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数、睡、距离”,理解“钻研、距离”等词。

2、读通长句子,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会认9个生字;正确书写“数、睡、距离”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1、1900多年前,就在这美丽的星空下(课件出示星空图)有一个数星星的孩子。

2、板书课题,指导写“数”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测学情,初识张衡。

1、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生:张衡。

),指名读词语,注意“衡”是后鼻音2、张衡是汉朝人,(卡片出示:汉朝)生齐读汉朝是一个朝代,距离现在已经1900多年了,再读。

(生齐读)三、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找一找下面的拼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同桌间你读给我听听,我读给你听听,读不对的,帮他纠正。

3、生提示哪些字音需要特别注意的。

“傻”是翘舌音“撒”是平舌音4、去拼音,学生当小老师代读生字5、指导读句,学习字词。

a、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卡片出示:无数)师提示“数”是多音字比喻句,把星星比作珍珠感受“撒”这个动作(课件出示:繁星图)师范读句子,生美美地读句子b、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学习词语“距离”,理解词语意思距是形声字c、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指名读句子依次出示:楚、清楚、清清楚楚,指名读、齐读四、学习课文(一)第一自然段,读好句子。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词语“仰起头”3、师带着孩子一起数星星,体会星星很难数4、课件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指名读、齐读)(二)第二自然段,纠正读音。

1、指名读课文,奶奶叫张衡傻孩子什么呀?(出示卡片:傻孩子)你觉得奶奶为什么这样叫小张衡呢?那奶奶是怎么叫张衡的呢?2、女生读奶奶说的话(三)第三自然段,理解“距离”,识记“距”字。

二年级语文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是啊,蓝蓝的夜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的,太美了。

而且天上的星星多极了,我们平常说星星多,用哪些词语?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多音字:无数、数不清。

天上的星星真的数不清吗?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数过?古时候就有个孩子,最喜欢数星星,他经常注意观察天上的星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数读第三声,星星和孩子读轻声)相机指导多音字“数”。

写课题,指导“数”的写法。

指导“数”的写法:左右结构,左边的“米”一捺变为一点,右边反文旁的第一笔“撇”起笔稍低,要短,撇捺要舒展。

范写后巡视,指导学生写数。

2、初识张衡,读准后鼻音“衡”。

课件出示张衡简介,理解汉朝:中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离我们现在近两千年。

(板书:张衡汉朝)天文学家: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这些天体分布在哪儿,怎么运行的专家。

出示图片地动仪,介绍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

(1)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出示卡片“衡”认读,读准后鼻音。

(2)他是——汉朝人,出示卡片“汉”认读,了解“汉”是前鼻音。

(3)识记“衡”“汉”。

预设: A、提醒读音:“衡”是后鼻音,“汉”是前鼻音。

汉———汗对比识记。

B、“衡”字较抽象,可用谜语:(1)真奇怪,一条大尾巴的鱼游在行里头!(2)观察字的.结构,左中右结构,用加一加方法也可记忆。

(二)初读感知,引导自主识字。

1、小组合作读课文,自主识字。

(出示自读提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老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课文。

哪个小组愿意来给我们展示一下?请你们推荐一名同学来读一读,读书前提出要求,看谁的小耳朵听的最仔细,听他字音有没有读准、有没有漏字添字)读书形式要多样,小组读、男女声读、指名读、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教学思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比较符合低年段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我们当以字词教学为立足点,指导朗读,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张衡数星星的精神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分析】《数星星的孩子》是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这—单元的课文是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

通过钻研教材,我认为:《数星星的孩子》虽然提到了天文方面的一些知识,但这篇课文更确切地说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

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全文通过张衡如何数星星反映了张衡的优秀品质。

【学情分析】字词方面本课要求识记的9个生字几乎有一半是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因此可以适当把时间花在几个重点生字上。

另外在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邮票齿孔的故事》对科学家善于观察与思考的优秀品质有过学习,那么在突破这课的难点的时候学生应该不陌生。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简单了解张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重点词句品读,学习张衡数星星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会认9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学习张衡数星星的精神。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合作探究、集体合作。

【课前准备】1、学生早自习朗读预习;2、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情景展示,谜语导入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点点银花天上开,白天不开晚上开,要问银花有多少,没人能够数出来。

(星星)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不知道)师:那你们数过星星吗?数的清吗?在一千九百多年前,有一个孩子也在数星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数星星的孩子》。

3、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4、听范读,注意听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标上拼音。

5、我们先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听完录音后我们知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出示张衡资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字新词,会用“著名”一词造句。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合作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学习用“著名”造句。

通过朗读,感受孩子对星星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中孩子的探索精神和科学家的严谨态度。

引导学生理解并体验课文中的深层情感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播放夜空星星闪烁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夜空的美,并谈谈自己对星星的认识和感受。

提问导入:你们小时候数过星星吗?是什么感受?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一个孩子数星星的故事,他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新课呈现朗读课文:学生先自行朗读课文,然后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体会课文情感。

理解内容: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数星星的孩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能成为一名著名的天文学家?”等。

重点词句讲解:结合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字新词,并举例说明如何用“著名”一词造句。

