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静脉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结果的影响

E] 叶应 妩 , 1 王毓 三 . 国临 床 检 验 操 作 规 程 E . 京 : 南 全 M] 南 东
大 学 出版 社 ,9 1 7~3 19 :07 . [ ] Jn sR F utAM , t e s R Q a t em p 2 o e G, as Mat w A. u lyta a— h i
检 验 医学 与 临 床 2 1 0 1年 3月 第 8卷 第 5期
L bMe l Mac 0 1 Vo. , . a dC i n, rh2 1 , 18 No 5
・
6O7 ・
续 表 1 不 同 时 间 段 各 项 血 指 标 的测 定 结 果
注 : 0h比较 , 表 示 红 细 胞 参 数 变 化 率 大 于 2 ; 表 示 血 小 板 参 数 变 化 率 大 于 5 。 示 白细 胞 分 类 随 放 置 时 间 延 长 。 NE 与 一 ‘表 UT 呈逐 渐 下 降 趋 势 , YM 、 L MON 呈 逐 渐 上 升 趋 势 。W B C指 白 细 胞 , B R C指 红 细 胞 , Hb指 血 红 蛋 白 , t 血 细 胞 比 容 , V 指 平 均 红 细 胞 体 积 , Hc 指 MC MCH 指 平
p o e n e a a t h e u o t d, e t lg n l z r a h i v l u i t r e a t ma e h ma o o y a a y 一 g
( 收稿 日期 :0 00 —8 2 1 —90 )
静 脉 血 放 置 时 间对 血 常规 测 定 结 果 的影 响
变 化 没 有 临 床 意 义 , 在 血 小 板 参 数 方 面 1h已 经 有 明 显 变 但
化 , 在 白 细胞 分类 方 面 随 着 放 置 时 间 的 延 长 , 化越 来 越 大 。 且 变 所 以 , 了保 持 血 常 规 检 测 中 各 项 指 标 特 别 是 血 小 板 参 数 的 稳 为 定 , 获 得 标 本 的 1h内 应 尽 量 完 成 检 验 , 在 以保 证 检 验 结 果 的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和血常规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和血常规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发布时间:2022-09-14T02:31:13.15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1期作者:黄梅[导读] 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保存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黄梅兴文县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400【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保存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100名健康体检者参与本次研究,均接受血常规检查,且积极配合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10ml(4管)。
对比室温下不同放置时间、相同放置时间下不同保存温度的血常规检测结果。
结果:血液标本在室温下放置0.5h、3h、6h后,PLT、RBC、WBC、RDW-SD检测结果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Hb无明显变化(P>0.05);血液标本在放置0.5h后,室温下和低温下的各项血常规项目中PLT、RBC、WBC、RDW-SD存在较大差异(P<0.05),Hb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和保存温度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且对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保存温度【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blood specimen storage time and storage temperature on blood routine test results. Methods: 100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tudy, all of them received routine blood examination, and actively cooperated to collect 10ml (4 tubes) of fasting venous blood in the morning. The blood routine test results of different storage time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 under the same storage time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blood samples were placed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0.5h, 3h, and 6h,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PLT, RBC, WBC, and RDW-SD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Hb (P>0.05). After being placed for 0.5h,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LT, RBC, WBC, and RDW-SD in various blood routine item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low temperature (P<0.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Hb (P>0.05). Conclusion: The storage time and storage temperature of blood samples will affect the results of blood routine test to a large extent, and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n different indicators is different.【Key words】: blood routine test; blood specimen; storage time; storage temperature血、尿、便检查是临床三大常规检验方式,可为疾病的诊断鉴别以及疗效判定等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持[1],以血常规为例,通过取末梢血或静脉血等血液,测得血液中相关物质水平,近些年科学技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智能化的检测机器诞生且应用于检验科,大大减少检验结果误差[2],但检验结果影响因素仍未完全消除,如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保存温度等,本文从这两个角度分析,探讨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实际影响,详情见正文。
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分析

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标本检验前混匀静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跨度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主要来源于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体检者,选取典型代表80例进行具体分析。
结果:与10分钟和20分钟静置时间的血常规检验血小板检测结果相比,静置1小时和2小时的血小板水平较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虽然血常规标本不同静置时间的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压积有一定的波动,但相比无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液样本静置1小时和2小时后,其中性粒细胞检测结果与静置10分钟和30分钟相比较低(P<0.05)说明差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不同时间段检测后的淋巴细胞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标本检测结果获取的过程中,检测前混匀静置时间对其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检验前需要对混匀静置时间进行合理地控制。
