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D卷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如图所示,表示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A的关系,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重的原子核,例如,铀核( U),因为它的核子多,核力大,所以结合得坚固而稳定B . 锂核( Li)的核子的比结合能比铀核的比结合能小,因而比铀核结合得更坚固更稳定C . 原子核结合的松紧程度可以用“比结合能”来表征,比结合能的定义是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D . 以上三个表述都错误2. (2分)一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A . 体积B . 质量C . 温度D . 离地球的距离3. (2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α粒子大角度散射表明α粒子很难进入原子内部B .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C . 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D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都表明光子既有能量又有动量B . 一定量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少C . 折断的粉笔不能粘合在一起是因为受分子斥力的作用D . 组成原子核的核子的总质量大于该原子核的质量,这个现象是质量亏损5. (2分) (2017高二下·拉萨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He+ N→ O+ HB . 太阳源源不断的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能量的来源就是太阳本身的核裂变C . 现在的很多手表指针上涂有一种新型发光材料,白天吸收光子外层电子跃迁到高能轨道,晚上向低能级跃迁放出光子,其发光的波长一定跟吸收的光的波长完全一致D . 只要光足够强,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6. (2分) (2017高二下·武威期末)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 Pu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 He+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 . 100个 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C . 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 ,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D . 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7. (2分)原来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放出α粒子的动能为E0。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练习:第十九章 第5节 核力与结合能 随堂检测 含解析

B.根据ΔE=Δmc2可计算核反应的能量
C.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时释放能量,表明此过程出现了质量亏损
D.E=mc2中的E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解析:质能方程E=mc2中E表示物体具有的总能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故A项对,D项错;根据ΔE=Δmc2,可以计算释放的核能,物体的质量增加或减小Δm对应着其能量增加或减少ΔE,故B、C正确,所以选D。
答案:D
3.(对应要点二)(20xx·江苏高考)一个中子与某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氘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放出的能量为Q,则氘核的比结合能为________。
解析:氘核可表示为H,根据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可知未知原子核的质量数是1,核电荷数是1,应该是氢原子核H,则核反应方程为n+H→H。释放的核能ΔE=Δmc2,则ΔE=Q,氘核的比结合能是。
Δm=2×1.008 7 u+2×1.007 3 u-4.002 6 u=0.029 4 u
放出的核能ΔE=Δmc2=Δm×931.5 MeV=0.029 4×931.5 MeV=27.386 MeV
生成1 kg氦释放的总核能
E=NΔE==×6.02×1023×27.368×106×1.6×10-19 J=6.59×1014 J。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练习:第十九章 第5节 核力与结合能 随堂检测 含解析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对应要点一)铁的比结合能比铀核的比结合能大,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的结合能大于铀核的结合能
B.铁核比铀核稳定
贵州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

贵州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A .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 .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 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D . 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2. (2分)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在宇宙形成之初是“粒子家族”尽显风采的时期,那么在大爆炸之后最早产生的粒子是()A . 夸克、轻子、胶子等粒子B . 质子和中子等强子C . 光子、中微子和电子等轻子D . 氢核、氘核、氦核等轻核3. (2分)下列关于恒星演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一旦紧缩成一个原恒星时,一颗新的恒星就诞生了B . 恒星的燃料消耗殆尽时,它就会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C . 几个超巨星紧缩在一起时,形成了黑洞D . 超巨星可能爆炸成为超新星4. (2分)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说明了物体质量就是能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B . 由质能方程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可以用物体的质量作为它所含有的能量的量度C . 核反应中发现的“质量亏损”是消失的质量转化成的D . 因在核反应中产生能量,有质量的转化,所以系统只有质量数守恒,系统的总能量不守恒5. (2分) (2017高二下·拉萨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He+ N→ O+ HB . 太阳源源不断的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能量的来源就是太阳本身的核裂变C . 现在的很多手表指针上涂有一种新型发光材料,白天吸收光子外层电子跃迁到高能轨道,晚上向低能级跃迁放出光子,其发光的波长一定跟吸收的光的波长完全一致D . 只要光足够强,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6. (2分)(2017·舒城模拟)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患癌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94239Pu的衰变方程为:94239Pu→X+24He+γ,半衰期为24100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衰变时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实物粒子,穿透能力很强B . X原子核中含有143个中子C . 10个94239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个D . 衰变过程的总质量不变7. (2分)原来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放出α粒子的动能为E0。
陕西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

