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秋佳节作文800字【三篇】

合集下载

高中中秋节议论文【三篇】

高中中秋节议论文【三篇】

高中中秋节议论文【三篇】导读:本文高中中秋节议论文【三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篇一】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十五的夜晚人们仰望朗朗明月,想念亲人,所以中秋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团圆节”,人们除了赏月,还要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今年的中秋节,我来到了美丽的盐都程实村,这里的黄昏非常美丽,彩霞像一个个红烧鸡翅膀,真让人垂涎欲滴;还有一些白云像一只只绵羊,真让人想上前去摸一摸啊;就是这里的河水太脏了,没有保护好。

今天是中秋佳节,同时也是表弟舅舅的结婚日。

天色暗了下来,客人们陆陆续续都来了,结婚宴会开始了,舅舅和舅妈来给客人们敬酒了,来到我们这桌时,大家都一起站了起来,我也跟着站起来,并把杯子放在二位新人的杯子下面轻轻的撞了一下说“祝舅舅和舅妈早点生宝宝,给罗程当弟弟!”接着,更惊彩的宴会节目来了,只见表弟外公的脸被别人画得一块黑,一块绿,一块红,一块白,又穿上火红火红的长袍,真像一位搞笑的济公;后面还有几个小外公也被人换了装,有红色的、绿色的,其中一位司仪先生在说新人贺词,祝贺声,笑声,喝酒声,真是热闹非凡啊。

婚宴结束了,我和妈妈带着月饼登上了屋顶赏月,啊!多美的月亮皎洁如玉,漂亮的星星像镶嵌在云海中的几颗钻石,闪闪发光。

我轻轻地咬了一口月饼,它是那么的酥,那么的甜,一股浓郁的清香沁入我的心田。

此时,我想起远在武汉的奶奶、大伯、三叔和哥哥们是否也在吃着月饼赏月呢?我真想念你们啊!【篇二】“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天是中秋佳节,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首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傍晚,我踩着板凳扒在阳台上,望着天空,等着月亮的出现。

天空还是灰暗的,一两分钟过去了,我抬起头:“啊!月亮出现了。

”月亮的头先露了出来,天空比刚才亮了一些,然后只见月亮的身子也慢慢地从云朵里钻出来,随后,月亮的脚也从天空中出现了。

“啊!”天空好亮啊!月亮四周围着几颗小星星,小星星不时地对着月亮眨眼,好像无数盏明亮的灯,月亮也对小星星微笑,真美啊!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大地上的小草更绿了,花儿更美了,一群顽皮的孩子们在月亮下面玩耍,月光洒向他们,他们玩得更欢快了!“妈妈!妈妈!”我喊着妈妈。

中秋节作文800字【三篇】

中秋节作文800字【三篇】

中秋节作文800字【三篇】导读:本文中秋节作文800字【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中秋节起源于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

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

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

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吃月饼有很大的意义,吃月饼以示“团圆”。

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

”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

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

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

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

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

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

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高中生月圆人团圆作文800字【三篇】

高中生月圆人团圆作文800字【三篇】

高中生月圆人团圆作文800字【三篇】【篇一】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自然离不开中秋节。

在这天里,人们自古以来都有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挂彩灯等传统民俗,是中国以及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文化节目。

走出门,就与晚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望着绚烂的晚霞,夕阳,好美!提上月饼,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来到了外婆家。

在路途中,摇下车窗,看着大树摇曳的影子,不禁想起了桂花满天飞舞的样子,今年的桂花躲哪儿去了?驱车来到外婆家,马上便开始了一场丰富的晚宴,看着桌上琳琅满目的美味,我终于忍不住性子,开始挥舞着手中的筷子,不停地进食。

晚餐过后,外婆端来了团团圆圆的月饼,月饼一上场就受到了大家的围观,瞬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我们围坐在桌子旁吃着月饼,赏着明月。

今天的月亮特别圆,犹如一块皎洁的玉,又像一个洁白的盘,在天空中焕发着白色的光芒,月光照耀大地,让人着迷!风姿绰约间仿佛还能看到玉兔与嫦娥走动的身影,过了一会儿便幻化成了一棵树,我不禁想起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以及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全家人在其乐融融中度过了这个中秋。

听着欢声笑语,看着满面春风的家人,不由得想到苏轼所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真是个团圆的好日子。

