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合集下载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一、公共用品、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

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应有明显标记。

公共用品、用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二、接触直接入口的公共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并消毒。

三、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

四、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公共用品、用具。

五、已消毒和未消毒的公共用品、用具应分开存放,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范文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范文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和原则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安全,减少病菌的传播风险,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水平。

制定此制度的原则是科学、规范、公平、高效。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学校、医院、餐饮场所、娱乐场所等。

四、责任主体1. 所有公共场所应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工作,确保消毒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2.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消毒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五、消毒程序1. 手部消毒:所有接触公共用品用具的人员在接触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确保双手的卫生。

2. 表面消毒:使用专业消毒剂对公共用品用具的表面进行消毒处理,确保表面的卫生和无菌。

3. 温度控制:消毒过程中应控制温度,保证消毒剂的活性和杀菌效果。

4. 消毒时间:不同类型的公共用品用具有不同的消毒时间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消毒频率1. 高频消毒:对于高频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如公共电话、电梯按钮等,应每日进行消毒处理。

2. 中频消毒:对于中频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如公共桌椅、床上用品等,应每周进行消毒处理。

3. 低频消毒:对于低频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如教室黑板、图书馆书籍等,应每月进行消毒处理。

七、消毒记录1. 消毒人员应对每次消毒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消毒方法、消毒剂类型及用量等。

2. 相关部门可以随时查阅消毒记录,对消毒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八、培训和宣传1. 公共场所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消毒工作的培训,提高其对消毒工作的认识和技能。

2. 公共场所应加强对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

九、评估和改进1.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范文(二篇)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范文(二篇)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范文1、公共场所应有健全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保洁制度,配备有专人负责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建立有清洗消毒记录资料档案。

2、公共场所必须设有公共用具专用洗消间和洗消设施、专用保洁间和/或保洁橱,分类存放,标志明显。

回收用后用品用具应专用回收间存放。

3、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并按卫生要求保管。

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4、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旅馆业客房座便器每日一消毒,其它场所座便器应提供一次性坐垫。

5、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洗消药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6、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已用或受污染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7、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8、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化妆品、一次性卫生用品、其它用具用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安全要求。

第三篇: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用品用具消毒、保洁制度1、本店应有健全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保洁制度,配备有专人负责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建立有清洗消毒记录资料档案。

2、本店必须设有公共用具专用洗消间和洗消设施、专用保洁间和/或保洁橱,分类存放,标志明显。

回收用后用品用具应专用回收间存放。

3、本店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并按卫生要求保管。

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4、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5、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洗消药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6、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已用或受污染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7、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精品文档
.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一、公共场所设置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共用品消毒间,上下水设施齐全,场所
整洁,不堆放无关物品,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各类公共用品消毒设施和保洁设施。

二、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三、落实专人负责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

四、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五、公共场所内茶具、拖鞋等公共用品须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六、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公用品的更换、消毒要有工作记录。

七、公共场所内公共用品消毒方法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做到一冲、二洗、三消毒、四保洁。

八、公共用品须配备密闭专用的保洁设施,经清洗、消毒后的公共用品必须分类保洁存放。

保洁时间较长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必须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九、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防止受到再次污染。

十、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

附:l、茶具、口杯:采用电子消毒柜,时间20--30分钟;
2、理发刀具:紫外线消毒柜,时间20--30分钟;
3、美容工具:紫外线消毒柜,时间20--30分钟。

或250—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4、拖鞋: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5、脸盆、脚盆: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6、棉制品:蒸汽消毒,100℃作用20—30分钟。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一、按卫生规范要求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消毒间,有专用清洗池、消毒设施及保洁设施,并保证能正常运转。

二、指定专人按操作规范对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和保洁工作。

三、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四、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拖鞋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供顾客使用的公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五、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六、清洗消毒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及公共用品,应当完好无损,必须做好消毒记录,保证一客一用一消毒。

七、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八、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

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九、清洁客房、卫生间的工具应分开,面盆、浴缸、坐便器、地面、台面等清洁用抹布或清洗刷应分设。

十、卫生间内面盆、浴缸、坐便器应每客一消毒,长住客人。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三篇)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三篇)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1、公共场所应有健全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保洁制度,配备有专人负责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建立有清洗消毒记录资料档案。

2、公共场所必须设有公共用具专用洗消间和洗消设施、专用保洁间和/或保洁橱,分类存放,标志明显。

回收用后用品用具应专用回收间存放。

3、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并按卫生要求保管。

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4、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旅馆业客房座便器每日一消毒,其它场所座便器应提供一次性坐垫。

5、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洗消药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6、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已用或受污染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7、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8、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化妆品、一次性卫生用品、其它用具用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安全要求。

第三篇: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用品用具消毒、保洁制度1、本店应有健全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保洁制度,配备有专人负责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建立有清洗消毒记录资料档案。

