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语文期末复习考试

合集下载

【最新】语文初一七年级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卷(答案)-人教部编版.doc

【最新】语文初一七年级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卷(答案)-人教部编版.doc

广安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殷.红(yān) 澎.湃(pén) 炽.热(zhì) 亘.古(ɡèn)B.抹.杀(mó) 哺.育(pǔ) 悲怆.(chuànɡ) 默契.(qiè)C.疙.瘩(ɡē) 惬.意(qiè)校.补(jiào) 踱.步(duó)愧怍.(zuò) 屏.障(pǐnɡ) 哽.咽(ɡěn)D.调羹.(ɡē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迫不急待锋芒毕露悔人不倦大廷广众B.迥乎不同义愤填膺语无论次群蚁排衙C.气冲斗牛悲天悯人相得益彰毛骨悚然D.鞠躬尽瘁忧心冲冲妇孺皆知颠沛流离3.下列对网络流行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卖萌:装可爱。

(B.正能量:泛指一切健康的、积极的东西C.土豪:原指在网络上无脑消费的人。

现多用于讽刺那些有钱又很喜欢炫耀的人。

D.驴友:指不正当的朋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即将到来的大学生运动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充分发扬自身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B.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

C.“幸福”“幸福感”和“幸福指数”俨然已经成为时下中国的流行语。

D.她是一位教师,不仅是全国人民的教师,而且是她的学生们的教师。

5.下列短语不完全同类的是()(2分)A.太阳升我们高兴大家唱歌老师讲课B.喷出火焰看到长城夸奖我安排任务C.热得难受跑得出汗干得很好放松下来D.一泓泉水生日礼物完全相信大家相信6.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写一句。

(3分)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

7.名著知识填空。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阅读理解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阅读理解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阅读理解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文学作品阅读父亲的长笛赵文静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

她亦是非常地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地,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一、(15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这首诗是他在征战乌桓胜利的归途中,登上碣石山,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看到如此宏伟的景象而写下的。

B.海面浩淼,水波澹澹,映入眼帘的是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盛繁茂;在萧瑟的秋风中,大海汹涌起伏;太阳和月亮不停运转,都好像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云河,星光灿烂,它们都好像出自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C. 这首诗描写海水荡漾,山岛竦峙,是动态描写;描写百草树木丛生,是静态描写。

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和精神。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2—4题【甲】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非淡泊..无以明志。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共五套有答案)初一期末语文复习测试三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共五套有答案)初一期末语文复习测试三

初一期末语文复习测试三一、基础知识。

(35分)1、默写填空(10分)(1)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2) ,稍稍正坐。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

(4)未至,。

(5)江山代有才人出,。

2、根据拼音填汉字。

(4分)归xǐng 、阴mái 、毛骨sǒng 然、léi 弱、3、关联词语填空。

(2分)________我是个作曲家,我要用音符来传达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4、5、选出对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①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且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

②老斑羚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

③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A、反复拟人排比B、对比比喻排比C、对比拟人反复D、反复比喻反复6、给下列一段话加上一段总结性的话。

(2分)厨师烧菜要讲究火候,生病服药要讲究剂量,批评表扬要注意分寸。

“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所以,。

7、下面一段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本段话的含义是: 。

8、仿句。

(4分)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9、根据要求改错。

(3分)近年来,我校初三同学为了迎接中考,在作最后的冲刺拼搏。

据了解,大多数同学学习到晚上12点,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而且效果却不一定好。

许多老师反应,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少同学上课时精神不振。

(1)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错别字。

改为(2)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病句。

(直接写下正确的句子即可)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能力:(6分)在活动课上你一定学过《马的世界》吧,那么对于马你又了解多少呢?1、写出两个关于马的成语或俗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四大名著中两匹名马的名字及主要事迹(4分):三、文言文阅读(15分)(一)课内选文(9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请用正楷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

(2分)“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2.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

(4分)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3.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 )(2)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 )(3)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

( )(4)高高举步,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自从来到这世界上,人类就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B.考试失败了,李玲伤心极了,她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她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的等待着。

5.仿照下列句中画线的部分,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分)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 ? 。

6.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同学,那么你向他(她)真诚地道歉,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B.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C.对不起,是我错了,但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好不好?D.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

7、按照课文或根据意思用课文中原句填空(12分)(1)海内存知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及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梗.上( ) ②菡.萏( )

