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湘教版教案音乐

合集下载

七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

七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

七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和欣赏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知识1. 音阶、节奏、音符、节拍等基本概念。

2. 简单的乐理知识和记谱方法。

第二单元:民族音乐1. 我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和特色。

2. 学习并演唱民族歌曲,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运用示范法,展示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模仿。

3. 利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4. 采用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歌曲演唱:评估学生的歌曲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音乐知识测试:定期进行音乐知识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知识(2课时)1. 第一课时:讲解音阶、节奏、音符、节拍等基本概念。

2. 第二课时: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和记谱方法。

第二单元:民族音乐(4课时)1. 第三课时:介绍我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和特色。

2. 第四课时:学习并演唱民族歌曲《茉莉花》。

3. 第五课时:学习并演唱民族歌曲《康定情歌》。

4. 第六课时:欣赏民族音乐作品,进行课堂讨论。

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流行音乐1. 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学习并演唱流行歌曲,如《晴天》、《小幸运》等。

第四单元:西方音乐1. 西方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2. 学习并演唱西方经典作品,如《欢乐颂》、《月光奏鸣曲》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法,分析我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西方音乐的区别和联系。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音乐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内涵。

4. 开展音乐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完整版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完整版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三单元《春之颂》第912页。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歌曲《春天里》,了解其创作背景,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 学习音乐基础知识:音程、和声及简单的曲式结构;3. 了解民族乐器二胡,欣赏二胡独奏《赛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春天里》的旋律和歌词,能正确演唱;2. 培养学生对音程、和声的辨识能力,了解简单的曲式结构;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程、和声的概念及辨识;2. 教学重点:歌曲《春天里》的演唱,二胡独奏《赛马》的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二胡、多媒体设备;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春之颂》。

2. 学习歌曲《春天里》:(1)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氛围;(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共同提高;(4)全班齐唱,检查学习效果。

3. 音乐基础知识学习:(1)讲解音程、和声的概念,并通过例子让学生进行辨识;(2)分析歌曲《春天里》中的音程、和声;(3)学习简单的曲式结构,分析歌曲《春天里》的曲式结构。

4. 民族乐器二胡介绍:(1)展示二胡,讲解二胡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2)欣赏二胡独奏《赛马》,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3)邀请学生上台尝试演奏二胡,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春天里2. 音乐基础知识:音程、和声、曲式结构3. 民族乐器:二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歌曲《春天里》的旋律和歌词,正确演唱;(2)分析歌曲《春天里》的音程、和声和曲式结构;(3)了解二胡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欣赏二胡独奏《赛马》。

七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

七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

七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第一章:音乐的基本概念1.1 音乐的定义: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节奏和旋律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1.2 音乐的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

1.3 音阶与调式:介绍大调和小调音阶,学习音阶的构成和演奏。

1.4 节奏与拍子:理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学习各种拍子的表示方法。

第二章:民族音乐欣赏2.1 概述: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分类,包括民乐、歌舞乐、说唱乐等。

2.2 民乐欣赏:学习二胡、笛子、古筝等民族乐器的演奏特点,欣赏经典民乐作品。

2.3 歌舞乐欣赏:学习民间舞蹈的节奏和动作,欣赏民间歌舞表演。

2.4 说唱乐欣赏:了解说唱音乐的历史和发展,欣赏各地的民间说唱表演。

第三章:流行音乐欣赏3.1 概述:介绍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包括摇滚、流行、电子音乐等。

3.2 摇滚音乐欣赏:学习摇滚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欣赏经典的摇滚音乐作品。

3.3 流行音乐欣赏:学习流行音乐的旋律和编曲技巧,欣赏流行音乐的经典作品。

3.4 电子音乐欣赏:了解电子音乐的制作过程和风格特点,欣赏电子音乐的经典作品。

第四章:古典音乐欣赏4.1 概述:介绍古典音乐的历史和发展,包括交响乐、室内乐、独奏等。

4.2 交响乐欣赏:学习交响乐的组成和演奏形式,欣赏经典的交响乐作品。

4.3 室内乐欣赏:学习室内乐的演奏形式和风格特点,欣赏经典的室内乐作品。

4.4 独奏音乐欣赏:学习独奏音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欣赏经典的独奏音乐作品。

