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心墙土施工方案
粘土心墙土石坝施工技术方案

粘土心墙土石坝施工技术方案一、勘察设计1.对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地质条件、土质特性、地下水位情况等。
2.根据勘察结果,制定施工设计方案,包括坝体形状、坝底宽度、堤岸坡度等。
二、土石料选择1.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土石料作为坝体材料。
2.土石料应满足强度、压缩性能、渗透性能等要求。
三、场地准备1.清理施工场地,确保场地平整,并清除杂物。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场地标高的测量和标示。
四、开挖土基1.按照设计标高和坝体横断面的要求,进行土基开挖。
2.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边坡稳定,防止坍塌。
五、基础处理1.清理基础面,确保无杂物和浮沙。
2.如有需要,可进行基础面的加固处理,如加设排水管等。
六、坝体填筑1.首先在基础面上铺设一层细碎的土石料,作为坝体的起始填筑层。
2.在起始填筑层上,进行坝体填筑,坝体填筑层厚度一般为30-50厘米。
3.填筑过程中,要注意坝体的均匀性和密实度,并及时做好坝体的压实工作。
七、心墙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心墙,心墙的位置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
2.心墙的施工一般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每段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压实和检查。
3.心墙的厚度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坡度应适宜。
八、坝顶铺设1.在填筑和心墙施工完成后,进行坝顶铺设,坝顶应平整、均匀。
2.坝顶铺设一般采用细碎的土石料进行。
九、坝体护面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坝体的护面工作,可以采用混凝土护面、石头护面等方式。
2.护面工作应密实,保证护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十、验收和监测1.完成施工后,进行工程的验收工作,包括坝体的稳定性、安全性等。
2.安装监测设备,对坝体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粘土心墙施工方案

粘土心墙施工方案粘土心墙是一种传统施工方法,用于墙体的隔热、隔音、调湿、保湿等功能。
以下是粘土心墙施工方案。
施工工具:铲子、刮板、水平仪、测量工具、若干扬水机、搅拌机、喷枪等。
材料准备:1. 粘土:选择适合的粘土材料,优先选择有机的粘土材料,质量好、耐候性强。
2. 砂:用于调整粘土的黏度。
3. 石粉:用于增加墙体的强度。
4. 棉麻布:用于加固墙体结构。
5. 纤维网格:用于加强墙体的耐久性。
6. 水泥:用于墙体的接缝处修补。
施工步骤:1. 基坑和基础处理:先将基坑挖掘,清除底部杂物,然后泥土稍微压实。
接着进行基础处理,搅拌水泥砂浆,将其均匀地涂抹在基坑的内侧面,并压实。
2. 粘土混合:将粘土与适量的砂和石粉混合,用搅拌机搅拌均匀。
如需要增强墙体的强度,可加入适量的砂浆。
3. 排布篦刮:将粘土糊厚度调整到合适的范围,然后用镘刀将混合好的粘土糊均匀地铺在墙体上,利用篦子将粘土铺平,保持整齐。
4. 加固墙体结构:将棉麻布放置在墙体上,用铲子或者镘刀将其压实,确保墙体结构坚固。
5. 喷涂粘土:将粘土糊放入喷枪中,均匀地喷涂在墙体上,厚度约为3-5cm,保持一定的施工速度,避免出现浮面。
6. 加强墙体耐久性:等第一遍涂抹的粘土稍微干燥后,再涂抹一层粘土,同时将纤维网格放置在墙体上,增加墙体的耐久性。
7. 修补接缝:等墙体完全干燥后,用水泥修补墙体的接缝处,确保墙体牢固。
8. 平整表面:最后用刮板将墙体表面修整平整,并用水平仪检测其平直度。
