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复式折线统计图》测试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测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测试题

、已知某县农民 20XX 年——20XX 年每人年平均收入的情况如下。

(10分)蔬菜种植:根据上面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成折线统计图。

(自己设计标题和图例)20 分)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 20XX 年各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20XX年2月制三、北京路小学五年级 4班共有50名学生。

这个班 2002〜20XX 年拥有电话和电脑的家庭户数如 F 表。

(20分)专题折线统计图(2)20XX 年每人年平均收入 1680 元; 20XX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25 元; 20XX 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125( 0元20XX 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220 元; 20XX 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300 丿元畜牧养殖:20XX 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00 元; 20XX 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450 元; 20XX 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300 元;2650元;20XX 年每人年平均收入 3000元。

2、根据上面的统计(1)这两个月城市的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20XX 年每人年平均收入(3)两个城市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四、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20分)商场去年电视、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 \08年3月1全年销售电视机( )台,空调( )台。

2、 平均每个季度销售电视机( )台,空调( )台。

3、 ( )季度销售电视最多(),季度销售空调最少。

4、如果你是商厦经理,根据电视机、空调的销售情况,将如何安排货源?五、下面是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完成下列各题:(20分)2、拥有电话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3、拥有电脑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4、从统计数据中,你还想到了什么?请你根据图中单位:台08 年3月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20XX 年〜20XX 年)20XX 年3月(4)从图中还可获得其他信息吗 ?请写出两条来:六、下面是 A B 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精品】第二章《折线统计图》单元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下册全能滚动测评卷B(解析版)苏教版

【精品】第二章《折线统计图》单元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下册全能滚动测评卷B(解析版)苏教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能滚动测评卷B第二章《折线统计图》单元总复习(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 ( 2分 ) 如图是某商店2013年营业额情况统计图: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万元.A. 12.5B. 15C. 30D. 60【答案】B【解析】【解答】解:(40+50)÷6 =90÷6=15(万元)答: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15万元.故选:B.【分析】求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多少用下半年的总营业额除以6个月即可解答.2. ( 2分 ) 如图是某商场跳绳销售情况统计图:买7米跳绳需要()元.A. 18B. 36C. 42D. 48【答案】C【解析】【解答】解:因为买1米跳绳需要6元钱6×7=42(元)答:买7米跳绳需要42元.故选:C.【分析】根据图得出买1米跳绳需要6元钱,由此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买7米跳绳的钱数.3. ( 2分 ) 小明从家里去广场,来到广场后溜了一会儿冰后才回家,下面()说明了小明的行为.A. B.C.【答案】C【解析】【解答】解:“小明从家里去广场”用图来表示应是小明离家的距离逐渐变远,“来到广场后溜了一会儿冰”此时的距离是固定的,“再回家”距离变近.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由于“小明从家里去广场,来到广场后溜了一会儿冰后才回家”用图来表示应是小明离家的距离逐渐变远,然后“在广场后溜了一会儿冰”时的距离固定,再回家变近;据此解答.4. ( 2分 ) 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A. 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B. 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C. 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D. 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答案】 C【解析】【解答】A、因为12÷10=1.2千米,24÷20=1.2千米,…,即斑马奔跑的路程÷奔跑的时间=斑马速度(一定),所以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正比例;B由图象可知: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C由图象可知:斑马比长颈鹿跑的快,所以C选项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说法错误;D由图象可知: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分析】根据图象对各选项进行依次解析、进而得出结论。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

2.折线统计图-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专项复习知识点提升突破卷(总分:100分,完成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满分8分)1.条形统计图通过()来表示统计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通过()来表示统计量的变化。

①折线的长短②直条的粗细③直条的长短④折线的升降A.①②B.④①C.③④D.④②2.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A.小华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C.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3.王叔叔想统计一下最近一周的股票走势,应选用()比较好。

A.单式统计表B.折线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D.复式统计表4.以下几种情况,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统计的是()。

