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网 第四章 通信网的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现代通信原理答案WORD版( 罗新民) 指导书 第四章 信号设计导论 习题详解

现代通信原理答案WORD版( 罗新民) 指导书 第四章 信号设计导论 习题详解
解:对含有四个+和三个-的七位码,其出现的概率均为 。
4-10设有一个 的线性移位寄存器反馈系统,当 、 及 时,分别画出其状态转换图及写出相应的输出序列的一个周期。指出以上哪种 的组合能产生m序列?
解: 时,可得到三个周期均为5的周期序列,其状态(依次)分别为:
1111,0111,1011,1101,1110(输出序列的一个周期为11110);
不可能出现8个连“1”。
分析:见教材图4.17。设当连续9个连“1”码出现在系统的9个移位寄存器处时,除去 ,在 中若有奇数个1,则下一个码 ,与最多9个连“1”矛盾,故 中一定有偶数个1。
那么,当连续8个“1”码出现在系统的 8个移位寄存器处时, 一个为“1”,一个为“0”。其余 全为1。这时下一个码元 ,不可能为0。因此,不可能出现8个 “1”的连码。
①求此 序列的周期;
② 序列中连续出现“1”的最多个数为多少?是否有8个“1”的连码?为什么?
③该序列中出现最长连“0”的游程长度是多少?
④该序列中游程的总个数是多少?
解:①此 序列的周期为
②该 序列中连续出现“1”的最多个数为 。
分析:如果出现连续10个1,即 ,由于 ,说明序列前9个1决定了第10个元素仍为1,这样依次递推下去就有 ,则系统一直保持全1状态,系统静止。
举例:矩形信号通过匹配滤波器后输出为一三角形脉冲(其自相关函数)。
4-2设高斯脉冲信号为
试计算对该信号匹配的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和输出最大信噪比(设滤波器输入端的白噪声功率谱密度为 )。
解:由习题2-15的结论可以得到,
故匹配滤波器的传输函数为
由于信号能量为

所以输出最大信噪比为
4-3已知信号 和 如图E 4.1所示。试分别画出对信号 和 匹配的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及输出响应波形,并且标出关键点的值(峰值及波形宽度等)。

现代通信网

现代通信网

一.绪论1.通信网的定义: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节点、交换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2.通信网的构成要素:硬件:通信网由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业务节点和传输系统构成,它们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

软件:包括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主要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3.通信网的基本结构:从功能的角度看,可分为三部分: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业务网负责向用户提供各种通信业务;传送网负责按需为交换节点/业务节点之间的互连分配电路,在这些节点之间提供信息的透明传输通道,它还包含相应的管理功能;支撑网分为同步网、信令网、管理网。

4.通信网的交换技术:面向连接型两个通信节点间一次数据交换过程包含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

其中连接建立和连接释放阶段传递的是控制信息,用户信息则在数据传输阶段传输。

适用于大批量、可靠的数据传输业务,网络控制机制复杂。

无连接型数据传输前,不需要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先建立通信连接,就可以直接通信。

适用于突发性强、数据量少的数据传输业务。

5.网络分层的概念:1>网络分层的原因:可以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度;方便异构网络设备间的互连互通;增强了网络的可升级性;促进了竞争和设备制造商的分工。

2>协议是指位于一个系统上的第N 层与另一个系统上的第N 层通信时所使用的规则和约定的集合。

一个通信协议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语法:协议的数据格式;语义:包括协调和错误处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 数据报 虚电路 帧中继 ATM 连接方式面向连接 无连接 面向连接 面向连接 面向连接 比特率固定 可变 可变 可变 可变 差错控制 不具备 具备 具备 只检错,不纠错 只对控制信息差错控制 信道资源使用方式 静态复用,利用率低 统计复用,利用率高 统计复用,利用率高 统计复用,利用率高 统计复用,利用率高 流量控制 无 较好 好 无 好 实时性 很好 差 较好 好 好 终端间的同步关系要求同步 异步 异步 异步 异步 最佳应用 实时话音业务 小批量,不可靠的数据业务 大批量、可靠的数据业务 局域网互连综合业务理的控制信息;时序:包括同步和顺序控制。

