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九下第四单元《送元二使安西》1
20《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shě 依依不舍
cháo 朝代
舍
shè 客舍
朝
zhāo 朝气
gèng 更加
更 gēng 更衣 尽
jì n 尽头 jǐn 尽管
(王维701-761),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唐朝河东蒲州(今山 西运城)人,通音乐, 工书画。唐代著名诗 人。多咏山水田园, 与孟浩然合称“王 孟”,有“诗佛”之 称。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 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安西
全程3000多公里
阳关 渭城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安西
全程3000多公里
阳关 渭城
qì
十日过沙碛, 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 四蹄皆血流。
如果你是王维,作为朋友,你想对元二 说什么?
渭城距安西路途遥远,自然环境恶劣, 一路上交通不便,元二孤身前往安西,远离 朋友,举目无亲。这一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 ?到了安西,他能顺利完成使命吗?又能平 安地回来吗?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李白《赠汪伦》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语文《送元二使安西》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语文《送元二使安西》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安史之乱的背景及其对经济和文化带来的影响。
2.理解《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歌背景及其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王维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追求。
3.学会鉴赏古诗文的方法,掌握节奏、韵律感和意境,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授课内容如下:•《送元二使安西》的历史背景及文本鉴赏•讲解王维的艺术风格和写作特点•阅读理解与文学鉴赏2. 教学方法:•阅读指导 & 文本讲解:分析《送元二使安西》的意义和深层次内容以及艺术特点,让学生全面理解诗歌的历史和文学意义。
•音乐课堂 & 群体表演:为学生播放古琴和筝曲,以帮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与艺术之美,并在诗歌学习中增加美感成分。
•小组合作 & 个人写作: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下个人感悟。
三、教学流程1. 热身阶段•播放相关音乐,让学生进入诗歌世界氛围中。
•带领学生提前理解诗歌背景,探讨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对唐代的影响。
2. 主体阶段1. 学习诗歌•教师讲解《送元二使安西》的文本鉴赏,让学生有从原文理解诗歌的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诗歌后给出问题思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2. 理解王维的艺术风格•对王维的艺术风格进行讲解与了解,并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了解,找出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王维的艺术追求。
3. 阅读理解与文学鉴赏•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完成对《送元二使安西》的阅读和分析,了解景寂感怀的内涵。
•学生个人写作: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送元二使安西》的理解,然后撰写自己的文学鉴赏。
3. 总结阶段•教师和学生分享本课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提出问题、作为课后作文的题目,鼓励学生在家持续思考和加深对于诗歌写作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最大的收获在于,在我对竞赛篇目的熟练把握性方面的提升。
备课时仔细审视了历年的赛题,反复推敲了相应的考点,制定了详细的教案和应对策略,学生上课情况反映良好,诗歌学习也更加容易深入。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送元二使安西体裁:诗题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者:名字:王维年代:唐代描述: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翻译: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原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赏析二:思想内容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
赏析三:艺术特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指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把雨澄尘而不湿路写的恰到好处。
客舍,原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送元二使安西》参考课件(共15张PPT)

一切景语皆情语
朝雨凄清
景
柳色新翠
远去的忧
情
伤
惜别的哀愁
情景交融
1.为好友送行,人们常常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 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朋友依依惜 别的深情。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可以让引文导章学更生加结有合重点注和释条和理插,图避理免解偏离词主句题意或思文,不并对用题。自己的话简述全词大意。讨论交流:你从这
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播放范读录音,引导学生认真听读,
感受诗人的情感。
公开课教案
三、深入研读
总结技巧(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如“朝雨”、“轻尘”、“客舍”、“也阳关可”编等。辑指修名改学生朗读诗
注重描写检:查注学重生描的写自可以读让情文况章,更纠加正生发动形音象错。误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描 写性的材播料放,课如件人,物展形象示、诗景句色的描注写音等和,通解过释描,写引来导表学现生主题初和步中了心解思词想意。。
突出中心指:名在学选生择朗材读料时课,文要,明其确他文学章生的中认心真思听想读,,并互围相绕中纠心正思读想音来和组停织材顿料。。这
句其他学生认真听读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意象和意境来表达自 小学升初己中的的情作感文指选名材学技生巧回如答下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播放范读录音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更尽”、“客舍”、“阳关”等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通过 深入挖掘探:讨对这于些小词学语升的初含中义的和学作生用来可说以,让选学择生自更己好熟地悉理的解材诗料意非并常体重会要作。者可的以情从感家表庭达、方式。此外还可以让学生 学校、生感活受等古方诗面中选“择平自仄己、熟押悉韵的、材对料仗,”这等样修能辞够手更法好的地运把用握以主及题与,现写代出文有相真比情古实诗感表达上的不同之处以此培养 的文章。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最后播放范读录音让学生再次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情感表达并布置作业: 关注细节背:诵选这择首具诗有并细用节自的己材的料话,写可出以对让这文首章诗更的加理生解动和有感趣受。为例下如一,节可课以做选准择备一。些自 己亲身经介历绍的王小维故的事创、作场风景格等和,特通点过,细包节括描其写对来于表唐现代主文题学和的中贡心献思和想影。响。通过了解王维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可以 注重描写更:好注地重理描解写其可诗以歌让作文品章的更内加涵生和动意形义象。。同在时选还择可材以料让时学,生可了以解选王取维一在些唐具代有文描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激发他 写性的材们料对,古如典人文物化形的象热、爱景和色学描习写兴等趣,。通最过后描播写放来范表读现录主音题让和学中生心再思次想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情感表达并布置作业: 突出中心背:诵在这选首择诗材并料用时自,己要的明话确写文出章对的这中首心诗思的想理,解并和围感绕受中为心下思一想节来课组做织准材备料。。这 样可以让四文、章总更结加评有价重点和条理,避免偏离主题或文不对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送元⼆使安西》是唐代诗⼈王维创作的七⾔绝句。
