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育教学反思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科学描述物体的属性和运动状态,能表述物质的属性变化。
(2)了解物体的磁性及磁力的基本概念,知道磁性物质的磁性强度是不同的,磁力大小的变化规律,能够解释磁铁与不同物体的相互作用。
2.能力目标:(1)观察、实验描述。
(2)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能够合理解释实验现象。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好奇心和创新精神,使其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分享实验结果。
二、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以及理解磁铁与不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节课以“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为教学内容。
三、听说课的思路:通过“发展学生的发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的教学原则,采用“引导性探究”的教学模式,提供具体的实验环节,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在上课前将板书上“磁力大小会变化吗”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
然后,询问学生有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进行科学探究,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增加趣味性,教师可放一个小故事以及磁铁、钉子、硬币等常见物品的图片,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品图像,思考磁力大小是否会变化。
2.实验环节教师可以准备以下实验器材:小磁铁、不同大小、重量、形状的小铁丸,用几只不同大小的小盒子来装铁丸。
实验1:磁铁吸放小铁丸操作步骤:(1)分别用小磁铁吸起每个盒子里的铁丸。
(2)对比磁铁对每个盒子里铁丸的吸力大小。
(3)把从每个盒子里拿出来的铁丸放回,重复操作几次以上步骤,比较吸力大小是否会变化。
实验2:不同物体的磁力测试操作步骤:(1)将磁铁对物体进行测试,如对硬币、铁丸、石头、绳子等物品。
(2)根据测试结果,制作圆形表格,记录表格中每个物品的磁力大小,并根据结果思考如何解释它们的不同之处。
3.解释&推理基于前两个实验的结果,教师可让学生在材料中寻找规律和现象,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发展学生对物质属性和磁铁相互作用的想象、思维和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实验和思考中学习科学。
磁力大小会转变吗教学反思

《磁力大小会转变吗》教学反思《磁力大小会转变吗》教学反思爱山小学沈祯珍《磁力大小会转变吗》是新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五课,本课在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在观看了一些磁铁后会发觉磁铁的磁力有的大有的小,会发觉磁铁的磁力似乎是不能改变的。
他们可能会想,把两个磁铁吸在一路磁力会可不能更大一点呢?本课确实是顺着学生的问题希望能通过教师的率领,让学生经历一个提出问题——作出猜想——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进程。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关于科学实验探讨更是方才开始,因此那个时期应该是在教师的“扶持”之下慢慢养成科学探讨的适应。
而在教学中如何给学生渗透实验的公平公正操作的科学标准,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显得比较重要。
学生在如此的气氛下,充分探讨、踊跃试探,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
其一、“磁力大小比较”:激趣实验,引导操作这是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导入部份。
我先出示一缸米和一堆回形针。
我说不警惕把很多回形针掉进米缸了,如何办?学生很自然地以为用磁铁把回形针吸出来。
于是我又出示两块磁力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问同窗咱们只有这种小的磁铁,怎么快速地把回形针吸出来呢?让学生自己设计方式,学生会说多几个磁铁合在一路吸回形针,然后我演示了两块环形磁铁吸回形针的实验。
如此的直接演示实验既教学生实验操作方式又为下面的问题作好了铺垫,一箭双雕。
然后马上抛出今天要研究的问题“那么咱们再吸一个磁铁上去呢,磁力大小会转变吗?若是磁力大小会转变,是变大仍是变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孩们纷纷作出自己的猜想,有说变大的,也有说变小的,我顺势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猜想缘故,为探讨做好铺垫。
其二、“实验比较磁力的大小”:实验分层,充分探讨在那个环节中,我在原先书本的安排下,做了调整,将实验分层,测量1块及两块磁铁相吸后的磁力大小,再测量3块、4块磁铁相吸后的磁力。
学生先进行浅层次的实验,而且专门快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好,他们明白了两块磁铁相吸磁力大小会转变。
课文《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优秀教学反思[1]
![课文《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优秀教学反思[1]](https://img.taocdn.com/s3/m/a962ee5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3.png)
课文《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优秀教学反思《课文《磁力的大小会改变吗》优秀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1、课文《磁力的大小会改变吗》优秀教学反思〔1〕本次教研活动,组长给我们定了三下最终一个单元中的一课《磁力的大小会改变吗》,我们组内三个人同上这节课。
拿到教学内容后,我首先思索这节课的定位,我想这是三年级的学生,也是刚接触科学,对于科学试验探究更是刚刚起先学习,所以这个阶段应当是在教师的“扶持”之下的学习。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教学设计中我比拟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公允的比拟磁力大小的改变,课堂上化了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索,让学生去发觉如何做会使试验更公允。
在这个不断挖掘,不断深化,然后不断清楚明确的引导过程中,使学生明白科学试验要科学、要标准,明白科学活动的特点。
从起始阶段树立起严谨的试验看法。
从实际的课堂上反映,这样的设计引起了一局部学生踊跃地思索,同学们的`发言也很精彩,但过于严谨也带来了拘谨,一局部学生也只能做个听众。
