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拥有远大志向理想的名人故事-文档资料
名人因树立远大理想而成功的故事.doc

名人因树立远大理想而成功的故事理想是我们的强大精神动力,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成功在向你我招手。
我为大家精心推荐了名人因树立远大理想而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名人因树立远大理想而成功的故事篇一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提到,自己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是缘于在一家餐厅发生的一件小事。
根据亨利.福特的描述,在他还是一个修车工人的时候,有一次刚领了薪水,兴致勃勃地到一家他一直十分向往的高级餐厅吃饭。
却不料,年轻的亨利.福特在餐厅里呆坐了差不多15分钟,居然没有半个服务生过来招呼他。
最后,还是餐厅的一个服务生看到亨利.福特独自一个人坐了那么久,才勉强走到桌边,问他是不是要点菜。
亨利.福特连忙点头说是,只见服务生不耐烦地将菜单粗鲁地丢到他桌上。
亨利.福特刚打开菜单,看了几行,耳边传来了服务生轻蔑的话语:"菜单不用看得太详细,你只适合看右边的部分(意指价格),左边的部分(意指菜色),你就不必费神去看了!"亨利.福特惊愕地抬起头来,目光正好迎接到服务生满是不屑的表情,当下使得亨利.福特非常生气。
恼怒之余,他不由自主地便想点最贵的大餐。
但一转念之间,又想起口袋中那一点点可怜的薪水,不得已,咬了咬牙,亨利.福特只点了一个汉堡。
服务生从鼻孔中"哼"了一声,傲慢地收回亨利.福特手中的菜单,口中虽然没有说话,但脸上的表情却很清楚地让亨利.福特明白:"我就知道,你这穷小子,也只不过吃得起汉堡罢了!"在服务生离去之后,亨利.福特并没有因为花钱受气而继续恼恨不休。
他反而倒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为什么自己总是只能点自己吃得起的食物,而不能点自己真正想吃的大餐亨利.福特当下立志,要成为社会中顶尖的人物。
从此之后,他开始朝梦想前进,由一个平凡的修车工人,逐步成为叱咤风云的汽车大王。
名人因树立远大理想而成功的故事篇二1946年7月,他出生在纽约曼哈顿一所慈善医院里。
不幸的是他被药用镊子伤到了面部神经,导致左脸颊部分肌肉瘫痪,左眼睑与左边嘴唇下垂,语言能力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志向远大的人物素材

志向远大的人物素材
以下是 7 条志向远大的人物素材:
素材 1:马云呀,那可是个传奇人物!他一开始只是个普通老师,但他心中有一团火,有着大大的梦想!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飞鸟,非要冲上云霄去看看。
他说干就干,成立了阿里,一路过关斩将。
你说他要是没那远大的志向,能有今天这么厉害的阿里吗?
素材 2:马斯克,哇,这家伙简直就是个疯狂的梦想家!他想上火星,这想法多疯狂呀!但他就敢追,就像一个无畏的骑士冲向那遥不可及的城堡。
看看他现在的特斯拉,不就是他志向的体现吗?
素材 3:贝多芬,即使耳朵聋了又怎样?他的志向可是要让音乐震撼整个世界!他就像暴风雨中的海燕,毫不畏惧。
他谱写出那么多伟大的乐曲,这不是志向远大还能是什么?
素材 4:海伦·凯勒,天哪,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可这能阻挡她的志向吗?不能啊!她像一朵倔强开放的花朵,努力去感受这个世界,还写出了书呢。
你能不佩服她的志向吗?
素材 5:李时珍,为了写出《本草纲目》,那是吃了多少苦呀!他的志向是为了拯救更多人的生命,这难道不伟大吗?他就如同一个执着的寻宝人,在草药的世界里不停探索。
素材 6:居里夫人,对科学的追求简直痴迷!她的志向是揭开物质的奥秘,就像一个充满好奇的孩子,不断挖掘。
她发现了镭,这可是惊人的成就呀!
素材 7:郎平,带领中国女排一次次走向辉煌,她的志向就是让女排站在世界之巅!她不就是那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将军吗?她做到了,这不就是志向的力量吗?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人物都有着无比远大的志向,他们用行动证明了志向的力量,他们激励着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树立远大理想的名人轶事故事

