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一天的食物导学案(有思维导图).docx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天的食物》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天的食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天的食物》这一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物的基本分类,以及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物,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食物的营养成分了解不多。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和观察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基本分类,知道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2.培养学生选择合适食物,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食物的基本分类。
2.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3.如何选择合适的食物,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分享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食物样本。
2.食物营养成分表。
3.实验器材。
4.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食物样本,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食物,并让学生思考,这些食物可以分为哪几类?2.呈现(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食物营养成分表,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食物,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5.拓展(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并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食物,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知道食物的基本分类,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食物,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饮食习惯,并尝试用所学知识,给出改进建议。
以上就是《一天的食物》这一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天的食物》导学设计

《一天的食物》导学设计府二学区中心小学苏香连导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讨论,初步掌握调查记录食物的方法。
2、能利用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我们一天食物的问题和规律。
3、能够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
4、对学生进行生活习惯教育和思想教育。
导学重点:通过记录一天的食物,发现问题和规律;并给食物分类。
导学难点:会给多种食物进行分类。
导学准备:对课间营养餐和饮食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四年级孩子所吃食物的情况。
导学过程:一、导入以“民以食为天”直接导入,引出课题。
二、探究过程1、以预习题为主,小组展示预习题,学生之间相互评比;分析记录的食物。
(1)想一想,补充没有记录的常吃的食物。
(2)从记录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一天中,我们要吃多少种食物?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我们的营养均衡吗?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对食物的探究欲望。
教师点评,做小结。
2、给食物分类(1)教师举例分类,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分类。
小组讨论,教师要及时引导。
(2)汇报:按照学生的思路进行分类,教师进行补充,小结拓展。
分类时要适时进行习惯教育和健康饮食教育。
(3)小结:食物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按照不同的方法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三、总结想一想:通过记录食物和给食物分类,现在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了解或研究的呢?从中知道了什么?食物中蕴藏着许多学问,比如人为什么要吃食物,吃哪些食物好,等等。
请同学们课外去搜集一些资料,我们将作深入的研究。
板书设计:3.1 一天的食物1、记录一天的食物2、给食物分类。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一天的食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一天的食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天的食物》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天内所摄入的食物及其所提供的营养素,并理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知道合理膳食的概念,并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食物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中的营养物质和合理膳食的知识了解不多。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的摄入主要是依赖家长,因此,他们对食物的选择和搭配缺乏科学的认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食物的认识,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知道它们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教学难点:合理膳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对合理膳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食物模型:准备各种食物模型,用于展示和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如显微镜、载玻片等。
3.PPT: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食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各种食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介绍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合理膳食的认识,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小学科学24一天的食物(教案)

小学科学24一天的食物(教案)一天的食物(教案)【引言】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食物分类以及日常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一天中各个时段的食物,教会他们如何健康饮食,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能够了解一天中各个时段所需的不同食物。
2. 让学生认识到健康饮食对身体的好处,并能够做出正确的饮食选择。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矿泉水、苹果、鸡蛋、面包、牛奶、红薯、鱼、胡萝卜等食物样品。
2. 模拟钟表或投影仪。
3. 大型白纸、颜色笔。
【课程内容】1. 导入(约10分钟)请学生分享他们一天中吃的食物,让他们描述每一餐所吃的食物种类,并问他们是否知道每个时段所需的营养类别。
2. 观察实物(约15分钟)分发食物样品,让学生用触摸、闻、尝等方法观察实物,并让他们猜测这些食物可能是一天中的哪个时段食用的,为后面的讨论做准备。
3. 分组探究(约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时段,如早餐、上午加餐、午餐等。
