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
浅谈发展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与对策

浅谈发展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与对策【摘要】我国地广人多,资源人均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在全球倡导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发展农业节水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尝试对农业节水的意义和一些措施进行浅析。
【关键词】农业节水意义对策我国土地广阔人民众多,水资源的分布相差太多,有的地方是雨天比较多,洪水灾难比较严重,而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旱情比较严重,影响了农业产品的收成,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都因水资源的不足受到了制约。
只有把有限的水资源分布利用好,让它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利管理的重任在于既要确保经济社会的全方面发展,又要确保自然环境的建设平衡发展。
我国在农业节水的技术上比较落后,水的浪费对我们十分缺水的国家来说,增加农业节水的技术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
常年的旱情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上世纪因干旱而颗粒无收的耕地面积非常之大,缺水量使人们无法想象的。
在我国农业用水量是非常大的,而浪费也是非常严重的。
在我国极度缺乏水资源的情况下,只有把农业用水的利用率提高,农业节水的技术提高,才能保证下一世纪粮食生产的安全,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一、发展农业节水的战略地位随着各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用水限制的实施,灌区的用水量的控制产生了问题。
为了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其核心是提高用水的有效性,要把节约用水的问题重视起来。
近几年来,灌区节水的工作有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由于管理上的疏忽,节水意识的冷漠等因素,还没有建立比较好的发展机制。
因此,只有发展和建立农业节水的形式,农业节水才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改变生活环境,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发展农业节水的思路(1)指导思想:建立管理用水的制度,以农业节水为中心,建立一些相关的政策,加快农业节水的速度,从而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全方面经济的发展速度。
浅谈园艺作物节水灌溉

浅谈园艺作物节水灌溉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水资源日益受限,节水已成为园艺作物种植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浅析园艺作物节水灌溉,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水资源,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园艺作物是指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其生长所需的水量虽然相对较小,但仍然需要科学合理的灌溉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遵循生长需水规律,科学施灌。
不同的园艺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的水量不同,合理制定灌溉计划,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土壤水分情况,科学施灌,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合理施灌能够有效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灌溉成本。
选用适合的灌溉方式,减少水分流失。
园艺作物的灌溉方式主要有滴灌、喷灌和地面灌溉等多种形式,其中滴灌和喷灌是比较节水的灌溉方式,能够将水分直接送到植物根系旁,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
适当采用覆膜灌溉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水分流失,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在园艺作物种植中,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至关重要。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降低水分蒸发,减少水分流失。
采用秸秆覆盖、地膜铺设等措施也可以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加强管理,减少水分浪费。
加强园艺作物灌溉管理,合理安排浇水时间和灌溉量,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湿度,减少水分浪费。
农民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合理控制灌溉量和频次,避免过量灌溉造成水分浪费。
并实行雨水收集、水源保护等政策,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园艺作物是农产品中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的一类,但在现如今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节水灌溉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合理地施灌、选用节水的灌溉方式、改善土壤保水能力和加强管理都是有效的节水灌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园艺作物的良性发展。
希望未来在园艺作物种植中,更多的农民和相关从业者能够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采取更多的节水措施,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
论优化灌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意义

论优化灌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意义优化灌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优化灌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通过优化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可以确保农田得到足够的灌溉水量,并提供适宜的灌溉时间和频率,以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合理安排和规划农田的灌溉方法和技术,例如通过滴灌、喷灌等精确灌溉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优化灌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和管理不当往往会导致水资源浪费和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的产生。
通过优化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减轻水资源供需压力,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
同时,还可以减少土壤中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品的使用量,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和损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优化灌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灌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优化可以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减少农业生产对水、肥料等资源的需求和成本,降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
这将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农产品收入,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增加农民的收入,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最后,优化灌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对于保障社会稳定与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是维持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优化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减轻农村地区的贫困压力,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这将有助于增强社会稳定性,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优化灌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推动农村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节水灌溉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近年来,我国节水灌溉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总结旨在回顾和总结我单位在节水灌溉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为今后节水灌溉工作提供借鉴。
二、工作背景1. 水资源现状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时空分布不均。
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喷灌、微灌等。
这些技术具有节水、节肥、节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三、工作内容1.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节水意识。
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现场观摩等方式,向农民普及节水灌溉技术知识。
(2)推广先进节水灌溉设备。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节水灌溉设备,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3)开展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选取典型区域,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工程,为农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 节水灌溉技术研发(1)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研发,提高节水灌溉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2)开展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如土壤水分监测、灌溉制度优化等。
(3)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节水灌溉水平。
3. 节水灌溉政策支持(1)制定节水灌溉政策,鼓励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2)加大对节水灌溉项目的财政投入,支持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3)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法律法规,规范节水灌溉行为。
四、工作成果1. 节水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单位积极推进节水灌溉工作,节水灌溉面积逐年增加。
据统计,目前我单位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XX万亩。
2. 灌溉水利用率显著提高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我单位灌溉水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
据统计,目前我单位灌溉水利用率已达到XX%,比传统灌溉方式提高XX%。
3. 农业产量和品质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使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节水灌溉国内外发展现状