深入探究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孩子的探索精神和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对自己有何启示。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谈谈自己是如何克服的,以此体验课文中孩子的坚持和勇气。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著名的天文学家及其成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课堂练习朗读练习: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造句练习:运用“著名”一词进行造句,检验学生对该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思考题: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提升总结课文: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數星星的孩子》教學設計篇一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9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張衡是古代的天文學家,他從小愛觀察、善於觀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張衡是怎樣數星星的。

教學重點:理解張衡是怎樣數星星的。

教學難點:理解爺爺講的有關天文知識。

教學過程:一、設疑導入,激發興趣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閃一閃的,特別美麗。

大約在1800年以前,有一個像同學們這麼大的孩子特別愛數星星,你們想知道他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數星星的孩子”。

瞭解這個愛數星星的孩子的故事。

板書課題:29數星星的孩子(生齊讀課題,質疑)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1)把課文讀准讀通順,(2)認讀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3、檢查學習生字情況,師重點指導學習“撒、仰、傻、衡”的識記4、指名逐段讀課文,講評讀書情況,並思考:課文主要講了()的()事。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1)學生自由讀這一段,想一想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麼?(2)接著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圖,引導朗讀:藍藍的天空像碧玉盤,無數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盤裏的珍珠,這是多麼美的景色,誰來讀一讀?靜美的畫面,抒情的話語,激起學生的情感,學生會自覺地讀起來。

(3)想像畫面,用自己的話把所想到的描述出來。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奶奶的話,指導學生讀得緩慢一些,讀出疼愛小孫孫的語氣。

(2)提問:小張衡是怎樣說的?自己讀一讀,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讓學生通過多讀書,自己去領悟內容。

(3)通過扮演角色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小張衡的話。

並說說讀懂了什麼?(引導學生領悟小張衡觀察的仔細、準確,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亂動,這是多麼了不起呀!)(4)指導感情讀文,讀出天真、肯定的語氣,最後分角色朗讀。

以上教學環節通過創設情境,渲染點撥,充分發揮了兒童的豐富想像力和善於表現自己的特點,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內化了語言。

人教二下《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人教二下《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12、数星星的孩子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第1自然段。

3.了解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培养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了解张衡从小喜欢观察星星,长大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天文学家的故事。

产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课文内容,认读生字教学过程:一、引入揭示课题你们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的清吗?让我们带着问题来看课文《数星星的孩子》板书:12、数星星的孩子二。

检查预习情况读生字卡片,朗读课文三、提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四、自学讨论交流1、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要学的生字2、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板书:盘仰距离转楚刻苦著撒傻隔衡(认读生字)方法:(1)指名读生字(2)指名组词(3)指名领读生字,并组词3、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二、课堂小结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他为什么要数星星?下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三、分层作业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2、了解张衡从小喜欢观察星星,长大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天文学家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引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二、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读生字卡片三、提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课文四,自学讨论交流1、读第1自然段。

思考:知道这个孩子是谁了吗?读了这一段知道什么了?反复读体会“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的意思,想象当时情景2、读第2、3自然段。

思考: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的看法相同吗?读一读奶奶和张衡说的话,说说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3、读第4自然段。

思考:爷爷对张衡的看法是赞同还是反对呢?读一读爷爷说的话,从爷爷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识?4、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段说了什么内容,张衡为什么要这样做?读含有“果然”一词的句子,体会果然的意思5、读第6自然段现在你知道这个孩子是谁了吗?他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五、学生汇报、看课后第2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数星星的孩子”所蕴含的寓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晚上有没有看过天空中的星星呢?有没有数过星星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数星星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数星星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不要读错字,不要漏字,要读得流畅。

2.请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用笔在课文中的生字词下面画线。

三、学习生字词1.请同学们看黑板,我给大家写一些生字词,请你们认真观察,然后读一读。

2.生字词:数、星星、孩子、观看、天空、闪烁、亮晶晶、无数、密密麻麻、群星、争辉。

3.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这些生字词的意思。

四、理解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篇课文?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一下课文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孩子为什么喜欢数星星?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三、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画一画你心中的夜空,然后数一数你画了多少颗星星。

2.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数星星的感受。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数星星的孩子喜欢观察天空,喜欢数星星。

2.我们也应该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五、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2.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绘画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024年北师大版春季二年级下册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2024年北师大版春季二年级下册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五、课后作业
1.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观察夜晚的星空,让孩子尝试数星星,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2.家长协助孩子复述《数星星的孩子》的故事,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星星的美丽与神秘。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七、课后延伸
1.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画一画自己数星星的场景,或者写一篇关于星星的作文。
2024年北师大版春季二年级下册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颗闪亮的星星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了,这是星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故事,就是关于一个数星星的孩子。请大家准备好,我们一起走进《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
2.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教师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并简要介绍课文内容:“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孩子在夜晚数星星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星星的美丽与神秘,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故事吧。”
3.教师进一步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吗?”
4.学生发挥想象,教师总结:星星之所以会一闪一闪,是因为它们在宇宙中运动,距离我们很远,所以看起来像是闪烁的。
四、情感体验
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个数星星的孩子,感受夜晚星空的美景。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数星星的孩子感受到了星星的美丽,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2.教师可以规划一系列与星空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星空摄影大赛”、“星星知识问答”等,以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对天文有特别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二十一、教学总结与展望
1.教师在学期末进行教学总结,评估《数星星的孩子》这一单元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下《数星星的小孩》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小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撒、玉”等9个生字,会写“斗、玉、组”等12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与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与考虑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收集有关张衡的故事。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看见蓝天上有许许多多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特别有趣。

