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的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GIS的水环境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共3篇

基于GIS的水环境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共3篇

基于GIS的水环境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共3篇基于GIS的水环境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研究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水环境评价决策支持系统(Water EnvironmentEvaluati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WEDSS)应运而生。

WEDSS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一种水环境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其核心就是GIS。

GIS是一种基于空间分析的信息系统。

它将地理位置信息与其他数据相结合,以数字方式表达地理信息,既能够显示地图,也能分析地理数据。

WEDSS的大致流程如下:首先,需要对水环境问题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

例如,水质问题主要评价指标为水质指标和环境敏感性,而水资源问题则需要评价水资源利用情况和水体保护能力等。

接着,需要获取大量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

例如,地理信息、气象数据以及水文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例如,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卫星图像,通过监测站获取实时气象和水文数据等。

然后,将这些数据通过GIS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制作出相应的地图。

GIS提供了许多GIS分析工具,例如,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空间插值分析等,这些分析工具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收集到的数据。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水环境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WEDSS,得知某水域的污染程度或者是水资源供需状况,以便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总之,WEDSS是一种基于GIS技术的水环境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由于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水环境领域,为政府管理和企业决策提供重要支持。

基于GIS的水环境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研究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资源,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水环境评价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GIS的河流水质模拟系统研究

基于GIS的河流水质模拟系统研究

基于GIS的河流水质模拟系统研究引言水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生活和环境的质量。

为了保护水资源并提升水质,研究人员和决策者需要有效的工具来模拟和预测河流水质的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水质模拟技术可以提供一种强大的工具来管理和分析河流水质数据。

一、GIS在水质模拟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地理分析功能的综合软件系统。

在水质模拟中,GIS可以用于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等方面的工作。

1.数据收集:GIS可以用于收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包括河流形状、流域边界和分布点位等信息;属性数据包括水质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等。

通过GIS可以将这些数据整合在一个平台上,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模拟。

2.数据管理:GIS可以对水质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查询。

通过GIS 可以建立数据库来储存水质监测数据,并进行空间分析和分类。

同时,GIS还可以对水质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用户更直观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3.数据分析:GIS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分析工具,可以用于分析河流水质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空间分布特征。

例如,可以通过GIS分析不同流域的水文特性和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影响因素。

同时,还可以通过GIS进行空间插值和时空分析,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水质变化趋势。

4.模型构建:GIS可以用于构建河流水质模型。

通过GIS可以将不同的模型参数和数据输入到模型中,进行模拟和预测。

例如,可以通过GIS 构建水质模型,模拟河流中的氮、磷等营养物的浓度变化,从而评估河流的富营养化状况。

模拟结果可以在GIS平台上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用户更直观地理解模型预测结果。

二、GIS在河流水质模拟系统中的应用在河流水质模拟系统中,GIS可以充当平台和工具,实现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模型构建的一体化。

以下以一个虚拟的河流水质模拟系统为例,介绍GIS的应用。

该河流水质模拟系统通过GIS平台提供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和模型构建等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利用GIS平台中的数据采集工具,研究人员可以在河流上放置监测站点,收集水质监测数据。

基于GIS的水资源及水质管理与评估系统建设

基于GIS的水资源及水质管理与评估系统建设

基于GIS的水资源及水质管理与评估系统建设近年来,水资源的管理与评估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和确保水质的安全,各国纷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设水资源及水质管理与评估系统。

本文将从系统建设的需求、主要功能、技术支持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对基于GIS的水资源及水质管理与评估系统进行探讨。

首先,为什么需要基于GIS的水资源及水质管理与评估系统呢?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日益受到污染和过度开发的威胁。

因此,建立一个能够实时监测、评估和管理水资源及水质的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而GIS技术作为一种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具备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的能力,非常适合用于水资源及水质管理与评估。

基于GIS的水资源及水质管理与评估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首先是空间数据采集模块,该模块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水质数据、水文数据和水资源利用数据等,确保系统具备准确的数据支持。