第五章:音乐创作与表演5.1 音乐创作:学习基本的作曲技巧,创作简单的旋律和和声。

5.2 音乐表演:学习基本的演唱和演奏技巧,进行小组合作表演。

5.3 音乐欣赏与评价:欣赏学生的音乐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5.4 音乐活动:组织音乐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六章:音乐与生活6.1 音乐与情感:探讨音乐如何表达和影响情感,通过实例分析感受音乐的力量。

6.2 音乐与运动:探索音乐在运动中的作用,如瑜伽、跑步等,体验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

(湘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湘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湘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能够听懂简单的音乐节拍,区分快慢音乐节奏;•能够吟唱简单的歌曲,掌握基本的嗓音发声技巧;•能够用简单的乐器演奏音乐,了解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第一课:音乐元素•知识点:音乐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节拍等。

•教学任务:通过专业术语知识点对学生进行音乐元素的普及和生动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快慢音乐节奏,并通过简单的歌曲学习掌握基本的嗓音发声技巧。

•教学时间:课程时间约为50分钟,其中:知识讲解约为15分钟,歌曲唱和嗓音发声训练约为20分钟。

剩余时间为学生的表演和讨论时间。

2. 第二课:音乐符号•知识点:音乐符号包括谱号、调号、音符等。

•教学任务:通过精准的音乐符号介绍,让学生能够正确阅读简单的音乐谱,并为下一步的乐器演奏做好准备。

•教学时间:课程时间约为50分钟,其中:知识讲解约为15分钟,音乐符号阅读和理解练习约为20分钟。

剩余时间为学生的表演和讨论时间。

3. 第三课:民族乐器选讲•知识点: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笛子等。

•教学任务:通过精选的民族乐器去向学生展示不同乐器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基本构成和演奏方法,并为自己感兴趣的乐器做好选择。

•教学时间:课程时间约为50分钟,其中:知识点介绍约为15分钟,乐器演奏示范和学习练习约为30分钟。

剩余时间为学生的表演和讨论时间。

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听觉、视觉、口头表达和身体协调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和巩固知识点,培养学生立足现实生活、注重实际应用的好习惯。

四、教具和材料•白板、马克笔、纸张、音乐器材等。

五、教学评价•学生掌握音乐元素的能力,精准理解快慢音乐节奏和简单歌曲吟唱技巧;•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音乐符号,掌握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学生知道民族乐器的特点,掌握相应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

湘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光荣少年教学内容:1.新学期音乐课要求。

2.演唱《光荣少年》。

3.音乐知识:变声期的嗓音保护、五线谱识读(一)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光荣少年》这首歌曲,激励新时期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

2.引导学生初识五线谱,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

教学重点:有情感的演唱《光荣少年》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1.歌曲演唱难点,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

2.音乐知识难点,熟悉各音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教学方法:自主研究、设问引导、主动参与。

教学课时:共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电子琴教学课型:综合课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教师自我介绍。

二、新学期音乐课要求1.文明守纪,养成良好惯。

2.爱护书本,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三、新课教学一)自主研究1.变声期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回答: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好嗓音,不要大声喊叫,不模仿成年人说话或压低嗓音唱歌。

同时要适当用嗓,避免嗓音疲劳。

还要注意锻炼身体,保证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

2.你对五线谱有何认识?学生回答:五线谱是在五条等距离平行横线上,用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符号记载音乐的一种记谱形式。

3.请说出五线谱的各线、各间、各音及有关的上加线与下加线。

学生根据教师所指的位置回答问题。

4.请写出高音谱号在五线谱上的正确写法。

5.什么叫音名?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音乐的名称叫音名。

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C、D、E、F、G、A、B。

6.什么叫唱名?学生回答:将七个基本音分别唱作:do、re、mi、fa、sol、la、si叫做唱名。

7.请唱一唱五线谱C调音阶。

8.播放多媒体课件《光荣少年》。

1)课件展示:这是一首由教育部、XXX等单位共同推荐的优秀少年儿童歌曲。

歌曲激越、节奏铿锵,表现了新时期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兴中华的崭新面貌。

2)学生边听边轻声跟唱。

3)教师弹奏,学生轻唱曲谱。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3篇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3篇