通信专业职业水平考试—综合能力(初级)

通信专业职业水平考试—综合能力(初级)

通信工程师(初级)考前辅导通信专业综合能力贵州省邮电学校贵通服科技培训中心二O一四年八月考试大纲一、通信管理法规与行业规章 了解:通信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道德。

熟悉:公用电信网互联管理规定。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的相关规定。

二、现代通信网了解:固定电话网的结构与编号方案;移动电话网的结构与技术体制。

熟悉:数据通信网的结构和组成。

掌握:通信网的通信质量要求。

三、现代通信技术了解:卫星、多媒体和图像通信技术。

熟悉:智能网技术。

掌握:光纤通信和接入网技术。

四、现代电信业务了解:国内、国际电话通信业务。

熟悉:智能网业务。

掌握: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业务。

五、计算机应用 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软件的分类。

六、通信专业外语 了解:科技外语的表达特点。

熟悉:通信常用的专业词汇、短语。

掌握:科技外语阅读技巧。

复习建议:1.时刻谨记题目类型:单选。

2.尽量少花时间,把复习时间留给实务。

3.复习有重点,抓大放小。

关于新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删减了部分原来就不重要的章节,没有增加内容。

改动部分会在后面的讲课中具体提出。

分值分布通信专业综合能力2009(初级)2012(初级)2012(中级)2013(初级)2013(中级)第一章 电信职业道德43255第二章 法律法规6781010第三章 现代电信网2727272726第四章 现代通信技术2323232324第五章 现代电信业务2020201515第六章 计算机应用1010101010通信英语1010101010合计100100100100100第一章&第二章&1 电信职业道德(3-5分)•科技人员职业道德(8个字)•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12字,有逗号)•电信职业道德特点(人民电信为人民、八字方针、有区别有联系)•通信行业职业守则第一章&第二章&2 法律法规•电信条例(4-7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监管原则、经营原则、许可制度、资费、服务质量、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网间互联(≥3分)(网络外部性、费用构成、管理办法、争议解决)第三章 现代电信网2009(初级)2012(初级)2012(中级)2013(初级)2013(中级)电信网15544电话网75566数据通信网131091010综合业务数字网10000移动通信网33546智能网22230信令网02100同步网00000管理网00000合计2727272726第三章详细分值分布&3.1 概述•现代通信网概述(4-5分)(系统模型、构成要素、组网、分类)例题•组网形式:例:(12年初级13题)电信网的拓扑结构有多种形式,一般在相同的网络规模条件下,采用()拓扑结构的网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线路投入较大、经济性较差。

浅析现代通信网络的规划建设

浅析现代通信网络的规划建设
维普资讯

防 、 、 与 子I 界 雷 信 讯电 学 通通
浅析 现代 通信 网络 的规 划建设
口 杨 伟 斌
摘 要: 本文简述 了对某供 电局在建设现代化 标准控站通信 网络过程 中的技术经验 、 节约投资和 网络改造等 方案 ; 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 通信 : 网络 ; 建设 ; 方案
务 负担越来越重 。而这一标准 化建设 , 中一项核 心的工作是 其 集控站 电网监控 系统和原来 的调度 自动化 主站系统分开 , 调度 自动化主站 系统主要 为整个 电网调度 的合理 、 正确安 排和 电网 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服务 , 如提供 电网结构 、 电网负荷 、 电网潮 流、 负荷预测 、 调度 报表等调度工作所需要 的数据。集控站 自动 化主站 系统 的主要功 能是监视所 管辖 变 电所设备运行情况 、 接 受调度命令对管辖 变电所 的设 备进 行操作和调整 , 所有的功能 针对所辖变 电所 的安全运行情况 , 功能专一 。针对 目前 变电所 监控 以调度 自动化 系统 为中心, 集控站 以工作站 的方式连接到 调度 自动化 系统 , 实现监控变 电所设备 。这样就将 电网生产调 度 和 电 网 监 控 功 能 分 开 , 照 各 自的 工 作 特 点 , 电 网 的 数 据 按 把 分流 、 分类处理。同时两套 系统相互备用 , 保证一套 系统故障 的 情况下 , 电网的监视不中断。 对 那么在通信上 ,变 电所 R U装置 或综合 自动化 变 电所远 T 动 工 作 站 的 自动 化 数 据 分成 二 路 , 求通 过 通 信 网 络 分 别 直 接 要 和 集控 站、 调度 自动化 系统主站连 接 , 在现有调 度 自动化 通信 通道 的基础上 , 集控站至所辖所有 变电所要 新增 直接 自动化数 据 通 道 , 证 两 套 自动 化 主 站 系 统 的数 据 通 道 是 独 立 、 接 连 保 直 接 的, 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例一 :供 电局光传输系统 的现状是 以局 中心为汇聚点 , 组 建了东西两个 S H相切环 , 个变 电所站 点有 1 D 整 3个 , 光传输 网 络到 达 所 有 的 变 电 所 , 电 力调 度 、 为 电力 系 统 调 度 自动 化 、 生 产 管理 系 统 、 电能 量 采 集 、 电所 远 程 图 像 监 控 等 系统 提 供 可 变 靠 的综 合 传 输 平 台。 网 络 结 构 如 图 1所 示 。

