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说明文阅读指导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中的说明文怎么做?10个方法教给你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中的说明文怎么做?10个方法教给你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中的说明文怎么做?10个方法教给你说明方法1.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说明。

作用: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帮助读者立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2.作诠释对所说明的对象的属性进行解释和说明。

作用:使读者对概念有明确的了解,获得具体的认识,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例:人是能制造工具的高级动物下定义 VS 作诠释下定义:A→B,B→AA:人B: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作诠释:A →B,B ∕AA:人B:能制造工具的高级动物1.生命探测仪是一种高科技救援设备。

2.黑匣子是记录飞机飞行中重要参数的信息存储器。

3.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3.举例子举出一些通俗易懂、具有代表性的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作用:可以将抽象化为具体,把复杂说的浅显,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的认识。

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

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

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

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

马克思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俄文,六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著名诗人与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谢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

这是由于语言知识丰富,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的缘故。

4.打比方运用熟悉的具体事物来比喻所说明的复杂、抽象的事物,对事物和事理的特征形象化的说明。

作用: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

人体内的“联合国”将人体内的“生态系统”比喻为“联合国”,形象地说明了人体内各种细胞间的动态平衡关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特征。

5.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的加以说明的方法。

初中生说明文阅读指导及句子赏析教案

初中生说明文阅读指导及句子赏析教案

初中生说明文阅读指导及句子赏析教案第一章:说明文阅读的重要性1.1 说明文的特点和定义解释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如事实陈述、逻辑推理等。

强调说明文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1.2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和技巧介绍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步骤,如理解题目、快速浏览、细读等。

强调关键词和句子的重要性,并教授如何提取和理解关键信息。

第二章:说明文的句子赏析2.1 说明文句子的特点和类型解释说明文句子的特点,如客观性、准确性和逻辑性。

介绍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句子,如定义句、描述句、解释句等。

2.2 分析和赏析说明文句子教授如何分析说明文句子的结构和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指导如何赏析说明文句子的表达效果,如修辞手法、形象描述等。

第三章: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3.1 理解说明文的主题和结构教授如何快速把握说明文的主题和论点。

指导如何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3.2 推断和判断能力的培养教授如何根据说明文中的信息和线索进行合理推断和判断。

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并指导如何提出问题和建议。

第四章:阅读说明文的实践exercises4.1 练习阅读不同类型的说明文提供不同主题的说明文样本,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4.2 分析和讨论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说明文中的关键信息和观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第五章:总结和复习5.1 回顾和总结说明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回顾本章所学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并进行总结。

强调学生自主阅读说明文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运用。

5.2 复习和巩固阅读理解能力提供复习材料,巩固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进行阅读测试和评估,了解学生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六章:说明文中的概念和定义6.1 理解说明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解释说明文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并强调其准确理解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在上下文中推断术语和概念的含义。

七年级说明文阅读

七年级说明文阅读

七年级说明文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通过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用等方面的介绍,使读者对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七年级说明文阅读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1. 理解文章内容:首先要理解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用等方面的信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分析文章结构:说明文通常会有一个明确的逻辑结构,学生需要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3. 理解说明方法:说明文通常会采用一些说明方法,如定义、分类、比较、举例等,学生需要理解这些方法的含义和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4. 体会语言特点:说明文的语言通常比较准确、简明、条理清晰,学生需要体会这些语言特点,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思考拓展问题:在阅读说明文时,学生可以思考一些拓展问题,如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和区别、该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等,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总之,七年级说明文阅读需要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文阅读指导教案

说明文阅读指导教案

说明文阅读指导教案20XX年11月30日星期二佘冬妹一、教学目标:第四单元是说明文,初一的学生让他们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了解说明文文体知识,难点是弄懂两种文体的区别。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要求学生粗读以下两篇文章,并感知它们的区别。

荷情万种拙政园,撷山川之灵秀,为世人所钟情,不愧为苏州园林之冠。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为世人所敬仰,不愧为花中之君子。

你能想像在拙政园赏荷是多么高雅美妙的事吗?所以,当我听说拙政园要举办首届荷花艺术节的消息时,就迫不及待地想去一饱眼福了。

立秋过后,天还是一样的炎热。

走在路上,我还猜度着荷花是否经得起骄阳的虐待,可踏进园门,才隐约听说荷花还没有到盛放的时节。

我略带失望地走在小石子铺成的曲径上,走向了那有名的荷风四面亭。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

四面荷风三面水,红裳翠盖满池心。

炎夏惬幽寻。

”这是周瘦鹃在吟唱。

我站在亭边,愣愣地看着四周大片大片的荷叶。

层层叠叠的绿,绿得耀眼,绿得洒脱,从四面八方把我包围融合,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化成一抹绿。

我感受到一种清爽直逼我的肺腑,仿佛要洗去心灵的陈年的灰尘。

这是荷风!我已经感受到了!可荷花呢?我为何找不到它的影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是周敦颐在吟唱。

我印象中的荷花应该是玲珑剔透的,花瓣像用淡色的红玉雕刻而成,袅袅伫立在碧波中,纤长而高傲。

它不热烈如牡丹,也不忧伤如秋菊,它只是冷静地思索着、展望着。

如今,面对这么多游人的期待,荷花为何千呼万唤不出来?难道这就是它的傲气?它是君子啊,它不会去迎合别人的喜好,它只能按照自己的原则办事。

荷花美得超然,但不孤芳自赏,它总有开放的时间。

它的美不是妖媚,不容任何侵犯。

它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是被人欣赏,而是奉献果实。

它愿放弃美丽而一心酝酿果实——用它的根用它的心。

我忽然间领悟到许多,心情豁然开朗。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说明文是一种介绍和解释某个事物或现象的文章,而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需要掌握理解说明文、获取并筛选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的基础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和成绩。

