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x-18(10.28-备用)天干与地支的知识
天干地支对照表及算法

天干地支对照表年的干支方法一: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
天干算法:4、5、6、7、8、9、0、1、2、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5、6、7、8、9、10、11、0(能整除)、1、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方法二:对应数字:1、2、3、4、5、6、7、8、9、0相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应数字:1、2、3、4、5、6、7、8、9、10、11、0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公元年份-3,除以10得余数可得天干,如1984年,(1984-3)|10=1所以天干为甲;公元年份-3,除以12得余数可得地支,如1984年,(1984-3)|12=1所以地支为子;所以公元1984年为甲子年。
本人推荐这种方法方法三:用一个你知道的年份的天干地支来推算,比如用2006年算1955年的天干地支,先要知道2006年是丙戌年,用2006-1955=51,再用51除以10,余数为1,表明天干是丙往前推一位,答案是乙,接着用51除以12,余数为3,表明地支是戌往前推三位,答案是未,那么1955年就是乙未年。
方法四:查表法,前提是你要有个六十甲子表六十甲子表1 甲子13 丙子25 戊子37 庚子49 壬子2 乙丑14 丁丑26 己丑38 辛丑50 癸丑3 丙寅15 戊寅27 庚寅39 壬寅51 甲寅4 丁卯16 已卯28 辛卯40 癸卯52 乙卯5 戊辰17 庚辰29 壬辰41 甲辰53 丙辰6 已巳18 辛巳30 癸巳42 乙巳54 丁巳7 庚午19 壬午31 甲午43 丙午55 戊午8 辛未20 癸未32 乙未44 丁未56 已未9 壬申21 甲申33 丙申45 戊申57 庚申10 癸酉22 乙酉34 丁酉46 已酉58 辛酉11 甲戌23 丙戌35 戊戌47 庚戌59 壬戌12 乙亥24 丁亥36 已亥48 辛亥60 癸亥1,比如,记住几个特殊的年份如1984年为甲子年,类推1924,1864,1804,……均为甲子年。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一.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地支相当于树干和树叶。
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体。
中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
“天”和“干”互联叫做“天干”;“地”和“支”互联叫做“地支”,合起来就是“天干地支”。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三.天干地支原始意义,有这样有趣的说法:1。
天干(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
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
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四.合化: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相冲:甲-戊乙-已丙-庚丁-辛戊-壬已-癸庚-申辛-乙壬-丙癸-丁2。
地支(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基础知识(7)——天干地支的区别

基础知识(7)——天干地支的区别我们继续来讲地支今天第一个问题,先说一下天干和地支的区别一般来讲,地支的重要性是要大于天干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天干是显露在外的,主动;地支是隐藏于内的,主静有一句话,叫做财多不富,官多不贵,说的就是天干。
比如我们拿财举例,天干透出两个财,三个财,这相当于别人能看得到的财富,比如说用个好手机,佩戴一点贵重的装饰品等等,实际上就是虚好,看上去很好而已地支的财呢,相当于是你银行卡里的钱,这个钱可以很多很多了。
那么地支有财,天干没有,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就是这个人是有钱的,但是别人不知道,他是在地支的,隐藏起来的。
这是天干与地支的区别第二个问题昨天我们讲了地支与属相(年)、月建(月)、时辰(时)的对应关系;前面还讲过地支与季节和方位的关系。
那么有一点还没有讲到,就是地支和气温有关那么四柱八字中,年支、月支、日支、时支,哪个和气温有关呢?就是月支和时支大家可以想想看,比如我问你今年亥猪年和去年戌狗年,哪年冷哪年热,这个说不太出来;日子也是一样啊,今天和十二天以后,气温上变化也不是很明显月支代表的月份和时支代表的时辰,就非常明显了。
冬天亥子丑月,一定比夏天巳午未月冷;夜里子时,气温也一定比中午午时要冷,这个是可以确定的八字论命中月支、时支是非常重要的子平真诠讲,"八字用神,专取月令。
"我们讲格局、讲用神,最先要看的就是月支。
按时效来说,月支代表的是二十多岁的年纪,是性格、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说月支的重要性非常高那么时支呢?“时乃归息之处,结局全在时消息”。
按照时效性来说,时支代表晚年。
一个人年轻时,过的好一点坏一点都可以接受了,关键是晚年怎么样。
原先再好,晚年悲惨,也难说是好命了。
我们基础班讲女命,“食神独者,安和而有子有寿”,就是说女命有食神旺位,孩子有出息,自己也能长寿,肯定说的是时支啊,晚年才可以谈子女有出息和长寿了。
我是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至于食神是什么意思,四柱的时效性,我们后面都会讲到明天,我们开始讲地支的刑冲合会等内容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供大家参考。
天干地支

干支纪年的前身: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 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 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 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 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纪年。可是,其 实是类似的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 位置来纪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 二辰。
21
干支纪年的规矩: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 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 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 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 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如1864年为 农历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为 农历甲子年;1865年为农历乙丑年, 1925年同为农历乙丑年,依次类推。 22
戊 阴干:乙 丁 己 阳支:子 寅 辰 阴支:丑 卯 巳
庚 辛 午 未
壬 癸 申 戌 酉 亥
16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 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 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 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 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 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 “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 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 纪时的。
13
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 时期的建元年号(第一个年号,前 一百四十年) 。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 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 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14
6、干支纪时的方法?
A、排列方法
B、干支纪年 C、干支纪月
D、干支纪日
E、干支纪时
15
A、排列方法
预备知识: 阳干:甲 丙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完整)天干地支对照表及算法