教案/热点专题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3篇【导语】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脚夫调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对陕西民歌《脚夫调》的欣赏与学习,激发学生喜爱民歌,感受民歌那“原生性”的质朴美。

2、知识目标:通过聆听、演唱、交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并了解陕西信天游的风格特点,了解本曲节奏方面的基础乐理知识。

3.德育目标:通过对陕西民歌《脚夫调》的欣赏与歌词的理解,揭示了万恶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启发同学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陕北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人民最喜爱的一种山歌形式。

歌词上下两句为一段,上句起兴,下句起题。

用一个曲调反复演唱。

歌曲一开始,连续向上四度的音调,既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又表现了他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下句“为什么我赶脚人儿(哟)这样苦命?”旋律一起即伏,大幅度向下的音调,表现了表现了在黑暗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惆怅无奈凄凉无比的心情。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2.难点让学生熟悉歌曲并且掌握节奏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讨论练习等方法,完成此次教学内容教学教具:地图,大歌谱,视听音响设备.电脑等教学设备。

学法指导:1.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个别回答问题,让其发挥独创精神。

2.启发学生自己探索,通过歌唱表演的方式给予表现机会。

3.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加强师生交流。

预期教学效果:在创造性教学中,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大部分同学都在兴趣中学习音乐知识及课堂内容。

通过师生互动,创造性表演,学生能过在情境教学法中掌握知识和内容。

所以我的预期教学效果力争达到100%教学过程:1.导言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

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的心声。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3篇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3篇

【导语】⾳乐能提⾼⼈的审美能⼒,净化⼈们的⼼灵,树⽴崇⾼的理想。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脚夫调 教学⽬标: 1、能⼒⽬标:通过对陕西民歌《脚夫调》的欣赏与学习,激发学⽣喜爱民歌,感受民歌那“原⽣性”的质朴美。

2、知识⽬标:通过聆听、演唱、交流、表演等活动,让学⽣感受并了解陕西信天游的风格特点,了解本曲节奏⽅⾯的基础乐理知识。

3.德育⽬标:通过对陕西民歌《脚夫调》的欣赏与歌词的理解,揭⽰了万恶旧社会劳动⼈民的苦难,启发同学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活,努⼒学习,振兴中华。

教材分析: 这是⼀⾸陕北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最喜爱的⼀种⼭歌形式。

歌词上下两句为⼀段,上句起兴,下句起题。

⽤⼀个曲调反复演唱。

歌曲⼀开始,连续向上四度的⾳调,既表现了脚夫激动的⼼情,⼜表现了他对⾃由幸福⽣活的渴望和追求。

下句“为什么我赶脚⼈⼉(哟)这样苦命?”旋律⼀起即伏,⼤幅度向下的⾳调,表现了表现了在⿊暗的旧社会,劳动⼈民惆怅⽆奈凄凉⽆⽐的⼼情。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重点培养学⽣的情感和审美能⼒。

2.难点让学⽣熟悉歌曲并且掌握节奏⽅⾯的知识。

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等直观教学⼿段,进⾏讨论练习等⽅法,完成此次教学内容 教学教具:地图,⼤歌谱,视听⾳响设备.电脑等教学设备。

学法指导: 1.⿎励学⽣⾃主参与学习,分⼩组进⾏讨论并个别回答问题,让其发挥独创精神。

2.启发学⽣⾃⼰探索,通过歌唱表演的⽅式给予表现机会。

3.教师与学⽣互动教学,加强师⽣交流。

预期教学效果: 在创造性教学中,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法,⼤部分同学都在兴趣中学习⾳乐知识及课堂内容。