但我想这只是起先,有了这一次的思索,积累了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试验,学生就会想到该从哪些方面去思索,使试验更加地科学,合理。
我想这样的指导是有必要的,因为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会发觉赐予孩子思索的时间显得少了些,学生真正意义上是学习的主体并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所以我们时常会埋怨为什么孩子总不动脑筋,同一个问题变一变就不会了,讲过的题做到作业本又做错了……我想关键真的是我们的孩子去谨慎思索的时间太少了,他们学得很浮燥。
科学课堂上要给孩子们什么呢?要赐予孩子思索的习惯。
我们说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动脑筋。
科学课更是如此,试验活动前,我们首先要让孩子们想想要怎么去做,怎样做才能保证明验的公允,正确。
有了谨慎地思索后,再去做试验,学生就做到心中有数,就会限制影响试验正确性的其他因素,就会使试验的科学性提高。
要赐予孩子学习科学的爱好。
爱好是孩子们学习的原动力,想想假如一节课上孩子们学得兴致勃勃,意犹未尽,那么不但是课堂上他们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甚至于课外孩子们也会利用课堂上所学,再去探究,自主探究。
课文《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优秀教学反思

•••••••••••••••••课文《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优秀教学反思课文《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优秀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优秀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确磁铁在两种组合方式下,磁力大小发生变化的一些规律。
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分析数据,得到结论的过程。
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到结论,本课在环节设计方面主要分成四个步骤:第一,老师提出问题:猜测一块环形磁铁的磁力有多大,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学生会想到利用以前用过的吸回形针的方法来测量。
第二:让学生猜测,确定实验方案。
在演示过一块磁铁磁力大小的测量之后,教师提出:如果在一块磁铁上吸上另一块磁铁,磁铁的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并且讨论磁力会怎样变化?如果变化,是变大,还是变小?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作出猜测,有说变大的,也有说变小的,还有说成倍扩大的,先不否定,我顺势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猜测原因,为探究做好铺垫。
两块磁铁会有怎样的组合方式,环形磁铁的两极在哪里?让学生思考。
这一部分要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选择实验方案的时候越全面越好,这两种情况分开来做。
每组先猜测并填写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时)时,不同磁铁块数吸引回形针的多少。
第三: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我把实验分层进行,先测量一块及两块磁铁相吸后的磁力大小。
学生先进行浅层次的实验,很快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他们知道了两块磁铁相吸磁力大小会变化。
他们更想知道再多吸一块或两块磁铁后,磁力大小会怎样变化呢?然后我马上让他们猜测,很多学生都认为增加一块磁铁,磁力也会增加一倍。
而当他们再动手充分去实验、去探究时才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多个磁铁相吸,它们的磁力大小能增大,但并不是成倍的增大的。
小学科学_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1、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学习改变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具体、细致的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4个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两个杯子,薄的塑料直尺、回形针。
【教学过程】课前复习: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老朋友!(口袋中摸出磁铁)是呀!我们已经学习了磁铁的哪些知识呢?(环形磁铁的两极,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一、提出问题,方法指导,进行猜测:(10分钟)1、(1)师|:隔着塑料尺可以吗? 怎么做呢?请个小朋友来试试吧!(实物投影实验装置)你可以边说边做。
预测:生拿在手中。
师:看你拿在手里多不方便啊,给你两个底座吧! (2)师:今天我们难度高点!用一个回形针扳成小钩子,吸在上面,在小钩子上挂回形针。
猜测一下它能吸引几个回形针?(板书:猜测)究竟能吸几个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吧!(板书:实验)怎么挂呢?吸了几个?你怎么数的?最后哪个能算吗?小钩子呢?师:还可以怎么挂?(3)师:在科学实验时要反复做,多做几次,才能使数据更准确。
我们再做一次吧!(演示) 2、师:如果徐老师在这块磁铁上再吸上一块同样的磁铁,你认为磁铁的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揭题(板书: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师:如果会变化,你估计磁力会是增大呢还是减小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一个磁铁的磁力发生了变化?(看得是什么?)你认为2块能吸几个回形针?为什么?师:请2个学生说,问:你是怎么猜的?为什么?你用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对比,一个和两个磁铁的磁力大小怎么比呢?实验该怎么做呢?二、测量磁力,收集数据,经历探究:(20分钟)1、师:如果是3个磁铁,磁铁的磁力会怎样呢?4个呢?科学家在做实验时往往要先猜测,再实验最后记录,让我们学着科学家的方法的研究顺序,1块、2块、3块、4块磁铁都按照猜测——实验——记录的方法来研究。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反思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反思本课引导学生研究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不会改变的问题,不但顺应了学生兴趣指向,思维发展水平,更是希望他们通过这样的研究进一步认识磁铁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相互影响的。
