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与医疗设备清洁消毒要求2015.7_-_副本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清洁消毒规范

医疗器械清洁消毒规范

医疗器械清洁消毒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工作,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提高医疗质量,订立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医院各科室的医疗器械清洁消毒工作,涵盖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和灭菌的各个环节。

第三条医疗器械清洁消毒工作人员必需依照本规范执行,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流程。

第二章医疗器械清洁第四条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必需进行清洁处理,清洁工作应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确保器械表面的可见污物和微生物得到有效清除。

第五条清洁工作人员必需佩戴工作服、手套等防护用品,依照所清洗器械的不同要求使用相应的清洁剂。

第六条清洁工作人员应掌握正确的清洁程序和技术,依照器械的特点进行清洗,避开器械表面受损和污物残留。

第七条清洁后的医疗器械应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无可见污物和残留物,确认清洁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处理。

第三章医疗器械消毒第八条医疗器械消毒工作应依据器械的特点和用途进行,严格依照相关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第九条消毒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配备必需的消毒设备,确保消毒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第十条消毒工作应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常规消毒、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确保对不同类型的器械实施有效的消毒。

第十一条对于使用频次高、污染严重的医疗器械,应加强消毒频次,并严密监测消毒效果,确保消毒质量。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消毒后,应标识清楚,明确显示器械的消毒状态,避开混淆和交叉感染。

第四章医疗器械灭菌第十三条对于需要灭菌的医疗器械,应采用高温蒸汽灭菌、化学灭菌等方法,确保器械实现无菌状态。

第十四条灭菌工作必需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用品,严格依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

第十五条灭菌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灭菌效果。

第十六条灭菌后的医疗器械应标识清楚,明确显示器械的灭菌状态,并依照规定的保管期限进行保管,避开污染和受损。

第五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七条医院应设立特地的医疗器械清洁消毒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和检查医疗器械清洁消毒工作的执行情况。

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在医疗卫生领域,清洁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作为一个集人员、物品、设备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其清洁消毒工作更是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制度1.1 清洁消毒频率医院环境清洁消毒的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对于特殊病房、手术室、产房等重点部位和感染源患者的房间,应每日至少清洁消毒两次;普通门诊、病房、诊疗室等可每天清洁消毒一次。

1.2 清洁消毒范围医院环境清洁消毒的范围包括地面、墙面、门把手、窗户、桌子、椅子、床铺、垃圾桶、空调、灯具等医院内部的一切物品。

1.3 清洁消毒流程清洁消毒人员应该着装规范,戴好手套、口罩,佩戴防污染鞋套进入清洁消毒区。

在清洁过程中,应用清洁剂清洁物体表面,对于高峰期和感染源患者的房间,应选择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在消毒过程中,应有定时换水、换布,防止污染扩散。

1.4 清洁消毒记录清洁消毒记录应该详细记录每个房间的消毒状态和时间,及时更新,存档备查。

1.5 清洁消毒资质清洁消毒人员应持有相关岗位证书,定期参加清洁消毒培训,并有熟练的清洁消毒操作技能。

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2.1 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频率医院物体表面清洁消毒频率应日常按照不同物体的使用频率制定,如床架、床头柜、检查台、衣柜等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物品应每日清洁消毒2次,其他物品如鞋架、走道、垃圾桶等则应每日清洁消毒1次,玻璃窗、玻璃门、墙面、天花板等则可每3日清洁消毒1次。

2.2 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范围医院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范围如下:2.2.1 床铺床单、被套、枕套应在病人出院后立即更换,并先机洗后干洗,烘干后包装密封存放。

床架、床垫在每位患者出院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2.2.2 洗手间、厕所常规地面、墙面、门把手、洗手盆等应每日清洁消毒3次以上,厕所应每日清洁消毒5次以上。

2.2.3 公共走廊、手推车公共走廊、手推车等每日清洁消毒1次以上。

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为贯彻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现制定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如下:1、空气(1)开窗通风:目的是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

(2)紫外线消毒:各治疗操作及特殊科室需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照射时间每日1次,时间为1小时,有记录。