A.某公司销售业绩增减变化情况B.六年级各班人数C.各类图书本数D.各类支出占家庭支出的百分比二、填空题(满分22分)5.(5分)下图是小红和小刚跑步比赛情况的统计图。

(1)小红和小刚进行的是( )米赛跑。

(2)比赛开始阶段( )领先,最后到达终点时,小刚比小红快了( )秒。

(3)第30秒时,小红跑了( )米,小刚跑了( )米。

6.(9分)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试飞过程中的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起飞后第20 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 )米;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处在同一高度;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的飞行高度相差最大,相差( )米。

(2)两架飞机的飞行时间相差( )秒。

(3)当乙飞机落地时,甲飞机的飞行高度是( )米。

(4)甲飞机起飞后第( )秒开始持续降落。

(5)乙飞机在第( )秒到第( )秒处于同一高度。

7.(6分)下图是某种股票在七个月之内价格的变化情况统计图。

(1)价格最高的是( )月,最低的是( )月。

(2)( )月~( )月股票价格变化最大,变化( )元。

(3)该种股票5月份价格比4月份价格下降了( )元。

8.我们要绘制一幅5个城市某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要绘制一幅本地一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 复式折线统计图 同步练习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 复式折线统计图 同步练习

2-2 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1.气象员要把成都市2017年5月份、2018年5月份每天气温的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进行对比分析,绘制( )比较合适.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复式条形统计图D.复式折线统计图2.小光要统计今年1—6月份气温变化情况,用()比较合适。

A.扇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3.水果店老板希望既清楚看出2019年每季度水蜜桃和苹果的销售情况,又能了解两种水果销量增减变化情况,他应该选()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B.复式条形统计图C.复式折线统计图4.“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看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在下面三幅图所示的时间与路程关系中,最符合龟兔赛跑这则故事的是( ).A.B.C.5.爸爸开了A,B两个门市部,去年的销售额统计图如下,今年爸爸计划关闭一个店铺,你建议爸爸关闭()店铺。

A.A B.B6.如图是A、B两市2020年上半年的降水量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______)月两市的降水量最接近;(______)月两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2)A市上半年的月平均降水量是(______)mm。

7.下图是某校2013~2019年学生患龋齿人数统计图。

该校男生患龋齿的总体发展趋势是(________)。

预计2020年女生患齲齿的情况会(__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8.下图是阳阳和芳芳踢毽比赛成绩统计图。

(1)(_______)的踢毽成绩越来越好。

(2)第(____)次两人踢得同样多,是(____)下。

(____)的最好成绩是50下。

(3)(____)从第(____)次到第(____)次增加得最多,增加了(____)下。

(4)第(____)次两人踢毽数相差最多,相差(____)下。

9.折线统计图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10.画图需要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________.11.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测试题(最新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测试题(最新整理)

专题折线统计图(2)一、已知某县农民2002年------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的情况如下。

(10分)蔬菜种植:2002年每人年平均收入1680元;2003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25元;2004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1250元;2005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220元;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300元。

畜牧养殖:2002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00元;2003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450元;2004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300元;2005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650元;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3000元。

根据上面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成折线统计图。

(自己设计标题和图例)二、已知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07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20分)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07年各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2008年2月制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2、根据上面的统计(1)这两个月城市的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2)两个城市哪个月的温差最大?差是多少摄氏度?(3)两个城市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三、北京路小学五年级4班共有50名学生。

这个班2002~2007年拥有电话和电脑的家庭户数如1、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表。

单位:台 08年3月2、拥有电话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3、拥有电脑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4、从统计数据中,你还想到了什么?四、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20分)商场去年电视、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1、全年销售电视机()台,空调()台。

