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陕西中考地理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命题方向分析及备考复习策略(地理)

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命题方向分析及备考复习策略(地理)
地理学科4大核心素养(引自华东师大段玉山教授)
把握考试特点及要求
知识版块和典型考题分享
备考建议 地理教师的自我改变
把握考试特点及要求
➢ 明确方向, 少走 弯路。
我省初中地理学考试题的总特点
• 1.试题紧扣时代背景、热点问题、生活常识
• 2.突出地理学科特点 区域性、综合性、空间性 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
③ 文字 图像
获取信息 理解
表述 解释
判断 区分 扩展 提出依据
地理 事象
演变
成因 分布 变化 规律
c层次
① 运用
已知道
地理概念 原理
已理解
说明 分析 解决
同类地理事象 具体的地理问题
② 新情境中
读图

用图
④ 绘制
使用
地理概念 地理原理
解释 建立 合理联系 总结
地理现象
简单地图:校园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 地理图表: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
100
最低分
0 0 0
最低分
0 0
0
难度系数 0.73 0.68 0.70
难度系数 0.76 0.69
0.73
省市各年试题特点总体评析
体现课改理念,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201*年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的范围内容和要求,没有偏题、怪题、难题。
题目较为灵活,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2012年全省抽考十三个州市数据
统计人数: 439,296人
满分人数:253人 最高分:100分
最低分: 0分 平均分: 55.92分 难度系数: 0.56 及格率(%):44.38%
统计人数: 435,311人

2019最新中考地理复习策略

2019最新中考地理复习策略

2019最新中考地理复习策略最新地理复习策略1、细心揣摩命题人的出题思路,一是研究新课标,二是研究考试大纲。

2、选取各地中考试卷进行训练,针对考试大纲重点落实主干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查漏补缺。

附录:地理:突出地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文科综合考试中,地理试题满分20分。

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为读图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等。

与2009年考纲相比,今年“稳中求新”,试题结构、题型、题量、风格、难度保持稳定。

“新”体现在试题的情景新、设问角度新和给出的材料新,进一步突出灵活性、综合性、实用性,体现新课程理念。

其考试范围为七年级《地理》上册、下册。

备考策略:1.依托教材,不拘于教材。

教材只是学习的素材,只能提供案例。

事实上生活中许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命题的素材来源,如报纸、网络上传播的。

2.突出主干知识,把握复习重点,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把握主要地理要素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把握区域环境基本特征与人的关系。

3.突出地图能力。

复习备考时要以地图作为载体,把地理知识或地理问题依托地图来解决。

同时,突出综合性,不讲究知识覆盖面。

4.突出有用地理知识的考察,重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地理:归纳知识结构,注意解题技巧(名师支招)一、梳理知识细化归纳,强化读图以前学生学到的东西是支离破碎的,最后阶段学生要在老师帮助下梳理知识总结归纳,总结知识点、知识体系,形成学科知识网络。

可按内容专题梳理,将所学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明白各地理要素间的关联,融会贯通,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只要把握知识结构,明白知识线索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题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中考涉及到的地理区域读图较多,这也是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所以这一阶段要着重加强对区域读图的练习,要下工夫找准攻破这一知识点的突破口。

