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基坑检测记录表

合集下载

基坑监测项目一览表

基坑监测项目一览表

放坡明挖段基坑监测项目一览表类别序号观测名称方法及工具测点距离监测频率,开挖深度(m)监测频率,底板浇筑后(d) 监测报警≤55~10>10 ≤77~1414~28>28累计值变化速率(mm/d)绝对值(mm)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应测项目1 巡视检查目测为主,设备为辅每次开挖后立即进行1次/1d,内容包括:地表裂缝、施工工况、周边环境与监测设施2边坡顶部水平位移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水准仪坡顶12.5m布置一处,坡身25m布设一处,每边不宜少于3个,围护桩顶布置水平竖向监测点宜为共用点1次/2d1次/1d2次/1d2次/1d1次/1d1次/2d1次/3d30 0.15%H 2 3 地下水位打水位观测孔,水位管、水位计每50m布置一处1次/2d1次/1d2次/1d2次/1d1次/1d1次/2d1次/3d1000 500 4周边地表竖向位移水准仪每25m布置一处,每边不宜少于3个垂直基坑边向外每4米布置一个,二级放坡坡顶处应设一处1次/2d1次/1d2次/1d2次/1d1次/1d1次/2d1次/3d255坑底隆起(回弹)回弹监测标每25m布置一处,基坑内每处设3个观测点基坑中间、距坑宽度4分点处及特征变形点处1次/2d1次/1d2次/1d2次/1d1次/1d1次/2d1次/3d25 2宜测项目6 侧向土压力土压力计每40m布置一处,每处竖向布置4点1次/2d1次/1d2次/1d2次/1d1次/1d1次/2d1次/3d60%f1 7土体分层竖向位移分层沉降仪每40m布置一处,竖向布置于每层土的界面上1次/2d1次/1d2次/1d2次/1d1次/1d1次/2d1次/3d注:1、h为基坑设计开挖深度,f1为荷载设计值,f2为构件承载能力设计值;2、累计值取绝对值和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两者的较小值;3、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表中规定值或连续3d超过该值的70%,应报警。

支护段基坑监测项目一览表类别序号观测名称方法及工具测点距离监测频率,开挖深度(m)监测频率,底板浇筑后(d) 监测报警≤55~10>10 ≤77~1414~28>28累计值变化速率(mm/d)绝对值(mm)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应测项目1 巡视检查目测为主,设备为辅每次开挖后立即进行1次/1d,内容包括:地表裂缝、施工工况、周边环境与监测设施2周边地表竖向位移水准仪每25m布置一处,每边不宜少于3个垂直基坑边向外每4米布置一个,共6个1次/2d1次/1d2次/1d2次/1d1次/1d1次/2d1次/3d253 地下水位打水位观测孔,水位管、水位计每40m布设一处1次/2d1次/1d2次/1d2次/1d1次/1d1次/2d1次/3d1000 500 4 桩水平位移测斜管、测斜仪桩顶12.5m布设一处桩身25m布设一处1次/2d1次/1d2次/1d2次/1d1次/1d1次/2d1次/3d25 0.1% 2~3 5 横撑内力轴力计、频率接收仪每50m布设一处1次/2d1次/1d2次/1d2次/1d1次/1d1次/2d1次/3d65% f2 2 6 桩内力钢筋计、电阻应变仪钢筋计布置在内力变化处每50m布设一处1次/2d1次/1d2次/1d2次/1d1次/1d1次/2d1次/3d65% f27周边管线变形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每20m布置一处,根据管线状况并与管线管理单位协调后布置1次/2d1次/1d2次/1d2次/1d1次/1d1次/2d1次/3d刚性管线压力10 1非压力10 3柔性钢管10 3宜测项8 侧向土压力压力盒、孔隙水压力探头、频率接收仪每40m布置一处,每处竖向布置4点1次/2d1次/1d2次/1d2次/1d1次/1d1次/2d1次/3d60%f1目9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分层沉降仪、频率接收仪每40m布置一处,竖向布置于每层土的界面上1次/2d1次/1d2次/1d2次/1d1次/1d1次/2d1次/3d注:1、h为基坑设计开挖深度,f1为荷载设计值,f2为构件承载能力设计值;2、累计值取绝对值和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两者的较小值;3、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表中规定值或连续3d超过该值的70%,应报警。

城市明挖隧道基坑的监测

城市明挖隧道基坑的监测
一 _ … _
_





・ …



. ….


