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可燃物
助燃物
点火源
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 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 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 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 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 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
助燃物:
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 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朱然乌。 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 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 的氧化剂。
先救人,后救物
在发生火灾时,如果人员受到火灾的威胁,人 和物相比,人是主要的,应贯彻执行救人第一,救 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先救人后疏散物资。
防中毒,防窒息
在扑救有毒物品时要正确选用灭火器材,尽可 能站在上风向,必要时要佩戴面具,以防中毒或窒 息。
听指挥,莫惊慌
平时加强防火灭火知识学习,并积极参与消防 训练,才能做到一但发生火灾不会惊慌失措。
静电火花等 • 撞击:机械能转变为热能 • 化学反应放热
• 注意
• 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
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 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 燃烧的充分条件 • 可燃物要有一定数量 • 助燃物要有一定浓度 • 点火源要有一定能量 • 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3、火灾的分类
按火灾等级分类: • 特别重大火灾 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
• 报警时要讲清楚: 1、详细地址 2、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 3、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 报警后派专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并维持 路口到起火点的道路畅通
2、如何灭火? 1、含油液体着火时怎么办? 2、煤气罐着火时怎么办? 3、电器或线路着火时怎么办?
消防培训2015银行

10、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灾。
11、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 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造成人身伤亡,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五日以 下拘留。 12、违反本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信安消防 您身边的安全专家
消防法规常识
1.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2. 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信安消防 您身边的安全专家
常见火灾隐患
三.燃煤器管道、厨房设备: 煤气胶管寿命:3-5年;建议使用不锈钢管道; 油烟机每半年清洗,油杯随时清理: 热水器排烟管上不要挂晾物品; 燃气炉灶下方橱柜不能封闭;
信安消防 您身边的安全专家
常见火灾隐患
四. 汽车火灾: 发动机渗漏要警惕; 电路老化极其危险; 使用外接汽车电器超负荷; 车用香水有隐患; 汽车自燃前的征兆? 1、莫名其妙的油耗大幅增加。 2、仪表盘突然不显示。 3、车身有焦糊味散出、冒烟雾。 4、汽车无故启动困难或者在行驶过程中抖动异常明显。
一旦发生自燃怎么办? 1、如果开车路上发现车内冒烟,一定要迅速停车,熄火。 2、不要贸然打开汽车前盖,要先开小缝待氧气进入再全部打开。 3、用灭火器对准油箱及冒烟的地方开喷同时拨打119。
信安消防 您身边的安全专家
良好的防火习惯
1. 平时注意观察:了解防火通道,知道报警、灭火器材的位置:
信安消防 您身边的安全专家
信安消防 您身边的安全专家
火灾扑救常识
2. 了解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1. 2. 3. 4. 5. 6. 使用前将瓶体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拔掉除掉铅封; 拔去保险销; 左手握着喷管; 右手提着压把; 距离火焰1.5-2米,对火源根部扫射;
银行消防培训

二、普及消防知识
疏散指示标志
安全出口
应急照明灯
安全出口
手动报警按钮
声光报警
感烟探测器
感温探测器
消 火 栓 箱
防火卷帘及 控制器
防 火 卷 帘 检 查
防烟楼梯间前室
风 机
云梯车
消防装备
灭火器的使用
三、疏散逃生的基本方法
★迅速撤离法:当进入公共场所时,要留意
其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设臵的“紧急出 口”、“安全通道”等疏散指示标志,一旦发生
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
★低身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
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
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毛巾捂鼻法:火场上的烟气温度高、毒性 大,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灼伤。疏散中应 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 过滤的作用。 ★厚物护身法:确定逃生路线后,可用浸湿 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以最快的速度 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 ★跳板转移法:可以在阳台上、窗台、屋顶 平台等处用木板、木桩、竹竿等有承受力的物体, 搭至相邻单元或相邻建筑,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区 域。
障引发火灾。
沈阳万鑫大厦发生火灾
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我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启发,充 分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和危险性,进一步增强火灾防范意
识,各级领导要加强本单位、本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切
实做到防范在先。
火灾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我们人民群众火灾防范 意识不强,不懂得火灾扑救和自救逃生,消防安全素质低
下。
预案;
c) 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d) 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e) 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火电厂消防安全培训2015

消防违法行为(消防法规定共计50个)