2、平均每个季度销售电视机()台,空调()台。

3、()季度销售电视最多(),季度销售空调最少。

4、如果你是商厦经理,根据电视机、空调的销售情况,将如何安排货源?五、下面是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各题:(20分)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2001年~2007年) 2008年3月((1)第( )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最增长得快。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卷(一)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卷(一)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卷(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解答题1 . 下面是某市十一中学和十四中学篮球队的五场比赛的得分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某市十一中学和十四中学篮球队的五场比赛的得分情况统计图(1)两队在第一场比赛中成绩相差多少?第五场呢?(2)两队的成绩分别呈现什么变化趋势?(3)下一场比赛哪个中学赢得比赛的机会大一些?2 . 丽丽每年生日都测量身高,下面是她7~15岁时的身高与本市同龄女生标准身高对比情况统计图。

丽丽7~15岁时的身高与本市同龄女生标准身高对比情况统计图1.丽丽从()岁到()岁时,身高增长得最快;在()岁时,丽丽的身高最接近本市同龄女生的标准身高。

2.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3 . 下面是某电器商场2012年上半年每月销售电视机台数的折线图.某电器商场2012年上半年每月销售电视机台数统计图①根据折线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某电器商场2012年上半年每月销售电视机台数统表月份一二三四五六销售量(台)②月的销售量最多,月的销售量最少.③201年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电视机多少台?4 . 小刚骑车到离家6千米的一个公园游玩。

根据折线图解答下列问题。

(1)小刚在公园玩了多长时间?(2)如果一直骑车,不休息,他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公园?5 . 试着用下面这样的条形表示每种天气的天数。

6 . 某地区2001-2007年城市与农村每百户家庭的彩电拥有情况如下。

(单位:台)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城市家庭859298100102108110农村家庭25405263879094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1)城市和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的数量哪一年差距最大?(2)城市和农村使用彩色电视机的情况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谁的变化大一些?这说明了什么?(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7 . 下面是某汽车公司2017年上半年销售轿车和货车情况统计图。