其次是数据处理和分析模块,该模块利用GIS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融合、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等,以获取有关水资源及水质的全貌和趋势。

再次是水资源管理模块,该模块基于采集到的数据,对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管理,包括水量的管理、水位的监测和流域模拟等。

最后是水质评估模块,该模块通过GIS技术对水质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水质指标分析、水质模拟和水质评价等,以对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估。

在技术支持方面,基于GIS的水资源及水质管理与评估系统依赖于多种技术手段。

首先是传感器技术,用于实时采集水质数据、水文数据和水资源利用数据等。

其次是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和航空影像获取大面积水资源信息,包括水域分布、水体面积和湖泊深度等。

再次是空间分析技术,该技术利用GIS工具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空间关系分析、空间插值和空间化统计等。

GIS技术在水源保护与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水源保护与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水源保护与管理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

其中,GIS在水源保护与管理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GIS技术在水源保护与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其在这一领域中的优势和挑战。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与挑战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但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且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短缺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和管理好水源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水源的复杂性和分散性,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这就需要借助现代技术,如GIS,来提高水源保护和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二、GIS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 水源监测与评估GIS技术可以借助遥感数据和地理数据库,实现对水源的实时监测和定量评估。

通过对水质、水位、水域面积等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为水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水资源规划与决策支持GIS技术可以将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情况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

这为水资源规划和决策提供了直观、全面的信息。

决策者可以在地图上一目了然地了解各个水源的状态,进而制定出针对性的保护和管理策略。

3. 水源模拟与预测GIS技术结合水文模型可以对水源进行模拟与预测。

通过模型的建立和运行,可以预测未来水资源的供需关系,为水资源规划和应急预案制定提供支持。

例如,在干旱地区,可以通过模拟预测来合理分配水资源,以保证供水的可持续性。

三、GIS技术在水源保护与管理中的优势1. 数据集成性GIS技术可以整合多源数据,如遥感数据、地理数据库等,将它们以空间标记的方式进行整合。

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水源的相关信息集中到一个平台上,便于管理和分析。

2. 空间关联性水源保护和管理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关联关系。

而GIS技术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功能,将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精准刻画。

这为水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更加准确、全面的信息。

《2024年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范文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篇一一、引言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关注焦点。

为有效管理和控制水污染,制定科学的规划至关重要。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在水污染控制规划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

二、水污染的严峻现状与挑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城市污水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

面对这一严峻现状,水污染控制规划必须立足科学,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水资源的安全与可持续利用。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能够实现对水污染相关数据的集成、存储、操作和分析。

在水污染控制规划中,GIS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收集与整合:GIS能够整合各类水污染相关数据,包括水质监测数据、排放源数据、地形地貌数据等,为水污染控制规划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2. 空间分析与建模: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实现对水污染的动态监测和模拟,有助于识别污染源和传播途径,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 决策支持:GIS的强大分析功能可以为水污染控制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包括制定控制策略、优化资源配置、评估政策效果等。

4. 成果展示与传播:GIS的可视化功能可以将水污染控制规划的成果以地图、图表等形式展示出来,便于公众理解和接受。

四、基于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方法基于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收集各类水污染相关数据,包括水质监测数据、排放源数据、地形地貌数据等。

2.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空间插值、聚类分析、趋势分析等。

3. 制定控制策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水污染控制策略,包括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等。

