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TD网络建设特点
中国移动TD

中国移动TD-LTE的4G网络技术介绍2013年05月24日 15:06 pconline 作者:秩名用户评论(0)关键字:移动4G(2)4G网络(20)TD-LTE(182)在国内3G网络还未通吃的情况下,移动4G网络时代已悄然来临。
作为我国最早部署4G网络的运营商,中国移动4G已确认采用TD-LTE制式。
我们该如何理解移动TD-LTE,它采用什么技术实现,特点、TD-LTE网络优缺点都有哪些?本文为你一一讲解。
TD-LTE介绍TD-LTE即TD-SCDMA Long Term Evolution,有人指是TD-SCDMA的长期演进,不过实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全球4G网络可以分为WIMAX 802.16m和LTE-Advanced两大阵型,而后者又可细分为TD-LTE-Advanced与FDD-LTE-Advanced。
TD-LTE与FDD-LTE在技术传输上的差异便是前者采用不对称的频率时序,而后者是采用一对称频率时序。
4G网络演进路线2010年10月,由我国主导的TD-LTE增强型入选成为4G国际标准,和FDD-LTE一起成为4G国际两大主流标准。
TD-LTE是一个中国主导的并具有“国际化”特征的标准。
TD-LTE 的技术优势体现在速率、时延和频谱利用率等多个领域,使得运营商能够在有限的频谱带宽资源上具备更强大的业务提供能力。
TD-LTE演示网的理论峰值速率在上、下行分别达到了50Mbps、100Mbps。
中国移动主导推送TD-LTE发展中国移动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承担TD-LTE网络建设的企业,负责TD-LTE试验网络的建设、运营维护、技术产品测试等工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TD-LTE的国际化和产业化发展,中国移动也联合了国内外设备制作商和运营商,实现TD-LTE和FDD-LTE网络的兼容和融合发展,令TD-LTE产业快速发展。
LTE网络需求与采用技术LTE是第四代的通信技术,它需要系统提高峰值数据速率、小区边缘速率、频谱利用率,并且要在降低运营和建网成本方面进行考虑。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区别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区别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是中国三大主要的电信运营商,它们在市场份额、业务覆盖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它们的区别进行详细阐述。
一、市场份额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拥有最多的用户和最广泛的市场覆盖。
截至2021年底,中国移动移动通信用户达到9.94亿户,市场占有率超过70%。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分别为14.6%和15.1%。
二、网络技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网络技术上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移动采用了全球领先的TD-LTE和FDD-LTE技术,提供了较高的网络速度和稳定性。
中国电信则采用了CDMA2000和TD-SCDMA技术,网络覆盖相对较弱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具有优势。
中国联通则是采用了WCDMA和TD-SCDMA技术,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相对较差。
三、业务套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提供各种不同的业务套餐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中国移动主要提供话音通信、短信和上网服务,同时还有各种流量套餐和手机销售活动。
中国电信在固话和宽带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在手机市场上较为劣势。
中国联通则主要专注于4G和5G网络的发展,提供较多的上网套餐和手机销售活动。
四、服务质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服务质量上有所差异。
中国移动在网络覆盖和信号稳定性上表现较好,但在部分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拥堵现象。
中国电信在固话和宽带服务方面较为出色,但在移动网络质量上相对较差。
中国联通相对来说在服务质量上存在一些欠缺,用户对其网络速度和稳定性有所不满。
五、品牌形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品牌形象上存在差异。
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
中国电信在宽带和固话领域拥有较好的品牌形象,被认为是较为稳定和可靠的运营商。
中国联通在品牌形象上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认知度和用户好感度。
综上所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市场份额、网络技术、业务套餐、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td 标准

td 标准TD标准是一种通信电路设计的标准,它指定了电路的传输参数、电气特性、连接器规范等内容。
TD标准最早是由中国移动公司提出的,目前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TD标准的历史背景、主要技术特点、应用领域以及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历史背景TD标准的形成与发展是由中国移动公司推动的。