陕西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中)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B . 随着温度的升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变短C .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D . β射线是放射性元素的核外电子射出形成的2. (2分)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太阳处在银河系的中心位置B .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转动C . 太阳是一颗能发光、发热的液态星球D . 离太阳越远的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越小,公转速度越大3. (2分) (2017高二下·宾阳期末)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 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B . 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C .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D .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4. (2分)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自由核子与自由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核力作正功,将放出能量,这能量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B . 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C . 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D . 结合能是由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而具有的能量5. (2分)关于恒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B . 太阳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C . 恒星最终一定会变成黑洞D . 恒星的寿命与它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恒星的寿命就越长6. (2分) (2017高二下·武威期末)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 Pu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 He+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 . 100个 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C . 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 ,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D . 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7. (2分)原来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放出α粒子的动能为E0。
高中物理-有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5《195_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选修3-5《19.5 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 一个氘核(12H)与一个氚核(13H)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聚变过程中()A.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24HeB.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24HeC.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23HeD.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23He2. 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
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E=mc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B.根据△E=△mc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C.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D.E=mc2中的E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3. 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平均核子质量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B.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C.若C、B能结合成A,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D.若F、C能结合成B,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4. 中子n、质子p、氘核D的质量分别为m n、m p、m D.现用光子能量为E的γ射线照射静止氘核使之分解,反应方程为γ+D→p+n,若分解后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则中子的动能是()A.12[(m D −m p −m n )c 2−E]B.12[(m D +m n −m p )c 2+E]C.12[(m D −m p −m n )c 2+E] D.12[(m D +m n −m p )c 2−E]5. 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为△m ,相应的能量△E =△mc 2=2.2MeV 是氘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能量小于2.2 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B.用能量等于2.2 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C.用能量大于2.2 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D.用能量大于2.2 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不为零6. 关于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说法正确的是( )A.49Be+24He →612C +X ,符号“X ”表示中子 B.714N+24He →817O +X ,符号“X ”表示中子 C.1124Na →1224Mg+−10e 是裂变 D.92235U+01n →38140Sr +201n 是聚变7. 一个92235U 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92235U +01n →X +3894Sr +201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B.X 的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C.因为裂变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D.92235U 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它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也可能变长8. 核电站的核能来源于92235U 的裂变,现有4种说法:①92235U 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②92235U 的一种可能的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如54139Xe 和3895Sr ,反应方程式92235U +01n →54139Xe +3895Sr +201n ;③92235U 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④一个92235U 裂变能放出约200MeV 的能量,合3.2×10−11J.以上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 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92238U→90234Tℎ+24He是α衰变B.714N+24He→817O+11H是β衰变C.12H+13H→24He+01n是轻核聚变D.3482Se→3682Kr+2−10e是重核裂变10. 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未来提供丰富的洁净能源。
人教版 高中物理 选修3-5 19.5核力与结合能 同步练习习题(含答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5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习题(含答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5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习题(含答案解析)1.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间有很强的___________,使核子能够克服库仑斥力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力称为___________,它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