关键词:血常规标本;检验前混匀时间;检测结果;影响引言:血常规检验是当前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检验方法,然而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对其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血液样本采集方法、检验者状态、药物类型和抗凝剂质量等外部因素,上述因素之间的误差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发生[1]。
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相关方案的明确以及临床效果和预后的评价均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顺利开展,并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应该避免各种误差的发生。
本研究主要分析方向是样本混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选取部分体检者进行研究,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体检者中,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将其纳入本研究,并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共收集80例,收集所有体检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47例和33例,19岁为所有体检者中的最小年龄,69岁为所有患者中最大年龄,平均(46.48±9.58)岁;所有体检者均获知研究目的和方法,并签署同意书,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血液标本静置时间对血常规结果影响分析

血液标本静置时间对血常规结果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静置时间对血常规结果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共200例,于清晨对所有受检者抽取静脉血,分别于即刻、10min、1h、3h、7h、14h、21h检测红细胞(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结果:随着血液标本存放时间的延长,RBC、WBC和MCV、PLT、Hb五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即刻检测与静置10min后检测,WBC和PLT的检测结果均出现明显差异(P<0.05),静置10min与7h的比较,WBC和MCV发生明显变化(P<0.05)。
结论:血液标本的静置时间尽量不能超过7h,也不宜立即检测。
【关键词】血液标本血常规静置时间影响【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146-01血常规检验是医学客观诊断的的重要方式,目前无论是在基层医院还是三甲医院,血常规检验均被列为三大常规检验之一,同时其检验方法也迅速发展。
随着全自动分析仪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生化检验模式,当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诸如存在大量生化标本集中留置,无法进行及时检验的问题,而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结果的具体影响尚无统一结论,本文就血液标本静置的不同时间对血常规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为临床检验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共200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8.7±6.5)岁。
1.2检验方法1.2.1仪器和试剂选用迈瑞公司生产的538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配套的质控血清及校准品,福州宏润公司生产的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
1.2.2收集方法于清晨对200名受检者抽取静脉血5ml,并准确记录标本采集时间,对血液标本进行即刻检测,然后在采血后的10min、1h、3h、7h、14h、21h再次上机测定血常规,在每批次研究样本测定的同时测定一份质控品,质控结果在控时该批次结果有效,且所有试验样本均排除溶血、黄疸、脂血等。
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不同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

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不同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发布时间:2023-02-27T07:48:27.3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3期作者:康素花[导读] 目的:研究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不同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康素花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361000【摘要】目的:研究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不同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10月到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90名志愿者,所有人员均采集静脉血样送实验室于即刻及放置1h、3h、6h后进行检测,观察记录相关血常规指标水平。
结果:不同检测时间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单核细胞(MO)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放置1h、3h、6h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较即刻检测明显更高(P<0.05)。
结论:血液标本在实验室常温下放置时间对大多数血常规指标水平无明显影响,仅MPV受到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血常规血常规检验在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中应用广泛,其检测结果会对相关疾病的诊断结果及后续治疗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充分保证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血常规检验一般使用静脉血标本,在进行血细胞检测时使用静脉血标本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如良好的稳定性、可重复性等[1]。
另外,在进行血细胞检测的过程中,静脉血标本与末梢血标本相比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
因此,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静脉血样本进行血常规检验,但由于体外环境与体内环境差异较大,因此血液离开机体后其成分容易发生变化,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一些血细胞成分的变化可能趋于明显,从而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
基于此,为进一步验证血常规不同项目测定结果与标本放置时间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22年1-10月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0名志愿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静脉血液细胞分析后标本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 叶应妩 , 1 王毓 三. 国临床检验操作 规程 E . 全 M] 2版. 南京 :
东 南 大 学 出版 社 ,9 7 3 . 1 9 :1
AP v 、 明显 低 于 对 照 组 ,I 1rTT FB的水 平 明显 高 于 对 照组 。
表 l 两 组 四 项 指 标 检 测 结 果 比较 ( i±s )
p o u t ffb i n i rn g n d g a a in i is mi r d c s o irn a d fb io e e r d to n d s e —
3 讨
论
na e i r v s u a C — g ato .Evaua i of ne t d nt a a c l r O a ul ins l ton a w
E ] 托 马 斯 . 床 实 验 诊 断 学 [ . 海 :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2 临 M] 上 上
社 , 0 4:5 — 5 . 2 0 5 85 9
- I] 张 春 荣 . 3 临产 妇 凝 血 四 项 指 标 的 变 化 及 临 床 意 义 [] 微 J.
