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多少》教学反思
《大小多少》(说课)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物体大小和数量的基本概念。物体的大小是指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数量是指物体个数的多少。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会比较大小和数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比较两组水果的大小和数量,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如何用“大”、“小”和“多”、“少”进行描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能够用“大”、“小”描述物体体积的大小;
(2)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并能用“多”、“少”描述它们的数量;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两组物体的大小和数量。
举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大小的球、正方形、长方形等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强调用“大”、“小”和“多”、“少”进行表达。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物体大小和数量的规律,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培养生的合作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4.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大小和数量比较问题,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引导学生从观察、思考、合作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全面发展,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大小多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物体大小和数量多少的情况?”比如,比较两个苹果的大小,数一数有多少个橘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小和数量的奥秘。
《大小多少》教学反思

识字7 大小多少教学反思
《大小多少》课文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几种常见动物、水果的大小、多少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反义词及量词的使用,并能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
在本次青年教师达标课中,我结合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进行了识字、识图及背诵的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培养他们看图说话的能力,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教学优点:
1.图片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中我首先通过课件展示一幅农家小院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把相应的动物和水果图片贴到黑板上,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注意力。
2.课题板书新颖,“大”与“小”一大一小,“多”与“少”一多一少,形成鲜明对比。
3.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明确。
二、课堂中存在的不足与反思
1.课堂的灵活性不够,面对学生突发语言,要允许学生又错误出现,选择巧妙地引到知识点上。
过渡语应加强。
2.学生朗读有拖音现象,师可以通过范读加以引导。
3.读的形式可以再丰富一些,如问答形式读、带动作读、小游戏读。
4.量词的教学应多些时间,在拓展一些,加强巩固练习。
5、注重了词语的读说,在说句方面练习不够充分,应逐渐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虚心学习,请教周围的老教师,深入课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
并在平时的学习环境中,注意课程资源的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相关语文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4《画大小多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4《画大小多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称,左点比右点略低。
(3)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牛:第一笔是短撇,第一横略短,第二横要长,竖要出头,写在竖中线上。
果:先写“曰”,再写“木”,竖笔从上写到下,压住竖中线,最后撇和捺。
(4)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教师范写“竖折折钩”:起笔时稍重,每一个折处向右稍按一下,最后收笔微顿,再出钩。
指导写“鸟”:第三笔是点,第四笔是竖折折钩,横向的折要拉宽些,最后一笔要拉长一些。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写,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写字的难度。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看图选出字的反义词。
①外②小③下大——()上——()里——()二、看拼音写汉字。
shǎo xiǎo niǎo niúɡuǒ多()()黄()水()三、选一选,填空。
只头个堆颗群一()牛一()鸭子一()猫一()枣一()杏子一()桃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师:我说大。
生:我说小。
师:我说多。
生:我说少。
师:我说上。
生:我说下。
师:我说里。
生:我说外。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一读,把意思相反的词用“○”圈起来。
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老虎一只猫。
一个多,一个少,一群大雁一只鸟。
数一数,瞧一瞧,大小多少记得牢。
二、按要求填一填。
1.“小”字的笔顺是,共()画,第3画是()。
2.“少”字的笔顺是,共()画,第1画是()。
3.“牛”字笔顺是:,共()画,第3画是()。
4.“果”字的笔顺是:,共()画,第5画是()。
5.“鸟”字的笔顺是:,共()画,第4画是()。
三、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犭()()()鸟()()()参考答案:一、大一小多一少二、1. 3 丶2. 4 丨3. 4 一4. 8一5. 5 ㇉㇉㇉㇉㇉三、猫狗狼鸭鸡鹅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学习过程的布置,学习内容的出现,由“字——词——句——拓展造句”,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
【精品】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小多少》名师教学课件

学编儿歌
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个大,一个小, 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杏子一个桃。
四个小组分小节接读儿歌。
选词填空 ①只 ②头 ③颗 ④个 一(②)黄牛 一( ①)猫 一(④)苹果 一( ③)枣
◎读一读,记一记。
qún
一头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鹅
鸽
鹤
谁记得这是什么偏旁? 辶
第6课中我们认识哪些字是带有走之的?
远、近、还
边 加一加:辶+力=边
换一换:边-辶+工=功 读一读:天边、左边
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通读句子。 一个大,一个小, 一边多,一边少,
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群鸭子一只鸟。
趣读儿歌
自由读儿歌。
yí ɡè dà yí ɡè xiǎo yì tóu huánɡ niú yì zhī māo
激趣导入
第1课时
请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比一比哪张 纸上的红花多,哪张纸上的红花少?
大小 多少
反义词
shǎo 翘舌音
7 大小多少
课题里的这两个字你会认吗?
大小多少
请你猜猜图片上是什么字。
多
一块肉再加一块肉,就是“多”。 “多”是由一对双胞胎兄弟组成的。
多
反义词
组词:
多心、多彩、
多云、多么、
你还认识哪些带有反犬旁的字?
狼狗Βιβλιοθήκη 猪加一加一只鸟
一只猫
一只蚂蚁 一只兔子 一只蝴蝶
齐读第1小节。
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黄牛一只猫。
图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呢?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鸭子一只鸟。
左边有什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识字7 大小多少

