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电路原理框图

合集下载

RF射频电路分析

RF射频电路分析

射频电路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无线通信
手机、无线局域网、蓝牙等。
雷达
目标检测、测距、速度测量等 。
卫星通信
卫星信号接收与发送等。
04
电子战
信号侦察与干扰等。
射频电路的基本组成
信号源
功率放大器
滤波器
天线
产生射频信号的电路或 设备。
放大射频信号的器件。
对信号进行选频,抑制 不需要的频率成分。
将射频信号转换为电磁 波并辐射到空间中。
元件匹配
元件的匹配是射频电路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匹配可以减小信号反射和能量损失 ,提高信号传输效率。
射频电路的性能优化
信号质量优化
通过优化元件和布线的参数,减小信号失真和噪声, 提高信号质量。
效率优化
优化电路的结构和参数,提高射频电路的效率,减小 能量损失。
稳定性优化
通过合理设计电路结构和参数,提高射频电路的稳定 性,减小外界因素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04
射频电路的设计与优化
射频电路的布局与布线
布局
在射频电路的布局中,应考虑信号的传输路径、元件的排列和相互关系,以减 小信号损失和干扰。
布线
布线是射频电路设计的关键环节,应选择合适的线宽、线间距和布线方向,以 降低信号的传输损耗和电磁干扰。
射频电路的元件选择与匹配
元件选择
在选择射频电路的元件时,需要考虑元件的频率特性、功率容量、噪声系数等参 数,以确保电路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3
射频电路的分析方法
频域分析
频域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射频电路分析方法,通过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可以 更好地理解信号的频率特性以及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

射频电路原理框图

射频电路原理框图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 低通滤波器滤掉鉴相器输出的高频成分,以防止高频谐波对 VCO 电路的影响。在鉴相器中,参考信号与VCO 分频后的 信号进行比较。 • VCO 是一个电压一频率转换装置,它将电压的变化(鉴相器 输出电压的变化)转化为频率的变化。VCO 输出的信号通常 是一路到其他功能电路;另一路回到分频器作取样信号 • 4)、压控振荡器(VCX0):同上描述。 • 5)、稳压器(Regulators):作为芯片内部的稳压器,将 输入电池电压转换成内部电路所需的工作电压。
• 天线匹配网络(L604、C611、C614):主要是完成主板与 天线之间的功率匹配,以使天线的效率尽可能高。 射频连接器(J600):又叫同轴连接器或射频开关,作 用主要是为手机的测试提供端口。其内部是簧片的接触结 构,相当于一个机械开关,通常状态下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当射频线探头插入射频连接器时,簧片一端将与主板的天线 通路断开,而与射频线探头接触,此时手机与测试仪器之间 就通过射频连接器与射频线进行信号的传输。具体结构见图 2。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无顶针插入时, 簧片处于接触状 态,信号由天线 接收至主板
射频头顶 针插入时 将簧片断 开,信号 有综测仪 连接至主 板
图2:射频连接器内部结构及开关方式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 2、双工滤波器(U601): 双工滤波器是一种无源器件,内部包括发射滤波器和 接收滤波器,它们都是带通滤波器。作用是将接收射频 信号与发射射频信号分离,以防止强的发射信号对接收 机造成影响。由于发射信号总是比接收信号强,而强信 号对弱信号有抑制作用,会使接收电路被强信号阻塞, 使接收的弱信号被淹没,引起接收灵敏度下降。所以接 收滤波器就是阻止发射信号串人接收电平,当然,也有 一并拒收天线接收到的接收频段以外的信号;而发射滤 波器则拒绝接收频率段的噪声功率及发射调制信号。

