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2.6分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案沪教版

合集下载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第一学期教案:第二章《分数》复习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第一学期教案:第二章《分数》复习
11、一本书有200页,第一天看了它的 ,第二天应该从第页看起。
12、小明前年体重为40千克,去年减轻了 ,今年又增加了 ,小明今年的体重是千克。
二、选择题
13、一只小虫在数轴上从0爬到 ,它经过的表示分数的点有……………………()
A、0个B、1个C、2个D、无数个
14、 的分子加上12,要使原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只含有素因数2或5,再无其他素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否则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3、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
二、分数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小数和分数互化:1.25=; 。
2、0.75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
3、 中有个 ,它与个 是相等的。
4、铺完一条2千米的公路要9天,平均每天铺千米,平均每天铺全长的(几分之几)。
A、12 B、27 C、36 D、45
15、100千克的农药水中,药粉有20千克,药粉占穗水的…()
A、 B、 C、 D、
16、在分数 中能化为有限小数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数都有倒数B、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原数小
C、1除以一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
D、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等于1.
三、计算题:
18、
19、
20、
21、
22、
23、解方程:
四、列式计算:
24、某数的 比 的倒数大2,
25、 除以 所得的商比它们的积多多少?这个数是多少?
五、应用题:
26、校合唱队有女生4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合唱队男、女生共有多数人?

沪教版数学六上《分数与除法》word教案

沪教版数学六上《分数与除法》word教案

沪教版数学六上《分数与除法》word教案2.2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标:1.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2. 能运⽤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相等的分数;3. 培养学⽣观察、⽐较、抽象、概括及动⼿实践的能⼒,进⼀步发展学⽣的思维;4. 经历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感受“变与不变”、“极限”等数学思想⽅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学⽣准备三个同样⼤⼩的圆形纸⽚。

【学前思考】已知26千克煤可发电9度,那么平均没千克煤可发电多少度?你会⽤分数表⽰吗?【认识新知识】【知识精讲】知识点1:分数的基本性质【讲】:中秋节快到了,妈妈给三个孩⼦分⽉饼,分给第⼀个孩⼦⼀个⽉饼的三分之⼀,第⼆个孩⼦六分之⼆,第三个孩⼦九分之三。

这时候三个孩⼦就争吵起来了,认为妈妈分得不公平,你认为公平吗?你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学⽣⾃主探索,寻找规律] :1、学⽣根据情景⾃由发⾔,⼤胆猜想;2、动⼿操作,利⽤⼿⾥的圆⽚分⼀分,然后⽐⼀⽐;3、汇报得出结论,妈妈分的⽉饼是公平的,每⼀位母亲都深爱⾃⼰的每⼀个孩⼦;4、根据学⽣汇报情况,板书:123 369 ==5、引导发现:有些分数分⼦和分母⼤⼩不⼀样,但分数值是相等的。

图1 图2 图3 图1表⽰的是(13 )图2表⽰的是( 26 )图3表⽰的是( 39)【讲】:想⼀想,他们的分⼦,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例如:【总结】:如果将⼀个分数的分⼦、分母扩⼤(或缩⼩)相同的倍数,它们所表达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不变的。

推⽽⼴之,就有2462,510155n====g g g (n 为不等于零的数)…….,如果⽤字母来表达这样的变化规律的话就是:(0,0).a k a kb k b k b k÷==≠≠÷ 即:分数的分⼦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的分数与原分数相等。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沪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沪教版)

六年级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章数的整除第一节整数和整除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1.2因数和倍数1.3能被2、5整除的数第二节分解质因数1.4素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1.5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第二章分数第一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分数与除法2.2分数的基本性质2.3分数的大小比较第二节分数的运算2.4分数的加减法2.5分数的乘法2.6分数的除法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第三章比和比例第一节比和比例3.1比的意义3.2比的基本性质3.3比例第二节百分比3.4百分比的意义3.5百分比的应用3.6等可能事件第四章圆和扇形第一节圆的周长和弧长4.1圆的周长4.2弧长第二节圆和扇形的面积4.3圆的面积4.4扇形的面积第一章整数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3能被2,5整除的数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5.个位数字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6. 0是偶数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1.只含有因数1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2.除了1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3.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4.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1统称为正整数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6.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精选8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精选8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精选8篇)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教学教法: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发现、归纳等教学方法。

在探索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指导、点拔,帮助学生完成探索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播放分饼情境,学生观察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数表示每人分得的块数。

这个环节承接了上一节课学生熟悉的分饼情境,引出除法与分数这两个教学内容的主角。

二、探究发现,归纳认知。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这时教师及时将学生分饼的思维顺向发展,快速练习(1)、把a块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块?(2)、把a块饼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块?学生先写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板书12=1/2块94=9/4块a8=a/8块ab=a/b块通过这个练习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渡,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条件。

2、归纳认知,明确关系。

(1)、学生观察思考:分数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2)、汇报发现。

板书:被除数除数=(3)、引导思考: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那在分数中应该有怎样的规定呢?学生讨论得出:分母不能为0。

