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中国七大古都中殷
河南介绍导游词参考范文

河南介绍导游词参考范文从夏朝至宋朝,河南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
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河南介绍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河南介绍导游词1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国家5A级旅游景区8项11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鸡冠洞。
世界地质公园4处:中岳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洛阳龙门、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林虑山、青天河、神农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最佳旅游时间是秋季.河南省辖18个省辖市,其中地级市17个、省直管市1个,5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8个县。
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
洛阳(十五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郑州(五朝古都)、安阳(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
夏代先后在夏邑(今商丘)、偃师二里头(今洛阳)、阳城(今郑州)等附近建都。
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后来迁到“殷”(今安阳),自夏而金的4000年间,有1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长达3200余年。
每当中国内乱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争之地,“中国”的名称就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带的国家。
关于河南历史文化的作文

三一文库()〔关于河南历史文化的作文〕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
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这里曾孕育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李耳、庄子,政治家商鞅、李斯,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文学家韩愈,哲学家程颢、程颐,民族英雄岳飞以及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邓颖超等历史名人1000多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就占有三个(洛阳、开封、安阳)。
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曾上演过一幕幕历史活剧,诸如武王伐纣、周公营洛、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群雄逐鹿、刘邦项羽对峙、光武刘秀兴汉、曹魏中原称雄、隋末瓦岗暴动、赵匡胤陈桥兵变、岳飞抗金鏖兵、李自成中原血战、京汉“二七”风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光辉灿烂,从南召县云阳镇发现的古人类臼齿化石,连同渑池、许昌、安阳等地出土的各种旧石器,证明距今四五千万年前这里已有人类居住。
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在新郑县境),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渑池县境),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这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迄今已发现千处之多。
说明河南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已达到一定的高度。
自有史以来,夏王朝在河南建都的地方有阳城(登封)、阳翟(禹县)、帝丘(濮阳)等地。
商朝7次迁都,4次都在河南境内,安阳殷墟是著名的商代后期都城遗址。
西周以洛阳为东都,营造为王城和成周城,在河南境内分封的诸侯国有数十。
春秋时期,境内属秦、晋、楚、宋、卫、郑、陈、蔡诸国。
战国时属韩、魏、赵、楚之疆。
秦统一中国后,设郡、县。
河南分属三川、颍川、南阳、河内、陈郡、东郡和砀郡7郡。
西汉承秦制,仍设郡、县两级,并实行分封诸侯王国与中央直辖的郡交错分布。
为了加强对郡、国的控制,又将全国分为司隶校尉部及13州刺史部,实际是监察区。
河南分属司隶校尉部及豫、兖、荆、冀4州管辖,设有弘农、河内、河南、颍川、汝南、陈留、南阳和魏郡及淮阳和梁国2个诸侯王国。
中国历朝都城一览(完整版),历史知识必备(强烈建议收藏)

中国历朝都城一览(完整版),历史知识必备(强烈建议收藏)都城,古代指帝王建都、封邑或称帝之城,也指诸侯国、封国的都城。
又称京城、国都、京师,今称首都。
夏朝阳城(河南登封)、安邑(山西夏县)、阳翟(河南禹州)、斟鄩(河南偃师)、商丘(河南商丘)、帝丘(河南濮阳)、纶城(河南商丘东)、原(河南济源)、老丘(河南开封杜良乡)、西河(河南安阳)商朝亳(河南商丘)--南汤,嚣(河南郑州)--仲丁,相(河南安阳)--河甲,耿(山西河津)--祖乙,庇(山东郓城)--祖乙,陈留(河南开封)--南庚,奄(山东曲阜)--南庚,殷(河南安阳)-- 盘庚,朝歌(河南淇县)--纣王西周岐周(陕西宝鸡)、丰京(陕西西安)--文王,镐京(陕西西安)--武王,成周(河南洛阳)--成王,犬丘(陕西咸阳)--懿王东周洛邑(河南洛阳)春秋诸侯:鲁-- 曲阜(山东曲阜),齐--营丘(山东临淄),宋--商丘(河南商丘),陈--宛丘(河南淮阳),卫--沫(河南淇县),蔡--上蔡(河南上蔡),曹--陶丘(山东定陶),晋--绛(山西翼城),秦--雍城(陕西凤翔),楚--郢(湖北江陵),郑--新郑(河南新郑),燕--蓟(北京),吴--吴(江苏苏州),越--会稽(浙江绍兴)战国七雄:齐--营丘(山东临淄),楚--郢(湖北江陵)、陈(河南淮阳)、寿春(安徽寿春),燕--蓟(北京)、韩--郑(河南新郑)、魏--大梁(河南开封)、赵--晋阳(山西太原)、邯郸(河北邯郸)、秦--咸阳(陕西咸阳,公元前350年自栎阳迁都于此)秦朝咸阳(陕西咸阳)西汉洛阳--河南洛阳(前202年)栎阳--陕西西安阎良区(公元前202年至200年)长安--陕西西安(公元前200至公元8年)新朝常安--陕西西安(王莽建立新朝,改长安为常安)东汉洛阳--河南洛阳许昌--河南许昌(196年,献帝迁都于此)三国魏--洛阳(河南洛阳,220年曹丕建)蜀--成都(四川成都,221年刘备建)吴--建业(江苏南京,222年孙权建)西晋洛阳(河南洛阳, 265年司马炎建)东晋建康(江苏南京,317年司马睿建)十六国成汉--成都(四川成都,李雄于304年建)前赵--长安(陕西西安,匈奴族刘曜于318年建)后赵-- 襄国(河北邢台)、邺(河南安阳,冉闵于350年建)前秦--长安(陕西西安,氐族苻健于351年建)后秦--长安(陕西西安,羌族姚苌于384年建)西秦--苑川(甘肃榆中,鲜卑人乞伏国仁于385年建立)前燕--邺(河南安阳,鲜卑人慕容氏于357年建)南燕--广固(山东益都,鲜卑人慕容德于398年建)北燕--龙城(辽宁朝阳,冯跋于409年建)西燕--长子(山西长子,鲜卑人慕容冲于385年建)前凉--姑臧(甘肃武威,张轨于314年建)后凉--姑臧(甘肃武威,氐人吕光于385年建)南凉--乐都(青海乐都,鲜卑人秃发乌孤于397建)北凉--张掖(甘肃张掖,段业于397年建)西凉--酒泉(甘肃酒泉,李高于400年建)夏--统万城(陕西靖边,匈奴族赫连勃勃于407年建)代--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鲜卑人拓跋漪卢于313年建)南朝宋--建康(江苏南京,420年承晋)齐--建康(江苏南京,479年承宋)梁--建康(江苏南京,502年承齐)陈--建康(江苏南京,557年承梁)北朝北魏--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386年建)、平城--(山西大同,398年迁于此)、洛阳--(河南洛阳,494年迁此)东魏--邺(河南安阳,534年建)北齐--邺(河南安阳,550年承东魏)西魏--长安(陕西西安,534年建)北周--长安(陕西西安,556年承西魏)隋朝大兴(陕西西安,581年承北周)洛阳(河南洛阳,炀帝605年建)唐朝长安(陕西西安)洛阳(河南洛阳)武周神都洛阳(河南洛阳,683-706年,武则天)五代梁--开封(河南开封,朱温于907年~923年定都,其中909年-913年建都洛阳)。
中国七大古都的简单介绍

