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母亲磨面
《陪母亲磨面》读后感

《陪母亲磨面》读后感认真阅读上面的《陪母亲磨面》一文,写一篇读后感。
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提示:①想一想文中的哪个人物、哪个情节打动了你?①分析打动你的原因,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写。
范文《陪母亲磨面》读后感今天有幸读了《陪母亲磨面》这篇文章。
故事刻画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大致内容是快过年了,一位母亲听说女儿一家要从广州回来过年,执意要回老家淘麦磨面,是想让千里之外的女儿吃上自己亲手磨的面。
“我”陪着母亲回到老家,一起淘洗衣麦子、磨面,在弯腰和母亲抬面粉的刹那,母亲的白发像针尖一样刺在我的心上,生生地疼。
“我”在心中暗下决心,今年过年推却其他事务,一定在家好好陪陪父母。
读完此文我泪流满面,明白了最暖心的陪伴,是对父母最好的爱。
“陪伴”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语,就如当年歌手陈红在《常回家看看》中所唱的,和父母唠唠嗑,话话家常,逛逛街,给他们捶捶背……对于他们而言就是莫大的幸福。
物质的东西总还会有,但此生有缘与父母同行的时光,只剩那几个数得清的日子。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他们陪我们慢慢长大,我们陪他们渐渐变老。
想到自己手机不离身,回到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手拿着手机,和朋友们聊着微信,看着视频,欢笑着,总觉得和父母没有话题可说。
父母问一句回一句,不问就不说话。
妈妈有时看着我哈哈大笑也跟着笑,其实她都不知道我不是跟她笑的。
文中的母亲,坚持让孩子吃上自己亲手磨的面,心疼孩子让他少受累,总是在孩子到家前准备好菜和面。
读到这里我好惭愧啊!我们怠慢了一直在身边默默地、长久地陪伴着的、用最深厚的爱温暖着我们的父母。
我庆幸读到《陪母亲磨面》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妈妈,你养育我长大,就让我陪伴你到老。
我愿竭尽所有,换你岁月长留。
您陪伴着我长大,我要陪着您变老。
【解析】本次作文为写读后感。
1.写好读后感,“读”是基础,只有仔细阅读或认真观看、思考并理解文章或电影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1~5题25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1)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2)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
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3)《爱莲说》中象征君子不随波逐流,不随俗浮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6分)中华美德需要我们传承。
叶圣陶先生悔人不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驿.路上简陋的茅草屋是瑶族人民助人为乐的见证;梁启超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不是他个人苦乐的排jiě,而是他人生智慧的展现……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静化我们的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
(2分)驿.路()排jiě()(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3)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
(2分)①用部首检字法查“倦”: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②用音序检字法查“冶”: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3.下列语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暖花开的时节,老师带着同学们游览滹沱河,欣赏美景,共享天伦之...乐.。
B.照片的左边是一位温婉的母亲,右边是一位英俊的莘莘学子....。
C.屠呦呦那种锲而..的精神与心怀苍生的人文情怀,值得所有人献上敬..不舍意。
D.他学习刻苦认真,课间经常看到他向老师不耻下问....地请教。
陪母亲磨面阅读答案

陪母亲磨面阅读答案陪母亲磨面①快过年了,母亲决定回老家淘麦磨面。
今冬把父母亲接过来一起住后,家里的面吃得格外费,勤劳的母亲照顾完父亲和小女儿后,坚持压面条、蒸馍吃,母亲说:“买的面条和馍没面味儿。
”再加上妹妹一家要从广州回来过年,母亲坚决不让买面,执意要回老家磨面。
我知道母亲是想让千里之外的女儿吃上自己亲手磨的面。
②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我早早地陪母亲回了老家。
家里虽有邻居的照看,仍缺了点人气。
我先帮母亲把院子打扫干净,然后从厢房的粮仓中拿出筛子和簸箩等淘麦工具。
看着粮仓靠墙的一排粮缸,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我已想不起来自己上一次进粮仓是哪一年的事了。
打开一缸压得严严实实的麦缸,母亲抓起一把麦子放在手掌间揉搓着,沙沙作响。
“这是去年的麦子!”母亲自言自语,像摩挲着自己的孩子,脸上放着光芒。
母亲说新麦暴,陈麦好吃养人,家里总存着二三年的麦子。
小时候,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认识到母亲那简单的话语里蕴含着做人的哲理:只有自己内心富足了,才能在岁月的洗练下沉静,悦己,怡人。
③淘麦子就是把麦子倒入一个盛满清水的大盆里,水要满而不溢,麦子要完全沉入水中。
只见母亲先用笊篱伸入水中的麦子里充分搅动几圈后,麦子里混杂的麦壳等杂物就浮到了水面上。
母亲用笊篱把浮在水面的麦壳捞干净后,用笊篱在水面沿盆沿顺时针水平划圆,水中的麦子就听话地排起队,跟着母亲的笊篱【1】起来,麦子中混杂的小石子等杂物就留在了盆底。
等水中的麦子舞得正欢时,母亲灵巧得把笊篱后沿往下一倾,突然停止转动,麦子就【2】到笊篱中。
母亲就这样一笊篱一笊篱地捞满一筛子,由我端起倒入放在小桌上的大薄箩里。
用一大块白棉布蒙在手上,插入麦子里反复正反转着圈擦,擦一会儿把棉布掂起来,抖落上面的麦子,拧干再擦。
如果拧出来的水浑浊,就把棉布洗干净再擦,直擦到棉布拧不出水,就可以把麦子摊到反铺的竹席上晾晒了。
没多大一会儿,两袋麦子就淘完了。
2020届最新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含答案 (2)