粘土心墙施工方案总结起来就是:基坑和基础处理、粘土混合、排布篦刮、加固墙体结构、喷涂粘土、加强墙体耐久性、修补接缝、平整表面。
在施工中要注意浇注过程中的密实性和统一性,确保墙体的稳定和牢固性。
粘土心墙坝施工方案

粘土心墙坝施工方案粘土心墙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通过使用粘土材料修建坝体,能够有效阻挡水流,起到蓄水、防洪等作用。
下面是一份粘土心墙坝施工方案。
一、前期准备工作1.勘测设计:根据需要修建的坝体大小、形状等要求进行勘测和设计,确定施工方案。
2.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粘土材料,并进行筛选,确保材料的质量。
3.设备准备: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例如挖掘机、推土机等。
二、施工过程1.清理坝址:使用机械设备将坝址上的杂物、植被等清理干净,保证施工的平整。
2.坝底开沟:根据设计要求,在坝底挖掘一条横断面平整的沟槽,作为坝体的基础。
3.坝基填筑:将挖掘的土壤填筑至设计要求的高度,均匀压实,以提供坝体的稳定基础。
4.粘土坝心施工:在坝基上均匀铺设一层厚度约为50厘米的粘土材料,使用机械设备将粘土材料进行压实,确保材料的密实度。
5.砌石或混凝土面板施工:为了增加坝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在粘土坝心两侧可以采用砌石或混凝土面板进行加固。
6.渗漏控制:为了避免水流从坝体渗漏,可以在坝体上部进行渗漏控制措施,例如加设防渗帷幕。
7.坝顶施工:将修建的坝体顶部进行整平,确保坝顶的平整度和坚固度。
三、施工要点1.粘土材料质量要求高,应该使用无杂质、无石块的粘土进行施工。
2.压实工艺要求高,要使用机械设备对粘土材料进行充分压实,确保坝体的稳定性。
3.坝底基础的平整度要求高,坝基填筑时要进行严密的踩实,以提供坝体的稳定基础。
4.砌石或混凝土面板的施工要规范,要使用优质的砖石或混凝土材料,并进行牢固的连接。
5.渗漏控制要做好,可以采用多层次、多方位的渗漏防护措施,确保坝体不渗漏。
以上是一份粘土心墙坝施工方案,通过严格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施工,可以建造出稳定、强固的粘土心墙坝,满足工程需要。
粘土心墙的施工方案

粘土心墙的施工方案粘土心墙是一种传统的施工材料,广泛应用于民居、建筑和园林景观中。
下面给出一种700字的粘土心墙施工方案,供参考。
一、准备工作1. 确定心墙的位置和尺寸,制定施工方案和图纸。
2. 准备所需的施工工具和材料,包括泥土、石粉、沙子、水泥、砂石等。
二、地基处理1.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地面平整、干燥。
2.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的挖掘和处理,确保地基坚固、稳定。
三、搭建基础支架1. 根据设计图纸,搭建基础支架,用木板或铁架来固定支架。
2. 使用水平仪检查支架是否平均和稳固。
四、制作粘土砖块1. 将泥土、石粉和沙子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2. 将混合好的泥土放入砖模中,压实并晾干,制作成砖块。
五、砌墙施工1. 在基础支架上涂抹一层水泥浆。
2. 将制作好的砖块按照设计要求一层一层地砌墙,使用水平仪来保证墙体的水平度。
3. 每砌一层墙,要做好墙体的湿润保养,避免裂缝产生。
4. 施工过程中注意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使用粘土浆和水泥浆来修补墙体间的缝隙和裂缝。
六、修整和饰面1. 施工完成后,使用木制或金属工具对墙体进行修整,使其平整、光滑。
2. 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饰面处理,如涂抹颜料、粉刷、涂饰石膏等,增加墙体的美观度和装饰效果。
七、养护和保养1. 完成施工后,要及时进行墙体的养护和保养,保持墙体的湿润,避免因干燥而导致裂缝和开裂。