五年级下册数学《二 折线统计图》单元检测(含答案)3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二 折线统计图》单元检测(含答案)3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二折线统计图》单元检测3一、单选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1.(本题5分)学校教学楼有四层,六(1)班同学第一节课在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到二楼上电脑课,第三节课到四楼上美术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下面()幅图描述了这一事件.A.B.C.2.(本题5分)刘军从家出发去小华家还书,当他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带了一本书.于是他回家取书,然后再去小华家,到小华家后又研究了几道习题然后回家.下面()副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刘军的行为.A.B.C.3.(本题5分)小明从家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家5千米的少年宫,参观1小时后,乘车0.5小时返回家,下面四幅图中,描述了小明同学的这一活动行程的是()A.B.C.D.4.(本题5分)龟兔赛跑,它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不久兔子就把乌龟远远甩在后面,于是兔子便得意洋洋地躺在一棵大树下睡起觉来.乌龟一直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向终点跑着,兔子一觉醒来,看见乌龟快接近终点了,这时才慌忙追赶上去,但最终输给了乌龟.下列图象中大致反映兔龟行走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情况的是()A.B.C.D.5.(本题5分)如图是某市一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观察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天15时的温度最高B.这天3时的温度最低C.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是13℃D.这天21时的温度是30℃6.(本题5分)从家去图书馆,中途休息了几分钟,借完书后直接回家.能描述这一过程图象的是()A.B.C.D.7.(本题5分)医院要反映出一个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最好用()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8.(本题5分)学校教学楼有四层.五(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到二楼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又到四楼上音乐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下面第()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件事?A.B.C.二、填空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9.(本题5分)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小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____分,在图书馆借书用____分.10.(本题5分)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在图上看,起飞后第____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____秒两架飞机高度相差最大.11.(本题5分)看图回答问题.(1)横轴表示____,纵轴表示____.(2)纵轴一格表示____.(3)估计一下,刘阳叔叔在1时30分大约走了____,他走完15千米大约是____.12.(本题5分)看图填空.(1)第三季度平均每月约有____万人点击该网站(得数保留整万人).(2)本季度点击人数最多的月份比最少的月份多____%.13.(本题5分)根据图填空.(1)1997年~1999年平均年收入____万元(2)1999年比1997年的收入增长____%.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14.(本题7分)《中国教育报》近期报道了几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情况,右面摘录了一则“1998年-2002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统计图”.请你根据如图统计图中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1998年至2002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年平均数是____百亿元.(2)2002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比1998年增加了____百亿元.(3)据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变化情况你想到了什么?____.15.(本题7分)看图回答问题(1)这辆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哪一小时速度最快?是多少?(3)最后一小时的速度比第一小时的速度提高了百分之几?16.(本题7分)下面两个统计图,反映的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复习阶段数学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时间分配情况.请看图回答以下问题:(1)总体上看两个人的成绩呈现____趋势.(2)从折线统计图看出____的成绩提高得快.(3)从条形统计图看出____的反思时间少一些,少____%.(4)甲比乙反思的时间多____%,甲比乙做题的时间少____%.(5)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为什么?(6)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就求出他最后三次自测的平均成绩17.(本题7分)根据统计图填空(1)第____届金牌数最少,第____届金牌数最多.(2)这七届的金牌平均数是____枚.(得数保留整数).(3)第29届比第28届增加了____%.(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18.(本题7分)下面是王强收集的2014年春节期间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的统计图.2014 年2月9-15 日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厂甸庙会龙潭湖庙会.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2)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3)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你认为哪天比较好?(4)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二折线统计图》单元检测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得整个过程分为四段:先上升去三楼停留一段时间;然后下降到二楼上电脑课,停留一段时间;再上升到四楼上美术课,停留一段时间,而且位置达到最高;最后下到一楼食堂吃饭,而且下降到最底层;所以只有如图所示图二准确描述了这一事件.故选:B.2.【答案】:C;【解析】:解:刘军从家出发去小华家还书,当他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带了一本书.于是他回家取书,然后再去小华家,到小华家后又研究了几道习题然后回家,能较准确地反映刘军行为的折线统计图是:.故选:C.3.【答案】:C;【解析】:解:A、表示从家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家5千米的少年宫,参观1小时后,乘车2.5-1.5=1小时返回家,不符合题意B、表示在离家5千米的少年宫参观1小时后,乘车0.5小时返回家,不符合题意C、表示从家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家5千米的少年宫,参观1小时后,乘车0.5小时返回家,符合题意D、表示从少年宫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少年宫5千米的家,在家待1.5小时后,乘车0.5小时返回少年宫,不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B;【解析】:解:由以上分析,图象中大致反映兔龟行走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情况的是B.