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化学考点聚焦 专题五 信息分析题
2017中考化学试题汇编40信息给予题(精选148套中考题)

专题一、信息赐予题一、选择题11.(2017·攀枝花)雷阵雨事后,空气特别清爽,原由之一是空气中少许氧气(O2 )转变为臭氧 (O3),表示为:放电3O22O3。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等质量的O2与 O3所含原子数相等B. O2 转变为 O3属于物理变化C.O2与 O3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D. O2 与 O3都是化合物10.( 2017 浙江省台州市,题号10,分值 4)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能够筛掉盐类物质。
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可以经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经过(如图)。
以下对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C.“筛掉”氯化钠的过程近似于过滤操作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答案】 D【分析】本题考察的是依据给出的信息考察学过的知识点。
A.此变化过程是将钠离子和氯离子与水分子分别,没有其余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B.该过程钠离子、氯离子不可以顺利经过,使氯化钠与水分别,分别后的溶液中没有了氯化钠,所以可应用于海水淡化,故正确;C.该过程使钠离子和氯离子不可以经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经过,将氯化钠与水分别似于过滤操作,故正确;D.该过程氯化钠被“筛掉”,使过滤后的液体氯化钠减少,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错误【知识点】信息赐予题8.( 2017 浙江省嘉兴市,题号8,分值 3)近地面的臭氧是因为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耀下发生光化学反响产生的。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一样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C.汽车尾气大批排放会致使臭氧污染D.佩带口罩能有效阻拦臭氧的吸入【答案】 D【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分子的定义,同样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同样,不一样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一样;空气的污染A.臭氧的化学式是O3、氧气的化学式是O2,二者是不一样的分子,所以化学性质不一样,故 A 答案正确。
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52金属的冶炼

考点52 金属的冶炼一、选择题1.(2017广西省来宾市,题号18,分值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出现白雾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黑色变红色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答案】B【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而产生白雾现象,B正确;C.氧化铁是红棕色,铁粉是黑色,因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C 错误;D.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有铜析出,描述的是反应本质,不是反应现象,D错误。
2.(2017四川省眉山市,题号30,分值2)某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答案】D【解析】A.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故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A说法正确;B.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或者氧气混合加热易发生爆炸,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B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C说法正确;D.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铁和水,D错误。
3.(2017重庆市A,题号5,分值2)工业炼铁中会发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A.COB.Fe2O3C.CO2D.Fe【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炼铁的原理。
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中氧化铁失去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2017年中考化学考点聚焦 第2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2讲碳和碳的氧化物第1课时金刚石、石墨和C60一、选择题1.(2016,临沂)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A) 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2.(2016,重庆)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导学号55622011)(B)A.木炭粉与氧化铜共热B.二氧化碳通入烧碱溶液C.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3.同学们填写的“毕业生登记表”需要长期保存,因此书写时必须使用(D)A.铅笔B.圆珠笔C.红墨水笔D.碳素笔4.(2016,贺州)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及原因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导学号55622012)(D)5.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特殊B.碳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C.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D.碳单质的状态6.(2015,成都)按如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导学号55622013)(D)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7.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B)A.分子B.原子C.离子D.中子8.(2016,泉州)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
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B )A .可作散热材料B .是一种化合物C .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D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9.关于碳的化学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 .温度越高,碳的活泼性越强B .碳具有还原性,炽热的碳能使氧化铁还原成铁C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是放热反应,而不充分燃烧是吸热反应D .碳在常温下能长时间保存不变质10.有关2CuO +C=====高温2Cu +CO 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 ) A .CuO 具有氧化性 B .C 发生了还原反应C .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11.下列各反应中,碳不是作为还原剂的是(B ) A .CO 2+C=====高温2CO B .2Mg +CO 2=====点燃2MgO +C C .C +H 2O=====高温H 2+CO D .3C +2Fe 2O 3=====高温4Fe +3CO 2↑12.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导学号 55622014)(B )A .分子个数比为1∶1的CO 和O 2B .分子个数比为1∶1的H 2和Cl 2C .质量比为1∶5的CH 4和O 2D .质量比为1∶3的C 和O 2二、填空与简答题13.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1)镁在氧气中燃烧__2Mg +O 2=====点燃2MgO __;(2)高温时碳还原氧化铜__C +2CuO=====高温2Cu +CO 2↑__;(3)碳在高温下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__C +H 2O=====高温H 2+CO __。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推断题.docx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推断题1、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 的成分,己知其中可能含有CuO 、C11CI2、NH4CI 、(NH 4)2SO4、NaOH 五 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均恰 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1)常温下,气体B 的水溶液显_ (填“酸性"“碱性〃“中性〃之一).(2) 混合物A 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液C 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写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溶液E 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5) 写出过程①中一定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6) 固体D 可能的组成有 种,具体原因是.2、(7分)现有某不纯的碳酸钠固体样品,已知其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Na 2SO 4 CuSCU 、NaCI 、CaCI 2 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杂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出现的现彖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 反应都恰好完全进彳j :)1 ' 八 .............. .. 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分析判断,并填写以下空白:(1) 把气体D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白色沉淀G 的化学式是。
