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盛夏湖南持续高温干旱及同期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2009年汛期湖南省水情总结

2009年汛期湖南省雨水情总结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情处今年以来,我省累计降雨1013mm(1月1日至10月9日),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5%,其中汛期以来(4月1日至10月1日)全省累计平均降雨794mm,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少16%。
汛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基本呈现前多后少之势,空间上湘西南、湘东相对较多,湘中以北、湘西相对较少之势。
今年以来大范围的较强降雨过程不多,但个别点暴雨强度大,发生了山洪地质灾害。
四水干流及湖区水势总体平稳、局部支流暴雨洪水突出。
四水干流控制站来水量严重偏少,湘、资、沅、澧四水今年汛期以来来水量较历年同期分别偏少23%、16%、18%、30%。
全省只有4站次超警戒水位,资水支流赧水绥宁红岩站出现了20年一遇的洪水,湘水支流侧水双峰水文站出现了十年一遇的洪水。
汛后10月份湘江流域长沙、湘潭、株洲出现了超历史的最低水位。
1、汛期雨情综述1.1雨情2009年汛期全省平均降雨 794mm,较历年同期均值(942)mm 偏少16%。
汛期全省降雨在空间上呈现“两高两低”分布,即两个高值区、两个低值区。
降雨高值区分别集中在湘西北地区和湘西南地区。
高值区分别为:(1)资沅水上游地区,中心点最大雨量为金屋塘站1577mm,小沙江站1390 mm次之;(2)澧水上中游,中心点最大雨量是泥市站1347mm,罗坪站1327 mm次之。
低值区集中在湘中以北及湘西地区,分别为:(1)湘中以北地区,中心点最小雨量为周文庙站536mm。
(2)湘西地区,中心点最小雨量为浦市站506mm。
汛期降雨按市州平均统计,和历年同期相比,全省汛期降雨除邵阳持平外,其它市州均偏少。
张家界汛期降雨偏少最多,偏少约3成,岳阳、湘西自治州偏少超过2成,益阳、常德、永州、怀化、株洲、长沙、衡阳、郴州偏少超过1成,其它地区降雨偏少在一成之内。
汛期全省降雨量在1200mm以上笼罩面积共8700平方公里,1000mm以上25000平方公里,800mm以上115000平方公里。
湖南夏秋干旱及环流异常特征

湖南夏秋干旱及环流异常特征张剑明;廖玉芳;吴浩;张建军;赵辉【摘要】利用湖南83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湖南夏秋干旱的分布特征,对湖南夏秋干旱类型进行了划分,对比了3类干旱型在同期大气环流和前期海温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 1961-2016年湖南夏秋干湿变化经历了“干、湿、干、湿、干、湿”6个时段,可分为全省、北部和南部干旱型;(2)全省干旱型年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偏弱、偏北,南亚高压偏强、偏北,东亚地区从北至南呈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EAP)的负位相分布,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偏东、偏北,低层风场在我国江南地区有一反气旋距平环流,湖南大部为辐散异常区,造成湖南大部降水偏少,形成干旱;(3)北部干旱型年份副高偏弱、偏北、偏东,南亚高压和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明显偏北,低层风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较大的东风距平区,湖南北部为辐散异常区,南部为辐合异常区,形成湖南北旱南涝的空间格局;(4)南部干旱型年份副高偏强、偏西、偏南,南亚高压偏强、略偏南,东亚地区从北至南呈EAP的正位相分布,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低层风场在我国华南地区有一反气旋距平环流,华南地区为辐散异常区,江淮地区为辐合异常区,形成湖南南旱北涝的空间格局.【期刊名称】《干旱气象》【年(卷),期】2018(036)003【总页数】12页(P353-364)【关键词】湖南;干旱;环流异常【作者】张剑明;廖玉芳;吴浩;张建军;赵辉【作者单位】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10118;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10118;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10118;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10118;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1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6引言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增大增强,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诸多影响。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而干旱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约占所有自然灾害的七成左右,而干旱造成的损失又占气象灾害的一半以上[1]。