一、亲历完整的实验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在本课的研究中,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样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这个实验耗时较久,是本课的重点探究活动,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
实验前,我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实验的指导,通过自己的演示、讲解,力求让学生明确实验的要求和方法。
为了得出更为准确的数据,强调每次实验要反复进行3次,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的科学操作。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并注意小组间的分工合作。
另外,在实验教学中,我将实验分层,先测量1块,2块及3块磁铁相吸后的磁力大小,然后再请学生测量2块同极相斥的磁铁叠加后的磁力大小。
实验分层,数据对比,让学生研究两种不同情况下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
二、深入分析实验数据,锻炼思维能力每组完成实验后,组长及时把实验数据写在黑板上,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又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
通过汇总全班的实验数据,学生能够很容易地发现,在一块环形磁铁上吸上另一块环形磁铁,磁力会增强。
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数据后会得出结论:吸在一起的环形磁铁数量越多,磁力就越大,但不是成倍的增大,增大的数量会依次递减,所以,磁力不会无限增强。
当然,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
实验中个别小组出现了错误数据,我没有及时分析。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及时分析实验数据产生错误的原因,珍惜课堂上的错误资源,更能强化学生的正确认识,培养科学精神。
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教学设计与反思

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接触科学学习已半年有余,他们有了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究的办法,但在运用时常常还不够严谨,逻辑思维正处于开发期,需要老师多引导。
在生活中学生已对磁铁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知道了磁铁有磁力,大部分学生知道不一样磁铁的磁力是不一样的。
但对同一块磁铁的磁力会不会变化,学生就不敢很肯定地说了。
因此提出“磁铁的磁力会变化吗?”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有挑战,很感兴趣。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沉醉于活动的乐趣,而对数据的分析这样的逻辑思维活动感到比较枯燥,因此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交流的平台,然后由学生们在数据分析中发现问题,进行研讨,引向更深层次的探究。
【教材分析】《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这是小学三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五课内容。
本单元主要由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铁的应用两部分组成。
本课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是在探究了解了“磁力”、“磁极”、“磁极的相互作用”后展开的研究。
本课引导学生研究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不会改变的问题,不但顺应了学生兴趣指向,思维成长水平,更是希望他们通过这样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到磁铁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相互影响的。
在研究中,学生会经历理清问题,开展猜测;测量磁力,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实验的操作需要合作和细心。
根据学生现状,引导学生科学地、规范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习科学课将近一年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科学探究能力的锻炼。
【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几块环形磁铁吸合磁力大小会怎样变化,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2.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3.学习改变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4个以上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两个杯子(或其他支撑物),透明塑料尺、回形针、回形针制作的小钩。
【教学过程】一、演示方法,提出问题:(4分钟)1.教师出示一块环形磁铁:这块环形磁铁隔着塑料尺磁力有多大?学生明确今天用回形针的多少来表示磁力的大小。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反思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反思《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反思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五课。
我在自己学校试讲了一次,在青云里学校正式两次教学《磁力大小会变化吗》这一课,深有感触。
一、教学环节设计应符合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
在第一次教学中,引入课题《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后,安排了让学生说说两块磁铁怎样可以合在一起的环节。
我的意图是让学生说出两块磁铁可以相同磁极捆在一起,也可以不同磁极吸合在一起,但很显然学生是没有理解我的意图,绕了很大一个圈子,最后还是由我自己说出这两种方法。
这不但浪费了时间,更是把学生的思维与上一环节割裂开来,学生处于茫然的状态。
在第二次教学中,引出课题后,我真接就让学生猜测你认为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会不会变化?这样就比较顺畅,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测出一块磁铁磁力能吸几枚回形针的实验是本课的重点。
在第一次教学中,我只是自己演示一块磁铁能吸几枚回形针,并向学生讲述了实验的注意点。
接下来的环节中就是让学生做一块两块三块四块磁铁的磁力大小。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1、猜测不到位。
