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练习题
人口分布练习题

人口分布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国家的人口分布最均匀?A.日本B.中国C.俄罗斯D.印度答案:A.日本2、下列哪个地区的人口分布最密集?A.沙漠地区B.雨林地区C.山区D.平原地区答案:D.平原地区3、下列哪个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A.气候B.土壤C.自然资源D.政治和经济因素答案:D.政治和经济因素二、简答题1、简述人口分布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答案: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状况等,政治因素则包括政府政策、战争等。
2、举例说明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答案:世界人口分布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沿海地区,而内陆和干旱地区的人口分布较少。
中国的人口分布也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的人口分布较少。
同时,城市人口数量较多,农村人口数量较少。
3、如何通过人口分布图来分析人口分布特点?答案:人口分布图是反映人口分布情况的地图,通过分析人口分布图,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情况。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看人口集中程度的差异;二是看人口的稠密和稀疏地带;三是看人口的移动和趋向;四是看人口的城乡构成。
广东省,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大省,人口数量众多,其人口分布情况一直备受。
本文将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对广东省的人口分布进行详细分析。
从总体上看,广东省的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城市,由于经济发展较为集中,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聚集,因此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占据了广东省总人口的近六成。
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人口分布较为稀疏,其中粤北地区的总人口仅占广东省总人口的约四分之一。
从人口增长率来看,广东省的人口增长速度整体上呈现出放缓的趋势。
地理人口练习题

地理人口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2. 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A. 孟加拉国B. 新加坡C. 马尔代夫D. 中国3.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人口增长?A. 出生率B. 死亡率C. 婚姻率D. 迁徙率4. 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的国家是:A. 日本B. 德国C. 韩国D. 美国5. 人口普查的目的是:A. 统计人口数量B. 研究人口结构C. 政府制定政策D. 了解社会经济状况二、判断题1.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人口数量减去死亡率。
2.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3.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4. 人口迁移会造成人口结构的变化。
5. 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下降和寿命延长引起的。
三、简答题1. 解释人口结构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分析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解释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
4. 介绍一种统计人口数量的方法。
5. 解释人口密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四、综合题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结合亲身经历或观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以以下要点为基础,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文章:1. 介绍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情况。
2. 分析该国家或地区人口结构的特点。
3. 根据人口结构特点,分析该国家或地区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4. 提出合理建议,解决该国家或地区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注意:文章应结构完整,语句通顺,逻辑清晰,段落间过渡自然。
人口专题练习题

人口专题练习题人口专题练习题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人口专题是研究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变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探讨人口问题的相关内容。
1. 人口数量问题人口数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人口的规模和增长趋势。
下面是一些关于人口数量的问题:a) 请列举一些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
b) 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何计算?c) 人口数量的增长趋势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 人口结构问题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划分的情况,例如按年龄、性别、职业等。
下面是一些关于人口结构的问题:a) 什么是人口年龄结构?它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b) 请说明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c) 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3. 人口分布问题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下面是一些关于人口分布的问题:a) 请列举一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b) 什么是人口密度?如何计算?c)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 人口变动问题人口变动是指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关于人口变动的问题:a) 请解释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b) 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c) 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性带来的问题?人口专题练习题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口问题,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了解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变动的相关知识,并思考这些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如何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人口专题是一个涉及广泛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它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通过对人口专题的练习题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口问题,并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措施。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些练习题,加深对人口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人口》同步练习