2002年,中国移动提出了"IMT-2000时分多址(TDD)制式的提案",并在国际电信联盟的IMT-2000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最终形成了TD-SCDMA标准。
TD-SCDMA是一种3G通信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了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
随着TD-SCDMA标准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移动提出了TD-LTE (Long Term Evolution,即长期演进)的概念,并推动了TD-LTE的研发和商用推广。
TD-LTE是一种4G通信标准,与传统的FDD-LTE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即频分双工)相比,采用TDD (Time Division Duplexing,即时分双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二、主要技术特点TD标准的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 TDD方式:TD标准采用的是TDD方式,即时分双工。
与FDD方式相比,TDD方式能更灵活地分配上行和下行的通信资源,提高了频谱利用效率。
2.宽带频谱:TD标准使用的频段相对较宽,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网络容量。
3.高速数据传输:TD标准支持高速数据传输,能够满足用户对于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大流量应用的需求。
4.软件定义网络:TD标准采用软件定义网络(SDN)架构,能够更灵活地管理网络资源,提供业务优化和网络性能优化的功能。
三、应用领域TD标准已经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标准之一,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移动通信网络:TD标准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被广泛使用,包括3G 和4G网络,在提供语音和数据传输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移动4G网络介绍

中国移动4G网络介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用户对高速、稳定网络的需求,中国移动于2013年正式启动了4G网络建设,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快捷便利的通信体验。
本文将介绍中国移动4G网络的特点和优势。
一、4G网络技术简介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指的是第四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
与之前的2G和3G技术相比,4G网络在数据传输速度、信号质量、容量和延迟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中国移动4G网络主要采用的技术标准是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其具有高速、稳定和高容量等特点。
二、4G网络的特点1. 高速传输:中国移动4G网络具有超高的传输速度,下行速率可达100Mbps以上,上行速率也能达到50Mbps左右。
这使得用户可以更快地下载、上传文件,流畅观看高清视频,并享受更稳定的在线游戏体验。
2. 较低的延迟:4G网络的延迟相比3G网络有明显的降低,延迟时间减少到毫秒级。
这种低延迟的特点使得用户在进行实时语音视频通话、在线直播和多人游戏时能够更加顺畅和高效。
3. 更好的信号质量:升级到4G网络后,用户在使用移动通信服务时会感受到更加稳定的信号质量。
无论是在城市高楼密集区域还是郊外山区,4G网络都能保持较好的信号覆盖,减少通信中断和信号漂移的情况。
4. 大容量支持:4G网络的大容量支持使得用户可以同时连接更多的设备,并能够更快地上传和下载大数据文件。
这为企业用户的移动办公和个人用户的多设备联网提供了便利。
三、中国移动4G网络的优势1. 覆盖面广:中国移动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其4G网络覆盖范围广泛,不仅在城市和县城提供覆盖,还在乡村和偏远地区建设基站,使得更多地区的用户能够享受到4G网络的便利。
2. 技术领先:中国移动在4G网络建设中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实现4G网络的连续覆盖和无缝切换,提供给用户更高品质的通信体验。
中国移动TD-SCDMA介绍

可视电话(new)
可视电话业务是一种集图像、话音于一体的多媒体通信业务, 可以实现人们面对面的实时沟通,即通话双方在通话过程中 能够互相看到对方场景,近年来已在远程会议、远程教学、 远程医疗等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客户可以在TD-SCDMA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可视电话。 当网络不能支持或通话对方手机不能支持时,通话可自动回 落为普通语音通话。 面向客户: 此业务向所有中国移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 商用客户开放。
TD-SCDMA全球网络建设:
TD-SCDMA的实际网络速度可达384Kbps。全球已 建成207个HSDPA网络、51个HSUPA网络,其中 135个HSDPA网络支持3.6Mbit/s的传输速率,55个 HSDPA网络支持7.2Mbit/s的传输速率,而国内的 TD-HSDPA网络支持下行上网速度可达3.6Mbit/s (实际速度也可达1~3Mbit/s),上行速度也可达 384kbit/s,可与有线宽带相媲美。 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表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HSUPA: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 行链路分组接入技术.