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

2、墙面与门窗(1)每月定期清水擦拭,保持无尘与清洁。

(2)门把手每日清水擦拭。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

3、地面(1)所有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1-2遍,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2)不同区域分开使用拖布,每次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洗净悬挂晾干。

(3)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向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4)如地面被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污染时,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4、拖把分色规定清洁区:值班室、办公室、治疗室(黄色标记)半清洁区:走廊、诊室、检查室、换药室(红色标记)污染区:病房(可拆换的拖把片)污染区:洗手间(蓝色标记)5、医疗及生活用品(1)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如监护仪、心电图机、听诊器、血压计及电脑、电话等:①每日用清水擦拭1次。

②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电话按键、鼠标等,每周用75%酒精擦拭1遍。

③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2)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等物体表面:①每日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2次,上、下午各一次。

②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3)病历夹、病历车①每周用清水擦拭1遍。

②病历夹不应带入病房放在病床上。

(4)体温表、测温仪①体温表:流动水清洗擦干;含氯消毒剂500mg/L盖盒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擦干后使用。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5年版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5年版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5-04-05发布2015-08-01正式实施3.术语和定义3.1 清洁cleaning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 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 sterilant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

SAL通示为10-n 。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 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 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non- critical items)。

医院常用物品清洗消毒要求

医院常用物品清洗消毒要求

医院常用物品清洗消毒要求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结合我院工作实际,为规范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制订如下规定:一、消毒、灭菌基本原则(一)基本要求:1、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行清洁,再进行消毒灭菌。

2、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3、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二)消毒或灭菌方法: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选择消毒方法。

二、清洁与消毒(一)清洗与清洁方法1、清洗: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由供应室及时回收后,进行分类、清洗、干燥和检查保养。

2、清洁: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床头柜、新生儿暖箱等物体表面使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

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

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3、吸湿材料:对于含有小量血液或体液等物质的溅污,可先清洁再进行消毒;对于大量的溅污,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洗和消毒。

4、清洁用物:用于清洁物体表面的布巾应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二)灭菌方法1、压力蒸汽灭菌: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2、低温灭菌:不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

3、干热灭菌: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可采用干热灭菌方法。

4、外来医疗器械:要求器械公司提供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遵循其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的要求进行灭菌。

5、植入物:应要求器械公司提供植入物的材质、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遵循其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的要求进行灭菌,植入物灭菌应在生物监测结果合格后放行。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要求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要求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要求版
1. 前言
此文档旨在规范医疗机构的环境表面清洁和消毒要求,确保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达到规范要求,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诊疗环境。

2. 清洁和消毒标准
医疗机构的清洁和消毒应符合以下标准:
2.1 清洁标准
- 各类表面应该保持清洁,不应有明显污垢和灰尘;
- 日常清洁应采用湿式或干式清洁,清洁剂应选用具有清洁消毒效果的产品,并且对材质无损伤;
- 清洗墙面和地面时,应使用清洁剂或清洁消毒剂,必要时可用蒸汽清洗;
- 定期清洁和更换通风设备和过滤网。

2.2 消毒标准
- 自然消毒:将物品置于经太阳照射或通风处闲置4-6小时,或喷洒75%乙醇消毒液;
- 高级消毒:使用消毒剂消毒,消毒剂应符合国家卫生部门要求,并按照说明书稀释使用,正确使用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 处置感染性物品和垃圾需要按照医疗垃圾处置标准执行。

3. 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应编制环境表面清洁和消毒操作规范,并向全院工作人员宣传,确保各项规范得以严格执行,并定期评估清洁和消毒的效果。

4. 总结
此文档明确了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和消毒的要求和标准,建议各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清洁和消毒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

医院环境与医疗设备清洁消毒要求

医院环境与医疗设备清洁消毒要求

医院环境与医疗设备清洁消毒要求在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方面,严格的要求和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是病人康复的地方,同时也是各种病菌病毒滋生的场所,因此保持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清洁消毒的重要性、常见清洁消毒方法、清洁消毒要求和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