29.违法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 30.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31. 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谎报火警 );32. 阻碍特种车辆通行(消防车、消防艇); 33.阻碍执行职务;34.违反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 35. 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 • 36.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 • 37.指使、强令他人冒险作业 ;38. 过失引起火灾 ;39.阻拦、不 及时报告火警;40.扰乱火灾现场秩序 ; • 41. 拒不执行火灾现场指挥员指挥;42.故意破坏、伪造火灾现场; • 43. 擅自拆封、使用被查封场所、部位; • 44.人员密集场所使用不合格、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逾期未改; • 45. 电器产品的安装、使用不符合规定;46.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 不符合规定; • 47.电器线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不符合规定; • 48.燃气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不符合规定; • 49.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逾期未改; • 50.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义务。
• 消防法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即临时查封措施: • 规定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 患的,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立即采取措施 消除隐患;不及时消除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 全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照规定对危险部 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 • 规定对下列行为,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强制 执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1)占用、 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 安全疏散行为的;(2)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 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3)占用、堵塞、封闭消 防车通道或者有其他妨碍消防车通行行为的;(4 )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 援的障碍物的。
应急消防知识培训

消防相关管理知识
4、火场逃生“十三诀” 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寻找、搬离贵重 物品。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
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多件防护工具在手,总比赤手空拳好)
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穿过烟火封 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 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 再冲出去。
消防相关管理知识
4、火场逃生“十三诀” 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事前预演,事半功倍)
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熟悉,必 要时组织应急逃生预演,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 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居安思危,给自己留一条通路)
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务必 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自断后路,必死无疑)
消防水枪、水带的使用方法
消防水枪、水带的操作方法 1、打开防火栓门,取出水带、水枪。 2、检查水带及接头是否良好,如有破损严禁使用。 3、向火场方向铺设水带,避免扭折。 4、将不带靠近消火栓端与消火栓连接,连接时将连接扣准确插入槽,按顺 时针方向拧紧。 5、将水带另一端与水枪连接(连接程序与消火栓连接相同)。 6、连接完毕至少两人握紧水枪,对准火场(勿对人,防止高压水伤人)。 7、缓慢打开消火栓阀门至最大,对准火场根部进行灭火
消防相关管理知识
4、火场逃生“十三诀” 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逃生的时候,乘电梯极危险)
规范标准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口。发 生火灾时,选择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还可以利用阳台、窗台、天面屋顶 等攀到安全地点,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滑下楼。在高层建筑中,不要乘 电梯逃生,因火灾时电梯供电系统会断电或电梯变形使人被困电梯内,由 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烟雾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
防火安全

须讲清楚起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报警电话号码,同进派
人到消防车可能来到的路口接应,并主动及时的介绍燃烧的 性质和火场内部情况,以便迅速组织扑救。
火场疏散逃生常识
注意积累自救知识,看好楼房示意图,选择好逃生路线; 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被褥等向安 全出口方向冲出去;若你在底楼层居住可利用绳索或把床单被 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拴在窗框,顺绳滑下,切不可用电梯; 遇浓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 住火苗; 发现门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 住门窗缝隙,并泼水降温; 若所有逃生路线被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挥舞衣物、呼 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 忌用范围:不适用于扑救阴燃火灾,不适用于扑
救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灾。
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
报警早、损失少 边报警,边扑救 先控制,后灭火 先救人,后救物 防中毒,防窒息 听指挥,莫惊慌
报警方法
报警应沉着冷静,及时准确:简明扼要的报出起火部门和 部位、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如果拔叫119火警电话,还必
消 防 警 铃
喷 淋 头
当温度上升达60℃~70℃时,喷淋
头中间的红色玻璃柱内装的膨胀液体
受热膨胀将玻璃柱撑破,从而将水释 放出来,通过溅水盘形成伞状水幕对 其下方 3--5 平方米范围内的物品进行 有效防护。
玻 璃 管
烟感探测器
当空气中烟的浓度达到一 定程度时,感烟探测就会自 动报警,提醒人们发生火灾
消防设备、器材及标志介绍
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
压 把
软 管
保 险
栓 压 力 表 筒 身
喷 嘴
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培训教材

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培训教材
第一章:火灾的危害
火灾是一种具有破坏性和危险性的灾害,它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不仅会使人丧命、烧伤,还会释放有害气体,导致中毒。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火灾的危害,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火灾。
第二章:火灾的预防
1. 日常防火措施
火灾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疏忽造成的,例如未关好家用电器、随意乱丢烟蒂等。
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防火,保持环境整洁,避免火灾的发生。
2. 安全用电
