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红塘污水项目环评
海南省生活垃圾处理和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海南省生活垃圾处理和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22.11.10•【字号】•【施行日期】2022.1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固体废弃物与有毒化学品污染防治正文海南省生活垃圾处理和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依据2018年4月1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四号)的相关要求,对“海南省生活垃圾处理和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信息二次公示如下:(一)规划概况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覆盖海南省行政区域内的18个市县。
2、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0年,其中规划近期为2021-2025年,规划远期为2026-2030年。
3、规划目标3.1生活垃圾规划目标完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重点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水平;优化生活垃圾处理结构,建全合理、有序、经济、环保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系统,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水平;按照全省统筹、区域共享的原则,有序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提质扩能,加快补齐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短板,加大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修复力度,完善生活垃圾应急处理体系,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厂“三同时”配套设施处理能力,加强渗滤液污泥等二次防治及处置能力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处理处理的常态化;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和垃圾分类“两网融合”,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向价值链、产业链中高端发力,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绿色化、集群化、数字化发展;探索飞灰、炉渣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
3.2建筑垃圾规划目标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分类运输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分类处理、全过程管理及环境防治制度,健全建筑垃圾多部门联动及监督考核长效机制,形成建筑垃圾的减量减排、循环利用良好格局。
环境保护部关于海南省红岭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4]64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海南省红岭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4]64号](https://img.taocdn.com/s3/m/3d5fafb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b.png)
环境保护部关于海南省红岭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正文:---------------------------------------------------------------------------------------------------------------------------------------------------- 环境保护部关于海南省红岭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4]64号)海南海控水利建设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报请审批海南省红岭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海控水利〔2013〕14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该项目位于海南省东北部,灌区范围涉及海口市、琼海市、文昌市、定安县、屯昌县等5个市(县)。
工程开发任务为农业灌溉、城镇供水和农村饮水,以红岭水库为主要水源,设计多年平均引水量为4.95亿立方米/年。
工程设计灌溉面积为145.48万亩,其中现状保灌面积45.22万亩、改善面积13.72万亩、新增面积86.54万亩;城镇供水范围包括屯昌县城(屯城镇)、文昌市城区(文城镇)、航天发射场等城区以及其他23个乡镇和农场;同时,向灌区内30.59万农村人口和31.51万头牲畜提供饮水。
灌区工程布置总干渠1条,干渠2条,分干渠3条,支渠34条(含3条补水渠),干斗渠6条。
其中,总干渠长16.31公里,东干渠长148.72公里,西干渠长28.03公里,琼海分干渠长31.88公里,重兴分干渠长30公里,文教分干渠长41.855公里。
利用现有15座中小水库作为囤蓄水库,总库容13826万立方米。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基本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海南省万泉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规划报告》和《海南省万泉河红岭灌区工程规划报告》等规划精神。
工程实施后,可有效改善琼东北地区农业灌溉条件,提高区域供水能力。
但工程建设将对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必须全面落实报告书和本批复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将不利影响程度降至最低。
三亚新城污水处理环境影响报告