您们有没有数过星星呢?离我们现在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小孩,他却数起星星来了。

他为什么要数星星,又是如何数星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小孩》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读课题。

指名读、齐读,注意多音字:数(shǔ)星星。

二、审题
从课题中您明白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不?(在“小孩”下加着重号)写这个小孩的什么事?(“数星星”下加着重号)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范读全文。

问:数星星的小孩是谁?
简介张衡:张衡是我国古代东汉人,离现在差不多近二千年了。

他从小就喜爱观察大自然,以后又刻苦钻研天文知识,后来成为一位特别有名的天文学家。

2、自读课文:
①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哪几段写张衡小时候的事?写他小时候的什么事?他长大后如何了?课文哪段写了?
③在文中划出本课田字格中的生字词,看看是在哪句话里出现的;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以上三个问题的落实情况:
(1)抽卡片认读生字词、
①数:多音字。

在“数星星”中读shǔ,在“无数”中读shù。

②“之、勺、睡"几个字是翘舌音,“组”是平舌音,“名"是后鼻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
课文第1-5段写张衡小时候的事,第6段写长大以后的
事。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考虑:张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
(读词卡:“晚上”、“院子”、“数星星”)
2、演示幻灯片,理解比喻句:
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夜空,课文用哪句话来描写?请小朋友划出这句话,并读一读。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

(读词卡:“颗”)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分析第二句话。

这句话把星星比作了什么?为什么把星星比作珍珠呢?“无数"说明了什么?“碧玉盘"指的是什么?课文用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星星的美。

再齐读这句话、
3。

观察插图。

张衡是如何数星星的?(读词卡:“靠着”)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他数得认真?“一直数”
4、指导朗读句子“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读“一颗、两颗"时要放慢些,“一直”要读重音,表现出他认真、耐心、
5。

齐读第一段、
五、学习部分生字词
1。

指名读词卡:数星星、晚上、院子、靠着、颗。

2。

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熟字与部首分析,记忆字形、 3、组词:
数( ) ( ) ( )
靠( ) ( ) ( )
除了说“一颗星”外,还可说一颗什么?
六、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29、数星星的小孩
数星星
张衡——-————天文学家
(汉朝人)坐、靠、仰、指、数(刻苦钻研)
喜爱、认真、不怕累
第二课时
一一、复习导入新课
1。

出示词卡指名认读:
晚上、院子、靠着、数星星、颗。

2、依照以上的词语把第一段意思说一说。

张衡数星星多认真呀!一直数到几百颗、奶奶与爷爷是如何说的? 下面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奶奶如何说的?小朋友自己读读看、
2、女生读奶奶说的话。

注意奶奶是笑着说的,要读得特别亲切、(女生朗读第二段)。

3、奶奶说的话里哪个词说明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
“又”说明他经常数。

今天又数了,一数就数了几百颗。

张衡数星星真刻苦啊!
4、奶奶对数星星有什么看法?把奶奶说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
1、张衡是如何说的?默读张衡说的话。

张衡同意奶奶说的话不?您如何明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2、他为什么说能数得清?“总是”是什么意思?
3、张衡如何会明白这些的呢?(认真观察)
4、齐读第三段。

指导读出肯定的语气。

5、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
小结: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却说数得清。

因为张衡他经常数星星,而且认真观察,明白了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这颗星与那颗星中间总是那么远、
四、讲读课文第四段
1。

爷爷走过来如何说?把爷爷说的话全部找出来。

(自由读爷爷说的话)
齐读词卡:“爷爷”。

2、爷爷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指名读爷爷讲的话。

一人读一句。

(指名轮读)
指名五个学生讲这五句话。

一人说一句,用讲话的语气说说。

(指名讲述)
3。

爷爷赞成谁的意见?为什么?爷爷说的话跟张衡说的哪些话意思是一样的?
齐读词卡:“之间”。

“之间”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星星的运动是有一定规律的)
4、爷爷还告诉张衡哪些新知识?
读词卡:“一组”、“名字”
5、出示图片,让学生区分哪是北斗星?哪是北极星?并让学生用笔把北斗星连起来,说说北斗星是什么模样?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那七颗星叫北斗星。

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

(读词卡:“勺子"、“北斗星”)
分析第二句话。

(具体地说出了北斗星分布呈勺形) 6。

北斗星与北极星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图上比划一下北斗星是如何绕着北极星转。

师简单介绍:北斗星以逆时针的方向绕着北极星转。

在地球上看北极星,它几乎是不动的。

北斗星绕北极星一圈就要用一天一夜的时间、
7、齐读第四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