2. 定期对墙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补。
以上是一种700字的粘土心墙的施工方案,其中包括准备工作、地基处理、搭建基础支架、制作粘土砖块、砌墙施工、修整和饰面、养护和保养等步骤。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施工质量。
简单的水利粘土心墙的施工方法

简单的水利粘土心墙的施工方法
水利工程里的粘土心墙施工可有趣啦。
粘土挖出来之后,运输到施工场地。
这运输的时候也得小心点呢。
可不能让粘土在路上就被风吹干了或者被雨淋成泥汤。
要是干了,到时候施工就不好弄了;要是太湿了,也会影响质量。
到了场地就要开始铺土啦。
就像铺被子一样,要铺得均匀平整。
不能这儿厚那儿薄的,要是厚的地方,心墙的密度就不一样啦,薄的地方又可能不结实。
一般用机械来铺,但是机械操作的师傅可得是个细心的人,要随时看着铺的厚度。
铺好土之后就是压实啦。
这就像给粘土做按摩,要让它变得紧紧的。
压实的工具也很重要,有那种专门的压实机械。
压的时候要多压几遍,从边边角角到中间,都要照顾到。
就像给整个心墙都来个全身紧致按摩。
而且在压实的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压实的效果,看看是不是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密度。
还有啊,粘土心墙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和周围的结构连接好。
就像交朋友,要和两边的部分紧紧相连。
不能有缝隙,要是有缝隙,水就可能从这儿偷偷溜过去,那心墙不就白建了嘛。
在施工的时候,天气也会捣乱呢。
要是下雨天,得赶紧给粘土盖上,就像给它打把伞,不能让雨水把土泡坏了。
要是大太阳天,又怕土干得太快,可能还得洒点水保湿。
总之呢,水利粘土心墙的施工就像照顾一个小宝贝一样,要细心、耐心。
每个环节都做好了,这个心墙才能稳稳地在水利工程里发挥它的作用,守护着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呢。
粘土心墙专项施工方案

水库大坝粘土心墙施工方案1、概述水库总库容为 607.4万m3,大坝为粘土心墙风化料坝,坝顶高程为994.6m,最大坝高3 0.0m,坝顶长190m,坝基防渗为防渗墙,导流输水放空隧洞穿过坝轴线段坝基防渗为帷幕灌浆。
溢洪道为侧槽开敞式,由侧堰段、调整渐变段、收缩段、泄槽Ⅰ段、泄槽Ⅱ段、扩散段、消力池段、出口尾渠段组成,总长206m。
导流输水放空隧洞采用全结合形式,布置在大坝左岸,由进口明渠段、取水塔、进口有压段、转弯段、检修竖井段、无压洞身段、出口明渠段、扩散段、斜坡段和护坦段组成,进口底板高程972.0m,出口底板高程 969.79m,全长423.0m,洞身段长300.0m,断面为 2. 2m×2.5m的圆拱直墙型,钢筋混凝土衬砌。
导流结束后,闸后洞内埋设DN1100钢管输水。
坝体防渗采用粘土心墙,心墙顶高程994.10m,顶宽3.0m,上、下游坡比均为1:0.25,为中等厚度心墙。
最大断面底高程964.60m,最大底宽17.75m,心墙与建基面结合部位以1 0cm厚C15喷混凝土将建基面封闭。
为保证坝基与混凝土防渗墙有效连接,在心墙建基面1. 0m以上区域设置6m×4m高塑性粘土区。
心墙上游侧设水平宽2.0m的混合反滤层;下游侧设水平宽均为1.5m的第Ⅰ反滤层和第Ⅱ反滤层。
大坝粘土心墙料填筑量为34751m³。
2、粘土心墙料的技术要求(1)粘粒含量:<0.005粘粒含量占30%~45%(2)塑性指数:17~20(3)填筑含水量应高于最优含水量1%~2%(4)控制干密度可略低于两侧填土(5)渗透系数:<1×10-5cm/s(6)压实度:≥98%3、施工布置3.1施工分段根据大坝建筑物及料场位置、地形、机械配置等因素,将XX水库大坝粘土心墙风化料坝坝体分为两个时段进行填筑,各段具体情况及相应工程量见下表。
坝体填筑区段划分表3.2碴场和暂存料场布置3.2.1 暂存料场暂存料场规划为一处,根据施工总进度及本工程填筑进度,主要堆存来源于XX土料场及XX石料场的粘土料、强风化料、弱风化料、下游Ⅰ反、下游Ⅱ反、上游混反等石料,暂存料场布置在坝址上游右岸库区内,距坝址约300m左右的位置,规划面积为18000m2,地形起伏不大,地面高程约982.8高程以上,不受大坝一期填筑防洪度汛限制。