数据上网(new)
TD-SCDMA数据上网是面向商务人士与集团客户推 出的基于笔记本电脑或PDA终端通过GPRS无线接 入互联网/企业网,获取信息、娱乐或移动办公业务 的业务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D-SCDMA数据上网突破了移动终端 接入Internet必须依赖网线或电话线的束缚,您可随 时随地将您的笔记本电脑通过无线方式接入Internet, 为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办公提供解决方案。
TD-SCDMA技术
TD-SCDMA是集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 频分多址(FDMA)等技术优势于一体,采用智能天线、联合 检测、接力切换、同步CDMA、软件无线电、低码片速率、多 时隙、可变扩频系统、自适应功率调整等技术,具有系统容 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的移动通信技术。 TD-SCDMA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技术标准,与 欧洲的WCDMA标准、美国的CDMA2000标准并称为3G时代主流 的移动通信标准。
TD知识看看你了解多少

? 移动性提高:客户在0~15公里/小时移动状态下性能最优,15~120 公里/小时性能也很好,支持120~ 350 公里/小时,甚至在某些频段支持500 公里/小时;? 质量优化:在无线接入网,数据的传输时延小于 10 毫秒,控制命令的时延小于100 毫秒;
答: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沈阳、厦门、保定、秦皇岛10城市原有GSM客户于2009年1月1日后)您只要使用使用TD终端,均可登录到TD网络,享受更好业务体验的2G已有服务,并将根据当地网络改造情况逐步享受TD特色业务。。
3.1.3 我是中国移动商用城市之外的GSM客户,是否能够使用TD业务?
视频留言:若视频呼叫的被叫方遇忙、不在服务区、关机等情况且被叫方申请了视频留言服务,则该次视频呼叫会被前转到视频留言系统,在视频留言系统播放的视频导航界面下,主叫客户选择录制视频留言后挂机,录制完成后被叫客户会收到新的视频邮件的短信通知,提示被叫客户到视频留言系统收看视频留言。被叫客户可以通过视频呼叫、语音呼叫、Email、Web或Wap方式提取留言。
3.1.5 神州行客户是否也能享受三不政策?
答:可以。2G已有业务按照三不政策执行,但是由于智能网设备不支持3G特色业务,北京、广东在智能网上计费的神州行客户不能使用各项3G特色业务。3.1.6 虚拟专网客户是否能够享受三不政策?
答:可以。2G已有业务按照3不政策执行,但是各省在智能网上计费的虚拟专网客户暂时还不能使用各项3G特色业务。
2.4 TD支持哪些业务?
答:中国移动面向TD个人客户提供的业务包括2G和2.5G全部已有的业务以及新开发3G特色业务。与2G/2.5G相比,TD除了增加了可视电话业务之外,数据传输速率有明显提升,因此对于基于GPRS承载的数据业务,特别是对带宽要求较高手机电视、音乐下载和游戏下载等业务,客户在TD网络下的使用体验要优于2G。
中国移动TD渠道建设三大要点

售 渠 道 销 售 部 分 定 制 终 端 , 由 专 经 为 TD终 端 厂 商 和 社 会 化 渠 道 搭 建
移 动 会 通 过 大 规 模 集 中 采 购 和 自有 渠 道 销 售 的 方 式
建设统一 渠道管 理平台
3 G时 代 的 手 机 与 业 务 结 合 度 逐 步 加 深 , 机 与 手
虽然现阶段T D终端全 部部为 中国移动集 中定制
采 购 , 随 着TD 业 的 逐 步 成 熟 , 际 厂 商 的 加 入 , 但 产 国 终 端 种 类 与 市场 趋 于 多样 性 , 过 社 会化 渠道 销 售 的 通 手 机 所 占 比重 将 逐 步 增 大 , 逐 渐 成 为 主 流 。 并 首 先 , 产 品 方面 , 然 运 营 商 对 终 端 进 行 定 制 在 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验 , 与手机 厂商共同开发深度定制 终端 , 将成为运
营 商 的 重 要 产 品 策 略 。 随 着 TD网 络 的 不 断 升 级 , 而 增 值 业务 的逐 渐 多样 化 , 消费 者 对 数 据 业 务 消 费 习惯 逐 渐 形 成 , 营 商 将 能 向 手 机 厂 商 提 供 越 来 越 高 的 运 补 贴 , 手 机 与 业务 套 餐 捆 绑 销 售 方 式 下 手 机 的 价 格 使 优 势 逐 步 凸 显 , 对 于 社 会 渠 道 销 售 渠 道 , 争 力 不 相 竞 断加 强 。同时 , 拉 动 相 对 薄 弱 的 TD 业 发 展 , 国 为 产 中
浅析TD-SCDMA网络建设中的难点及发展焦点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浅 一浙 I 口 ¨
.