. …














== === == !=!i盈
90、 7 +10 ~K +4 5 A、 C 匝 道 共 计 约 7 K 4 7 6 、 B、 10 m; 滑桩 等 支 护 结 构 变 形 监 测 包 括 深 层 水 平 20 抗 位移及顶部沉降。根据垂直开挖段 的具体情况, 九
( )立柱沉降位移观测 ; 5 立柱共布置 2 个沉降 0 观测点 ; 采用 日本进 口 S K O A反光棱角预埋 在立柱 顶部 ; 观测 采用 T P O O C N全 站仪 。 ( )东西两侧 围堰的沉 降和位移监测 ; 6 两侧 围 堰顶共布置 2 个沉降观测点, 0 测点采用 15 . m木桩
处 理 。垂 直开挖 段支 护方 案为 钻孔灌 注桩加 两道 内
工, 常常关系到巨大 的生命 财产安全。施工监测是 隧道新 奥法施 工 的三 要 素 之一 , 隧道 施 工 中 占有 在
相 当重 要 的位 置 。监测 的成 败不 仅取决 于监测 手段
支撑 , 坑外设止水帷 幕。第一层支撑采用钢筋混凝 土支撑 , 第二层支撑采用两根 6 9 0 钢管支撑 , 止水帷 幕 采用 双排 双轴深搅 桩 。
性 良好 , 尤其是粉砂粉土层富水性更好 ; 陆地段地下 水埋深 0 6—4 8 水 位 1. . .m, 0 0—1. m, 变 幅 1 08 年 m
左右 。
[ 收稿 E期] 2 0 —1 5 I 0 7 —1

基坑监测记录表

基坑监测记录表
监理单位意见:符合程序要求()
不符合程序要求,请重新组织观测()
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附监测点布置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附监测点布置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编号
工程名称:
监测项目:
工程地点:
监测仪器及编号:
监测单位:
日期:
单位:mm
测 点
初测值
上次位移值
本次位移值
累计位移值
பைடு நூலகம்测 点
初测值
上次位移值
本次位移值
累计位移值
沉降报警值:
监测单位:
监测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基坑支护沉降观测记录表
编号
工程名称:
监测项目:
工程地点:
监测仪器及编号:
监测单位:
日期:
单位:mm
测 点
初测值
上次位移值
本次位移值
累计位移值
测 点
初测值
上次位移值
本次位移值
累计位移值
沉降报警值:
监测单位:
监测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监理单位意见:符合程序要求()
不符合程序要求,请重新组织观测()
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机耕桥0+276土石方明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3

机耕桥0+276土石方明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3
岩石地基开挖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单位工程名称
鄢家河永佳河镇区治理工程Ⅰ
(一标)
单元工程量
分部工程名称
袁家冲支流
施工单位
湖北大禹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编号、
施工日期
20年月日~20年月日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测)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
主控项目
1
保护层开挖
浅孔、密孔、少药量、控制爆破。
长或宽不大于10m
长:3.05m
宽:4.80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0~10cm
3.15,3.16,3.15,3.08,3.12, 4.85,4.90,4.88,4.88,4.91
8
80.0
长或宽大于10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0~20cm
/
坑(槽)底部标高
67.53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0~20cm
保护层开挖符合设计要求
2
建基面处理
开挖后岩面满足设计要求,建基面无松动岩块,表面清洁,无泥垢、油污。
建基面无松动岩块
3
多组切割的不稳定岩体开挖和不良地质开挖处理
满足设计处理要求。
按设计要求处理
4
岩体的完整性
爆破无损害岩体的完整性,开挖面无明显爆破裂隙,声波降低率小于10%或满足设计要求。
/
一般项目
1
(签字,加盖公章)20年月日
监理单位复核意见
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20年月日
注:“-”表示欠挖。
67.40,67.39,67.35,67.31,67.4267.41,67.38,67.43,67.47,67.50

基坑监测记录表

基坑监测记录表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附监测点布置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基坑支护沉降观测记录表
编号
工程名称:
监测项目:
工程地点:
监测仪器及编号:
监测单位:
日期:
单位:mm
测点
初测值
上次位移值
本次位移值
累பைடு நூலகம்位移值
测点
初测值
上次位移值
本次位移值
累计位移值
沉降报警值:
监测单位:
监测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监理单位意见:符合程序要求()不符合程序要求,请重新组织观测()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附监测点布置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编号
工程名称:
监测项目:
工程地点:
监测仪器及编号:
监测单位:
日期:
单位:mm
测点
初测值
上次位移值
本次位移值
累计位移值
测点
初测值
上次位移值
本次位移值
累计位移值
沉降报警值:
监测单位:
监测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监理单位意见:符合程序要求()不符合程序要求,请重新组织观测()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明挖工程作业工序三级检、三级验表格-(基坑开挖支护)