【篇二】今晚的夜,浓浓的,刚到七点,天空就铺上了一块乌黑的大布。

月亮就像一位羞答答的少女,被云层遮住了洁白的脸庞,散发出皎洁的光芒。

啊!出来了!就在八点多时,月亮从云层中缓缓地移动者,终于,露出了它那美丽而又神圣的脸。

月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月亮周围有几颗疏疏的星儿,时而能听到鞭炮的响声。

“每逢佳节倍思亲”。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是团圆节。

晚上吃饭时,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使人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晚上吃完饭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有说有笑,到处洋溢者节日的气氛。

“花好月圆人团圆”。

晚上,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饼。

望者那金灿灿、油酥酥的月饼,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中秋作文800字范文【三篇】

中秋作文800字范文【三篇】

中秋作文800字范文【三篇】又是月圆时,又是中秋节。

赏月,吃月饼,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节目,更是对古老中华魂的一种传承与祭奠。

不过面对时下各种洋节的蔚然成风,人们似乎忘了本土节日的精神、灵魂之所在,亦是忘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有人说过节无非吃吃喝喝,有人嫌弃中秋节回家团圆的老套,有人认为扭捏作态拍几张照片就是过中秋节,诸如此类的误解、曲解不一而足,是对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怎样的一种嘲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在继承中发展,自发展中传承。

尊重先辈,敬仰传统,这是历经几世浮尘砥砺打磨后的悠悠中华魂。

祖辈、圣贤的古训理应此时相追随,终生莫相忘。

可看看如今的国人,又有多少人在崇洋媚外、奴颜婢膝,甚至数典忘祖,忘了本,也忘了根?君已知韩国、日本纷纷抢占中国的传统佳节所带来的市场,更有甚者,将中国的传统习俗申请成为本国的文化遗产。

面对这种文化侵略,作为泱泱华夏的骨肉血亲,为何竟这般麻木不仁不为所动?不但仅对待本国节日,乃至中华五千年多少优良传统,我们已经忘却它们所真正代表着的,不但仅一种形式,更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再次走向繁荣富强的铮铮铁骨和磐磐基石。

正因为中华传统节日于华夏子孙炎黄儿女举足轻重意义重大,国家才要设立条款予以保护。

身在祖国未去过国外的人,对于中华传统节日于我们的意义或价值,也许并无深切具体的感触,当你一旦踏出国门,走进异国的领土,能给你力量的,或许就是这中华魂。

传承,不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继承,更是对中国历代所有优秀文化的承续。

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载的历史见证、精神载体。

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古老训条至理箴言矢志不渝的坚守;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民族信仰的顶礼恪守、不悔的虔诚;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华夏文明不变的崇敬永远的守护。

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

传承中华魂,如沧海巫山。

岁月如流,沉积万千后成不为浮华所动的傲岸。

关于过中秋节的作文800字三篇

关于过中秋节的作文800字三篇

关于过中秋节的作文800字三篇关于过中秋节的作文800字三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帮大家的过中秋节的作文800字3篇,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

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

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

云生月隐,神秘、迷离。

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

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

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

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

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抚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

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

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

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

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

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抚慰由她传达。

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

以中秋节为主题的作文800字三篇

以中秋节为主题的作文800字三篇

Make yourself happy every day, happiness is given to yourself.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以中秋节为主题的作文800字三篇以中秋节为主题的作文800字篇1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会齐聚在姥姥家,吃饭赏月,今年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早早的就来到了姥姥家。

