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侗族人多瘤病毒感染率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广西侗族人群ABO及Rh血型分布调查分析

广西侗族人群ABO及Rh血型分布调查分析

广西侗族人群ABO及Rh血型分布调查分析焦伟; 黎海澜; 王晨; 伍焕秀; 莫柱宁; 阳子骥; 王巍华; 刘斐; 朱自严【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40)011【摘要】目的:了解广西侗族人群ABO及Rh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

方法:对检测人群严格入选标准,随机抽取1927例非血缘关系的广西侗族人群进行ABO及Rh 血型鉴定和分析。

结果:ABO血型分布特征:O>B>A>AB;基因频率p(A)=0.1556、q(B)=0.1920、r(O)=0.6524;Rh(D)阴性率为0.052%,d基因频率0.0228。

Rh发现8种表型,以CCDee频率最高(65.28%),未发现CCDEE表型。

组合体基因频率以CDe(0.8080)为最高。

结论:广西侗族人群ABO、Rh血型分布符合国内南方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但Rh阴性比例明显低于汉族人群。

【总页数】2页(P1531-1532)【作者】焦伟; 黎海澜; 王晨; 伍焕秀; 莫柱宁; 阳子骥; 王巍华; 刘斐; 朱自严【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相关文献】1.广西南宁地区壮族人群 ABO 和 RhD 血型分布及其基因频率调查研究 [J], 黎海澜;焦伟;莫柱宁;阳子骥;朱春丽2.贵州省侗族人群 ABO和 Rh血型的分布规律及基因频率调查 [J], 钟江3.德宏地区ABO血型和RhD血型系统的人群分布比例 [J], 左品朝4.德宏地区ABO血型和RhD血型系统的人群分布比例 [J], 左品朝;5.广西侗族人群ABO及Rh血型分布调查分析 [J], 焦伟; 黎海澜; 王晨; 伍焕秀; 莫柱宁; 阳子骥; 王巍华; 刘斐; 朱自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宁市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南宁市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n i n g b y HR— HP V DNA t e s t a n d c y t o l o g i c a l t e s k . T h e i n t e r v i e w wa s c a r r i e d o u t w i t h u n i i f e d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 Th e d a t a we r e a r i a -
国际 妇 产 科 学 杂 志 2 0 1 3年 2月 第 4 0卷 第 1期 J I n t O b s t e t G y n e c o l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V o 1 . 4 0 , N o . 1

8 1・
・论著 ・Fra bibliotek 南宁市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的流行病学调查
o fG y n e c o l o g y , t h e Ma t e r n a l a n dC h i l d r e n s H e d t hC re a H o  ̄h d o fG u o n g x i Z h u a n g Au t o n o m o u s R e g i o n , N a n n i n g5 3 0 0 0 3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0 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h i g h i r s k h u ma n p a p i l l o ma v i r u s ( H R— H P V) p r e v a l e n c e a m o n g w o m e n i n N a n n i n g
进 行妇科检查 、 宫颈 H R — H P v检测 , 并进行问卷调查 。 应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结果 : ① 南宁市 1 8 —

南宁地区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患病率和分布调查研究

南宁地区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患病率和分布调查研究

t y p e i n f e c t i o n, 2 2 . 0 f o r mu l t i p l e i n f e c t i o n; Ty p e HP V1 6( 2 0 . 3 )wa s t h e mo s t c o mmo n g e n o t y p e i n v a r i o u s t y p e s o f HP V, f o l l o we d b y t y p e HP V5 2( 1 9 . 9 ) , HP V 5 8( 1 4 . 0 ) , HP V 1 1( 1 0 . 6 ) , HP V 6( 8 . 9 ) .Hi g h — r i s k
Hale Waihona Puke T ANG Ya n — q i n g, Li Do n g — mi n g, HE S h e n g, HU ANG Pe n g, L AJ Yu n — l i ( Ge n e t i c Me t a b o l i c Ce n t r a l o f La b o r a t o r y, Ma t e r n a l a n d C h i l d He a l t h Ho s p i t a l o f G u a n g x i Zh u a n g Au t o n o mo u s Re gi o n, Na n n i n g, G u a n g x i 5 3 0 0 0 3, Ch i n a )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h i g h - r i s k h u ma n p a p i l l o ma v i r u s( HP V)i n f e c t i o n a n d s u b t y p e d i s t r i b u —

