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养护小常识

合集下载

汽车保养提示

汽车保养提示

汽车保养提示汽车保养提示,不管汽车保养费用排行凹凸,只要是买了车,就要及时的对车辆进行保养。

即使平常“舍不得〞开车,由于长期不启动,养护不成本不但不会减少还会增加。

因此,想要自己的爱车畅通无阻地行驶,还是得定期做汽车维护。

以下是瀚达汽修我为你整理的汽车保养提示汽车保养小常识清洗:大多汽车都是露天停放的,空气中的灰尘、鸟屎等长期附着在汽车表面,很容易腐蚀车漆,定期清洗汽车,防止腐蚀性物质长期附着在漆面对车漆造成损伤,有地下停车库或是个人车库的最好检查轮胎:出行前我们要检查轮胎上是否有异物、检查轮胎的磨损程度看是否有异常磨损,并要定期检查胎压如何仪表控制板仪表控制板最容易积攒灰尘,且有很多死角,车主自行清洁时可用毛刷,天天对仪表台、空调进风口、开关、按钮等进行刷拭,防止灰尘累积而难以清除。

如果仪表控制板比较脏,则必须用专门的仪表台清洁剂进行喷洒,并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干净。

清洁后,可以喷上一层表板蜡。

皮革保护专业的汽车美容店配备有整套的皮革护理工具,针对不同的部位选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操作。

此外,专业皮革保护对清洁剂和保养剂的取用剂量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多余的液剂会残留在皮革表面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污染车内环境。

保养汽车真皮座椅方法如果汽车没用座套,那就要定期的适应专业皮革柔软清洗剂擦拭座椅了,由于座椅常常和人的皮肤接触,沾上的油脂很多,一定要及时擦一擦,否则等坐的时间长了,那样就擦不出原样了。

在清洁候不要用吹风机去快速吹干皮革,要做到自然风干,把车门车窗都打开即可。

很多人忽视了给座椅除尘,其实座椅上也要常常吸尘,否则时间长了沾脏东西,会影响皮革的透气性,特别是会渗到排气空里。

因此要常常用吸尘器吸一吸座椅。

汽车护理提示:家庭用车节约、爱车是我们使用车辆应该遵循原则,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一是没有急事或不赶路,能走国道不走高速,尽量节约过桥费和高速费。

二是平常洗车、打蜡全部由自己做,这样既节约了开支又锻炼了身体,而且活做的比洗车店要精细得多三是勤检查维护,每周都要对机油、防冻液、刹车油、电瓶等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车轮每一万公里自己动手换位。

汽车保养常识和技巧

汽车保养常识和技巧

汽车保养常识和技巧
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为了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汽车保养的常识和技巧。

1. 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滤
机油是汽车发动机的“血液”,它能够润滑发动机内部的各个零部件,减少磨损和摩擦,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因此,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滤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每行驶5000公里就需要更换一次机油和机滤。

2. 定期检查轮胎
轮胎是汽车行驶的重要部件,它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安全。

因此,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和气压是否正常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轮胎的花纹深度低于1.6毫米就需要更换了。

3. 定期清洗汽车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污染,如尘土、沙石、鸟粪等,这些污染物会对汽车的漆面造成损害。

因此,定期清洗汽车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每隔一周就需要给汽车进行一次清洗。

4. 定期更换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是汽车发动机的“肺”,它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杂质,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因此,定期更换空气滤清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每行驶1万公里就需要更换一次空气滤清器。

5. 定期检查刹车系统
刹车系统是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定期检查刹车系统的状况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每行驶1万公里就需要检查一次刹车系统。

汽车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汽车保养的常识和技巧,定期对汽车进行保养和维护,让汽车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汽车注意事项小常识

汽车注意事项小常识

汽车注意事项小常识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但是在驾驶和保养汽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一些常识,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汽车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一些汽车注意事项的小常识。