三亚新城污水处理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目录1. 总则 (1)1.1项目由来 (1)1.2评价目的 (1)1.3编制依据 (1)1.4评价标准 (3)1.5评价工作等级 (5)1.6评价范围 (5)1.7评价方法 (5)1.8评价重点 (6)1.9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6)2. 建设项目概况和工程分析 (7)2.1项目概况 (7)2.2工程分析 (12)3.区域环境概况 (23)3.1自然环境概况 (23)3.2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23)3.3三亚市总体规划概况 (24)3.4环境保护规划 (27)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1)4.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1)4.2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2)4.3 项目用地及工程现状 (33)5.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34)5.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34)5.2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35)5.3施工期固废影响分析 (38)5.4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 (38)5.5施工期对交通的影响 (39)5.6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9)6.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1)6.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1)6.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2)6.3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4)6.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6)6.5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与评价 (48)7.景观影响评价 (49)7.1景观现状描述 (49)7.2景观影响分析 (49)7.3景观影响评价小结 (54)8. 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措施 (55)8.1 施工期污染防治及环境保护措施 (55)8.2 营运期污染防治及环境保护措施 (57)9. 清洁生产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60)9.1 清洁生产 (60)9.2污染物总量控制 (61)10.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62)10.1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62)10.2环保投资估算 (62)10.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64)11.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65)11.1 环境管理 (65)11.2环境监测计划 (67)12. 公众参与 (68)12.1公众参与的目的及意义 (68)12.2调查对象 (68)12.3调查方式及内容 (69)12.4调查结果统计 (71)12.5调查结果分析 (72)13. 结论及建议 (73)13.1结论 (73)13.2 建议 (78)前言三亚市为国内外知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其东部的亚龙湾列入国家旅游度假区,西部的天涯海角、南山寺均为4A级旅游景区,爱心大世界、西岛旅游区等均具备上规模、高档次的旅游景区。
三亚机场红塘湾拆除招标

三亚机场红塘湾拆除招标1. 项目背景介绍三亚机场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是海南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红塘湾是三亚机场的一个重要区域,因其地理位置优越,成为了机场周边的重要发展区域。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红塘湾地区的道路、建筑等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了提升机场周边的交通和环境条件,现决定对红塘湾地区进行拆除和重建。
2. 拆除招标项目概述本次招标项目是针对三亚机场红塘湾地区的拆除和重建工程。
拆除范围包括红塘湾地区的道路、建筑、设施等,旨在清理现有的老旧设施,为后续的新建工程提供空间和基础设施。
拆除工作将涉及爆破拆除、机械拆除等多种方式,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经验。
3. 招标项目要求3.1 技术要求•具备爆破拆除、机械拆除等相关技术和经验;•熟悉拆除工程的施工流程和安全规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能够保证工程的高质量完成;•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2 安全要求•严格遵守拆除工程的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事故;•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保证工人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3.3 工期要求•完成拆除工程的时间限制为三个月,包括准备工作、拆除工作和清理工作;•需要提交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安排,确保工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工期内按计划完成工程,不得出现超时延误的情况。
3.4 成本要求•提供详细的工程报价,包括拆除工作的费用、人工费用、设备费用等;•合理控制工程成本,确保在拆除工作中不出现浪费和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提供合理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以便双方能够达成共识。
4. 招标文件准备4.1 招标文件内容•项目背景介绍和招标项目概述;•技术要求、安全要求、工期要求和成本要求的详细说明;•投标人资格要求和评标标准;•招标文件的编制要求和提交要求;•合同范本和付款方式的说明;•其他必要的附件和参考资料。
三亚红塘湾围填海项目拆除及生态修复工程中标公示

三亚红塘湾围填海项目拆除及生态修复工程中标公示项目背景三亚市位于中国海南省,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
红塘湾是三亚市的一个重要海湾,曾经进行了围填海项目以扩大土地面积,但这一举措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红塘湾的生态系统,三亚市决定进行拆除及生态修复工程。