广西瑶族与汉族人多瘤病毒感染率的调查研究

广西瑶族与汉族人多瘤病毒感染率的调查研究

( h F utA i t Te or f l — h i a
e o ilfG agi d a n ei Luhu5 50 , hn dH s t unx Mei l i ̄t i o 40 5 C i pa o c U v y, z a) AbtatO je v T vsgt t rvl c f Kv u e pea b o uoy s(B so e tyi ida . s c: be ̄ e oi eta epea neo i si pr hr I dl ket P L )f ah d i l a r n i eh e B r n i l o e e hl nvus
B V在广西 瑶族及汉 族健康 人 P L K Bs中存在较 6 .%, 13 不同民族 、 性别 、 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0 o ) P> .5 。结论
减 少 B V相 关 的 移 植 肾病 ( K N 的 发 生 率 。 K BV )
高 的感染率 , 本研究证实 了 P I 是 B V在 体内的潜伏细胞及传播载体 , B_ s K 应加强对 B V条件致病性 的认识 , K 积极防治 、
[] 6杨绍敏 , 胡大春 , 邵剑春 , . 沟肠 杆菌 高产 A p 等 朋 m C酶基 因检测
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中国抗生素杂志 ,0 83 ()28 J. 20 ,34 :2 . [  ̄a ro L Bnm A. x ne— et m bt l t ae : l i l 7 Pt snD , oo oR Et dds cu ea a a ssacnc e e p r -cm i a udt[J Ci ir i e,05 1 () 67 paeJ .1 M c bo R v20 ,8 4 :5 . n o l

广西侗族人群稀有血型Mur抗原的调查研究

广西侗族人群稀有血型Mur抗原的调查研究
3讨论
Mi henb er ger 是MNSs 血型系统比较 稀少的一个系 列的 表型,Mur 抗原是这组低频率抗原中的特异性抗原。该抗原 是19 61年在1 例新生儿 溶血病 ( HDN) 中 发现的 ;脐带血 可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No.桂科攻
099 300 3B- 26 )
.●
.●
P …u 广
医科大
学报
J OURNAl , OF GUANGXI MEDI CA学l。 UNI VERSI TY
2010 De c
27(
6)
962
广西侗族人群稀有血型Mur 抗原的调查研究’
焦伟
黎海澜 王 晨1 伍焕秀 莫柱宁 阳子骥王巍华朱自严1 ( 广西壮 族自治区人民医 院输血科南宁 53002I )
[ 6] 黄秀琼。陈丽琼,钮荣祥,等.云南怒族稀有血型MNSs 系统一( Mur ) 抗原抽样调查分析[ J ] .大理学院学报,
2004,3( I ) :39—40.
[ 7]严康峰,邓诗桢,曾玫玫,等.广州番禺地区献血人群稀 有血型的筛选[ J ].中国输血杂志,2007。20(4) :290—
291.
1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与处理:广西侗族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16%。 为广西11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的土著民族。我们严格人选标 准。选择侗族人群占当地人口90%以上的侗族聚居地.同时 满足3代中未与外族通婚的无亲缘关系的个体为研究对象。 共计844人。其中男383人。女461人,男女之比1;1.2。平 均年龄15.22岁。分别采其静脉血3 mL, 用EDTA抗凝, 将 受 检者 血样 配成 3% 红细 胞悬 液备 用。 1.2试剂:抗一Mur 及Mur 阳性对照红细胞由上海血液中心 提供。 1.3方法:试管法筛选Mur +血型:在试管中加入抗一Mur 抗 体和受检者 红细胞各50“L, 用盐水凝集试验筛 选Mur +血 型,用上海 血液中心惠赠的( ) 型Mur 阳性红细胞 作为阳性 对照。上述方法初筛为阳性者,分别用确认抗体进行复查, 结果完全相符。

