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养–茶–游”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商洛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商洛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商洛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商洛市位于陕西省南部,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

休闲农业是一种结合了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和农业旅游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在商洛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商洛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商洛市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资源丰富,基础优越商洛市地处秦巴山脉南麓,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和果树的种植。

同时商洛市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发展初创,潜力巨大相比于其他发达地区,商洛市的休闲农业发展起步较晚,但是正因为起步较晚,商洛市的休闲农业还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市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也非常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3.产品单一,服务水平待提升目前商洛市的休闲农业产品还比较单一,主要以传统的观光农业为主,缺乏创新和个性化的特色。

一些农家乐和农庄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二、商洛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1.资源整合,提升特色农业品牌商洛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整合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品牌。

通过组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特色农产品等方式,提升商洛市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加强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建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商洛市的休闲农业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2.创新服务,提升农家乐品质农家乐是休闲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农家乐的服务水平是关键。

商洛市可以通过培训农家乐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推动农家乐的品质提升。

引入一些新颖的休闲农业元素,如农业体验、亲子活动等,丰富农家乐的业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政策扶持,建立休闲农业产业链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扶持措施,引导农民参与休闲农业产业链。

对休闲农业相关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企业投入休闲农业,增加就业机会;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休闲农业项目的实施;还可以组织一些休闲农业产业链的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和休闲农业服务的互补发展。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主要目的是在最小化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同时提高产量和利润。

循环农业以生态系统为基础,涵盖了包括农田管理、水资源利用、种植和养殖等环节,从而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浪费。

下文将介绍五种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1. 农作物-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农作物和养殖结合起来,共同利用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

这种模式通过循环利用动植物废物,实现对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同时提高产量。

例如,鸡粪可以用于施肥,当豆类和谷物收成后,剩余的植物残留物可以用作鸭子和鱼儿的饵料。

2. 加工-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侧重于最大化利用农业产出,在经营中赢取更多的价值。

这种模式中,经营者通常会将农产品加工成更高价值、更易保存和更宜于运输的形式。

例如,利用水果和蔬菜制作果汁和杂粮面包,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增值潜力。

3. 农村-城市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产出和城市消费者的需求之间的配合。

城市消费者可以买到新鲜的、有机的蔬菜和水果,而农民则可以获得更高的价格和更好的销售机会。

这种模式需要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好协调和沟通,通常需要垂直和水平的整合和协调。

4. 生态-旅游模式这种模式将生态旅游和农业生产相结合,让游客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和体验农村生活。

这种模式可以增加农业收益,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这种模式将农业生产和生物能源开发相结合,通过循环利用废弃物和可再生能源来提高农业产值。

例如,在玉米收获后,可以用秸秆生产乙醇或生物柴油,以供饲料或汽车燃料的生产使用。

总之,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提高农业产值和经济效益。

发展循环农业的关键是整合和协调,需要农民、政府和企业的合作。

通过采用适当的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实现更可持续、更环保的农业生产。

陕南茶叶产业集聚动因及竞争力分析

陕南茶叶产业集聚动因及竞争力分析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锦秀园茶场位于浙江省北部著名中国竹乡、一代书画大师吴昌硕的故里、黄浦江源头安吉县。

锦秀园始创于上世纪90年代初,集产、供、销于一体,自己茶园总占地面积300余亩,拥有递铺县白茶基地,龙井基地等,作为浙江茶叶市场,他有着独天独厚的环境、气候等优势。

安吉山川隽秀,人杰地灵,自然生态堪称一流,境内林壑尤美,长年清荣峻茂,碧水流长。

安吉森林覆盖率达71%。

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品种资源孕育了安吉白茶这朵奇葩。

安吉白茶采自安吉特有的“白叶一号”茶树优质芽叶精细加工而成,鲜叶玉白婴薄,叶脉清晰翠绿,一芽二叶时最白,外形细紧,形如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润;干茶略着金黄,香气馥郁;冲泡后形似兰花,叶白脉翠,滋味甘醇,汤色鹅黄明亮!,其中尤以白茶批发占据茶叶市场很大的一份额。

本着天道酬勤,商道酬信,以人为本,以茶会友”为宗旨,以诚信为本,以质量为生命,从栽培管理到鲜叶加工,道道把关,实行先进的操作流程,主营浙江茶叶批发。

安吉白茶是一种非常特异的品种,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物种。

由于这种茶叶绿素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且茶多酚含量又较少,因此,有利于提高成品绿茶的香气和鲜爽度。

加之,安吉白茶的嫩芽叶,色泽莹白,制成干茶后色泽黄绿。

开汤后芽叶色泽莹白,香气高爽,滋味鲜醇,当为其他绿茶无与伦比。

所以,说安吉白茶是“绿茶之王”是有根据的。

安吉白茶含有较高的氨基酸,氨基酸含量高达10.6%,含量为常茶的2-5倍以上,其中茶氨酸含量接近常茶的氨基酸总量。

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外界的侵害力。

所以,饮绿茶有利身体健康,那么常饮安吉白茶,更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其作用之大,是常茶所不能比的。