明挖工程作业工序三级检、三级验表格-(基坑开挖支护)

班组三检记录表
工点名称:DK4 1#隧道记录表编号:ZDJ-SEC1-03-c-20190617-001
质量三级验收记录表
工点名称:DK4 1#隧道记录表编号:ZDJ-SEC1-03-c-20190617-001
工点名称:DK4 1#隧道记录表编号:ZDJ-SEC1-03-c-20190617-001
工点名称:DK4 1#隧道记录表编号:ZDJ-SEC1-03-c-20190617-001
工点名称:DK4 1#隧道记录表编号:ZDJ-SEC1-03-c-20190617-001
质量三级验收记录表
工点名称:DK4 1#隧道记录表编号:ZDJ-SEC1-03-c-20190617-001
工点名称:DK4 1#隧道记录表编号:ZDJ-SEC1-03-c-20190617-001
工点名称:DK4 1#隧道记录表编号:ZDJ-SEC1-03-c-20190617-001
质量三级验收记录表
工点名称:DK4 1#隧道记录表编号:ZDJ-SEC1-03-c-20190617-001
班组三检记录表
工点名称:DK4 1#隧道记录表编号:ZDJ-SEC1-03-c-20190617-001
质量三级验收记录表
工点名称:DK4 1#隧道记录表编号:ZDJ-SEC1-03-c-20190617-001
班组三检记录表
工点名称:DK4 1#隧道记录表编号:ZDJ-SEC1-03-c-20190617-001
质量三级验收记录表
工点名称:DK4 1#隧道记录表编号:ZDJ-SEC1-03-c-20190617-001。

基础挖土验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基础挖土验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基础挖土验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图号:
隐蔽部位:施工单位:隐蔽日期:年月日
专业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填表人:
注:本表适用于基础挖土验槽隐蔽工程。

说明
基础挖土验槽隐蔽工程验收内容:
1.基坑内地下水以及地表水情况及其处理情况。

2.基坑(槽)开挖尺寸(长、上下口宽、深)、有无加宽、加深、换土等情况。

3.基土遇有坑、井、人工土、障碍物等的数量、位置及清除情况。

4.地下遇有电缆、旧的管道、旧房基等位置、数量及处理情况。

5.遇有流砂等不良地基的处理。

基坑工程检查表

基坑工程检查表
5
坑边荷载
基坑边堆置土、料具等荷载符合基坑支护设计允许要求
施工机械与基坑边沿的安全距离符合设计要求
6
安全防护
开挖深度2m及以上的基坑周边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护栏杆
基坑内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供施工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
降水井口设置防护盖板围栏
7
基坑监测
按要求进行基坑工程监测
基坑监测项目、监测报告、监测频次、监测记录符合要求
8
支撑拆除
基坑支撑结构的拆除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基坑工程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标准
检查情况
1
施工方案
基坑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按规定审核、审批
超过一定规模条件的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基坑周边环境或施工条件发生变化,专项施工方案重新进行审核、审批
2
基坑支护
人工开挖的狭窄基槽,开挖深度较大或存在边坡塌方危险按规定采取支护措施,扣10分
自然放坡的坡率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
基坑支护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3
降排水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
基坑边沿周围地面设置排水沟;基坑底四周设排水沟和集水井
放坡开挖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4
基坑开挖
按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分层、分段开挖
基坑开挖过程中采取防止碰撞支护结构或工程桩的有效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砌体质量检验表
施工单位:丹江口市远通公路养护建设有限公司合同号:
监理单位:湖北省双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B-073-□□□-□□□□-□□□
分项工程名称挡土墙(基础)所属分部工程砌筑防护工程施工时间
桩号及部位检测人记录人检验时间
项次检验项目设计值(规定值)允许偏差检验结果检验频率和方法
1△砂浆强度(MPa)按附录F检查
2 轴线偏位(mm)25 经纬仪:纵、横各检查2点
3 平面尺寸(mm)±50 尺量:长、宽各3处
4 基础顶面高程(mm)±30 水准仪:测5~8点
5△基底高程
(mm)
土质±50
水准仪:测5~8点石质+50,-200
外观情况:自检结论:
质检工程师: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