拆除工程内容拆除工程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 围填海区域的土地清理和恢复:通过清理围填海区域的建筑物、道路、管道等设施,将土地恢复成自然状态。
2. 港口设施和码头的拆除:将在围填海区域建设的港口设施和码头进行拆除,恢复原有的自然海岸线。
3. 海底管道和电缆的移除:将围填海项目所建设的海底管道和电缆进行移除,以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修复工程内容生态修复工程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植被恢复:在拆除后的围填海区域进行植被恢复,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以促进土壤固定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2. 海洋生态系统修复:通过人工放置人工礁石和人工珊瑚等措施,促进海洋生物的繁殖和栖息,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3. 水质净化: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湿地建设等手段,改善围填海区域附近海水的水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中标公示经过招标程序,我公司荣幸地宣布中标三亚红塘湾围填海项目拆除及生态修复工程。
我们将全力以赴,按照合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并确保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
公司简介我们是一家专业从事环境保护与修复项目的公司。
多年来,我们在类似项目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具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工程计划我们的工程计划如下: 1. 前期准备:组织项目团队,完善工程方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2. 拆除工程: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土地清理、港口设施和码头拆除、海底管道和电缆移除等工作。
3. 生态修复:在拆除后的围填海区域进行植被恢复、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水质净化等工作。
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环评工作的通知

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环评
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污染防治
【发布部门】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
【发布日期】2018.05.23
【实施日期】2018.05.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环评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局(海洋国土资源规划环保局),洋浦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局:
为加强我省乡镇污水治理,做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环评工作,推动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环评论证重点
乡镇污水处理厂(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论证项目选址、排污口设置、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及处理工艺适宜性等内容。
应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处理工艺、排放标准。
二、污水处理设施选址
各市县应编制全域污水处理厂(站)与污水收集管网及排污口建设规划,统一规划乡
镇污水处理厂(站)与排污口布局。
要科学论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选址,根据共享共建原则,最大程度实现跨行政区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最大限度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点位。
在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同时要考虑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尽可能扩大污水处理厂服。
三亚红沙港环境质量评价

Gael fe ae qai t dr . 7 o w ihs t n a nei t heGa eⅢ o sa a r u lys nadad3 .% s t m w sxoe ta rd l aw t ulys nad 4 % f hc ti swsif o ot rd os r t a ao rr f w t ai t dr n 3 3 t i e eq t a a o a l rrhn  ̄
Toi lA r utrl cecs aku ann5 l0 ) rpc gi l a Si e.H i ,H ia 7 11 a c u n o
AI c B sd o e i et ai a b ie pig s me a da t o 2 0 0 6 h n i me t  ̄ i f o g aB yi a y 矧 t ae n t v s g t nd t o t n d i s r , t h n i o a a n n n a r uu f m 0 5 t 2 0 ,t e v n mn r o e mn n q t o n a a S n a y H h n
E u l n0 n i m Ma at f vr o E o
01— 612O)3 6 6 ( 57 6l( 62 — 2 一】 O 8 3
三亚机场红塘湾拆除招标

三亚机场红塘湾拆除招标摘要:一、背景介绍1.三亚机场红塘湾拆除项目2.项目背景及重要性二、拆除招标过程1.招标文件的发布2.招标条件的设定3.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4.投标单位的报名和招标文件的获取5.投标文件的递交和审核三、拆除招标结果1.中标单位的确定2.中标单位的相关信息3.拆除项目的合同签订四、项目实施与监管1.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2.项目实施的时间安排3.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管措施五、总结1.项目对三亚机场的影响2.项目对红塘湾地区发展的推动作用3.未来拆除招标项目的展望正文:三亚机场红塘湾拆除招标项目是我国近年来在机场建设领域的重要举措。
