重本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和衔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建筑力学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性质。

它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几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结构内力、应力及位移的分析计算问题具有初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如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等专业课程提供一定的力学基础。

学习本课程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

《建筑力学》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本课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确立课程目标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建筑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需要的技术基础理论和技术技能。

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

2. 本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诸多学科密切相关,是结构设计、结构工程施工等的理论基础,因此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

本课程是在学习了高等数学课程后开设的,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建筑力学与结构-03303-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说课讲解

建筑力学与结构-03303-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说课讲解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3)优惠多
7、你喜欢哪一类型的DIY手工艺制品?
400-500元1326%
(4)信息技术优势
41、平面汇交力系
42、
43、(2)东西全静定结构
44、
45、图1-2大学生购买手工艺品可接受价位分布混凝土弹性模量
46、
47、(3)心态问题土的浮重度
4、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8、简述装配式混凝土楼盖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49、简述框架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
我们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应用,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流行因素,还可以把自己小店里的商品拿到网上去卖,为我们小店提供了多种经营方式。
(1)专业知识限制
Hale Waihona Puke 45、46、随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趋向便捷、快速,方便,对于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制作,也很少有人问津,因此,我组想借此创业机会,在校园内开个DIY创意小屋。它包括编织、刺绣、串珠等,让我们传统的手工制作也能走进大学,丰富我们的生活。什么是混凝土的收缩?对工程有何危害?
47、小偏心受压件破坏特点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代码:03303)课程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容和考核目标第1章静力学基本知识1.1静力学基本公理1.2荷载及其分类1.3约束与约束反力1.4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结构的计算简图1.5力矩与力偶1.6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1.7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第2章静定结构的力计算2.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2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力计算2.3梁的力计算与力图2.4静定平面刚架的力计算与力图2.5三铰拱的力2.6截面的几何性质第3章杆件的强度与压杆稳定3.1应力与应变的概念3.2轴向拉伸(压缩)杆的应力与应变3.3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3.4材料强度的确定及轴向受力构件的强度条件3.5梁的弯曲应力、梁的正应力、剪应力强度条件3.6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3.7组合变形3.8压杆稳定第4章静定结构的变形计算与刚度校核4.1结构的变形与位移4.2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4.3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4.4刚度校核第6章建筑结构及其设计基本原则6.1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围6.2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第7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7.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7.2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7.3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7.4受弯构件的其他构造要求7.5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7.6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7.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第8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8.1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8.2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8.3楼梯第10章地基与基础10.1土的工程性质10.2基础的类型及适用围10.3浅基础设计10.4桩基础设计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该课程分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两篇。

建筑力学篇主要讲述静力学基本知识,静定结构的力计算,基本受力杆件的应力分析、计算与强度校核,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与刚度校核,超静定结构力计算的基本方法等;建筑结构篇主要讲述了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地基与基础,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等。

建筑力学篇是建筑结构篇的基础。

本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杆件及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结构的力计算力图的绘制方法;熟悉稳定性分析;了解结构的变形计算与刚度校核;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构造要求;了解地基与基础的基本知识;了解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包括了广博的力学知识领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各类结构构件的计算,容广泛。

该课程与建筑制图、土木工程概论、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经济学与项目融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等课程关系紧密。

教材的第1、2、7、8章是考核重点章,第3、10章是考核次重点章,第4、6章是考核一般章。

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教材第5、9、11、12、13章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了解,不列入考核围。

二、课程容和考核目标第1章静力学基本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静力学基本公理、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常见的支座形式及其反力,掌握分析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重点掌握支座反力的计算。

二、课程容1.1静力学基本公理1.2荷载及其分类1.3约束与约束反力1.4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结构的计算简图1.5力矩与力偶1.6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1.7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三、考核知识点1.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荷载及其分类、约束与约束反力;2.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矩与力偶;3.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

四、考核要求(一)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荷载及其分类、约束与约束反力。

识记: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荷载及其分类、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领会: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的含义、结构上的间接作用简单应用:荷载的标准值与设计值、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二)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矩与力偶识记:力矩与力偶的概念领会:受力分析及其步骤简单应用:受力图(三)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识记:平面汇交力系、一般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领会:平衡方程简单应用:平面力系的合成综合应用: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第2章静定结构的力计算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而掌握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以及非静定结构的区分;掌握桁架、梁以及三铰拱等常见静定结构的力计算及其方法。

二、课程容2.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2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力计算2.3梁的力计算与力图2.4静定平面刚架的力计算与力图2.5三铰拱的力2.6截面的几何性质三、考核知识点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力计算、梁的力计算与力图;3.静定平面刚架的力计算与力图以及三铰拱的力;4.截面的几何性质。

