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红楼梦》故事梗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

情节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黛玉进府。 第二部分(2——4自然段):见贾母与“三春”。 第三部分(5——6自然段):见熙凤。 第四部分(7——12自然段):见贾府富贵豪华 的环境,听人们说宝玉。 第五部分(13——14自然段):宝玉黛玉相见。 第六部分(15——16自然):安排黛玉房舍和丫 鬟。
拟话本小说
(明代时 期)
冯梦龙的“ 三言” 凌蒙初的“ 二拍”
明:《三 国演义 》、《 西游记 》、《 水浒传 》、 《金 瓶梅》 、《封 神演义 》等
清:《儒 林外史 》、《 红楼梦 》、《 老残游 记》 《官 场现形 记》、 《二十 年目睹 之怪现 状》等
明、清短 篇小说 集有《“ 三言”》 《“二拍”》 (明) 和《聊 斋志异 》(清 ) “晚清四大 谴责小 说”和“我国 古典四 大名著” 这两个 常识概 念
第五回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 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 判词及歌曲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 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第五回对联
“太虚幻境”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孽海情天”联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薄命司”联: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 金陵十二钗正册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 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 姐、秦可卿
• 金陵十二钗副册
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 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林红玉、龄官、 娇杏
•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晴雯、花袭人、平儿、金鸳鸯、黄金莺、紫鹃、 白玉钏、白金钏、司棋、麝月、彩云、芳官
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红楼梦》主要情节

《红楼梦》主要情节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叫做《石头记》,被列为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写。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写作背景,以富家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见识和举止都在须眉之上的闺中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红楼梦》主要故事情节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
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贯穿全书。
以贾、林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为线索,以贾、林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剧结局而告终。
这条线索从第三、四两回,林黛玉和薛宝钗接踵来贾府,与宝玉的爱情纠葛开始形成,并在矛盾中向前开展。
直到第九十七、九十八两回,黛玉和宝钗在“哀”“乐”截然不同,“悲”“欢”强烈对比之下,一个“魂归离恨天”,一个“出闺成大礼”,终成悲剧结局,是主线的高潮,也是实现全书主题的集中所在。
后二十一回,则是在高潮的余波中,情节的下降、结尾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贾家被抄而又赢得一个回光反照的局面。
最后宝玉遁入空门,全书结束。
从这条主线看,造成贾、林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在封建制度与礼教的桎梏下,青年男女对封建制度的礼教的叛逆精神。
《红楼梦》的另一条线索是以宁、荣二府及其社会关系为中
心,由一些彼此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情节组成的副线。
它以封建的阶级压迫,等级制度以及封建贵族腐朽的生活所造成的封建制度自身的矛盾为线索,以贾府及其亲族的所造成的封建制度自身的矛盾为线索,以贾府及其亲族的一一衰败为结局,不仅构成主线的社会背景,并与主线殊途同归,揭示和鞭答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红楼梦》每章概括

《红楼梦》每章概括以下是《红楼梦》每章的概括: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
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
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
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士隐丫头娇杏被雨村看中。
先为二房,不久扶正。
雨村被革职,给巡盐御史林如海独生女儿林黛玉教书识字。
冷子兴和贾雨村谈论贾府,谈论宝玉聪明淘气。
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恤孤女。