该项目位于三亚市,是该市机场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机场运行效率、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亚机场红塘湾拆除招标的过程、结果以及项目实施与监管情况。
首先,关于拆除招标过程。
招标文件的发布是整个过程的关键环节,文件详细列出了招标条件、投标单位资质要求等内容。
在满足投标条件的基础上,投标单位可以报名并获取招标文件。
投标文件的递交和审核是确保项目质量的关键步骤,相关部门会对投标文件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投标单位具备实施项目的能力。
最终,在经过一系列评审之后,确定中标单位。
其次,拆除招标结果。
在经过严格的评审之后,中标单位脱颖而出。
中标单位的相关信息将被公示,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随后,双方将就拆除项目签订合同,确保项目按照计划实施。
项目实施与监管方面,中标单位将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安排开展拆除工作。
为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相关部门会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监管,确保项目按照计划推进。
总结来看,三亚机场红塘湾拆除招标项目的实施对于提升三亚机场运行效率、推动红塘湾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红塘湾水质净化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附水环境及大气环境影响专项报告)(简本)建设单位:市水务局评价单位: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О一一年九月1 总论1.1前言市天涯镇域地处市域的中部,天涯镇区的东侧接天涯海角名胜游览区,西侧连市红塘湾休闲度假区。
目前天涯镇及红塘湾度假区、天涯海角风景区的原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为滞后,全区域没有统一的污水收集系统及水质净化厂,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直接排入现状水体,对当地水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为改善该区域水体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建设市红塘湾水质净化厂变得日益紧迫。
同时市也是我国缺水的中小城市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天涯镇镇区、红塘湾度假区的建设,用水量将日益增加,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必将日益突出。
为促进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因此实施本项目,开辟第二水源己成为当务之急。
基于以上原因,由市水务局负责实施,拟建设市红塘湾水质净化厂工程。
本工程选址于市天涯镇黑土村委会布曲村西侧,近期处理规模为1万吨/天,远期2万吨/天,同时配套建设市政污水管网,近期污水管道长28.5km,远期再新建污水管道2.30km,并新建污水中途提升泵站一座。
本次评价仅针对近期工程容(1万吨/天)。
根据《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要求,市水务局特委托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任务是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附水环境及大气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
我院接受任务后,立即组成技术小组赶赴现场,在对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踏勘和资料收集,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附水环境及大气环境影响专项)。
1.2编制依据1.3评价目的1.4评价与监测方法1.5评价标准1.5.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
(2)地表水:担油河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进行控制。
(3)海水水质标准:担油河入海域水质执行《海水水质标准》第一类标准。
(4)环境噪声: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
(5)居住区卫生标准:本工程项目周边区域居住区环境空气中氨和硫化氢浓度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表1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NH3≤0.20mg/m3,H2S≤0.01mg/m3)限值,居住区环境空气中的甲硫醇执行《居住区大气中甲硫醇卫生标准》(GB18056-2000)一次最高容许浓度限值(即甲硫醇≤0.0007mg/m3)。
1.5.2污染物排放标准(1)本工程出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中的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景类要求。
出水中COD控制指标按照《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调整亚龙湾西污水处理厂COD排放标准的复函》中的规定,即COD≤20mg/L。
(2)污泥应进行稳定化处理,执行《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表5的要求。
(3)废气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表4的一级标准的要求。
(4)本水质净化厂厂界环境噪声和提升泵站噪声排放限值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的1类标准。
1.6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担油河水质满足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2)铁路安全保护区。
项目用地北侧邻西线铁路,因此确保项目建设不得占用西线铁路安全保护区用地(西线铁路安全保护区围为铁路路堤外15m);(3)水质净化厂附近的居民点。
见下表1.6-1。
