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图学课件现代地图与现代地图学

合集下载

地图学

地图学
3.试述地图符号的特征。
答:综合抽象性;系统性;约定性;传递性;时空性;地图符号具有被表示成分和表示成分的特征;地图符号可以等价变换。
4.试述点状符号的定位方法。
答:(1)符号图形中有一点的,该点即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住置。(2)几何图形符号,以图形的中心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3)宽底符号,以底部中心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4)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以直角的顶点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5)几种图形组成的符号,以下方图形的中心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6)不依比例尺描绘的其他符号,以符号的中心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
6.试述普通地图上海岸的表示方法。
答:沿岸地带和潮浸地带的分界线即为海岸线的位置,它是多年大潮的高潮位所形成的海陆分界线,地图上通常常都是以蓝色实线表示;低潮线一般用点线概略绘出,其位置与干出滩的边缘大抵重合。潮浸地带上各类干出滩是地形图上的表示重点。它对说明海岸性质、通航情况和等陆条件等很有意义。地形图上都是在相应范围内填绘各种符号表示其分布范围和性质。海岸线以上的沿岸地带、主要通过等高线或地貌符号显示,只有无滩陡岸才和海岸线一并表示。沿海地带重点是表示该区域范围内的岛礁和海底地形。
4.按符号与地图比例尺的关系可将符号分为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
5.成轴对称的线状符号,定位线在符号的中心线;非成轴对称的线状符号,定位线在符号的底线。
6.点状符号的定位点有以下几种情况:几何图形符号,以图形的中心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宽底符号,以底部中心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以直角的顶点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
12.在地图上,主要表示居民地的位置、形状、人口数量、类型、行政等级和居民地建筑物质量特征。
13.居民地的形状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轮廓。

第10章地图分析——地图学课件PPT

第10章地图分析——地图学课件PPT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版)
电子教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第 10 章 地图分析
第 10 章 地图分析
第1节 地图分析的数学方法 第2节 地图分析的作用 第3节 阅读分析 第4节 图解分析 第5节 复合分析 第6节 地学信息图谱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10章 地图分析
地图是空间信息的模糊集合。 模糊综合评判:在一个准备评判的对象集内,对每一个对 象赋予一个评判指标,按评判指标的大小进行对象排序,以判 定最佳对象。
本章首页 本节首页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10章 地图分析
第 1 节 结束 13
第 10 章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地图学教程
(一)单幅地图
从地图的动态表示符号中获取要素动态变化的信息。 定点符号的扩张、动线法。 同一要素的不同范围界线。
制图对象动态变化的表达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10章 地图分析
本章首页 本节首页 17
第2节 地图分析的作用 三、研究现象的动态变化
(二)多幅地图
研究空间信息在 位置、形状、范围、 面积等方面的变化。
张宏敏《数学在地图分析中的应用》:
地图分析是指将地图作为空间模型,采用各种方法对客 观现实(现象)进行分析,从而使地图用户从地图上获取所 需要的信息。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10章 地图分析
本章首页 本节首页 4
第1节 地图分析的数学方法
第10章 地图分析
一、地图上采集数据的统计抽样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研究。 抽样结构:点抽样、线抽样、面抽样。 用于面状分布地图。 常用抽样方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完整版)第6章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

(完整版)第6章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
13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制图数据的概括可采取的两种方式:连续比率方式和分 级比率方式。
连续比率方式:使图中每个符号的大小都与其代表的实际数 值按比率一一对应。 分级比率方式:将制图数据按一定的数值间隔分成多个数组 等级,并将各等级数组分别概括为具代表性的单一数值,依 各数组的代表值按比率确定各等级符号的大小。
(3)绝对分级比率符号
指将制图现象按数量指标进行分级,把属于同一级的不 同数量指标的物体均用同样大小的符号表示,各级符号大小 按绝对连续比率符号方法设计。
16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4) 条件分级比率符号
对制图现象按数量指标进行分级,把属于同一级的不 同数量指标的物体均用同样大小的符号表示,但各级符号大 小按条件连续比率符号方法设计。
(1)绝对连续比率符号
指符号面积的大小与其所代表现象的数量指标成绝对正 比关系。
A Ra2 B Rb2
11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Rb Ra
B A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以12.5mm半径的圆表示100万人口的城市,由
Rb Ra
B A
可求出表示人口为10、20、30、40、50、60、 70、80、90万城市各圆半径分别为4、5.6、6.8、 7.9、8.8、9.7、10.5、11.2、11.9 mm,
9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 ⑤ 比率符号大小设计
绝对连续比率
• 比率关系又可分为绝对比
率和条件比率两种。但无