2.自然界中原子序数较___________的原子核,其质子数与中子数大致相等;但原子序数较___________的原子核,中子数比质子数多,越重的元素,两者的差越大。
3.核子结合在一起时放出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吸收的能量称为原子核的____________,它与核子数的比值叫________________。
在结合或分解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差叫______________。
4.已知氮核的质量为14.00735u,氧核的质量为17.00454u,氦核的质量为4.00387u,质子的质量41为1.00815u,则核反应7N+2He →8O+1H是____________(填“释能”“吸能”)反应,能量变化1417了________________J。
5.一个铀235衰变为钍核时释放出一个α粒子,已知铀核的质量为3.853131×1025kg,钍核的质-量为3.786567×1025kg,α粒子的质量为6.64672×1027kg,则在该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J。
如果有1kg铀发生这样的衰变,则铀全部衰变完,释放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J。
6.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说明了物体质量就是能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B.由质能方程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可以用物体的质量作为它所含有的能量的量度C.核反应中发现的“质量亏损”是消失的质量转化成的D.因在核反应中产生能量,有质量的转化,所以系统只有质量数守恒,系统的的总能量不守恒 7.下列四个核反应中,X表示中子的是 ( ) A.7N+2He →8O+X B.13Al+2He →15P+X C.1H+1H →2He+X D.23592U+X 2714417430324→13654Xe+38Sr+100n9018.用α粒子轰击硼10后,生在了氮13,并放出X粒子;而氮13不稳定,它放出Y粒子后变成碳13,则X和Y分别是 ( ) A.质子和中子B.质子和正电子 C.中子和电子 D.中子和正电子9.对质能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能量可以转化为质量 B.质量可转化为能量C.能量的转化与质量的转化是成比例的 D.在核反应中能量与质量都不守恒10.中子n、质子P、氘核D的质量分别为mn、mP、mD,现用光子能量为E的γ射线照射静止的氘核使之分解,核反应方程为γ+D → P+n,若分解后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且能量都以动能的形式存在,则中子的动能是 ( ) A.2( mD-mP-mn)c2-2E121C.21D.2111B.( mD+mn-mP)c2+2E ( mD-mP-mn)c2+23686121( mD+mP-mn)c2-2E E11.静止的镭核Ra发生α衰变,释放出的α粒子的动能为E,设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全部以动能的形式释放,则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 )2E4E226EEA. B. C. D. 2222c222c222cc12.一个α粒子轰击硼(5B)核变成碳14和一个未知粒子,并放出7.5×105eV的能量,写出核反应方程并求出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巩固作业(解析版)

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核力与结合能巩固作业一、选择题1. (多选)某种原子序数大于90的原子核不稳定,分裂成三个质量较小的新核和某种射线。
关于该分裂过程正确的是( ) A.一定放出能量B.新核的比结合能更小C.放出的射线可能为X 射线D.若放出的射线为β射线,则分裂过程中存在弱相互作用2.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平均核子质量A 与原子序数Z 的关系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D 、E 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B.若D 、E 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C.若C 、B 能结合成A,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D.若F 、C 能结合成B,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3.(多选)钚的一种同位素 94239Pu 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如图所示,其衰变方程为94239Pu →92235U +24He,并伴随γ光子辐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燃料总是利用比结合能小的核B.核反应中γ光子的能量就是 94239Pu 核的结合能C .92235U 核比 94239Pu 核更稳定,说明 92235U 核的结合能大D.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所以 94239Pu 核比 92235U 核的比结合能小4.如图所示,图线表示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A 的关系,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的原子核,例如,铀核92235U,因为它的核子多,核力大,所以结合得坚固而稳定B.锂核36Li的核子的比结合能比铀核92235U的比结合能小,因此比铀核92235U结合得更坚固更稳定C.比结合能的定义是原子核的结合能与其核子数之比,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D.以上三个表述都错误5.2011年3月11日。
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
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
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53131I和54137Cs两种放射性元素。
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
其中53131I的衰变方程为53131I→54131Xe+-10e,其半衰期为8天。
高中物理-有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5《195_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物理试卷

新人教版选修3-5《19.5 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题为多选题)1. 关于核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力同万有引力没有区别,都是物体间的作用B.核力就是电磁力C.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m之内D.核力与电荷有关2. 关于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B.稳定的重原子核里,质子数比中子数多C.原子核都是非常稳定的D.由于核力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以及核力的饱和性,不可能无节制的增大原子核而仍稳定存在3. 某核反应方程为12H+13H→24He+X.已知12H的质量为2.0136u。
13H的质量为3.018u,24He的质量为4.0026u,X的质量为1.0087u。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B.X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C.X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D.X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4. 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