(2) 碳酸钠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是(写化学式)。
(3) 碳酸钠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的杂质是(写化学式)。
(4) 请写出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5) 碳酸钠固体样品中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写化学式),要确定它是否存在,可用溶液A 再实验。
请简述你的设计方案(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
3、(7分)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 的成分,己知其中可能含有NH 4Ck CaCI 2> FeCI 3> CaO 、Fe (NO 3)3 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
专题5 实验探究题 课件(共53张PPT) 2025年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湖南)

【设计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碱石灰可以吸收H2O和CO2) 【进行实验】 Ⅰ: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Ⅱ:取适量草木灰浸泡液,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 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 m1g,将所得固体加入锥形瓶中。 Ⅲ:打开弹簧夹K1,通入一段时间N2后,称量装置C质量为 m2g。 Ⅳ:关闭弹簧夹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K2,向锥形瓶中缓慢滴加足量盐酸,关闭活塞K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提出问题】这包使用过的“暖宝宝”中是 否还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 【进行实验】 (2)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 验: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 验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一
产生气泡 固体中有铁粉
实 验 二
取少量固体放在燃烧匙中,用酒精灯加 热,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饱和的澄清石灰 水的烧杯(如图4)
。
任务二:小块白色固体成分探究
(2)同学们剪开“小液包”,将无色液体倒入烧杯中,将pH计插入液体中,读取pH为
1.0,则说明无色液体呈 酸
性。
【查阅资料】同学们在查阅相关生产说明后了解到白色固体为碳酸盐。
(3)同学们猜测白色固体可能为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为验证白 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第1步:取少量白色固体研碎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 到样品全部溶解,说明样品中不含 碳酸钙 。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
类型一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反应后溶 液中溶质 成分探究
第1步:写出化学方程式,A+B→C+气体或沉淀或H2O
2017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2017中考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2017中考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迎接中考化学,我们的化学知识掌握多少,就看我们平时做试题时做到了多少了。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中考化学试题,供大家参阅! ✿︶ε︶✿点击更多精彩“化学中考模拟试题附详细答案”宜昌市2017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4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湿衣晾干C.冰雪融化D.纸张燃烧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3.宜昌“富硒茶”是较好的保健饮品,这里的“硒”指的是(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4.要补充维生素,可以在饮食中适量增加( )A.蔬菜B.米饭C.豆油D.瘦肉5.201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鼓励燃煤发电,确保电力供应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C.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D.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稀释浓硫酸C.倾倒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8.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 )A.苹果汁B.牛奶C.肥皂水D.炉具清洁剂9.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D.在天然气燃气罩下方安装报警器10.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5B.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形成的离子是Br﹣D.原子序数为3511.K2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 )A.+4B.+5C.+6D.+712.某纯净物M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M+3O2 2CO2+2H2O,则M的化学式是( )A.C2H2B.C2H4C.C2H6D.C2H4O13.“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截取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阴离子阳离子 OH﹣ Cl﹣… … …Fe3+ 不①… … …A.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2B.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C.①处物质可溶于水D.①处物质类别属于盐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A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B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C 铜粉(铁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硫酸锌溶液(硫酸) 加入足量氧化铁粉末,过滤A.AB.BC.CD.D15.能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A.Zn、Ag、CuSO4溶液B.Zn、Cu、Ag、H2SO4溶液C.Cu、Ag、ZnSO4溶液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16.如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甲是H2、乙是O2B.甲是HNO3,丙是NaNO3C.乙是CO,丙是CO2D.乙是Cu(OH)2、丙是CuSO417.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18.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之最B.化学与生活①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①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除去②水壶中的水垢:可加食盐水浸泡除去③冰箱中的异味:可放活性炭吸附C.物质保存方法及解释D.化学与工农业①浓盐酸密封保存:防止挥发②白磷在冷水中保存:隔绝空气③氢氧化钠密封保存:防止潮解、变质①用焦炭和铁矿石炼铁②用石油产品生产合成纤维③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A.AB.BC.CD.D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分)19.填写表格化学符号①2N ③名称或意义磷元素② 3个过氧化氢分子20.学习生活中的化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如图是常见的电源插头,在标示的部分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2)铜能制成插头和导线,是利用了金属铜的性和性.(3)厕所用清洁剂(含盐酸)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4)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新型抗疟药膏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青蒿素抗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里的“水”作.