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撤诉后再起诉

合集下载

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异同

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异同

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异同?三大诉讼法是司法考试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们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考生可以通过对比记忆很快地掌握。

(一)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刑事诉讼:1.危害国家安全案;2.可能判处无期、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3.外国人犯罪的案件。

民事诉讼1.重大涉外案件(标的大或案情复杂或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众多);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3.最高法院确定由中级法院管辖(海事海商,专利纠纷,重大涉港澳台民事案件,标的大或诉讼单位属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经济纠纷)。

行政诉讼:1.确认发明专利权案(专利申请案,宣告专利无效或维持案,强制许可案);2.海关处理案(纳税和行政处罚案);3.对国务院各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4.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被告为县级以上政府且基层法院不适宜审理,共同诉讼、集团诉讼,重大涉外行政,涉港澳台,其他)。

二)地区管辖刑事诉讼:1.犯罪地(即犯罪行为发生地)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居所地)为辅;2.最初受理的法院审判,主要犯罪地法院审判为辅;3.特殊情况的管辖。

民事诉讼:1.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一般原则,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例外;2.离婚管辖的特别规定;3.特殊地域管辖(9种);4.专属管辖:不动产,港口,被继承人死亡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

行政诉讼:1.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经复议改变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2.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3.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三)管辖权向下转移刑事诉讼:不能民事诉讼:能(四)受理及向被告人(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的期间刑事诉讼:1.公诉(普通程序):7日内决定受理,将检察院起诉状副本开庭前10日送达被告人并告知可委托辩护人;2.公诉(建议按简易程序):3日内受理;3.自诉:2至15日受理。

起诉的不同诉讼方式

起诉的不同诉讼方式

起诉的不同诉讼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在处理纠纷和争议时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诉讼方式。

本文将探讨起诉的三种不同诉讼方式: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指由个人或组织对私人法律关系提起的诉讼,目的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民事诉讼中,起诉人将自己认为受到侵害的权益告知法院,并请求法院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常见的民事诉讼案件包括合同纠纷、财产损害赔偿等。

民事诉讼的特点是充分发挥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双方可以自由选择诉讼程序和举证证据。

同时,民事诉讼具有一定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需要当事人自行承担律师费和诉讼费等费用。

二、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机关对犯罪行为进行起诉和审判,以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法律尊严。

刑事诉讼的目的是惩罚犯罪行为,保护社会安全。

在刑事诉讼中,起诉人是国家机关,被害人只是起诉的一方。

刑事诉讼的特点是权力对等、公正公平,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和证据采信权。

刑事诉讼中,法院以法律为准绳进行审理,并根据法定的刑罚进行量刑。

刑事诉讼需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确保正当程序的进行。

三、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对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护行政法律秩序。

行政诉讼是公民对行政机关的一种救济方式,用于解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争议。

常见的行政诉讼案件包括行政处罚纠纷、行政权力滥用等。

行政诉讼的特点是具有法定的法定条件和期限,公民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一般需要通过事先层层复核或调解程序,最终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比较三种不同的诉讼方式具有一些共同之处,如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做出判决。

然而,它们也有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

首先,起诉人的身份不同。

在民事诉讼中,起诉人可以是个人或组织;在刑事诉讼中,起诉人是国家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起诉人是公民。

其次,诉讼目的有所不同。

民事诉讼的目的是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追究责任;刑事诉讼的目的是惩罚犯罪行为,保护社会安全;行政诉讼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行政法律秩序。

(完整版)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异同

(完整版)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异同

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异同相同点:都为诉讼法,程序法不同点:规范的案件类型不一样.(一)、关于调解:1、民事诉讼中:(1)调解是一项基本原则,在自愿和合法的基础上,只要案件性质适合调解,人民法院均可以进行调解;(2)对离婚案件,人民法院必须首先进行调解。

2、刑事诉讼中:(1)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可以进行调解;(2)对《刑事诉讼法》第170条前两项规定的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3)对公诉案件和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第三项规定的自诉案件,不适用调解。

3、行政诉讼中:,(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可以适用调解。

(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1、民事诉讼中:(1)重大涉外案件;(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如专利纠纷案件等。

2、刑事诉讼中:(1)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2)可能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普通刑事案件;(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3、行政诉讼中:(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三)地域管辖的确定原则1、民事诉讼中:(1)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一般原则,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例外规定;(2)民事诉讼中有大量的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

2、刑事诉讼中:(1)犯罪地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为辅;(2)最初受理地法院审判为主,主要犯罪地法院审判为辅;(3)刑事诉讼中也有一些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