粘土心墙施工方案

粘土心墙施工方案1. 简介粘土心墙是一种环保、经济实用的墙体施工方式。
它使用的材料是粘土,不需要砖块或混凝土,因此施工成本较低。
此外,粘土心墙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和调湿效果,符合现代社会对于环保和健康生活的要求。
本文档将介绍粘土心墙的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施工人员正确施工,并保证施工质量。
2. 施工步骤2.1 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1.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平整无杂物。
2.准备粘土材料和相应的工具,如施工拖把、搅拌工具等。
3.检查施工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确保符合要求。
2.2 粘土心墙施工的基础墙体处理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在基础墙体上进行一些处理:1.在基础墙体表面涂上一层防水材料,用以防止水分渗透。
2.在墙体四角处安装角铁或木嵌板,用以增加墙体的稳定性。
2.3 粘土浆的制作制作粘土浆的步骤如下:1.准备干燥的粘土粉末。
2.将粘土粉末与适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
3.静置20分钟,让粘土充分吸水。
2.4 施工粘土心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粘土心墙的施工:1.将制作好的粘土浆均匀地涂抹在基础墙体上,厚度约为1.5厘米。
2.使用施工拖把将粘土浆抹平,并确保墙体表面平整。
3.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检查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4.每涂抹一层粘土浆后,等待约30分钟,直到上层粘土浆表面开始干燥,再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5.根据需要,可重复涂抹多层粘土浆,增加墙体的厚度和稳定性。
3. 注意事项在进行粘土心墙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需要控制好粘土浆的水分含量,以保证施工效果。
2.施工过程中,避免外力的撞击和挤压,以免影响墙体的质量。
3.每涂抹一层粘土浆后,需等待一定时间,确保上层粘土浆充分干燥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4.施工完毕后,保持墙体的干燥环境,防止墙体受潮和变形。
5.如遇雨水天气,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施工墙体,避免水分渗透。
4. 施工质量控制为了保证粘土心墙的施工质量,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质量控制:1.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基础墙体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粘土心墙的施工方案

粘土心墙的施工方案1. 简介粘土心墙是一种采用粘土作为主要材料建造的墙体结构,具有保温、隔音、调湿等特性,常用于传统建筑和生态建筑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粘土心墙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准备、基础工作、墙体施工等内容。
2. 材料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粘土:选择纯天然无污染的粘土,避免掺杂其他杂质。
•沙子:用于调配粘土砂浆,建议选择细沙。
•纤维材料(如稻草、麻绳):用于增强粘土的抗拉强度。