节水灌溉国内外发展现状
一、节水灌溉技术研发
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国内外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目前,国内外已经研发出多种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微喷灌、渗灌等,这些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条件进行选择和应用。
二、节水灌溉设备制造
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节水灌溉设备的制造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多种高性能、低能耗的节水灌溉设备,如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等,这些设备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和质量,减少水资源浪费。
三、节水灌溉工程实施
节水灌溉工程是实现节水灌溉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已经建设了大量的节水灌溉工程,如滴灌工程、喷灌工程等,这些工程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进行设计和建设。
同时,一些地区还开展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和质量。
四、节水灌溉政策推动
为了推动节水灌溉的发展,国内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如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鼓励节水农业发展等。
这些政策措施为节水灌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节水灌溉教育普及
为了提高公众对节水灌溉的认识和意识,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节水灌溉教育普及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活动、发布科普文章等,旨在提高公众对节水灌溉的认识和意识,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节水工作的重要意义

节水工作的重要意义
节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水资源: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开展节水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护水资源,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农业、工业、能源等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
节水工作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减轻环境压力:过度开发和浪费水资源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湖泊萎缩等环境问题。
节水工作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水生态环境,减轻环境压力。
4. 提高生活质量:水资源短缺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供水不足、水质恶化等问题。
节水工作可以保障居民的用水需求,提高供水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5. 增强国家安全保障:水资源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资源短缺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民生问题等安全隐患。
节水工作有助于维护国家水资源安全,增强国家安全保障。
6.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节水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节水习惯,为保护水资源和环境作出贡献。
节水工作对于保护水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减轻环境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国家安全保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的重要任务。
灌溉设施和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灌溉设施和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通过补充土壤水分,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灌溉设施和技术对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灌溉设施和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1. 灌溉设施现状:灌溉设施主要包括灌溉管道、水泵、喷灌器具等,其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设施完善程度:随着技术进步,灌溉设施逐渐完善,从简单的人工灌溉,到如今的自动化智能灌溉系统。
设施的完善度对提高灌溉效率和节约水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2)设施覆盖面积:全球范围内,灌溉设施的覆盖面积逐渐扩大,农田灌溉设施不断建设并逐渐普及。
然而,仍然有很多地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建设灌溉设施,导致农业生产受限。
(3)设施管理和维护:灌溉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对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目前,许多地区存在设施管理和维护不到位的情况,亟待加强。
2. 灌溉技术现状:(1)传统灌溉技术:包括浇水、旱田灌水以及水库引水等,由于操作简单便捷,仍然广泛运用于部分农区。
然而,传统灌溉技术存在水资源浪费、用水不均等问题,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现代灌溉技术:例如喷灌、滴灌、雨水收集等,相对于传统技术,现代灌溉技术能够精确控制水量,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现代灌溉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发展趋势分析1. 智能化发展: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灌溉系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传感器采集信息、数据分析和自动控制,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实现精确浇水、节省用水和提高农田管理效率。
2. 节水灌溉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分利用率,适用于节水农业生产。
3. 新能源驱动:传统的灌溉设备多依赖化石燃料,对能源消耗较大。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倾向于利用新能源驱动灌溉设施,如太阳能、风能等,以提高灌溉设备的环保性和经济效益。
浅谈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浅谈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摘要:水资源匮乏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提来更加突出。
水是农业的命脉,灌溉是农业发展的保障。
日前,农业一方面面临严重缺水、干旱的挑战的挑战的挑战;另一方面,存在着农田灌溉设施、灌水技术滞后发展,造成人为的水资源能源的学浪费,极大的制约了农业向更高的发展。
因此,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已成为目前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问题农灌节水效果Abstract: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entire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restriction factor, is close to a more prominent. Water is the lifeblood of agriculture, irrigation is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ecurity. A few days ago, agriculture on one hand faces severe shortage of water, arid challenge challenge challenge; on the other hand, the existence of irrigation facilities, irrigation technology lagged development, man-made water resource and energy waste, greatly restricting agriculture to higher development. Therefore,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measures,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the most arduous task.Key words: problem;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water saving; effect水是一种特殊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水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