1.驾驶前的检查:在每次驾驶前,要确保车辆的机油、冷却液和刹车液处于正常水平。

检查轮胎的气压和磨损情况,确保轮胎的胎纹深度达到法定标准。

此外,还要检查车灯、车窗、雨刷器和安全带是否正常工作。

2.维护加油站和停车场的安全:将车辆停放在亮度较高的区域里,并确保停车场有合适的照明设施。

在夜间或偏远地区加油时,最好选择24小时开放的加油站,并锁好车门。

3.提高驾驶安全性:正确佩戴安全带,确保每个乘客都系好安全带。

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酒后驾驶,并保持车距。

使用方向盘盖和车辆外部灯光,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中提高可见度。

4.预防车辆被盗:停车时,确保车辆的门窗锁好,并将车辆上的贵重物品放在车内不可见的地方。

如果车辆配有防盗装置,务必打开防盗装置。

5.开启空调前的注意事项:在开启空调前,要将车窗打开一段时间,以便车内的热空气排出,然后再关闭窗户。

这样可以减少空调系统的负担,提高空调的效果。

6.维护汽车电池:周期性检查电池引线和端子的紧固情况,并确保没有腐蚀。

使用一个电池测试仪来检查电池的电压和充电状态。

如果电池老化或电压不足,应及时更换电池以免影响启动能力。

7.轮胎的维护:定期检查轮胎的气压和磨损情况。

正确的气压有助于提高燃油效率和驾驶安全性。

不足的气压会导致轮胎磨损不均匀,而过高的气压则会减少车辆的牵引力和操控性能。

8.轮胎的更换:当轮胎磨损达到法定标准时,应及时更换轮胎。

磨损严重的轮胎会降低抓地力,增加刹车距离,并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

9.刹车的保养:定期检查刹车片的磨损情况,并确保刹车油蓄满。

如果刹车片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以确保刹车系统的正常工作。

10.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滤: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滤是保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关键。

机油可以保持发动机的润滑性能,并降低摩擦和磨损。

小汽车保养常识

小汽车保养常识

小汽车保养常识具体如下:清洗:大多汽车都是露天停放的,空气中的灰尘、鸟屎等长期附着在汽车表面,很容易腐蚀车漆,定期清洗汽车,防止腐蚀性物质长期附着在漆面对车漆造成损伤,有地下停车库或是个人车库的最好检查轮胎:出行前我们要检查轮胎上是否有异物、检查轮胎的磨损程度看是否有异常磨损,并要定期检查胎压检查机油: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每隔一段时间,在汽车启动前检查机油,看机油的颜色是否正常以及机油的深度打蜡:隔半年或一年给汽车打个蜡,不仅可以保护车漆,修复细小划痕,还能使车看上去光亮如新换机油:定期更换机油是保护发动机的关键,对于矿物油一般是每6000公里或6个月更换一次,以先到者为准;半合成机油可适当延迟点;全合成机油则可以每10000公里或一年更换一次,先到者为准冷却液: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冷却液则起到一个关键的昨天,给发动机降温,使发动机能持续正常工作,因此我们要定期检查冷却液,低于最低值时要添加。

空气滤芯:发动机是从外界吸入空气,空气滤芯则是过滤掉吸入发动机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在在发动机告诉运转时对气缸造成磨损,如长时间不更换空气滤芯,灰尘和杂质堵塞空气滤芯,阻碍外界空气进入发动机,则会导致发动机动力输出不足,发动机抖动等现象。

之刹车液:刹车液汽车刹车液盛放在主汽缸上方的塑料容器内,检查时与发动机的状况无关,换句话说或行或止或冷或热均可,看上一眼,就清楚明了。

正常情况:刹车液的高度要高于最低点,但不必达到最高点。

通常情况下刹车液的数量随刹车片的磨损程度做相应变化。

刹车液太多刹车液加得太多并无妨碍。

不过假如你刚刚更换了新的刹车片就要注意。

因为新的刹车片较厚,会使加得过满的刹车液溢出。

须知刹车液滴到车身油漆或底盘上有很大的腐蚀性。

·建议可用一个针头或者吸管将偏多的刹车液吸出。

刹车液太少如刹车液的高度降到最低点以下,意味着该更换刹车片了。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刹车液泄漏的情况。

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常识

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常识

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常识车辆的维护和保养是确保车辆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维护和保养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一些车辆维护和保养的常识。

一、车辆的日常检查1. 每天启动前检查发动机油量、冷却液和刹车液的液位是否正常。

2. 检查轮胎胎压是否符合规定,轮胎花纹深度是否足够。

3. 检查车辆的照明和信号系统是否正常。

4. 检查刹车系统是否灵敏,制动是否正常。

二、发动机的维护1. 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滤,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润滑。

