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相关行为影响论文
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认知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认知的影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也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糖尿病对老年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因此,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糖尿病认知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认知的影响。
一、健康教育的内容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如糖尿病的病因、症状、检查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预防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应该针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特点,提出相应的糖尿病预防和管理建议。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帮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基本的糖尿病知识和生活管理技巧,同时提高他们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
针对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方法。
首先,可以利用大型宣传板、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广大老年人宣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让广大老年人认识到糖尿病对健康的危害,并引起他们的重视。
其次,可以使用互动式健康教育手段,如座谈会、小组讨论、集体咨询等方式,以便更好地掌握老年人的疑惑和问题,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
最后,可以结合实践操作,针对农村老年人特有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运动锻炼、健康饮食等方面的指导。
通过健康教育的有效实践,可以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认知水平,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血糖水平都有很好的作用。
研究表明,因为健康教育的推广,老年患者更多的了解糖尿病,意识到如何进行保健和治疗,并且能够更好的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健康教育是可以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认知水平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患者糖尿病认知的影响是积极的。
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医疗技术、科技人员能够在健康教育方面下功夫,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为我国老年健康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影响研究

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影响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其影响机制。
首先通过现状分析了解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情况,随后选择适合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方法对改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未来展望。
健康教育方法在改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关键词】健康教育方法、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影响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选择、现状分析、影响机制、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建议、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社会和个人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较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对其日常生活和健康造成了重大困扰。
在此背景下,健康教育方法成为改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重要手段。
通过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特点和需求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确保疾病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
目前关于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机制仍存在一定的空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实施,探讨其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以期为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促进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全程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全程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糖尿病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一大健康问题。
据统计,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慢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临床上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自身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等原因,往往没有充分地接受全程健康教育,导致病情难以有效控制,甚至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如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以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促进自我管理行为的目的,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程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病情控制率通过全程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和了解,使他们更加清楚地明白疾病的严重性和影响,以及治疗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接受全程健康教育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按照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治疗,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病情管理中来,从而达到更好地控制病情的效果。
2.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全程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并发症的预防知识普及,还可以帮助他们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和用药的正确使用,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全程健康教育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培训,帮助患者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这种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能够让患者更好地保持血糖的稳定,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疾病的恶化。
4.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全程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还可以教育他们如何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运动、保持心理健康等方面,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对生活的影响。
1. 落实自我管理责任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接受全程健康教育,更容易认识到自身在疾病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更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治疗和管理过程中来,形成自我管理的习惯。
全程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全程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一、引言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加,这对我国的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是多病合并症,自我管理能力差,容易出现临床并发症。
全程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全程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内容全程健康教育是指在疾病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健康教育服务,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促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达到减少疾病发病率和促进康复的目的。
全程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疾病知识、饮食、运动、用药、心理调适等方面,旨在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疾病的发生和复发率。
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多种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等,这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病情的复杂性。
而且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出现感染和并发症。
老年人通常存在认知功能下降、视力减退等生理问题,这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难以进行规范的自我管理。
1. 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患者可以了解到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并发症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加强对疾病的认知,避免对疾病的误解和恐惧。
一些研究表明,经过全程健康教育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增加了对疾病的应对能力。
2. 规范药物使用全程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药物的过量或少量使用,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研究表明,经过全程健康教育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正确使用率显著提高,降低了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情况。
3. 改善生活方式全程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方面。
通过对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患者可以逐渐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研究表明,经过全程健康教育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和运动习惯有所改善。
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影响研究

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影响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给社会健康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负担。
老年糖尿病患者通常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为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改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并评估其效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比较其在健康行为改善上的差异;2. 研究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为现状,了解他们在生活、饮食、运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求;3. 探讨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选择和实施策略,以提高教育效果;4. 评价实施健康教育方法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善情况,验证教育方法的有效性;5. 总结健康教育方法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为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3 研究意义老年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日益增多,预防和控制老年糖尿病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改变健康行为的重要手段,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制定更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实施情况,评价实施健康教育方法后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变情况,进一步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有助于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健康行为的改善,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影响研究