A.“芳草鲜美”,“鲜美”二字,造语奇特,描摹生动。“鲜”重点写青草
色,似乎带着大地与生俱来的蓬勃生机,丛丛芳草,碧透晶莹,绿尽天涯,望
之身心俱醉。
B.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如此”包含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此处
若再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6
C.本文既具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又具有真实感人的写实力量。这二者在文 中相得益彰,交融得天衣无缝。 D.本文完全是写实,没有任何虚构,真实描绘出一幅美好幸福的人间生活图 景,写出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实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没有压迫,没 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 好。 五、现代文阅读 10.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材料一
5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痴呆患者已超过千万。老人一旦走失,寻回难度极 大,由此给家庭带来的伤害也难以估量。为有失智老人配备一款产品,能够实 时定位老人的活动位置,让子女在工作的同时也能了解老人的动向,成了很多 失智老人以及有行动不便老人家庭的迫切需求。为此科技人员发明了一种“防 走失手环”。 “防走失手环”可以说是戴在手腕上的“通讯录”,该硅胶手环有一个卡槽, 卡槽内可放置纸片,填写老人的姓名、住址、家人联系方式等。如老人在外突 发疾病或者走失,发现老人的爱心人士或者热心市民就可以通过手环里的联系 方式与老人家人联系,以便老人能及时送至医院急救或尽快回到家人身边。
云南省昆明市2021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四)

云南省昆明市2021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四)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题跋.(bá)洨.河(xiáo)遒劲.(jìn)酒肆.(sì)B.曝.晒(bào)轩榭.(xiè)罅.隙(xià)纤.夫(qiàn)C.开辟.(pì)丘壑.(hè)喧嚣.(xiāo)漕.运(cáo)D.孵.化(fú)斟.酌(zhēn)舳.舻(zhú)枢.纽(shū)2.下列文学常识内容有误的一项是()A.《三峡》——郦道元——北魏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代C.《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D.《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北宋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洗涤.(dí)忘却.(què)炫.耀(xuàn)B.飓.风(jù)濒.临(pín)俯瞰.(kàn)C.暂.时(zàn)卑.微(bēi)蔓.延(màn)D.孤寂.(jì)缩.影(suō)深渊.(yuān)4.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两岸高山,皆生寒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耐寒而经年常绿的树。
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胡乱的鸣叫声;夕阳快要堕落的时候,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日光和月光。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残淡..。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B.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了一会。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9《记叙文阅读》含答案与批注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重庆市A卷】三、(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20分)少年书架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
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
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未,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
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风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
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
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
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
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
爸爸兴奋着。
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
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选,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陪母亲磨面读后感

陪母亲磨面读后感
文章里陪着母亲磨面这个事儿,看着简单,可那里面的感情老深厚了。
我就想起我自己跟家里长辈相处的时候,有时候也是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满满都是爱。
你看,磨面这活儿,现在可不多见了。
但在作者的描述里,我能感觉到那种慢悠悠的节奏。
母亲在那儿磨面,孩子陪着,这画面就很温馨。
就像我们小时候,长辈在厨房忙活着,我们在旁边打个下手,哪怕啥忙也帮不上,就光站那儿,那也是一种陪伴。
从这篇文章里,我还能感觉到母亲的那种坚韧。
磨面肯定不是个轻松的事儿,母亲却能把这日子里的活儿干得井井有条。
这让我想到我妈也是,不管家里遇到啥难事,她总是默默地承担着,就像个超人一样。
而且作者陪着母亲磨面的时候,肯定也是在学着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
这篇文章还让我有点小愧疚呢。
咱们现在都忙忙叨叨的,忙着工作、忙着自己的事儿,能像作者这样安安静静陪着家里长辈做一件事的机会太少了。
有时候跟家里人打个电话都觉得是在赶任务。
读完这文章,我就想啊,我得找个时间,也像作者陪母亲磨面那样,好好陪着家里人做件事儿,不管是做饭也好,打扫卫生也好,关键是那份陪伴。
陪母亲磨面批注