3、行政诉讼中:(1)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一般原则;(2)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提起的诉讼,也可以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3)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四)管辖权的转移1、民事诉讼中: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把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

2、刑事诉讼中:依法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不能指定下级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刑事及行政诉讼的区别

民事、刑事及行政诉讼的区别

民事、刑事及⾏政诉讼的区别民事、刑事及⾏政诉讼的区别公民、法⼈或其他组织向⼈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均称为起诉。

民事诉讼指⼈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关系提起的诉讼。

实践中民事诉讼的范围极其⼴泛,公民因婚姻家庭纠纷,或者公民、法⼈、其他组织因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发⽣财产权益争议,都可以依法向⼈民法院提起诉讼。

刑事诉讼⼀般是公民的⼈⾝、财产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侵害⼈的刑事责任。

所谓的刑事诉讼就是指检察机关或公民个⼈向⼈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被告⼈的刑事责任。

其中公民对下列三类案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民法院提起刑事⾃诉: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包括暴⼒⼲涉婚姻⾃由罪、侵占罪、侮辱罪、诽谤罪、虐待罪。

2、被害⼈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有证据证明被告⼈侵犯⾃⼰⼈⾝、财产权利的⾏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或者⼈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刑事责任的案件。

⾏政诉讼是指公民、法⼈或其它组织认为⾏政机关的具体⾏政⾏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照⾏政诉讼法的规定向⼈民法院提起的诉讼,称为⾏政诉讼。

⾏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如下:⼀、认为具体⾏政⾏为(包括不作为⾏为)侵犯其⼈⾝权、财产权的: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政处罚不服的;2、对限制⼈⾝⾃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认为⾏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主权的;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5、申请⾏政机关履⾏保护⼈⾝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政机关拒绝履⾏或者不予答复的;6、认为⾏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的;7、认为⾏政机关违法要求履⾏义务的;8、认为⾏政机关侵犯其他⼈⾝权、财产权的。

⼆、法律、法规规定可能向⼈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其它案件,但对国防、外交等国家⾏为;⾏政法规、规章或者⾏政机关制订、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的决定、命令;⾏政机关对⾏政机关⼯作⼈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由⾏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政⾏为,不得提起⾏政诉讼。

诉讼程序民事 刑事和行政诉讼的流程和要点

诉讼程序民事  刑事和行政诉讼的流程和要点

诉讼程序民事刑事和行政诉讼的流程和要点诉讼程序: 民事、刑事和行政诉讼的流程和要点诉讼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民事、刑事和行政诉讼是三种常见的诉讼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独特的流程和要点。

本文将介绍这三种诉讼的基本程序和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诉讼过程中的问题。

一、民事诉讼程序1.起诉阶段:- 原告起诉:原告向法院递交起诉状,详细陈述案件事实、法律依据和请求。

- 法院立案:法院对起诉状进行审核,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则立案并通知被告。

- 被告答辩:被告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递交答辩状,陈述其观点和辩护理由。

2.审理阶段:- 举证质证:原告和被告依次提供证据,并在法庭上通过质证程序进行举证。

- 调解或庭前会议:法院可能在举证阶段进行调解,协调双方达成和解。

- 审判: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或裁定。

3.上诉阶段:- 不服判决可以上诉:对于不满意的判决,一方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 上级法院审理:上级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终审判决。

二、刑事诉讼程序1.立案阶段:- 报案:被害人或其他人向公安机关报案,详细陈述犯罪事实。

- 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根据报案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并进行初步侦查。

2.侦查阶段:- 审查逮捕:公安机关对嫌疑人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

- 侦查:公安机关对案件进行深入调查,收集证据。

- 审查起诉:公安机关根据犯罪事实和证据,决定是否起诉。

3.审判阶段:- 开庭审理:人民法院根据起诉书和相关证据,对案件进行审理,并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

- 量刑:如有罪判决,法院根据犯罪事实、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决定刑罚。

4.上诉阶段:- 不服判决可以上诉:对于不满意的判决,一方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 上级法院审理:上级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终审判决。

三、行政诉讼程序1.起诉阶段:- 诉讼请求:申请人向行政法院递交诉讼请求书,详细说明案件事实和诉讼请求。

行政诉讼申请再审多久结案,行政诉讼多长时间可以申请再审

行政诉讼申请再审多久结案,行政诉讼多长时间可以申请再审

一、行政诉讼申请再审多久结案
行政诉讼申请再审结案的时间一般是立案以后的6个月之内,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结案的时间是立案以后的45天之内,但一审的判决或裁定结果出来以后,原告和被告都有上诉的权利,二审法院结案的时间一般是三个月之内,但一审和二审的审理时间都可能延长。