广西新发现肝癌高发点的初步流行病学研究

广西新发现肝癌高发点的初步流行病学研究

广西新发现肝癌高发点的初步流行病学研究吴继周;胡蝶飞;宁秋悦;贺荣;李国坚;陈务卿;臧宁;吴健林;玉艳红;陈茂伟;韦颖华;万裴琦【期刊名称】《内科》【年(卷),期】2009(4)5【摘要】目的探讨广西少数民族瑶族地区新发现肝癌高发村肝癌高发的危险因素,为对肝癌进行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和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相结合,以广西新发现的肝癌高发村及相对低发村原藉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肝癌发生状况、肝炎病毒感染及复制、生活环境因素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肝癌高发村和相对低发村肝癌的粗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04.90/10万和55.76/10万,两村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两村居民HBsAg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7.8%(11/62)、12.9%(8/62)和9.4%(10/107)、4.7%(5/107),两村比较HBsAg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别(χ2=2.54,P=0.11),但两村HBVDNA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3.75,P=0.05);两村抗-HBs的阳性率分别为53.2%(33/62)和60.7%(65/107),两村比较无显著性差别(χ2=0.91,P=0.34).高发村10年前以塘水作为饮用水,而低发村一直以山泉水作为饮用水;两村均未检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结论在广西少数民族瑶族地区新发现的肝癌高发村肝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为HBV感染,尤其是HBV的复制、饮用塘水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黄曲霉毒素及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在此地区肝癌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明显.【总页数】3页(P678-680)【作者】吴继周;胡蝶飞;宁秋悦;贺荣;李国坚;陈务卿;臧宁;吴健林;玉艳红;陈茂伟;韦颖华;万裴琦【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宁市,52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宁市,52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宁市,52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宁市,52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宁市,52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宁市,52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宁市,52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宁市,52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宁市,52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宁市,52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宁市,52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相关文献】1.1999~2005年广西新发现麻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J], 李伟;黄培勇;赵进;莫应坚2.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多种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J], 黄志碧;邬质彬;徐国诚3.广西新发现肝癌高发点HBV、HCV感染与HCC家庭聚集性的研究 [J], 陈务卿;黄爱春;罗双艳;贺荣;吴继周;李国坚;吴健林;邓一鸣;韦颖华;胡蝶飞;宁秋悦;李兰兰4.2010-2020年广西新发现麻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许凤妮;李峥;李伟;张杰;王砚蕾;王宏;朱邦勇;胡冠豪5.广西新发现两个肝癌高发家族的病因学比较 [J], 臧宁;吴继周;陈务卿;吴健林;宁秋悦;邓一鸣;韦颖华;胡蝶飞;李兰兰;黄爱春;罗双艳;贺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肝癌高危人群队列和高发家系样本数据库的建立

广西肝癌高危人群队列和高发家系样本数据库的建立

照 家系。对所有研 究对 象均采 集早晨 空腹静脉血 , 行 H s g 生化指标检 测和腹部 B超检 查 ; 离其血 清、 进 BA 等 分 血
浆和有核 细胞 。 置于 一 0 8 ℃保存 。所有 资料按要 求进行质控 , 并录入数据库。结果 已收集 了 3 0 00 0多人次 的血
清、 血浆和有核 细胞及其基础资料 , 并妥善保存 和 实行 计算机动 态管理 。结 论
2 o1 o .
[0 1 ]高眉扬 , 何纳 ,张金玲 , 等.山西省侯 马市外来女性务工 人员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意愿及其影 响 因素 [ ] J .中国初级卫 生 保健 , 09, 3 2) 3 3 . 20 2 ( : 2— 5 ( 收稿 日期 :0 1 6— 2 编辑 : 2 1 —0 0 陈嘉伟 )
建立该样 本数据库 , 为下一步开
展更深层次 、 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广西区域性 高发 肿瘤基础研 究、 现场 防控 与临床研 究, 搭建 了资源共享平 台; 索 探
和 建立 了一 个具有先进性 、 学性 以及通用性等优点的数据管理 系统 , 步实现 了样本和 资料的科 学有效管理。 科 逐
【 关键 词】 肝癌 ; 样本库 ; 高发 家系; 高危人群 队列
Co sr ci n o e s e i n b n n p d mi lg c ld t b s fh g — ik p p l t n o v r c n e n Gu n n t u to ft p cme a k a d e i e o o i a a a a e o i h—r s o u a i fH e a c r i a - h o
erl dfrh t—c cr cen g deie ooia sres h BA p si b c ee hsna i no e ea i a e rei p mi gc vy.T eH s g— oiv s j tw r c oe hg l ot n n s na n d l l u te u e s s h—