板书:(除数不为0)。

3、尝试用字母表示。

4、及时练习。

23= 87= 165= 1012=5/6= ()() 13/15=()()12/7= ()() 100/6= ()()三、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2.6分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2.6分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2.6分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2.6分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他们在学习分数除法时,需要将已知的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律进行扩展,从而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一时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逐步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掌握。

2.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解题过程。

3.准备练习册和答案,供学生练习和核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除法的学习,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华有3/4的苹果,小明想和小华交换一些苹果,使得他们拥有的苹果数量相等,小明应该交换多少苹果?”2.呈现(10分钟)展示例题,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以2/3除以3/4为例,解释如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2/3乘以4/3,得到的结果是8/9。

同时,强调计算过程中分子与分母的对应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可以让学生互相检查,共同提高。

沪教版小学数学《分数》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分数》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分数》教案第一章:认识分数1.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1.2 教学内容:介绍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的含义,分数的读写方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分蛋糕、分水果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一份中的部分。

1.4.2 讲解:讲解分数的定义,分子表示一份中的几份,分母表示总份数。

1.4.3 演示:用实物或图示展示分数的表示方法。

1.4.4 练习:让学生练习读写分数,如1/2、3/4等。

第二章:分数的大小比较2.1 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2 教学内容:介绍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2.4.2 讲解:讲解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4.3 演示:用实物或图示展示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4.4 练习:让学生练习比较分数的大小,如比较1/4和2/8、3/6等。

第三章:分数的加减法3.1 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2 教学内容:介绍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4.2 讲解:讲解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4.3 演示:用实物或图示展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4.4 练习:让学生练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如1/4+1/4、2/3-1/6等。

第四章:分数的乘除法4.1 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

4.2 教学内容:介绍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4.4 教学步骤:4.4.1 引入: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六年级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

六年级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

六年级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第一章数的整除第1节整数和整除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1.2因数和倍数1.3能被2,5整除的数第2节分解素因数1.4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1.5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拓展求三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第二章分数第1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 分数与除法2.2 分数的基本性质2.3 分数的大小比较第2节分数的运算2.4 分数的加减法2.5 分数的乘法2.6 分数的除法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拓展无限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2.8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9 分数运算的应用第三章比和比例第1节比和比例3.1 比的意义3.2 比的基本性质3.3 比例第2节百分比3.4 百分比的意义3.5 百分比的应用3.6 等可能事件第四章圆和扇形第1节圆的周长和弧长4.1 圆的周长4.2 弧长第2节圆和扇形的面积4.3 圆的面积4.4 扇形的面积第五章有理数第1节有理数5.1 有理数的意义5.2 数轴5.3 绝对值第2节有理数的运算5.4 有理数的加法5.5 有理数的减法5.6 有理数的乘法5.7 有理数的除法5.8 有理数的乘方5.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5.10 科学计数法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第1节方程与方程的解6.1 列方程6.2 方程的解第2节一元一次方程6.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6.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3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5 不等式及其性质6.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6.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4节一次方程组6.8 二元一次方程6.9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0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1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第1节线段的相等与和,差,倍7.1 线段的大小的比较7.2 画线段的和,差,倍第2节角7.3 角的概念和表示7.4 角的大小比较,画相等的角7.5 画角的和,差,倍7.6 余角,补角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第1节长方体的元素第2节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第3节长方体中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第4节长方体中棱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第5节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与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比较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符号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的概念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2.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运算方法。

2.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运算方法。

2.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模型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的概念,例如:“把一个苹果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得出分数的定义。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者实物模型,呈现分数的运算方法,如加减乘除等。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例如: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运算练习,如分数的加减乘除等。

同时,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2)分数的除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应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归纳、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算理的理解为难点。

教学用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投影仪,尺,PPT 课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题引入:
1、思考: 如何计算43
52
÷的值呢? 设43
52
÷的商为x,那么得方程43x=52
; 所以158
3452
=⨯=x ;
而=x 4352÷=158
3452=⨯。

二、学习新课:
1.归纳概念:
观察发现: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2.例题分析:
例1、填空题.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7
4,其中一个因数是4,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列式是( )。

(2).在下面( )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94294 ()()=O ÷=÷2
194294 ()()()=⨯=÷94294 ()()()()
()=O =÷3294 例2、计算:
3
12÷ 5445÷ 513452÷ 65321÷÷ ⎪⎭
⎫ ⎝⎛÷÷653234 例3 解下列方程.
(1)6x=
136 (2)4x=98
(3 )31712=÷x (4)
873109⨯=x
例4、列式计算:
(1).把
109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2).什么数的7倍等于
2314? 3.问题拓展:
1.张方家的母鸡生了12个鸡蛋,一共重413
千克,平均每个鸡蛋重多少千克? 三、教学小结:
四、作业:
课本57页练习2.6(2)1.2.3.4.5
教学设计说明和反思:
这是六年级第一章第六节第二部分内容,学生是在已掌握整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的乘法、倒法的概念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数的除法。

首先复习旧知识(分数的乘法、倒数的概念等);其次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分数除法法则; 最后灵活运用除法法则解决问题。

此节课的教学关键要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转变为分数乘法进行运算的思路,此外要渗透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