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合集下载

专题25 虽有佳肴(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5 虽有佳肴(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5 虽有佳肴(2022·山西·统考中考真题)在班级举办的“善学精思”交流会上,启慧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选自《论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1.辨其音·走进文本: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好”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好.语似珠B.好.学不倦2.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翻译:,。

3.悟其理·丰富思想:《礼记》中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请摘抄下面诗中告诉了我们“至道”的诗句,并将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批注在相应位置。

4.取其精·学以致用:《论语》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果要选择其中一句作座右铭,你会选择哪句?为什么?温馨提示:①座右铭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②可以选自以上材料,也可以是《论语》中的其他语句。

【答案】1.B 2.不也很快乐吗?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3.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批注: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要用乐观的精神看待社会人生。

4.示例一:座右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理由:我以此句为座右铭是为了警醒自己学习时要边读书边思考。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只有将“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能学得扎实深刻。

《虽有嘉肴》阅读练习及答案

《虽有嘉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12分)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4分)
(1)虽.有佳肴(2)不知其旨.也
(3)学.学半(4)不知其善.也
12、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知其旨.也
B、虽有嘉肴.
C、教然后知困.
D、教然后
..知困
1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4、学完本课后,对你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启发呢?请结合自身实际具体谈一谈。

(2分)
答案:
11、(1)即使(2)甘美(3)教(4)好处12、B
13、略14、略。

《虽有嘉肴》测试卷及答案

《虽有嘉肴》测试卷及答案

《虽有嘉肴》课文翻译① 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④故曰:教学相长也。

⑤《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7.《虽有嘉肴》语言有何特点?文言文阅读。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节选自《〈论语〉十二章》)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知其旨也(2)然后能自强也(3)温故而知新(4)思而不学则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课文翻译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④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⑤《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虽有嘉肴》试题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以“嘉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亲身学习的重要性,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说理浅显易懂。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2.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什么作用?引用论证。

《虽有嘉肴》《古之学者为己》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题)

《虽有嘉肴》《古之学者为己》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题)

《虽有嘉肴》《古之学者为己》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题)二、阅读(满分60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

(12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正义》)【乙】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

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①秋登②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选自《颜氏家训》)【注释】①华:huā,花。

②登:进用,这里指摘取。

9.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弗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B.故曰:教学相长也公问其故(《曹刿论战》)C.但能说之也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D.行道以利世也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10.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12.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4分)(1)【甲】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________.【乙】文开篇则用对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________。

(2分)(2)请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谈谈求学的真正意义。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12分)9.C,2分。

10.(1)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2)讲解谈论文章(讲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涵养德行,以利于事(修身利行),就好比摘取秋果。

《虽有嘉肴》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虽有嘉肴》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教学相长(节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②教学相长()③虽有至道()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翻译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曰:教学相长也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 _与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

4 .(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比继而引入“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_________ ”这个结论。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

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1.①Zh I;味美②Zh a ng;增加,促进③虽,SU 1; 即使;道理,d a o;道理④k U n;困惑,理解不透2.① 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

②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道理。

3.教;学;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4.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教学相长。

二、2017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题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0-13题【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虽有佳肴》练习

《虽有佳肴》练习

《虽有佳肴》练习一、(2019年福建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乙)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

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前承示谕③:“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

”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

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④,乃得全功。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⑤,功必倍之。

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

②奉思:思念。

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

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

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________)(2)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 (3)诚能如是.(________) (4)令心意不驰走.(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B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C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D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4.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二、(2019年内蒙古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①而弗牵,强②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节选自(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③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八下语文文言文《虽有嘉肴》精选题含答案

八下语文文言文《虽有嘉肴》精选题含答案

《虽有嘉肴》精选题含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不知其旨.也旨:__________(2)学.学半学:__________(3)讲信修.睦修:__________(4)故人不独亲.其亲亲:__________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乙]文所表述的儒家大同社会的核心是“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4、请根据[甲][乙]两文中的划线句简要概括两篇短文句式的共同特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分)(1)味美(2)同“教”,教导(3)培养(4)以……为亲2、(6分)(1)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八下语文《虽有嘉肴》精选题含答案