广西侗族人多瘤病毒感染率的调查研究

广西侗族人多瘤病毒感染率的调查研究

广西侗族人多瘤病毒感染率的调查研究龙柳艳;何志慧;戴盛明;韦晓谋【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08(30)7【摘要】目的了解广西侗族健康人多瘤病毒(BKV)的感染情况,为防治BKV相关性肾病(BKV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广西侗族健康人外周血标本300份,提取淋巴细胞基因组DNA,用巢式PCR方法扩增BKV的保守区编码序列,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组BKV-DNA检出率.结果 300份广西侗族健康人BKV-DNA检出率为60.67%,不同性别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KV在广西侗族健康人中感染率较高,并进一步证实了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是BKV在体内的潜伏细胞及传播载体.应加强对BKV条件致病性的认识.【总页数】2页(P967-968)【作者】龙柳艳;何志慧;戴盛明;韦晓谋【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市,545005;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市,545005;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市,545005;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市,545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9【相关文献】1.广西瑶族与汉族人多瘤病毒感染率的调查研究 [J], 龙柳艳2.苗族侗族服饰刺绣的文化人类学阐释——以广西融水和三江地区的苗族侗族为例[J], 徐秀红3.广西侗族人群稀有血型Mur抗原的调查研究 [J], 焦伟;黎海澜;王晨;伍焕秀;莫柱宁;阳子骥;王巍华;朱自严4.民族自治地方妇女权益保障调查研究——以广西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J], 苏振宏;汤振华5.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三江侗族刺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J], 王绮;朱翠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J a e te h r o sa d t eta s s in c r e r V. a e e so eo p r n s c p to e ii fB h u d b mp v d S st BI r h a b r n n miso ar r f s h r is o BK Aw r n s f h p ot i ah g n ct o KV s o l ei r e Oa t u t i y o o d r a e te icd n e o V e h o i. c e e s n i e c fBK n p rss h
o e l l a ut i dr d as o n t nc g o p w s e ta t d a d B fh ad y d n ii u l f Do g eh i r u a x rc e KV DNA w s e a n d b e td p lme a e c an ra t n T e l n a x mie y n se oy r s h i e ci . h o
【 bt c】 ob i T vsgtt r ane f Kvu ohah d i a ogmnry n unx, d o r i A s at r j v one i eh p v ec o B r l y nidl oD n i i agi n o d I e i ta e e l is f e t i v u s f ot i G a tp ve
内的 潜伏 细胞 及 传 播 : , 加 强对 B V 条 件 致 病 性 的 认 识 。 我体 应 K
【 关键词】 人 多瘤病毒 ; 外周血淋 巴细胞 ; 感染率; 西 族 广 侗 【 中图分类号】 R339 . 【 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5- 0 (080 - 6- 23 34 20 ) 0 70 4 69 2
I h w i h p v l n eo K i e ih r l o u o ye fh a h n ii u so o gmi o i n Gu a x.r i t d h w h t ts o s ah s r ae c B V p r ea b o d l k c tso e h yi d vd a D n n r yi a g i I ssu y s o st a e f n p l e l f t l
【 要】 目的 摘
了解广 西侗 族健 康人 多瘤 病毒 ( K 的感 染情 况 , B V) 为防治 B V相 关性 肾痛 ( K N 提供 理论依据 。方 法 K BV )
采 集 广 西侗 族 健 康 人 外周 血 标 本 3 0份 , 取 淋 巴细 胞 基 因组 D A, 巢 式 P R方 法 扩 增 B V 的保 守 区编 码 序 列 , 0 提 N 用 C K 统计 分 析
不同年龄 、 性别组 B V D A检 出率。结果 30份广西侗 族健 康人 B V D A检 出率为 6 .7 , K .N 0 K —N 0 6 % 不同性别组 、 年龄组之 间差异 无统计 学意义( 0 0 ) P> .5 。结论 B V在广西侗族健康人 中感染 率较 高, K 并进一 步证 实了外周血 淋 巴细 胞( B s 是 B V在体 PL7月第 3 0卷 第7期
9 7 6
广 西 侗 族 人 多 瘤 病 毒 感 染 率 的 调 查 研 究▲
龙柳 艳 何 志慧 戴盛 明 韦晓谋
5 50 ) 4 0 5 ( 广西 医科 大学第 四附属 医院、 广西柳州市工人 医院, 柳州 市
P e a e c fBK iu f c i n i e lh n i i u l o n i o i n Gu n x r v ln e o v r s i e t n h a t y i d v d as fDo g m n rt i a g i n o y
sm l , e e ci to B V D A W S 0 6% . ee a o i ic t ie ne nae r e ir ui P> .5 . o c s n a p t t t nr e s e h d e o a f K .N a 6 .7 T r W n g f a f r c i s o xdsi t n( 00 ) C nl i h S sn n d e i g s tb o uo
B V— NA d tc o ae e tt t al ay e o g te g o p fdfee t g sa d s x Re u t I h 0 e l h r e k c ts K D ee t n rts w r sai i l a l z d a n h r u s o i rn e e . s l i e s c yn m a n s n te 3 0 p r e a l u o y e p l
ter frh r et na drdc o K ehoi B V .  ̄o s D A i pr hr l dluoye o 0 l dsm l ho ep vn o n ut no B V nprs yot e i e i f s( K N) Me d N e p e b o k ctsrm 30b o pe n i a o e l f o a s
L ONG u y n, i^ , IS e g mi g, IXi o mo Li - a HE Zh 一 DA h n - n WE a — u
( h or l t o ilfG a gi ei l n e i ,i h u G a gi 4 0 5 C i ) T e ut A i e s t u n x M d a U i rt L zo ,u nx 5 30 ,h a F h f a dH p a o i c v sy u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