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精品]三年级语文上册《石榴》公开课教案8
石榴公开课教案

《石榴》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石榴。
2、课文中的词语你读熟了吗?老师来验收一下吧!(出示词语)嫩绿郁郁葱葱火红越开越密小喇叭咧嘴朝外张望红白相间晶莹透亮3、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板:叶、花、果、子)(当然,石榴子儿也是石榴果的一部分)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欣赏了美丽的石榴叶,这节课让我们来细细品味石榴花和石榴果的美吧!1、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石榴花美的句子。
指名说。
2、请你再读这三句话都写了石榴花的哪些特点呢?(板:色、多、形)A:它的颜色是----“火红”,看,这就是火红,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这种颜色的花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热情、暖和、激动),你能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吗?指名读。
В:石榴花不仅颜色很鲜艳,而且数量也很—多。
出示: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它的数量很多?(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密”是什么意思?稠密,一朵花紧挨着一朵花,“盛”是什么意思?<旺盛>石榴花又多又旺,就是越开越密,越开越盛。
你能通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到石榴花的多吗?指名读С:这么多鲜艳的石榴花,让我们走近来看看它吧,出示:走近看——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它什么样子啊?(像小喇叭一样)这个句子是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对呀,它们多像可爱的小喇叭,花瓣开得很大,就像能吹响一样,鼓着劲儿的在吹,多有趣的句子,你能读出这股劲儿吗?(听了你的读,我感觉到你在努力地成长;你鼓着这么大的劲儿,将来一定能结个又大又甜的石榴;我感觉到你肯定长的很健康,不然不会有这么大的劲儿在盛开。
)5、小结:作者为了把石榴花描写的美丽,从颜色、数量和形状三方面描写石榴花,可见他对石榴花的观察怎样啊?(仔细、认真、细致) 所以在我们写一样事物的时候首先就要做到“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石榴》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石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石榴图片、实物等。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录音机、音响等。
第一章:课题导入1. 出示石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石榴的外形特点。
2. 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石榴的认识。
3. 教师简要介绍石榴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兴趣。
第二章: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石榴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石榴的美丽。
第三章:生字词学习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 学生组内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第四章: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石榴画面。
2.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3. 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第五章:总结拓展1.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石榴的特点。
2. 教师出示有关石榴的题目,学生抢答。
3.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爱护大自然,保护植物。
4. 教师总结,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石榴树、石榴花、小鸟等),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场景。
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教案

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石榴的生长特点;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石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石榴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石榴的知识。
2.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注意倾听,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分组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石榴的哪些特点?(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学会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5.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石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6.课堂小结(2)学生复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中的石榴,结合课文描述石榴的特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石榴的特点,学会了生字词,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师引导:“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特别是‘秋风吹过,石榴笑红了脸’这样的句子,要读出石榴的生动和可爱。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教师提问:“谁可以告诉我‘成熟’这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它是怎么用的?”2.教学难点补充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师对话:“同学们,你们注意到课文中‘石榴笑红了脸’这句话了吗?石榴怎么会笑呢?这是作者的想象,我们把这种把无生命的事物说得像有生命一样的方式叫做拟人。
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教案(精选14篇)

