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5-林产化学工艺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化学工艺学试卷习题包括答案.docx

化学工艺学试卷习题包括答案.docx

化学工艺学试卷(两套)一、选择题( 2 分/ 题)1.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有 ( )2.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三酸二碱”是指 ( ) A硫酸、盐酸、硝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B硫酸、盐酸、磷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3.所谓“三烯、三苯、一炔、一萘”是最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中的三烯是指( )A 乙烯、丙烯、丁烯C乙烯、丙烯、戊烯4. 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A 乙烷B乙烯B乙烯、丙烯、丁二烯D丙烯、丁二烯、戊烯)C丁烷D甲烷5.化学工业的产品有 ( )A 钢铁B煤炭C酒精D天然气6.反应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物质是 ( )7.在选择化工过程是否采用连续操作时,下述几个理由不正确的是( )A 操作稳定安全B一般年产量大于4500t 的产品C反应速率极慢的化学反应过程D工艺成熟8.进料与出料连续不断地流过生产装置,进、出物料量相等。

此生产方式为 ( )A 间歇式B连续式C半间歇式D不确定9. 评价化工生产效果的常用指标有()A 停留时间B生产成本C催化剂的活性D生产能力10.转化率指的是 ( )A生产过程中转化掉的原料量占投入原料量的百分数B生产过程中得到的产品量占理论上所应该得到的产品量的百分数C生产过程中所得到的产品量占所投入原料量的百分比11. 电解工艺条件中应控制盐水中2+2+)Ca 、 Mg 等杂质总量小于(A 10 μ g/LB 20mg/LC 40μg/LD 20 μg/L12. 带有循环物流的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单程转化率的统计数据()总转化率的统计数据。

A 大于B小于C相同D无法确定13.()表达了主副反应进行程度的相对大小,能确切反映原料的利用是否合理。

A 转化率B选择性C收率D生产能力14. 三合一石墨炉是将合成、吸收和()集为一体的炉子。

A 干燥B蒸发C冷却D过滤15.转化率 X、选择性 S、收率 Y 的关系是()A Y=XSB X=YSC S=YX D以上关系都不是16.化工生产一般包括以下 ( ) 组成A 原料处理和化学反应B化学反应和产品精制C原料处理和产品精制D原料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精制17.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是 ( )18.下列各加工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工序的是 ( ) A硝化 B 裂解 C 蒸馏 D 氧化19.反应温度过高对化工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可能是 ( )A 催化剂烧结B 副产物增多 C爆炸危险性增大D以上都有可能20.对于低压下放热的可逆气相反应,温度升高,则平衡常数 ( ) A 增大 B 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21. 对于反应后分子数增加的反应,提高反应的平衡产率的方法有( A 增大压力 B 升高温度 C 充入惰性气体,并保持总压不变)D采用催化剂22.对于 CO+2H=CH30H,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化学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化学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化学工艺学试卷(两套)一、选择题( 分 题)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有☎ ✆✌石油 汽油 乙烯 酒精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三酸二碱”是指☎ ✆✌硫酸、盐酸、硝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硫酸、盐酸、磷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硫酸、盐酸、硝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盐酸、磷酸和氢氧化钾、碳酸钾所谓“三烯、三苯、一炔、一萘”是最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中的三烯是指☎ ✆✌乙烯、丙烯、丁烯 乙烯、丙烯、丁二烯乙烯、丙烯、戊烯 丙烯、丁二烯、戊烯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 )✌乙烷 乙烯 丁烷 甲烷化学工业的产品有☎ ✆✌钢铁 煤炭 酒精 天然气反应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物质是☎ ✆✌石油 乙烯 苯乙烯 丁二烯在选择化工过程是否采用连续操作时,下述几个理由不正确的是☎ ✆✌操作稳定安全 一般年产量大于 ♦的产品反应速率极慢的化学反应过程 工艺成熟进料与出料连续不断地流过生产装置,进、出物料量相等。

此生产方式为☎ ✆✌间歇式 连续式 半间歇式 不确定评价化工生产效果的常用指标有( )✌停留时间 生产成本 催化剂的活性 生产能力转化率指的是☎ ✆✌生产过程中转化掉的原料量占投入原料量的百分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产品量占理论上所应该得到的产品量的百分数生产过程中所得到的产品量占所投入原料量的百分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收率 电解工艺条件中应控制盐水中 ♋  、 ♑ 等杂质总量小于( ✆✌ ✪♑☹  ❍♑☹  ✪♑☹  ✪♑☹带有循环物流的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单程转化率的统计数据( )总转化率的统计数据。