新编地图学教程[]PPT课件

新编地图学教程[]PPT课件
layercoveragetheme它们可以被独立的操作处理组合共享202154数据分层组织实例数据分层组织实例要素类别要素类别数据层名称数据层名称数据层描述数据层描述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境界境界行政界线行政界线国界省界市界县界国界省界市界县界线状线状居民地居民地居民地居民地省市县镇乡政府驻地省市县镇乡政府驻地居民点居民点乡级以下居民地乡级以下居民地交通交通公路公路高速公路等级公路简易公路高速公路等级公路简易公路大车路大车路线状线状铁路铁路普通铁路窄轨铁路普通铁路窄轨铁路线状线状地形地形等高线等高线一定间隔的等高线一定间隔的等高线线状线状高程点高程点主要山峰高程点主要山峰高程点2021553535专题地图设计专题地图设计桌面制图软件环境下专题制图步骤
-
2.1 空间数据结构
I abcd II c e f g
1 X1 Y1 2 X2 Y2 3 X3 Y3 4 X4 Y4 5 X5 Y5 6 X6 Y6
32
2.3 地图数据库数据组织
1.非空间数据作为空间数据的悬挂体
空间数据
非空间数据(任意长)
2.非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自成体系
非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
非空间数据
图形要素只出现在三维空间数据结构中,表 达地图要素的图形都可看作是点的集合。
特征码
点 10 线 12
面 35
坐标位置
X,Y X1,Y1,X2,Y2,X3,Y3, X4,Y4,X5,Y5, X6,Y6 X1,Y1,X2,Y2,X3,Y3, X4,Y4,X5,Y5,X6,Y6,…, X11,Y11,X1,Y1
缺点:结构呆板,缺乏灵活性;要保留大量索引文件。
-
30
网络数据结构
2.1 空间数据结构
优点:能够明确而方便的表示数据间的复杂关系,数据 冗余小;

地图学

地图学

地图学复习1.地图的基本特性:解决曲面和平面矛盾的数学法则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基础,这是地图的第一个基本特性; 解决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也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的综合法则,构成了地图内容的地理基础,这是地图的第二个基本特性。

2. 地图的基本矛盾:1.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之间的矛盾。

2.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3. 地图内容的综合法则包括两个基本的组成方面:一是地图内容的符号化;二是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和概括。

4. 地图的现代特征:1、地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征。

(心象地图)2、地图作为客观世界模型的特征3、地图信息的多维动态特性。

5. 地图的基本特性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它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6. 地图的组成要素有数学要素(坐标网、地图比例尺、测量控制点)、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其他要素)、辅助要素(读图工具、参考资料)。

7. 地图按主题(内容)首先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专题地图按内容性质可再分为自然现象地图(自然地理图)和社会现象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8. 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可以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大于1:100万的为地形图。

9. 地图分幅: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

10. 地图编号:行列式编号法和经纬度编号法(此处有算法)11. 地图的功能:模拟功能、信息负载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认知功能。

12. 地图学的现代特征:跨学科特征、信息传输特征、模型化特征、高技术特征。

13. 高技术特征: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ComGIS):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时态地理信息系统(TGIS)14. 地图学是一门利用地图图形或数字化方式科学的抽象概括地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z空间分布、相互联系、空间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并对地理环境空间信息进行数据获取、智能抽象、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可视化,以图形或是数字方式传输地理空间环境信息的科学与技术。