二、加强做题训练,注意解题技巧综合文科地理分值少,训练时间不够,利用范例备考,做题要精选。

陕西省2019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解读2

陕西省2019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解读2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陕西省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何军科2019.3.3---西安知识梳理与重难点突破一二 目录 三 现状与试题地图图表的应用四 习题引导与综合训练五 复习策略一、现状与试题1.版本多,全省地区差异大2.时间短,全覆盖、高标准3.学科特色显著学科要求: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地理试题五大特点: 1.基础性 2.图表化 3.区域性 4.生活化 5.时代性近几年地理考试趋势的三大变化1.识记------理解------应用2.文本------图文------图示3.自然-----自然、人文------人地和谐知识技能情感咸阳市地理考试情况分析秦都区2018年生地中考成绩统计表陕西省难度分值比例容易题(0.90左右)较易题(0.80左右)较难题(0.60左右)难题(0.30左右)所占分值比例为4:3:2:1.咸阳市地理考试情况分析1.试题命制越来越规范、科学、系统2.学生地理知识、思维和能力水平普遍提高3.中考地理学科平均成绩不断上升4.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中国区域地理是核心和关键从近年来的试卷看从命题者的角度看从学生的答题实际情况看二、复习策略1.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前提和基础复习方向1.整体性---全面提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2.技能性---培养地图学习、复习方法3.实效性---讲练结合,增强学科思维素养4.针对性---培优补差、分层专题辅导2.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中考成功的法宝1)基础知识、原理、规律-----记忆、理解(低层次)2)地图的识别和阅读-----掌握方法、运用3)专题训练、检测-----查缺补漏、巩固技能4)发展思维、形成正确价值观(高层次)3.教师的做法----中考成功的保证1)明确目标,解读、学习中考说明和课标,要有针对性如:地球与地球仪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海洋与陆地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2)夯实基础,正确定位考点(学生复习第一阶段)知识梳理与重难点突破3)揣摩中考说明例题如题型示例1. 2018年6月14日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时间18时开始,而居住西安的小李却在北京时间23时打开电视看实况展播,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四季的变化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D.纬度的差异答案:C例: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春节的文化符号。

2019年陕西中考试题研究--地理(乡土地理)

2019年陕西中考试题研究--地理(乡土地理)

2019年陕西省中考地理专题西安市乡土地理西安市,古称长安、镐京,十三朝古都,是陕西省省会、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

一、位置与范围西安市地处107.40°E~109.49°E和33.42°N~34.45°N之间,位于黄土高原南部、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邻秦岭。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渭南市、商洛市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宝鸡市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相邻。

辖境东西长约204千米,南北宽约116千米。

总面积10 752平方千米。

二、行政区划西安市下辖11市辖区和2个县,其中11个市辖区为未央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区、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

主要功能区为西咸新区。

(注:2017年,西安代管西咸新区,咸阳15个乡镇街道被西安托管。

)三、地形地势与河流西安市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主要地形区为秦岭山地和渭河平原。

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 000米~2 800米,渭河平原海拔400米~700米,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

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

西安地区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称。

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

其中绝大多数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

四、气候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

年平均气温13. 0℃~ 13. 7℃。

浅谈2019中考地理复习策略和方法

浅谈2019中考地理复习策略和方法

浅谈2019中考地理复习策略和方法地理复习策略和方法(1)尝试预习:即在大脑中先“过电影”想想前面的地理教材中,先论述什么,后又写了些什么,本课教材将会学些什么东西,内容结构会怎样安排。

依照概况、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农业、工业、所辖的市、县以及名胜等去尝试设想。

(2)学好教科书。

教科书是课业学习的主要依据,教科书文字精练,结构严谨,论述深刻,学生在借助于教科书时,了解到课本知识的内容、重点、难点和关键,通过分析、比较,学习书中内容。

(3)整理好笔记。

做到提纲醒目、中心突出、内容精练、便于编写。

(4)联系实际认识自然,把大自然的现象和变化与课文内容相联系。

(5)阅读好参考书。

提倡学生读参考书,是因为参考书是扩大知识视野的“良师益友”。

要把参考书和教科书有机地结合起来,无用的参考书往往会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课外负担。

应该如何复习我们复习中国地理时应该首先作为基础部分,要把有关的省区弄懂,比如说各省的名称、简称,把他们落实到地图上。

第二,自然地理部分,我国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这些重要的地形所在的位置,就是经纬度,和对应的它的地形的特点,和它所对应的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比如说青藏高原上有什么河流和山脉,还有一些人文地理事物,比如说城市和工业,要落实到地图上。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把中国一些大河,比如说长江、黄河、珠江这些领域,三大河的领域,有关的自然和人文的综合复习。

还有就是重要的地理界限。

为了抓住和热点相对应,开发西部搞好,请同学们把西部的范围位置搞清楚,西部的位置,有可能整体的考你,有可能是局部的考你。

那么,局部地区,比如象云南、贵州西部,四川、重庆西部,陕西、甘肃、宁夏西部,这么分小块的复习,既复习整体的西部,也复习我刚才说的每个省,这样来复习,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工程,重要的铁路,工业、气侯都要复习一下。