2. 清洗发动机内部的积碳,定期清洗节气门和进气道。

3. 定期更换火花塞和点火线圈,以保证点火系统的正常工作。

4. 定期检查发动机皮带和风扇带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磨损的皮带。

三、变速器的维护1. 定期更换变速器油,以保证变速器的正常工作。

2. 定期检查变速器油的液位和质量。

3. 注意平稳换挡,避免急促加速和减速,以减少变速器的磨损。

四、制动系统的维护1. 定期检查制动片和制动盘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过度的制动片。

2. 定期清洗制动系统,保持制动器的散热性能。

3. 定期检查刹车液的液位和质量,注意及时添加或更换刹车液。

五、轮胎的维护1. 定期检查轮胎胎压,确保胎压符合规定。

2. 定期检查轮胎的花纹深度,及时更换磨损过度的轮胎。

3. 轮胎要均匀磨损,定期进行轮胎的换位,增加轮胎的使用寿命。

六、车身的维护1. 定期清洗车身,保持车身的清洁。

2. 定期打蜡,保护车身的漆面。

3.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减少车身的老化。

七、电器系统的维护1. 定期检查车辆的电瓶电量,及时加注电解液或更换电瓶。

2. 检查电线和接触器的接触是否良好,及时更换磨损或腐蚀的部件。

八、底盘与悬挂系统的维护1. 定期检查悬挂系统的减震器和悬挂弹簧的状况,及时更换磨损或失效的部件。

2. 定期检查底盘零件的紧固情况,确保底盘结构的稳定性。

九、空调系统的维护1. 定期清洗车内空调的过滤器和蒸发器,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清洁。

汽车保养常识

汽车保养常识

汽车保养常识一、常规保养汽车使用也是有周期性的,如果行使了一定的里程数后没有进行适当的保养,很容易对车子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重则提前报废。

选择合成机油为标准,汽车按里程数保养内容:首保:2500公里,只需要更换机油、机油滤,检查全车,看看是否有漏油之类。

第二次保养:10000公里,只需要更换机油、机油滤。

清理一下空气滤和空调滤的灰。

第三次保养:18000公里,需要更换机油、机油滤、空气滤、空调滤。

酌情可以清洗节气门/怠速马达。

第四次保养:26000公里,只需要更换机油、机油滤。

第五次保养:34000公里,需要更换机油、机油滤、空气滤、空调滤。

酌情可以清洗节气门/怠速马达。

第六次保养:40000公里(因为4万是一道坎。

酌情提前保养)需要更换机油、机油滤、汽油滤、自动变速箱油、助力泵油。

清理一下空气滤和空调滤的灰。

第七次保养:48000公里,需要更换机油、机油滤、空气滤、空调滤。

检查发动机传动皮带是否需要更换。

再往后的保养,以此类推,基本上每40000公里需要一次大保养。

以上保养如果是到4S店做,那么建议其他项目均可拒绝保养,但是考虑到车主不被4S 店“黑”,我们还是建议自己购买大品牌的机油,专车专用的,到邻近的维修店保养,效果是一样的,也省钱省事!汽车首保一般是必须的,保养手册上称为强保,这也是考虑到车子经过2500公里这个里程数后能正常行使。

前面的属于小保养,特别是中后期的保养就属于大保养,这个保养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个阶段汽车已进入中老年衰退期,就像人老了,都要定期到医院做些检查,吃一些保健品一样。

如果没做好,就怕会一命呜呼哦~~上面说的是,汽车必要的里程数保养周期内容,下面介绍一下不用按照里程数需要进行保养的汽车重要部位:刹车油:必须2年一换.(如受潮,立刻更换;刹车油,选择DOT-4) 。

冷却液:2年一换(选用免加水的)刹车片(蹄片):每次轮胎换位时,都要留心看一下刹车皮厚度(看刹车皮摩擦面的凹槽深度,小于1.5MM就需要更换)。

用车小常识50条

用车小常识50条

用车小常识50条用车小常识50条作为交通工具,汽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许多人在使用汽车时可能会忽略一些小细节,这些小细节却有可能影响汽车的性能和安全。

下面列出了50条用车小常识,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驾驶前准备1.检查轮胎气压:轮胎气压不足会增加油耗和磨损,同时也会影响驾驶稳定性。