•水:用于调配粘土砂浆。
3. 基础工作进行粘土心墙施工前,需要进行基础工作,确保墙体稳固。
3.1 地基处理1.清理施工区域,保持地面平整。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开挖,确保地基深度和宽度符合施工要求。
3.基础填土:将合适的填土填充到地基中,进行夯实,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3.2 基础搭建1.根据设计要求铺设防潮层,防止地下水对墙体的影响。
2.搭建基础模板,保证模板的水平和垂直度。
3.浇筑混凝土基础,注意振捣和养护,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4. 墙体施工4.1 砂浆配制1.将粘土和沙子按一定比例混合,用水搅拌成砂浆状。
2.添加适量的纤维材料,增强砂浆的抗拉强度。
4.2 砌筑墙体1.涂抹砂浆:在基础上涂抹一层砂浆,用于砖块和基础之间的粘结。
2.砌筑墙体:将预先制备好的砖块按照设计要求一层一层地砌筑起来,注意水平和垂直度。
3.间隔墙缝:在墙体砌筑过程中,需要按要求留出间隔墙缝,用于增加墙体的延展性和调湿性。
4.3 后处理1.墙面修整:待砖块砌筑完毕后,使用刮板等工具修整墙体表面,使其平整。
2.平整涂抹:在墙体表面涂抹一层砂浆进行平整,保证墙面光滑和一致性。
5. 养护完成墙体施工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养护工作,确保墙体质量和稳定性。
1.墙体保湿:利用喷雾器等工具定期喷水保湿,避免墙体过快干燥。
2.养护期:根据粘土的特性和环境湿度,养护期一般为7-14天。
6. 注意事项在粘土心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粘土材料应选择纯天然无污染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堆石坝填筑工程11.1 施工概述砾质土心墙堆石坝坝顶高程1414.80m,坝顶长576.68m,最大坝高139.80m,坝顶宽12m,大坝上、下游坝坡均为1:2,下游坝坡“之”字形上坝公路宽10m。
结合工程弃渣,在坝体的上、下游各设一弃渣场,上游侧弃渣平台高程为1355.00m,下游侧为1365.00m,同时为提高大坝上游右岸岸坡的稳定安全度,设弃渣压坡,弃渣压坡平台高程为1385.00m。
大坝心墙顶高程为1412.80m,心墙底高程1276.5m,心墙最大高度136.30m。
心墙顶宽4.0m,上、下游坡比1:0.25,心墙与混凝土垫层接触部位采用厚度2.0m的接触粘土过渡。
心墙上游设两层反滤层,水平宽度均为3m;下游设两层反滤层,水平宽度均为4m,上、下游反滤层坡比1:0.25,过渡层顶部水平宽度为6m,上、下游坡比1:0.3。
过渡料层以外为堆石体坝壳,其中上游堆石体坝壳以1395.00m高程为界,以上为堆石料Ⅱ区,以下为堆石料Ⅰ区;下游堆石体坝壳1319.50m高程以下为堆石料Ⅱ区,1319.50m~1380.00m高程为堆石料Ⅰ区,1380.00m高程以上为堆石料Ⅱ(1)区。
上游坝坡1355.00m以上和下游坝坡1365.00m以上坝面设80cm 厚块石护坡。
坝体填筑总量为1127.57万m3,施工主要工程量见表11.1-211.2施工总程序安排11.2.1 施工总程序安排说明1、施工进场后抓紧修筑施工道路;2、截流后抓紧开挖河床部位坝基。
坝轴线上游80.0m围及下游坝基开挖尽快结束,率先填筑上游Ⅰ区堆石料、下游Ⅱ区堆石料,心墙区域的垫层混凝土、防渗帷幕继续施工;3、料场开采道路形成后即开始进行料场开采,并进行坝料碾压的现场生产性试验。
4、大坝填筑与导流度汛、溢洪道开挖综合考虑,使填筑施工连续进行,坝体分期施工,共分五期填筑。
5、坝前和坝后弃渣与坝体填筑保持平起上升。
11.2.2 施工总程序框图1、砾质土心墙堆石坝施工程序框图砾质土心墙堆石坝整体施工程序框图2、大坝填筑程序框图坝体填筑施工程序框图11.3 坝体填筑石料技术要求根据招标文件,各分区填筑料源见表11.3-1:表11.3-1 各分区填筑料料源11.3.1 砾质土心墙料的技术要求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50%,最大粒径不大于150mm或铺层厚度的2/3,0.075mm以下的颗粒含量不应小于15%,且<0.005mm的颗粒含量不宜小于8%。