四、考核要求(一)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识记:集合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几何瞬变体系以及平面体系自由度的概念;领会:自由度简单应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综合应用:几何组成分析(二)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力计算、梁的力计算与力图识记:力的概念领会:截面法求力简单应用:桁架与梁的力计算综合应用:梁的力图(三)静定平面刚架的力计算与力图以及三铰拱的力识记:静定平面刚架力计算的方法领会:静定平面刚架以及三铰拱的计算与梁的计算的区别简单应用:三铰拱的力计算综合应用:静定平面刚架的力计算与力图4. 截面的几何性质识记:重心及形心领会:静力矩与惯性矩第3章杆件的强度与压杆稳定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应力与应变的概念,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掌握梁的弯曲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了解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掌握组合变形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掌握临界力的计算及其压杆稳定的条件。

二、课程容3.1应力与应变的概念3.2轴向拉伸(压缩)杆的应力与应变3.3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3.4材料强度的确定及轴向受力构件的强度条件3.5梁的弯曲应力、梁的正应力、剪应力强度条件3.6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3.7组合变形3.8压杆稳定三、考核知识点1.应力与应变的概念、轴向拉(压)杆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2.梁的弯曲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3.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4.组合变形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5.压杆稳定的概念、临界力的计算及其压杆稳定的条件。

四、考核要求(一)应力与应变的概念、轴向拉(压)杆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

识记:应力与应变的概念、材料强度平均值、标准值和设计值领会: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简单应用:轴向拉伸(压缩)杆的应力与应变计算综合应用:轴向受力杆件的强度计算(二)梁的弯曲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识记:梁的弯曲应力基本知识领会:梁的正应力、剪切应力以及强度条件简单应用:梁的最大拉、压应力的计算和位置综合应用:梁的强度计算(校核、设计截面、确定许用荷载)(三)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识记:应力状态的概念领会:主应力、强度理论简单应用:主应力计算(四)组合变形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识记:双向弯曲(斜弯曲)、压弯组合的概念领会:组合变形特点简单应用:组合变形分析综合应用:组合变形计算(五)压杆稳定的概念、临界力的计算及其压杆稳定的条件识记:压杆稳定的概念、长细比的概念领会:临界力、临界应力的意义简单应用:计算临界力、临界应力综合应用:压杆稳定计算第4章静定结构的变形计算与刚度校核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结构力学的重要容,但是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侧重点不同,所以本章作为一般章节要求。

要求了解用二次积分法、虚功原理及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及静定结构的刚度校核的基本知识和过程。

二、课程容4.1结构的变形与位移4.2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4.3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4.4刚度校核三、考核知识点1.结构的变形与位移2.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3.刚度校核四、考核要求(一)结构的变形与位移。

识记:结构变形与位移的概念;领会:产生位移与变形的原因(二)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识记: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虚功原理。

领会:求位移的方法、二次积分法求位移、叠加法求位移、图乘法求位移(三)刚度校核识记:刚度条件简单应用:刚度校核第6章建筑结构及其设计基本原则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围、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及极限状态、荷载作用效应及其代表值以及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法等基本知识。

二、课程容6.1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围6.2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三、考核知识点1.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围;2.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四、考核要求(一)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围。

识记:建筑结构分类;领会:各类结构的特点简单应用:各类结构的应用围(二)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识记:结构的功能、荷载的代表值、结构的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领会:结构的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结构构件的抗力简单应用:荷载效应组合、极限状态设计实用表达式、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表达式第7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材料的基本特性;掌握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斜截面的设计与强度复核方法;掌握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的计算与构造要求;了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裂缝宽度计算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一些基本知识。

二、课程容7.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7.2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7.3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7.4受弯构件的其他构造要求7.5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7.6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7.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三、考核知识点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2.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以及其他构造要求;3.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4. 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5.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四、考核要求(一)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识记:钢筋的种类、混凝土力学性能领会:钢筋力学性能(重点是钢材的应力—应变图)、钢筋的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简单应用: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和锚固(二)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以及构造要求识记:有关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基本知识、受弯构件构造要领会:有关受弯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原理、试验研究等知识简单应用: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综合应用:受弯构件设计计算、校核(三)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识记:受压构件基本知识以及构造要求领会:轴心受压、偏心受压构件计算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简单应用: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综合应用:受压构件配筋计算(四)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识记: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基础知识领会: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方法和步骤简单应用:各种截面形式的受弯构件的刚度计算、挠度计算、最大裂缝宽度计算综合应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验算(五)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识记:预应力混凝土材料领会: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预应力损失及其组合简单应用:预加应力的方法和锚具、预应力构造要求第8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梁板结构是由梁及平板组成的受力体系,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掌握现浇整体式单向及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