一、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清洁消毒的重要性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对于防止交叉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医院环境中,患者和医护人员密切接触,各种病原体容易传播,如果医院环境缺乏清洁消毒措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而医疗设备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设备的清洁消毒不彻底会导致交叉感染,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至关重要,对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医疗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常见清洁消毒方法1. 物理清洁:物理清洁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去除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表面的污垢和病原体。

常见的物理清洁方法包括擦拭、刷洗、冲洗等,通过机械作用去除污垢,是清洁消毒的第一步。

2. 化学清洁:化学清洁是指使用化学药剂去除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表面的病原体。

常见的化学清洁方法包括消毒液、酒精、过氧化氢等,这些化学药剂能够有效灭菌除垢,是清洁消毒的重要手段。

3. 热力消毒:热力消毒是指利用高温对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进行消毒的方法。

常见的热力消毒方法包括高温蒸汽消毒、干热消毒等,高温能够有效地灭菌,是清洁消毒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清洁消毒要求和标准1. 医院环境清洁消毒要求•每日对医院环境进行全面清洁,包括地面、墙面、家具等。

•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保持空气清新。

•对医院环境中易污染的区域进行重点清洁,如手术室、输液室等。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2. 医疗设备清洁消毒要求•医疗设备每次使用前后都要进行清洁消毒。

•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应该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全面消毒和定期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安全。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院环境卫生,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范围内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

第三条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医院环境整洁、优美、舒适,为患者和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

二、清洁范围及注意事项第五条清洁范围包括全院内的诊疗区域、办公区域、公共区域、卫生间、电梯间、楼梯间等。

第六条注意事项:1. 清洁工具应专用,避免交叉使用。

2. 清洁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使用安全。

3. 清洁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4. 清洁工作应在患者及职工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影响正常医疗秩序。

5. 清洁后的区域应确保干净、卫生、无污染。

三、清洁与消毒工作流程第七条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先清洁,后消毒。

2. 采用湿式清洁法,避免产生灰尘。

3. 根据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确定清洁与消毒频率。

4.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5. 清洁与消毒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6. 清洁与消毒工作完成后,应进行效果评价,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四、特殊区域清洁与消毒第八条特殊区域(如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的清洁与消毒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 特殊区域应实施严格的环境清洁与消毒措施,确保环境符合无菌要求。

2. 进入特殊区域的人员应进行严格的个人防护,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 特殊区域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

五、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第九条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污染程度进行,确保消毒效果。

第十条消毒剂的使用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 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合法生产资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急诊
清洁消毒要求:
1、地面:每日湿式擦拭2次,工作结束500mg/L含氯消毒剂擦 拭。(传染科每天用消毒液擦拭2次)
2、物表:桌、椅、窗台、柜、门(把手)、治疗车等清洁后 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2次。
3、如血、分泌物污染的桌面或地面可立即用吸湿材料去除可 见污染物再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擦试。
• 操作前为1个手卫生时机,对应2个手卫生指征“接触 病人前”“操作前”; • 操作后为1个手卫生时机,对应3个手卫生指征“接触 病人后” “接触病人前” “操作前” • 操作后为1个手卫生时机,对应1个手卫生指征“接触 病人后”
时机 1 2 3
指征 □病人前 □操作前 □体液后 □病人后 □环境后 □病人前 □操作前 □体液后 □病人后 □环境后 □病人前 □操作前 □体液后 □病人后 □环境后
□操作前
1
□体液后
□病人后
□环境后
□病人前
□操作前
2
□体液后
□病人后
□环境后
2、填写方法 ①指征选择:在时机对应的指征选项中选
择对应指征,在每个选中的指征前面的
“□”中画“√” 。
举例:医生换药(3个时机,6个指征)
• 操作前为1个手卫生时机,对应2个手卫生指征“接触 病人前”“操作前”; • 揭下敷料后为1个手卫生时机,对应3个手卫生指征 “体液后” “操作前”“接触病人前” • 操作后为1个手卫生时机,对应1个手卫生指征“接触 病人后”
病房:地面(清扫、湿拖)
床头桌、床栏擦拭
管道擦拭
卫生间清洁消毒
窗台、
工作区域:地面(清扫、湿拖)
医护工作台面擦拭
窗台、管道擦拭
洗手池清洁消毒
外环境:地面(清扫、湿拖) 卫生间清洁消毒
窗台、扶手擦拭
公共
普通病房
清洁消毒要求:
1、地面 (1)无明显污染---湿式清扫(清水+清洁剂)---每日2次。 (2)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吸湿材料去除污染物---清洁 消毒(有效氯500mg/L)。
2、 75%乙醇擦拭 外表面
3、清水擦拭测试区 (插入式不 需处理)
完善流程: 医疗设备仪器清洁消毒流 程 医疗环境清洁消毒流程
跟踪监测: ATP监测法 荧光笔监测法
三、手卫生调查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建设项目
项目内涵:包括7个子项目,1个公共项目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监测与防控 2. 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监测与防控 3. 泌尿道插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监测与防控 4. MDRO感染监测与防控 5. 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与防控 6. 新生儿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与防控 7. 血透事件监测 公共项目: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中画“√” 。
举例:医生查房触诊患者
• 触诊前为1个手卫生时机,对应一个手卫生指征“接触 病人前”; • 触诊后为1个手卫生时机,对应1个手卫生指征“接触 病人后” • 若是集中查房,则触诊后为2个手卫生时机,对应2个 手卫生指征“接触病人后”和“接触病人前(下一个病 人)”
填表
时机
指征
□病人前