精品课件-现代通信网(郭娟)-第四章 以太网

精品课件-现代通信网(郭娟)-第四章 以太网
“碰撞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 小。所谓“碰撞”就是发生了冲突。因此“碰撞检测”也称为 “冲突检测”。
2020/12/1
发送帧
CSMA/CD工作过程
装配帧
CSMA/CD含有两方面的 内容:载波侦听(CSMA)
Y 总线忙? N
启动发送并检测冲突
和冲突检测(CD)。 四个步骤:
2020/12/1
MAC地址 网卡上的硬件地址可用来标志插有该网卡的计算机。 路由器上,网卡上的硬件地址可用来标志插有该网卡
的路由器的某个接口。 路由器由于至少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因此它至少
有两块网卡和两个硬件地址。
1A-24-F6-54路-1由B-器0E00-00-A2-A4-2C-02
1Gbit/s
1Gbit/s
1Gbit/s
10Gbit/s
通用名称
Xerox以太网 Ethernet I Ethernet II 10Base5(粗缆) 10Base2(细缆) 10BaseT 100BaseTX 100BaseFX
1000BaseSX
1000BaseLX
1000BaseT
10GbE
IEEE编号
DIX DIX 802.3 802.3 802.3 802.3u 802.3u 802.3z 802.3z 802.3ab 802.3ae
距离
? 500米 500米 500米
185米 100米 100米 400米
260米 550米 550米 5km
100米
65米 40公里
介质
同轴
同轴
同轴
2020/12/1
Ethernet 帧结构
发送方网络适配器将IP分组 (或其它网络层分组) 封装到 Ethernet 帧中。

现代通信网

现代通信网

通信网:多个用户通信系统互连的通信体系。

功能:信息传输,寻址和路由,差错控制,网络管理。

通信网的组成:信源----调制解调系统------信道-----解调接收系统-----信宿信源:即信息源,是发出信息的基本设施。

信宿:受信者,是信息的传输介质。

信道:传输介质。

调制发射系统:任务是将信源产生的基带信号调制成适合在给定信道中传输的信号然后通过发射系统发射出去。

解调接受系统:基本任务刚好和调制发射系统相反,他是将信道传输中带有噪声和干扰的信号解调成基带信号交给信宿。

通信网在硬件上组成:1终端设备2传输设备及链路3交换设备。

分类:功能分—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信令,同步,管理)范围划分—本地网,长途网和国际网(或者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通信网的基本拓扑结构有:总体形,星形,树形,环形,网形和复合形电话通信网的组成:用户环路,节点设备,中继链路。

本地网:是指在同一个长途编号区范围内的网络。

由若个端局,汇接局,局间中继线,长市中继线,以及用户线,电话机组成。

本地网的网络结构:采用两级基本结构,汇接局+端局组成。

长途电话网{国内长途(各城市),国际长途(各国)}信令系统是电话通信网的连接的建立,保持和释放。

分类:1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换机之间)2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3模拟信令和数字信令NO.7信令广泛用于电话王(PSTN)、ISDN网、智能网(IN)、GSM网中。