树立远大理想故事1.周恩来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
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
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2.陈胜的故事:秦朝末年,统治者昏庸无道,不断搜刮民脂民膏。
百姓不仅要交纳沉重的赋税,还要服繁重的徭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有一个人名叫陈胜,字涉。
他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以替别人耕种为生。
他深刻地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疾苦,也为当时社会上所存在的严重的贫富差异而愤愤不平,于是,他便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局面。
一天,他和别人一起在地里劳作,中间休息的时候,他们谈起了现在过的苦日子。
陈胜因失望而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假如以后谁发达了,一定不要忘记曾经一起受苦的人啊!”同伴们都觉得他是异想天开,笑着回答他说:“我们都是被人雇来耕地的农民,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哪里谈得上富贵啊?别做白日梦了!”陈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燕子和麻雀又怎么会知道天鹅凌空飞翔的远大志向呢!”胸怀大志的陈胜,后来揭竿而起,成为秦朝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
3.陆羽的故事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4.范仲淹《划粥割齑(jīu)》“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年少求学时,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
名人志向的事例

名人志向的事例1. 周恩来总理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有一天,在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讨论自己的理想,周恩来坚定地说:“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像我们现在,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不也是为了以后能为国家出一份力吗?2. 鲁迅先生曾说自己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记得有一次,他看到百姓受苦,痛心疾首地说:“我一定要用我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人们!”这不就像我们看到不公平的事,也想要去帮忙改变一样吗?3. 贝多芬立志要创作出最伟大的音乐。
他曾激动地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想想我们练习乐器时,遇到困难也不放弃,不也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音乐梦想吗?4. 爱迪生决心要发明出改变世界的东西。
他常说:“我没有一项发明是碰巧得来的。
”就好像我们在做手工,一次次尝试,不就是为了做出让自己骄傲的作品吗?5. 居里夫人立志探索科学的奥秘。
她坚定地表示:“我要把一生献给科学!”就如同我们在实验室里好奇地探索,不也是为了发现新的东西吗?6. 林肯总统的志向是让国家更加公平正义。
他大声说:“我要为所有人争取平等的权利!”这和我们努力维护班级的公平是多么相似呀!7. 达芬奇立志成为全能的艺术家。
他自信地说:“我要把绘画、雕塑等都做到极致!”这不就像我们学习各种才艺,想要变得多才多艺一样吗?8. 海伦·凯勒立志要战胜黑暗。
她勇敢地说:“我要让生活充满光明!”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不也是在努力战胜困难吗?9. 岳飞从小就立下“精忠报国”的志向。
有次训练时,他坚定地喊:“我要保卫国家!”我们爱护班级、爱护学校,不也是一种小的爱国表现吗?10. 牛顿立志探索宇宙的奥秘。
他常自语:“我要解开自然的秘密。
”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努力去学习知识,不也像是在探索奥秘吗?。
关于志向的名人小故事

关于志向的名人小故事志向,就像是人生道路上的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许多名人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在年少时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并为之不懈努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关于志向的名人小故事。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他年少时就有着非凡的志向。
在周恩来12 岁那年,他来到了东北的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有一天,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
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
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同学说:“为明理而读书。
”有的同学说:“为做官而读书。
”也有的同学说:“为挣钱而读书。
”当校长点名让周恩来回答时,周恩来站起身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正是怀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周恩来一生都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
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成为了深受人民爱戴的好总理。
茅以升立志造桥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他 10 岁那年的端午节,家乡举行了热闹的龙舟比赛。
由于看比赛的人太多,把一座桥压塌了,不少人掉到了河里。
这一不幸事件让茅以升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造出最结实的桥。
从此,茅以升只要看到桥,不管是石桥还是木桥,他总是从桥面到桥柱看个够。
读书后,茅以升只要看到有关桥的文章和书籍,就会把它抄在本子上,遇到有关桥的图画就剪贴起来。
天长日久,他积累了很多关于桥的知识。
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茅以升刻苦学习,终于在 1916 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
学成回国后,茅以升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为我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鲁迅弃医从文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远大志向的人物事例