循 环 学 杂 志 ,0 4 1 () 7 . 2 0 ,4 4 :7
检 验 医学 与 临 床 2 1 0 1年 3月 第 8卷 第 5期
~
L bMe l , rh2 1 , 18 No 5 a dCi Mac 0 l Vo. , . n
・57・ 9
4 1岁 , 均 年 龄 (8 7 1 6 岁 。两 组 受 检 者 心 、 、 平 2 .士 .) 肝 。 能 肾功
为敏 感 和 常 用 的 筛 选 试 验 ; P T 能 反 映 血 浆 凝 血 因 子 Ⅷ 、 、 A T Ⅸ Ⅺ 、 水 平 , 内 源 凝 血 系 统 较 为 敏 感 和 最 常 用 的 筛选 试 验 ; Ⅻ 是 TT 主要 反 映凝 血 共 同 途 径 — — F B转 变 为 纤 维 蛋 白 的过 程 中 I F B是 否 存 在 异 常 , 及 是 否 发 生 纤 溶 、 在 抗 凝 物 的 情 I 以 存
静脉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及纠正方法

瑞 生产 B C一5 0 50全 部 配 套 试 剂 , 西 富 尔 康 生 产 E T —K 江 DA 2 (. 0 1 gm 真空采血管 。 10± . )m / l 13 方 法 . 采 集 2m 静 脉 血 于 E T —K l DA 2真 空 采 血 管 内 , 即 立
析报道如下。 1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 标本来源江西省肿瘤医院健康体 检者 5 0例 , 其 中男 3 0例 、 2 女 0例 , 龄 2 4 年 5~ 5岁 , 均 3 . 平 2 5岁 。
2 结 果
静 脉血样 本 在静置 4h后混 匀立 刻检 测 , B H T M V、 R C、 C 、 C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21 0 0年 1 第 8卷 1月
第2 5期
C N S N O EG DC LR S A C HIE E A DF R I N ME IA E E R H
重露 ≯。蛋 0≯ _≯ 蔓垂 _-≮ __∥≯0务 。0≯_髫 ≯ 一鹫_。0 ∥≯≯曩≯ ≯ ≯∥ ≯
静 脉 血 放置 时 间对 血 常 规 测 定 的 影 响 及 纠 正 方 法
黄 昌红 丁莉
南昌市 东湖区疾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江西 南昌 3 0 0 ) 3 0 8
【 摘要 】 目的 探讨静脉 血样 本在 室温下(5℃ 一 5℃) 1 2 放置 时间对血 常规 有无影 响及 其纠正 方法( 方法是长 时间静 置的样 品
指 标 为 白 细 胞 计 数 ( C) 红 细 胞 计 数 ( B 、 红 蛋 白 WB 、 R C) 血
【 关键词】 血常规 ; 静脉血 ; 放置 时间
随着 1常 血 常 规 标 本 量 的增 加 , 病 房 标 本 采 集 的 时 间 大 都 3 而 在 早 晨 6~ 7点 , 这样 就 经 常 出 现 标 本 放 置 时 间超 过 4h才 能 进 行 检 测 , 文 献报 道血 标 本 放 置 超 过 4 h会 对 血 常 规 测 定 由一 定 据 影 响 。 为 了探 讨 静 脉 血 放 置 时 间 对 血 常 规 测 定 的影 响 及 其 有
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2-01-06T09:43:39.09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月19期作者:欧阳黄娟刘弯弯[导读]欧阳黄娟刘弯弯(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江西高安330800)摘要:目的实际检验血常规标本前,需要将其摇匀并静置一段时间,本文分析此措施对最终检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2020年全年之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群众,所有人员在抽血前都为空腹状态,并对其采用外周静脉抽血,然后对体检者的血液进行血常规检查,同时对各种不同时间下静置的血常规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通过对血常规样本进行不同时间的静置,发现各项指标在静置30分钟内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但是血小板的数量呈现出增加趋势,同时中性粒细胞在静置30分钟时其比值处于最高水平,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会出现降低的情况。
结论??实际对血常规进行检验时,其最终的检验结果会受到样本静置时间长短的影响,其静置的时间越长最后结果所产生的误差越大,所以在开始检验时其检验时间需合理控制,以此对检验的结果进行保证。
关键词:血常规标本;临床检验;检验结果;静置时间实际对血常规进行观察时,主要是通过血细胞的形态及数量进行实施,并在此基础上对血液的状况进行判断,所以在临床中实际对各种疾病进行检查时,其方式是最为常用的方式,在临床中对血细胞进行检验具有这十分重要的意义[1]。
实际对血常规进行检测时,很多因素都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影响,比如采血的时间和采血的部位以及患者的情绪等,其中样本的静置时间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因素,经过时间的推移,血浆中的各种成分会出现一定变化,最终导致其结果出现一定误差,使血常规的参考价值受到极大影响。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参与此次研究的目标全部为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群,在所有人中女性还比男性多出很多,其年龄最小的仅有5岁,而年龄最大的人则达到了66岁。
通过对所有体检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后,并没有发现明显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杨艳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3年第12期
【摘要】探讨静脉血标本的放置时间在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
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过程会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血液标本采集后应8h内送检可以基本满足日常常规检验工作的需求。
【关键词】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
近年来,在我国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普及应用于临床,由于其具有检测快速、准确的优点,明显降低了血常规检测中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了血常规检测的工作效率及准确率,门诊就医的患者从采集血液标本到送检并最终进行测定一般要求能即刻进行测定,而大部分医院对于住院的患者从采集血液标本到送检并最终进行测定一般耗时2~3h。
目前,对即刻测定与常温下放置几小时后血常规的测定是否存在结果差异,反映患者的实际状况又能否准确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众所周知静脉血的放置时间过长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为进一步确保检测标本的准确性,静脉血标本采集后应该立即送往化验室,放置时间不得超过3h。
