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路径分析

合集下载

东北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东北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东北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东北地区各省市的经济发展也获得了较大的进展。

在东北振兴战略中,黑龙江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在东北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在经济发展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东北振兴对黑龙江省的影响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显著提升了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黑龙江省的投入,推动了省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

东北地区内部协作加强,黑龙江省与其他东北省份的合作交流也更加紧密。

在东北振兴的推动下,黑龙江省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格局不断得到优化。

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都发展迅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

黑龙江省特有的资源优势也得到了更好的利用与保护。

东北振兴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随着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加剧,黑龙江省在面对更大的发展压力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三、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1. 产业结构不适应在东北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仍然偏重传统产业,尤其是重工业和资源型产业。

这些传统产业面临市场萎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2. 地区发展不平衡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相对较为繁荣,而一些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人口外流问题严重。

3.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黑龙江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而闻名,但与此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逐渐加大。

4.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由于一些状况,黑龙江省的人才流失严重。

大量优秀的人才选择到更发达的地区发展,给黑龙江省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

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步伐,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黑龙江省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实现从重工业向高端产业的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以黑龙江省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以黑龙江省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地处中国边疆,拥有富饶的自然资源,却也面临着重要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问题。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作为一个拥有广袤森林、丰富资源的地方,黑龙江省也在积极探索这个方向。

一、黑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森林覆盖率高达57.5%,水资源储量也达到了全国第二位。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比较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黑龙江省政府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资源保护力度,提升环境质量。

比如,在水资源方面,黑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保护河流和湖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也加强了生态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黑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上,也积极推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比如,黑龙江省政府开展了多项生态环境宣传和教育活动,动员各方力量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

此外,黑龙江省也利用国际合作的机会,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保交流和合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黑龙江省也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主要是指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需求相互协调和平衡,创造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在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林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黑龙江省拥有大量的林业资源,因此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过去,由于砍伐过度等原因,黑龙江省的森林资源受到很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这些资源,黑龙江省出台了相关政策,实行可持续的林业经营方式,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水平。

2. 农村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是中国东北的农业大省,因此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非常重要。

在农村地区,黑龙江省政府鼓励农民从事生态农业、旅游业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同时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分析

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分析

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分析作者:张文平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23期张文平(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 150030)摘要:研究分析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对黑龙江省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合理性参考。

本文主要论述自建国以来,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的漫长进程,以及对发展现状、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远远的高出全国的平均水平,由于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水平增长缓慢;(2)黑龙江省综合实力整体偏弱,个别城市拉动作用较强,多数城市与龙头城市差距较大;(3)黑龙江省城市数量比较多,但规模偏小城市人口100万的城市特大城市仅有2个;(4)黑龙江省长期以来形成了资源型、重型的产业结构特点并且产业结构不合理。

结合相应历史时期的外部环境作用,将整个发展历程分为若干阶段。

通过对每个阶段政策,经济,人口,工业及环境因素的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特点与趋势,进一步指导预测黑龙江省未来的城市化趋势。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人口政策黑龙江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8(b)-0222-03伴随着黑龙江省城市化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市和谐、均衡与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风险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通过对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中每个阶段变化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化分析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分布与演变分析,使黑龙江省城市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所以本文通过对黑龙江至建国以来城市化发展现状和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自身特点,通过对黑龙江省城市化现状及发展进程的研究,剖析城市化的相关制度与政策,探究黑龙江省城市在各时期的发展现状与特点,为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提供合理性的参考意见与技术支持,从而加快促进黑龙江的城市发展和振兴。

通过分析黑龙江省自建国以来的城市阶段发展研究概况及黑龙江省历经漫长城市发展时期的研究,为黑龙江省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合理性参考意见。

黑龙江省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

黑龙江省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

19经济研究黑龙江省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郭新梅 (黑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所)摘要:随着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黑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今后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黑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关键词:黑龙江;高质量发展;路径【作者简介】郭新梅(1981—),女,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黑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所。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2JYH043)。