有远大志向的人物事例
以下是一些有远大志向的人物事例:1.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公益活动家,致力于推进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牛根生:中国“航天三杰”之一,设计并成功研制出了运载火箭、载人飞船等航天器,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3.罗永浩:锤子科技创始人、著名的中国科技博主,致力于提升中国科技产业的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4.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互联网领域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发展机遇。
5.贝多芬: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他在音乐领域献身一生,作品风格深受世人喜爱,并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人物具有追求卓越、创新、探索和社会责任等价值观,不断挑战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对社会和人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志向远大的名人例子

志向远大的名人例子如今,世界充满了志向远大的名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成为了激励他人的榜样。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几个志向远大的名人例子,他们的故事将激励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是乔布斯,他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乔布斯在年轻时遭到了许多挫折和失败,但他没有放弃,始终保持着对技术和创新的热情。
通过创建苹果公司,乔布斯实现了他的愿景,改变了世界。
他的才智和决心激励了无数人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展示了一个成功的示范。
另一个令人敬佩的例子是玛丽·居里,她是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作为一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居里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尽管她面临许多困难,包括性别歧视和健康问题,但她始终坚持追求卓越。
居里的志向远大和她对科学的热情,鼓舞了无数人追求知识和科学的道路。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例子是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她是巴基斯坦活动家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在年轻的时候,马拉拉反对塔利班对女性教育的压制,并坚持要求每个女孩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尽管她遭受了暴力和威胁,但她的奋斗精神从未动摇。
马拉拉通过她的言行向全世界证明,一个年轻的人也能够改变世界。
这些名人例子只是众多志向远大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超越自我,追求更大的成就。
通过他们的努力和毅力,他们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还为世界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他们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追求梦想需要坚持不懈,并愿意面对各种挑战。
因此,当我们感到迷茫或挫败时,可以回想起这些志向远大的名人的故事,从而重新点燃梦想的火焰。
我们也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激情和目标。
只要我们保持坚持和努力,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志向远大的名人。
古今中外有志向的人的故事