3、清洁消毒床头设备带
4、清洁消毒床头柜
3、






5、清洁消毒床板、床垫



6、清洁消毒病床底部、轮子
7、清洁消毒地面
3、 床 单 元 终 末 消 毒 流 程
8、使用床单元消毒机对被褥和床垫进行消毒
重点科室
感染高风险的科室范围
(1)特殊部位:手术室、产房、介入室、ICU、新生儿病 房、血液透析室。 (2)重点病房:儿科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 (3)门急诊:所有部门。
4、有血液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消 除血液,再消毒
注意:
5、消毒后透析机,停用超过7天, 至少每7天内部热消毒一次,并在 治疗前热消毒一次
1、阴性区及观察区未被血液污染的透析机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2、阳性区及被血液污染的观察区透析机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暖箱日常清洁消毒
1、准备用物
时机 1 2 3
指征 □病人前 □操作前 □体液后 □病人后 □环境后 □病人前 □操作前 □体液后 □病人后 □环境后 □病人前 □操作前 □体液后 □病人后 □环境后
2、填写方法 ①指征选择:在时机对应的指征选项中选
择对应指征,在每个选中的指征前面的
“□”中画“√” 。
• 举例:一名护士为2位患者静脉穿刺,必须执行3 次手卫生,对应3个时机,6个指征
普通病房
清洁消毒要求:
2、物体表面 (1)窗台、管道表面和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
床头柜、床体、床栏等)无污染---消毒后的抹布湿式清 洁---每日2次 (2)当受到明显污染---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清
洁和消毒(有效氯500mg/L)。
1、拆卸床单、被套、枕套等
3、





2、清除床垫下杂物
谢谢!
2、拔除电源,分离部件
4、 500mg/L含氯消 毒剂擦拭电源线,30 分钟后清水擦拭,干 燥备用
引流瓶清洁消毒
1、用清洁剂刷洗引流瓶及复用管道
2、清水漂洗
3、 500mg/L含氯消 毒剂浸泡30分钟
4、 漂洗去除消毒剂
5、擦拭或晾干
6、注明消毒日期备用
血糖仪清洁消毒
1、一次性采血针 丢入利器盒
4、卫生间保持清洁,每天消毒
门急诊
清洁消毒范围 诊桌
分诊台
诊疗床
门急诊
清洁消毒范围
候诊椅
治疗桌
门把手
门急诊
清洁消毒范围
化验台
电梯按钮 抽血台
二、医疗仪器设备清洁消毒要求
消毒剂:75%乙醇擦拭、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 (注意:消毒30分后清水冲洗或清洁抹布擦拭)
呼吸机清洁消毒
1、人员准备
2、75%乙醇擦拭表面 3、拆卸需消毒部件
4、75%乙醇浸泡
5、75%乙醇擦拭温度传感器
6、更换细菌过滤器
7、流动水清洗过滤网
麻醉机清洁消毒
1、准备用物
2、拆卸组件,分类处置
3、清洁麻醉机表面
4、75%乙醇擦拭表面
5、内部回路消毒
6、清洗过滤网
血透机清洁消毒
1、
2、