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教案(精选14篇)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篇1目标预设:1.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通过观察实物、图文结合、投入朗读,使学生了解石榴果实的特点。
2.通过借鉴模仿,初步懂得描写水果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鼓励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并能主动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朗读,了解石榴果实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描写水果的一般方法教学准备:石榴(幻灯片)、学生自备一个石榴和另一种水果。
课程实施: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石榴》。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作者生在枣庄,他为家乡有这样一片石榴园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二.精读1.你瞧,(图)这些石榴花多么鲜艳,多么惹人喜爱呀!开花便要结果了吧?谁来读读第三小节?(文)(指名读§3)2.这一小节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石榴果实的?(板:果实)轻声读读§3,然后学习小组一起讨论(板:颜色样子)3.①不动笔墨不读书。
石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顺序呢?就请大家用不同的符号作上标记。
(文:表示石榴颜色变化的词用画出;表现这些变化顺序的词用小圆圈圈出。
)②书上的记号就是你们思考的过程,学生汇报。
(文: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对照自己的石榴,说说它是什么颜色。
(文:先、逐渐、最后)这些词准确地写出了石榴从结果到成熟的颜色变化。
4.石榴成熟了。
(图)你看到了怎样的石榴?(用自己的话说说)5.成熟的石榴真可爱啊!书上又是怎么写的?(文)自己读读。
作者非常喜欢石榴,把它当作人来写了,谁来读读这些句子?6.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可爱的石榴娃娃,咧开嘴是什么样儿的?做个表情。
你们可真快乐啊!你们在说些什么呀?7.瞧,(图)这一只只熟透的石榴红黄相间,它们在开怀大笑呢,看到这么快乐的石榴,我们也高兴起来了。
就让我们高兴地读这一小节。
自己练练。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石榴》教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石榴》。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石榴的特点。
(2)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感受石榴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
(3)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途径,深入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事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石榴》。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途径,深入理解课文。
2. 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感受石榴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石榴的图片和生字词。
2. 石榴实物,用于观察和讲解。
3. 课文《石榴》的打印稿,用于学生朗读和默写。
1. 导入新课(1)展示石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石榴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石榴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石榴》,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 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课文是如何描述石榴的?”,“作者对石榴有什么样的情感?”(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途径,深入理解课文。
4. 感受石榴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1)学生观察石榴实物,描述石榴的外观和味道。
(2)学生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感受石榴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
(2)学生进行课后作业,默写课文《石榴》或写一篇关于石榴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教师还应考虑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教学设计(通用13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教学设计(通用13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篇1教学过程(一)巧借报纸,激发兴趣1.共读报纸(1)出示刊登石榴园广告的报纸选段。
(2)借助报纸内容理解“驰名中外”,朗读课文开头。
2.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认读二类字“榴”。
(二)检查预习,理清文脉1.检查预习(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2)随机出示含有生词的句子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随机指导学生确定多音字读音的方法,查字典明确文中容易误读的多音字的字音。
(4)随机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甚”和“至”。
2.理清文脉(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2)理解第4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
(4)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说出石榴的生长过程(课文2、3自然段的意思)。
(三)精读对话,体会表达1.学生与文本对话出示课文2、3自然段: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1)学生自读,谈谈对这段文字的整体感受。
(2)学生默读,寻找描写有趣的地方。
2.师生间互动对话(1)组织学生交流描写有趣的地方。
(2)重点研读以下两个语段,教学时随机安排先后顺序。
语段一:第2自然段关于石榴树开花的描写①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
(随机标记关键词语)②图示感受本喻体的形似,学生朗读对应语句。
③引导学生感受本喻体的神似。
抓住“火红”一词,拓展科学书籍中对石榴花色彩的描述。
三年级上册《石榴》教学案例

三年级上册《石榴》教教事例一、背景1、教课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课文《石榴》。
2、文本解读课文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依据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次序描绘了石榴的成熟过程。
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与习作的典范。
3、文本与社会生活石榴,生活中的一种水果,同具果肉水,甜中带酸,酸中带甜,赢得大家的喜欢。
4、文本与学生表达性的文章很难惹起学生的共识。
加之孩子们对石榴的熟习程度远不如桔子、苹果那样。
5、教课目的① 认识石榴的生长过程及其特色。
② 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6、教课方案以简笔划的方式,贯串整个讲堂教课,以形象的感知,来激发学生对石榴的热爱之情。
二、教课过程教课第二自然段出示:一光的。
小朋友,石榴在寒中渡了整整一个冬季,春季来了,它像儿童子一,又开始了新的生命。
同学自由第一自然段。
①自由。
② 出示:石榴先,再。
填空③“春季⋯⋯叶子”要点理解:抽就用彩笔,石榴抽枝、叶。
恢复活力。
④ 眼,夏季到了,夏季的石榴又是一片怎的情景呢 ? “到了夏季⋯⋯ 呢。
”石榴上开花啦 ! 能花的色、形状、数目?(大家沟通充 )火的小喇叭特多,一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
照提示:填补画。
小朋友,到了夏季呀,叶子也静静生了化。
理解 (生气勃勃 )(填补画 )⑤ “走近看⋯⋯呢”生参加互,做一石榴花。
看开得大?比比更美 ?⑥ 男女生疏。
第三自然段石榴果子啦 !① 自由。
②什么候果子呢 ?(花了,掉了 )(⋯⋯石榴)生:些小花每日都鼓着儿在吹着。
生:个个都在比美,争奇斗,怎么能不呢?③ 石榴一每日大,一天成熟。
(用笔划,画出石榴由青到)④什么的候才好吃呢 ?看⑤“喜”生:民伯伯,快来采我吧,我成熟了?生:小朋友,快来吃我吧,我可甜啦!⑥ 。
三、用笔划的形式,把本来平庸的描绘一下子得生活起来,孩子的趣也由淡。
它的好在于孩子了石榴的成程:抽枝——叶——开花——果。
激了学生石榴的喜之情,陶冶了美情味。
三年级《石榴》教案