通过师⽣互动,创造性表演,学⽣能过在情境教学法中掌握知识和内容。

所以我的预期教学效果⼒争达到100% 教学过程: 1.导⾔ ⼈民⾳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乐的中⼼部分,要了解中国⾳乐,必须研究民歌。

”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乐艺术。

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劳动⼈民的⼼声。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集)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集)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集)第一单元:音乐欣赏第一课:音乐作品欣赏- 目标: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情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 所需素材:音乐作品CD,音乐欣赏记录表- 活动过程:1. 学生听音乐作品,用音乐欣赏记录表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老师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学生就自己最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表演或朗读自己的欣赏记录。

4.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鼓励学生保持对音乐的积极态度。

第二课:音乐节奏感受- 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和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知识。

- 所需素材:节奏乐曲CD,乐器(如手鼓、编钟)等- 活动过程:1. 学生听音乐并配合乐曲的节奏进行身体动作。

2. 学生用乐器模拟乐曲中的节奏,并与音乐一起演奏。

3. 老师给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音乐节奏符号,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节奏的表示方法。

4.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创作,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5.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节奏。

第二单元:音乐与舞蹈第三课:音乐与舞蹈的基本关系- 目标:了解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音乐与舞蹈的欣赏和表演能力。

- 所需素材:音乐CD,舞蹈视频等- 活动过程:1. 学生观看舞蹈视频,欣赏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2. 学生边听音乐边演示相应的舞蹈动作,老师指导学生舞蹈动作的正确性。

3.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和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4. 学生观看其他组的表演,互相评价和研究。

5.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和舞蹈的表演活动。

以上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集)的内容概要,请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年级音乐课教案(湘版音乐教材)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1、给学生安排座位,向新同学提出上课的教学常规,师生共同遵守。

2、对学生进行音乐课的摸底调查,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3、介绍有关音符的知识,认识音的高低和时值的长短,为视唱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学阶段各学校重视音乐教育的程度不同,使学生的音乐水平差别较大,同时由于六年级的学生都不上音乐课了,很多的音乐基本知识都会忘记,因此,在第一节课让学生重温音符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本课重点是要学生掌握音符的高低和时值,能教准确地唱准C大调音阶。

三、教学方法:讲解、讨论、视唱四、教学过程:(一)组织学生进入音乐室,安排座位。

(二)教学常规讲解,向学生提出上音乐课的要求。

(三)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情况。

(四)认识音符(本环节可以考虑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主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1、音的高低: 1 2 3 4 5 6 7 I2、音名: C D E F G A B C3、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4、音符时值:1 - - - 全音符 4拍1 - 二分音符 2拍1 四分音符 1拍1 八分音符 1/2拍1 十六分音符 1/4拍5、回答问题:请说出以下音符的音高和时值,并把它唱出来。

5 - - - 6. 2 - 7 16、划拍唱出以下的音符和节奏1 32 5 , 1 6 434 ,56 5 4 3 3 ,3 45 54 3 , 1 - - 37、视唱以下旋律,要求节奏和音高都要准确。

1=c 1 2 3 4 | 5 6 7 I | 7 6 5 4 | 3 2 1 3 | 5 3 1 - ‖1=c 1 34 | 5 - | 6 I 7 6 | 5 - | 1 3 4 | 5 - | 6 5 4 3 | 2 - | 1 34 |5- | 6 i 7 6 | 5 . i | 7 i 2 7 | i 6 5 6 | 3 2 | 1 - ‖五、小结本课。

教后记:练习六没有做,因为时间不够,不过这节课我给学生强调了音乐课的常规,如唱歌时要划拍、课堂上要收放自如,敢于提出不懂的地方等等,从效果来看还可以,希望学生能坚持下去。

第一单元唱出心中的歌一、教学内容:1、用课本提供给我们的五首歌曲,组织学生欣赏,教会学生唱他们最喜欢的两首歌曲,为学生提供演唱素材,引导学生大胆、自信地去演唱和表现这些作品。

2、新生刚入学,教师用表演节目的形式向学生介绍音乐课的学习内容、音乐课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打节奏游戏,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了解五线谱的一些知识以及中学生嗓音保护常识。