【项目类别】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专题项目。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发挥高校与科研院所领军作用,鼓励在现代化农业、能源等优势领域创造国家实验室,在页岩油、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智能等领域积极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

提高创新主体地位,围绕高端大型铸锻件、发电装备、船舶及工业动力等领域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强化一重、哈飞等在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

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黑龙江省在先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上,组建创新联合体。

(二)激活科技创新活力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启动数字经济、生物产业、智能装备、现代农业等重点攻关专项。

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育种、生物能源等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

在航空发动机、页岩油气开发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新能源、信息技术、寒地装备、现代农业等领域创造属于黑龙江的独门绝技。

发挥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实施战略科学家头雁、科技英才春雁、卓越工程师等支持计划。

全面落实“龙江人才振兴60条”措施,创新人才管理激励机制。

(三)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行动,建立科技成果资源库,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主体有效承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培育科研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浅析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黑 龙江省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研究 和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存在 的问题,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 行的对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参 考,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进简政放权
简化审批流程和环节,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政府服务 效率。
加强金融支持
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融资担保体系,降低企业融资 成本。
04
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论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 战。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缺乏 动力。
人才流失严重,科技创新水平 低。
营商环境较差,市场竞争力不 足。
02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概况
1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 资源、人力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2
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 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 。
3
在过去的几年中,黑龙江省经济保持了稳定增 长态势,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要点一
发展环境不优
要点二
体制机制不活
黑龙江省在吸引外资、人才引进等方 面存在劣势,缺乏与国内其他地区的 竞争优势。
பைடு நூலகம்
黑龙江省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市 场化程度较低,缺乏灵活的市场机制 和激励机制。
要点三
政策扶持不足
黑龙江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 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无法有效吸引 和推动经济发展。
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尚未完全揭示问题的根本原因。 未来可以深入研究人才流失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

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四维旋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四维旋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值 为主要测度 目标 , 建立 以资 源循环旋 度、 农业产业集群周期 、 旋度激励政 策激励与 经济产值 增量 为 自变 因子 的四维 坐标体 系 , 分
析黑 龙江省农业 资源开发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忽略产生较大政 策扭 曲情 况下 , 得出其升级路径 具有类 似圆锥螺 旋线方 程 的爬 升性质 , 且资源旋度 为主要可控激 励源。结 合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 , 出关键升级节 点的匹配政策建议 。 给
HU Y I O ig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ee r h 0 o r—d me s n l rsCi d t n E o o c De e o me tP t r fAg iu t r lRe o r e v p n n u ty sa c nF u i n i a o Cu l m a i c n mi v lp n a t n o r l a s u c s De do me tI d sr o e c u
f n s i l e o gi l l e uc ee p e n ut f eoga Po c .h sl o e h t pr ept hd f m o i uta c t s ar uua r oI ̄ dvl m n idsyo H inj g r neT e eus hw dt t eug d a a te et  ̄ d rl u rf s c t s ' r o t r l i n i v r ts ah a h h a
a t o o sr ce u i n in lc o dn t y tm h c o oe y sl c u l cu trc ce p eee t o ce n c n mi n rme t u h rc n t td a f rdme s a o r iae s s u o o e w ih c mp s d b c r e c r , l e y l , rfr n a p l i a d e o o c ice n , u s i l i s n s d h o r iae s s m a d u e te c o dn t y t whc o k e o o i n r me th td r e rm o re c r f l smanme s l tre t i lt h p rd a e ihto c n m cice n ta e v dfo s u c u l ed a i i i A u ̄ ag t o s t muaete u ga ep t h

浅析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王艳红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03期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1、农村经济成份与产业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和复合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下,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农村经济原有的单一经济形式已逐渐转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变成了一体化经营的复合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2、农村经济关系开始走向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特点逐渐消失,农村里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逐步市场化,完全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价值规律来自由调节,由市场去优化配置农业各种资源。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1、农产品质量跟不上目前,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的过剩。