一
占 SD C MA网络建设中的难点及发展焦
、 、
鞠 謇
王 刚
( 中国移动通信 集团设 计有 限公 司黑龙江分公司,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5 0 0
一 T 总
T — C MA系统使用 2 D SD G频段 ,其穿透能力相对 较差 ,在室内环境下会形成较多覆盖盲点 区域。 T — C MA系统的室内分布结构与传统类似, D SD 可 与其他系统共用相同单元, 可使用 B U R U多 B +R 通道覆盖解决方案, 最大化利用现有的 2 G室内覆 盖系统资源, 快速建设 3 G室内覆盖系统 , 同时进 行高质量的网化, 建设优质的室内覆盖网络。 量逐月攀升 ,D T 未来网络演进路标也逐渐明晰, 现在是联合优化两张网, 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加、 网 T — C MA 系 统 B + RR D SD BU U多 通 道 组 网 中国移动的 T 网络建设取得了 ^ D 令 、 欣慰的成效。 络负荷的加大和 t D A t P 业务的开通, S 网络优化的 方案, 将基带和射频分开, 射频部分可以灵活地放 但由 于这是我国第一次采用 自 主创新的移动通信 复杂度和难度加大。目 前在 T D网络优化中, 置在室内任何地方, B 遇到 B U集中 放置可以 实现共享, 标准体系, 各方面都没有前车可鉴、 经验可沿。因 的关键问题主要与以下三方面有关:弱覆盖容易 并 通 过 光纤 与 遍 布 于 建筑 中 的 R RU连 接 。 此, 建设—个优质的 T D网络, 中国移动还任重而 导致用户掉话; 干扰大导致用户接人失败 ; 拥塞问 B U R B + RU多通道方案可根据室 内容量需求灵活 道远 。 题导致数据业务下载速率慢 , 严重影响客户感知。 选择 B U,根据 覆盖 面积合 理采 用不 同数 目的通 B 2T — C I D S D ̄ I A网络建设中的难 文及解决方 对于该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道(R , R u)力硬 灵活组 网。同时 , 用 多通 道算 法 , 采 案 a 弱覆盖解决方案。 2 /G 在 G3 互操作中, 常常 对 ll t U多个通道实行空问隔离 , t 降低通道问的干 2 基站选址困难。 . 1 按照 T 基站建设技术要 出现用户在 T D D网络弱覆盖,切换到 G M网络失 扰。共用 2 S G室内覆盖系统的工程改造简易, 支持 求, 城区中站距为 4 0 5 0 , 0 - 0 米 受基站建设条件 败的问题 , 分析发现造成切换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 容量的平滑升级, 支持室内 H P S A容量增强解决 及规划标准的限制 , 前基站选点难度不断加大 , ①配置不支持: 目 表示 U 执行 U 本身不支持的切 力案 。 E E 许多必建基站找不到合适的场地,造成了部分区 换或系统下发的切换参数配置终端不支持。解决 3 T — C MA网络业务发展焦点的分析 对 D SD 域因无法建站而未有效覆盖。在各地的城镇建设 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保证 GS M邻区的参数配置准 31T /G系统 问双 向切换 。 着国 内 2 . D2 随 G网 规划中, 改造工程频繁 , 站址选定受到市政规划影 确, 需要进行多次的现场路测、 邻区核查。②物理 络的不断完善 ,G网络 的不断投入,G3 3 2 /G网络 响大, 导致规划站点根据实际情况偏移 , 影响实际 链路失败 : 可以通过适当调整触发门限, 使终端在 势必会长期共存, 那么 2 3. G、C互操作升级工作也 建成的 T 络性能达不到当 D网 初规划时的指标。 广 无线环境较好的条件下切换至 G M网络。 s 比如将 是运营商很重视的 工作。 