【摘 要】本文通过对河津水资源概况,分析了存在
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灌区水资源的优化
配置,节约用水,保护性利用干旱地区资源以及实现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并有利于建立当地生
态经济型的环境水模式。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灌溉;生态经济
1 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在我国,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降雨时空分布不
均,农业生产对水的依赖性很强,有水才能做到稳产高产。
目前,我国灌溉用水量的比例在经历明显的下降过程后,呈
稳定态势,但从长远看,随着工业,城市,生活,生态用水
的不断增加,由于新增加水资源的开发潜力越来越小,开发
代价越来越大,因此乃将有一部分灌溉用水转为其他行业用
水。目前,农业用水占全国总有用水量的70%,由于受工程
配套状况和管理水平所限,灌溉用水效率仅有水资源短缺的
主要对策之一。如何通过各种节水措施,有效地提高灌溉水
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发展农业节水的根本任务。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农业干旱缺水与水资源短缺已成
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且加剧了生态环
境的恶化。按现状用水量统计,全国中等干早缺水358亿
m3,其中农业灌溉缺水300亿m3。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农业年均受旱面积大2000hm2万以上,全国600多个城
市中有一半以上发生水危机,北方河流断流的问题日益突
出,缺水已从北方蔓延到南方的许多地区。由于地表水资源
不足导致地下水超采,全国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已达
8.2万km2。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88%
降低到70%,并且后期还会持续下降,因此缺水局面一直存
在。农业用水中,灌溉所需水量较大,所以在灌溉上效率得
不到提升,水资源浪费较大。对我国水资源现状进行普遍分
析,灌溉利用的水约占43%,单方水粮食生产率只有1.0kg
左右,与发达国家水资源的利用率相比相差很远,单方水浪
费生产率2.0kg以上的水平。因此,为了节约用水,提高水
资源的利用率,采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灌溉技
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2 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需要粮食7亿吨左
右,为保证粮食与其他农产品的供给,灌溉面积必须达到
6000万吨左右,否则指标难从实现。然而,我国是缺水国家,
尤其北方广大地区水资源供给已严重不足,在未来30年内,
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供水只能维特在目前的4000亿m3水
平上,唯一的出路只能是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把灌
溉水利用率从目前的0.45左右提高到0.65。然而要达到这个
目标,节水灌溉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基础研究滞后节水灌溉效益最后的调控,需要建立在
一些基础研究上,而我国基础研究相对比较滞后,总体比国
外失进水率落后了3-5年。
②设备欠完善。主要表现在缺乏序列化,标准化,配套
化差,产品的水利功能及耐用寿命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从在
较大差距。
③综合性不够。节水工程技术单打一的较多,缺乏与农
业技术的综合。
3 节水灌溉发展趋势和方向
3.1 因地制宜,继续普及与推广先进的喷,微灌技术
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中,喷,微灌技术所占的比重
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大的差距。目前,国内外
喷,微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产品标准化
和系列化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方向发展,任何一项节水灌溉技
术都有其适用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普及与推广喷,微灌
技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大力发
展地下滴灌技术,就是在灌溉过程中,水通过地理毛管上的
灌水器缓慢渗入附近土壤,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扩散到
整个作物根层的灌溉技术。由于在灌溉过程中几乎没有水分
蒸发损失,而且对土壤结构的破坏经,因此在各项节水灌溉
技术中,该项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最为明显,而且使于农田
作业和管理,特别适合于在我国西北地区干旱,高温,风大
的自然条件下推广应用。
3.2 实现灌溉渠系管道化
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已经在我国普遍开来,因此,
为了加快灌溉的发展速度,我们应该把大型渠灌区渠系管道
化作为首要发展方向。
3.3 改进地面灌溉最基本的就是土地平整
又因为我国土地资源广阔,需灌溉量大,各环境下造成
的地势不同,所以,为了缓解土地不平整带来的灌溉问题,
我们急需借助激光控制平底技术,水平畦田灌溉技术及土壤
墒情自动检测等技术。逐步形成田间灌水的精细。
3.3 非充分灌溉技术需要研究推广
例如非充分灌溉理论是起源于传统的充分灌溉方法,当
然不是单纯的延伸,而是充分结合了生物技术、信息知识和
“四水”转化理论等方面。整合在一起的非充分灌溉技术不
仅在生产方面降低了成本,特别是北方地区的应用尤为明
显。另一些科研单位试验站也推广了此技术。
3.4 扎实综合节水,系统节水的路子
回顾分析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节水灌溉历程,得出的结
论有:为了增强农业节水灌溉的生命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率,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我们必须把出发点定格在追
求效益最大化上,积极实施与当代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节水措
施,综合各方面抓好节水关。
一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农业建设发展节水灌
溉。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推行农业结构调
整到哪里,节水工程就配套到哪里,以调整促节水,靠节水
增效益。
二是,结合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节水灌溉。
三是,因地制宜发展综合型节水灌溉工程。最近几年在
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按照“山丘果园微灌化,大棚瓜莱滴
灌化,粮食作物喷灌管灌化,渠道防渗化”的思路,大力发
展综合节水灌溉,为其他地区发展农业节水模式提供了借
鉴。
我国的农业节水发展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与国外
节水发达国家相比,在农业节水工程的投入,规模,标准,
技术体系建设,现代化管理水平,工程设计的规范化,综合
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还没有形成适合
不同类型区,具有一定工程规模和示范辐射作用的农业综合
节水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李萍.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
应用.2013(03).
[2]李彦美,陈丽,沙玉峰.浅谈节水灌溉在农业发展中的
必要性[J].才智,2011(25).
[3]吕天群.浅谈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
新导报,2011(25).
[4]周富山,孙伟涛,翟延龙.孟津县黄河渠灌区节水灌溉
发展思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09).
[责任编辑:谢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