为探讨不同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现对我院2013年11月12日采集的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分别在0、1、2、4、8、24、48h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检测,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保在现有技术人员的情况下,尽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标准为:⑴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⑵均为我市直属机关公务员、事业和企业单位的员工;⑶无严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无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⑷血液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AFP、癌胚抗原定量等。
排除标准:⑴恶性肿瘤患者;⑵合并有机体严重疾病者;⑶皮肤出现溃疡、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⑷严重感染者;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2~56岁,平均(43.6±12.5)岁。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深圳迈瑞公司BC-5000血细胞分析仪及迈瑞生产的BC-5000配套试剂,按仪器操作说明进行。
江西福尔康生产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管(EDTA-K2)。
1.2.2 静脉血采集
在清晨7:00由专业医护人员抽取健康体检人员静脉血2.0ml于EDTA-K2真空采血管内(该组健康体检者均于采集前1d的19:00后禁食、禁水,测定前应将静脉血样品按照全血质控品颠倒混匀的要求,颠倒混匀10次,避免血液凝固,但不可剧烈振摇。
以防溶血,然后将标本置于室温(15~25℃)环境下静置,在0h、1h、2h、4h、8h、24h、48h时间点上分别上机检测,测定指标有: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
每个时间点上连测3次,取其平均值。
标本每次测定前,都要先进行质控品测定,空白计数符合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首先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者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P
2 结果
WBC、RBC、Hb、HCT、PLT在0~8h内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检测快速、准确的优点,明显降低了血常规检测中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了血常规检测的工作效率及准确率,为临床诊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血常规中的血细胞各项参数测定值对于诊断血液系统疾病、评估人体的健康状态及鉴别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见血常规洲定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血常规检测的质量把握与临床诊疗息息相关,而近年来研究发现,静脉血样本在不同的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是具有一定影响,通常认为对血常规检测质量能产生影响的分别为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的质量控制,直接决定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其中以实验前的血液放置的时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质量把握环节。
因此,对即刻测定与常温下放置几小时后血常规的测定是否存在结果差异,反映患者的实际状况又能否准确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许多资料中显示,随着放置时间而产生测定结果的差异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采集静脉血后加入了抗凝剂,加之全血的外部环境受到了环境和稳定的双重改变,对血小板的形态产生了改变,血小板的周围会形成丝状的伪足,引起数个血小板的伪足由于相互缠绕形成可逆的血小板聚集体。
一般的体积与淋巴细胞的大小相似,因此导致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同时造成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
静脉血采集是健康体检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标本大多用于血常规检测,以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的分析,以发现许多全身疾病的早期迹象。
只有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才能为临床相关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近年来,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等
仪器的应用大大缩短了血常规的检测时间,其可精确的检测血液常规的各项指标,并具有稳定性好,干扰因素少的特点。
但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人为操作且技术性要求不高的因素,如:放置时间和存放温度等容易被检测人员所忽视。
血液离开人体环境以后,受温度的改变、血液渗透压以及溶血素变化等影响,血细胞的形态会发生胀大或缩小,甚至发生破坏。
一旦血细胞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就现有的检测仪器而言,无法正确的进行识别并检测。
抛却温度因素的影响,此类改变直接与存放时间密切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WBC、RBC、Hb、HCT、PLT在0~8h内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白细胞而言其在24h以内的测定结果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48h时才出现显著性增高,这可能与血小板的体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被误认为白细胞计数,而造成该检测项目的假性升高。
综上所述,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过程会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血液标本采集后应8h内送检可以基本满足日常常规检验工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方伟祯,蔡振华,陈梅.静脉血样品放置时间对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5):738-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