陪母亲磨面批注
小时候,母亲总是忙碌地在家里做着一些琐碎的家务,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磨面。
每当周末或者节假日,母亲都会拿出一个大碗和一把面粉,然后开始忙碌起来。
我总是好奇地站在她旁边,看着她用力地搓面团,然后用擀面杖擀开,最后切成条放在盘子里。
直到有一天,我决定要陪着母亲一起磨面。
起初,母亲是有些不太相信我能做好这件事情的,但是我坚持要求她教我。
于是,我们一起坐在桌子旁,母亲拿出了面粉和大碗,然后开始教我搓面团。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很难掌握力道,一会儿面团太松,一会儿又太硬。
母亲看着我有些无奈,但是她总是耐心地给我指导,告诉我该用多大的力气搓才合适,该加多少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地掌握了搓面团的技巧,母亲也开始夸奖我搓得越来越好了。
当面团搓好之后,我们又一起坐在桌子旁,母亲教我如何擀开面团,如何切成条。
我发现,原来磨面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掌握许多技巧和经验。
而且,母亲每次擀开的面都是又薄又均匀,而我做出来的面总是厚薄不均。
在陪母亲磨面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一项实用的家务技能,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母亲的爱和耐心。
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教导我,总是在我失败的时候给予我鼓励。
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愿意花时间教导我,愿意陪伴我一起成长。
陪母亲磨面,不仅是学会了一项技能,更是学会了感恩和珍惜。
我会继续保持这份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用我的行动回报她对我的爱和教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陪母亲磨面
快过年了,母亲决定回老家淘麦磨面。
今冬把父母亲接过来一起住后,家里的面吃得格外费,勤劳的母亲照顾完父亲和小女儿后,坚持压面条、蒸馍吃,母亲说:“买的面条馍没面味儿。
”再加上妹妹一家要从广州回来过年,母亲坚决不让买面,执意要回老家磨面,我知道母亲是想让千里之外的女儿吃上自己亲手磨的面。
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我早早地陪母亲回了老家。
家里虽有邻居的照看,仍缺了点人气。
我先帮母亲把院子打扫干净,然后从厢房的粮仓中拿出筛子和薄箩等淘麦工具,看着粮仓靠墙的一排粮缸,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我已想不起来自己上一次进粮仓是哪一年的事了。
打开一缸压得严严实实的麦缸,母亲抓起一把麦子放在手掌间揉搓着,沙沙作响。
“这是去年的麦子!”母亲自言自语,像摩挲着自己的孩子,脸上放着光芒。
母亲说新麦暴,陈麦好吃养人,家里总存着二三年的麦子。
小时候,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中有粮心里不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母亲那简单的话语里蕴含着做人的哲理,只有自己内心富足了,才能在岁月的洗练下沉静、悦己、怡人。
淘麦子就是把麦子倒入一个盛满清水的大盆里,水要满而不溢,麦子要完全沉入水中,只见母亲先用笊篱伸入水中的麦子里充分搅动几圈后,麦子里混杂的麦壳等杂物就浮到了水面上,母亲用笊篱把浮在水面的麦壳捞干净后,用笊篱水平在水面沿盆沿顺时针划圆,水中的麦子就听话地排起队,跟着母亲的笊篱舞动起来,麦子中混杂的小石子等杂物就留在了盆底,等水中的麦子舞得正欢时,母亲灵巧得把笊篱后沿往下一倾,突然停止转动,麦子就鱼贯而入到笊篱中。
母亲就这样一笊篱一笊篱地捞满一筛子,由我端起倒入放在小桌上的大薄箩里,用一大块白棉布蒙在手上,插入麦子里反复正反转着圈擦,擦一会儿把棉布掂起来,抖落上面的麦子,拧干再擦,如果拧出来的水浑浊,就把棉布洗干净再擦,直擦到棉布拧不出水,就可以把麦子摊到反铺的竹席上晾晒了。
没多大一会儿,两袋麦子就淘完了。
母亲一边收拾家什儿一边说:“现在的麦子都是机器收得,干净,不像麦场上打的那么脏,好淘。
”看着阳光下泛着金光的麦子,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的心里也体验到了一种久违的踏实。
在五叔家吃过午饭,唠了一会儿家常,太阳已经偏西,冬天天短,我和母亲就动手收拾,装好麦子往城里赶,天黑前赶到了家。
磨面用的是机器,相对轻松,只是找磨面的磨坊倒费了一番周折,多方打听,才在远郊的一个偏远村子找到了一个小磨坊,幸好麦子湿,又在冬日的小院里晾晒了两天才拉去磨。
看着雪白的面粉,母亲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
我要把磨好的面粉搬到车上,母亲不让,母亲说:“你没干惯活,别弄脏衣服,咱俩抬着。
”
在我弯腰和母亲抬面粉的刹那,母亲的白发像针尖一样刺在我的心上,生生地疼。
每次母亲都准确地计算好我回老家的时间,把要带的油、面等菜蔬准备得停停当当,做好好吃的等着我们,而我总是匆匆地回、匆匆地去,不是工作忙,就是孩子要上辅导班,从来没考虑过那菜和面里饱含着母亲多少的艰辛。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已经身为人父的我,又为
父母做了些什么呢?今年春节可以和父母在一块儿过年了,我想关掉手机、关闭微信、宅在家里,跟母亲学做两样家常菜,陪父亲好好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