2.文中有错别字,请找出来两个并加以改正。(2分) ①错别字: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 ②错别字: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3—4题。 芜湖中小学校未来十年规划出台。为什么新规划扩大了中小学的服务半径?①这样规定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城市交通比以前更便捷了,节省了学生上学往返的时间。②二是国家对中小学校的办学规模标准在提高,新建的学校一般不小于24个班左右的规模,现有的小规模学校将逐渐撤并,这样就不得不扩大学校的服务半径。 3.文中①句有一处标点错误,应把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2分) 4.文中②句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写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__________的东西来吧。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__________的水花。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__________着你。 ④我要__________地开放花瓣,看着你工作。 A.惊叹 跳跃 抚摸 暗暗 B.感叹 跳跃 安抚 悄悄 C.感叹 进溅 安抚 暗暗 D.惊叹 进溅 抚摸 悄悄 6.默写。(8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③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昂首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沈复《童趣》) ⑤《观书有感》中借水之清澈,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离情别绪.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请你写出表达与朋友即将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的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3分)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内容上体现了对人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 称这类诗为__________。 8.语文综合运用。(4分)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浓浓的亲情不只在作者笔下,更萦绕在每一位同学的身边。让我们一起走进某校七年级(3)班开展的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去吧,请你试着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1)“家,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你一推开门就用香味把你紧紧来拥抱。”张立同学满怀深情的发言,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心潮起伏。请你也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上一句赞美“家”的话。 要求:尽量简练,最好有点诗意,至少要运用到一种修辞手法。(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件体现温暖亲情的小事,可以驱散冬日的严寒,使亲人倍感温馨。请你和活动中的同学们 一起来描述具体的做法。(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除指由爸爸、妈妈和“我”组成的一个家庭,还能指什么含义,请你根据家的引申义,以主持人的身份给这次活动做个简洁、有力的总结吧。(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5分) 阅读下面三部分文字.完成9—20题。 (一)(12分) ①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②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9.选文第①段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述夏季农民劳作的景象?有何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第①段末“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②段“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中的“黄金”换成“金黄”好不好?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为何说夏“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还要赞美这样的夏季呢?(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的祖国(12分) 张海迪 祖国是什么?也许这是每一个孩子都曾经问过的。我很小的时候,也问过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告诉我,中国就是我的祖国。 可是祖国的概念在我幼小的心中依然模糊,直到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带我去看电影《上甘岭》。片中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从此我会唱这支歌了,我也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就是广阔的田野、宁静的村庄、密密的树林、绿色的山峦、清凉的小河,祖国就是宽阔的马路、高高的楼房、美丽的公园,还有那些勤劳善良、热情真诚的人们。 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坐火车去远行,当火车隆隆驶过黄河铁桥,我看见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从天而降,奔向远方……那一刻我发现,大地是那样辽阔,天空是那样高远。 后来我当了作家,我用自己的笔写我生活中的故事,也写壮丽的雪山、浩瀚的沙漠、缥缈的星空。我渐渐懂得了,祖国不仅是我生长的土地,是我感受温暖与亲情的家园.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我是其中之一。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造。当我在欧洲学习和工作期间,祖国更是我常常魂牵梦萦的地方。每当唱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的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仿佛黄河汹涌的涛声就在耳畔…… 远在他乡更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长江、黄河,从青藏高原逶迤而下,不舍万里,奔向大海;珠穆朗玛峰巍峨屹立在世界屋脊,任凭狂风把头顶的雪雾洒向天边;太平洋的波涛轻轻拍击着宝岛的礁岩,仿佛在亲密地和大陆喃喃私语…… 祖国的历史悠久绵长,就像黄河、长江,历经千年风雨,千回百转,一往无前。回望 亘古绵延的历史长河,亿万次锤炼的民族精神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傲然挺立,气冲霄汉。 当孔夫子面对流水感叹生命的消逝,屈原忧国忧民抚剑悲吟,司马迁忍辱负重奋笔疾书,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就已经被注入了永恒的力量——信仰,责任,关怀,无私。 当李白畅游山水、纵情高歌,杜甫执笔沉思、仰天悲唱,他们给中华民族的子孙留下的,不仅是光焰万丈的诗篇,而且是传承千载的精神——激情,想象,热爱,博大。 当李清照悲切吟哦,岳飞怒发冲冠,他们让我们记住的,不是仇恨,不是抱怨,不是叹息,不是畏缩,而是坚韧无畏、勇往直前的宝贵品格。 我们有无数的词语赞颂先辈们在民族灵魂中熔铸的崇高、坚定、克己、宽容、和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我们的祖先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的瑰丽词句,是一个民族的宽广胸怀,也是我们今天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念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