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识字7《大小多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大小”和“多少”的概念,并能用这两个词进行简单的描述。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大小”和“多少”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发现。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大小、多少、大小多少、大象、小象、大猪、小猪、大鸭、小鸭、大马、小马。
2. 句子:大象比小象大,小象比大象小。
大猪比小猪大,小猪比大猪小。
大鸭比小鸭大,小鸭比大鸭小。
大马比小马大,小马比大马小。
3. “大小”和“多少”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大小”和“多少”的概念,并能用这两个词进行简单的描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大小”和“多少”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
四、教学时间- 1课时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老师出示一些大小、多少不同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b.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大小”和“多少”现象。
2. 学习生字词a. 老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跟读。
b. 学生跟读生字词,并注意字词的发音和书写。
3. 理解“大小”和“多少”的概念a. 老师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大小”和“多少”的概念。
b. 学生举例说明“大小”和“多少”的概念。
4. 学习课文句子a. 老师出示课文句子,引导学生跟读。
b. 学生跟读课文句子,并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语法。
5. 观察生活中的“大小”和“多少”现象a.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大小”和“多少”现象。
b.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大小”和“多少”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
6. 小组讨论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大小”和“多少”现象,进行讨论。
b.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7. 总结a.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大小多少 教学设计板书.docx

7 大小多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
学习“犭、鸟”2个偏旁和1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获得对大小、多少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书写。
2.朗读书写,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举例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
比一比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2.揭示课题: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3.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二、图文结合,识字认字1.课件出示第1小节(插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头黄牛、一只猫)认读“黄、牛、只、猫”。
(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提示:“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只”是整体认读音节。
2.课件出示第2~4小节(插图)(方法如上)(1)认读“边、多、少、鸭、苹、果、杏、桃”。
(2)采取多种方式认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说识字方法,教师点拨)三、理解内容,学习反义词1.师:再读儿歌,标出儿歌共有几个小节,看看是谁和谁比,比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板书:大——小多——少)2.比大小。
(1)学习第1、3小节。
(2)师:哪个小节是比大小的?(第1、3小节)(3)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1、3小节。
(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黄牛和猫,一组是苹果和枣。
)(4)指导学生观察,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
(板书:黄牛——大猫——小;苹果——大枣——小)(5)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比较大小?(学生讨论,交流。
)3.比多少。
(1)学习第2、4小节。
师:除了比大小,还比了什么?(多少)哪个小节是比多少的?(第2、4小节)(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2、4小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
学习“犭、鸟”2个偏旁和1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获得对大小、多少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书写。
2.朗读书写,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举例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
比一比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2.揭示课题: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3.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二、图文结合,识字认字1.课件出示第1小节(插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头黄牛、一只猫)认读“黄、牛、只、猫”。
(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提示:“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只”是整体认读音节。
2.课件出示第2~4小节(插图)(方法如上)(1)认读“边、多、少、鸭、苹、果、杏、桃”。
(2)采取多种方式认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说识字方法,教师点拨)三、理解内容,学习反义词1.师:再读儿歌,标出儿歌共有几个小节,看看是谁和谁比,比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板书:大——小多——少)2.比大小。
(1)学习第1、3小节。
(2)师:哪个小节是比大小的?(第1、3小节)(3)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1、3小节。
(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黄牛和猫,一组是苹果和枣。
)(4)指导学生观察,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
(板书:黄牛——大猫——小;苹果——大枣——小)(5)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比较大小?(学生讨论,交流。
)3.比多少。
(1)学习第2、4小节。
师:除了比大小,还比了什么?(多少)哪个小节是比多少的?(第2、4小节)(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2、4小节。
小班数学《大大小小》教学反思(精选最新)

小班数学《大大小小》教学反思本节活动是让幼儿初步学习直观比较两项物品大小然后再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建立大和小的概念。
看了目标之后我心里面有了大概的想法!自己设计了一个方案,准备各种大小不同的物体!想自己试上看看效果怎样。
说实话开始我还对自己蛮有信心的,不上不知道,课后才发现自己设计的方案,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好,小班的小朋友辨别大小并不难,因为他们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了。
我却在本节活动中误导了孩子们,疏忽了本节活动课的重点比如:两样物体比较谁比谁大,谁比谁小。
而不能说谁最大,谁最小这是我语言方面犯的错误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没有按大到小排序!第三:没有用同一个物体大小来做比较。
认为,不同的物体都可以做比较。
第四:没有把物体一样大小准备好,幼儿虽能分辨物体的大小,也能把大小物体分家。
问题的是:比大物体小一点的,幼儿较难分辨了,所以最后把所有比小物体大一点的东西都放进了大篮子里,导致最后有点乱。
本节活动是让幼儿初步学习直观比较两项物品大小然后再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建立大和小的概念。
看了目标之后我心里面有了大概的`想法!自己设计了一个方案,准备各种大小不同的物体!想自己试上看看效果怎样。
说实话开始我还对自己蛮有信心的,不上不知道,课后才发现自己设计的方案,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好,小班的小朋友辨别大小并不难,因为他们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了。
我却在本节活动中误导了孩子们,疏忽了本节活动课的重点比如:两样物体比较谁比谁大,谁比谁小。
而不能说谁最大,谁最小这是我语言方面犯的错误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没有按大到小排序!第三:没有用同一个物体大小来做比较。
认为,不同的物体都可以做比较。
第四:没有把物体一样大小准备好,幼儿虽能分辨物体的大小,也能把大小物体分家。
问题的是:比大物体小一点的,幼儿较难分辨了,所以最后把所有比小物体大一点的东西都放进了大篮子里,导致最后有点乱。
【小班数学《大大小小》教学反思】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大小多少》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充分利用了课文的情境,借助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先看图片,有效地帮助学生产生对生字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唤起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探索的快乐,感受意思相反的词语,明确大、小,多、少都是相对概念,必须在比较中才能明白,进一步体会合作识字的快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指导书写必须细致。
不仅应该从整体观察生字的结构,还要对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进行提醒。
在教学书写生字时,我逐字指导笔顺。
意为夯实学生对汉字笔顺的掌握,逐渐熟悉汉字笔顺的规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字的本领,并通过展示评价,有针对性地再次写字,提高写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