CMOS射频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CMOS射频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1 绪论1.1 发展历史1.2 现代通信系统概述1.2.1 通信系统的组成图1-1 通信系统的功能方框图1.2.2 数字通信系统图1-2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1.2.3 通信信道及其特性1.2.4 通信信道的数学模型图1-3 加性噪声信道图1-4 带加性噪声的线性滤波信道图1-5 带加性噪声的线性时变滤波器1.3 射频电路在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图1-6 射频通信系统示意图图1-7 射频前端方框图1.4 射频电路与微波电路和低频电路的关系1.4.1 频段划分1.4.2 电路的寄生效应1.4.3 电路的设计考虑1.5 应用1.5.1 无线局域网图1-8 Prism Duette双频带收发机芯片组的总体结构图141.5.2 GSM1.5.3 WCDMA1.6 总结参考文献2 线性射频电路的基本特性和分析方法2.1 传输线图2-1 射频电路中常用的均匀传输线2.1.1 传输线波动方程图2-2 一小段传输线的等效电路2.1.2 终端接负载的无损传输线图2-3 以负载处为原点的坐标体系2.1.3 终端接特定负载的无损传输线的工作状态图2-4 短路传输线上电压、电流和输入阻抗的分布图图2-5 开路传输线上电压、电流和输入阻抗的分布图2.1.4 阻抗的周期性和倒置性2.1.5 微带线设计图2-6 微带线的几何结构图2-7 微带线的特性阻抗图2-8 微带线的有效介电常数2.2 Smith圆图2.2.1 阻抗圆图图2-9 阻抗圆图上的归一化阻抗2.2.2 Smith圆图上的反射系数和驻波系数图2-10 阻抗圆图2.2.3 导纳圆图图2-11 导纳圆图上的归一化导纳2.2.4 Smith圆图应用举例图2-12 例2.2的电路图图2-13 利用Smith圆图求解例2.2 2.3 双端口网络2.3.1 网络参量图2-14 双端口网络的电压和电流方向图2-15 双端口网络的入射波和反射波图2-16 S参数的测量2.3.2 网络的互联图2-17 双端口网络的串联图2-18 双端口网络的并联图2-19 双端口网络的串并联图2-20 双端口网络的并串联图2-21 双端口网络的级联2.3.3 信号流图分析法图2-22 信号流图分析法的简化规则图2-23 含电源和负载的双端口网络图2-24 用信号流图分析法分析双端口网络的简化过程2.4 射频电路中的无源分立集总参数元件图2-25 铝金属线归一化电流密度的横截面分布示意图图2-26 铝金属线横截面上的归一化电流密度分布随频率的变化(a=1mm)图2-27 金属铜和铝的趋肤深度随工作频率的变化图2-28 薄膜片上电阻图2-29 炭质电阻图2-30 高频电阻模型图2-31 炭质电阻的阻抗与频率的关系图2-32 表面贴封电容的内部结构图2-33 高频电容模型图2-34 实际电容的阻抗与频率的关系图2-35 高频电感\图2-36 高频电感模型图2-37 实际电感的阻抗与频率的关系2.5 总结参考文献习题图2-38 习题4图图2-39 习题7图图2-40 习题8图3 无源RLC网络和阻抗匹配3.1 无源RLC网络3.1.1 串联RLC网络图3-1 串联RLC网络图3-2 串联RLC网络的阻抗特性图3-3 串联RLC网络中电感储存的磁能、电容储存的电能以及回路储存的总能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3-4 品质因子Q取不同值时回路阻抗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3.1.2 并联RLC网络图3-5 并联RLC网络图3-6 并联RLC网络的阻抗特性图3-7 品质因子QP取不同值时并联谐振回路阻抗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3.2 串并联阻抗等效互换图3-8 串并联RLC网络图3-9 电阻R和电抗X的串联形式和并联形式3.3 回路抽头时的阻抗变换图3-10 电感抽头和电容抽头的RLC谐振回路3.4 阻抗匹配图3-11 借以说明阻抗匹配概念的简单电路图3.4.1 L匹配图3-12 L匹配的电路结构图3-13 并/串联电感和电容的阻抗变化轨迹图3-14 利用Smith圆图来求解L匹配问题图3-15 L匹配网络图3-16 Smith圆图上的恒Qn圆3.4.2 T匹配和Pi匹配图3-17 T匹配网络图3-18 利用Smith圆图来设计T匹配网络图3-19 Pi匹配网络图3-20 利用Smith圆图来设计Pi匹配网络3.4.3 微带线匹配图3-21 微带线匹配网络图3-22 利用Smith圆图来设计微带线匹配网络图3-23 归一化阻抗zin=rin+jxin与电容所在位置之间的关系图3-24 更复杂的微带线匹配网络图3-25 全部由微带线组成的匹配网络3.5 总结参考文献习题图3-26 习题3图4 射频集成电路中的基本问题4.1 射频电路的性能度量4.1.1 功率增益和电压增益4.1.2 灵敏度和噪声系数图4-1 电阻的噪声模型4.1.3 线性度和动态范围图4-2 非线性4.1.4 系统设计4.2 射频电路仿真算法及商用仿真软件介绍4.2.1 SPICE模拟器应用于射频领域所遇到的限制4.2.2 射频电路仿真算法4.2.3 射频电路仿真工具4.3 CMOS射频集成电路实现的难点4.4 总结参考文献习题5 集成无源元件5.1 电阻图5-1 有拐角的电阻5.2 电容图5-2 MOS电容的理想C-V曲线图5-3 MIM电容的结构图5-4 三种互连线结构图5-5 “夹心”金属电容5.3 电感图5-6 射频集成电路中电感的典型应用5.3.1 片上平面螺旋型电感图5-7 片上平面螺旋型电感的结构图5-8 接地隔离层图5-9 片上平面螺旋型电感模型图5-10 焊盘的校准结构。