上述水煎青蒿治疗疟疾,药性很不稳定,效果很差,屠呦呦改用乙醇提取,控温60℃,药性显著提高,说明青蒿素具有的性质是(答一条):.2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t2℃,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3)t2℃时,把20g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7.5分)22.“魔力蜡烛”可以增加生日宴会气氛.制造蜡烛时,在烛心中掺入镁粉(镁粉在430℃时能自燃).每次吹灭蜡烛时,余烬会引燃烛心中的镁粉,产生火花,又重新电燃蜡烛.(1)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魔力蜡烛”能“死灰复燃”,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2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1)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选择D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将带火星的木炭深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说明氧气能,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室制取氨气:Ca(OH)2(固)+2NH4Cl(固) CaCl2(固)+2H2O+2NH3↑,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填字母代号).(3)为探究氨气的性质,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同时反应中还有一种气体单质生成.【查阅资料】Cu2O是红色,易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提出问题】得到的红色物质是什么?【猜想】①是Cu;②是Cu2O;③是.若猜想①成立,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明NH3具有性.【设计实验】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红色物质中是否存在Cu2O:.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6.5分)24.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以水为原料生产氢气的方法有多种.方法Ⅰ:电解水法.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方法Ⅱ: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下:(“○”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催化剂).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填数字序号).上述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25.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实验编号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三、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实验分析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 一周后,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右边试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上述实验(填“能”或“不能”)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26.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图:(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和H2O.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SO2的原因是.(2)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有利于节约成本.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27.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悟方法是探究的根本目的.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一: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分析】从组成上看,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填符号),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解离出的Na+和Ca2+不同,所以性质也有不同.设计实验时可加入能解离出CO32﹣的试剂利用CO32﹣与Ca2+结合产生白色沉淀这一特殊现象予以检验.【设计方案并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出现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方案二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请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写出上述方案中出现白色沉淀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方法感悟】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实验探究】实验二: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合作学习小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如图实验:(1)上述实验中,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2)小晶同学通过上述实验推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3)为确定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小燕对沉淀C进行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沉淀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 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消失. 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4)小虎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还要物质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要确认,只需将上述实验方案中所加的一种试剂改为即可.【方法感悟】若其他物质的存在对所检验的物质有干扰时,可先将干扰物质转化,再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六、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分)28.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是一种常用的补钙剂.(1)葡萄糖酸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为(保留一位小数).29.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提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g样品,加入27g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7时,刚好用去10%的稀盐酸36.5g,试计算:(1)将100g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g.(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4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湿衣晾干C.冰雪融化D.纸张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根据化学常识和课本基本知识,可知空气含量较多的几种气体及其含量.【解答】解:我们知道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测出了空气主要有氮气(N2)和氧气(O2)组成,其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N2).故选B.3.宜昌“富硒茶”是较好的保健饮品,这里的“硒”指的是(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钙、硒”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富硒茶叶”,这里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4.要补充维生素,可以在饮食中适量增加( )A.蔬菜B.米饭C.豆油D.瘦肉【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解答】解:A、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B、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C、豆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D、瘦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5.201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鼓励燃煤发电,确保电力供应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C.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D.