3、 含 氯 消 毒 液 擦 拭
血透机清洁消毒
6、更换手套,组装各部件备用,注明消毒日期。停用超过7天,至少每7天消毒一次
咽喉镜清洁消毒
1、分离电筒与喉镜
2、纱布擦拭电筒的外表面 3、扭紧灯泡,冲洗镜片
4、清洁纱布擦干
5、换手套,用75%乙醇擦拭 6、干燥后再次擦拭消毒
咽喉镜清洁消毒
1、准备用物
2、温开水擦拭内表面
7、完全干燥,手消毒后组装并检查
2、填写方法 ②手卫生行为选择:
• 若未进行手卫生,选“无”,其他项空 项 • 若执行手卫生,在“手消”、“洗手液” 选择一项,并接着判断其正确性。
填表
时机 1
2
手卫生行为 □手消 □洗手液 □无 ○戴手套 ○正确 □手消 □洗手液 □无 ○戴手套 ○正确
2、填写方法 ②手卫生行为选择: • 未执行手卫生但是更换手套时,同时选
填表说明
调查要求:每个病房每月至少观察30个时机,其中医生10个、 护士10个、护理员/实习进修人员5个、保洁员5个
1、定义 ① 时机:需要洗手的时刻,一个时机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
指征。 ② 指征:需要进行洗手的原因,多个指征可以同时出现。
2、填写方法 ①指征选择:在时机对应的指征选项中选
择对应指征,在每个选中的指征前面的
2、温开水擦拭内表面
3、含氯消毒剂擦拭外表面
4、消毒水槽并更换无菌湿化液
1、关闭或拔出电源
暖箱终末清洁消毒
2、拆除布垫、被褥等,分类处置
暖箱终末清洁消毒
3、拆卸组件至最小单元
暖箱终末清洁消毒
4、清洁并消毒水槽、塑料板等组件
暖箱终末清洁消毒
5、不能拆卸部分清洁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暖箱终末清洁消毒
重点科室
清洁消毒要求:
1、高清洁标准,如手术室、ICU等层流区域要求拖布使用 活动性拖布,一室一块拖布。 2、地面、物体表面,每天采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擦拭。
注意:被特殊感染病人排泄物污染的地面和物体表面先去 污物,再用2000---5000mg/L的有效氯擦拭,作用30分钟。
门急诊
每天清场消毒并记录
培训主要内容
一、医院环境清洁消毒要求 二、医疗仪器设备清洁消毒要求 三、手卫生调查
一、医院环境清洁消毒要求
“脏”和“净”
1、出入人群: 健康者,病人,感染者。
2、交叉感染: 人与人,人与物。
清洁+消毒是医院环境要求的重中之重
看不见的细菌
➢对MRSA患者周围10个常接触物体表面进行微生物培养,发现 平均59%被MRSA污染,其中 ➢床架(100%被污染) ➢电视遥控器(75%被污染) ➢床头柜(63%被污染) ➢洗手盆(63%被污染)
“无”和“戴手套” • 例:一名护士为患者更换尿袋,必须执
行2次手卫生,对应2个时机,6个指征 • 更换前未洗手,仅佩戴了清洁手套,操
作后未洗手更换了清洁手套后为下一位 患者护理尿管。
填表
本次调查要求
1、调查时间:周五---周六上午 2、调查节点:
医生查房或换药 护士晨间护理或集中输液 实习生跟随医护同时进行 保洁员接触床单元后 3、保证真实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