我们到姥姥家的时候她正在做菜,做的都是我最爱吃的。

小舅妈是第一个到家的,她把手里捧着的大西瓜放下后,就来帮姥姥做菜了。

过了一会儿,大姨和大姨夫手拎着桂林的特产回来了(因为他们刚旅游完)。

桂林的特产还真不少哩:有桂花糕、芝麻糕、姜糖、豆腐乳……紧接着,妈妈提着活螃蟹进屋了。

那些青色的小家伙,还在子里痛苦的挣扎,真是可怜。

姥姥和小舅妈费了好大地劲才把螃蟹“抓”到了锅里。

十来秒后锅里再也没有了“霹雳啪啦”的响声,一切都恢复了平静祥和的情景……咦!这不是吴雪昕姐姐吗?她刚刚参加工作,用领到的第一份工资给姥姥买了箱“营养舒化奶”。

这不,话音刚落,大舅、二舅、二舅妈都来了,他们手拿着一大盒月饼……今天,在合家团圆的日子里除了在外工作的老爸、在外学习的小舅和哥哥姐姐外,大家全到齐了。

“开饭喽!”只听姥姥的吆喝,大家赶紧端菜拿碗筷,说说笑笑地围着圆桌坐下。

只见一桌让人垂涎欲滴的好菜:有酥肉、扣肉、麻辣鸡……热菜凉菜加起来,一共16盘。

我重点介绍一下来自我姥姥家乡的酥肉和扣肉吧!姥姥做的酥肉,会让人觉得肉质松软,味道鲜美。

姥姥说这道菜的秘决主要在于,炸之前要把选好的肉用刀背拍一拍才行!姥姥做的扣肉堪称一绝,肉肥而不腻,因为姥姥在把大块猪肉放在热油中炸的时候,在肉上面裹了一层糖浆,炸时要把肥油焗出来,然后夹上海带或土豆上锅蒸,这样肉才会好吃!麻辣鸡也很美味……吃着吃着姥姥说了一句:“我的这两道菜还没有接班呢?”据说小舅做饭比较好吃,没准就是他了。

大家还谈到残奥会、三鹿牛奶污染事件,其间充满了兄弟之情、儿女之情,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吃完饭后,姥姥给大家拿来石榴和月饼。

中秋节作文800字【三篇】

中秋节作文800字【三篇】

中秋节作文800字【三篇】【导语】黄金盆,白银盆,不如中秋月儿明;盛满金,盛满银,不如金秋团圆心;月饼盛满祝福愿,香飘九州万家庆,嫦娥伴舞庆盛世,天下同结团圆心!我们在这里向大家送上祝福,祝大家中秋快乐!并带来了中秋节作文800字【三篇】,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中秋节起源于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

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

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

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吃月饼有很大的意义,吃月饼以示“团圆”。

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

”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

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

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

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

高中关于中秋节的作文【三篇】

高中关于中秋节的作文【三篇】

高中关于中秋节的作文【三篇】导读:本文高中关于中秋节的作文【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花好月圆共团圆,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是农历八月十五,正是秋天的一半。

所以故名“中秋”。

也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所以又有祈求团圆的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中秋节”,“团圆节”。

在我的记忆中,也过了10多个中秋节了。

但是今年的中秋节给我的印象最美好。

我不仅是看到了玉盘般的明月,更因为这是经历了“5、12”大地震和北京奥运盛会的成功举办后的第一个中秋节。

团结、和谐、坚强,这几个字在我脑海里浮现。

晚上,一轮灿烂的满月,高高的挂在深蓝的天幕上,它那圆圆的脸上,挂满慈祥。

温和的笑容,静静的望着大地。

几朵灰白色的,薄薄的云萦绕在它的身边。

宛如仙女舞动凌绡,翩翩起舞。

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银白色的纱裙,照在那红红地花瓣上,花儿也显得更加娇艳。

我们坐在亲戚的院子里。

围着一张大圆桌,桌上的果盘里,有规则地放摆着各式各样的月饼、水果,一杯清明的绿茶、一盅浓香的酒、一群欢喜的人……真是丰富至极!热闹至极!我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着月亮。

我看见了嫦娥姐姐在和玉兔玩耍,后异在打猎。

吴刚在喝团圆酒。

这真是一幅幅和谐、宁静的画面。

我吃着一块甜甜的月饼,心里充满祝福和祈祷。

我想到地震灾区的孤儿,他们虽然失去了亲人,但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得到了更多的关怀;我想到了世界各国的奥运健儿们,团聚在北京时的那个在比赛场上是对手,在比赛下是传递友谊的朋友的感人场面,那首奥运盛会主题曲《我和你》的优美旋律,仿佛又在我耳边回响。

啊,今年的中秋节,是让我难忘的,我会永远住这一天的!【篇二】“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家人团圆的好日子,全国统一放假庆祝这个传统的节日。

爸爸妈妈决定回老家看望年迈的姥姥。

刚开始我有些不乐意,因为我想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但经不住妈妈的“深刻教育”,我同意了妈妈的决定,因为我也想知道老家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中秋佳节作文800字【三篇】
导读:本文高中中秋佳节作文800字【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那一轮满月带着丝丝忧愁,久久的悬挂在黑布似的天空上,一朵朵沉甸甸的乌云遮住了月亮那皎洁的月光。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中秋之夜,我想起了远千里之外的姥姥。

姥姥,您还好吗?
姥姥,虽然您身在遥远的广州,而您的心却永远连着我的心,手永远牵着我的手。

姥姥,和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您的笑容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我的心中……
记得刚上小学时的我,每天放学都往姥姥您家跑,把每天学过的古诗、童谣背给您听,而姥姥您总会捏着我胖乎乎的小脸,笑眯眯地说:“我们的小菲菲真乖,真棒,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我也总是乐滋滋的笑着,自豪的又为姥姥您说一句甜言蜜语或唱一首动听的歌,让姥姥您开心的不得了。