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鼓励燃煤发电,确保电力供应,燃烧煤能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等“低碳”出行方式,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C、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但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D、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故选:B.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须引燃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引燃的铁丝伸入氧气瓶中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若不引燃,不能燃烧,故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错误;C、硫燃烧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故错误;故选:C.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稀释浓硫酸C.倾倒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分析】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故选:A.8.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 )A.苹果汁B.牛奶C.肥皂水D.炉具清洁剂【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根据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涂抹一些含碱性物质的溶液,可以依据中和反应的原理,涂抹显碱性的物质,结合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可以依据中和反应的原理,涂抹显碱性的物质.A、苹果汁的pH为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牛奶的pH为6~7,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肥皂水的pH为1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D、炉具清洁剂的pH为12~13,大于7,显碱性,但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项错误.故选:C.9.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D.在天然气燃气罩下方安装报警器【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分析】A、根据氢气是可燃性气体分析;B、根据湿毛巾的作用分析;C、根据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考虑;D、根据天然气的密度判断.【解答】解:A、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错误;B、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故正确;C、加油站中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加油站要严谨烟火,故正确;D、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泄漏后向上扩散,天燃气报警器要安在灶台的上方,故错误.故选D.10.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5B.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形成的离子是Br﹣D.原子序数为35【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以及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格表示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n=35﹣2﹣8﹣18=7,故不正确;B.元素名称为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C.由A的分析可知,溴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Br﹣离子,故正确;D.原子序数=质子数,溴的原子序数为35,故正确.故选A.11.K2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 )A.+4B.+5C.+6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锰酸钾(K2Mn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锰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1)×2+x+(﹣2)×4=0,则x=+6.故选C.12.某纯净物M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M+3O2 2CO2+2H2O,则M的化学式是( )A.C2H2B.C2H4C.C2H6D.C2H4O【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M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3O2 2CO2+2H2O,反应前氧原子个数为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4、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M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M的化学式为C2H4.故选:B.13.“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截取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阴离子阳离子 OH﹣ Cl﹣… … …Fe3+ 不①… … …A.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2B.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C.①处物质可溶于水D.①处物质类别属于盐【考点】酸碱盐的溶解性;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分析】①处物质的阳离子是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该处对应的物质是氯化铁,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①处物质的阳离子是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3,故选项说法错误.B、①处物质的阳离子是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故选项说法正确.C、①处物质的阳离子是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可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①处物质的阳离子是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是由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A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B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C 铜粉(铁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硫酸锌溶液(硫酸) 加入足量氧化铁粉末,过滤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铁粉能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硫酸能与足量氧化铁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15.能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A.Zn、Ag、CuSO4溶液B.Zn、Cu、Ag、H2SO4溶液C.Cu、Ag、ZnSO4溶液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Zn、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答】解:A、锌可以置换CuSO4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B、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铜、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证明锌比铜、银活泼;但无法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C、铜、银都不与ZnSO4溶液反应,证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铜、银.无法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D、银不与ZnSO4溶液、CuSO4溶液,证明锌、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无法比较锌、铜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故选A.16.如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甲是H2、乙是O2B.甲是HNO3,丙是NaNO3C.乙是CO,丙是CO2D.乙是Cu(OH)2、丙是CuSO4【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分析】根据题意,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甲与乙能反应,甲能生成丙,乙和丙能相互转化,据此结合所涉及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2017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7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侯德榜C.