要求学生讨论并列举出他们认为适合该时段食用的食物,并用大型白纸和颜色笔记录下来。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并展示他们所得出的结论。
4. 授课与讲解(约15分钟)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他们对各个时段所需的食物进行分类,并讲解每个类别所代表的营养元素以及对身体的好处。
例如,早餐应包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能够为大脑提供能量,提高学习效果;午餐应搭配蔬菜和水果,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等。
5. 游戏与讨论(约25分钟)通过模拟钟表或投影仪,展示一天中各个时段的时间。
老师会说出一个时段,让学生快速清点适合该时段的食物。
例如,早晨7点,学生需要快速说出适合早餐的食物。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加入竞赛元素,例如用计算分数的方式评分,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6. 总结(约10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总结出一天中各个时段所需的食物,并理解健康饮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一天食物导学案

第一课一天的食物导学案学习内容:一天的食物学习目标:1、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2、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学习重点:通过记录一天的食物,发现问题和规律。
学习难点:会给多种的食物进行分类。
学习准备:学生准备:进行食物记录的卡片纸(每人20张)教师准备:食物分类记录单(每组1份)导学过程:设问导读:我们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与食物有关,可是我们真的了解食物吗?从这个单元我们将集中研究食物,了解食物与我们健康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从调查“一天的食物”来开始对食物的研究吧!合作探究:1、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
以昨天为例:我们都吃些什么?(1)讨论活动:这么多食物我们该怎么来记录呢?讨论记录的一些方法:如按餐别进行记录;按荤素记录等……(2)小组记录:要求学生对一天的食物按餐别进行记录。
小组汇报,师记录(或统计表)。
(3)思考:从这些汇报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一天中,我们要吃多少种食物?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学生将昨天吃的食物在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同学汇总。
谈话:看了我们的统计,你们有什么想法?(我们每天要吃很多种食物)2、给食物分类你们还有怎么划分类别的方法?(展示不同分类方法的贴板)按喜欢吃的分类;按味道分类;按生活习惯分类;按食物结构分类;按食物来源分类;……汇报点评:在对一天中食物的统计中会发现,我们一天中吃的食物是很丰富的,这里面有着不同类别的食物,摄取种类丰富的食物是我们人类进食的特点。
当我们吃下这样丰富的食物后,食物会给我们提供些什么营养呢?同学们可以查阅一些资料,解答这个问题。
巩固练习:1怎样给食物分类?我们可以按喜欢吃的和不喜欢吃的给食物分类;也可以按食物的酸甜苦辣甜等味道分类;也可以按人们的生活习惯,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还可以根据食物的来源,把食物分成荤食和素食。
2、怎样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我们可以按每餐分别什么来记录,也可以按每天吃的食物品种来记录;每天吃的零食也应该记录下来。
一天的食物导学案(有思维导图)

一天的食物导学案(有思维导图)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一天的食物教材分析《一天的食物》是《食物》单元的起始课,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发现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的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活动要从一天的食物开始,表现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要以分类为手段,紧密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让孩子们认识到生活中要合理搭配食物,为孩子们在后面的学习中建立膳食营养搭配原则,建立健康饮食的意识打下良好地基础。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要想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要,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
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这些体验都会构成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但孩子们对于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想到和遇到的问题多是喜欢吃什么、吃的是什么等问题,即使涉及饮食健康问题,得到的解释也不尽全面,有的甚至是片面。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孩子们尝试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食物”,发现食物与人体生命活动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发现食物自身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科目小学科学年级四年级下册设计者陈娉课题一天的食物课型新授课案序第三单元学案导案学习目标科学概念、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还保持身体健康;2、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记录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2、能通过对食物的分类,认识到生活中我们吃的很多食物,常常是搭配着吃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记录一天的食物,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通过分类,认识到我合理搭配食物的膳食营养原则。
教学难点将“混合类”食物拆分为多个食物各类,认识食物搭配原则。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天食物记录表,午餐食物分类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一天的食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一天的食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天的食物》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第4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自己一天中吃的各种食物,以及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教材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对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理解不够深入。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食物来源。
2.能够分析自己一天中的饮食状况,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这些营养成分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摄入各种营养成分,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来摄入这些营养成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食物样本,如水果、蔬菜、肉类、奶制品等。
2.准备食物营养成分的相关资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一天中吃了哪些食物吗?这些食物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食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食物的名称。