电器是火灾的主要隐患源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合理使用电器、避免插座过载,确保电器线路安全可靠。
第三章:火灾应急处理
1. 火灾的应急逃生
当发生火灾时,要保持冷静,迅速撤离现场,沿着安全逃生通道有序撤离,切勿慌乱和拥挤。
2.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在初期火灾阶段,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适用对象,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结语
消防安全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火灾防范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本教材能够帮助大家加强对消防安全基本常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应对火灾危险。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三、山西省消防条例
四、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
五、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消防安全规范
六、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
七、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
八、祁县人民医院安全、保卫、消防工作实施细则
九、应对突发事件的各种预案培训(地震、火灾、防汛抗旱、停水停电、水污染、治安突发事件等)
十、保卫科代表院方和各科室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十一、掌握灭火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十二、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十三、灭火、疏散人群的实际演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华盛世--国际社区二期工程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一、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二:消防工作的原则: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三、名词解释:1、火灾: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事件。
2、闪点: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3、燃点: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4、着火:可燃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
5、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受火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四、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措施:(1)控制可燃物:以难燃或不燃的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的材料;(2)隔绝空气: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应在密闭设备中进行;(3)消除着火源:如隔离、控温、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等;(4)阻止火势蔓延:在建筑物之间筑防火墙、设防火间距,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防止火灾扩大。
五、扑救电器火灾应首先做什么?在带电时,可用什么灭火器扑救?首先切断电源。
然后使用二氧化碳、1211、干粉灭火器扑救火灾。
六、现生产的干粉灭火器有几种:火灾可分为A、B、C、D四类,A、B、C、D分别指的是什么?干粉灭火器有ABC、BC、BCD三种。
我修配厂目前使用ABC灭火器。
分别指:A 指可燃固体;B为可燃液体; C为可燃气体;D为轻金属。
七、灭火的基本方法有:(1)隔离法灭火法:就是将火源处或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燃烧会因隔离可燃物而停止;(2)窒息法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3)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火点;(4)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停止。
八、初期火灾扑救的方法和原则:断绝可燃物:将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移走,关闭阀门,切断流向燃烧点的可燃气、液体,或将可可燃物料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地带。
采用泥土等筑堤,阻止流淌的可燃液体流向燃烧点。
冷却:利用本单位现有的设备设施(如消防给水体统、灭火器等)进行灭火。
窒息:使用泡沫灭火器喷射泡沫覆盖燃烧物表面。
利用设备顶盖没燃烧区。
利用毯子、棉被等浸湿后覆盖燃烧物表面。
用沙、土等覆盖燃烧物。
扑打:对小面积固体燃烧,火势较小时,可用衣物等进行扑打灭火。
断电:发生电气火灾,或者火势威胁到电气线路、电气设备或灭火人员安全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阻止火势蔓延:对封闭条件较好的小面积室内着火,在未做好灭火准备前,首先关门窗以阻止新鲜的空气进入。
遇着火建筑相毗邻的房间,先关上相邻房门,可能条件下还应再向门上浇水。
防爆:将受到火势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等疏散到安全地区。
九、火灾性质的分类:1、特大火灾: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为特大火灾;死亡十人以上(含十人);重伤二十人以上;受灾五十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五十万元以上。
2、重大火灾: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火灾;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死亡、重伤十人以上;受灾三十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五万元以上。
3、一般火灾:不具有以上情形的燃烧事故。
为一般火灾。
十、火灾致人伤亡的主要因素:1、毒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二氧化氮等)2、缺氧3、烧伤4、吸入热气5、行为失当十一、火灾的分类(一)按燃烧对象分类1、A类火灾。
固体可燃物燃烧而引起的火灾;如林材、纸张、棉花、服装等。
2、B类火灾。
油脂及一切可燃液体燃烧引起的火灾。
汽油、柴油、煤油、重油、原油等。
因此,原油罐、汽油罐是B类火灾重点保护对象。
3、C类火灾。
可燃气体引起的火灾;可燃气体燃烧分为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
可燃气体与空气预先混合好后的燃烧称为预混燃烧;可燃气体与空气边混合、边燃烧称为扩散燃烧。
失去控制的预混燃烧会产生爆炸,这是C类火灾最危险的燃烧方式。
4、D类火灾。
可燃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如锂、钠、钾、镁、铝、铀火灾。
金属燃烧时,燃烧热很大,为普通材料的5—20倍,火焰温度很高,有的甚至达到 3000°C以上;并且在高温下金属的性质特别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氮、卤素及含卤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必质采取特殊的灭火剂灭火。
5、带电火灾:指带电的设备及其他物体燃烧的火灾。
十二、灭火器分类及使用方法1、泡沫灭火器作用:用来扑救汽油、煤油、柴油、木柴等引起的火灾用法:一手握提环,一手托底部,将灭火器颠倒过来,摇晃几下,泡沫就会喷射出来注意:灭火器不要对着人喷、不要打开桶盖、不要和水一起喷射2、干粉灭火器用途:是一种通用的灭火器材,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电气设备的初始火灾用法:一手握喷嘴,对准火源,一手向上提起拉环,使喷出浓云般的粉雾,覆盖燃烧区,将火扑灭注意:防潮、日晒,严防漏气,每半年检查一次3、1211灭火器1211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扑救精密仪器、仪表、贵重的物资、珍贵文物、图书档案等初起火灾;扑救飞机、船舶、车辆、油库、宾馆等场所以固体物质的表面初起火灾。