建议每个月检查一次轮胎气压。

2.检查机油:机油是发动机的“血液”,缺少或污染的机油会导致发动机故障。

建议每50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

3.检查冷却液:冷却液可以防止发动机过热,同时也可以防止冬季结冰。

建议每个月检查一次冷却液。

4.检查刹车片:刹车片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件之一,如果磨损过度就需要更换。

建议每5000公里检查一次刹车片。

5.清洗雨刷器:雨刷器可以帮助清除挡风玻璃上的水滴,但是如果雨刷器太脏就会影响视线。

建议每个月清洗一次雨刷器。

6.准备急救箱:在紧急情况下,急救箱可以为车上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帮助。

建议每辆车都应该备有急救箱。

二、驾驶技巧7.不要猛踩油门:猛踩油门会导致油耗增加和发动机负荷过大,同时也会影响行车安全。

8.不要长时间空档滑行:长时间空档滑行会导致发动机过度负荷和制动系统失灵等问题。

9.避免急刹车:急刹车会对轮胎和制动系统造成较大的损伤,同时也会影响行车安全。

10.保持安全距离:保持与前方车辆的安全距离可以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11.避免疲劳驾驶:长时间驾驶容易导致疲劳,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建议每两小时休息一次。

12.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可以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也可以避免罚款和扣分等问题。

三、停车技巧13.不要长时间停放在阳光下:长时间停放在阳光下会导致车内温度过高,从而影响车内设备的寿命。

14.不要停放在草地上:草地上可能藏有尖锐的物体,会刺破轮胎或损坏底盘。

15.不要停放在斜坡上:停放在斜坡上可能导致刹车失灵或制动系统故障等问题。

16.使用手刹:使用手刹可以防止车辆滑动或移动,同时也可以减少制动系统的负担。

汽车常识50条(建议收藏)

汽车常识50条(建议收藏)

1.意外失火:行车途中汽车突然起火,驾驶者应立即熄火、切断油和电源,立即设法组织车内人员离开车体。

若因车辆碰撞变形、车门无法打开时,可从前后挡风玻璃或车窗处脱身。

当人身已经着火时,应采取向水源处滚动的姿势,边滚动边脱去身上的衣服,注意保护好露在外面的皮肤和头发。

不要张嘴深呼吸或高声呼喊,以免烟火灼伤上呼吸道。

2.翻车:当你感到车辆不可避免地要倾翻时,应紧紧抓住方向盘,两脚勾住踏板,使身体固定,随车体旋转。

车内乘客应迅速趴到座椅上,抓住车内的固定物,使身体夹在座椅中,稳住身体,避免身体在车内滚动而受伤。

翻车时,不可顺着翻车的方向跳出车外,而应向车辆翻转的相反方向跳跃。

落地时,应双手抱头顺势向惯性的方向滚动或跑开一段距离,避免遭受二次损伤。

3.车辆落水:汽车翻进河里,若水较浅,不能淹没全车时,应待汽车稳定以后,再设法从安全的出处离开车辆。

若水较深时,先不要急于打开车门和车窗玻璃,因为这时车门是难以打开的。

此时,车厢内的氧气可供乘客维持5~10分钟,应首先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上,迅速用力推开车门或玻璃;同时深吸一口气,及时浮出水面。

4.迎面碰撞:交通事故中的迎面碰撞,受到致命危险的主要是驾驶者。

一旦遇有事故发生,当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不在驾驶者一侧时,驾驶者应手臂紧握方向盘,两腿向前踏直,身体后倾,头靠头枕,保持身体平衡,以免在车辆撞击的一瞬间,头撞到挡风玻璃上而受伤。

如果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在临近驾驶者座位或者撞击力度大时,驾驶者应迅速躲离方向盘,将两脚抬起,以免受到挤压而受伤。

5.改掉乱轰油的习惯:有些人认为在启动前轰空油,使发动机启动容易且不易熄火,熄火前轰空油,有利于下一次发动。

其实,轰空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不仅加剧发动机的磨损和环境的污染,而且每轰一脚油门都要消耗0.01升燃油。

6.不要长时间怠速运转:怠速运转的耗油量为每小时4升,一分钟则耗油0.07升,比重新启动发动机一次所用的油料还多。

7.别走走停停和滥用刹车:行车前要预先计划好,充分考虑途中交通堵塞情况,因为走走停停比正常行驶多耗油5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803354 张若愚
汽车养护别弄巧成拙错误养护法会伤车
在汽车保养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有的人本来以为是在保养汽车,但实际上却弄巧成拙损坏了爱车,以下12种错误养护法供借鉴。

烈日下洗车——伤车漆。

很多车主喜欢在烈日下洗车,认为这样洗后很快就能将车身上的水晒干。

实际上,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凸透镜效果会使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高温现象,时间久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