黛玉母逝;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雨村谋求复职。
黛玉进贾府,贾母疼爱林黛玉;凤辣子出场;王夫人要黛玉不要招惹宝玉;宝黛相会,一见如故。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雨村补授应天府,薛蟠与冯渊争买玉莲,冯渊被打死。
雨村采纳门子之计,徇情枉法。
薛母与贾政夫人王氏为一母所生,进贾府后住梨香院。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贾母要宝玉念书写文章,贾政要检查。
地藏庵姑子来贾府受到宝钗冷遇,激惜春出家。
贾宝玉与甄宝玉貌象而异,宝玉呆病发作。
和尚送来“宝玉”,宝玉死而复生。
和尚要一万银子。
第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宝玉二历幻境。
宝玉厌弃功名,看淡儿女情级。
第七回:阻超凡佳人双护玉,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宝钗接过“宝玉”,要宝玉见和尚,宝玉说他们重玉不重人。
贾赦感冒转痨病,贾琏要去看父,将女儿托于王夫人。
荣府诸人各顾自己,不管别个,芸、蔷、环等胡作非为。
邢大舅说笑话骂贾蔷是看不住家的“假墙”。
惜春坚决要出家。
第八回:记微嫌舅兄欺弱女,惊谜语妻妾谏痴人。
第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宝玉却尘缘;探春远嫁;王夫人回苏、史、薛、林四家陪房;锦衣府拿问贾赦、贾琏;贾赦侵吞古扇案发;贾琏忧父病重;鸳鸯探王夫人说秘密;周琼给宝玉说媒;林如海自扬州接黛玉;袭人附宝玉心迷;宝玉论扇有感;贾政谢恩。
以上是《红楼梦》各章的概括,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细节和内容,建议阅读原著或相关文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红楼梦》前五回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红楼梦》前五回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序幕,分别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为全书的情节、人物做了必要的交代和暗示,是全书的总纲。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这一回用“女娲补天”和“木石前盟”两个神话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描绘宝黛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随宝玉一起降生,成为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的思想性格象顽石一样,具有“顽劣性”,难被世俗改变。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
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
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
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这个故事是通过甄士隐的梦表现出来的,含“真事隐”去,而借用“假语村”言说出来。
因此,贾语村的出现,就为后文贾府的出现搭了座桥。
接着再写甄士隐家庭的荣枯以及入道的结局。
也就是说,甄士隐一家及其本人的遭遇,正是贾府和宝玉日后命运的一个缩影,甄家的小荣枯引出贾府的大荣枯。
甲戌本脂评曰:“不出荣国大族,先写乡宦小家,从小至大,是此书章法。
”甄家“本地推为望族,宁荣则天下推为望族,叙事有层落。
”又曰:“找前伏后,士隐家一段荣枯至此结住。
所谓真不去假焉来也”——甄不去贾怎么来?【好了歌及其注】它是全书的主题歌。
作者以朴素的辨证法解剖了封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分析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再现了封建末世统治阶级内部的剧烈争夺以及贵族之家兴衰变幻、荣辱交替的历史画图,在全书结构上,也有透露小说情节发展的轮廓,预示了主要人物结局的作用。
红楼梦三四回内容概括

红楼梦三四回内容概括
《红楼梦》第三回和第四回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黛玉的母亲去世后,贾母派人接黛玉到贾府。
同时,林如海请贾雨村陪同黛玉前往,并写信给贾政为贾雨村谋求复职。
在贾府,黛玉初见外婆和舅舅们,还有大舅母邢夫人、二舅母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以及表嫂王熙凤。
黛玉进府后,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怕被人耻笑。
贾母对黛玉疼爱有加。
宝黛初见,两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宝玉询问黛玉是否有玉,听到黛玉说没有后,宝玉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经众人劝解才作罢。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英莲本应和冯渊喜结良缘,但英莲被薛蟠看上后,薛蟠打死了冯渊,拐卖英莲的人贩子又把英莲卖给了薛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阅读原著以获取更深入的感受和理解。
红楼梦第三章概括400字

红楼梦第三章概括400字
《红楼梦》第三章主要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相识与交往。
在这一章中,贾宝玉在贾母的陪伴下,到荣府拜访贾母的妹妹王夫人,与林黛玉初次相见。
贾宝玉被林黛玉的美貌和才情所吸引,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