八下语文《虽有嘉肴》精选题含答案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 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 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 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大道之行也》)
1、请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不知其旨也
旨:_味__美_________
(2)学学半
学:_同__“__敩__”__,__教_ 导
(3)讲信修睦
修:_培__养_________
(4)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_以__…__…__为__亲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节选自《孟涂文集》) [注]奚:怎么。
1、请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虽有嘉肴
嘉:_美__味__的_____
(2)不知其旨也
旨:_味__美_______
(3)然后能自强也 自强:_自__我__勉__励___
(4)非问无以广识 广:_增__加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有嘉肴》)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 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 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 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 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 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 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相长(节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②教学相长()③虽有至道()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翻译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曰:教学相长也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 _与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

4 .(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比继而引入“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_________ ”这个结论。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

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1.①Zh I;味美②Zh a ng;增加,促进③虽,SU 1; 即使;道理,d a o;道理④k U n;困惑,理解不透2.① 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

②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道理。

3.教;学;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4.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教学相长。

二、2017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题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0-13题【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②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③,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 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远视, 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 过了一段时间。

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 写的琴曲名。

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⑵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12.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分)A. 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 甲文谈了 “教学相长”的观点, 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A. 其此之谓乎B. 弗学,不知其善也 丘未得其为人也。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C.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D. 学而不思则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丘得其为人,黑而长 (3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13.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

(3分)答案:10.B(B项的两个“学”都是“学习”之意。

A项中的“其”字第一个是表示推测的语气;第二个是代词。

C项中的“反”字第一个是“反语”之意,第二个通“返”;D项中的“而”字第一个表示转折,第二个表并列关系。

)11.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

⑵我已经熟悉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法(技巧)。

12.D (他并没有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而是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13.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后之知不足。

”三、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选自《孟涂文集》)【注释】①[奚]怎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③知困,然后能自强也④故曰:教学相长也⑤非问无以广识⑥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2)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标出停顿。

(每句标一处)①教然后知困②君子学必好问(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学学半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和【乙】论述了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的关系。

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甲】文:【乙】文:。

答案:10.( 1)①美味的②好处③勉励自己④促进⑤增加⑥ 有时(2)①教/然后知困②君子学/必好问(3)①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②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四、2017年六盘水市中考题阅读古文,完成11-15题(16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 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 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 规。

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①中(Zh Cng )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輮(r cu ):通 “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

④参: 通“叁”,多次。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⑴不知其旨也()⑵然后能自强也( ) ⑶学不可以已()⑷故木受绳则直(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4)教与学 学与问们要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甲文:实践出真知乙文:我分)辍耕之垄上则知明而行五过矣。

虽有槁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分)其此之谓乎?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4. 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 ;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 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分)15 .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分) 答案:11. ( 4分,每小题1分)⑴甘美⑵勉励⑶停止⑷所以,因此12. ( 2 分)C13. ( 4分,每小题2分)⑴《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 道理吧!⑵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A. 輮使之然也 B. 不知其善也 C. 虽有嘉肴 D. 学而不思则罔 13.翻译下列句子( ⑴《兑命》曰:“学学半 (2 (414.(2分)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15.( 4 分)五、(2016永州改编)阅读《虽有嘉肴》一文,完成1〜4题。

(15 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1)不知其旨也(甘美)⑵虽有至道(道理)⑶然后能自强也(勉励)⑷学学半(教)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B.文章首先通过比喻引出“弗学,不知其善”,接着论述教与学的重要性及辩证关系,最后才归纳出“教学相长”这个中心。

C.“学学半”运用引用论证,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 的观点,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D.本文为新时期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师生应多互动,学生要自主学习,才能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

【解析】B项文中用的是类比手法,将“嘉肴的美味”与“道理的好处”进行类比,并没有用比喻手法,表述错误。

故选 B 项。

4. “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4 分)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的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是主从关系。

【解析】“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学学半”是指“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从这里可以看出,它们都是论述“教”和“学”之间的关系。

从论述的角度分析,“教学相长”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论述的,而“学学半”只是从“教”这一个方面来论述,这是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二者的关系可依据对全文的理解来回答,“教学相长”是全文的中心,“学学半”是为了突出这个中心而引用的,因此二者是主从关系。

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