✌大于 小于 相同 无法确定 ( )表达了主副反应进行程度的相对大小,能确切反映原料的利用是否合理。

✌转化率 选择性 收率 生产能力 三合一石墨炉是将合成、吸收和( )集为一体的炉子。

✌ 干燥  蒸发  冷却  过滤转化率✠、选择性 、收率✡的关系是( )✌ ✡✠  ✠✡  ✡✠ 以上关系都不是化工生产一般包括以下☎ ✆组成✌原料处理和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和产品精制原料处理和产品精制 原料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精制 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是☎ ✆✌混合 分离 化学反应 粉碎 下列各加工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工序的是☎ ✆✌硝化 裂解 蒸馏 氧化 反应温度过高对化工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可能是☎ ✆✌催化剂烧结 副产物增多 爆炸危险性增大 以上都有可能对于低压下放热的可逆气相反应,温度升高,则平衡常数☎ ✆✌增大 减小 不变 不能确定对于反应后分子数增加的反应,提高反应的平衡产率的方法有( )✌增大压力 升高温度 充入惰性气体,并保持总压不变 采用催化剂对于 ☟ ☟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化工工艺学-习题

化工工艺学-习题

化工工艺学练习题一、填空题 1.化学工艺学是研究由 化工原料 加工成 化工产品 的化学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内容包括 生产方法 、 原理 、 流程 和 设备 。

2. 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包括 化学矿 、 煤 、 石油 和 天然气 。

3. 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 原料预处理 、 化学反响 和 产品别离及精制 三大步骤。

4.根据变质程度不同,煤可以分为 泥炭 、 褐煤 、 烟煤 和 无烟煤 ;随变质程度增加 碳 含量增加, 氢 和 氧 含量降低。

5. 化工中常见的三烯指 乙烯 、 丙烯 、 丁二烯 ;三苯指 苯 、 甲苯 、 二甲苯 。

6.石油是由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组成和结构不同、数量众多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

石油中的化合物可以分为 烷烃 、 环烷烃 、 芳香烃 三大类。

7.为了充分利用珍贵的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方法为 常压蒸馏 和 减压蒸馏 ;二次加工主要方法有: 催化重整 、 催化裂化 、 加氢裂化 和焦化 等。

8. 辛烷值 是衡量汽油抗爆震性能的指标, 十六烷值 是衡量柴油自燃性能的指标。

9.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

10.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方法有 蒸汽转化法 和 局部氧化法,主要反响分别是和 。

11. 硫酸生产以原料划分主要有 硫磺 制酸、 硫铁矿 制酸、 冶炼烟气 制酸和石膏 制酸等。

12. 工业气体或废气脱硫方法分为两种,高硫含量须采用 湿法脱硫 ,低硫含量可以采用 干法脱硫 。

13.SO 2氧化成SO 3反响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响,因此, 降低温度 、 提高压力有利于平衡转化率的提高。

14. 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主要设备包括 沸腾炉 、 接触室 和 吸收塔 。

15. 硫酸生产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步,包括 SO 2的制取和净化 、 SO 2氧化成SO 3 和 SO 3的吸收 。

16. 稀硝酸生产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步,包括 氨氧化制NO 、 NO 氧化制NO 2 和 水吸收NO 2 制酸 。

化工工艺学习题答案

化工工艺学习题答案

一、填空.(25%)1、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有(石油)、(天然气)、(煤)和(生物质)。

2、工业上获取丁二烯的主要三种方法是(烃类热裂解汽油中提取)、(催化重整)和(煤高温干馏焦炉煤气)3、过氧化氢异丙苯的提浓方法是采用(膜)式的蒸发器。

4、目前,异丙苯氧化法很受欢迎,它能得到两种畅销的化学品(苯酚)和(丙酮)。

5、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是(乙烷)和(丙烷)。

6、裂解气分离过程中乙烯塔可以采用(中间再沸器)和(热力泵)方式节约能量。

7、工业上采用的促进氯化反应进行的手段主要有(光氯化)、(热氯化)、和(催化氯化)。

8、绿色产品的实现途径,一般围绕着(化学反应)、(原料)、(催化剂)和(溶剂)等方面开展,包括绿色的工艺过程。

9、技术经济宏观指标(产品成本)、(建设投资)、(总投资)、(利润和税金)、(产值)、折旧。

二、简答1、化学工业的行业特征答:(1)、发展和更新速度快;(2)设备特殊,设备投资高、更新快;(3)知识技术密集,投资和资金密集;(4)能量消耗密集和物质消耗密集;(5)有一定的规模效益;(6)要求环境保护和防治,要求自动控制条件比较严格;(7)化工市场竞争激烈,国际竞争也十分激烈;(8)市场经营注意用户开发和用户技术指导。