南方嘉木秀,安吉白茶奇。

安吉白茶是珍稀茶树良种,全国独有,世所罕见。

北宋皇帝宋徽宗《大观茶论》称白茶为茶中珍品,无与伦比,“非常茶”。

安吉白茶其形如凤羽,茎翠叶白,色如玉霜;其汤色鹅黄,甘甜清澈,香气馥郁,营养丰富,是理想的保健饮料。

陕南生态产品现状分析报告

陕南生态产品现状分析报告

陕南生态产品现状分析报告概述陕南地区位于中国陕西省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由于其地理环境独特,加之丰富的农业资源,陕南地区以生态农产品闻名于世。

本报告旨在对陕南生态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发展该地区的生态农业提供参考。

1. 生态农业资源陕南地区地理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尤其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陕南的生态农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山地和丘陵地形为植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阻挡了外界污染物的侵入。

此外,该地区地势多种多样,不同的海拔高度、降水量和气温分布为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 主要生态农产品陕南地区的生态农产品以粮食作物、果蔬类和畜禽产品为主。

其中,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是陕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年产量稳定,质量优良。

此外,陕南地区的水果种植较为兴旺,特别是苹果、葡萄、樱桃等水果享誉甚高。

蔬菜方面,陕南的蔬菜种类繁多,供应充足,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在畜禽产品方面,生态养殖的猪肉、鸡蛋、鸡肉等产品也广受欢迎。

3. 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更青睐无农药残留、无化学添加剂的生态农产品。

生态农产品由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生产方式,相对传统农产品而言,更符合现代人对食品的要求,因此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

4. 生态农产品的发展机遇陕南地区的生态农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生态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生态农产品市场空间巨大。

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陕南地区的生态农产品有望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应用,陕南地区的生态农业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5. 挑战与对策然而,陕南地区的生态农产品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仍然相对薄弱,亟需加强品牌推广和宣传。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指通过循环利用资源、能源和废弃物,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循环农业中,有许多不同的发展模式。

以下将介绍5种常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 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模式是循环农业中最常见的模式之一。

有机农业强调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以保护土壤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它通过利用有机废弃物和农作物残渣来改善土壤质量,并利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来控制害虫和病害。

有机农业模式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

2. 水循环农业模式水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特别适用于水资源稀缺的地区。

该模式通过收集和处理农业废水、雨水和过剩灌溉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水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并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3. 能源循环农业模式能源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注重能源的循环利用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利用农作物、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业副产品来产生能源,如生物质能、生物气体和生物柴油等。

能源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4. 循环养殖模式循环养殖模式是一种将畜禽养殖与农业循环利用结合起来的模式。

在循环养殖中,畜禽废弃物被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同时农作物残渣和秸秆被用作畜禽饲料。

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畜禽养殖与农作物种植的良性循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5. 城市循环农业模式城市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城市内部循环利用资源和能源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可以通过在城市中建立垂直农场、屋顶农场和城市养殖场等,实现城市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

城市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减少农产品的运输和能源消耗,同时提供城市居民新鲜的农产品。

循环农业有许多不同的发展模式,包括有机农业模式、水循环农业模式、能源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养殖模式和城市循环农业模式等。

这些模式的实施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的浪费,并保护环境的健康。

陕南“养-茶-游”农业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陕南“养-茶-游”农业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陕南“养-茶-游”农业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余超;聂淼
【期刊名称】《畜牧业环境》
【年(卷),期】2018(000)011
【摘要】随着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与种植业主体分离越来越远,畜禽粪污配套设施装备和消纳条件跟不上,大量养殖废弃物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和利用,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畜禽养殖粪污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2018年1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并把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作为2018年畜牧业工作要点之一.
【总页数】5页(P30-34)
【作者】余超;聂淼
【作者单位】[1]陕西省商洛市畜牧产业发展中心;;[2]陕西省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5
【相关文献】
1.档案佐证陕南紫阳茶的贡茶身份 [J], 田晓光
2.秦巴汉水生态美茶之旅游产业兴——关于发展陕南茶旅游业之我见 [J], 韩星海
3.陕南地区“养-茶-游”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J], 余超;聂淼;孙博非
4.陕南\"养-茶-游\"农业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J], 余超;聂淼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陕南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陕南安康市为例 [J], 成党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视角审视陕西茶产业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视角审视陕西茶产业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视角审视陕西茶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命题。

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陕西,其茶产业一直是当地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陕西茶产业在不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视角,审视陕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为陕西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陕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陕西是中国的茶乡之一,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目前,陕西茶叶种植面积约为15万公顷,年产茶叶约为30万吨,茶叶产值约为20亿元。