是公共信道信令。

由信令点,信令转接点和信令链路组成。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N-IS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

多址方式: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空分多址(SDMA). GGSN:GPRS网关支持节点。

SGSN:GPRS服务支持节点。

PCU:分组控制单元。

CDMA:码分多址高速移动环境144kbit/s,室外步行环境384,室内环境2MWiMAX全名是微波存取全球互通。

通信专业综合能力 知识点汇总

通信专业综合能力 知识点汇总

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知识点汇总第三章现代电信网(23%)3.1电信网1、以电或光信号作为传递和交换信息手段的通信方式所构成的通信系统称为电信系统。

信源- 变换器-信道(噪声)-反变换器-信宿2、传输信道的类型:按传输介质划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

按照信号的形式可以划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3、电信网的构成:从硬件构成来看,通信网由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传输系统构成,他们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

软件设施则包括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他们主要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4、电信网的拓扑结构:网状网、星型网、复合型网、树型网、总线型网、线型网、环型网5、电信网的分类:按业务性质分,有电话网、公用电报网、用户电报网、数据通信网、传真通信网、图像通信网、可视图文通信网、电视传输网(有线电视网)等;按服务地域分,有国际通信网、长途通信网、本地通信网、局域网、城域网等;按服务对象分,有公用通信网、专用通信网;按传输介质分,有电缆通信网、光缆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用户光纤网、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等;按交换方式分,有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宽带交换网;按拓扑结构分,有网状网、星型网、环型网、栅格网、总线网、以太网等;按信号格式分,有模拟通信网、数字通信网;按信息传递方式分,有同步转移模式的ISDN和异步转移模式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按网络功能方式分,有业务网、传输网和支撑网。

6、通信网的质量一般提出3个要求: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信号传输的透明性和传输质量的一致性;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

3.2、电话网简答题1、电话网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话网是由用户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系统3部分组成。

用户终端设备主要完成将用户的语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

同事电话机还具有发送和接收电话呼叫的功能,用户通过电话机拨号来发起呼叫,通过振铃知道有电话呼入。

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技术手册

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技术手册

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技术手册一、引言无线通信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是现代通信领域的关键环节之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规划和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无线通信网络显得尤为重要。

本手册旨在介绍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技术要点,帮助读者了解无线通信网络规划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流程,以及常用的规划与设计技术。

二、基本概念1. 无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是指利用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网络。

它由基站、终端设备、传输介质等多个组成部分构成。

2. 网络规划:网络规划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无线通信网络的结构、布局、频段、容量等关键参数。

3. 网络设计:网络设计是指根据规划要求,对无线通信网络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设计,包括无线信号覆盖设计、频谱分配设计、网络拓扑设计等。

三、规划与设计流程无线通信网络的规划与设计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网络需求分析:首先要分析用户的通信需求,包括用户数量、通信范围、容量要求等,以确定网络规划的基本参数。

2. 网络规划: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网络的覆盖范围、拓扑结构、基站数量、频段分配等关键参数。

3. 信号覆盖设计:根据网络规划确定的覆盖范围,进行无线信号的覆盖设计,包括确定基站的位置和天线参数等。

4. 频谱分配设计:根据网络规划确定的频段,设计频谱的分配方案,以确保不同基站间信号的互不干扰。

5. 网络拓扑设计: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无线链接的布局、网络层次结构、传输链路等。

6. 网络优化与测试:对设计完成的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优化和测试,包括信号质量测试、网络性能测试等。

四、常用规划与设计技术1. 射频规划:射频规划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和环境条件,确定基站的布放位置和信号覆盖范围,以实现无线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