填筑过程中应避免砾石集中架空现象11.3.2 接触粘土料的技术要求。
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大于70%,小于0.005mm 的含量应大于25%11.3.3 反滤料Ⅰ的技术要求级配连续,最大粒径20mm,D60特征粒径0.75mm~3.5mm,D15特征粒径0.15mm~0.7mm,小于0.1mm的含量不超过5%。
11.3.4 反滤料Ⅱ的技术要求级配连续,最大粒径80mm,D60特征粒径26mm~48mm,D15特征粒径4.6mm~10.2mm,小于2mm的含量不超过10%。
11.3.5 过渡料级配连续,最大粒径300mm,小于5mm的含量不超过20%,小于0.075mm的含量不超过5%。
11.3.6 Ⅰ区堆石料的技术要求级配连续,最大粒径800mm,小于5mm的含量不超过20%,小于0.075mm的含量不超过5%,利用本工程溢洪道开挖可用料11.3.7 Ⅱ区堆石料的技术要求级配连续,最大粒径800mm,小于5mm的含量不超过15%,小于0.075mm的含量不超过5%。
11.3.8 护坡块石的技术要求最小粒径400mm,平均粒径不小于600mm。
11.4 施工重点、难点及施工方法11.4.1 施工重点、难点及对策本工程砾质土心墙堆石坝坝体较高、填筑工程量大、施工强度高、施工时间长。
因此,合理进行溢洪道开挖,确保有用石方调配上坝和合理进行料场的开采规划措施,确保坝料连续、高强度上坝填筑,是按期完成大坝填筑施工的关键。
基于本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时须统筹考虑、妥善安排,精心组织好“路、料、机”各环节,使各工序施工顺利进行。
砾质土心墙堆石坝具有就地取材,施工场面大,可采用大型土石方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强度高;各施工工序可独立进行,互相干扰少,砾质土心墙受雨季施工影响比较大。
11.4.2 施工方案坝体填筑分期施工,,以满足施工导流要求及总工期要求,确保施工期安全度汛,兼顾施工道路布置及施工强度均衡、坝体填筑上升速度对沉陷稳定影响,能组织机械化流水施工为原则划分,由于坝体高,填筑量大,施工时间长,坝体填筑分为五个阶段。
存渣场和石料场采用3.8m3、3.0m3、1.9m3、1.6m3液压反铲装车,土料场开采采用3.0m3、1.6m3液压反铲挖装车,反滤料在反滤料加工系统用3.0m3装载机装车,20t~32t自卸汽车运输。
坝体填筑从大坝上游Ⅰ区堆石料和下游Ⅱ区堆石料开始铺料,铺料方向平行于坝轴线,接触粘土料、反滤料Ⅰ、反滤料Ⅱ采用后退法卸料,反滤料Ⅰ和反滤料Ⅱ采用1.0m3的反铲铺料。
过渡料、心墙粘土料、Ⅰ区堆石料、Ⅱ区堆石料采用进占法填筑,自卸汽车卸料后,采用推土机摊料平整。
接触粘土料采用12t轮式装载机碾压;砾质土心墙料采用21t凸块振动碾进退错距法碾压,过渡料、反滤料、堆石料采用20t自行式振动平碾错距法顺坝轴线方向进行碾压。
11.5 砾质土心墙堆石坝碾压试验大纲11.5.1 现场碾压试验目的(1)通过利用在窝戛沟石料场二期采区石方开挖时进行微差挤压爆破试验,选择适当的爆破器材、最优的爆破参数和符合施工图纸规定的堆石级配,达到指导爆破设计与施工;(2)核实坝体填筑设计压实标准—孔隙率、干密度是否能达到以及沉降量大小,以满足设计要求的最大干容重,最小空隙率及渗透系数等。
(3)检验所选用的碾压机械的适应性和性能的可靠性;(4)研究达到设计要求填筑标准的压实方法,通过实验和比较确定经济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包括坝体不同(接触粘土料、心墙粘土料、反滤料Ⅰ、反滤料Ⅱ、过渡料、Ⅰ区堆石料、Ⅱ区堆石料)区域压实厚度、铺料方式、平料方式、加水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
(5)研究和完善填筑施工工艺和措施;(6)制定填筑施工实施细则;(7)研究坝料压实质量控制措施及质量检测的有效方法。
做碾压试验时,要按照《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DL/T5129-2001)、《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DL/T5355-2006)等规程规进行。