然后,教师介绍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自己一天中的饮食状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
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图表,分析自己摄入的各种营养成分。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了解程度,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的认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一天的食物》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一天的食物》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天的食物》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一天的食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有所了解。
但是,他们对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深入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知道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知道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深入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认识和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食物案例,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教学课件、食物图片、实物食物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食物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食物,分析该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一天的食物导学案(有思维导
图)
1、一天的食物
教材分析
《一天的食物》是《食物》单元的起始课,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发现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的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活动要从一天的食物开始,表现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要以分类为手段,紧密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让孩子们认识到生活中要合理搭配食物,为孩子们在后面的学习中建立膳食营养搭配原则,建立健康饮食的意识打下良好地基础。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要想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要,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
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这些体验都会构成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但孩子们对于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想到和遇到的问题多是喜欢吃什么、吃的是什么等问题,即使涉及饮食健康问题,得到的解释也不尽全面,有的甚至是片面。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孩子们尝试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食物”,发现食物与人体生命活动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发现食物自身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科目小学科学年级四年级下册设计者陈娉
课题一天的食物课型新授课案序第三单元
学案导案
学习目标科学概念
1、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还保持身体健康;
2、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
1、记录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2、能通过对食物的分类,认识到生活中我们吃的很多食物,常常是搭配着吃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记录一天的食物,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通过分类,认识到我合理搭配食物的膳食营养原则。
教学难点
将“混合类”食物拆分为多个食物各类,认识食物搭配原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天食物记录表,午餐食物分类表。
自
学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
收集前一天所吃的食物。
二、知识回顾(播放视频)
1.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
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人为什么要吃东西啊?)你听到了什么问题?(一天中,我们要吃多少食物呢?)我们就从一
天的食物,开始关于食物的研究吧。
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并完成相关任务,完成科学记录单一。
二、导入: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
确实,食物对于人的生长发育来说十分重要。
我们同学不断地长高,活动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我们就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一天所吃的食物。
板书:一天的食物
议
学
合作探究三、记录一天的食物
1、我们一天要吃多少种食物呢,要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把昨天一天吃的食物记录下来拿出来,然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2、提示记录要求
按早餐、中餐、晚餐、其他来记录,小组分工每人记一个。
像肉包子这种食物记作肉和面粉2种食物。
不会写的可以用拼音。
统计出小组内一天共吃了几种食物。
(学生记录、老师巡视)
四、组间合作完善思维导图:
1.将其中一位同学的思维导图拍下来,向全班展示。
2.通过讨论,修正、完善思维导图。
3、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有没有发现每天吃的食物有没有规律和问题?
小结:我们一天要吃几十种食物,一天中吃的最多是米饭、水等,每餐都吃的是米饭。
五、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分类标准再次完成思维导图。
现在我们就把自己午餐吃的食物按照主食和副食进行分类,请同学们把分类结果记录在思维导图中。
三、思维导图框架设定:
1.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营养成分?主干
2.这些营养成分对我们人体分别有什么用?一级分支
3.哪些食物中分别含有这些营养成分?二级分支
四、给食物分类
1、整理食物,提出要求:刚才我们发现一天的食物中有很多的相同食物,我们把这些食物整理一下好吗?请小组边讨论边把食物记录表格上,每张卡片写一种食物,把字尽量写得大一点、工整一些,看哪一组最先完成?边整理边讨论怎样交流才能让其他同学听清楚?
2、学生分组整理、讨论。
3、一小组上前尝试汇报交流(把食物贴在黑板上)说说理由
4、师:刚才的小组把食物分成了几类,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统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分类关键是什么?(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教师指导)
5、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确定一个分类标准,对食物进行分类。
并完成思维导图。
6、再次汇报交流,请用不同分类方法的小组汇报。
7、小结:我们给食物进行分类可以有多种方法,可以按个人的喜好分、食物的结构分、按味道分、按食物的来源分、可以按生活习惯分等,不管怎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