坚持 2 / G3 G一张网, 做好 大市民对移动通信基站电磁波辐射存有误解 , 百 T D系统场强值门限提高, 更早地开始切换事 2 /G网络的协同是建设 T — C MA的基本原 可以 G3 D SD 姓对移动通信的认知还比较匮乏,尤其移动基站 件测量, 减少快速电平衰落带来的切换失败 ; 同时 则 。 目前 ,话 音 业 务 已经 实 现 了 G M 向 S 电 磁波的辐射 , 是市民认知模糊和引起争议的主 进行上行干扰排查 , 减少因不能完成同步导致的 T — C MA的切换 ,但并未实现 T — C MA向 DSD DSD 要问 题之一。 近年来 , 由于国内 外媒体—些错误的 切换失败。③无响应 : 系统下发切换命令消息后, GS M的系统切换。由于系统切换需要占用系统资 宣传报道 , 导致市民产生 了 —些不必要的误解, 有 如果无线环境差,此时网络侧与终端侧失去了联 源 ,在 目前 T — C MA覆 盖不 够 的情 况下 , DSD 些人甚至对此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和抵触心理 , 从 系, N R C未接收到预期的 T D核心网发送的消息, T — C MA向 2 D SD G系统切换将会影响网络通话质 而使移动移动基站的建设面l 所未有的难度、 此时失败原因归为‘ 响应” 。考虑目前终端性能, 量 。 对 延 时 要 求 较 低 的 数 据 业 务 可 以 在 阻拦和干预。 DSD G 可 萄 I 过i整定时器时长进行优化。h 习 干扰解决方 T — C MA 与 2 之 间 相 互 平 滑 切 换 。 在 对于该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及方案: 案。 ①抛化 网络覆盖, 降低干 根据实地测试情况 T — C MA二期工程中,随着T — C 扰: DSD D S DMA网络 醐 主导, 建立相应法规应。 及时出台有利 调整天线下倾角 , 调节天线方位角 , 部分站址或天 的 覆 盖 率 逐 渐 增 加 ,将 逐 步 实 现 话 音 业 务 在 于移动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地方性法规,无线电 线不合理的要坚决升高或般迁。 ②干扰较高的区域 T /G系统问的双向切换。而大范围实现还要依 D2 管理 , 环保、 城管、 土地等部门, 联合制定 电 磁辐射 更换频点, 如针对室外采用扩容频点(/ 6或室内 靠 T — C MA网络的大范围覆盖 , 4 J) 5 DSD 以及覆盖质量 标准 , 基站建设标准 , 便于基站建设有章可循 , 检 频点(/,)以此来降低同频干扰。棚 塞解决方 的大幅提升。 123, 测结果更具说服 力, 处理争议有—个尺度 , 既满足 案。 O n复脓 术。 改善 H D A  ̄A  ̄ 为了 S P 用户体 3 2开展精细的网络评估。 规划与实施必然存 臭 捌 通信需要 , 又能保证群众身体健康, 消除群众不安 验 , 增加同时在线的 H D A S P 用户数, H D A 对 S P 伴 在 一定 的差距 ,因此在 部署实 施后 应尽 I评 估l 情绪。移动通信的基础建设应纳入各级政府的城 随信道复用机制 ( D C A P H复用)进行测试。修改 络 的实际 覆 盖效果 , 比前 期规 划 , 对 找出存 在 的差 镇规划。 目前, 我国城市化、 信息化建设步伐正在 NB 将 t D A的接人速率改为 1k p。 R, t P S 6 b s进行复 距以便在下一期中完善网络的覆盖和容量,并修 减小差距。 加快 , 信息化引领城镇化, 城镇化推动信. 息化, 用系数为 2 已 的容量测试及切换 ⑦拥塞控制机 正网络规化的参数配置和改善算法, 溪 试。 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 由之 制运用。 拥藿控 制 包括新业务接入 时的拥塞处理和 网络评估方面前期应主要以覆盖调查评估 为主, 在此基础上的业务仿真是i 圭 } 一步保证容量 路。 因此, 移动通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 业务保持过程中的降负荷处理。 