陕西茶叶主要分布在西安、延安、渭南、商洛等地,形成了多个茶叶产区和特色品种,如华山云雾茶、渭南春茶、宁陕黄茶等。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陕西茶产业在种植结构、加工技术、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传统的茶叶种植主要以阔叶种类为主,但近年来随着绿茶、红茶、乌龙茶等的种植比例不断增加,使得陕西茶叶的品种更加丰富多样。

茶叶加工技术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陕西茶叶的加工技术不断更新,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品牌建设取得了成效。

陕西茶叶品牌化经营不断加强,如西安茶厂、渭南茶厂、商州茶厂等都成为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极大地提升了陕西茶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陕西茶产业的问题与挑战尽管陕西茶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产业规模偏小。

目前,陕西茶产业中的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有限,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产能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

产业链条不完整。

茶叶的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相对薄弱,整个产业链条不够完善,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

产业发展不够协调。

各地茶产业发展水平不一,产业协调度较低,行业内部的合作和交流不够,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市场营销能力有限。

相对于其他茶叶产区,陕西茶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还有待提升,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陕南秦巴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战略

陕南秦巴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战略

陕南秦巴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战略一、陕南秦巴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现状分析陕南秦巴山区素有“中国生态屏障”的美誉,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其地理环境多样,山地、平原、丘陵、河谷等地貌类型各异,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

这里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农业生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陕南秦巴山区生态农业迅速兴起。

生态农业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为依托,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等多种形态,全面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效应。

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成为当地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陕南秦巴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两者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动。

二是旅游业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三是农业和旅游业之间的融合度不高,缺乏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如何实现陕南秦巴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成为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促进乡村振兴。

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乡村振兴。

2. 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3. 提升区域形象。

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可以提升陕南秦巴山区的形象,增强地区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1. 制定统一规划。

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统一规划,明确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统一部署,协调推进。

2. 强化政策扶持。

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支持企业开发旅游产品,提高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陕南秦巴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4. 注重生态环保。

在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中,要注重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保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98-905草 业 科 学第 36 卷第 3 期3/2019PRATACULTURAL SCIENCE Vol.36, No.3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8-0376余超,聂淼,孙博非. 陕南地区“养–茶–游”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草业科学, 2019, 36(3): 898-905.YU C, NIE M, SUN B F. Analysis of the circular agricultural model “Animal husbandry–Tea planting–Tea culture tourism”in south Shaanxi. Pratacultural Science, 2019, 36(3): 898-905.陕南地区“养–茶–游”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余 超1,聂 淼2,孙博非3,4(1. 陕西省商洛市畜牧产业发展中心,陕西 商洛 726000;2. 陕西省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陕西 商洛 72600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3;4. 美国嘉吉集团达农威(中国) 公司,广东 深圳 518038)摘要:随着畜禽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快速转型,单位土地面积载畜量越来越高,环境压力日益严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为陕南畜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养–茶–游”农业模式是一种结合养殖业、茶叶种植业和茶文化旅游业的生态农业模式,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创新模式。

本研究综合论述了“养–茶–游”农业模式的产业基础、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旨在为陕南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参考。

关键词:粪污资源化利用;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健康养殖;茶文化旅游中图分类号:S1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19)03-0898-08Analysis of the circular agricultural model “Animal husbandry–Teaplanting–Tea culture tourism” in south ShaanxiYU Chao1, NIE Miao2, SUN Bofei3,4(1. The Development Centre of Animal Husbandry, Shangluo 726000, Shaanxi, China;2. The Cent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Shangluo 726000, Shaanxi, China;3.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China;4. Cargill Group, Diamond V China, Shenzhen 518038, Guangdong, 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vestock industry, the scale and intensification of animal farming has risen rapidly. Hence, the amount of animals per unit of land area has been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pressure has also increased,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waste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for the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 in southern Shaanxi. The “Animal Husbandry–Tea Planting–Tea Culture Tourism” model combines animal farming, tea planting, and tea culture tourism. It is an innovative model for the recycling of livestock manure. Here, we summarize and discuss the industrial foundation, benefits, restrictiv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proposals of this advanced model, aiming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cycling of livestock man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outh Shaanxi.Keywords: manure recycling uti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healthy feeding; tea culture tourismCorresponding author: SUN Bofei E-mail: sunbofei2017@随着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与种植业主体分离越来越远,畜禽粪污收稿日期:2018-06-14 接受日期:2018-09-19第一作者:余超(1988-),男,陕西山阳人,助理畜牧师,硕士,主要从事动物营养及健康养殖相关研究。

E-mail: yuchao1949@通信作者:孙博非(1988-),男,山东高青人,高级技术经理,博士,主要从事畜禽精准营养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