故选:B.5.【答案】:C;【解析】:解: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最高应找到函数图象的最高点所对应的x值与y值:为15时,38℃,A对;温度最低应找到函数图象的最低点所对应的x值与y值:为3时,22℃,B对;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应让前面的两个y值相减,即38-22=16℃,C错;从图象看出,这天21时的温度是30℃,D对.故选:C.6.【答案】:A;【解析】:解:小红的这一过程可分成以下几段:(1)从家出发到途中休息前,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2)途中休息,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3)途中休息后到图书馆,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4)在图书馆借书,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5)从图书馆回家,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只有选项A符合这一变化.故选:A.7.【答案】:B;【解析】:解:由于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所以用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一个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故选:B.8.【答案】:B;【解析】:解:五年级(1)班的学生第一节课到三楼,第二节课到二楼,第三节课到四楼,第四节课到一楼,故答案为:B.9.【答案】:20;40;【解析】:解:40-20=20(分钟),100-60=40(分钟),答:小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20分钟,在图书馆借书用了40分钟.故答案为:20,40.10.【答案】:15;30;【解析】:解: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起飞后第15秒两架飞机的高度都是25米,即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30秒,甲飞机的高度为27米,乙飞机的高度为7米,27-7=20米,这时两架飞机高度相差最大.故答案为:15,30.11.【答案】:叔叔登山用的时间;叔叔登山的高度;4千米;6千米;3时40分;【解析】:解:(1)横轴表示刘阳叔叔登山用的时间,纵轴表示叔叔登山的高度;(2)纵轴一格表示4千米;(3)刘阳叔叔在1时30分大约走了6千米,他走完15千米大约是3时40分钟.故答案为:叔叔登山用的时间,叔叔登山的高度,4千米,6千米,3时40分.12.【答案】:147;50;【解析】:解:(1)(120+180+140)÷3=440÷3≈147(万人)(2)(180-120)÷120=60÷120=50%故答案为:147,50.13.【答案】:8;25;【解析】:解:(1)(8+6+10)÷3=8(万元);答:1997年~1999年平均年收入8万元.(2)(10-8)÷8=25%;答:1999年比1997年的收入增长25%.故答案为:8,25.14.【答案】:解:(1)(30+34+39+47+55)÷5=205÷5=41(百亿元),答:1998年至2002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年平均数是41百亿元;(2)55-30=25(百亿元),答:2002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比1998年增加了25百亿元;(3)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呈现上升趋势,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故答案为:(1)41,(2)25,(3)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呈现上升趋势,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解析】:(1)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可把1998年到2002年的投入总和除以年份数5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题意,可用2002年的投入经费减去1999年的投入经费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呈现上升趋势,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15.【答案】:解:(1)600÷6=100(千米/小时)答:这辆车的平均速度是100千米/小时.(2)600-450=150(千米)450-350=100(千米)350-250=100(千米)250-150=100(千米)150-100=50(千米)150>100>50答:最后一小时的速度最快,是150千米/小时.(3)(150-100)÷100=50%答:最后一小时的速度比第一小时的速度提高了50%.;【解析】:(1)用最后行驶的路程除以行驶的总时间,就是这辆车的平均速度;(2)先计算出相邻的两个小时之间行驶的路程,再比较大小即可;(3)用(最后一小时的速度-第一小时的速度)÷第一小时的速度,代入数据即可求解.16.【答案】:解:(1)总体上看两个人的成绩呈现上升趋势.(2)从折线统计图看出甲的成绩提高得快.(3)(3-2)÷3×100%≈33.3%,答:乙反思的时间少,少约33.3%.(4)(3-2)÷2×100%=50%,(5-4)÷5×100%=20%,答:甲比乙反思的时间多 50%,甲比乙做题的时间少 20%.(5)我喜欢甲的学习方法,因为在学习中,不能一味的做题练习,学会自我反思更重要,(6)(80+90+94)÷3,=264÷3,=88(分),答:甲最后三次的平均成绩是88分.故答案为:上升;甲;乙;33.3%;50;20.;【解析】:(1)总体上看两个人的成绩呈现上升趋势.(2)从折线统计图看出甲的成绩提高得快.(3)从条形统计图看出乙的反思时间少一些,把甲反思的时间看做单位“1”,则用乙比甲少的时间除以甲的反思的时间,再乘100%即可;(4)把乙反思的时间看做单位“1”,用甲比乙多的时间除以乙的反思的时间,再乘100%即可;把乙做题的时间看做单位“1”,用甲比乙做题的少的时间除以乙做题的时间,再乘100%即可;(5)我喜欢甲的学习方法,因为在学习中,不能一味的做题练习,学会自我反思更重要,(6)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求出甲最后三次自测的平均参加即可解答.17.【答案】:解:(1)第 24届金牌数最少,第 29届金牌数最多.(2)(16+5+16+16+28+32+51)÷7=164÷7≈23(枚)答:这七届的金牌平均数是23枚.(3)(51-32)÷32=19÷32≈59.4%.第29届比第28届增加了59.4%.故答案为:24,29;23,59.4.;【解析】:(1)找出图中的最低点,就是获得金牌数量最少的届数,最高点就是获得金牌最多的届数;(2)求出这7届的金牌总数,然后除以7即可;(3)先求出第29届比第28届增加了几枚金牌,再用增加的数量除以第28届的数量即可.18.【答案】:解:(1)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在11日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2)龙潭湖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3)15日较好,因为这一天人数较少(4)从折线统计图看出,13日游览两个景点的人数差距最大,11日游览两个景点的人数差距是多少万人?27.8-25.7=2.1(万人);答:11日游览两个景点的人数差距是2.1万人.;【解析】:(1)由图可知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在11日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2)龙潭湖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3)游览两个景点,我认为在15日,这天最好.因为这天的人数最少;(4)从折线统计图看出,13日游览两个景点的人数差距最大,11日游览两个景点的人数差距是多少人?。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 )。