必须纳入各级政府城市化建设的统—规划。 由 2 D 3 T 室内覆盖。 3 在 G网络中, 高价值的商 的需求,同时覆盖评估也是在最短时问内发现规 规划部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 预留城市场地 、 按进 用客户大多集中于室内 环境,占 据约 8%的 0 话务 划与实施差距的有效手段。网络评估工作对于运 度分期审批 。 积极营造支持配合移动通信基础设 量 。而室内环 境相对 比较复杂 ,因此 完善的 营商来讲是一项贯穿整个网络运营过程巾极其重 h 施建 设 的 良好 社会 氛 围。保护 移动 通信 设施 及线 T — C N 由于网络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 决定了如 D S D A室内覆盖方案将大大提升网络竞争 要的工作 , 就必须长期 、 持续地进 路是各级政府、 社会各界、 每个公民的义务。针对 力 。 T D室 内 覆 盖还 有 着 天然 的 技术 缺 陷 , 果想了解真实的网络状况, 部分群众对通信基站电 磁辐射的片面认识而阻挠 T — C N 依靠智能天线增加无线增益, D SD A 但是智 行网络评估工作, 结合后期的优化工作 , 才能将网 通信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020年4月14日星期二
目录
一、关于TD网络建设 二、关于全业务网络发展战略 三、关于共建共享 四、关于今明两年网络建设的一些考虑 五、关于绿色行动计划 六、牢记两个务必,实现三低保一高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一、TD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 个别厂家芯片( TDV4版本)不支 持伴随信道二倍复用,在开放伴随 信道二倍复用的网络下无法使用 HSDPA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终端不完善
37.72% 30.15% 23.44% 15.56% 6.7%
三星
联想 多普达 酷派 测试终端
i688 TD800 S700 6168 8120 同路段、同时测,各款终端出现异常的概率
TD一期城市
TD二期城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一、TD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3
三期建设已全面展开
进展情况
✓09年覆盖238个城市 ✓配套先行
完成核心网 融合改造
完成基站 配套改造任务
基本完成基站 建设任务
2009年9月
2009年10月
2009年12月
4 锐意进取,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动TD产业成熟
杭州 91.48% 96.65% 89.54% 98.37% 4.64% 1.58%
书山有路不勤为合径理, 权值
学海无涯苦作舟
合理权值
重选时延优化
已完成试点的优化方案
✓ 优化终端广播消息读 取机制
截至09年6月,用 户数约100万户 ,其中HSDPA用 户数约45万户
HSDPA单载波峰 值速率1.6Mbps
WCD MA
✓ 1999年底完成 标准
✓ 2001年开始商 用
✓ 2005年HSDPA 商用
CDMA 2000
✓ 2000年完成标 准
✓ 2000年,在韩 国开始规模商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Text
10%:其它投诉 弱覆盖:90%
老款终端问 题多
参数配置不 正确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其它芯片终端 37%
63%:展讯芯片终端
✓北京三月份统计,展讯平台的终端业 ✓占比为19%,但掉线的占比却高达63
上行受限三大问题
没有打开降速接入开关
打孔率参数设置问题 没有打开拥塞降速开关