另外,考试时有可能考中国和国外结合的地方,比如说云南省、广西和北部湾、云南、广西、海南和越南北部湾这一块,或者说东南亚结合的考,或者是东北亚、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朝鲜半岛、俄罗斯、日本,别光限定在国内,也可能将中国和国外的相邻部分进行切入考试。

2019年陕西中考试题研究--地理(乡土地理)

2019年陕西中考试题研究--地理(乡土地理)

2019年陕西省中考地理专题西安市乡土地理西安市,古称、,十三朝古都,是省省会、核心城市、起点城市、“”核心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

西安是之一,历史上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

一、位置与范围西安市地处107.40°E~109.49°E和33.42°N~34.45°N之间,位于黄土高原南部、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关中平原中部),北临,南邻秦岭。

东以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商洛市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宝鸡市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分界;北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相邻。

辖境东西长约204千米,南北宽约116千米。

总面积10 752平方千米。

二、行政区划西安市下辖11市辖区和2个县,其中11个市辖区为未央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区、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

主要功能区为西咸新区。

(注:2017年,西安代管西咸新区,咸阳15个乡镇街道被西安托管。

)三、地形地势与河流西安市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主要地形区为秦岭山地和渭河平原。

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 000米~2 800米,渭河平原海拔400米~700米,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

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

西安地区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称。

市区东有、,南有、,西有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

其中绝大多数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

四、气候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

年平均气温13. 0℃~ 13. 7℃。

西安市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连阴雨、暴雨、洪涝、城市内涝、冰雹、大风、干热风、高温、雷电、沙尘、大雾、霾、寒潮、低温冻害等。

陕西省地理中考研讨会会议精神解读

陕西省地理中考研讨会会议精神解读
陕西省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复习研讨会会议解读
汉中市龙岗学校 代 坤
目录:
• 一、2019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解读 ——陕西省教科院 贺辉 • 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 ——咸阳市金山学校 何军科 • 三、论课程育人价值 析课标难易要求 ——渭南市教育研究所 程刚 • 四、聚焦学业水平考试 深化地理课堂教学 ——西安市铁一中学 蔡新
• 4.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进度 • ⑴全面复习——课本、单元基础知识 • ⑵考题训练——整合课本、知识系统化、科 学梳理考点 • ⑶模拟考试——检测、查漏补缺、分析原因、 梳理考点
• • • • • • • • •
三、知识梳理与重难点突破 1.要求: ⑴熟记知识点 ⑵理解地理概念、规律 ⑶构建知识框架 2.主要方法 ⑴对比联系实际 ⑵思维导图法 ⑶表格对比法
• (1)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
• 内容: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与乡土地理。
• 本质:空间分布、空间差异、空间联系、 空间演化的知识。
• 基础地理知识是奠基的、主干的具有生长 点的地理知识,也是对生活有用,对学生发 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 (2)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与方法 • 包括使用地球仪、阅读地图的基本技能; 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 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 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的基本技能。 • (3)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 • (4)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 (5)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 ㈡对课程标准条目中行为动词的把握 • 1.知识考核目标与要求 • 了解——说出、指出、找出、描述、举例、识 别、知道、记住等行为动词时,其要求为了解水 平。 • 理解——解释、说明、分析、比较、理解、归 纳、概括判断、判读、区分、懂得、认识判别、 确定等行为动词时,其要求为理解水平。 • 应用——应用、运用、总结、评价等行为动词 时,其要求为应用水平。

2019中考地理复习指导介绍

2019中考地理复习指导介绍

2019中考地理复习指导介绍一、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关注地理考试说明《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

要认真研究分析把握《地理课程标准》,明确相应的知识点,明确考查的基本内容,即“注重检测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以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关注《考试说明》,明确相关的要求(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及比例分配,试题类型及难度要求等)及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使复习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

二、体现地理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因此,复习时要重视“突出能力要求”。

一是注重考察学生应用地理工具和主要地图的能力;二是注重考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三是注重考察学生利用图表、资料等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五是注重考查学生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 注重考察学生应用地理工具和主要地图的能力1. 地理工具和主要地图地球仪、世界海陆分布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主要地形单元、中国四大区域分布图、简单的天气图、景观图、等值线图(等高线地形图、气温分布图)、世界区域分布图、国家地理分布图等。