WiFi产品的一般射频电路设计

WiFi产品的一般射频电路设计

WiFi产品的一般射频电路设计(General RF Design In WiFi Product)第1章. 射频设计框图图1-1 Wi-Fi产品的一般射频设计框图如图1-1所示,一般Wi-Fi产品的射频部分由五大部分组成,蓝色的虚线框内统一看成是功率放大器部分。

无线收发器(Radio Transceiver)一般是一个设计的核心器件之一,除了与射频电路的关系比较密切以外,一般还会与CPU有关,在这里,我们只关注其与射频电路相关的一些内容。

发送信号时,收发器本身会直接输出小功率的微弱的射频信号,送至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进行功率放大,然后通过收发切换器(Transmit/Receive Switch)经由天线(Antenna)辐射至空间。

接收信号时,天线会感应到空间中的电磁信号,通过切换器之后送至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进行放大,这样,放大后的信号就可以直接送给收发器进行处理,进行解调。

第2章. 无线收发器如图2-1中,有几个电源管脚,数字地,模拟地,射频输出,功率放大器增益控制,功率检测,温度检测,射频输入,低噪声放大器增益控制,发射、接收切换等管脚。

图2-1 一般的无线收发芯片(射频电路设计相关)2.2. 差分射频信号的处理2.2.1. 收发器本身具有的管脚图2-2 收发器的射频输入与输出管脚这里必须指出的是,Atheros的收发器一般会同时对输入与输出做差分处理。

但是Ralink 一般要求外部输入的信号是差分的,而自身输出的射频信号则不是差分的。

图2-3射频信号则不是差分的处理方式2.2.2. 收发器发送的差分信号平衡器通常用来处理差分信号的问题,电感和电容都能够改变信号的相位,从差分信号到单端信号,基本的方法就是用电感和电容组成两条不同的通路,这样,经过处理电路的两路信号就在相位上相差了180°,从而可以使原本相位相差180°的差分信号同相,得到单端信号。

手机各电路原理射频电路内容详细,不看后悔

手机各电路原理射频电路内容详细,不看后悔

射频电路篇本次培训内容:手机各级电路原理及故障检修1,基带电路发话电路、受话电路、蜂鸣电路、耳机电路、 背光电路、马达电路、按键电路、充电电路、开 关机电路、摄像电路、蓝牙电路、FM电路、显示 电路、SIM卡电路、TF卡电路2,射频电路接收电路、发射电路一、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天线:ANT 声表面滤波器:SAWfilter 低噪声放大器:LNA 功放:PA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1、信号接收流程: 天线接收——天线匹配电路——双工器——滤波(声 表面滤波器SAWfilter)——放大(低噪声放大器 LNA)——RX_VCO混频(混频器Mixer)——放大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滤波——IQ解调(IQ 调制器)——(进入基带部分)GMSK解调——信道均 衡——解密——去交织——语音解码——滤波—— DAC——放大——话音输出。