基于热结构图分析2009年湖南省的高温热害天气

引 言
近些年来 部 分省 、 气 象 局 引进 欧 阳首 承教 授 市
构相图, 以物理量 P— 为坐标 , P轴上单位为 h a P ( 由地 面到 10h a , 上单 位 为℃ 。 是垂 直方 0 P ) T轴 向上规定层的插值风向、 风速的资料。3 分别指 0 、
0 和 0 它们与 P在 垂直 方 向上 构成 P—T坐 标 的 , 3条 曲线 。0是位 温 , 是 以露 点 温 度计 算 的假 相 0
提出的处理非规则或称为复杂信息的数字化处理软
件 , 软件对 灾害性 天气 的预测 颇有 成效 。 为此 , 该 河 南省南 阳市气 象 台在 欧 阳 教授 的指 导 下 , 组织 人 力 开发 了热结 构 特 征 第 3期 软 件 。用 此 软 件 对 20 09 年夏季 湖南高 温干 旱 灾 害 , 文进 行 了学 习性 的试 本 分 析和 预测 。
称, 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温度 , 其实质为热量。所谓 3 图 , 实质 为 大 气 垂 直 方 向 上 热量 分 布 的 结 构
一
图。其原理是利用 0 线垂直于 轴和滚流方 向分析
转折 性 变化 , 因垂 直 高 度 达 10h a而 包 括 了对 并 0 P 流层 的超低 温 和规 定层 、 性层 资 料 。利 用 一3 特 图 中的风 向 、 风速 、 线 的结 构 特 征 、 温 、 3 逆 反逆 温
收稿 日期 :0 9— 9— 6; 2 0 0 2 改回日期 :0 9—1 20 1—1 3 作者简介 : 王珏 (9 5一) 女 , 17 , 河南内乡县人 , 工程师 , 从事短期天气预报 和研究. E—m i:lw nje 2 . 0 alch ag @16 cm u
Jrl Ader ,J,( :— f 1 on rMe z 2o8 )19 u o i t0 D 2 19 5 9 af o
西南大旱的原因及反思

西南大旱的原因及反思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的特大旱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
今年春天的高温少雨天气,更是加剧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
其中云南秋、冬、春连旱,出现百年一遇旱情,贵州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旱情,旱情还在持续,我们的同胞还在受苦,对于我们来说,关注灾情的同时,还应主动去了解它的原因。
对此次大旱,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其的反思。
一、自然原因1、极地涡旋出现反常去年开始,极地涡旋就出现明显异常,北极极地冷空气向南扩展,冷空气主体位置偏南,造成北极极地偏暖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异常偏冷。
特别是12月以后,这种异常特征更加明显,并一直持续到目前,北极冷空气大范围持续向南侵袭,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被大范围的冷空气笼罩。
由于,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不断地向南扩散,并长时间滞留在我国偏东大部份地区上空,导致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不能正常循环进入中国西南,因此,云贵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严重干旱。
2、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通过分析广西上空大气结构,专家发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台湾岛至中南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
造成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
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
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自从2009年8月以来就几乎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
此外,由于厄尔尼诺的影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北方降雪频繁。
相反之下,我国西南地区是下沉气流占优势,常出现晴好少雨天气。
3、“世界屋脊”的影响四川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则认为,四川省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积雪少,高原热力因素好,影响省内出现干旱。
我国西南地区2009年秋季特大旱灾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第31卷 第1期热 带 地 理Vol.31,No.12011年1月TROPICAL GEOGRAPHYJan.,2011收稿日期:2010-10-09;修订日期:2010-1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1094;4087104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4306110006);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0652001)作者简介:张新主(1977―),男,湖南祁阳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研究,(E-mail)zhhnnu@。