2、近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史答:3、化学工业的分类(按美国SIC分)4、操作方式采用的原则答:对于连续、间歇、半连续操作方式,采用何种操作方式,并无规定,通常根据反应特点、生产能力、自动化要求、产品质量和产品的特点来决定,大型的要求生产能力大的连续为有利,小批量的通常以间歇为主,有些反应需要维持一定时间的,往往采用半连续的方式。

三、问答1、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的工艺流程简图?Cl2加成二氯乙烷精制精二氯乙烷C2H4O2氯乙烯塔(1) 产品2、C8芳烃分离可采用哪些方法,其原理分别是什么?答:精馏法: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异,通过液相和气相的回流,使气、液两相逆向多级接触,在热能驱动和相平衡关系的约束下,使得易挥发组分(轻组分)不断从液相往气相中转移,而难挥发组分却由气相向液相中迁移,使混合物得到不断分离。

化学工艺学考试题答案

化学工艺学考试题答案

化学工艺学考试题答案化学工艺学考试题答案工艺学是一个很泛的名词,特别是在化学方面很常见。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工艺学考试题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填空题1. 以高岭石为主要矿物的黏土叫膨润土。

(×)2. 粘土矿物是含水的硅酸盐矿物。

(×)、3. 粘土矿物的颗粒一般都大于2微米。

(×)4. 粘土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是地壳中含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与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5. 膨润土是以水铝英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本身能吸附大量的水,吸水后体积膨胀。

(×)6. 北方粘土含有机物较多,含游离石英和铁质较少,因而可塑性好,干燥强度大。

(√)7. 高岭石,伊利石,叶蜡石,滑石,蒙脱石等矿物都属于粘土矿物。

(×)8. 膨润土具有高的可塑性,并且具有较小的收缩率,是陶瓷工业常用的优质粘土。

(×)9. 母岩风化后残留在原生地的粘土称为二次粘土。

(×)10. 天然粘土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有固定的熔点。

(×)11. 粘土-水系统具有一系列胶体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粘土颗粒带电。

(√)12. 粘土的阳离子吸附与交换特性影响粘土本身的结构。

(×)13. 粘土的结合水量与粘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成正比。

(×)14. 粘土胶团的电位与所吸附的阳离子电价成正比。

(√)15. 天然粘土不能用一个固定的化学式来表示,同时它也无一定的熔点。

(√)16. 高岭石,多水高岭石,蒙脱石都会因吸水而导致很大的体积膨胀。

(×)17. 云母不是粘土矿物,但水解后的水化云母具有粘土性质。

(√)18. 原生高岭土,结合性差,干燥强度低,次生高岭土,结合性强,干燥强度大。

(√)19. 强可塑粘土的'用量多,容易获得水分疏散快,干燥快,以及脱模快的注浆泥浆。

(×)20. 北方地区原料铁含量高而钛含量低,宜采用氧化焰烧成。

(×)21. 钠长石熔融后形成粘度较大的熔体,并且随温度升高粘度快速降低。

化工工艺学习题全集

化工工艺学习题全集

化工工艺学练习题一、填空题 1.化学工艺学是研究由 化工原料 加工成 化工产品 的化学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内容包括 生产方法 、 原理 、 流程 和 设备 。

2.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包括 化学矿 、 煤 、 石油 和 天然气 。

3.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 原料预处理 、 化学反应 和 产品分离及精制 三大步骤。

4.根据变质程度不同,煤可以分为 泥炭 、 褐煤 、 烟煤 和 无烟煤 ;随变质程度增加 碳 含量增加, 氢 和 氧 含量降低。

5.化工中常见的三烯指 乙烯 、 丙烯 、 丁二烯 ;三苯指 苯 、 甲苯 、 二甲苯 。

6.石油是由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组成和结构不同、数量众多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