二、教学目标:1、会唱所教歌曲,并能背唱其中1—2首:《快乐老家》和《啊,朋友再见》2、能大胆、自信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3、能准确把握歌曲情绪,声情并茂地歌唱。

三、教学难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大胆、自信地去演唱和表现这些作品。

四、课时安排:三个课时五、课前准备:用于播放的音乐光碟或磁带、小军鼓、一束花,第三周班级音乐会的课室布置等等。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后记:教师的示范演唱是不可少的,虽然有磁带,但都没有教师的示范那么形象。

第三课时第二单元零点乐队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以台湾民歌《一只鸟仔》为载体,旨在建立一支起点为零的乐队,通过“试奏体验”、“加花添彩”、“登场演练”等三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乐器演奏的全过程,感受器乐演奏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了解乐器演奏过程中“加花”的含义,能与他人合作,为旋律加花,能在演奏中作“即兴创作”。

2、自制打击乐器,设计简单的节奏型参与伴奏,从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悦感。

3、变废为宝,学会制作一件打击乐器,并能参与器乐合奏。

4、口风琴吹奏练习:《划船歌》,让学生通过作品,巩固吸气点,知道连线、同音反复的吹奏方法。

三、教学设计意图:本单元分为三个层次,两个课时。

(由于想让全班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因此本单元实际授课2.5课时)第一课时:重点是为旋律加花,也是难点。

一是将全曲的旋律,根据需要分合演奏;二是在句逗处进行简单的填空加花,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教师不要讲太多理论。

第二课时:“登场演练”是班级零点乐队组建后的全面展示,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发现身边的“乐器”,变废为宝,自制一件打击乐器敲打出节奏,以此检验出学生器乐演奏和创编能力,唤起学生学习乐器的欲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发现音乐、表现音乐,热爱生活。

第三课时:继续“登场演练”,让每个同学都有表演的机会。

口风琴吹奏练习:《划船歌》,让学生通过作品,巩固吸气点,知道连线、同音反复的吹奏方法。

四、教学准备:第一课时结束时,布置学生观察身边哪些废品可制成打击乐器,每人自制一件打击乐器,第二课时时带来。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教师用歌声向学生问好。

(二)复习唱歌的呼吸。

(三)导入新课:请学生欣赏教师用钢琴弹奏两段旋律,让学生感受乐曲旋律的不同。

以此导入新课内容。

(四)新授“为旋律加花”。

1、欣赏乐曲《一只鸟仔》,听录音,再欣赏教师用口风琴演奏,思考乐曲如何分乐句。

2、为旋律加花。

(旋律的加花方法有三种,这里重点给学生掌握第一种)A、旋律的加花重复,如课本12页的例子。

做法:围绕主旋律音加进其他音,使主旋律更为丰富多彩。

B、尝试为旋律加花。

(1)教师弹奏旋律,让学生熟悉后,为旋律示范加花,再让学生尝试加花。

2 3 │ 2 3 2 1 │ 2 0 5 5..│ 2 0 0 │6. 2 │ 6. 1 6 5..│. 5. 0 0 │..│ 2 0 5 61 2 │ 1 2 1 6.│ 1 0 5 5..│ 1 0 0 │2 2 │ 6. 1 6 5..║..│. 5 5..│ 2 5 6(2)教师用口风琴弹奏主旋律,学生为旋律加花,重在感受。

(3)请个别学生与老师一起合作为旋律加花。

3、阅读课本12页的打击乐设计,教师给学生演示各种打击乐器,启发学生可以用生活中的废品做成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小结本课,布置作业:自制打击乐器,以宿舍为单位成立乐队,自选课本的曲目进。

进行练习,下周演示。

教后记:为旋律加花的导入原来不是这样安排的,在三班上课时突然来的灵感,经过讲课,感觉挺好的。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用旋律对答问好。