2. 典型试题例题1: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工具,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根据图中的提示,在横线上写出下列这些点和线的名称。

? 考点:地球仪重在运用,给学生一些重要的信息,让学生判断出地球仪上的重要的点、线,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地球仪。

例题2:在“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上,填出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所占的比例(%),并阅读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来说,地球是分陆地、分海洋;(2)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半球,而且无论是哪一半球,都是面积大于面积;(3)你认为人类居住的星球是“地球”还是应称“水球”,理由是(答案可以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中考地理:
2019年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策略分析
一、陕西省2019年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陕西省2019年地理考试说明由学业水平考试要求、测试练习、参考样卷三部分组成。

1、考试内容要求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以《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为依据。

体现课程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努力实现地理学科的课程目标和教育功能。

内容包括地图与地球、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陕西乡土地理等四部分。

2、知识考核目标与要求
①了解——包括再认或回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例: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要求对所列地理基知识的含义及其相关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在课程标准条目中出现说出、指出、找出、描述、简述、举例、识别、知道、记住等行为动词时,其要求为了解水平。

②理解——包括把握内在逻辑关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別、扩展;提出证据等。

要求对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地理事物及现象有正确的理解领会,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如解释或说明)问题,在课程标准条目中出现解释、说明、分析、比较、理解、归纳、概括、判断、判读、区分、懂得、认识、判別、确定等行为动词时,其要求为理解水平。

③应用——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要求将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运用于新情境中,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在课程标准条目中出现应用、运
用、设计、编辑、撰写、总结、评价等行为动词时,其要求为应用水平。

初中地理考试要求必须融入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人地观念是地理课程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着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人口观、发展观等。

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个最突出的特点,由此而来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学以致用,是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体现。

3、参考样卷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地球地图3道题
世界地理7道题
中国地理12道题
乡土地理2道题
(2)、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36分)
地球地图1道题
世界地理2道题
中国地理+乡土地理3道题
样卷中的分值分配情况:地球地图9分(15%)世界地理19分(约30%)
中国地理29分(约50%)乡土地理3分(约5%)共计60分。

二、复习策略
(一)复习的方向
1.整体性——全面提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2.机能性——培养地图学习、复习方法
3.时效性——讲练结合、增强学科思维素养
4.针对性——培优补差,分层专题辅导
(二)夯实基础——基础是根本
1.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中考成功的法宝
1)基础只是、原理、规律——记忆、理解(低层次)
2)地图的识别阅读——掌握方法、运用
3)专题训练、检测——查漏补缺、巩固技能
4)发展思维、形成正确价值观(高层次)
2.教师的做法——中考成功的保证
1)明确目标,解读、学习中考说明和课标,要有针对性。

2)努力夯实基础
3)揣摩中考说明例题
4)精选训练习题
3.多维度整合的学习视角——科学的方法
1)从事实到概念,到关系,再到结构
2)从事实到方法,到学科方法论,再到科学本质观
3)从知道到理解,到应用,再到综合
4.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进度
1)全面复习——课本、单元基础知识
2)考题训练——整合课本、知识系统化、科学梳理考点
3)模拟考试——检测、查漏补缺、分析原因、梳理考点
(三)、知识梳理与重难点突破
1.要求:
1)熟记知识点
2)理解地理概念、规律
3)构建知识框架
2.主要方法
1)对比联系实际
2)思维导图法
3)提纲对比发
(四)、地图图表的应用
地图运用贯穿全过程,以“图”为“凝结核”(落脚点),把分散的地理知识点聚合在地图上,引导学生完成目标,提高能力。

(五)、习题引导与综合训练
1、学会归纳:
第一步——知识
第二步——方法
第三步——技能
第四步——观念
2、考生常见的问题有:
(1)思想上不重视,不认真;
(2)审题不仔细,只要求速度,不要求准确度;
(3)答题不规范,条理不清楚;
(4)做题不细心;
(5)书写内容太少,过于简单。

3、正确答题的三个步骤和技巧:
(1)先做会的,求全对;
(2)稳做中档题,一分别浪费;
(3)舍弃不会,切记漏题,每题必答,每分必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