门捷列夫D.道尔顿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两个氧原子的符号()A.O2B.2O C.O2﹣D.3.为防止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某些场所常贴有下列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A. B. C.D.4.化学家戴维最早制得了曾用作麻醉剂的笑气(化学式为N2O),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1 D.+55.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A.西红柿B.馒头C.植物油D.鸡蛋6.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C.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7D.尼古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7.在一次基本实验操作比赛中,小芳完成了以下操作.你认为错误的是()A.滴加液体B.倾倒液体C.蒸发盐水D.检查气密性8.小美从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它有两个电子层 B.它的核电荷数为12C.它表示阴离子D.它表示相对稳定结构9.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除去下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A.A B.B C.C D.D10.“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象,其中图象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A.加水稀释NaOH溶液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C.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D.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3分)11.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积极行动,落实整改措施,省城太原首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初见成效.(1)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任选一项回答)(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用化学式表示)(3)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a推广使用新能源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12.我们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它有助于消化但胃酸过多,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有时可以用小苏打治疗,反应的方程式为,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离子符号表示)13.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他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化学方程式表示).14.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用水和生活污水.水体被污染,必将影响整个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下图为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化方法分级处理后,可达到农灌和废水排放标准或绿化和景观用水标准.(1)污水通过“格栅”可去除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相当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2)污泥处理可得到沼气(主要成分为CH4),写CH4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消毒处理属于变化.(4)消毒处理后的某无色透明水样中含有钾盐,用简单的方法证明此水样为混合物.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15.氦气氦气(He)在空气中含量甚微.通常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密度为0.1785克/升,大约氢气的2倍,空气的七分之一.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使用十分安全.近年来在塑料及合成纤维工业上,诞生了一种特殊的生产工艺,是氦气的微泡摻入塑料或合成纤维.制成特别轻盈的泡沫塑料或纤维,例如,风靡一时的“太空服”轻巧,保暖性好,就是因为它的纤维中含有氮气微泡.氦气也可作为焊接金属和冶炼金属时的保护气.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的沸点是﹣268.9℃,固态氮的熔点为﹣272.3℃,它与“绝对零度”(﹣273.15℃)仅一步之遥,因此,液氮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冷的液体”了.液氮的这种超低温特性,在生产与科学研究上有很重要的应用.依据短文回答问题:(1)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氮气的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2)摻入氦气微泡的泡沫塑料属于材料,区分羊毛和制作“太空服”的合成纤维,方法是.(3)通过阅读你已经了解了氦气的一些用途,除此之外,请再举一例氦气的可能用途.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9分)16.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②的微观实质是.(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填字母序号).17.在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后,小丽构建了以下知识网络,并对它进行了推理和判断.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提取量最高的金属.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是(写一个),D和E反应的现象是,反应发生的原因是.(2)B的化学式是(写一个),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6分)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名称①,②.(2)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雪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她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19.经过监测和治理,我省的土壤质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个别地区仍然存在盐碱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开展了实践活动,他们采集了本地的土样,并对土样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探究查阅资料①枸杞和合欢均可在轻度盐碱地中生存.②盐碱地显碱性.③该土样中的可溶性物质只含NaCl,CaCl2和Na2CO3.探究过程(1)甲组探究土样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是,由此得出,该土样的pH>7.(2)乙组探究土样的成分(如图所示)向土样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学们对溶液I中的溶质成分很感兴趣,作出如下猜想:猜想①:猜想②:猜想③: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反思与评价:①通过交流,甲组认为乙组的方案一不太严谨,理由是.②同学们对沉淀CaCO3的来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CaCO3也可能来自土样本身.请解释土样中存在CaCO3的原因.总结与提升:改良我省的盐碱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造福山西人民,我们任重而道远.以下建议你认为正确的是a.轻度盐碱地可以种植枸杞b.可以用熟石灰改良盐碱地c.盐碱地应避免施用碱性化肥.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20.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他们取了24.5g 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0%,加热到完全分解.通过计算,得出他们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2017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侯德榜C.门捷列夫D.道尔顿【考点】51: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根据化学的发展史解答.拉瓦锡研究空气的组成,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侯德榜是侯氏制碱法.【解答】解:A、法国的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的组成,故A正确;B、侯德榜是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故B错;C、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故C错;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故D错.故选A.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两个氧原子的符号()A.O2B.2O C.O2﹣D.【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O2表示1个氧分子,故选项错误.