E-mail: sunbofei2017@配套设施装备和消纳条件跟不上,大量养殖废弃物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利用,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

据统计,我国畜禽粪污每年产生量约38亿t,其中氮养分含量1 350万t,磷养分含量510万t,养分含量相当于我国化肥年产量的27%。

如果把所有动物的粪、尿及其他排泄物充分利用,能够满足植物对有机物40%的需求,而其实际综合利用率不足50%[1]。

畜禽养殖粪污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2018年1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并把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作为2018年畜牧业工作要点之一。

陕南包括汉中、安康和商洛3个地市,28个区县,占陕西省总面积的36%,不仅是陕西南北经济走廊的一部分,生态旅游的核心地域,还是陕西茶叶主产区,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陕南畜牧业在陕西省占有重要地位,肉鸡年出栏数占陕西省一半以上,猪年出栏数占陕西省40%以上。

同时,陕南畜禽粪污污染及资源化利用情况不容乐观,每年畜禽粪便总量超过2 700万t,氮、磷等营养元素丰富,但综合利用率低,既引发了环境污染,同时也造成资源浪费。

本文结合陕南畜牧业、茶叶产业及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养–茶–游”农业模式构想,并综合论述该模式的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发展建议,旨在为解决陕南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问题提供思路。

1 “养–茶–游”农业模式的构想“养–茶–游”农业模式以茶叶种植为纽带,将陕南茶叶、畜牧、旅游等产业紧密联系起来。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养殖场粪污排泄物经过收集厌氧发酵,沼气用于养殖场、茶厂、农庄以及旅游业的燃气用或电用等,沼渣生产有机肥用于有机茶种植、农庄有机果菜种植或对外出售,沼液通过管道输送茶厂和农庄利用。

通过茶叶种植、观光茶园建设、开展茶文化活动、茶艺表演等举措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同时借助茶文化旅游带动有机茶、茶具、地方特色畜产品等相关产业的推广与发展(图1)。

2 “养–茶–游”农业模式的产业基础2.1 养殖产业陕南以养猪和养禽为主,年出栏3 000头以上养猪场、年出栏10 000只以上肉鸡场和年末存栏10 000只以上蛋鸡场分别达到272、231和195个,其中猪主要集中在汉中市,家禽主要集中在商洛市(表1)。

近年来,陕南畜牧业基本平稳发展,虽主要畜禽年末存栏量和出栏量都稳中趋降(表2),但除了肉鸡年末存栏量和出栏量占陕西省比重有所下降外,其他畜种占陕西省养殖比重仍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图2)。

截至2017年底,陕南图 1 “养–茶–游”农业模式线路图Figure 1 The “Animal Husbandry–Tea Planting–Tea Culture Tourism” agricultural model roadmap第 3 期余超 等:陕南地区“养–茶–游”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析899猪出栏926.87万头,年末存栏618.35万头,分别占陕西省42.71%、40.18%;牛出栏27.38万头,年末存栏69.40万头,分别占陕西省30.53%、29.05%;羊出栏161.19万头,年末存栏172.58万头,分别占陕西省19.07%、13.27%;蛋鸡出栏2 078.21万只,年末存栏2 135.20万只,分别占陕西省42.35%、30.86%;肉鸡出栏3 583.22万头,年末存栏1 327.95万头,分别占陕西省47.18%、50.05%。

2.2 茶叶产业陕南茶区地处秦岭南坡,大巴山北麓,是我国长江以北的重要产茶区之一。

区内年均气温12~14 ℃,年均相对湿度70%~80%,降水主要集中在茶叶生产季节的4–10月,年均降水1 000 mm 左右,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茶园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pH为4.08~6.93,酸碱度条件适宜茶树生长。

由于海拔高(多在800~1 200 m)、无工业污染、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等特点,使其出产的茶叶无论从口感上还是内质上,都可谓全国绿茶中的精品。

陕南茶叶有效成分含量多,其中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含表 1 陕南畜禽规模化情况1Table 1 The scale of livestock in South Shaanxi1地区 Area各畜禽规模养殖场(户)数 Number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s2生猪 Pig3奶牛 Cow4肉牛 Beef cattle5羊 Sheep6蛋鸡 Laying hens7肉鸡 Broilers商洛 Shangluo 480124614690安康 Ankang 450 883 1460汉中 Hanzhong17953247 3581陕南 South Shaanxi272552176 195231 1数据来源于2017年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畜牧生产年度报表;2生猪:年出栏3 000头以上养殖场(户)数;3奶牛:年末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户)数;4肉牛:年出栏100头以上养殖场(户)数;5羊:年出栏200头以上养殖场(户)数;6蛋鸡:年末存栏10 000只以上养殖场(户)数;7肉鸡:年出栏10 000只以上养殖场(户)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