2、本店必须设有公共用具专用洗消间和洗消设施、专用保洁间和/或保洁橱,分类存放,标志明显。

回收用后用品用具应专用回收间存放。

3、本店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并按卫生要求保管。

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4、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5、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洗消药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6、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已用或受污染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7、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范文(4篇)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范文(4篇)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和保障居民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工作。

第三条具体的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工作由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负责实施,确保公共用品用具的安全可靠性。

第四条公共场所应建立健全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工作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五条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应制定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工作的具体操作规程,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知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第六条公共场所管理单位负责提供必要的消毒设备和消毒用具,并定期检验、维护和更换。

第七条公共场所管理单位负责定期对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消毒,并建立相应的消毒记录。

第八条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应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对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九条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并确保工作人员使用。

第三章操作流程第十条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公共用品用具制定相应的消毒流程。

第十一条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应按照操作规程,使用适量的消毒剂对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消毒。

第十二条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应定期清洁公共用品用具的存放场所,保证环境卫生。

第十三条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应建立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记录,包括消毒日期、消毒人员、消毒剂的使用情况等。

第十四条公共场所应将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正确的存放,以避免二次污染。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第十五条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应配备专门的监督人员,对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十六条监督人员应定期对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发现违规行为时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应建立与相关部门的联络机制,及时了解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

第十八条监督人员应定期向公共场所管理单位报告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工作的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第十九条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在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本制度的,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5篇)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5篇)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一、公共场所置符合卫生要求的公用品消毒间,上下水设施齐全,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各类公用消毒设施和保洁设施。

二、落实专人负责公用品的清洗、消毒工作。

三、公共场所内茶具、拖鞋等公用品须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供顾客使用的公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四、公共场所内公用的保洁设施,经清洗、消毒后公用品必须分类保洁存放。

五、公用品须配备专用的保洁设施,经清洗、消毒后的公用品必须分类保洁存放。

附:(一)物理消毒。

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1、煮沸、蒸汽消毒。

100℃作用____分钟以上。

可用于饮具、盆、毛巾、床上用棉织品的消毒。

2、红外线消毒。

125℃作用____分钟以上。

可用于饮具、盆的消毒。

(二)化学消毒。

用含氯、溴或过氧乙酸的消毒药物消毒。

1、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____分钟,可用于盆、饮具的消毒或用于物品表面喷洒、涂擦消毒。

2、用____%-____%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中,浸泡____分钟,可用于拖鞋消毒。

化学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卫生用品索证、验收制度一、专人负责采购,采购人员要有相应的经历、资历及较强的责任心。

二、客用化妆品索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近期检验报告复印件。

三、购买消毒产品,应向供货方索取国产或进口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四、客用化妆品、消毒产品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采购设立专人验收并造册登记,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制度一、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从业人员健康证”才能上岗工作。

二、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三、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遵守“五四制”即勤洗澡、勤换工作服、勤理发、勤剪指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消毒范围
公共场所供顾客使用的茶具、杯具、拖鞋、面巾、脸盆、脚盆、浴盆、浴池、床上用品、抽水马桶及座垫、理发工具、美容工具、修脚工具等均需由专(兼)职消毒员按照操作程序,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公共用品用具必须做到一客一用(换)一消毒。

二、消毒程序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消毒程序为:物理方法一洗刷二消毒三保洁;化学方法一洗刷、二消毒、三净水冲洗、四保洁。

空气、游泳池水消毒按规定执行。

三、消毒方法
1、红外线消毒:将洗净后的用品用具放入红外线消毒柜中,温度保持120℃,消毒15分钟以上。

2、紫外线(臭氧)消毒:将用品用具清洗干净后放入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30分钟—1小时。

3、75%酒精擦试消毒:将用品用具清洗干净后,直接用75%酒精棉球对物体表面擦试消毒。

4、湿热法消毒:将用品用具清洗干部后,利用各种热原使水温加热至100℃,将消毒物品全部浸末水中,持续煮沸15—30分钟以上;或将洗净物品放入蒸汽柜内加热到120℃,15分钟以上。

5、“84”、“94”药物消毒法:将用品用具清洗干净后,“84”“94”按1:200比例放入专用消毒池(桶)内,清洗干净的消毒物品浸末在消毒液中,并加盖,浸泡时间不少于15—30分钟。

6、外送消毒法:外送物品必须与洗消单位签定洗消合同,并保留好送洗清单。

四、消毒工作记录消毒工作由专兼职消毒员进行,作好消毒方法、作用时间以及消毒物品种类、数量等内容的记录,备查。

说明:金属器械:电剪、剪刀、修脚工具刀、剪等。

塑料制品:梳子、拖鞋、塑料盆等。

棉制的:床上用品、毛巾、浴巾、面巾等杯饮具:环璃杯、瓷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