我省农产品产量增长趋势过快,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发展滞后,人均资源匮乏,导致产品质量没有跟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大量产品处于积压状态。

随着我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质量提高迫在眉睫,但我省对农业的科技投资存在着严重不足,导致农业技术进步受阻,从而影响了我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目前在黑龙江,还存在着相当大比例的薄弱村集体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高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使党支部缺乏履行领导职能,缺少为群众提供多种服务的能力,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得不到更好地服务,因此他们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素,从而导致农村经济不能持续、稳定、全面发展。

3、农业对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投资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受到资金的限制,另一方面投资动力相对缺乏、缺乏优越的投资“技术”,投资引诱也严重不足。

过度安逸的农村生活使得农民缺乏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从而导致其抗风险能力不高,因此农民通过投资来进行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动力相对缺乏。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循环经济是指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的经济模式。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循环经济产业正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第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发展。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国际社会积极制定和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企业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

因此,循环经济产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科技创新驱动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循环经济产业也面临着技术革新的机遇。

例如,新一代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资源消耗,推动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同时,智能科技的应用也能够促进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废物管理的精细化,进一步提升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

第三,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石。

各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积极支持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例如,一些国家出台法律法规对资源利用和废物管理进行监管,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处理。

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奖励补贴等措施,提供经济支持,鼓励企业从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循环经济模式。

第四,市场需求的变化催生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于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循环经济产业以其低碳、低能耗的特点,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市场需求的变化将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第五,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

循环经济产业的兴起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和技术人才的支持,因此,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

例如,废物回收处理行业、再生资源利用行业、环保科技研发行业等都将成为未来就业市场的新热点。

同时,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链条扩展,进一步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 初期减少 8 3 . 4 %, 扣 除公 益林 中 的成 过熟林 蓄积 , 已基本 无林可采 。资源的枯竭 , 必然使城市的发展受 到阻碍 , 因此 , 黑龙江省 的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战略性 意义 。 3 . 生态环境被破坏 。 黑龙 江省在发展工业过程 中, 片面追
齐 齐哈 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七 台河 、
2 0 1 3年第 2 5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ON0MI C RE S E ARCH GUI D E
No . 2 5 , 2 0 1 3 S e r i a l No . 2 0 7
总第 2 0 7 期
黑龙江省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路径分析
曹 旭, 王 金 秋
( 沈 阳工业大学 , 沈阳 1 1 0 0 2 3 )
中图分类号 : F 2 1 7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 2 0 1 3 ) 2 5 — 0 2 2 9 — 0 2
引言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 、 流通和消费等过程 中进行 的减量 化、 再利用 、 资源化活动 的总称 。循 环经 济是 一种生态经济 ,
到严重破坏 , 城市发展也较为落后 。
1 . 工业科技不发达 。 黑龙江省位于 中国的东北部 , 经济实 力 并不是很强 , 教育水 平也没 有达到非 常高 的程 度 , 相 对于 发 达 的城 市而 言 , 黑龙 江省 的城 市属 于正在 努力 发展 的地
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为 目的 , 以高科技 、 高技能 为手 段 , 转变生 产方式 、 消费方式 、 经济 发展方式 , 达到效率 和公 平相统 一 , 实现社会和谐 。循环经济遵循 “ 3 R ” 原则, 即资源利用 的减量 化( r e d u c e ) 原则、 产 品的再使用 ( r e u s e ) 原则 和废弃 物的再循 t ;  ̄ ; ( mc y c l e ) 原则 。 循环经济 的特征即低消耗 、 低污染 、 高效 ” 。
城市 的发展是衡 量一个 国家或地 区经济社会 发展水平
区, 虽然部分 城市有较 为 出名 的企 业 , 但是并 未将黑龙 江省 的整体实力带动起来 。 省内城市在对 于发展循环经济 的技术
上, 缺乏 自主研发 的能力 , 尚未取得突破性 的成果 , 也未形成
的标志。 改革开放 以来 ,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 人 民生 活水平不
放, 使得 空气混沌 , 河流污浊 , 达不到使用功能 。据相关研 究 ,
目前黑龙江省未被污染的河流只有乌苏里江。 其次 , 农业生产 中农药 、 化肥 的大量使用和排放 , 使黑土肥力下降 , 河流污染 ,
基金项 目: 辽 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 目( L 1 2 D J L 0 4 2 ) ; 辽宁省教 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 目( W2 0 1 2 0 2 0 )
作 者简介 : 曹旭 ( 1 9 6 6 一 ) , 男, 辽 宁辽 阳人 , 副教授 , 硕士 生导师 , 博士, 从 事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研 究 ; 王金秋( 1 9 8 9 - ) , 女, 黑 龙江饶 河人 , 硕士研 究生, 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 究。
鹤岗、 伊春、 黑河、 绥化 、 大 兴安 岭 等 , 城 市各 具特 色 , 地域
辽阔, 并 向全 国提 供大量 的资源能 源 。根 据主要 经济 来源 以及发 展 潜 力将 黑龙 江 省 的 城市 分 为 四类 : 工 业 发 展型 城 市 主要包 括 哈尔滨 、 齐 齐哈 尔 、 佳 木斯 、 牡丹江; 矿 产资 源 型城 市 主要 包 括 大 庆 、 鸡西 、 双鸭山、 七 台河 、 鹤 岗、 伊
题与社会问题 , 研究发展城市循环经济意义重大 。