若是在此时打蜡,也容易造成车身色泽不均匀。

所以,洗车、打蜡最好是在有遮蔽的条件下进行,或者选在阴天、早晨、傍晚时分进行。

洗车像洗澡——害空调。

夏季气温升高,灰尘加大,车身容易脏,洗车会更加频繁。

很多车主在洗车时也希望像给自己洗澡一样弄得彻彻底底。

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汽车空调外表的干爽,如果汽车空调不小心被弄湿,会影响到汽车空调的寿命。

圆圈方式打蜡——效果差。

很多人给车身打蜡都习惯性地以圆圈方式进行,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方法。

正确的打蜡方式是以直线方式,横竖线交替进行,这样才能达到减少车漆表面产生同心圆状光环的效果。

机油太多——出故障。

当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不足时,轴承与轴颈等摩擦会因机油的量少而润滑不良,加剧磨损程度,甚至引发烧瓦轴事故。

但是,如果机油太多,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不仅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而且还会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故障。

因此,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应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为适量。

螺栓过紧——永久变形。

汽车上用螺栓、螺母联接的紧固件很多,应保证其有足够的预紧力,但也不能拧得过紧。

若拧得过紧,一方面将使连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另一方面将使螺栓产生拉伸永久变形,预紧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断现象。

风扇皮带太紧——轴承负荷大。

夏季气温过高,有的司机认为提高风扇皮带的紧度,可以提高发动机冷却效果,因此便一个劲地提高风扇皮带的紧度,造成风扇皮带过紧,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风扇皮带应该保持松紧适当,因为过紧会使轴承负荷过大,磨损加剧,功率消耗增加,同时也会使水泵轴弯曲,皮带拉长变形,寿命缩短。

进口轮胎——未必适用。

有些人买轮胎特别喜欢强调“进口”,国外推出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的用户来说有一个最致命的缺陷就是不适用。

欧洲平整的路面与国内的路况有较大区别,适合欧洲路况的轮胎在国内难有上佳表现,特别是胎侧的耐冲击力方面有些“水土不服”。

一些国外品牌的轮胎在国内合资生产后,都根据国内道路状况在轮胎侧面增加了一层帘子布,从而大大增强了胎侧的抗冲击力。

新蓄电池不充电——缩短寿命。

蓄电池的首次充电称为初次充电,初次充电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

若不充电,即加“水”直接使用,蓄电池的容量不高,寿命将缩短;若直接充电,也会缩短寿命。

通常蓄电池的初次充电是在加注完电解液后,用小电流充电大约1小时左右安装使用最佳。

车内设备随意加——影响行车安全。

私人轿车是随车主行动的,追求乘用舒适和豪华无可厚非,但一些车主自己动手在车内加装各种设备,这种改装,如果处理不妥当,对汽车性能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影响行车安全。

冷却水温度太低——磨损发动机。

夏季天气炎热,有的司机为了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一味要求冷却水温度尽可能的低,有的司机为了达到降温的目的,干脆把节温器拆去,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

汽车发动机既怕热又怕冷,如果冷却水温度过低,会使燃油燃烧恶化,油耗增加,加剧磨损,机油黏度增加,发动机功率降低。

试验表明,汽车行驶时冷却水温度为40-50摄氏度时,发动机磨损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

因此,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并非越低越好,一般应控制在80-90摄氏度之间。

水箱“开锅”速加水——气缸开裂。

夏季天气热,有的司机一看见水箱出现“开锅”现象,就担心发动机温度再升高,立即熄火加水。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它极可能造成气缸盖因为突然受冷而出现开裂现象。

如果碰见水箱“开锅”,一般正确的方法是,立即停车,让发动机保持怠速空转继续散热。

同时打开发动机罩,提高散热速度。

待冷却水温度降低后,再将发动机熄火。

长期不用车或短途用车——机件受损。

有的人虽然成为了有车族,但平时“不舍得”开车,只有放假时才开车出去玩,其实这样的用车方式是很伤车的。

引擎与变速箱等传动机件表面会因长时间处于与空气直接接触的状态而生锈,电瓶也会因为长期的自然放电影响到使用寿命。

最好的方法是每隔几天就跑一次车,跑个三四十分钟。

另外,总是短途用车也会伤车,因为车上机件在发动机启动至稳定阶段之间磨损最严重,发动一次车电瓶所消耗的电力也大约要行驶20分钟才能补足,这样的用车习惯很容易使车子提早出毛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