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氛;后⼆句转⼊伤别,却不着伤字,只⽤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送元⼆使安西》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送元⼆使安西》原⽂ 送元⼆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杯酒, 西出阳关⽆故⼈。
注释: 元⼆:姓元,排⾏第⼆,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渭城:即秦代咸阳古城,汉改渭城。
朝(zhāo)⾬:早晨下的⾬。
浥(yì):湿。
客舍:驿馆,旅馆。
柳⾊:柳树象征离别。
更尽:再喝⼲,再喝完。
阳关:在今⽢肃省敦煌西南,为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故⼈:⽼朋友。
译⽂: 渭城清晨的细⾬打湿了路边尘⼟,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
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
【篇⼆】⼩学三年级语⽂《送元⼆使安西》教案 教学⽬的 1、认识2个⽣字,会写2个⽣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导⼊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诗吗?谁来背⼀背?(⽣背诵《赠汪伦》) 2、师:谁来说说这⾸诗的作者李⽩为什么写这⾸诗。
(因为李⽩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来送他,李⽩很感激汪伦) 3、师:从古到今,⼈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
今天,让我们⼀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
(20送元⼆使安西) ⼆、学习古诗 (⼀)复习学习古诗的⽅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步骤? 1、解诗题,知作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解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解析导读:安西,安西都护府。
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库车县。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由乐人谱曲.其曲名为《阳关》,又名《渭城》;作为送别曲,流传很广。
历代留下来的赠别送行的诗文多得不可胜计。
南朝江淹专门写了一篇《别赋》,赋的一开头就说。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送别曲也很多,汉横吹曲有《折杨柳》、《小折杨柳》,相和大曲有《折杨柳行》,南朝清商曲有《月节折杨柳》等。
诗开头“渭城”一语点出诗人饯别元二的地方。
“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个所在,是饯别的具体地点。
并说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天下了一阵小雨。
首句的“朝雨”因此句“柳色新’三字而知为春雨,这种写法叫做互文见义。
这可以使语言更精炼。
写离情别绪。
诗人笔下的景物也往往成为有情之物。
代人伤心,为人垂泪。
本诗写春朝雨下“浥轻尘”三字,表明雨不大,只是沾湿了地皮。
接着又说,环绕客舍四周刚刚放叶的柳树,经春雨洗过,益发显得青翠嫩绿。
这里描绘的是一个空气清新。
盎然生意的春天的早晨。
此种写法。
似与“送行”的气氛不十分谐调。
然而。
诗人心里已先装着一个“别”字。
虽有良辰胜景。
也无心流连。
别意正是以潜意识的形式笼罩景物、环境的。
由此可以看到,主观情感在一篇抒情诗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中的关键词语是“柳色”。
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
汉代长安城东郊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名“灞桥”,人们在这座桥上送别亲友,要折下桥头的柳枝送给行人,这就是所谓折柳赠别。
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
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
这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
因此,作为文化标志的一事一物写入诗中,就使诗具有十分丰厚的情感意蕴。
“柳色新”三字在诗中有双重含义:既是写时令节候,也是离情别绪的心理映现。
“柳色新”三字是前二句和后二句的关节。
后二句直接写离别之情,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
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带拼音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带拼音sònɡyuán èr shǐbai ān xī送元二使安西wèduichéng zhāoyǔyìzhi qīngchén渭城朝雨浥轻尘,daokèshèqīng qīng liǔsèxīn客舍青青柳色新。
quàn jūn gēng jìn yìbēi jiǔ劝君更尽一杯酒,xīchūyángguān wúgùrén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578 评论(9) 分享举报137******482020-04-23关注bē2113i jiǔ劝君更尽一杯酒,xīchūyángguān wúgùré5261n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4102/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1653,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 评论分享举报更多回答(8)其他类似问题2016-05-10送元二使安西古诗中的“朝”读什么音552018-03-29送元二使安西拼音版2692017-12-01《送元二使安西》的拼音版是什么?992020-04-29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拼音?12018-05-14送元二使安西的读音112007-05-07《送元二使安西》全诗的拼音是什么?4672017-12-05送元二使安西的拼音的更是第几音2014-09-24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句的读音37更多相关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带拼音的问题送元二使安西拼音版、注音及读音:文学家:王维sòng yuán èr shǐān xī送元二使安西wèi chéng zhāo yǔyìqīng chén,kèshèqīng qīng liǔsèxīn。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PPT课件

互动问答
邀请学生扮演唐朝使臣、西域商人等 角色,模拟历史场景进行对话和表演, 增加课堂趣味性。
设置与送元二使安西相关的知识问答 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巩固所学 知识。
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围绕送元二使安西的历史意 义、文化影响等主题进行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
故事化叙述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 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
通过比较阅读等方法, 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
01
02
03
04
使用ppt课件辅助教学,通过 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性
使用ppt课件辅助教学,通过 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性
思想感情与人文关怀
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和祝福。
人文关怀
体现了诗人对友人人格的尊重 和赞美,以及对友情、爱情的 珍视和追求。
社会意义