通过试验,得出最佳组合结果,作为坝体正式填筑施工的依据,也是作为质量控制的有力手段之一。
施工时严格按照试验数据进行施工,不随意更改。
11.5.2 试验前准备根据试验要求作好试验场地规划,坝料碾压试验宜在坝体外的场地进行,严禁在坝轴线上游坝体中进行研究碾压试验,每一试验单元面积不小于6m×10m,并经平整碾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建好供水水池,准备好碾压机具等工作,才进行碾压实验。
11.5.3 试验程序(1)接触粘土料区实验(2)砾质土心墙料区实验(3)反滤料Ⅰ区实验(4)反滤料Ⅱ区实验(5)过渡料区实验(6)Ⅰ区堆石料区实验(7)Ⅱ区堆石料区实验11.5.4 碾压实验仪器设备(1)500kg台秤一台(2)烘箱一个(3)环刀及钢圈(全套)(4)天平一架(5)水表2支(6)圆孔筛一套(7)塑料布(宽3m)100m,及其它常用工具。
(8)核子密度仪11.5.5 碾压实验挖装、碾压和运输机械设备(1)碾压设备①碾压设备选择根据本工程大坝填筑要求及以往施工经验,填筑碾压试验选用设备如下:a、砾质土心墙料碾压选用YZK20A凸块振动碾碾压。
b、堆石料、过渡料、反滤料碾压选用YZ20D自行振动碾碾压。
上述碾压设备与坝体填筑碾压设备相同,设备技术参数见下表11.5-3。
②装运、铺料、洒水设备a、装运:采用3m3装载机(1台)、1.9 m3反铲(1台)配20t自卸车(4台)。
b、平料、铺筑机械:反滤料采用人工配1.0m3反铲(1台)铺料,砾质土心墙料、过渡料、堆石料用TY220型推土机(1台)平料、铺筑。
c、堆石料洒水及试验用水采用左右岸生产水池引出主水管至大坝填筑区,支管送至各工作面。
③土工试验设备:一套。
11.5.6 碾压试验材料准备接触粘土料450m3(Dmax≤20mm)砾质土料450m3(Dmax≤150mm)过渡料450m3(Dmax≤300mm)反滤料Ⅰ450m3(Dmax≤20mm)反滤料Ⅱ450m3(Dmax≤80mm)Ⅰ区堆石料4500m3(Dmax≤800mm)Ⅱ区堆石料6000m3(Dmax≤800mm)11.5.7 填筑碾压试验根据预先选定的铺料厚度、碾压遍数及行走速度、加水量分场次进行铺料和碾压。
每一场碾压前,先在试验场地有效面积布置2×1.5m方格网,网格上的节点为沉降量测点,先测出基准值后,再进行铺料,铺料推平后,在面上布置与基础网格重叠的网格点,以便测量碾压沉降量。
为了测量铺料厚度和沉降量,预先在场外设置临时水准点。
碾压时,采取不错距进退碾压,每碾压2遍测量一次沉降量,每次测量前后均校核场外基准点,当沉降趋于稳定后,该场次碾压结束。
堆石料和过渡料加水碾压对比,可将碾压单元面积一分为二,一半加水15%,一半加水20%,洒水采用胶皮管进行,每碾压2遍洒水一次。
各坝料具体碾压实验如下(1)接触粘土料试验:接触粘土料松铺层厚分25cm和30cm,在层厚25cm和30cm设置10.0m过渡段,铺筑宽度6.0m,用20t自卸汽车卸料推土机按进占法平料。
测量其厚度,并作好记录,在已测含水量基础上,根据气温适量加水。
然后用12t轮式装载机碾压6-10遍,在同一水平层碾压时,压痕重叠不应小于5cm,以防止漏碾。
当碾压到6遍时,量测一次压实度,作好记录,并取样作干密度、孔隙率试验,也作好记录,然后继续碾压到8遍时,又作一次干密度、孔隙率试验,同样作好记录。
同样再碾压到10遍时,再作一次干密度、孔隙率试验,作好记录。
第一层碾压完成后,根据铺料厚度,压实度和所测干密度、空隙率,在现场邀请设计和监理人员参加,研究上述工序中的有关问题,并对铺料厚度、加水量、碾压遍数作适当的调整,直到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的干密度为止。
当第一层达到设计要求后,按相同方法铺第二层作试验。
(2)砾质土心墙料试验:在铺料前先将接触粘土料在卸料及平料时滚落至砾质土心墙料围土料用装载机辅以人工清除至作业面外。
心墙粘土料松铺层厚分25cm和30cm,在层厚25cm和30cm 设置10.0m过渡段,铺筑宽度6.0m,用20t自卸汽车卸料推土机按进占法平料。
测量其厚度,并作好记录,在已测含水量基础上,根据气温适量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