* 通讯作者,博导,教授,(E-mail)xinping.z@。
我国西南地区2009年秋季特大旱灾大气环流特征分析张新主,章新平*,关华德,谢自楚(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410081)摘 要:利用西南地区5省市126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月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 月平均资料,分析了西南地区2009年秋季特大旱灾降水变化特征以及同期的环流特征。
结果显示:(1)2009年秋季,来自孟加拉湾地区、南海地区暖湿水汽与来自内蒙古水汽均减弱;西南地区大部分地区水汽净获得减少或者由水汽净获得转换为水汽净失去。
(2)2009年9―10月份西风带纬向环流较往年增强,西风槽偏东,东亚大槽西翼偏北;11月份西风带经向环流较强,但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青海东部南下偏北风经向分量较往年减弱,西风槽偏北。
(3)2009年9月份副高偏西偏强,西南在副高控制下,辐合上升水汽减少;10月份云南、贵州、广西大部分地区受控副高;11月份副高西伸至孟加拉湾地区,偏南风只存在17.5°N 以北的孟加拉湾地区,这削弱了孟加拉湾地区向我国西南地区输送的水汽量。
关键词:西南地区;秋旱;大气环流中图分类号:P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11)01-0021-072009年秋季(9―11月),西南地区(本文指的是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以及重庆4省1市)遭受了重大旱灾。
2009年6月连续高温过程的诊断分析及预报预警

( 源 市 气 象 局 , 南 济源 4 4 5 济 河 5 60)
摘 要 :通 过 分 析 济 源 历 年 6月 高 温 天 气 的 气 候 特 征 发 现 , 0 9年 6月 高 温 天 气具 有持 续 时 间长 、 温 强 度 20 高
会使 城市 自然环 境变异 , 生存 条 件恶化 , 源消耗 增 能 大, 城市 负荷严 重 , 给城 市居 民生 活和健 康带 来许 多 不利 影 响 。0 9 2 0 年6 月份 济 源 市 出现严 重 的初 夏旱 , 冷空 气活动 偏弱 , 降雨 异 常偏 少 , 温 明显 偏 高 。 气 在 此背 景下 , 月2 —3 6 0 0日济 源 市 出现 了连 续 1 0天 ≥
t
…
≥ 3 C高 温 或 连 续 2天 出 现 t ≥3 C 并 1 5o 5o 天
们 的工作 、 活带 来诸 多 不便 , 生 特别 是 对 济源 市 “ 靠 天吃饭 ” 的西部 山 区来 说 , 是 雪 上加 霜。 因此 , 更 对 于这样 的极端 连续 性 高 温 天气 , 常 有 必 要对 其 成 非
极 端高温 天气 进行 了分析 并对 河套 暖高压 加强东 移 的原 因以及 高 温形 成 的 物理 机 理进 行 了探 讨 ; 丽 张 娟 等 对洛 阳市 连续性 高温 进 行统 计 分 析 ; 忠 东 王 等 在 对 2 0 0 7年 7月 温 州 高温 天 气 过程 进 行 分 析 时指 出 , 市“ 岛效应 ”对 高 温天气有 一定 的增 强 城 热 作用 ; 郑祚芳 等 对 夏 季北 京 地 区 多个 连 续 性 高 温 天气 进行 了分析 , 并探 讨 了河 套 高 压 的形 成 机 理及 其与 北京高 温 的关 系 。 本文利 用 Mi p c s常 规 资 料 和 国 家气 候 中 心 环 a
大气环流异常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

大气环流异常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气候是地球表层大气、水文和生物等元素或组合的长期统计结果。
而大气环流则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气流分布和运动。
大气环流异常是指相对于正常年份,出现数量和强度不一样的气候系统。
大气环流异常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分析大气环流异常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温度异常大气环流异常会导致地球不同区域的气温异常。
例如,El Niño 现象引发的大气环流异常导致东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由此引发的海洋暖流远距离移动,进而导致全球范围内气温的异常升高。
另外,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引发的大气环流异常会对欧洲的气温产生重要影响。
温度异常进一步影响着全球气候系统的平衡。
高温异常会加剧地表水资源枯竭、干旱和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同时,温度异常还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暴雨洪涝、高温热浪和强风等。
二、降水异常大气环流异常也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引发的大气环流异常导致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进而导致全球降雨分布异常。