一、了解文章结构在阅读说明文时,首先需要了解文章的结构。

大多数说明文的结构组成包括三个部分:导入部分、主体部分和结论部分。

其中导入部分主要是通过引出话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主体部分展开详细而整齐的分析或描述,该部分是文章的核心;结论部分总结文章的核心内容,阐述作者的观点或提出建议。

理解文章结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更好地应对阅读理解中的问题和答案。

二、注意词汇和语法阅读说明文时还需要注意文章的语法和词汇。

初一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于生僻词汇,应该尽量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以免影响理解;•对于一些对句型不熟悉的句子,最好把它重读一遍,更好地理解它的含义;•在解决填空、选择和简答题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不要离题。

三、把握文章中重要信息阅读说明文时,需要把握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也可以是与中心内容相关的细节。

阅读者应通过记录或标记的方式将这些信息突出,以便于回答问题时快速地找到需要的信息,提高答题效率。

四、运用推理、分析和综合能力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文章中信息的接受和收集,还需要运用推理、分析和综合能力,从而学会根据文章中的信息得出结论。

初一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五、做题技巧1.在做选择题时,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重点关注形容词、副词和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解释的词汇。

从选项中该词汇的词性或对应的意译选出正确答案;2.在解答简答题时,尽可能在答案中用上文章的重要信息,要点和原文存在直接关系。

回答问题时,需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并切中要点;3.在填空题时,需要仔细查看文章中的关键信息,以便在填写时避免填错。

七年级下册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PPT 苏教版

七年级下册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PPT 苏教版
常见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列图表 列数字 作比较 分类别 下定义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 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 银屏、锦屏、画屏……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 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 (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的词语)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表示时间的词语) 做帛书。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对象: 特征: 《巍巍中山陵》对象: 特征: 《凡尔赛宫》对象: 特征: 《松鼠》对象: 特征: 《于园》对象: 特征: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对象: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特征:巍峨、雄伟、庄严 《巍巍中山陵》对象:中山陵 特征:巍巍 《凡尔赛宫》对象:凡尔赛宫 特征:艺术价值高 《松鼠》对象:松鼠 特征:漂亮\驯良\乖巧 《于园》对象:于园 特征:奇
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 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 “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 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 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 “部分” 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阅读指导与练习

说明文阅读指导与练习

说明文阅读指导与练习
说明文是文学体裁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它为读者呈现一种过程、现象或事物的本质,并解释该过程、现象或事物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说明文阅读是直接熟悉这种文体,同时了解说明文结构特点及其他细节的重要手段。

一、说明文阅读指导
1.视文章的内容连贯性:说明文的结构一般都是从一个角度出发,由一般到具体、由整体到部分,内容连贯,可以帮助读者有效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2.出关键词:文章的关键词可以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从而有效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3.重文章的逻辑性:文章的逻辑性是比较强的,可以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

4.重视文章的字句表达:字句的表达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便于理解文章的结构。

二、说明文阅读练习
1.句子结构分析练习:
例句:说明文的根本目的是使读者了解某种过程、现象或事物的本质。

结构:主语+谓语+宾语+补足语。

2.抓住要点练习:
文章:
因为现代科技发展,现代社会医疗服务得到极大发展,人类身体健康得到最大保障。

要点:
1.现代科技发展;
2.现代社会医疗服务发展;
3.人类身体健康得到最大保障。

3.逻辑性练习:
文章:
人们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注重健康管理,采取有效的健康保健措施。

逻辑:
人们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注重健康管理采取有效的健康保健措施。

三、结语
以上就是关于说明文的一般阅读指导及练习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熟练地把握并理解说明文的结构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说明文阅读。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品味说明文语言四法宝:删、换、赏、品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品味说明文语言四法宝:删、换、赏、品

品味说明文语言四法宝:删、换、赏、品品味文章的语言,就是体会文章语言特色及遣词造句的妙处。

就说明文来说,就是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生动、通俗、形象,富有情趣的特点。

初中阶段,同学们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能力归根结底体现在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上,可见学会品味说明文的语言极为关键。

下面谈谈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四种基本方法。

1.删一删作为说明文来说,语言的准确性是首要条件。

我们阅读时要注意那些修饰语、限制语,如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和语气等词语的运用要做到准确无误。

这些词语的运用至关重要,删去后往往会使得语句“说话过于绝对,不留有余地”,与事实不相符合,违背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原则。

例如:《巍巍中山陵》一文中的“它(祭堂)在整个陵园建筑中体量最大,等级最高”一句中,两个“最”字连用,表明“大、高”的程度,突出祭堂相对于整个陵园建筑而言,其规模之大、地位之高。

如果删掉两个“最”字则不能表现这一点,可见这两个“最”字的使用准确而严谨,如实地说明了祭堂的特点和地位。

2.换一换阅读说明文时,我们要抓住句中关键的词语,即那些准确简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分析、鉴别它们的语境义,在语境中领会其准确性。

可以采用“换一换”(即用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替换,进行比较)的方法进行揣摩品析。

例如:《巍巍中山陵》一文中的“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一句中的“辽阔”一词可否换成“开阔”呢?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辽阔”是“宽阔的,广阔的”之意,而“开阔”只是“看到的空间范围没有遮挡阻碍”之意。

相比之下,“辽阔”的范围更广,前与“制高点”呼应,后与“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呼应,突出了“平台”的地理位置及作用,可见这里用“辽阔”既十分准确又恰到好处。

3.赏一赏说明文的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但有时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或者为了更好地阐述事理,往往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