新编地图学教程全套完整版

新编地图学教程全套完整版

对地球形状 a,b,f 测定后,还必须确定大地水准面与椭球 体面的相对关系。即确定与局部地区大地水准面符合最好的一个 地球椭球体 —— 参考椭球体,这项工作就是参考椭球体定位。
通过数学方法将地球 椭球体摆到与大地水准面 最贴近的位置上,并求出 两者各点间的偏差,从数 学上给出对地球形状的三 级逼近。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2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2.2 中国的大地坐标系统
1.中国的大地坐标系 1980年以前:参见电子教案本章第十三页; 1980年选用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参考 椭球: ICA-75椭球参数 a = 6 378 140m b = 6 356 755m f = 1/298.257
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北洪流村为 “1980 西安坐标系” 大地 坐标的起算点——大 地原点。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2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2 地球坐标系与大地定位
地球表面上的定位问题,是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科学 研究及军事国防等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具体而言,就 是球面坐标系统的建立。
2.1 地理坐标
—— 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① 天文经纬度 ② 大地经纬度 ③ 地心经纬度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2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2.1 地理坐标 ① 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
置,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
天文经度: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 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在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 的两面角。 天文纬度: 在地球上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 间的夹角。
椭球体 三要素: 长轴 a(赤道半径)、短轴 b(极半径)和椭球的扁率 f
WGS [world geodetic system] 84 ellipsoid:

第三章--地图学

第三章--地图学
原始地图的镶嵌和比例缩小
2.研究区域地理特征:
编制确定要素选取的区域指标图
22
3. 区域指标法
1
2.1 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在计算机制图过程中,此方法的使用需有专家系统的支持。
23
2.1 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4. 回归分析法
地图上居民点的选取程度,同实地密度之间存
在着相关关系。
xi 为居民点实地密度
线状 C2 = ( SA / SB ) ·√MA / MB
√· 面状 C3 = ( fA / fB ) (MA / MB )2
2.2 开方根规律的应用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 数D的三种情况 ⑴ 很重要:D1 =√MB / MA
⑵ 一 般 : D2 = 1
⑶ 次 要 : D3 =√MA / MB
NB = NA ·C ·D√MA / MB
①简单弯曲:微弯曲 、钝角形弯曲、半圆 形弯曲、套形弯曲和 菌形弯曲。
②复杂弯曲:在一级的 套形弯曲和菌形弯曲发 育成的复合弯曲。
35
概括河流弯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保持弯曲的基本形状。 2、保持不同河段弯曲程度的对比。 3、保持河流长度不过分缩短。
36
2、真形河流的图形概括
真形河流指能依比例尺表示其真实宽度的大河。
NB = NA ·C ·D√MA / MB
符号尺寸改正系数 C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 D
28
符号尺寸改正系 数C的三种情况
⑴ 符合方根规律,尺寸缩小: C1 = 1 ⑵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相同 :
√ 线状 C2 = MA / MB
√ 面状 C3 = (MA / MB )2
⑶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不同 :
简。
6

MapGIS教程 23、地图学课件

MapGIS教程 23、地图学课件

《地图学》教学大纲(实习大纲附后)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主干课、专业类基础课。

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业类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通过对地图学基本理论、地图制图和地图应用基本方法和技术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该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以及地图制图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编图、用图的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服务。

同时,该课程重视新理论、新技术的探索,并结合经济建设的实际和具体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注重反映现代地图学和制图技术的最新成果,体系和内容以目前地图学理论和技术进行组织与安排。

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学基本理论、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三部分,具体又包括地图学导论、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概括、地图符号、地图表示、地图图型、遥感制图、数字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地图复制等内容。

同时,根据地图学本身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本课程还配合了地图参观、描绘,投影变换,制图字体书写,地图数字化,专题地图编制,计算机制图等方面的实习内容。

(四)教学时数(宋体小四加粗)总计72学时,其中讲授54学时,实验18学时。

另外,安排野外实习和参观访问18学时作为实践性教学环节。

(五)教学方式该课程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注重能力培养,采用课堂讲授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课堂讲授来完成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原理的系统学习,通过具体的实验、实习,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提高,达到对地图学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在地图制图实验上,少部分在常规制图实验室进行,多数要求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在数字环境下进行。

根据地图学插图多、内容杂的特点,课堂讲授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

(六)学时分配二、本文第一章导论教学要点:(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地图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