在王夫人的主持下,贾宝玉和林黛玉开始了一段甜蜜的交往,他们互相倾诉心事,互敬互爱,情意绵绵。
在这一章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心灵契合。
贾宝玉的纯真和林黛玉的聪慧相得益彰,两人的相遇仿佛是一场注定的缘分,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在这一章中悄然展开。
这一章的描写充满了细腻和温情,通过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相遇和交往的描写,展现了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同时,这一章也展现了作者对于爱情和人性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情感交流,展现了作者对于真挚情感和纯真爱情的追求和赞美。
总的来说,红楼梦第三章通过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相识与交往
的描写,展现了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同时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是一章情感细腻、温馨感人的精彩篇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红楼梦》资料

》资抖曹氏家世曾祖曹玺/ —康熙奶娘(一品夫人)祖父曹寅一康熙伴读(江宁织造)父亲曹類伯父曹顒曹霑.字梦阮,别号雪芹、芹圃等曹粤芹的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就成了内务府的“包衣二入了满铝。
从他曽祖开始,三代世袭江宁织造。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侍读,两个女儿都被选为王妃.雍正继位后,曹舌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冇牵连.以及在担任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爰肖. 抄家.家道从此衰落。
曹舌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到哀的过程.由锦衣纨绮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塞士・当他苦书时.已过肴“举家僅粥洒常赊••的贫困生活。
这种天壤Z别的生活变化,促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冋忆.这为他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的《红楼梦》, 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什么曹■芹没有把红楼梦写完《红楼梦》忡芳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经进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说明《红楼梦》是写完的,因为作者该不会只是对半部作品进行那么认真的修改吧?《红楼梦》写完之后.据说后四十回丢火了.实际上比较可能的是被人故童藏起来的.因为书中很多涉及当时的某些敏感的人物和事件.如果出版的话.很可能遗受"文字狱S为了免文字狱” 之祸.后四十回便被“故意丢失”了.实际上.前八I回中也有好多为了避福而曲奩修改的. 秦可卿也是金陵十二钗Z—,书中关于她的内容却极少,就是因为那些内容被砍掉了好大一部分•《红楼梦》的命名*从通灵宝玉的来历取名为《石头记》:从黛玉以泪报答宝玉滋润之恩角度取名《还沮记》: 从一僧一道的神秘角度命名为《风丿J宝鉴人以书中主要的女主角得名的《金陵卜二仪九梆是大有澤蠢的.h开篇•为了躲避文字狱故意用“假语村言(贾雨村尸把“真事隐去(fiL±隐人2. 甄上隐(甄费)家的丫头娇杏广偶因一回首•便为人上人3雨村发迹后成了他的夫人.后來又成为正室夫人.实乃-侥幸寫士隐的女儿英莲.是甄家的拿上明珠.元宵夜被佣人霍启抱去看灯,被拐子拐卖•从此■祸起(霍启)”:房子被烧了. 士隐出家了.英莲长到I•二三岁时被拐子卖给了冯渊.接着又被拐子卖给了禅蟠,一女二卖,各不相让,薛蟠打死冯渊.贾甬村徇情杆法胡乱判断了案子.冯渊水远”逢冤S英莲”真应(可〉怜”。
写作品梗概六年级《红楼梦》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大荒山青埂峰下顽石幻化的通灵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梗概:
《红楼梦》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
贾宝玉自幼受到祖母的宠爱和呵护,与众多姐妹一起玩耍长大,性格叛逆、不拘小节。
林黛玉则是一个美丽聪慧、机智过人的女子,与贾宝玉情投意合,共同度过了许多欢乐时光。
然而,随着家族的兴衰和个人命运的起伏,两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爱情悲剧之一。
此外,《红楼梦》还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包括贾母、王熙凤、贾琏等,他们的性格各异,栩栩如生。
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细致的人物刻画,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弱点,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总之,《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学巨著,它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都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故事梗概