《人口》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图为“我国人口增长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示时期中,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 1764年~1840年B. 1840年~1949年C. 1949年~1982年D. 1982年~2005年我国已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某机构抽样调查显示,北京愿意生育二孩的居民为20%,而河南为58%。
完成下题。
2.北京比河南二孩生育意愿低,主要原因是()A. 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压力大B. 北京市医疗卫生条件水平高C. 河南人文化教育程度高D. 河南人口密度小3.“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有()A. 人口数量增多,人口素质提高B. 短期内劳动力增加,社会负担减轻C. 完全解决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D. 延缓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进程4.读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的人口数据表,下列哪些说法正确()年份一孩出生人口二孩出生人二孩占新生人口的比例2016 973万721万40.20%2017 724万883万51.20%①一孩出生人口下降,二孩出生人口上升②一孩二孩出生人口都上升③“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缓解了一孩出生人口减少的影响④二孩人口的出生完全解决了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5.如图为我国某地常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地应该()A. 开放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 鼓励人们进行性别选择,以平衡性别比C. 完善儿童教育设施,加强安全设施建设D. 鼓励老年人向外迁移和自主创业6.下图为2019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生肖邮票,有网友认为该邮票预示着我国将开放三胎政策。
如果我国实施“三胎”政策的主要目的可能是()A.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 控制生育率过高的问题C.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D. 解决人口基数过大的问题7.甘肃省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600万,则平均人口密度约为()A. 33人/平方千米B. 60人/平方千米C. 600人/平方千米D. 300人/平方千米读图,完成下列题。
期末练习--人口

人口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图1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5题 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1%B.1.5%C.4%D.3%2.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D.低速增长阶段 3.下列四国中,与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 A.德国 B.瑞典 C.印度 D.美国4.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问题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C.人口增长过快问题D.失业人口增加问题 5.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A.开发劳务市场B.实行计划生育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D.加大教育投入 下图为某国近200年来四个阶段的出生率、死亡率示意图。
据图回答6~7题。
6.下列排序符合该国人口增长阶段特征规律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③④②①7.下列描述符合该国人口特征的是( ) A .②阶段总人口最多 B .③阶段人口增长缓慢C .①②阶段之间,出生率的变化大于死亡率的变化D .③④阶段之间,出生率的变化大于死亡率的变化图4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8—9题。
8.有关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判断正确的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变率最大的是甲B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C .丙国正处于人口高增长阶段D .目前丁国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9.目前,甲国应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A .原始低增长阶段B .加速增长阶段C .增长减缓阶段D .低速增长阶段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图”10~11题。
10. 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出生率% ① ② ③ ④ 图1 ) 图4A. 甲—①B. 乙—②C. 丙—③D. 丁—④ 11. 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因素有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③④ 下图中的①②两图分别为两个国家的人口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五年级地理人口地理练习题及答案2023

五年级地理人口地理练习题及答案2023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印度B. 中国C. 印度尼西亚D. 美国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 自然环境B. 文化传统C. 经济发展D. 执政者政策3. 城市人口过多会导致的问题是A. 环境污染B. 人口老龄化C. 农村人口减少D. 产业发展困难4. 下列哪个国家是人口稀少的国家?A. 中国B. 印度C. 俄罗斯D. 墨西哥5. 人口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A. 出生率-死亡率B. 出生率+死亡率C. 出生率×死亡率D. 出生率÷死亡率6. 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北美洲7.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是A. 劳动力短缺B. 就业机会增多C. 经济发展加快D. 教育资源增加8. 下列哪个国家是人口多的发展中国家?A. 南非B. 巴西C. 韩国D. 日本9.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 就业机会B. 学习环境C. 自然环境D. 宗教信仰10. 人口红利是指A. 人口过多的问题B.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C. 人口密度过低的问题D. 人口结构带来的经济增长机会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答: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括自然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的作用。
自然环境的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土地利用情况和资源分布等,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导致人口分布也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会影响人们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水平,从而影响人口的流动和分布。
文化传统方面,一些地区有特定的人口迁移习惯或宗教信仰等,也会导致人口分布不均匀。
政府政策的作用是通过控制和引导人口迁移,调节人口分布的均衡。
2.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什么?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有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劳动力供给不足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困难。
人口统计数据练习题及答案