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O表示两个氧原子,故选项正确.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O2﹣表示1个氧离子,故选项错误.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错误.故选:B.3.为防止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某些场所常贴有下列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A. B. C.D.【考点】HH: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4.化学家戴维最早制得了曾用作麻醉剂的笑气(化学式为N2O),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1 D.+5【考点】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笑气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0,则x=+1价.故选:C.5.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A.西红柿B.馒头C.植物油D.鸡蛋【考点】J4: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西红柿黄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B、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C、植物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D、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6.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C.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7D.尼古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D8: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分析】A.根据分子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不含氮分子,故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C.一个尼古丁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则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0:14=5:7,故正确;D.由化学式可知,尼古丁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故选C.7.在一次基本实验操作比赛中,小芳完成了以下操作.你认为错误的是()A.滴加液体B.倾倒液体C.蒸发盐水D.检查气密性【考点】4I:蒸发与蒸馏操作;49:液体药品的取用;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8.小美从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它有两个电子层 B.它的核电荷数为12C.它表示阴离子D.它表示相对稳定结构【考点】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微粒为阳离子.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该微粒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的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解答】解:A、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该微粒有两个电子层,故正确;B、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质子数为12,故正确;C、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微粒为阳离子,故错误;D、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是相对稳定结构,故正确.答案:C9.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除去下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A.A B.B C.C D.D【考点】2H: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85:金属的化学性质;93:酸的化学性质;9H: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Na2CO3能与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除杂试剂正确.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除杂试剂错误.C、Fe能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除杂试剂正确.D、H2SO4能与足量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除杂试剂正确.故选:B.10.“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象,其中图象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A.加水稀释NaOH溶液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C.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D.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考点】9H:盐的化学性质;7R:溶质的质量分数;98:酸碱溶液的稀释;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A、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碱性减弱,pH减小;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时,固体能够继续溶解;C、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D、镁燃烧生成氧化镁.【解答】解:A、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时,固体能够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当达到饱和状态时固体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前不能产生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镁燃烧生成氧化镁,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B.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3分)11.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积极行动,落实整改措施,省城太原首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初见成效.(1)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任选一项回答)(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CO(用化学式表示)(3)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abca推广使用新能源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考点】65: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1)使用电动出租车可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垃圾清扫车可净化环境;喷水雾汽车可减少空气中的尘埃.(2)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即可.(3)根据改善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解答】解:(1)使用电动出租车可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垃圾清扫车可净化环境;喷水雾汽车可减少空气中的尘埃.故答案为: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2)从世界范围看,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故答案为:CO.(3)a推广使用新能源,可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正确;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可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正确;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可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正确;故选abc.12.我们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它有助于消化但胃酸过多,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有时可以用小苏打治疗,反应的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Na+、Cl﹣(离子符号表示)【考点】9H:盐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和胃酸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反应前后离子变化情况.【解答】解: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和胃酸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离子是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Na+、Cl﹣.13.