业 结构单一 , 过分依赖 资源发 展经济 , 导致黑 龙江省 的资源 能 源 大量 地被 消 耗和 浪 费 。大 庆油 田可采 储量 已剩 不 到
3 O %翻 。双鸭山 、 鸡西 、 鹤 岗和七 台河 3 9 个 国有煤矿 , 有 1 3个

要: 分析 了黑龙江省城 市发展循环经济 的现状 以及存在 问题 ; 根据主要 经济来源 以及发展 潜力 , 将 黑龙江省
城 市分为_ y - _ . l k 发展 型城 市, 矿产 资源型城 市, 农业主导型城 市, 出口旅游型城 市; 针 对不 同类型 的城 市 , 提 出了发展 城
市 循 环 经 济 的路 径 。 关键词 : 城市循环经济 ; 发展 ; 路 径

黑 龙 江 省 发 展 城 市循 环 经 济 的现 状 及存 在
问题
( 一) 黑龙江 省城市发展类型划分
黑龙 江省 位 于 中国东 北部 , 该 省 的 城市 包 括 哈尔 滨 、
资源枯竭 , 四大煤炭现 已面临煤 炭资源枯竭或大量关井 的局 面【 3 】 。伊春和大兴 安岭成过熟林 蓄积仅剩 2 . 2亿立方米 , 比开
断提高 , 城市 的发 展以及城 市化进程加 速 , 由此带 来资源 匮 乏、 环境恶化 、 人 口众多但缺 乏公共设施 等一 系列 的环境 问
符合本省省情 的循环 经济发展模式 , 在具 体的研究和实践上 显得很薄弱 , 科技人才 队伍有待于加大培养。
2 . 资源 日益匮乏。 由于长期 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 产
在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的前提下 , 以减少环境污染 和提
( 二) 3 t 展城市循环经济存 在的问题
虽然 黑龙 江省发 展循环 经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对 具有 一定 的优势 , 但 是, 由于地处偏远 , 科 技落后 , 长期采 用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
式, 导致 黑龙 江省经 济的可持续 发展受 到制约 , 生态环 境遭
春、 大兴 安 岭 ; 农 业 主导 型 城 市 主要 指 绥 化 ; 旅 游 出 口型 城 市主要 指黑河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1 9
求 经济效益 , 与可持续发展理论背道而驰 , 使生态环境遭到严
重破坏 。首先 , 由于工业 的“ 三废 ” 未得到科学 的净化而被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