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2、信号发射流程: 话音采集——放大——ADC——滤波——语音编码——交织——加密——信道均衡——GMSK调制—— (进入射频部分)IQ调制(IQ调制器)——滤波—— 鉴相鉴频(鉴相鉴频器)——滤波——TX_VCO混频 (混频器Mixer)——功率放大(PA)——双工器—— 天线匹配电路——天线发射。

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3、射频电路原理框图:二、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天线:ANT 声表面滤波器:SAWfilter 低噪声放大器:LNA 功放:PA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1、天线、匹配网络、射频连接器: • 天线(E600):作用是将高频电磁波转化为高频信号电流。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天线匹配网络(L604、C611、C614):主要是完成主板与 天线之间的功率匹配,以使天线的效率尽可能高。

射频连接器(J600):又叫同轴连接器或射频开关,作 用主要是为手机的测试提供端口。

其内部是簧片的接触结 构,相当于一个机械开关,通常状态下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当射频线探头插入射频连接器时,簧片一端将与主板的天线 通路断开,而与射频线探头接触,此时手机与测试仪器之间 就通过射频连接器与射频线进行信号的传输。

射频发射和射频接收电路

射频发射和射频接收电路

图3.26动态天线的增益变化(左后轮)(一)图3.27动态天线的阻抗变化(左后轮)根据上图动态天线的模拟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天线的实际辐射电阻值比较小,而且随着轮轴的旋转而不断变化,分析可知上述变化规律和上图 2.1所示的垂直辐射电阻的变化规律十分类似。

3.2 TPMS接收天线的仿真分析TPMS传输天线的模型如下图3.30所示,传输天线使用1 /4λ型天线。

接下来,笔者将详细的论述在理想条件下单天线与车辆,以及单天线组成的结构特征。

图3.30接收天线模型1)单天线图3.31单天线方向图图3.32方位角平面(仰角900)方向图图3.34仰角平面(方位角900)方向图2)车内天线图3.35车内天线方向图图3.37仰角平面(方位角00)方向图图3.38仰角平面(方位角900)方向图以上说明:单天线可以很好的维持1 /4λ型天线的所有特征,但是车身与单天线组成的车辆整体受到的影响作用比较强烈(上述方向图有一定的对称性,但是在很多方向也产生零点)。

3.3 本章小结在本章里,笔者详细论述了针对TPMS传输天线展开的模拟仿真运行:(1)考虑到车身和轮胎对信号收发的影响,建立了动态天线模型,进行了相关的仿真。

(2)对车内天线进行了方向性分析。

4 射频发射和射频接收电路4.1 身寸频发射电路设计射频发射电路的设计目的为:把数据信号中频率是315±0. 035MHz的射频数据信号,符合FCC关于短距离无线通信规定20dB带宽≤0.25%的要求,同时把数据信号展开功率扩增处理。

基本上所有的TPMS射频电路使用的都是Infineon集团推出的低能耗单片合成FSK/ASK传送IC模块TDK5101F来实现,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图4.1所示。

这个板块生成FSK数据信号的工作原理和第二章里提到的工作原理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数据信号的调整改变采用的是频率源的工作频率,并不是锁相环的分频率。

图4.1 TDK S101F功能图主要性能参数如下表所示: 工作频率范围311~317MHz 最大信号发射功率5dBm 1)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TDA5101F 的功率扩增设备运行在高效率的C 状态,从理论上分析可知,最佳载荷阻抗为R opt ,根据下式可以得出:oS opt P V R 2/2 其中,V s 为供电电压,P o 为输出功率。

射频电路

射频电路

第四节射频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一、射频电路组成和特点:普通手机射频电路由接收通路、发射通路、本振电路三大电路组成。

其主要负责接收信号解调;发射信息调制。

早期手机通过超外差变频(手机有一级、二级混频和一本、二本振电路),后才解调出接收基带信息;新型手机则直接解调出接收基带信息(零中频)。

更有些手机则把频合、接收压控振荡器(RX—VCO)也都集成在中频内部。

RXI-PRXQ-PRXQ-N(射频电路方框图)1、接收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接收时,天线把基站发送来电磁波转为微弱交流电流信号经滤波,高频放大后,送入中频内进行解调,得到接收基带信息(RXI-P、RXI-N、RXQ-P、RXQ-N);送到逻辑音频电路进一步处理。