石油中的化合物可以分为 烷烃 、 环烷烃 、 芳香烃 三大类。

7.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方法为 常压蒸馏 和 减压蒸馏 ;二次加工主要方法有: 催化重整 、 催化裂化 、 加氢裂化 和焦化 等。

8.辛烷值 是衡量汽油抗爆震性能的指标, 十六烷值 是衡量柴油自燃性能的指标。

9.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

10.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方法有 蒸汽转化法 和 部分氧化法,主要反应分别是和 。

11.硫酸生产以原料划分主要有 硫磺 制酸、 硫铁矿 制酸、 冶炼烟气 制酸和石膏 制酸等。

12.工业气体或废气脱硫方法分为两种,高硫含量须采用 湿法脱硫 ,低硫含量可以采用 干法脱硫 。

13.SO 2氧化成SO 3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因此, 降低温度 、 提高压力有利于平衡转化率的提高。

14.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主要设备包括沸腾炉 、 接触室 和 吸收塔 。

15.硫酸生产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步,包括 SO 2的制取和净化 、 SO 2氧化成SO 3 和 SO 3的吸收 。

16.稀硝酸生产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步,包括 氨氧化制NO 、 NO 氧化制NO 2 和 水吸收NO 2 制酸 。

智慧树知到《林产化学工艺学(黑龙江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林产化学工艺学(黑龙江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1、按照单宁的化学结构特征,单宁可分为水解类单宁和凝缩类单宁两大类。

答案:第一空:链接图层;添加图层样式;添加图层蒙版;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创建新组;创建新图层;删除图层2、明胶是胶原经过熬煮形成的改变了结构的蛋白质。

答案:副词3、单宁易氧化生成醌类深色物质,用亚硫酸盐可以使醌类深色物质还原,取代基恢复到原有的羟基形式,单宁颜色变浅。

答案:对4、栲胶水溶液的沸点和热传导系数均高于纯水。

答案:降低5、不溶物是在常温下不溶于水的物质,即浓度为含单宁6±0.5克/升的栲胶水溶液在温度20±2℃时不能通过高岭土—滤纸过滤层的物质。

答案:煎膏剂6、水解类单宁一般易比凝缩类单宁变质。

答案:对7、橡椀栲胶单宁属于__单宁。

答案:该问题答案暂未收录,请手动搜索。

8、栲胶的物理性质包括。

答案:对9、利用栲胶的甲醛反应这一性质,可以用栲胶制备胶黏剂。

答案:√10、非单宁包括下列__。

答案:纽特第2章单元测试1、除了少数植物外,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含有单宁。

答案:正确2、坚木木材属凝缩类单宁,栗木单宁属水解类单宁。

答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3、落叶松树皮外皮(即栓皮)的单宁含量和纯度低于内皮和表皮。

答案:p标记出错4、用黑荆树皮制得的栲胶,溶液pH值比较高,盐分含量低,溶液粘度比较低。

答案:何首乌5、按照植物鞣料所含单宁的类别分类,红根单宁属凝缩类,收敛性较好,渗透力较强,革色深红,质地稍软,抗张强度高,栲胶溶液稳定性差,易产生大量沉淀,需加亚硫酸盐处理。

答案:菊科菊属6、橡碗单宁溶液含糖量较高,不容易发酵产生沉淀。

答案:常用橡胶硫化温度的选择:胶种适宜硫化温度,°C 胶种适宜硫化温度,°C 天然橡胶 143 三元乙丙橡胶 160~180 丁苯橡胶 150 丁腈橡胶 180 顺丁橡胶 151 硅橡胶160 氯丁橡胶 151 氟橡胶 160 丁基橡胶 170 丙烯酸酯橡胶 150~1557、以下是栲胶原料。