一些本来干旱的地区可能会迎来雨水,而原本潮湿的地区却会陷入干旱。
降水异常对农业生产、水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都产生重要影响。
洪涝灾害、干旱和水资源供应不足等问题频繁发生,给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和生态系统带来巨大挑战。
此外,降水异常还会导致地下水位变动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三、飓风和台风频率大气环流异常对飓风和台风活动的频率和强度有明显影响。
飓风和台风的产生和发育需要具备一定的环流条件,如恒定的水温、适当的湿度和稳定的大气环流等。
而大气环流异常则可能改变这些环流条件,从而影响飓风和台风的生成和活动路径。
大气环流异常引发的飓风和台风频率的变化,给沿海地区带来了沉重的灾害和安全风险。
特别是一些低洼地区或岛屿国家,容易受到飓风和台风的袭击,给当地的居民、农田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2009年46月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干旱气象

第 2期
王素萍等:2009年 4~6月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
195
2 东北地区
2009年 4~6月,东北 3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 旱情。
4月下旬,黑 龙 江 北 部 的 塔 河 出 现 轻 到 中 度 气 象干旱,并持 续 发 展;5月 上 旬,旱 区 范 围 扩 大 至 齐 齐哈尔—伊春以北以及东北部的抚远、同江、饶河一 带,为轻到重度旱情;中旬,旱区继续扩大,全省范围 均存在轻到重 度 干 旱;6月 初,东 部 同 江、抚 远 一 带 和西部齐齐哈尔附近仍存在中到重旱;3d后,旱区 范围缩小,旱情缓解,以轻旱为主;中旬后,全省基本 解除。
受旱面积 67万 hm2,严重受旱面积 35.2万 hm2,春 播地缺墒面积 140万 hm2。因旱影响播种面积 67 万 hm2,影响出苗面积 14.7万 hm2。干旱涉及全省 范围,尤其是大同、朔州、忻州、吕梁 4市春播地缺墒 面积均 >16.7万 hm2,除已浇过的水地外,其余耕 地全部受旱。旱情同时造成山西 95万人、18万头 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此外,持续干旱少雨 天气为小麦红蜘蛛等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截至 4月底,山西省小麦红蜘蛛发生面积达 27.3万 hm2,较常年同期增加 2~3成,尤其是中南部地区 偏重发生。
收稿日期:2009-06-28;改回日期:2009-06-29 作者简介:王素萍(1979-),女,藏族,甘肃合作人,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适应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续高温干旱 的时空分布及 同期大气环流的异常特 征。结果表明 : 高温时段从 8月 中旬 初开始一 直持
续到下旬后期 , 其中 8 中旬到下旬高温范围和持续时 间大 部分地 区为 15 月 99年 以来最严 重 的时段 。 西太 平洋 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 、 强度偏强 、 西伸脊 点偏西 , 湖南地 区在副高控制下 , 盛行下沉气流是引
20 0 9年盛 夏 湖南 持 续 高温 干 旱 及 同 期 大 气 环 流 异 常 分 析
罗伯 良, 莉莉 , 彭 张 超
( 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湖南 长沙 4 00 ) 10 7
摘
要: 利用湖南省 9 7个台站降水 、 气温资料 、 C P N A N E / C R再分 析资料 , 析了 20 分 0 9年 8月湖南持
中国长 江 以南 地 区严 重秋 旱 特 征 及 其 同期 大 气 环 流 异常 作 了 系统 分 析 , 出 长 江 以 南 地 区 发 生 的 指
对 长 江流 域 及 华 北 等 地 高 温 干 旱 的分 析 , 对 江 而 南 盛 夏 高 温 干 旱 的 研 究 则 比 较 少 。本 文 主 要 对 20 0 9年 8月发 生 在 湖 南 的持 续 高 温 干 旱 特 征 、 大 气 环 流背 景进 行 分 析 。
1 资
料
秋 旱与 同 期 的东 亚 大 气 环 流 持 续 异 常 密 切 相 关 。
刘 晓冉 等 日 对 2 0 0 6年 川 渝 伏 旱 同期 环 流 场 和 水
所 使用 的资料 包 括 15 2 0 99~ 0 8年 8月 逐 月 的
N E / C R的 2 5 ×2 5 再 分 析 资 料 ( 0 9年 8 C PN A . 。 .。 20
作者简介 : 罗伯 良( 9 5 , , 16 一)男 湖南邵阳人 , 高级工程师 , 从事气候诊断与预测. m i l b i n @13 cr E— a : oa i g 6 .o lu l a n
2 o nfrMe l , 12( : — o Jmf Ad erg 2 0 8 )0 2 I “ i to y 0 , 1 2 5 o 。o
第1 期
罗伯 良等 :09年盛夏湖南持续高温干旱及同期 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20
. 2 1
2 20 0 9年 8月 湖南 降水 与持 续 高 温 特 征
2 1 降水 空间分布 .