三年级《石榴》教案三年级《石榴》教案(精选3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三年级《石榴》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三年级《石榴》教案精选篇1上课之前,钻研教材很长时间,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寻找教学设计的灵感。
《石榴》是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作者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情景。
最后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与滋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为了设计好这一课的教案,我还浏览了网上很多篇不同的关于这一课的教案,并结合本班同学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学习每篇教案中的精彩之处,设计出了第一份教案,自己感觉还是挺满意的,觉得把该让学生掌握的、该讲的都罗列进去了。
因为准备的时间有点仓促,只把教案拿去给同年级的老师看了一下,结果第一次试教下来,自己却感觉效果很不理想。
我这次执教的《石榴》一课文笔优美,课文的2、3、4自然段都有重点内容,我因为舍不得放弃任何一个重点而导致任何一个重点都没能处理得特别到位,并且还出现了时间不够的现象。
在一篇课文重点较多的情况下,明明做不到面面俱到,何不加以筛选呢?与其因为时间的限制,在任何一个重点处都没能深入学习,只是一带而过,不如学会放弃一些,抓住重中之重,加以深入学习。
从上面这一点考虑,结合我第一次试教失败的经验,再加上同年级老师的宝贵意见,我又重新设计了第二份教案。
这一次我重点学习课文的3、4自然段。
其中第三自然段我主要是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些句子,喜欢的理由是什么,然后读读这些句子,重点让学生感悟成熟了的石榴的可爱和有趣。
我还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品尝,抓住石榴果实的形、色、味等各个方面的特点,用上恰当的词汇来进行表达,同时很快地解决了文中生词的理解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榴》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的描写的方法。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
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石榴(读好课题)
问: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2、简介石榴。
二、自学指导:
要求: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
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扒开剥开甜津津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春天叶夏天花秋天果
4、检查朗读: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读完评价,更正)
5、再次读课文,细细品读。
四、写字指导。
重点是“讯、甜”两字。
“讯”的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斜钩,第二笔是短横,第三笔是竖。
五、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读——:学生读课题《石榴》
2、课文中的词语你读熟了吗?(出示词语)老师来验收一下吧。
驰名中外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
3、课文中的短语你能读好吗?(出示短语)指名领读。
郁郁葱葱的绿叶火红的石榴花笑得咧开了嘴玛瑙般的子儿
4、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枣庄,让我们一起去石榴园看看吧!
二、精读训练
1、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说说都看到了些什么?
2、指名交流
3、看到石榴树的叶子。
(板书:叶)
叶子怎么样?你是从哪读到的?(板书:嫩绿郁郁葱葱)请你来读一读。
齐读。
4、
看到石榴树的花。
(体会石榴花的美)
(1)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石榴花?
火红的石榴花石榴花开得多花的形状像小喇叭石榴花很可爱(活泼)(2)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指名交流
A、花颜色美:火红(板书:火红)
你看到了火红的石榴花,你觉得火红的石榴花怎么样?
B、花开得多、开得盛:一朵朵、密、盛、越开越……满、不久
谁也看到了这么多的石榴花?你能给大家来读一读吗?
C、花开得生机勃勃(鼓足了劲儿)你能读出这股劲儿吗?
花的形状像小喇叭(板书:小喇叭)
(4)指导朗读,读出花开得多,开得盛。
齐读。
5、体会石榴果的可爱(在石榴园里,你还看到了什么?)
(1)出示句子: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2)读这句句子,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字或词
先是、逐渐、最后
(3)划出横线: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出示图片)请你来排一排:先是……逐渐……最后……
(4)可不可以把这几个词语调换一下顺序?(不可以,为什么)
你看,作者观察得多仔细,用词多准确哪。
他抓住了事物的生长顺序。
(先后出示小卡片:仔细观察、按照顺序)
(5)指名读,读出先后的顺序
(6)你还看到了什么?
A、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B、大声地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石榴娃娃?(可爱)
笑、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扒开、张望、报告
C、他们为什么笑啊?为什么这么高兴(开心)啊?为什么这么急啊?
(板书:高兴地笑)
D、作者怎么会把这些石榴娃娃写得这么可爱呀?(喜欢石榴)
E、你看,作者喜欢这些石榴娃娃,他把石榴当成了人来写了。
让我们也带着这股高兴的劲儿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7)你看,把石榴娃娃当成了人来写,写得多可爱啊,多有趣啊!
现在,让我们把小动物也当****来写,你也能写几句这么有趣的句子吗?
出示句子:花丛中的小蝴蝶开心地挥舞着翅膀,招呼着同伴去参加歌舞会。
天空中的小鸟( )。
(8)再次齐读第三自然段
6、体会石榴子的可爱、美
(1)出示句子: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样子、色彩美(出示红白相间的子儿理解):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板书: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请你来读一读,读出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的美)
味道美:酸溜溜、甜津津的。
(板书:酸溜溜甜津津)
(谁也读到了这股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请你来读一读。
)
(3)齐读
三、总结:
石榴不仅叶子_(可爱)、花_、果_,里面的子儿也_,(板书:可爱美)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爱、美的特点,按照顺序(指卡片)把《石榴》这篇课文写得多生动啊。
我们在写一样事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物事物的特点。
(出示:抓住特点)
四、布置课外作业
老师今天在作业超市里列出了以下的作业,请你任意选择两题完成。
(1)配乐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下来。
(3)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画一画,再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4)找一找你身边美的事物,试着用几句话写写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