二、行政诉讼多长时间可以申请再审
当事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人民法院再审和检察院抗诉后再审的行政案件,没有期限规定。

三、行政诉讼申请再审立案的时间多久
我国目前法律并没有对再审立案的时间有限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申请再审案件立案程序的规定》第十条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再审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及时立案,并应自收到符合条件的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之日起五日内向再审申请人发送受理通知书,同时向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发送应诉通知书、再审申请书副本及送达地址确认书。

刑事,民事,行政案件诉讼流程

刑事,民事,行政案件诉讼流程

刑事,民事,⾏政案件诉讼流程近年来,在我国普法⼯作的全⾯开展下,⼈民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好,基本上都会⽤法律来维护⾃⼰的合法权益。

那么,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以及⾏政诉讼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呢?店铺⼩编通过你的问题,为你带来以下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刑事诉讼程序⽴案社会上出现了涉嫌犯罪的事件,侦查机关可能是基于有关单位或个⼈报案、控告、举报以及犯罪嫌疑⼈⾃⾸等原因⽽介⼊,进⾏初步的调查后,如果认为这⼀事件中存在犯罪事实并应该对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则予以⽴案,从⽽启动了刑事诉讼程序。

这⾥的侦查机关,⼀般指公安机关。

刑事案件主要由公安机关⽴案侦查。

另外,检察院负责侦查涉及国家⼯作⼈员的利⽤职权实施的犯罪案件;国家安全机关负责侦查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军队保卫部门负责侦查涉嫌军职犯罪案件;监狱内的犯罪案件,由监狱负责侦查。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些案件只有当事⼈直接到法院起诉法院才处理,公安机关和检察院都不直接介⼊,这也就是上⾯图⽰中所谓的⾃诉案件。

它包括侮辱、诽谤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涉婚姻⾃由案件、虐待案件、侵占案件。

如果被害⼈及其家属认为侦查机关系应该⽴案⽽不⽴案,怎么办?见“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的权利”栏⽬。

侦查侦查机关⽴案以后,开始进⾏侦查。

侦查的⽬的有两个,⼀是找到犯罪⼈,⼀是收集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嫌疑的⼈为了防⽌其阻碍诉讼的正常进⾏,如防⽌犯罪嫌疑⼈串供、毁灭证据、逃跑、⾃杀等情形,可以采取强度不同的强制措施,常见的如取保候审、拘留、逮捕等。

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和收集证据,公安机关有权采取讯问犯罪嫌疑⼈和询问证⼈,进⾏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组织鉴定、发布通缉令等侦查措施。

犯罪嫌疑⼈在被侦查机关第⼀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此阶段律师可能起到的作⽤,见“刑事诉讼过程中辩护律师的作⽤”栏⽬。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区别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区别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区别
民事诉讼——如果与他人或组织发生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等方面的纠纷,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如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民告官”;或《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法。

刑事诉讼——如果遭遇犯罪分子的侵害,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然後移送人民检察院,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区别:简单的说他们之间的最主要、最明显的差别就是他们所要解决的实体问题和所依据的实体法不同。

刑事诉讼所依据的实体法是规范犯罪与刑罚的法律;
民事诉讼所依据的实体法则是规定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等方面的法律;
行政诉讼所依据的实体法则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

最主要的是他们的实体法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撤诉后再起诉
的条件的不同?
1、民事诉讼中
(1)民诉意见第144条:当事人撤诉或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七)项的规定不予受理。

2、刑事诉讼中:
(1)公诉案件:(高院解释)
第177条:在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理由,并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

第117条:依照本解释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准许人民检察院撤诉的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人民检察院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除因证据不足而撤诉的以外,自诉撤诉后,就同一事实又告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自诉案件:第188条:对于自诉案件,人民法院经审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起诉。

(六)除因证据不足而撤诉的以外,自诉人撤诉后,就同一事实又告诉的;
上述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之所以会有如此不同的规定(民诉中一般受理,刑诉中一般不受理),其根本在于民诉中当事人有相当大的诉权处分权。

3、行政诉讼中:(高院解释
(1),第36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准予撤诉的裁定确有错误,原告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原准予撤诉的裁定,重新对案件进行审理。

(2)第37条:原告未按规定的期限预交案件受理费,又不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申请,或者提出申请未经批准的,按自动撤诉处理.在按撤诉处理后,原告在法定期限内再次起诉,并依法解决诉讼费预交问题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
民诉中撤诉后再起诉的,法院一般受理。

刑诉中和行政诉讼中一般不受理。

不过,要记住三大诉讼法各有一个例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