A. B.2.要绘制一幅表示某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图,采用( )统计图较为合适。

A.条形B.折线 C.扇形3.如果要比较两个城市一周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比较合适。

A.复式条形统计图B.单式折线统计图C.复式折线统计图4.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中虚线部分AD所示。

则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狗的速度始终比兔子快B.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同C.图中BC段表明兔子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前4秒内,小狗比兔子跑的快5.小军从家出发去书店买书,当他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于是他回家取钱,然后再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下面()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军的行为.A. B. C.6.以下几种情况,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统计的是()。

A.某公司销售业绩增减变化情况B.六年级各班人数C.各类图书本数D.各类支出占家庭支出的百分比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0分)7.从折线统计图中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8.要观察病人的体温,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9.为了清楚地展示两种自行车销量在全年的变化趋势,选择条形统计图。

()10.对比两只股票某日的走势情况,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11.在一幅折线统计图中,用1厘米的长度表示30吨,那么120吨应画10厘米长。

()三、填空题。

(每空2分,共46分)12.单式折线统计图用来表示()种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种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下第二单元《复式折线统计图》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已知某县农民2002年~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的情况如下。(10分)
蔬菜种植:
2002年每人年平均收入1680元;
2003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25元;
2004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1250元;
2005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220元;
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300元。
畜牧养殖:
2002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00元;
2003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450元;
2004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300元;
2005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650元;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3000元。
根据上面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成折线统计图。(自己设计标题和图例)
二、已知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07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20分)
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07年各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2008年2月制
月份
气温(℃) 城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北方甲市 -18 -15 0 10 24 28 30 30 25 12 5 -10
南方乙市 5 16 20 25 30 35 38 38 35 30 20 15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2、根据上面的统计
(1)这两个月城市的月平均最高和
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

(2)两个城市哪个月的温差最大?
差是多少摄氏度?

(3)两个城市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
度分别是多少摄氏度?

三、北京路小学五年级4班共有50名学生。这个班2002~2007年拥有电话和电脑的家庭户数如下表。(20
分)
年份
项目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电 话 29 35 46 50 50 50
电 脑 11 15 18 24 38 45
1、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表。
单位:台 08年3月
2、拥有电话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

3、拥有电脑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
4、从统计数据中,你还想到了什么?

四、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20分)

商场去年电视、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
08年3月

1、全年销售电视机( )台,空调( )台。
2、平均每个季度销售电视机( )台,空 调( )台。
3、( )季度销售电视最多( ),季度销售空调最少。
4、如果你是商厦经理,根据电视机、空调的销售情况,将如何安排货源?


季度 台数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
季度

电 视 机 800 500 300 600
空 调 450 400 850 150
五、下面是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
各题:(20分)
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2001年~2007年) 2008年3月
(

(1)第( )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最增长得快。
(2)( )年上缴利润的数量增长得最快。
(3)( )年两个门市上缴利润的数量最接近。
(4)从图中还可获得其他信息吗?请写出两条来:

六、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10分)

(1)表示A市、B市降水量的分别是哪一条折线?
(2)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3)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