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影响研究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老年人患糖尿病的比例较高。
为了帮助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改善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了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通过健康教育,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他们更加了解糖尿病的病因、预防和管理方法。
健康教育还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控制血糖、饮食控制、药物管理等健康行为。
健康教育方法具有显著的促进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效果。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容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超过4亿,而其中老年患者占比较高。
老年人患糖尿病较多,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生活习惯不良等因素。
针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行为意识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社区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收集到200份有效问卷,通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健康教育方法,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患者对糖尿病的病因、预防和管理等方面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据统计数据显示,健康知识得分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平均得分从健康教育前的60分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85分,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应当加强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健康行为水平,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认知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认知的影响随着农村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2型糖尿病在农村地区的患病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
而针对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通常缺乏相关知识和信息,容易忽视疾病的严重程度,导致病情加重或并发症的发生。
开展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控制病情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现状1. 增强疾病的认知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从而增强他们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认识到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提高对疾病的警惕性,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主动控制饮食、坚持运动等。
2. 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意识健康教育有助于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识到良好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控制和预防的重要性。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够学会如何合理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运动量等,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3. 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也有助于增强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够学会如何使用血糖监测仪,掌握使用胰岛素的技巧,正确记录血糖变化情况等,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疾病情况,减少患者出现低血糖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三、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农村地区的信息不发达,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许多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急需得到相关知识和信息的指导。
农村老年人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宣传册、健康讲座、健康知识问答等,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开展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1. 建立健康教育宣传点在农村地区设立健康教育宣传点,向农村老年居民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疾病的危害,掌握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认知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认知的影响1. 健康教育提高了糖尿病认知水平在乡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和文化程度的限制,许多老年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甚至存在一些误解。
健康教育的介入为患者提供了系统的疾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这不仅有助于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接受,还能激发他们主动管理疾病的积极性,有效避免因缺乏知识而导致的疾病恶化。
2. 健康教育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健康教育的干预不仅可以增加患者的疾病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有效的自我管理技能。
比如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定期监测血糖等。
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3. 健康教育改变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农村老年人群中存在不少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锻炼、抽烟喝酒等习惯。
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糖尿病发病和恶化的重要因素。
通过健康教育的介入,患者逐渐意识到不良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并能够接受正确的饮食、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
大大减少了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的不良影响。
4. 健康教育改善了心理健康状况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的不适以及对疾病的恐惧,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而通过健康教育的介入,患者逐渐了解到疾病并非不治之症,学会承受病痛并且积极面对,从而使他们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改善。
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认知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健康教育为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应该在乡村地区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好的疾病管理服务,促进他们的健康和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宣教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及相关行为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及其他行为的影响。
方法将我社区及附近的老年糖尿病患者40例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然后与未进行健康宣教的40例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效果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六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5%;未干预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患者经过六个月的教育宣教干预后,血糖控制平均值为6.1±1.2mmol/l,对病情认知度为82.5%,生活满意度为92.5%,与健康宣教前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良好的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改变其生活习性,使其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注意自身饮食、锻炼等方面的控制,能够有效促使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情况,改善其认知行为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宣教老年糖尿病认知行为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17-0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老年性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威胁非常大,且不能治愈,所以良好的控制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方法。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是一种代谢性全身性疾病[1]。
而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制下降,记忆力以及认知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水
平较低现象,所以血糖控制情况一直不好,是以老年糖尿病患者皆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病情严重时可发生严重的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状,危及病患生命安全[2]。
所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降低其致残率以及死亡率。
笔者对我社区及附近的40例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良好,现将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社区及附近的4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将干预结果同未干预的40例患者进行对比。
干预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58-72岁,平均年龄64.5岁,病程5-12年,平均病程8.6年;未干预组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60-71岁,平均年龄65.2岁,病程6-13年,平均病程9.2年。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均大于8mmol/l,所有患者受教育程度均为初中以上,均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1.2 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干预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干预,通过认知行为、服药、饮食、运动、心理留个方面进行干预指导,然后分析患者的认知其其他行为的干预情况;未干预组患者正常服药控制,仅在六个月后进行调查结果对比。
1.3 疗效判定
显效为,空腹血糖水平小于5.5mmol/l,餐后血糖水平小于
7mmol/l,认知功能恢复;有效为,空腹血糖水平小于6.5mmol/l,餐后血糖水平小于8mmol/l,认知功能有所恢复;无效为,空腹血糖水平不低于7mmol/l,餐后血糖水平不低于9mmol/l,认知功能无改善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对比用t检验,组间对比用x2检验,以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分析
经过六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5%;未干预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如表一所示:
表一两组疗效对比分析(n/%)
2.2 干预组患者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干预组患者经过六个月的教育宣教干预后,血糖控制平均值为6.1±1.2mmol/l,对病情认知度为82.5%,生活满意度为92.5%,如表二所示:
表二干预组患者综合干预效果分析(mmol/l、%)
3 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制原因,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功能障碍,或者其他并发症不良反应,给予其有效的健康宣教干预,能够有效改变其认知障碍症状,恢复其正常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病患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满意的干预效果。
首先,对认知行为的干预影响。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放糖尿病预防、控制知识手册,成立老年人糖尿病控制俱乐部,邀请各位患者互帮互助,交流病情控制心得,每个月举办一次专家讲座,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预防知识宣教和指导,听取患者的反馈意见,对其进行个别辅导,对病患家属进行血糖控制指导,使其能够监察病患的服药、饮食等行为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很大改善,生活规律逐渐恢复正常[4]。
其次,服药干预的影响。
老年人患者认知功能退化,记忆力差,所以要对其进行良好的服药干预指导教育。
病患通过服药干预后,建立了一个系统、规律的服药体系,避免了忘记服药、重复服药、服药剂量有差等现象。
第三,饮食干预影响。
合理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的重要方式,对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这也是健康指导的重点。
通过为病患设计每天热量、蛋白摄入量,为病患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三餐主副食搭配规则,以何种烹调方式为主,
脂肪、糖分、蛋白质的均衡,病患饮食习惯的调整,饮食摄入总量等,使病患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血糖水平[5]。
第四,运动干预影响。
指导病患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差异,选择合适的运动进行身体锻炼,推荐的运动方式有太极拳、慢跑、散步等,要适当控制运动量,不能锻炼过后没感觉,但是也不能太累,要鼓励其坚持不懈,才能达到良好的运动效果。
第五,心理干预。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的漫长、不能治愈、对身体的损耗大、经济负担较重,常会导致很大的心理抑郁症状,所以要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指导,安抚其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排解心理压力,建立起对抗病魔的决心,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6]。
总之,通过合理的健康宣教,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认知行为及其他行为等都得到良好的改善,极大的提高了病患的身体素质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鹏飞,汪涛,王宜芝.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55.
[2]陈谊,olivier hanon.老年人高血压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173-174.
[3]petersen rc, thomas rg, grundmanm, et al.vitamin e and donepezil for the treat ment of mild cognitive mpairment[j].n engl j med.2005,352(23):2379-2388.
[4]吴新玲.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探讨[j].疾病监测
与控制杂志.2010,4(2):91-112.
[5]朱宏霞,张彩华.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9,9(3):45-48.
[6]庄乾花.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干预效果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