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他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气压减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H2CO3═H2O+CO2↑(化学方程式表示).【考点】7O: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是因为压强减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的缘故,从化学变化的角度来看,是碳酸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填:气压减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H2CO3═H2O+CO2↑.14.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用水和生活污水.水体被污染,必将影响整个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下图为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化方法分级处理后,可达到农灌和废水排放标准或绿化和景观用水标准.(1)污水通过“格栅”可去除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相当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过滤.(2)污泥处理可得到沼气(主要成分为CH4),写CH4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3)消毒处理属于化学变化.(4)消毒处理后的某无色透明水样中含有钾盐,用简单的方法证明此水样为混合物取水样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电吹风吹干,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少许白色固体出现,则证明此水样为混合物.【考点】79: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过滤是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格栅”可除去水中大块悬浮物,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4)根据此水样是含有钾盐的溶液来分析.【解答】解:(1)过滤是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格栅”可除去水中大块悬浮物,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故填:过滤;(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3)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4)此水样不是纯净的水,水中溶有钾盐,证明时可取水样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电吹风吹干,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少许白色固体出现,则证明此水样为混合物;故填:取水样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电吹风吹干,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少许白色固体出现,则证明此水样为混合物.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15.氦气氦气(He)在空气中含量甚微.通常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密度为0.1785克/升,大约氢气的2倍,空气的七分之一.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使用十分安全.近年来在塑料及合成纤维工业上,诞生了一种特殊的生产工艺,是氦气的微泡摻入塑料或合成纤维.制成特别轻盈的泡沫塑料或纤维,例如,风靡一时的“太空服”轻巧,保暖性好,就是因为它的纤维中含有氮气微泡.氦气也可作为焊接金属和冶炼金属时的保护气.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的沸点是﹣268.9℃,固态氮的熔点为﹣272.3℃,它与“绝对零度”(﹣273.15℃)仅一步之遥,因此,液氮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冷的液体”了.液氮的这种超低温特性,在生产与科学研究上有很重要的应用.依据短文回答问题:(1)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氮气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是稳定.(2)摻入氦气微泡的泡沫塑料属于材料,区分羊毛和制作“太空服”的合成纤维,方法是灼烧闻气味.(3)通过阅读你已经了解了氦气的一些用途,除此之外,请再举一例氦气的可能用途用作保护气.【考点】E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IB: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分析】(1)根据题目信息及氦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2)根据羊毛主要是蛋白质,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制得的合成纤维进行分析;(3)根据氦气的性质分析回答.【解答】解:(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很多,化学性质稳定;故填:密度比空气小;稳定;(2)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灼烧有刺激性气味,故可以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故填:灼烧闻气味;(3)由于氦气的性质不活泼.还可以用作保护气.故填:用作保护气;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9分)。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五+物质的分类

专题突破五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和命名是为了便于我们系统地认识物质和研究物质,为掌握每一类物质的通性及反应规律打基础的,所以是中考必考的基础知识。
考查的热点是判断物质的类别和各类物质的读法和写法等。
一、考点解读考点1 物质的简单分类 [基本概念][解题策略]弄清物质各类别之间的内在关系,主要是以下几种:并列关系(如纯净物与混合物之间就是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如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关系),交叉关系(如硫酸钠既是硫酸盐也是钠盐)。
[典型例题]例1 下面是物质分类图,请将“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纯净物”、“盐”等名词填写在适当的方框中:解析:该题要求能非常清楚理解物质分类的依据,要注意纯净物和混合物是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单 质化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物质 氧化物酸 碱 盐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 4 C 2H 5OH CH 3OH CH 3COOH依据物质种类区别即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而单质和化合物是依据纯净物中元素种类来确定的,即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酸、碱、盐也属于化合物。
答案:①混合物;②纯净物;③化合物;④单质;⑤氧化物;⑥盐[新题展示]1.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试回答:⑴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
⑵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____________。
⑶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可用____________少量多次清除。
解析:这是集物质分类和性质的一道非常现实生活问题的习题,要求理解酸、碱、盐、有机物的分类依据,来区别它们,并理解各类物质的性质,即酸和碱起中和反应,CaCO3、Mg(OH)2可与酸类物质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 信息分析题 一、选择题 1.(2016,聊城)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B )
A.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 B.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很容易发生 C.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2015,佛山)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Fe0+3Cl02=====点燃2Fe+3Cl-13,
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B )
A.4P+5O2=====点燃2P2O5 B.FeCl3+3NaOH===Fe(OH)3↓+3NaCl C.Zn+H2SO4===ZnSO4+H2↑