1、该电路掌握重点:(1)、接收电路结构。

(2)、各元件的功能与作用。

(3)、接收信号流程。

电路分析:(1)、电路结构。

接收电路由天线、天线开关、滤波器、高放管(低噪声放大器)、中频集成块(接收解调器)等电路组成。

早期手机有一级、二级混频电路,其目的把接收频率降低后再解调(如下图)。

(接收电路方框图)(2)、各元件的功能与作用。

1)、手机天线:结构:(如下图)由手机天线分外置和内置天线两种;由天线座、螺线管、塑料封套组成。

塑料封套螺线管(外置天线)(内置天线)作用:a)、接收时把基站发送来电磁波转为微弱交流电流信号。

b)、发射时把功放放大后的交流电流转化为电磁波信号。

2)、天线开关:结构:(如下图)手机天线开关(合路器、双工滤波器)由四个电子开关构成。

900M收收GSM900M收控收控900M发控GSM900M发入GSM(图一)(图二)作用:其主要作用有两个:a )、 完成接收和发射切换;b )、 完成900M/1800M 信号接收切换。

逻辑电路根据手机工作状态分别送出控制信号(GSM-RX-EN ;DCS- RX-EN ;GSM-TX-EN ;DCS- TX-EN ),令各自通路导通,使接收和发射信号各走其道,互不干扰。