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A.1036kgB.1018kgC.1013kgD.109kg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的能量减少了△E,它的质量也一定相应减少△mB.如果物体的质量增加了△m,它的能量也一定相应增加△mc2C.△m是某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增加的质量D.在把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若放出的能量是△E,则这些核子的质量和与组成原子核的质量之差就是△m二、非选择题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是用加速后动能为0.5MeV的质子11H轰击静止的Z A X ,生成两个动能均为8.9MeV 的24He .(1MeV =1.6×10−13J) ①上述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②质量亏损为________kg .三个α粒子结合成一个碳612C ,已知碳原子的质量为12.0000u ,氦原子的质量为4.0026u .(1u =1.66×10−27 kg)(1)写出核反应的方程;(2)这个核反应放出的能量是多少焦?(3)这个能量合多少MeV ?一、选择题(1、2题为单选题,3题为多选题)原来静止的原子核b a X 衰变出α粒子的动能为E k0,假设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动能形式释放出来,则此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是( )A.E k0c 2B.E k0(a−4)c 2C.(a−4)E k0c 2D.aEk0(a−4)c 2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νe )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 四氯乙烯(C 2Cl 4)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v e +1737Cl →1837Ar +−10e .已知1737Cl 核的质量为36.95658u ,1837Ar 核的质量为36.95691u ,−10e 的质量为0.00055u ,1u 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 )A.0.82 MeVB.0.31 MeVC.1.33 MeVD.0.51 MeV如图所示的是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 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A.若D 、E 能结合成F ,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B.若D 、E 能结合成F ,结合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C.若A 能分裂成B 、C ,分裂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D.若A 能分裂成B 、C ,分裂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二、非选择题一静止的钚核发生衰变后放出一个α粒子变成铀核,已知钚核质量为m 1,α粒子质量为m2,铀核质量为m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1)如果放出的α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求铀核的速度大小;(2)求此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已知氮核质量m N=14.00753u,氧核质量m0=17.00454u,氦核质量m He=4.00387u,质子质量m H=1.00815u,试判断核反应:114N+24He→817O+11H是吸能反应,还是放能反应,能量变化多少?(已知1u的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02MeV)为确定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m=mc2的正确性,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动能为E1=0.60MeV的质子轰击静止的锂核37Li,生成两个α粒子,测得两个α粒子的动能之和为E2=19.9MeV,已知质子、α粒子、锂粒子的质量分别取m p=1.0073u、m a=4.0015u、m Li=7.0160u,求:(1)写出该反应方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关于α粒子的散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该实验说明原子中正电荷是均匀分布的
B . 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的主要原因是原子中原子核的作用
C . 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的原因是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 . 相同条件下,换用原子序数越小的物质做实验,发生大角度散射的α粒子就越少
2. (2分) (2017高二下·上海期中) 铝的原子核( Al)中有()
A . 13个质子,27个中子
B . 13个质子,14个中子
C . 27个质子,13个中子
D . 14个质子,13个中子
3. (2分)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电子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是因为与α粒子相比,电子的()
A . 电量太小
B . 速度太小
C . 体积太小
D . 质量太小
4. (2分)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 ,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核反应方程是 + n→ H+γ
B . 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m=m1+m2﹣m3
C . 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E=(m3﹣m1﹣m2)c2
D . 光子的波长λ=
5. (2分) (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
B .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可知,质量可以转变为能量
C . 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
D .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
6. (2分) (2017高二下·海南期末) 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H+ H→ He+ n,已知 H的质量为2.0136u, He的质量为3.0150u, n的质量为1.0087u,1u=931MeV/c2 .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 . 3.7MeV
B . 3.3MeV
C . 2.7MeV
D . 0.93MeV
7. (2分)原来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放出α粒子的动能为E0。
假设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动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则在此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是()
A .
B .
C .
D .
二、多项选择题 (共1题;共3分)
8. (3分)(2017·昌平模拟) 人们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对力和运动的关系,都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 . 伽利略运用理想斜面实验,进行合理外推,认识到物体受力越大,运动越快
C .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如果没有摩擦,﹣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一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D .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速度却可以最大
三、填空题 (共2题;共4分)
9. (2分) (2017高二下·衡阳会考) 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在这个过程中物体所具有的动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10. (2分)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1 ,中子的质量为m2 ,碳核( C)的质量为m3 .则碳核( C)的结合能为________,比结合能为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2题;共15分)
11. (5分)已知氮核质量mN=14.00753u,氧核质量m0=17.00454u,氦核质量mHe=4.00387u,质子质量mH=1.00815u,试判断核反应: N+ He→ O+ H是吸能反应,还是放能反应,能量变化多少?(已知1u的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02MeV)
12. (10分)利用反应堆工作时释放出的热能使水汽化以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这就是核电站.核电站消耗的“燃料”很少,但功率却很大,目前,核能发电技术已经成熟,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核电的基本条件.
(1)核反应堆中的“燃料”是,完成下面的核反应方程式+―→ ++10 ;
(2)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多少浓缩铀?已知铀核的质量为235.043 9 u,氙核质量为135.907 2 u,锶核质量为89.907 7 u.1 u=1.66×10-27 kg,浓缩铀中铀235的含量占2%.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二、多项选择题 (共1题;共3分)
8-1、
三、填空题 (共2题;共4分)
9-1、
10-1、
四、计算题 (共2题;共15分)
11-1、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