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黄河颂(完整)
《黄河颂》优秀课件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集体跟诵)
像你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31页)

检测小结
2、“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一句中“民族精神” 指?
坚韧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思考
今天学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首诗的结构
序曲:赞美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
黄 主体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河
颂黄河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颂
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整体感知
抓住“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大而又坚 强的民族精神,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思考
✓ 1、歌词部分并没有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 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这一部分,应 该是哪个字?统领到哪?这些句子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 绘,你认为是从哪些角度写的,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注意字音
读准下面加横线的字音:
澎湃( péng
)( pài )
气魄( pò
) 高山之巅( diān )
狂澜( 流( zhuó ) 屏障( zhàng )
朗读
《黄河颂》 作者:光未然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借对黄河的描绘、 歌颂,表达对民族 精神的赞颂之情
尾声: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
延伸拓展
有关黄河的诗句
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原文

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 天生我材必有用 、 人生得意须尽欢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李白咏酒的诗歌非常能体现他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将进酒》即为其代表作。
诗歌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必定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言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 黄河落天走东海 )所没有的。紧接着,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苦短,而又不直言,却说 高堂明镜悲白发 ,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神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到老的全过程说成 朝 暮 之事,把原本就短暂的说得更为短暂,与前两句把原本壮阔的说得更为壮阔,是 反向 的夸张。开篇 以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 , 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至极,却又不堕纤弱,可以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方法作者经常用,比如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 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 ,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 君不见 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是篇首或篇末偶尔用),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增。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黄河颂 朗诵稿(15份)

黄河颂领一: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齐: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领一: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领二: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领齐: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男齐: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女齐: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左举左,右举右)领一: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领二: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领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齐: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稍停5秒)领一: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领二: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领一: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齐: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民族的屏障(边上的同学:左边的左手向右弯曲,右边的右手向左弯曲)领一: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齐:浩浩荡荡, 一泻万丈,领二: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齐:发扬滋长!领齐: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齐: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齐+领齐: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一起挥左拳直头顶,然后向下拉直与脸平行)黄河颂领一: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齐: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领一: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领二: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领齐: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男齐: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女齐: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左举左,右举右)领一: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领二: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领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齐: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稍停5秒)领一: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领二: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领一: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齐: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民族的屏障(边上的同学:左边的左手向右弯曲,右边的右手向左弯曲)领一: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齐:浩浩荡荡, 一泻万丈,领二: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齐:发扬滋长!领齐: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齐: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齐+领齐: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一起挥左拳直头顶,然后向下拉直与脸平行)黄河颂领一: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齐: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领一: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领二: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领齐: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黄河颂》通过赞美源远流长、胸襟博⼤、⽓势磅礴的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英勇不屈、伟⼤⽽坚强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团结抗战的坚定决⼼与⼀往⽆前的勇⽓。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5课《黄河颂》课⽂原⽂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坚强! 这⾥,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地 劈成南北两⾯。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化, 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坚强, 像⼀个巨⼈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样的伟⼤坚强! 像你⼀样的伟⼤坚强!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 ⼀、内容赏析 (⼀)序曲 1.⽂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块? 两块。
第⼀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段是歌词即⽂章的主体部分。
2.在第⼀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伟⼤坚强 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坚强的精神,请问这⾥运⽤了什么修辞? 拟⼈。
(⼆)主体:望黄河 1.诗⼈在这⾥运⽤拟⼈⼿法把⼈⾝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情感特征赋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先我们来看诗⼈描写黄河的形象和⽓势的诗句。
诗⼈对黄河形象及⽓势的描绘从哪⾥到哪⾥? 明确:从“我站在⾼⼭之巅”到“劈成南北两⾯” 2.这部分内容在⽂中可由⼀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望。
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讲授新课
第二节 正文 合唱部分
第三层: 赞黄河 直抒胸臆: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 反复:语句反复,情感强烈 铿锵有力 庄严豪迈
讲授新课
探究主旨
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 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当堂检测
寄语
悠悠黄河,巍巍中华,我 们的民族走过了五千年 的 风风雨雨,最终取得了令世 人瞩目的成绩,这让每一个 中 国人都觉得自豪,同学 们,继往开来 ,建设祖国的 重任就落在你们肩上了!
当堂检测
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写一份倡议书, 保卫我们的母亲河,保卫我们的黄河。
宛转, 九曲连 环表现 了黄河 外形特 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授新课
第二节 正文 合唱部分
第二层: 颂黄河
历史贡献:中华文化发源地 哺育滋养炎黄子孙 地理优势: 天然屏障保卫民族抵御外辱 激励精神:泽被众生 激励民族精神
讲授新课
语言品析
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讲授新课
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 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的船夫的战斗的号子声!
注音解释
巅(diān)山顶 澎湃(péng)(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lán)巨大的波浪 屏障(píng)(zhàng) 体魄(pò)体格和精力 哺育(bǔ) 九曲连环 浊(zhuó)流 滋长 (zī)生长 一泻万丈(xiè)江河水流迅速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 研读文本
1.感情的表达是要通过具体的诗句体现的。请 品读朗诵词,这节诗写了什么内容?
黄河颂