大部分 地 区造成 了非 常严 重 的经 济损失 。 湖 南是 盛 夏持 续 高温 干旱 发 生 频 率 较 高 的地 区之一 , 内针 对 高 温 干 旱 研 究 已有 很 多 。杨 辉 国
代际变化与大尺度环流特征。其他一些研究
表 明 , 旱 过 程 常 常 是 某 种 状 态 的 异 常 环 流 型 持 干 续 发 展 和长期 维持 的结 果 。 以上 研究 工 作 主 要 针
西、 湘北 旱情发 展 十分 迅 速 , 扩 散 至全 省 , 湖南 并 对
总结 了高 温 过 程 天 气 系 统 的共 同 特 征 , 讨 了河 探 套 高压 的 形 成 机 理 及 其 与 北 京 高 温 天 气 的 联 系 。 卫捷 等 则 对华 北 地 区夏 季 高 温 和 闷热 天气 的变 化 特 点 及 其 大 气 环 流 的 统 计 特 征 进 行 了 系 统 研 究 。史 印 山等 对 京 津冀 高 温 天 气 的时 空 分布 及 环流 特 征 进 行 了 统 计 分 析 , 讨 了 高 温 天 气 的年 探
究
对北京夏季持续高温天气进行 了系统分析 ,
候平均态采用 17 ~ 00 9 20 年平均值 。 1
收 稿 日期 :0 9—1 —2 改 回 日科技专项 “ 湖南省极端气象灾害预警评估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0 8 J06 资助 2 0 F10 )
汽场 异 常 特 征 进 行 了 分 析 , 出从 中 南 半 岛 到 西 指 南地 区经 向水 汽输 送 负 异 常 和 西 太 平 洋 副 高 持 续 异常 与 川渝 地 区持 续 伏 旱 灾 害 关 系密 切 。一 些 研
月 为逐 日资料 )湖 南 省 内 9 , 7个 气象 台站逐 日降水 和 最 高气温 资料 , 西太 平 洋 副热 带 高 压指 数 由国家 气 候 中心气候 系 统诊 断预 测 室提 供 。在 本 文 中 , 气
起持续 高温干旱 的直接原因 。从南海到湖南地 区存在 经向水汽输送 的负异 常中心 , 这种水汽输 送形 势有利 于持续高温干旱 的发展。 关键词 : 持续 高温 ; 大气环流 ; 水汽输送 ; 异常
中 图分 类 号 :4 80 1 P6 .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引 言
20 09年 8月 , 南遭 受 了有 气 象资 料记 录 以来 湖 最 严重 的持续 高 温 干旱 。这 次 高 温持 续 时 间 长 、 范 围广 , 由于持续 高温 少雨 以及农 田蒸散 剧烈 , 导致湘
等…对 20 0 3年夏季 中国长江 以南异常 高温发 生
的直 接原 因 及 其 可 能 机 制 进 行 了初 步 分 析 , 出 指 西 太平 洋 副热 带 高 压 的极 度 持续 偏 强 和 西 伸 是 直 接 原 因 , 西 太 平 洋 副 热 带 高 压 形 势 的持 续 异 常 而 是 多系 统 综 合 作 用 的 结 果 。 牛 宁 等 对 2 0 04年
第2卷 8
第1 期
干 旱 气 象
J un l f i tooo y o ra d Mee rlg o Ar
21 0 0年 3月
文章 编 号 :0 6— 69 2 1 )一 l 0 2 10 7 3 ( 0 0 0 一 0 0—0 6
Vo12 No. .8 1 Mac 2 0 rh,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