由于学生年龄关系,他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猜测习惯。
我的要求是在实验过程中,先猜测一块两块三块四块磁铁能吸几枚回形针,再进行实验。
但是学生由于对实验非常好奇,急于动手,不少的小组都没有进行猜测。
2、实验操作不规范。
尽管自己在演示的时候强调了实验要注意的问题,但在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以致于影响了实验的准确性。
第二次教学,我针对出现的问题,把测量一块磁铁的磁力单独拿出来,让学生先来测量一块磁铁能吸几枚回形针,并进行汇报,在汇报时,并让学生说说实验要做成功,要注意什么。
这样学生经过动手,就会明确实验的要求,更有利于以后实验的准确性。
测量完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后,我又让学生来猜测二块三块四块磁铁能吸几枚回形针,并进行记录,交流,这样就重视了学生的猜测,使学生的猜测不流于形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两次教学中,我都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实验的指导,通过自己的演示、讲解,力求让学生明确实验的要求和方法。但是课堂中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却是不容乐观。发现学生在吸回形针时,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方法都挂在钩子上,而是直接吸在尺子上,这样就出现了两块磁铁比三块磁铁吸的回形针还要多的情况。课后想想,自己在讲解要求时也强调了这一点,要用相同的方法挂回形针,学生怎么就不按要求来了呢?说明自己在实验指导中还不够细致,学生这方面还考虑地不够。这个实验一定要非常仔细,对于实验中的细节自己强调还不够,有时实验要求不光可以由老师说出,更可以让学生在动手以后自己得出,怎样才能让实验做成功。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反思
———————————————————————————————— 作者:
———————————————————————————————— 日期: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五课。我在自己学校试讲了一次,在青云里学校正式
两次教学《磁力大小会变化吗》这一课,深有感触。
三、要随时把把握课堂动态,关注学生的学习,及时纠正错误。
这节课在四个班级都进行了教学,每个班级都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学生是活的,教案是死的,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学生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课,由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致使不少小组的实验数据失真,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只能由老师告诉,这是非常违背科学理念的。现在想想,当学生的实验数据出现问题时,可以让这一组学生上台来还原一遍他们组当时的实验方法,让全班学生帮他们找出问题所在,进行实实在在的科学教育。
一、教学环节设计应符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在第一次
教学中,引入课题《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后,安排了让学生说说两块磁铁怎样可以合在一起的环节。我的意图是让学生说出两块磁铁可以相同磁极捆在一起,也可以不同磁极吸合在一起,但很显然学生是没有理解我的意图,绕了很大一个圈子,最后还是由我自己说出这两种方法。这不但浪费了时间,更是把学生的思维与上一环节割裂开来,学生处于茫然的状态。在第二次教学中,引出课题后,我真接就让学生猜测你认为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会不会变化?这样就比较顺畅,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暴露了自己在处理教材,实验指导及课堂应变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是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这节课让学生充分地经历“直接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交流评价——得出结论”这一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在自己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科学概念。这节课的亮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第二次教学,我针对出现的问题,把测量一块磁铁的磁力单独拿出来,让学生先来测量一块磁铁能吸几枚回形针,并进行汇报,在汇报时,并让学生说说实验要做成功,要注意什么。这样学生经过动手,就会明确实验的要求,更有利于以后实验的准确性。测量完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后,我又让学生来猜测二块三块四块磁铁能吸几枚回形针,并进行记录,交流,这样就重视了学生的猜测,使学生的猜测不流于形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
测出一块磁铁磁力能吸几枚回形针的实验是本课的重点。在第一次教学中,我只是自己演示一块磁铁能吸几枚回形针,并向学生讲述了实验的注意点。接下来的环节中就是让学生做一块两块三块四块磁铁的磁力大小。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1、猜测不到位。由于学生年龄关系,他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猜测习惯。我的要求是在实验过程中,先猜测一块两块三块四块磁铁能吸几枚回形针,再进行实验。但是学生由于对实验非常好奇,急于动手,不少的小组都没有进行猜测。2、实验操作不规范。尽管自己在演示的时候强调了实验要注意的问题,但在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以致于影响了实验的准确性。
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导入课堂教学。体现了简约有效课堂的理念。我直接出示一块环形磁铁,问学生:“你能测出它的磁力大小吗?”我还直接提供一个实验装置,学生很快进入了测试一块环形磁铁的实验,突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便学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准备。学生明白了做实验至少要做三次或三次以上,也明白了用回形针测试一块环形磁铁磁力大小的方法。接着我再拿出同型号的另一个磁铁,紧紧拽住学生的思维。问:“两个磁铁组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怎样组合?”学生上台展示了两块磁铁的组合方式。我引导学生把组合方式分成两类:相吸组合和相斥组合。我提问:“你怎么知道它们的磁力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呢?”学生知道必须做实验进行验证。我要求学生说说这个实验怎么设计,把学生的思维展现出来,做这个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