黄河颂
学习目标:
• 1.熟记重点字词,了解作家作品。
• 2. 整体把握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体 会情感。 • 3.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 意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作者
•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 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 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 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 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 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 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 本》《文艺报》《人民文学》 主编。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 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 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
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
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
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
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
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
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
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 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 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 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 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 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课 堂 总 结
我 是 小 老 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业
课时练《黄河颂》
背景 1938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 的铁蹄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 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 现实的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 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黄河大合唱》 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 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 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 章的歌词。
牛刀小试
给红色字体注音或写出汉字 巅 ( diān ) 狂澜( lán ) 榜样( bǎng ) 气魄( pò ) 哺育( bǔ ) 九曲连环( qū )
黄河颂原文

黄河颂原文
摘要:
一、黄河的简介
二、黄河颂的背景与意义
三、黄河颂原文解析
1.黄河之水天上来
2.高原风光
3.九曲连环
4.民族摇篮
5.挟飞仙以遨游
6.临风破浪
7.奋发向前
四、黄河颂的启示与影响
正文:
【黄河的简介】
黄河,位于中国北方,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约5,464 公里,流域面积约79.5 万平方公里。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九个省份,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颂的背景与意义】
《黄河颂》是一首描绘黄河风貌和历史地位的长篇史诗,通过赞美黄河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和民族精神。
这首诗旨在激发人们的爱
国情怀,鼓励民族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黄河颂原文解析】
1.黄河之水天上来
- 描述黄河的发源地,强调其源自高原的崇高地位
2.高原风光
- 赞美黄河流经的高原地区,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3.九曲连环
- 描绘黄河蜿蜒曲折的河道,以及其波涛汹涌的气势
4.民族摇篮
- 强调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孕育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5.挟飞仙以遨游
- 以想象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黄河美景的向往和欣赏
6.临风破浪
- 借黄河的波涛,寓意中华民族勇往直前,无畏艰险的精神风貌
7.奋发向前
- 号召全体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黄河颂的启示与影响】
《黄河颂》作为一首描绘黄河风貌的长篇史诗,不仅赞美了黄河的壮丽景色,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和民族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研讨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体现了黄河气 势磅礴、勇不 向南北两岸 可挡的气度和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力量。
指出黄河的自然特点——流域宽广, 泽被众生,黄河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内容 研讨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提示 思考
6、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全诗主旨) 作者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伟大的 中华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 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 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 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颂
序曲 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 望黄河 颂黄河 尾声 学习黄河精神
民族精神: 伟大坚强
题眼
• 2、诗歌的主体部分,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歌 颂黄河,却是先写景。哪些诗句是描绘黄 河景色的? • 3、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 个字 • 4、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
内容 研讨
统领写 景部分 近镜头特写 俯瞰全景 式的总写 纵向描写黄 河的流向
横向展开到黄 河流域两岸
一、给标有下划线的字注音。
气魄( 澎湃( 浊流( 哺育(
pò ) péng ) zhuó ) bǔ )
高山之巅(diān ) 狂澜( lán) 一泻万丈( xiè ) 滋长( zī )
二、词语解释。 1、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 2、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或猛烈 的潮流。 3、宛转:辗转。文中指曲折。 4、九曲连环: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例句:这 条山路九曲连环,司机显得尤为谨慎。
黄河在河套平原
走进作者
•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
光未然,原名张 光年。现代诗人, 文学评论家。 1936年到延安, 创作了歌颂中华 民族精神的组诗 《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 风行全国。
• • • • • • • •
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 朗诵。分别是: 一、《黄河船夫曲》 二、《黄河颂》 三、《黄河之水天上来》 四、《黄河对口曲》 五、《黄水谣》 六、《黄河怨》 七、《保卫黄河》 八、《怒吼吧!黄河》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 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一往无前 浊流宛转, 势不可挡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5、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
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 行赞颂的?
• 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 • 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 特点
联想: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历代文人写过 不少关于黄河的诗句,你知道哪些?
有关黄河的传说: 大禹治水的传说 有关黄河的谚语: 不到黄河心不死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有关黄河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创作 背景
1938年,抗 日战争全面爆发 后,日本侵略者 的铁蹄践踏着华 北大地,全国人 民陷入了水深火 热之中。
创作 背景
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 地上残杀着我们的同胞!
创作 背景
我们中国人的鲜血洒在黄土地上, 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创作 背景
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 救亡运动的高潮!
创作 背景 1938年,光未然在延安途中亲历黄河的 险峡怒涛,萌动了为黄河放歌的诗情。后受 冼星海之约,写出长诗《黄河吟》。冼星海 在除夕晚会上听到了该诗的朗诵异常兴奋, 连续写作六天,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 《黄河大合唱》这部史诗性杰作。同年4月 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黄河大合唱》 由抗战演剧队第三队首次公演,受到毛泽东 主席等人的称赞。
如何理解将黄河比作“摇 篮”、“屏障”和“臂膀”?
内容 研讨
歌颂黄河是 啊!黄河! 中华民族的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发祥地。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歌 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内容 研讨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指出黄河对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中华民族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保卫作用。
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 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
内容 研讨
以呼告的 手法,直 称读者为 “朋友”, 使人倍感 亲切,使 感情抒发 更加直接、 真切。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她发源于 青海省中部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 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渤海,总长五千四百六十 公里。
图片 欣赏
黄河滚滚
图片 欣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九曲连环
图片 欣赏
黄河公伯峡
图片 欣赏
黄河龙口
图片 欣赏
壶口瀑布
图片 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