射频技术射频链路

射频技术射频链路

输出
1 2
212 22 1
31 3 2
212 22 1
射频技术
SKLMMW
功放非线性-导致频谱扩展
射频技术
SKLMMW
线性化-功率回退法
output power (dBm)
22
20.25
20
19.25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input power (dBm)
射频技术
SKLMMW
射频技术
SKLMMW
射频技术
SKLMMW
射频技术
SKLMMW
增益误差导致EVM恶化
射频技术
SKLMMW
II.接收机灵敏度指标分析:
灵敏度是衡量接收机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接收弱信号 的能力,它与诸多因素有关。例如,在不同的误码率、 信噪比等条件及不同的接收环境(静态、多径信道模型) 情况下灵敏度概念和数值可能各不相同。
射频技术
———射频链路
分贝的概念
分贝(dB)
(dB)10log(P/P r) (dB)20log(V/Vr)
功率(dBm)
射频技术
SKLMMW
•增益与衰减(dB)
Gain=200 or 23dB
射频技术
IL=0.5 or 3dB
SKLMMW
G T G 1 G 2 G 3 L 1 L 2 L 3
Duplexer
LNA
IMG REJ Down Filter Convert
IF BPF
VGA
RFLO
0/90
LPF
LPF Demo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
3、射频电路原理框图:
二、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天线:ANT 声表面滤波器:SAWfilter 低噪声放大器:LNA 功放:PA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1、天线、匹配网络、射频连接器: • 天线(E600):作用是将高频电磁波转化为高频信号电流。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 MT6129系列采用非常低中频结构(与零中频相比,能够改 善阻塞抑制、AM抑制、邻道选择性,不需DC偏移校正,对 SAW FILTER共模平衡的要求降低),采用镜像抑制 (35dB抑制比)混频滤波下变频到IF,第1中频频率为: GSM 200KHZ,DCS/PCS 100KHZ。第1IF信号通过镜像抑 制滤波器和PGA(每步2dB共78dB动态范围)进行滤波放大, 经第2混频器下变频到基带IQ信号,频率为67.708KHz。
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
2、信号发射流程: 话音采集——放大——ADC——滤波——语音编 码——交织——加密——信道均衡——GMSK调制—— (进入射频部分)IQ调制(IQ调制器)——滤波—— 鉴相鉴频(鉴相鉴频器)——滤波——TX_VCO混频 (混频器Mixer)——功率放大(PA)——双工器—— 天线匹配电路——天线发射。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 器件引脚排列及名称:
表1:器件引脚排列及名称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表2:双工滤波器的开关控制模式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图3:双工滤波器相关电路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 3、声表面滤波器(Z600、Z602、Z603): • 是一个带通滤波器,只允许接收频段的射频信号进入接收 机电路,其它频段的信号将会得到抑制。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当混频器的输出信号为信号频率与本振信号之差,且 比信号频率高时,所用的变频器被称为下边带上变频。 • 在接收机电路中的混频器是下变频器,即混频器输出 的信号频率比输入信号频率低;在发射机电路中的混 频器通常用于发射上变频,它将发射中频信号与 UHFVCO(或RXVCO)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最终发射信 号。 • 射频振荡器(或本地振荡器,RFVCO):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 低噪声放大器(LNA): 作用是将天线接收到的微弱的射频信 号进行放大,以满足混频器对输入信号幅度的需要,提高 接收机的信噪比。 • 混频器(MIX):是一个频谱搬移电路,它将包含接收信息的射 频信号转化为一个固定频率的包含接收信息的中频信号。 它是接收机的核心电路。混频电路又叫混频器(MIX)是利 用半导体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将两个或多个信号混合,取 其差频或和频,得到所需要的频率信号。在手机电路中, 混频器有两个输入信号(一个为输入信号,另一个为本机振 荡),一个输出信号(其输出被称为中频IF)。当混频器的 输出为射频信号频率与本振信号之和,且比信号频率高时, 所用的混频器被称为上边带上变频;
本次培训内容:
手机各级电路原理及故障检修 1,基带电路 发话电路、受话电路、蜂鸣电路、耳机电路、 背光电路、马达电路、按键电路、充电电路、开 关机电路、摄像电路、蓝牙电路、FM电路、显示 电路、SIM卡电路、TF卡电路 2,射频电路
接收电路、发射电路
一、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
天线:ANT 声表面滤波器:SAWfilter 低噪声放大器:LNA 功放:PA
• 天线匹配网络(L604、C611、C614):主要是完成主板与 天线之间的功率匹配,以使天线的效率尽可能高。 射频连接器(J600):又叫同轴连接器或射频开关,作 用主要是为手机的测试提供端口。其内部是簧片的接触结 构,相当于一个机械开关,通常状态下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当射频线探头插入射频连接器时,簧片一端将与主板的天线 通路断开,而与射频线探头接触,此时手机与测试仪器之间 就通过射频连接器与射频线进行信号的传输。具体结构见图 2。
表3:引脚排列及名称
图4:内部结构
作原理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4、射频收发信机(U602)
• 射频收发信机是射频电路的核心部件,主要完成射频信号 的调整与解调。内部结构主要包括5个方面:
• 1)、接收机(Receiver):提供射频信号的下行链路,将 射频信号通过放大、解调转变成IQ信号供基带芯片进行处 理。 • 接收机主要包括四频段(GSM850、GSM900、DCS1800、 PCS1900)差分输入低噪声放大器(LNA)(输入阻抗200欧 姆,通过LC网络与SAW FILTER匹配,增益控制动态范围 35dB)、2个RF正交混频器、1个集成信道滤波器(滤除 干扰、阻塞和镜像)、2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正 交第2混频器和末级低通滤波器。
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
1、信号接收流程: 天线接收——天线匹配电路——双工器——滤波(声 表面滤波器SAWfilter)——放大(低噪声放大器 LNA)——RX_VCO混频(混频器Mixer)——放大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滤波——IQ解调(IQ 调制器)——(进入基带部分)GMSK解调——信道均 衡——解密——去交织——语音解码——滤波—— DAC——放大——话音输出。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无顶针插入时, 簧片处于接触状 态,信号由天线 接收至主板
射频头顶 针插入时 将簧片断 开,信号 有综测仪 连接至主 板
图2:射频连接器内部结构及开关方式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 2、双工滤波器(U601): 双工滤波器是一种无源器件,内部包括发射滤波器和 接收滤波器,它们都是带通滤波器。作用是将接收射频 信号与发射射频信号分离,以防止强的发射信号对接收 机造成影响。由于发射信号总是比接收信号强,而强信 号对弱信号有抑制作用,会使接收电路被强信号阻塞, 使接收的弱信号被淹没,引起接收灵敏度下降。所以接 收滤波器就是阻止发射信号串人接收电平,当然,也有 一并拒收天线接收到的接收频段以外的信号;而发射滤 波器则拒绝接收频率段的噪声功率及发射调制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