通过送别诗的创作,传递了人 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离别情感 ,以及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 深刻思考。
04
课件特色与亮点
丰富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加强技术支持
可以加强对课件制作的技术支 持,如提供更丰富的多媒体素 材、优化课件制作工具等,以 方便教师制作更高质量的课件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意境
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 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 传唱,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
03
诗歌赏析与解读
诗歌结构分析
题目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习诗歌应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 朗读诗的后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 的是哪一个词语,为什么?
• 示例1: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更”。“更” 字是再的意思,不仅表现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情谊, 而且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 示例2: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尽”。“尽” 是喝完,喝干的意思。朋友,再干了这一杯吧,出 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酒过多巡,告 别的话重复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到来,主人脱口 而出的这句劝酒辞中饱含着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
• 离别的酒 • 祝福的酒 • 连心的酒
7C中小学课件
记忆诗词大意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晨,渭城细雨霏霏, 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 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 更加翠色欲滴。朋友,请再 喝尽这杯酒吧,等你西行出 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 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注释 ①使:出使。 ②浥:湿润。 ③更尽:再饮完。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舍
君
shè(宿舍 ) shě(依依不舍)
jūn (君子)
熟记注释
• ①题解:元二,姓元,排行第二,是诗
人的朋友,其名不详。
• 使,出使,奉朝廷使命Leabharlann 往。 • ②浥(yì):沾湿,润湿。
《 赋 得 古 原 草 送 别 》 唐 代 白 居 易
又远 送芳 王侵 孙古 去道 ,, 萋晴 萋翠 满接 别荒 情城 。。
—— [ ]
——《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唐] 王勃
海 内 存天 知涯 己若 ︐比 邻
落 日 故 人 情
浮 云 游 子 意 ︐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 地点 、 时间 和 环境气氛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君:指元二。 更:再。故人:老朋友。 更尽:再饮完 。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 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 你西出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 到老朋友了。
7C中小学课件
牢记诗中情怀
• 辅助方法:1. 景物描写——“杨柳” --离别的象征 • 2.细节描写——临别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一 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见不到老朋友了。 • •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和 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强烈、深挚的 惜别之情)
7C中小学课件
解答
春季 • 前两句写离别时的景色,地点是(渭 城 ),季节是( ) 留 ,从哪里可以看出?“柳”与“ ( )”谐音,暗含( 送别 )之意,你感觉这景色如何?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清晨一场如酥 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 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 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7C中小学课件
《送元二使安西》是关于友情的 一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友情 的诗句呢?
走进古人笔下的友情世界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
7C中小学课件
• (3)元二去那里干什么? • 到安西去做官
• (4)“使”是什么意思?
• 出使的意思
7C中小学课件
送元二使安西
安西 阳关 渭城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7C中小学课件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劝 君 更 进 一 杯 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请你再喝完这杯醇香 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 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 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别。 “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 敬了多杯,这依依惜别之 情虽只字未提,但都见于 言表。
我们把这浓浓的离别之情放在一 杯杯的酒中,那么这是一杯怎么 样的酒? • 友谊的酒
• ③客舍:旅店。
7C中小学课件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唐时属京兆府咸 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
浥:(yì ):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 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 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熟知诗人
[王维简介]
(701--761),字摩诘,唐朝著 名诗人,世称“王右丞” ,和孟浩然 并称“王孟”。
作品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
代表作: 《 送元二使安西》《鸟鸣涧 》 《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从题目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 (1)谁送谁? • 王维送二元 • 送他去安西
• (2)谁他到哪里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7C中小学课件
3.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 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理解。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酒吧,等你西行出 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 友了。 酒过多巡,告别的话重复多次,朋友 上路的时刻到来,主人脱口而出的这句劝酒 辞中饱含着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
古 诗 两 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了解背景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是广泛传唱的送别曲和出塞曲。
7C中小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