二、 TD发展困难重重,不容忽视
TD网络
GSM网络
PS域掉线率
22.49%
TD网络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GPRS网络
TD网络
0.25%
GPRS网络
CS域切换成 功率
96.19%
TD网络
PS域切换成 功率
86.90%
TD网络
二、 TD发展困难重重,不容忽视
3
PS域质量问题尚需下大力量解决
弱覆盖地点投诉分布
业务热点弱 覆盖
组网方式 建设思路
提升承载能力 新产品研发
书山有路勤为径, 施工工艺
学海无涯苦作舟
✓融合组网 ✓三不 三新 三融合 ✓A+B+C多频段组网 ✓光纤拉远基站 ✓网优模型
✓两个100%
✓HSDPA空分复用 ✓上下行配比调整
✓双极化天线 ✓一体化天线 ✓IP化设备改造
✓配重式抱杆 ✓可组装的单面支撑架 ✓自平衡抱杆支撑架
260家,其中开 通HSPA 230家
CDMA2000 272家,其中开 通EV-DO 168 家
R99约2000款 ;
HSPA约700款
截至09年底一季 度,全球 WCDMA用户数 量已超过3.69亿 ,其中HSDPA用 户超过8千万
CDMA2000约 2100款;
EV-DO约600款
截至09年底一季 度,全球CDMA 用户数量已超过 4.8亿,其中EVDO用户超过1.2 亿
2.02% 1.05% 0.7%
08年4月 08年底 09年6月09年8月 09年5月 09年6月09年8月 2G网络
TD一期城市
TD二期城市
TD/2G切换成功率 约98%
91.91%96.19% 91.32%94.67%
63.76%
08年4月 08年底 09年8月 09年5月 09年8月 国外W/2G
4
TD产业链相当脆弱
系统设备不完善
✓ 部分厂家工程、维护支持不利 ✓ 个别厂家一期OMC无法管理其二期
设备 ✓ 个别厂家RNC设备的无线资源管理
算法存在缺陷,导致开启后PS域掉 线率明显升高 ✓ 所有TD一期RRU的故障率达50%
芯片平台不完善
✓ 个别厂家(SC8800D)硬件平台设 计缺陷,TD/2G切换和重选成功率 很低,采用该芯片的联想TD800旧 版手机切换成功率甚至为0
ü 取得多项技术研究成 果,申请TD领域专 利超过70项
二、TD发展困难重重,不容忽视
1 TD与WCDMA/CDMA 2000 差距明显
发展进程 网络规模 终端种类 用户规模
承载能力
TD-
SCDM A
✓ 2001年3月完成 标准
✓ 2008年试商用
✓ 2008年HSDPA 试商用
中国移动一家
今年底约90款 HSPA约20款
✓ 截至6月底,各省已全部完成智能天线广 播波束赋形权值核查并正确设置
✓ 正确设置前后,各省均有不同幅度质量提 升,其中:河北、浙江、甘肃、合肥等省 覆盖率、语音接通率、语音掉话率各项指 标提升显著。
✓ 以杭州为例,指标改善情况如下:
覆盖率
语音接通率
语音掉话率
设置前 设置后 设置前 设置后 设置前 设置后
HSDPA单载波峰 值速率7.26Mbps
EVDO RevA 单载 波峰值下行速率 3.1Mbps,上行 1.8Mbps。
二、 TD发展困难重重,不容忽视
2 TD网络质量虽有进步,仍不尽人意
语音接通率
语音掉话率
96.89%
99.0%
1.35%
0.7%
TD网络
GSM网络
PS域接通率
99.5%
95.45%
仪表,优化手段不完善
✓ 测试终端自身问题多,无法准确定
位故障点:
✓ 测量TD10080频点的C/I误差大, 导致频繁掉话
✓ 测量2G信号质量不准,在2G发生频 繁切换、导致掉话
✓ 仪表工具缺乏,标准化水平低
三、建设好TD,发展好TD,是中国移动的历史责任
1 用创新的思维建设好TD
智能天线权值合理赋值
1
一、二期工程全面结束
✓一期工程07年1月至08年底,已全 部完成
✓二期工程08年8月至09年5月17日, 已全部完成
2
一、二期优化成效显著
一期 (10城市)
13万个
2万个 基站数 载频数
二期 (28城市)
18万个
2.6万个
基站数 载3%
3.85%
3.78%
2.1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