(锻炼学生的即兴编曲能力,30秒)师: 2/4 5 5 3 5 6 5 —║|同学们好。

(二)复习旧课,为旋律加花。

(5分钟)1、师:上周我们学习了为旋律加花,让我们合作,老师弹奏《一只鸟仔》,同学们为旋律加花。

(师生互动) 2、请个别同学与老师合作,即兴为旋律加花,对学生的表现教师给予肯定。

(彰显个性,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也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的巩固)(三)导入新课。

(6分钟)1、师:旋律加花,使旋律更丰富,除了这些办法外,我们还可以加入其他乐器的伴奏,使旋律更丰富多彩,更饱满。

2、欣赏器乐合奏《一只鸟仔》、《雪绒花》(屏幕显示并播放音响),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为乐队如何合作做个铺垫,2分钟)3、师:除了这些打击乐外,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物品可以利用起来做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高年级同学也尝试用废品做成打击乐器与其他乐器合奏,使旋律更富层次感。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他们演奏的片段。

(播放片段,教师作简单介绍,树立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

)(2分30秒)4、上节课我们已经布置了“发现身边的乐器,变废为宝”。

不知同学们准备得怎样?(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宣传环保。

)(五)新课:乐队演示。

1、除了给旋律加花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使音乐更富于层次感、更好听?2、引导学生说出用多种乐器一起演奏或用乐队演奏使音乐更富于层次感、更好听。

3、欣赏器乐合奏《一只鸟仔》(屏幕显示并播放音乐),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为乐队如何合作做好铺垫)4、提问学生是否渴望组建自己的乐队,演奏自己心仪的曲目?(学生回答后追问)你觉得组建乐队会遇到什么困难?(学生自由谈)。

5、欣赏高年级同学音乐课上组建乐队进行演奏的三个录像片段,提问:乐队给你们带来哪些新鲜感受?(播放录像片段,教师作简单介绍,树立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

)6、欣赏后请个别学生谈谈感受。

7、教师小结,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新课:乐队表演。

1、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简要说明。

(检验和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宣传环保。

)2、布置本课任务:(1)请学生以宿舍为单位,成立起点为零的乐队,为乐队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设计伴奏音型,可以考虑为旋律加花,考虑乐器的分合演奏,合奏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

(3)聘请文娱委员当临时小记者,采访每个队的命名情况。

(4)十分钟后,由同学们推荐两到三个乐队进行表演。

(5)教师郑重宣布乐队成立。

3、各乐队排练,教师到各队进行辅导。

4、文娱委员作为小记者给同学介绍各乐队的命名情况,对一些命名有创意的宿舍给予肯定。

(体现学生的集体观念)5、由学生推荐乐队进行表演,每个乐队表演结束后,师生点评。

(充分肯定,通过师生点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点评和引导学生点评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A、旋律的流畅程度:流畅、优美动听等。

B、同学之间的配合程度:配合完美、配合默契等。

C、节奏、乐器的编配:旋律有分有合,节奏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D、乐器制作:富有新意,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强。

E、乐器演奏能力,综合能力。

F、对表现音乐的信心,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G、所选曲目适合同学演奏,百花齐放,各有特色。

H、乐队在表演时是否加花等等。

6、选出一个问题比较多的乐队在老师和同学点评后现场进行修改演奏。

(让学生感到学无止境,激励学生的进取心)(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各小组零点乐队的精彩表演,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几回闻”!美妙的旋律来自于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来自于同学们对音乐的深刻感受和无比热爱!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关心乐队的发展,像女子十二乐坊一样走出国门,把中国的音乐文化带向世界。

教后记:虽然本课是零点乐队第二节课的表演,但学生的兴致未减,说明这样的活动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的。

第三单元美妙的人声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以聆听声乐作品为中心的欣赏课,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欣赏曲。

精选了《回声》、《闲聊波尔卡》、《跳蚤之歌》、《春雨》、《清晨,我们踏上小道》、《游击队歌》、《祖国,慈祥的母亲》等八首精美的声乐作品。

第二部分是知识点,人声的分类,通过教师的板书让学生掌握;声乐的演唱形式通过欣赏以上八首声乐作品,通过探究、听辨等教学活动来完成。

第三个知识点是作曲家贺绿丁的简介,让学生阅读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