古今中外有志向的人的故事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小时候啊,那可真是个有大志向的孩子。
他在读书的时候,别的小朋友可能就想着考个好成绩,将来找个好营生。
但是周恩来不一样,当时的中国啊,到处被列强欺负,老百姓过得苦哈哈的。
有一天,老师问同学们为啥要读书呢?有的说为了做官,有的说为了挣钱。
轮到周恩来的时候,他站起来,特别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这一句话,那可真是振聋发聩啊。
他这一辈子都在为这个志向努力,后来成为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带着中国人民一步一步走向富强。
二、拿破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这家伙可不得了。
他出生在科西嘉岛,那时候法国正乱哄哄的。
拿破仑呢,虽然出身不是特别高贵,但是他胸怀大志。
他在军队里的时候,就想着要当将军,而且不是那种光想想就算了的。
他特别努力地学习军事知识,在战场上那也是勇猛无比。
他经常跟士兵们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他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一路过关斩将,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
不过后来也因为野心太大,遭遇了滑铁卢,但他的故事一直激励着那些有志向的人,告诉大家要有远大的抱负。
三、匡衡——凿壁偷光求学问匡衡是古代汉朝的一个穷小子,家里穷得叮当响,晚上想看书都没灯。
可是匡衡特别有志向,他就想读书,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以后能做个有学问的人。
他发现隔壁家晚上有灯光透过来,于是他就想了个办法,把自家的墙壁凿了个洞,借着隔壁透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
就这么一点点光,他都不放过学习的机会。
后来他的学问越来越大,终于成为了一个很有名的学者,还做了大官呢。
你看,只要有志向,条件再艰苦也能想办法克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拥有远大志向理想的名人故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支撑我们生活的就是志向,大家都知道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只有远大的志向,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才会有动力,也才有希望可以做好相应的事情。
下面为大家推荐拥有远大志向理想的名人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
1、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给别人做雇工。
一次,他停止了耕作,走到田埂上怅惘很久,说道:“如果我们中间将来谁富贵了,可不要忘了别人。
”别的雇工笑着回答说:“你给别人做雇工种地,怎么会富贵呢?”陈涉叹息说:“唉,燕雀哪里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2、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在少年时期离开故乡江苏淮安,来到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
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
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
问道:诸生为何读书啊?当时,有人回答:“为名利而读书。
”,还有人回答:“为做官而读书。
”而当时的学生周恩来却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赞叹道:“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当时,周恩来年仅12岁。
一句响亮的誓言,一个远大的志向,激励着我们敬爱的总理为之奋斗了一生。
他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理想的导引。
3、茅以升《立志造桥》
茅以升是我国建造桥梁的专家。
他小时候, 家住在南京。
离他家不远有条河, 叫秦淮河。
每年端午节, 秦淮河上都要举行龙船比赛。
到了这一天, 两岸人山人海。
河面上的龙船都披红挂绿, 船上岸上锣鼓喧天, 热闹的景像实在让人兴奋。
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一样, 每年端午节还没到, 就盼望着看龙船比赛了。
可是有一年过端午节, 茅以升病倒了。
小伙伴们都去看龙船比赛,•茅以升一个人躺在床上, 只盼望小伙伴早点儿回来, 把龙船比赛的情景说给他听。
小伙伴们直到傍晚才回来。
茅以升连忙坐起来, 说;"快给我讲讲, 今天的场面有多热闹? "小伙伴们低着头, 老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秦淮河出事了! "" 出了什么事? " 茅以升吃了一惊。
" 看热闹的人太多, 把河上的那座桥压塌了, 好多人掉进了河里! "听了这个不幸的消息, 茅以升非常难过。
他仿佛看到许多人纷纷落水,•男的女的老的小的, 景像凄惨极了。
病好了, 他一个人跑到秦淮河边, 默默地看着断桥发呆。
他想; 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 造的大桥结结实实, 永远不会倒塌! 从此以后, 茅以升特别留心各式各样的桥, 平的, 拱的, 木板的, 石头的。
出门的时候, 不管碰上什么样的桥, 他都要上下打量, 仔细观察, 回到家里就把看到的桥画下来。
看书看报的时候, 遇到有关桥的资料, 他都细心收集起来。
天长日久,•他积累了很多造桥的知识。
他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 经过长期的努力, 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成为一个建造桥梁的专家。
4、班超《投笔从戎——因社会现实而改变》
东汉时,有一个叫班超的著名人物。
他从小就很有志气,立志要
为国家干一番事业。
公元62年(汉明帝永平五年),他的哥哥班固奉命到洛阳担任校书郎,他与母亲也随同前往。
由于生活艰苦,班超不得不替官府誊抄文件,每天从早忙到晚,所得的报酬只能维持生活。
一天,班超一边抄着文件,一边想起自己的抱负,心情非常激动,忍不住猛然把毛笔扔到地上,叹息说:“男子汉大丈夫纵然没有别的大志向,也应该学习张骞,在与别国的交往中建立功勋,以取得封侯。
怎么能老是埋头于笔墨纸砚之间呢?”不久,他参加了军队,因作战英勇,身先士卒而得到了升迁。
后来,朝廷又派遣班超出使西域。
在多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班超只带着少数人,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和古罗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做出重要的贡献,被封为定远侯。
班超在西域三十余年,直至和帝时,才因年老回国。
5、鲁迅《弃医从文——因社会现实而改变》
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时本来是学医的。
但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在课间加映的日俄战争的纪录片上,看到中国人被说成俄国侦探而被砍头,死者和围观者都很麻木。
这使鲁迅认识到:“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于是鲁迅下决心弃医从文,终于成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
6、范仲淹《划粥割齑(jīu)》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年少求学时,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
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
这就是“划粥”。
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断齑”。
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
“断齑划粥”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范仲淹的艰苦生活,被当地留守官的儿子知道后,深为同情,便从家里送来了好菜好饭,范仲淹表示感谢,收下了饭菜。
几天之后,留守的儿子来看范仲淹之时,看见自己送给他的饭菜还在那里,都已经坏了,大惑不解。
范仲淹解释说:“您赠我好饭菜,实在感激不尽,但我平时吃稀粥惯了,并不觉得怎样苦。
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东西,吃好的食物惯了,我将来怎么办呢?”留守的儿子回家后,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
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后来范仲淹终于成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7、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
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
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
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
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
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8、欧阳修《芦苇秆写字》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9、《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
他也因此有些骄傲。
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
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10、《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
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