2. 频谱规划:频谱规划是指根据网络容量需求和频段的可用情况,合理分配不同频段的信道资源,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所规划是指在一定营业区范围内,根 据规划期的业务预测对交换局进行最合理、 最经济的配置。 主要任务:研究规划期内局所数量、位 置、容量和分期扩展、新建计划;研究交换 局的划分及局所数目改变而引起的交换区界 线的变化。
一、最经济局所容量 最经济局所容量:网络服务区域内的总 用户数除以最佳局所数目。 最经济局所容量的计算方法有解析法和 计算机辅助设计法。
i 1
i
由式(4.3)可得:
a ˆ y
i 1 n i
n
n
b
t
i 1
n
i
n

y
ˆ y
i 1
i
n
,
t
t
i 1
n
i
n
则:
a y bt
(4.5)
由式(4.4)得:
ˆ ) nt y (t y b t nt
i i 2 2 i
(4.6)
(2)指数曲线回归法:将预测对象的时 间序列近似为一条指数增长曲线,其数学模 型为: (4.7) yt A B t
多因子非线性回归预测在通信业务预测 中通常用生产函数,其模型表达式为:
y b x x2 xn y 预测值
b1 0 1
b2
bn
(4.14)
x1 , x2 , , xn 影响因子 b0 , b1 , , bn 回归系数
3.弹性系数法 弹性系数表示电话通信需求的增长速度 与经济发展的相适应度。它们之间关系如下:
4.1 概述
一、通信网规划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1)根据社会的发展程度,考虑未来社 会进步与技术发展等对通信网的影响,研究 通信网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使通信网建 设能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2)分析现有通信网的组织结构、装备 体系和工作方式,研究能否适应未来发展的 需要,制定通信网的改造、扩建与发展计划。 (3)提出网路建设、网络结构、路由设 置及设备容量等具体规划设计方案。
第四章 通信网的规划设计
4.1 概述
4.2 通信业务预测 4.3 局所规划 4.4 中继路由的选择与计算 4.5 交换设备的选择 4.6 用户线路设计
通信网的规划设计是在一定的时期,使 通信网在复合国家通信技术标准的条件下得 到经济合理地改造和发展,使通信网的发展 水平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发展水平相适 应。
(1 k ) (1 r )

(4.15)
k 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r 电话的年增长率
弹性系数
由式(4.15)得:
ln( 1 r) ln( 1 k)
r k
(4.16)
当 k , r都较小时,上式可简化为: (4.17)
预测模型为:
yt y0 (1 k )
(4.17) yt t年的预测值
y0 基年的实际值 t 预测年限
t
4.定性预测法 定性预测法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来分析 和预测通信业务未来的发展。调查对象主要 是有关方面的群众和专家。 作为定量预测的前期工作。定性预测法 简单易行,可以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但 容易引入人为的因素。
Ci C j Aij d k ij

j 1
i 1
Ci C j d
k ij

j i 1

n
Ci C j d
k ij
Ai
(4.21)
Aij---i局到j局的话务流量
Ai---i局预测的发话话务量 d ij---i局到j局的距离 Ci , Cj--i局、j局服务区域内预测 的用户数和人口数
局间话务量预测:对本地或长途局间的 话务或其它业务的流量与流向进行预测。 2.通信业务预测的分类 按预测期限分:近期预测、中期预测、 远期预测。 按预测区域分:长途通信业务预测、本 地网通信业务预测和小区预测。
按预测的业务性质分:电话业务预测和 非话业务预测。 3.通信业务预测的主要步骤 (1)确定预测对象和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2)对资料进行预测分析,找出预测对象 过去的发展规律,选出可用的预测方法。
4.2 通信业务预测
预测是利用科学的手段预先推测和判断 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通信业务预测是通信网规划设计的基础, 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根据规划周期和规模 进行调查和预测。
一、通信业务预测的基本概念 1.通信业务预测的主要内容 用户预测:对用户的数量、类型和分布 进行预测。 各局业务量预测:对各交换局的电话业 务或其它业务量进行预测。
b ab2
2

2

l 平均
a 4
b ab

ab
ab 4
(4.22)
1 当局址偏离几何中心,位于(x1 , y)时, 可得用户线的平均长度:
l 平均
x1 y1 ab 4 a b
2
2
(4.23)
由上式可知,局址偏离几何中心将导致 用户线平均长度增加。
当在长方形交换区内设立多个交换局时, 假设局所均匀分布,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 向的局所数目为 nx , n y 时,局所总数为 n , ab m 并假设局所容量为 ,则 m ,可求出 n 各分局用户线平均长度:
1.用户均匀分布时最经济局所容量的确定 (1)每用户线平均长度 假设交换局域为长方形,用户均匀分布, 且分布密度为 ,当只设立一个交换局时,则 理想的交换局地址应在长方形的几何中心。则 用户线的平均长度求法如下:
l 4
a 2 0
x y dxdy
2
b 2 0