小说写远古时候,女娲炼石补天,遗下一块顽石未用,弃在青梗峰下。
这顽石自经煅炼,已通灵性,便恳求仙人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送他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一遭。
其时,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行将枯萎的绛珠草,终使绛珠草“得延岁月”,修成女形。
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欲下世为人,绛珠草感念他的恩惠,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跟随他下凡历劫,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眼泪还债”。
那块由顽石幻化成的“通灵宝玉”便由这神瑛侍者“携入红尘”。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青梗峰,见一块大石上刻有字迹,便从头到尾抄下,经曹雪芹披阅增删,因成此书。
姑苏城仁清巷内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居住在庙旁。
他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
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拐走。
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
甄士隐带着妻子投奔岳父,遭到岳父的白眼。
甄士隐看破红尘,随跛道人出家。
贾雨村考中进士,派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巡盐御史林如海家教林如海的女儿黛玉读书。
此时,京城起复参革人员。
贾雨村托林如海求林如海的岳母家荣国府帮助。
林如海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
林如海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黛玉进荣国府,拜见了外祖母等人。
宝黛二人初见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并引起宝玉砸自己的通灵宝玉不快举动。
贾雨村刚刚到任,就受理英莲被拐杀人一案。
抢夺英莲并杀死原买主的人是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薛蟠。
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乱断了此案。
薛蟠夺走英莲后,随母亲薛姨妈、妹妹宝钗入京。
薛宝钗进京后暂居贾府,因其品貌端庄,谦和随分而得人喜爱。
宝钗幼年因病得癞头和尚赠了一个金锁避邪,以后便随身佩戴。
一日,宝钗见宝玉也有一块宝物,与自己的金锁恰成一对,沉思良久,这就是所谓的“金玉良缘”。
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
贾宝玉睡午觉,住在贾珍儿媳秦可卿卧室,梦游太虚幻境,见“金陵十二钗”图册,听演《红楼梦》曲,与仙
女可卿云雨,醒来后因梦遗被丫鬟袭人发现,二人发生关系。
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凤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打秋风。
王熙凤接待了刘姥姥,给了她二十两银子。
宝玉被送到家塾读书。
父亲贾政只准宝玉背诵《四书》,要求十分严格。
贾珍之父贾敬放弃世职,离家求仙学道。
他生日之日,贾珍在家设宴相庆。
因林如海得病,贾琏带黛玉去姑苏,他的族弟贾瑞调戏凤姐,被凤姐百般捉弄而死。
黛玉去后不久,宁国府贾珍的儿媳秦可卿死去。
荣国府的管家少奶奶王熙凤被请去协助管理宁国府。
在送殡的那天,王熙凤住在馒头庵,庵中老尼求王熙凤办理一件退婚案,为了图别人三千两银子,王熙凤派人去打通长安节度使的关节,竟活活拆散了一对美满姻缘,断送了两条人命。
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荣府。
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感笼罩着她,常暗暗流泪,身体也更加病弱。
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贤德妃,皇帝恩准元春回家省亲,并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
次年正月十五,元春回家省亲,赐省亲别院名为“大观园”,对园内房舍也赐了名称。
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情意绵绵。
又因有薛宝钗或其他小事,二人常吵嘴,在不断争吵中情感愈深。
元春怕“大观园”闲置,便让宝玉和众姐妹搬进居住。
宝玉在园内同众姐妹、丫鬟相处,倒也自在。
三月的一天,宝玉和王熙凤突然疯了,乱砸东西,满口疯话。
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劝贾母快为二人准备后事,被贾母痛骂了一顿。
原来这是赵姨娘为争夺家私、地位而请马道婆作的魇魔法术。
幸亏来了一个癞头和尚和一个跛足道人,他们拿着通灵玉念念有词,才把宝玉和王熙凤救了回来。
黛玉性格忧郁,暮春时节伤心落花,将它们理葬,称为“花冢”,她由落花想到自己凄苦的命运,口吟《葬花词》。
端午节前,元春从宫里送来赏赐众姐妹的礼物,唯独宝玉、宝钗的礼物相同。
一日,贾母娘家外孙女史湘云带丫鬟翠缕来贾府,湘云劝宝玉留意经济仕途,宝玉抢白她说:“林妹妹就从不说这混账话。
”黛玉听见宝玉在湘云、袭人面前对自己不避嫌疑的称扬,心有所感。
接着,宝玉向黛玉倾吐了积聚已久的肺腑之言。
宝、黛二人至此“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这天中午,宝玉来到母亲王夫人住处,见丫头金钏儿在旁为母亲捶腿。
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