面现在的我,每天放学后也会情不自禁地走向您家,这时才发现,原来只剩下空房子,可是屋里仍会久久荡漾着我们的笑声……
姥姥,前年我和妈妈去广州看您,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时光呀!您带我去游乐场,陪我一起坐小火车,陪我逛商场,给我买了好多衣服。

姥姥,那时您开心的像一个孩子,就像是我的朋友。

当我和妈妈斗嘴、惹妈妈生气时,姥姥您会板着脸,教育我,一边又说着妈妈,
让她消消气。

我也会在您的教导之下,向妈妈承认错误,逗妈妈和您开心。

时间总是过得那样快,不知不觉中,我们又要离去,火车上,我哭了一路,我想您,姥姥!去年暑假您回来看我,匆匆的相聚之后,您又走了,您还要照顾刚满一岁的小妹妹。

这一别又是一年,姥姥您每天都给我打电话,问寒问暖,问我又长高了吗?长胖了吗?听妈妈的话了吗?我也总是笑眯眯地回答,我长高了,也胖了,更重要的是我长大了,听妈妈的话了!电话那边会传来姥姥您慈祥的声音,哦,小菲菲长大了,理解父母对您的爱了,一这要好好孝顺妈妈哦。

挂过电话后,我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滚落下来。

哦,姥姥,我想您,何时才能与您重逢!
今天正是中秋,远方的姥姥一定也在思念着她可爱的小孙女吧,虽然不能相聚,但我们的心却永远在一起,您将陪伴我一起走过人生小路,永远,永远……
看!那紫色流星划过天空,照亮了整个世界。

同时又洒下了一抹不散的余辉,写下了我对姥姥的思念和祝福:祝姥姥中秋快乐!【篇二】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

春节和中秋是家乡重视的两个节日。

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

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

当然,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

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

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

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

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

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

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

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

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

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

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

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

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

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

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

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

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

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

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篇三】中秋是什么?也许问不同的人便会得到不同的回答,对于孩子来说,中秋是一轮明月和香甜的月饼;对于老者来说,中秋是暮年的感伤和那深深地惆怅;对于异乡的游子来说,中秋是解不开的相思和情结;对于久别的恋人来说,中秋时千里月明共团圆的情怀。

中秋给人们以回味的不仅是那轮明月和那月饼。

中秋是一个奇妙的日子,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凉风习习,家家餐桌前一定会围满了亲人。

平日里,大家各都为了事业学习终日奔波。

难得聚在一起,此
时所有的琐碎之事都被瞬间抛开,家人们围坐在一起轻松的说笑着谈论着。

这时平日里很难觉察到的暖融融的气氛开始弥漫在每一个人周围,也许就在这时我们才会发现,同辈的孩童们已经长高不少了,父母的皱纹和那丝丝银发又添加了不少,爷爷奶奶的手脚渐渐不灵活,也许在这时候心里都会有莫名的伤感,也许会发现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幸福却是最珍贵的。

那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美,是一曲无词无韵的歌曲,是一首蕴含生命与活力的诗篇。

遥望中秋明月,皎洁明亮,珠圆玉润,散发着清凉的光泽,照亮孤寂的夜空,也照亮了众人的眼,那双双迷离的眼神,因为明月而神采飞扬,那双双欲望的目光也因为月而纯真平静。

可是月亮自己呢?月,就这么孤独的驻留在夜空,将摄人心魂的冷艳植入每个人心深处。

遥望整个夜空,竟然没有一颗星星可以和她争辉,她的美,是供世人观赏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因此,明月才会如此美丽,才能够美得让人痴迷,不知道世人的目光给了明月何种的满足,让她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青春不老,冰清玉洁。

依稀想起,初中时度过的一个中秋,在皎洁的明月下,与友人一起,学着古人的豪迈多情,踱着步子在庭院中吟诗作对,饮壶觞以醉月,举杯起而邀月。

如今的我们,离古人太远,距离诗词太远,对于诗词越来越陌生。

但是我认为,中秋之夜的确需要诗词的陪伴。

假想一下,如果中秋留给我们的仅仅是缠绵交织的星月神话,和那月下瓜果,没有一丝丝诗
律的情调,那我们对中秋还有什么回味?
中秋,就是诗。

中秋月下低吟诗词,咏赏秋香皓月。

于中秋明月下,低吟“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时才有了对中秋明月更深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