林产化学产品生产工艺优化考核试卷

林产化学产品生产工艺优化考核试卷
D.松香
6.下列哪些工艺可以用于提取木材中的精油?()
A.水蒸气蒸馏
B.溶剂萃取
C.超临界流体提取
D.火焰燃烧
7.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林产化学产品的分子量分布?()
A.原料种类
B.反应条件
C.催化剂种类
D.提取方法
8.下列哪些设备常用于林产化学产品的分离和纯化?()
A.过滤器
B.蒸馏塔
C.萃取器
D.冷冻干燥机
8. ABCD
9. AB
10. ABC
11. ABCD
12. ABC
13. ABCD
14. AC
15. ABCD
16. ABC
17. AB
18. AC
19. ABC
20. AC
三、填空题
1.木质素
2.热处理
3.酶
4.食品添加剂
5. 450-550
6.生产成本
7.萃取器
8.胶粘剂
9.磷酸
10.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述木材预处理的目的及其对后续化学反应的影响。
()
2.描述木材液化过程中,催化剂的种类和作用,并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
3.阐述林产化学产品生产过程中,如何通过工艺优化来降低能耗和提高产品收率。
()
4.讨论林产化学产品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和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林产化学产品生产工艺优化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植物原料热解基础1.木材热解:在隔绝空气或通入少量空气的条件下,利用热分解的方式以木材或其他植物为原料制取各种生物质能源及各种化工产品的方法。

2.木材热解工艺学包括(木材炭化及活性炭制造、(木材干馏、(植物能源气化和液化等方面的生产与应用。

3.木材热解过程及特征?答:木材热解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⑴干燥阶段特征:120~150℃;加热速度慢,主要蒸发的是水份,木材化学组成几乎不变。

⑵预炭化阶段特征:150~275℃;反应明显,木材化学组分开始变化。

不稳定组分半纤维素分解为CO、CO、少量醋酸。

2* 第㈠、㈡阶段是吸热分解阶段⑶炭化阶段特征:275~450℃;木材急剧热分解,产生大量的分解产物。

产物含有醋酸、甲醇和木焦油。

此时CO2生成量减少,而甲烷、乙烯等可燃气体增多,反应大量放热。

⑷煅烧阶段特征:450~500℃;此阶段对生成的木炭进行煅烧。

排除残留在木炭中的挥发物,提高固定炭含量。

* 第㈢、㈣阶段是吸热分解阶段。

4.热解产物分为固、液、气三态。

固体产物——木炭(charcoal液体产物——粗木醋液(crude pyroligneous acid 气体产物——不凝性气体或木煤气(wood gas5.木材经热分解处理后,釜内残留固体称木炭。

——常指炭化料。

6.粗木醋液分为澄清时分为二层(澄清木醋液和(沉淀木焦油。

澄清木醋液:黄色~红棕色、烟焦气味;沉淀木焦油:黑色、粘稠油状液体。

7.气体产物——木煤气:CO2、CO、CH4、C2H4和H2。

8.纤维素的热分解分为几个阶段?答:(1的蒸发与干燥阶段:100~150℃纤维素游离水和结晶水蒸发、氢键断裂、纤维素的热容量增加,发生相变,但纤维素的化学性质不变。

(2葡萄糖基脱水阶段T>150 ℃;纤维素大分子中的葡萄糖发生β-O-4的醚键分解,生成左旋葡聚糖。

(3热裂解阶段T>240 ℃;纤维素热分解反应开始变得激烈起来,275 ℃进入放热反应阶段;热分解更激烈和复杂。

(4聚合及芳构化阶段T>400 ℃;⑴初级降解产物发生C-C C-O-C断裂释放CO等气体产物外,残留的C-C键发生芳构化,形成碳六角环,最终转化为木炭。

⑵左旋葡萄糖酐缩聚成左旋葡糖,进一步转化为大分子混合木焦油9. 半纤维素的热分解温度范围在225~325℃;反应式与纤维素相似。

半纤维素热稳定性差。

化学反应:先后经历脱水;甙键断裂;热裂解;缩聚;芳构化。

10.木质素的分解答:(1250℃木质素放出CO2、CO等气体。

(2T>310 ℃反应剧烈,生成大量蒸汽气体产物。

可凝性产物有:醋酸、甲醇、木焦油及其他有机化合物。

不凝性气体产物:甲烷之类烃类物质出现。

(3T>420 ℃气体产物逐渐减少,热分解基本完成木质素热分解较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木炭的得率最高。

10.醋酸及其同系物主要来源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醋酸形成的前躯体:乙酰基(CH3CO11.分析讨论:资料:①从针叶树干馏得到甲醇产率为0.7%-0.9%;②由白桦、栎木得到甲醇产物为1%-1.5%;问题: 为什么材料①甲醇的产率高于②?答:阔叶材中有b和a两种结构单元。