基于GIS平台的水污染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基于GIS平台的水污染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肖泽云 , 莫创荣 , 雷晓霞
1 2 2
( 1. 三峡大学 水利与环 境学院 , 湖北 宜昌 443002; 2. 广西大学 环境 学院 , 广西 南宁 530004) 摘要 : 为增强水污染评价预测的实时性 和直观 性 、 提 高水环 境管理 的工作 效率 , 以 Ar cG IS Engine 为开发 平 台 , 采用 V isual C# 程序语言将河道地理信息与水质模 型有机联系 起来 , 应 用水质 模型理 论分析了 污染源 监 测数据和河流水文资料 , 探讨了水质模型 、 河道网格剖分及水质模型与河道计算网格的集成等问题 , 并结合广 西省南宁市邕江河段构建了基于 G IS 平台的 水污染 预警系 统 。 实例应 用结果 表明 , 该系 统具有良 好的数 据 管理 、 基础信息查询 、 水质评价 、 水质预测和预测结果可视 化展示等功能 。 关键词 : 水污染 ; GIS; 预警 系统 ; 水质模型 ; 网格剖分 中图分类号 : T V131. 2; X323 文献标志码 : A
第 29 卷 第 5 期 2 0 11 年 5 月 文章编号 : 1000 7709( 2011) 05 0139 04
水 电 能 源 科 学 W ater Resour ces and P ow er
V o l. 29 N o . 5 M ay 2 0 1 1
基于 GIS 平台的水污染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轴线哪两个控制点之间。若节点在河道轴线第 i 个控制点与第 i + 1 个控制点之间 , 则有: x j = 1 - k a ix + ka ( i+ 1) x ( 2) y j = 1 - k a iy + ka ( i+ 1) y
i- 1
其中

《2024年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范文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水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地解决水污染问题,对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变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快速发展为水污染控制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旨在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地理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应用为一体的技术系统。

在水污染控制规划中,GIS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与管理:GIS可以通过遥感、地面测量等方式获取水体及其周边环境的数据,实现对水体空间分布、污染状况等信息的全面掌握。

同时,GIS还可以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为后续的分析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2. 空间分析: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水体污染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等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空间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可以评估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制定针对性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 决策支持:GIS可以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为决策者提供直观、全面的决策支持。

例如,通过GIS平台,可以模拟不同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评估其可行性,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三、基于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方法基于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通过遥感、地面测量等方式获取水体及其周边环境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格式转换等预处理工作。

2. 空间分析: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水体污染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等进行深入分析。

3. 污染源识别与评估:通过空间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识别污染源,评估其对水体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4. 制定污染控制措施:根据污染源的识别和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污染控制措施,如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制定等。

基于GIS技术的水质安全应用

基于GIS技术的水质安全应用

基于GIS技术的水质安全应用
GIS技术可以用于水质监测站点的选取和布局。

通过分析地理环境、水资源分布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可以确定最佳的监测站点位置,以实现对整个区域的全面监测。

GIS还可以对监测站点的布局进行优化,减少监测站点数量,提高监测效率。

GIS技术可以用于水质数据的收集和整合。

水质数据的采集通常需要借助地理位置信息,而GIS技术可以方便地进行位置信息的采集和记录。

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可能存在水质数据的分散存储,通过GIS技术可以进行数据整合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

GIS技术可以用于水质数据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水质数据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质问题的热点区域和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GIS还可以进行水质评估,根据水质指标和相关标准进行空间分析,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

第四,GIS技术可以用于水质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

通过建立水质模型,结合历史数据和环境变量,可以对水质风险进行评估,并进行预警。

当水质异常或超过一定限制时,系统可以自动发出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水质安全。

GIS技术还可以用于水质信息的展示和传播。

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水质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提高数据的易读性和理解性。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手段,可以将水质信息传播给公众,提高水质安全意识和参与度。