使用方法:使用时,首先拨掉安全销,然后握紧压把进行喷射。
但应注意,灭火时要保持直立位置,不可水平或颠倒使用,喷嘴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及远,快速向前推进;要防止回火复燃,零星小火则可采用点射。
如遇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可使1211灭火剂的射流由上而下向容器的内侧壁喷射。
如果扑救固体物质表面火灾,应将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喷射。
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
在室外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十三、怎样打火警电话?(如何报报警?)(1)火警电话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码等详细地址;(2)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情况;(3)要讲清是平房还是楼房,最好能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4)报警人要讲清自己姓名、所在单位和电话号码;(5)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起火地点。
发现火警应及时报警,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十四、火场逃生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逃生方法:(一)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逃生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是争取逃生时间,提高逃生率的重要办法。
1、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但着火时普通电梯千万不能乘坐;2、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3、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4、利用观光楼梯避难逃生;5、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6、利用房间床单等物连接起来进行逃生。
(二)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人员的逃生方法1、当某一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开始发展时,应注意听广播通知,广播会告诉着火的搂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等。
不要一听有火警就惊慌失措盲目行。
2、当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它通道。
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通道疏散。
3、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已变热,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
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好身后的门,以防火势蔓延。
如在搂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也不要躲藏到顶楼或壁橱等地方,应选择别人易发现的地方,向消防队员求救。
4、当某一防火区着火,如楼房中的某一单元着火,楼层的大火已将楼梯口封住,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从楼梯间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先疏散到屋顶,再从相邻未着火的楼梯间往地面疏散。
5、当着火层的走廊、搂梯被烟火封锁时,被困人员要尽量靠近当街窗口或阳台等容易被入看到的地方,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唤,向楼下抛掷一些小物品,用手电筒往下照等,以便让救援人员及时发现,采取救援措施。
6、在充满烟雾的房间和走廊内时,由于烟和热气上升的道理,在离地板近的地方,烟雾相对少一点,呼吸可少吸些烟。
逃离时最好弯腰使头部尽量接近地板,必要时应匍匐前进。
7、如果处于楼层较低(三层以下)的被困位置,当人势危及生命又无其它方法可自救时,可将室内席梦思,被子等软物抛到楼底,人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
(三)自救、互救逃生1、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如干粉、泡沫灭火器或水枪扑灭初期火灾是积极的逃生方法。
2、互相帮助,共同逃生,对老、弱、病、残、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帮助逃生。
3、自救逃生。
发生火灾时,要积极行动,不能坐以待毙。
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利于逃生的东西,如把床单、窗帘、地毯等接成绳,进行滑绳自救,,或将洗手间的水淋湿墙壁和门阻止火势蔓延等。
(四)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1、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
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
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
2、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低楼层发生火灾后,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
正确的做法是应更上一层楼。
3、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4、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5、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败。
6、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
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
火灾事故案例:修配厂新进员工消防知识培训资料一、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二:消防工作的原则: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三、名词解释:1、火灾: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事件。
2、闪点: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3、燃点: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4、着火:可燃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
5、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受火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四、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五、防火的基本方法防火的所有措施都是以防止燃烧的三个条件结合在一起为目的。
1、控制可燃物2、隔绝助燃物3、消灭着火源六、火灾的类型:A类: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B类: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C类: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类:可燃金属如钾、纳、钛、锆、镭、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七、初期火灾扑救的方法和原则:断绝可燃物:将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移走,关闭阀门,切断流向燃烧点的可燃气、液体,或将可可燃物料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