针叶材中主要是a结构。

因为甲醇在热解过程中主要来源于苯基丙烷结构单元上的甲氧基,所以材料①甲醇的产率高于②。

12.木材真空条件下热解不产生丙酮。

因此,丙酮是木材热解的二次产物。

酯类物质也是木材热解的二次产物。

甲醛、乙醛、糠醛等初级分解来源于木材组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热分解,也可通过二次反应生成。

13. 真空热解时木焦油是主要热解产物。

(不是黑色而是红褐色14.木材热解水分来源:(1木材原含有的水分;(2木材热解时形成的反应水。

2.木材炭化与干馏15.干燥、预炭化阶段,木材不会显著分解,υ加热影响不大;炭化、煅烧阶段,放热反应阶段,υ加热影响大。

16.快速炭化使焦油产量显著↑木炭量减少。

17.木材腐朽多是感染了真菌和木腐菌。

主要是(白腐菌和(褐腐菌二类。

18. 木材干燥分为哪三个时期?答:(1干燥速度不变时期(恒速干燥时期又称外部扩散作用时期特征:自由水表面蒸发,干燥速度不变。

(2干燥的中间时期(自由水从细胞腔中蒸发过渡到结合水蒸发特征:干燥过程由蒸发自由水过度到蒸发吸着水。

干燥速度和木材含水率分别呈直线变化。

由b开始到C结束。

(3内部扩散作用时期特征:木材表面是干燥的,但是木材内部空隙中含有相当的水分。

此时期水分蒸发除了要达到饱和蒸汽压外,还要克服水分由木材内部扩散到表面的传质阻力。

19.*常见的干燥设备有(隧道式、(回转式和(气流干燥式干燥装置。

20. 在(有限制供给少量空气的条件下,在(炭化装置内使林产植物原料(热分解的操作过程成为木材炭化。

21. 为什么在果壳炭化炉炭化工艺中通入少量水蒸气可以起到冷却和密封作用? 答:水蒸气预热汽化带走一部分热量,炭遇水成糊儿,有承担一定重量的能力。

22. 固定碳:在规定的高温下(850 ℃ -950 ℃ ,不通入空气进行煅烧时的无灰分木炭。

23. 木炭机械强度受那些因素影响?答: ⑴原料树种; ⑵方向性差别(压力方向;⑶最终温度;⑷时间(干燥和炭化时加热速度。

24. 木炭的反应能力是指在木炭煅烧过程中,使CO 2还原成CO 的能力。

25. 木材干馏定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让木材在干馏釜中进行热分解,以制取甲醇、醋酸、丙酮、木焦油抗聚剂、松焦油、木炭及木煤气等多种化工产品的方法。

26. 木材干馏与木材炭化的区别:答: 在有限制供给少量空气的条件下,在炭化装置内使林产植物原料热分解的操作过程称为木材炭化。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让木材在干馏釜中进行热分解,以制取甲醇、醋酸、丙酮、木焦油抗聚剂、松焦油、木炭及木煤气等多种化工产品的方法称为木材干馏。

27. 粗松节油是红褐色液体。

相对密度为0.95 ~1.02.其主要成分是什么:答:其主要成分有萜烯类与萜烯醇类物质还含有少量的醛和酮。

其产物有一次产物也有二次产物,例如醋酸。

28. 针叶材粗木醋液包括(粗松节油、(澄清木醋液和(沉淀木焦油三层;阔叶材的粗木醋液静置后只有(澄清木醋液和(沉淀木焦油二层。

29.木材干馏釜按受热方式分为(内热式和(外热式两种。

30.明子干馏过程? 31. 松根明子(定义:松林经采伐后,松根或刮倒的松树干埋在土壤中,经过腐熟剩下的树脂含量较高的部分成为“明子”。

32. 混合原油注入分馏釜<有效体积的2/3,然后缓慢加热的目的?答:目的是防止暴沸,局部过热引起料液跑锅。

33. 为什么混合原油在蒸馏时不能同时得到轻、重焦油。

答:⑴ T<210℃粗松节油和酸水混合物→油水分离器蒸汽气体木煤气进一步加工预处理松木炭,黑色褐色黄白色红褐色气、液产物混合物210℃< T<蒸干轻焦油釜残为沥青焦炭⑵T<210℃粗松节油和酸水混合物→油水分离器210℃< T< 270℃松馏油釜残为重焦油3.生物质气化技术34. 活性炭是具有(发达的孔隙、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的炭。