D.2H2O=====通电2H2↑+O2↑ 3.(2016,孝感)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价 B.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9% C.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 D.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9∶14 二、填空题 4.(2016,柳州)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在实验室中可用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2H2O2=====MnO22H2O+O2↑__。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由单质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它的组成与过氧化氢类似。在潜水艇中它被用作供氧剂。当它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生成氧气和一种盐,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2O2+2CO2===2Na2CO3+O2__。 5.(2016,娄底)84消毒液是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现北京地坛医院)于1984年研制的一种消毒液,能迅速杀灭各种肝炎病毒,后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家庭等的卫生消毒,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它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HCl)混用,如果二者混合,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氯气(Cl2),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ClO+2HCl===Cl2
↑+NaCl+H2O__。
6.(2016,泰安)某方便面的营养成分表如下(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等):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克 能量 1966千焦 蛋白质 7.5克 脂肪 21.8克 碳水化合物 60.7克 钠 2530毫克 (1)表中“钠”是指__C__(填序号)。 A.离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方便面中使用的食盐是加碘盐,人体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甲状腺肿大__(填“甲状腺肿大”或“骨质疏松”)。
(3)若小明用天然气煮方便面,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CH4+2O2=====点燃CO2
+2H2O__。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食用食盐不超过6克,假设小明某天吃了100克该方便面,相当于吃了食盐__6.4__克(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7.(2015,福建)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__无色液体,易溶于水__(写出两条即可)。 (2)过氧乙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__H+__(填离子符号)。 8.下表是几种家庭常用洗涤剂的主要功能及成分,请结合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洗涤剂 洁厕灵 活氧彩漂 漂白粉 功能 有效清除污垢及异味 漂洗衣服,使色彩更鲜艳 快速除去污渍 有效成分 HCl H2O2 Ca(ClO)2 (1)洁厕灵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与碱性洗涤剂混合使用。 (2)将少量二氧化锰放入盛有活氧彩漂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2H2O2=====MnO22H2O+O2↑__,其中二氧化锰作用是__作催化剂__。 (3)漂白粉与盐酸发生反应可表示为:Ca(ClO)2+2HCl===X+2HCl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__CaCl2__。 9.(2016,永州)化肥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农业上使用较多的氮肥是尿素[CO(NH2)2]、硝酸铵(NH4NO3)和碳酸氢铵(NH4HCO3)等。工业上生产硝酸铵的原理是先利用氨催化氧化得到硝酸,再用硝酸跟氨气反应生产硝酸铵,相关反应的学方程式如下:
①4NH3+5O2=====催化剂高温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④NH3+HNO3===NH4NO3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2__个。 (2)反应中有两种氮的氧化物,其中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是__NO__(填化学式)。 (3)在氮肥中,氮的含量越高肥效越好,试通过计算比较相同质量的硝酸铵和碳酸铵肥效较高的是__NH4NO3__(填化学式)。 10.(2016,雅安)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1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①从宏观角度看,图1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_氧元素__。 从微观角度看,图1中三种物质都是由__分子__构成的。
②试写出图1中实现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2H2O=====通电2H2↑+O2↑__。 (2)图2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Cl2+H2O===HCl+HClO__。 (3)图3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相同__,写出溴单质(Br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Br2+
2NaOH===NaBr+NaBrO+H2O__。 11.(2016,贵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部分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D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H2SO4__。 (2)某物质的化学式为Na2S2O3,它代表的点是__F__(填“A~H”)。
(3)写出由B点表示的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SO2+2NaOH===Na2SO3+
H2O__。 12.(2015,滨州)“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Cu”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__一个铜原子__;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__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__;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 图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4NH3+3O2=====点燃2N2+6H2O__,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置换反应__。 13.(2015,北京)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段翰英等)。 我国制作泡菜的历史悠久。制作泡菜是把新鲜蔬菜泡在低浓度的盐水里,经发酵而成。泡菜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口感鲜脆。 蔬菜中含有硝酸盐。硝酸盐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转化成亚硝酸盐后,就会产生危害。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NaNO2)]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产生亚硝酸(HNO2)和氯化物(如NaCl)。亚硝酸不稳定,产生的二氧化氮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泡菜中含亚硝酸盐吗?含量有多少?含量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经实验测定发现,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如图为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
用不同的蔬菜进行测定,变化趋势与芹菜相似。 实验表明,发酵温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及生成时间也具有明显的影响。泡菜发酵过程中,泡制温度较高时,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得早,且数值低。这与温度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关。 实验还表明,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 现代医学证明,泡菜中的乳酸和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生长、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但是,有些泡菜盐分或糖分过高,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利。另外,泡制过程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流失。(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__硝酸盐__转化成生的。 (2)亚硝酸钠能与盐酸反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复分解__反应。 (3)室温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时间是__C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泡制2~3天 B.泡制5~6天 C.泡制12天后 (4)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ACD__。 A.最好加入一些姜汁 B.最好在较低温度下泡制 C.最好加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D.最佳食用期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泡制时的食盐水浓度无关 (5)请你为喜欢吃泡菜的人提一条食用泡菜的建议:__食用超过12天的泡菜或合理食用泡菜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