天干地支对照表年的干支方法一: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
天干算法:4、 5、 6、 7、 8、 9、 0、 1、 2、 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 5、 6、 7、 8、 9、 10、 11、 0(能整除)、1、 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方法二:对应数字:1、 2、 3、 4、 5、 6、 7、 8、 9、 0相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应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公元年份-3,除以10得余数可得天干,如1984年,(1984—3)|10=1所以天干为甲;公元年份—3,除以12得余数可得地支,如1984年,(1984—3)|12=1所以地支为子;所以公元1984年为甲子年。
本人推荐这种方法方法三:用一个你知道的年份的天干地支来推算,比如用2006年算1955年的天干地支,先要知道2006年是丙戌年,用2006-1955=51,再用51除以10,余数为1,表明天干是丙往前推一位,答案是乙,接着用51除以12,余数为3,表明地支是戌往前推三位,答案是未,那么1955年就是乙未年。
方法四:查表法,前提是你要有个六十甲子表六十甲子表1 甲子 13 丙子 25 戊子 37 庚子 49 壬子2 乙丑 14 丁丑 26 己丑 38 辛丑 50 癸丑3 丙寅 15 戊寅 27 庚寅 39 壬寅 51 甲寅4 丁卯 16 已卯 28 辛卯 40 癸卯 52 乙卯5 戊辰 17 庚辰 29 壬辰 41 甲辰 53 丙辰6 已巳 18 辛巳 30 癸巳 42 乙巳 54 丁巳7 庚午 19 壬午 31 甲午 43 丙午 55 戊午8 辛未 20 癸未 32 乙未 44 丁未 56 已未9 壬申 21 甲申 33 丙申 45 戊申 57 庚申10 癸酉 22 乙酉 34 丁酉 46 已酉 58 辛酉11 甲戌 23 丙戌 35 戊戌 47 庚戌 59 壬戌12 乙亥 24 丁亥 36 已亥 48 辛亥 60 癸亥1,比如,记住几个特殊的年份如1984年为甲子年,类推1924,1864,1804,……均为甲子年。
天干地支知识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
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
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
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
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
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
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
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 2 3 4 5 6 7 8 9 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
天干地支简介

天干地支简介什么是天干?天干由十个字组成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这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把这些背熟,以后学习四柱八字命理推算,梅花易数,奇门遁甲都会用得到的基础入门内容。
十天干分别代表10个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配四时方位:甲乙木:时间为春天,其位东方丙丁火:时间为夏天,其位南方庚辛金:时间为秋天,其位西方壬癸水:时间为冬天,其位北方戊己土:其位中央,又主每个季节的最后十八天,名为戊己中央土说起背诵,九龙居士友情提示一些诀窍。
因为后边要背诵的内容还有很多。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急功近利。
要知道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可以列一个计划。
一天背4个内容知识点。
比如今天背诵“甲乙丙丁”,不停的心中默念,吃饭的时候念,上厕所的时候念,坐车的时候念,一有空闲时间就不停的心中默念。
很快就把这四个内容记住了。
明天背“戊己庚辛”,后边背“壬癸”三天时间就背好了。
还有一个诀窍就是像音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当年我刚入门的时候背了一个月也没有背下来。
没办法年龄大了。
记性真的很差。
突然有一天。
我发现其实这十个字,你可以这样记忆。
甲乙丙丁五集更新人鬼有一部叫做人鬼的电视剧,在甲乙丙丁这一天,会更新五集。
是不是就方便记忆了很多。
笨人用笨方法嘛。
还有一个诀窍,有一种茶叶,叫做”迷迭香“这种茶叶淘宝上买20元一大包,用来泡茶喝,可以喝一个月,坚持喝有很好的提高记忆力的效果。
本人经营有一家电商公司,一个培训教育公司,一个金融理财公司。
员工90多人。
以前记性差的时候,在公司一位同事从对面走过来,我知道他是那个部门的,也知道他是谁的关系进入公司的,但就是记不起他的名字,只有尴尬的报以微笑,迎面而过。
后来喝了一段时间“迷迭香”茶,现在明显感觉记忆力增强很多,公司所有员工我都能记清名字不说,收到的快递柜取件号码,看过一遍,3天后还能报出来。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天干地支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天干地支产生炎黄时期,天干地支纪年法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而不是以农历的正月初一。
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 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天干与地支由来与代表序号关联小常识
一、读音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
(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
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
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二、序号意义
(1)十天干:
1-甲(jiǎ);
2-乙(yǐ);
3-丙(bǐng);
4-丁(dīng);
5-戊(wù);
6-己(jǐ);
7-庚(gēng);
8-辛(xīn);
9-壬(rén);
10癸(guǐ)。
(2)十二地支:
1-子(zǐ);
2-丑(chǒu);
3-寅(yín);
4-卯(mǎo);
5-辰(chén);
6-巳(sì);
7-午(wǔ);
8-未(wèi);
9-申(shēn);
10-酉(yǒu);
11-戌(xū);
12-亥(hài)。
三、历史由来
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时,命大挠氏探察
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
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
用为纪历之符号。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以来用来编排年分和日期用的。天干共十个字:甲、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
- 2 -
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
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四、历史典故
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苦,遂与蚩尤大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
里不能治之,黄帝於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十二支。帝乃将十干
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
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
为天干地支之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