35.气化发热值:每千克生物质原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叫做发热值。

36. 各种生物质原料的碳、氢和氧相对含量只有很小的差别。

37.自然堆积角(反映物料的流动性:当物料自然堆积时会形成-个锥体,锥体母钱与底面的夹角叫做自然堆积角。

流动性好的物料——矮锥体,自然堆积角小。

流动性不好的物料——高锥体,自然堆积角大。

38.气化过程和常见燃烧过程的区别?答:⑴燃烧过程中供给充足的氧气,原料充分燃烧,目的是直接获取热量,产物是CO2和H2O蒸气等不可再燃烧的烟气;⑵气化过程只供给热化学反应所需氧气,尽可能将能量保留在反应后得到的可燃气体中,气化后的产物是含H2、CO和低分子烃类的可燃气体。

39.生物质气化包括热解、燃烧和还原反应。

气化过程中热解反应和还原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40.生物质气化热解反应包括那些?答:a 大分子碳氢链被打碎,生物质中挥发分除去,生成木炭作为气化反应床层。

b 热解产物是复杂混合气体(中热值干馏气15MJ/m3,其中至少包括数百种碳氢化合物。

41.碳转化率(ηc:固体生物质燃料中的碳转换为气体燃料中碳的份额,即气体中含C 量与原料中含C量之比,是衡量气体效果的指标之一。

42.气化效率(η:单位生物质燃料转换成气体燃料的化学能(热值〕与生物质原料的热值之比,是衡量气化过程的主要指标,也称冷气体热效率。

43. 生物质气化热分解反应(包括气相与炭或炭黑的反应:二次反应包括裂解(çracking 、重整(reforming 、水蒸气与一氧化碳的变换反应、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的还原反应等。

44.生物质气化剂包括空气、氧气、水蒸气和空气(氧气水蒸气。

45. 生物质气化器在实际生产中主要应用有2种:(固定床气化器和(流化床气化器。

↓↓农村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大型气化系统根据气流方向不同,固定床气化器分为上吸式和下吸式气化器2种。

46. 为什么下吸式气化器燃气中焦油含量较上吸式气化器低得多?答:下吸式气化器的热解产物通过炽热的氧化层得到充分裂解。

47.流化床气化炉分为鼓泡床气化炉、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双流化床气化炉和携带床气化炉。

48.常见生物质气化净化设备包括(机械式除尘器、(湿式分离器和(过滤器。

49. 秸秆等低密度生物质原料应采用负压工艺。

50.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的优点?答:⑴能源转换效率高;⑵燃料适应性好;⑶燃气用途广泛。

51. 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由(燃气发生系统、(燃气输配系统和(用户燃气系统。

52. 生物质气化输配系统中燃气储柜的作用?答:⑴存储燃气,用以补偿用气负荷的变化,保证燃起发生系统的平稳运行。

⑵为燃气管网提供一个恒定的输配压力,保证燃气输配均衡,使管网内所有的燃气灶都能按照额定压力正常燃烧。

53.钢材的电化学腐蚀包括(原电池腐蚀、(浓差电池腐蚀和(电解电池腐蚀。

54.生物质燃气的危险性反映在那些方面?答:⑴燃气的可爆炸性⑵燃气的毒性(CO。

55生物质气化发电包括三个过程(生物质气化、(气体净化和(燃气发电。

56.为什么焦油的分解是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答:⑴焦油降低了气化效率;焦油产物能量低温时难以与可燃气体一道被利用;⑵焦油在低温时凝结为液态,容易和水、焦炭等结合一起,堵塞送气管道。

⑶焦油凝结为细小液滴比燃气难以燃尽,易产生炭黑等颗粒,对燃气设备损害严重。

4生物质液化技术57.纤维素浓酸水解的原理和稀酸水解的原理是什么?答:浓酸水解原理是结晶纤维素在较低的温度下可完全溶解于72%的硫酸或42%的盐酸中,转化成含几个葡萄糖单元的低聚糖,主要是纤维素四糖。

把此溶液加水稀释并加热,经一定时间后就可把纤维素四糖水解为葡萄糖,并得到较高的收率。

稀酸水解原理是水合氢离子可和纤维素上的氧原子相结合,使其变得不稳定、容易和水反应,纤维素长链即在该处断裂,同时又放出氢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