基于GIS技术的水质安全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能够为水质监测和管理提供全面支持,提高水质安全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深入,相信基于GIS技术的水质安全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 剑1 ,冯 坤2 ,倪福全3
( 1. 河海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南京 210098; 2. 中国葛洲坝集团 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2; 3. 四川农业大学 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四川 雅安 625000)
摘要: 针对农村饮水安全中水质不安全的问题,实地采集了名山县 81 个农村饮水水源地的水样,应用美国科学院
式计算:
R = SF × E ,R < 0. 01 ;
( 1)
R = 1 - exp( - SF × E) ,R ≥ 0. 01 。
式中: R 为致癌风险,表示人体终生超额患癌的概率; SF 为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斜率系数( mg·kg -1 ·d -1 ) ,
表示人体终生暴露于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 1 mg 化
2 研究区概况
名山县位于雅安市西北部,成都平原西南部与四
收稿日期: 2010-04-20 作者简介: 叶 剑( 1986-) ,男,四川自贡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研究,( 电话) 15805158524( 电子信箱) sirjiany@ tom.
com。
第4 期
叶 剑 等 基于 ArcGIS 的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研究
的插值方法,对评价结果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研究区水质风险的空间分布图,对该县农村饮水水质进行了致癌物
及非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单因子和组合因子的综合评价; 指出: 水源地中主要的致癌物是砷、铬( 6 + ) 和铅; 非致癌物
的健康风险主要来源于砷、氟化物、硝酸盐、铁。研究结论揭示了研究区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控制指标,为水源地
0. 06
Hg
0. 000 3
N 1. 6 Cd 0. 000 5
mg / ( kg·d) Pb
0. 055
mg / ( kg·d) As
0. 000 3 Pb
0. 055
3. 3 ArcGIS 工具
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在全 球范围内获得了快速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 GIS 应
( 4)
根据美国能源部下属的 OAK RIDGE 国家实验
室(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 建立的
风险评估信息系统( Risk Assessment Information Sys-
tem,RAIS) 收集整理的健康影响评价概要数据库,
选择确定饮用水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 3 种污染物的
第28 卷 第4 期 2 011 年4 月
长江科学院院报 Journal of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文章编号: 1001 - 5485( 2011) 04 - 0010 - 06
Vol. 28 No. 4 Apr . 2 0 1 1
基于 ArcGIS 的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研究
本文以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为例,基于对 81 处 农村水源地源水检测成果的分析,应用美国科学院 国家研究委员会( U. 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 模型对源水中超标项目,如氟化物、硝酸盐、铁、铬 ( 6 + ) 、铅、镉等的健康致癌风险( R) 和非致癌风险 ( 危害指数 HI) 进行了计算和研究。结合 ESRI ArcGIS 软件,计算出各个水质监测点的各种致癌风险 和非致癌风险,进行空间插值分析,生成关于 R - HI 专题地图,为名山县的水质风险预测和评价提供了 可靠保障。得出了研究区农村饮用水水环境的风险 水平、污染物的主次及治理的优先顺序,为研究区 饮用水水质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既考虑样本值又重视样本空间位置及样本之间距离
的方法来研究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般认为,地
统计学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 主要工具,研究那些在空间分布上既有随机性又有 结构性,或 空 间 相 关 和 依 赖 性 的 自 然 现 象 的 科 学。
地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实现对空间无样本地区 进行插值。将它用来做水质的空间模型分析和动态 风险预测是适合的,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
文基于 ESRI ArcGIS9. 0 平台,通过对实地采样点的
水质进行空间的插值分析,并形成专题地图。从而
达到对农村水源地的健康风险进行单因子和多因子 动态分析的目的。 3. 4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室内的数据分析前,首先需要收集研究区相关 图件及数据、文字资料,利用 ArcGIS 将有关图件数 字化,经过编辑、配准,利用 GIS 专题图层组织和存