人口统计数据练习题及答案人口统计数据是指对一个特定地区或整个国家的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的数据。
通过对人口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人群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下面是一些人口统计数据的练习题及答案,帮助大家加深对人口统计的理解。
练习题一:人口数量统计1. 2019年某国总人口为12亿,到2020年底总人口增加至13亿。
计算出2020年该国的人口增长率。
答案:人口增长率=(2020年总人口-2019年总人口)/ 2019年总人口 × 100%=(13亿 - 12亿)/ 12亿 × 100%= 8.33%2. 某省人口数量从2010年的8000万增加到2020年的9000万。
计算出该省十年间人口的年均增长率。
答案:年均增长率=(2020年总人口-2010年总人口)/ 10=(9000万 - 8000万)/ 10= 10%练习题二:人口结构统计1. 在某市总人口中,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45%,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5%,计算出男女性别比。
答案:性别比=男性人口 / 女性人口= 45% / 55%≈ 0.8182. 某县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年龄段(岁)人口比例(%)0-14 2015-64 7065及以上 10(1)计算出该县城市的老龄化指数。
答案:老龄化指数=(65及以上人口 / 15-64人口)× 100%=(10% / 70%)× 100%≈ 14.29%(2)写出该县城市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分别为多少。
答案:0-14年龄段人口数量 = 总人口 ×人口比例= 总人口 × 20%15-64年龄段人口数量 = 总人口 ×人口比例= 总人口 × 70%65及以上年龄段人口数量 = 总人口 ×人口比例= 总人口 × 10%练习题三:人口分布统计1. 某城市总人口为100万,分布在三个区域。
初三地理二轮复习人口-练习题