表1.6-1 环境敏感点一览表序号环境敏感点方位最近敏感建筑与本项目污染源的距离影响方式1 大村北侧 368m(CAST池)恶臭、噪声2 布曲村东侧 272m(细格栅间)恶臭、噪声3 布铺小学西北侧 619m(污泥脱水间)恶臭、噪声4 布铺村西南侧 330m(污泥脱水间)恶臭、噪声5 中科院卫星地面站南侧 151m(细格栅间)恶臭、噪声6 担油河西侧 1700m 尾水排放7 污水管网沿线两侧各100m围的居民点、重要的公共设施拟建污水管沿线 100m围施工期影响:噪声、扬尘1.7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和评价围1.8评价重点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和区域环境特征,确定的评价重点是:(1)工程选址的可行性论证,特别是工程产生的恶臭污染物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同时分析工程建设对周边用地规划影响,提出相应的减缓措施。
(2)污水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分析;(3)雨天中水无法回用情况下,水质净化厂处理后的排水对担油河水质的预测及影响分析,确保担油河水质满足相应水环境功能的要求;1.9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2 建设项目概况2.1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市红塘湾水质净化厂项目;(2)建设单位:市水务局;(3)建设性质:新建;(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
(5)建设地点:省市天涯镇,其中水质净化厂选址于市天涯镇黑土村委会布曲村西侧。
(6)项目投资:总投资5000万元;(7)建设期:2年;2.2污水量预测2.3水质净化厂概况2.3.1建设规模市红塘湾污水处理厂收集污水围为天涯镇镇区、红塘湾度假区、天涯海角风景区,根据对上述地区近期和远期的污水量的预测,并考虑一定的污水收集率,确定本工程分二期实施,本次评价一期工程,规模为1万吨/天。
2.3.2进水水质2.3.3排放标准红塘湾水质净化厂出水应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中的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景类要求后排入担油河。
2.3.4厂址选址可研推荐本项目水质净化厂设在市天涯镇黑土村委会布曲村西侧,该地块在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已调整为建设用地,目前地势较平整,用地围及周边建筑物较少,地块西侧为农田,北侧邻西线铁路,南侧100m为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南方站用地,地块东侧为农田。
可供用地33333m2(约50亩)。
2.3.5污水处理工艺简介2.3.5.1工艺方案确定原则2.2.5.2进、出水质情况及要求2.2.5.3推荐采用的水质净化工艺(1)工艺流程根据本水质净化厂的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采用CAST池+高密度澄清池(投药絮凝沉淀)+D型滤池+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2)工艺流程设计原污水由厂外污水管道经总进水井送至粗格栅渠道,在此通过渠道设置的一道粗格栅,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通过粗格栅后的污水进入进水泵房集水池,经污水提升泵送至细格栅间及旋流沉砂池,经细格栅进一步去除水中较细的固体杂质,而后进入旋流沉砂池去除水中砂粒,旋流沉砂池出水进入CAST池,在CAST池中完成脱氮、除磷、去除BOD5全过程。
CAST池出水由管道汇至深度处理提升泵房集水池,经潜污泵提升后分配至2座高效澄清池,污水在高效澄清池通过投药絮凝、斜管沉淀分离等物理作用,使污泥与上清液得到有效分离。
澄清池出水送至D型滤池,在D型滤池中完成去除生化过程和化学沉淀中未能去除的颗粒、胶体物质、悬浮固体、浊度、磷、重金属、细菌、病毒等,以进一步降低SS、BOD5、COD等指标,滤后出水由管道输送至清水池(兼做消毒接触池),在池与消毒药剂(二氧化氯)充分接触,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处理后出水水质完全达标后一部分经中水送水泵房进入城市中水管网进行回用,多余出水排入厂外下游水体。
生物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由剩余污泥泵提升至贮泥池,然后进入浓缩脱水机进行浓缩脱水,脱水后泥饼外运。
(1)工艺流程其工艺流程图见图2-2。
图2-2 红塘湾水质净化厂工艺流程图2.2.6污泥处理工艺本工程处理规模较小,在本工程污泥处理工段不再采用厌氧消化稳定处理污泥。
同时为避免剩余污泥中所含磷的厌氧释放,减少对周边环境产生臭味影响,节省占地,设计中考虑不采用重力浓缩池,而采用一体化污泥浓缩脱水机直接处理剩余污泥。
本工程每天产干生物污泥约1.4t(湿重7t,含水率70%),年产511吨(湿重2555t),数量较少,根据可研建议本工程污泥处置采用经过浓缩脱水后外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填埋。
2.3.7消毒方案本工程污水消毒工艺推荐采用二氧化氯消毒。
2.3.8除臭工艺的选择可研推荐采用处理效果较稳定、运行费用较低的生物除臭法。
2.3.9中水回用方案根据《红塘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节约水资源,红塘湾旅游区浇洒道路、绿地、城市景观、市政公共用水等均通过中水供水系统解决。
因此,本工程处理达标后的排水将作为其市政公共用水。
根据控规,中水供水量计算见表2.3-5。
经计算,红塘湾旅游区中水总用水量达到约0.618万m3/d,因此在正常情况下,红塘湾水质净化厂处理后的出水将大部分作为中水用于绿地浇灌等,剩余尾水(0.382万m3/d)将排入担油河中。
表2.3-5 红塘湾旅游区中水用水量预测序号用水类别面积(104m2)用水指标(l/m2)用水量(m3/d)备注1 道路广场24.07 2.0 l/m2·次 962.8 含道路、广场、停车场,每日用水2次2 绿地60.27 4.0 l/m2·次 4821.6 含公共绿地、公园、沿街绿地、体育公园绿地等;每日用水2次3 公共厕所 100m3/座 400 以4座计4 合计 6184.42.3.10总图布置厂区总体布置分生产区和生活区。
厂区平面布置如下:为了便于配水,同时远离生活区,一级处理构筑物粗格栅间及进水提升泵房、细格栅间及旋流沉砂池建在厂区北侧的中部;二级处理构筑物CAST池布置于一级处理构筑物西侧,同时加氯间及除臭间布置在CAST池西侧;污泥浓缩脱水间、配电间及鼓风机房布置在厂区西北侧;深度处理构筑物布置在污泥脱水间南侧,深度处理提升泵房、高密度澄清池、D 型滤池、接触消毒池及中水蓄水池依次由西向东布置,同时中水送水泵房布置在中水蓄水池南侧:厂区生活区布置在厂区东北侧,与生产区有效分开。
厂区净用地面积约50亩。
2.4污水管网2.4.1排水体制和布设原则2.4.2管网系统方案根据市红塘湾水质净化厂服务区域的地形特点,以及水质净化厂的位置,将服务区域沿担油河分为A、B二个排水系统。
2.4.2.1 A排水系统A排水系统服务于担油河东部地区,服务围包括天涯海角风景区、天涯镇镇区及红塘湾担油河以东区域。
(1)天涯海角风景区:沿海榆西线由西向东敷设d400mm污水主干管,长度约2150m;(2)天涯镇镇区:沿紧邻南海的规划道路敷设d500-d800mm污水主干管,长度约1130m。
(3)红塘湾度假区:先沿紧邻南海的规划道路敷设d800mm污水主干管至W-20号检查井处,长度约17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