a 4
nn 1
l中继线平均
nx nx n y ny a b (4.26) nx n y 1 3
当 nx n y 时:
l中继线平均 ab 3
(3)最经济局所容量的计算 设局所规划城市为正方形,城市面积为S (平方公里),用户密度为 (户/平方公里) 总局数为 ,各局采用完全互连的中继方式, 则最经济局所容量的计算如下:
二、通信网规划设计的主要步骤 1.长远规划
2.可行性研究 3.初步设计 4.施工图设计 5.技术设计
三、通信网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业务发展预测:用户数与用户分布、 业务量与业务流量和流向的调查预测。 (2)确定网路结构,包括局所数目、局 所位置、服务区域、中继方式和路由设置等。 (3)设备的装置、容量与选型。
a.每户用户线费用 设用户线单价为E(元/对公里),每用 户线费用为:
Aij
A
i 1
n
i
f ij
(4.19)
i 局的发话话务量预测值可通过下式计
算:
Ai C i Ti
(4.20)
C i---i局的用户总数(或局容 量) Ti---i局用户平均单机发话话 务量
吸引系数法一般用于容量比较小的城市
进行短期预测。
2.重力法 当已知某局的总发话话务量的预测值, 但缺乏相关各局话务量的历史数据和现状数 据时,为了将其总发话话务量的预测值分配 到各局去,可采用重力法计算局间话务流量 预测值。计算公式如下:
(3)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具体计算得出 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预测值。 (4)对得出的预测值进行综合分析、判 断和评价,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和修正,以确定最后的预测结果,作为通信 网规划设计的依据。
二、用户预测和业务量预测的常用方法 主要方法有:时间序列分析法、多因 子相关回归法、弹性系数法、定性预测法 等。 1.时间序列法:将预测对象的历史发 展状况按时间顺序排列进行数据统计,它 假定预测对象的发展趋势不变。
2.多因子相关回归预测 首先根据历史资料,对各种变量进行研 究,找出通信业务与各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和相关程度,然后得到预测曲线,并建立数 学模型,最后进行预测。其方法有线性和非 线性两种。
多因子线性相关回归模型为:
y a0 a1 x1 a 2 x2 an xn(4.13) y 预测值 x1 , x2 , , xn 影响因子 a0 , a1 , , an 回归系数
K的取值要根据多种因素来考虑,一
般取1、2或0.5。
3.双因子平衡法 双因子平衡法是在已知各局来流量、去 流量预测值的条件下,在现有已知的流量矩 阵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调整迭代,使得网中 各局的去流量和来流量之和两个因子相等或 近似相等。且迭代的结果要保证与预测值之 间的误差小于规定值。
4.3 局所规划
2 ˆ s ( yi yi ) i 1 n
(4.2)
ˆ i a bti ) 2 s (y
i 1
n
s s 0 ,得: 令 a b
ˆ y
i 1 n
n
i
a bti 0 a bti ti 0
(4.3)
(4.4)
ˆ y
a
ij
对封闭的网路,有:
A
i 1
n
i

q
j 1
n
j
对长途电话流量矩阵,表中 a11 , a22 ,ann
全为零。
1.吸引系数法 各局间的吸引系数表示各局间用户实际 联系的密切程度。吸引系数法是在已知各局 的去流量(或发话话务量)的基础上,通过 计算吸引系数来求得预测流量矩阵。 计算公式如下:
f ij
ˆ A ij ˆ A i
i 1 n
(4.18)
f ij 由i局呼叫j局的吸引系数 ˆ 已知全网各局发话话务 A 量之和 i
i 1 n
ˆ 已知i局流向j局的话务量 A ij
若已知各局的发话话务量预测值 Ai ,则 可得到各局间的预测流量值:
r 称为几何平均增长率。
由上式可知,平均增长速度 k 只取决于 时间序列中首末两年的数据,而未考虑中间 各年的变化,如果选取的首年不同,由此会 导致预测结果的差异。 因此为克服这种差异,引入平均差波动 系数来进行校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