初三地理二轮复习人口-练习题1 / 13人口一、单选题1. 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重要决策,下列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 会大大加快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C. 会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D. 可有效提升我国人口的素质2. 目前,我国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人口生育政策的转变,有助于减缓的人口问题是( )A. 人口分布不均B. 人口素质低C.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D. 人口老龄化3. 有关我国人口说法错误的是( ) A. 老龄化是目前面临的新的人口问题B. 基数大、增长快仍是人口的基本特征C. 人口减少,实施“全面二孩”政策D. 交通拥挤,就业、就学困难依然存在4. 下图为“我国人口增长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示时期中,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 1764年~1840年B. 1840年~1949年C. 1949年~1982年D. 1982年~2005年5.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分别是()A. 印度俄罗斯B. 俄罗斯中国C. 中国中国D. 加拿大中国6.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A. 漠河—腾冲线B. 漠河—昆明线C. 黑河—腾冲线D. 黑河—昆明线7.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B. 西部地区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C. 东部地区地形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D. 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8.读“我国人口资料图”,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 1982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变缓B. 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C. 目前我国每年的新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多,今后不需再实行计划生育D.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B. 福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C. 漠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D. 平原、盆地人口少,高原、山地人口多初三地理二轮复习人口-练习题2016年我国春运期间最拥挤的十大火车站依次是上海虹桥站、广州南站、上海南站、北京站、杭州东站、深圳北站、苏州站、北京南站、苏州园区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练习题(二)一.选择题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③国65岁以上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A.20%鼓励生育 B.15%采取移民政策C.60%计划生育 D.30%鼓励人员出国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3-4题。
3.图中信息反映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B.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最多C.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与我国人口增长惯性有关B.2010年以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C.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D.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一旦低于零,即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人口红利期,一国工作年龄人口占比高,储蓄意愿高,因此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利率)低廉,推动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上涨;而当人口结构进入拐点,工作年龄人口占比萎缩,储蓄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迅速上升,经济增速和资产价格均面临下调压力。
结合下图回答5-6题。
5.人口结构进入拐点,自此经济增速和资产价格都会开始下滑;中国与日本相比,工作年龄人口占比拐点将晚于日本多少年出现A.5年B.10年 C.25年 D.35年6.到2040年,上图中的国家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日本 B.美国 C.印度 D.中国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7-8题。
7.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8.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逐年减少C.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春节后外出的农民工中,有21.2%调整了目的地,其中因金融危机影响失业而返乡的农民工中,更有28%调整了外出目的地。
进入2010年,这种调整仍在继续。
准备外出的务工人员中,打算去中西部的占29%,比往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
完成9-10题。
9.农民工调整外出打工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中西部经济发达 B.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完成,不再需要廉价劳动力C.东部农民工多,就业困难 D.近年来产业转移,促进了中西部经济发展10.面对此现象,东部地区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C.加快产业升级 D.调整产业结构造成人口迁移或流动的原因除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
此外,人口迁移还会受到迁入地“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
据此回答。
11.改革开放以后,安徽省人口迁移出现这种现象:由“孔雀东南飞”改向“东飞”,近年又出现了“孔雀回巢”的现象。
对“孔雀回巢”的原因不合理的解释是A、安徽接受了东部、南部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很多就业机会B、外出的“孔雀”回家乡投资创业C、安徽的商品房价格较低,生活成本低D、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下表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4题。
注:(1)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12.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D①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②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③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④人口素质显著提高⑤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⑤普查统计难度增加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13.今后,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BA.继续采取措施,降低人口性别比 B.继续采取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C.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D.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4.下列措施与控制出生性别比关系不大的是A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B.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C.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D.健全孕产跟踪服务和B超使用登记制度图中甲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乙为2004年中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完成第15题。
15.有关图中相关内容的正确表述是A.甲图①时段人口增长特点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乙图A年龄段人口比重受甲图①时段人口增长特点的影响大C.甲图③时段后人口增长特点造成乙图B年龄段后性别失衡D.乙图B年龄段以后,青少年人口比重逐年持续减少图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回答16-17题16.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17.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95-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18.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C.净迁移率打于10%的省(市、区)少 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据此回答19-20题。
图419.关于该生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20.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年 份(年)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 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水含沙量(%) 粮食总产量(万吨) 人口(万人) 196039.7 100.6 1560 18 1.3 9.9 41.5 1990 20 132.8 1080 25 3.8 12.5 62.8 A .森林覆盖率 B .河流含沙量 C .人均耕地面积 D .人均粮食产量22.造成该地30年中粮食单产变化的原因是A .耕地面积增加B .人口增长加快C .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D .农业科技发展 下面是“我国甲、乙两省(区)的人口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23-25题。
23.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分别是 ( )A .气候和地形B .土壤和水源C .水源和地形D .植被和气候24.目前,甲、乙两省(区)正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分别是 ( )A .“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B .平原绿化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工程C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和平原绿化工程D .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和沿海防护林25.关于两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省区都属于西部经济地带B .甲位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乙主要位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C .甲、乙两省区都适宜棉花和甜菜生长D .甲、乙两省区都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甲图是某个国家二战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乙图是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根据甲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 .鼓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B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C .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D .减少劳务输出人员的数量27.在乙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能够与该国1995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情况相符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用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
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
28. 读图3,曲线②为珠江三角洲人口性别比例曲线,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造成俄罗斯1950年性别比低的原因可能是战争 B .珠三角性别比低主要是轻工业发达,女性劳力多C .曲线①表示的男女比例较协调D .曲线②表明到2010年,男性人口会大幅上升图3图4是奥地利1951-2001年五个阶段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期间人口死亡率保持稳定,读图4判断29-30题。
29.奥地利人口自然增长的低谷期发生在A.1961—1971年B.1971一1981年 C.1981—1991年 D.1991—2001年30.近三十年来,奥地利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特征是A.负增长显著 B.机械增长显著 C.自然增长显著 D.过度增长显著读我国某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31-32题。
31.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A.出生率下降 B.自然增长率下降 C.死亡率下降 D.人口总数上升32.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A.就业压力大 B.养老负担重 C.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D.劳动力短缺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9分)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
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
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2)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4分)(3)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的区位优势有哪些?(2分)答案一、选择题BAADC AACDB DDBAB DDCADBCCAA BACBB CA二、综合题33.(共9分)(1)山东人多地少;自然灾害多;山东经济增长迅速,人均收入超过黑龙江省。
(3分)(2)有利: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任答两点2分)不利:增加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计生、住房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