慢性毒害一般以参考剂量为衡量标准: 暴露水平高
于参考剂量者为可能有危险者; 暴露水平等于或低
于参考剂量者为不大可能有危险者。危害指数 HI
来表示:
HI = E /RfD 。
( 3)
式中: RfD 为参考剂量( mg·kg - 1 ·d - 1 ) 。
整体健康风险,对饮水中各有毒物质所引起的
整 体健康风险,假设各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
储空间数据,并 将 相 关 属 性 数 据 入 库,工 作 流 程 如
图 2所示。
图 2 名山县水源地基础数据库建库流程 Fig. 2 Flow chart of GIS spatial database building
of rural water supply in Mingshan county
用遍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灾害预测、投资评价、城
市规划建设、政府管理等众多领域,已经渗透到社会 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GIS 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主要表现在水资源评价、水污染及环境影响评价、水 源地保护、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调度、决策支 持及专家系统等[16]。
ArcGIS 中地统计分析( Geostatistcal Analysis) 是
学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患癌风险度; E 为暴露剂量率 ( mg·kg·d -1 ) ,表示单位体重人体日均摄入的评价
污染物质量。E 的计算如下:
E = ( C × IR × EF × ED) / ( BW × AT) 。( 2)
式中: C 为源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mg·L -1 ) ; IR 为饮 水率( L·d -1 ,U. S. EPA 建议值: 2 L·d -1 ) ,表示人 体日均饮水量; EF 为暴露频率( d·a -1 ) ,表示评价时
国家研究委员会( U. 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计算并分析了
本区农村水源地饮水水质的致癌风险( R) 和非致癌风险( 危害指数,HI) ; 利用 Arc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选择合理
现行的水质安全评价方法,大多基于水质标准 进行评价工作,健康危害评价只停留在对有害污染 物是否严重的描述上,并未直接反映源水质对人体 健康的影响程度。如何将污染物的程度分级量化,
以风险度来直接表达其对人体的危害,是当前我国 饮水安全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6,7]。GIS 技术 在健康风险中的应用研究使得这种度量化成为可 能。在国外得到了日益重视和应用[8 - 10],国内大多 数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对城市水源地、农村水源地、污 水回灌溉、地下水等方面的健康风险分析研究,多为 U. S. EPA 健康风险公式的简单应用,很少考虑非确 定性因素的影响进而开展基于 GIS 的研究[11 。 - 14]
致癌斜率系数( 见表 1) ,9 种污染物的参考剂量 RfD
值( 见表 2) 。
表 1 致癌斜率系数 SF 值
Table 1 SF values
As 1. 50
Cr6 + 0. 007 3
表 2 参考剂量 RfD 值
Table 2 RfD values
Fe 0. 3
Cr 0. 003
Mn
F
0. 14
水体中的污染物按性质可以分为生物性、物理 性和化学 性 污 染 物[1]。 饮 水 水 质 安 全 的 威 胁 主 要 来自化学 性 污 染[2]。 化 学 污 染 物 根 据 其 对 人 体 危 害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致癌污染物和非致癌污染 物,美国 环 保 署 ( U. S. EPA) 、国 际 癌 症 研 究 中 心 ( IARC) 、美国能源部( USDOE) 提供了大量的化学 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数据 [3 - 5]。
11
川西缘山地交接地带,东经 101°56 ' - 102°20 ',北纬 29°51'- 30°26'之间,见图 1 所示。近年水污染主要是 随着人类活动而加剧,森林植被的破坏,农业生产中 的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染了天然河流,导致研究区的 丘陵地方,地下水含芒硝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生 产饮用水。此外,由于干旱、水资源缺乏且分布不均、 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差等自然原因及居住分散、 农村经济条件差、污废水的不合理排放、化肥农药的 大量施喷等人为原因导致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严 重。据调查统计: 全县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的11. 65 万人,饮水水质超标( 主要是指含芒硝、铁、锰和矿物 质) 6. 96 万人。水量不达标5. 51万人[15]。
段内年均人体摄入评价污染物的天数; ED 为暴露历
时( a) ,表示人体终生摄入评价污染物的年数; BW 为
平均人 体 体 重 ( kg ) ,AT 为 平 均 时 间 ( d,致 癌 为 70 a × 365 d·a -1 、非致癌为 ED × 365 d·a -1 ) 。
非致癌风险评价,化学污染物对人体的非致癌
健康风险评价,其模式是由美国科学院国家研究
委员会首先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对发展政策、建设项
目或产品对人群健康与安全产生危害的判定和预测。
致癌风险评价,认为人体在低剂量化学致癌物
暴露条件下,暴露剂量率和人体致癌风险之间呈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