即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
记忆口诀: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 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 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 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 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白居易在《隋堤柳》诗中写道: “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 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 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 絮如雪。”从中能够想象那时的开 封是何等的壮观美丽。
文代
豪文
苏 轼 等
学 家 司
河 南
都马开
写 过 赞
迁 , 唐
封 ,
美代 这
开的 座
封著 古
的名 城
诗诗 的
赋人 历
。李 史
43.4
13
层 , 高 米 。 小 雁 塔 及 其
建 于 唐 代 景 龙 年 间 。 塔 原 有
15
是古
都 西 安
年 ) ,
大 雁
塔 的 玄
象 征 。
奘 为 藏 经 典 而 修 建 , 塔 身 七 层 , 通 高
是 西 安 市 著 名 的 旅 游 景 点 。 唐 代 永 徽
652 64.5
三
米 。 被 视
白文
、化
杜时
甫常
、让
白人
居品
易味
,不
宋尽
代。
的汉
清明上河图
悠悠文化宋都情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 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也是继唐代以后科技、文化、艺术发展 的又一鼎盛时期,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正 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等 历史名人,都曾在开封留下光辉的足迹,他们的丰功伟绩,作为民族文
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位置

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位置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毫(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干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京(元明清)西安(汉唐)南京(南朝各代, 那时叫建康或金陵)杭州(南宋)洛阳(北朝各代)沈阳(后金, 清朝入关前)广州(南粤王)成都(蜀, 后蜀)大理(在理国)兰州(西夏)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
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
京都既是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其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
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
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①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②京都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利政令四达,制内御外;③京都应选择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国家长治久安。
历史上任何政权都城位置的选择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上述三方面条件,而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相对有利的地点,所以都城的选定往往反映该时期总的形势。
反之,都城一旦确定,也对整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夏代是中国国家形成的标志,也是中国都城出现的开端。
传说中的夏都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安邑(今山西夏县东北)、斟(今河南登封西北)、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原(今河南济源西北)、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西河(今河南汤阴东北)等地。
分布在豫西颍河上游、伊洛盆地、豫北和晋南汾河下游、涑水地区,迁移不定。
195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发现两个工程量很大的宫殿建筑基址,以及普通居址遗址、作坊遗址、窖穴和墓葬群,与夏文化时代相当,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座都城。
河南名人事迹

河南名人事迹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这里曾孕育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李耳、庄子,政治家商鞅、李斯,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文学家韩愈,哲学家程颢、程颐,民族英雄岳飞以及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邓颖超等历史名人1000多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就占有三个(洛阳、开封、安阳)。
河南,一个历史悠久地让无法理解时间源头的地方。
不知何时,却成了世界眼里的旧中国,中国人眼里穷乡下,三十一个省份眼里的穷亲戚;不知何时,河南,站在中国的省份兄弟中,需要蜷缩着身子,低垂下头颅。
在大家庭的夹缝里低三下四。
不为别的,就因为你的名字叫河南。
作为一名河南人我们应对家乡的文化有信心,我们要让别人了解河南,就先要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我们的家乡的名人事迹,这也就是我们进行这项研学的目的,爱家乡、先了解家乡。
一、政治领域的名人事迹1、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
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
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在位执政十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
秦国贵族多怨。
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
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嬴驷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
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中国古代各朝代都城

中国古代各朝代都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元朝(公元1271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应天,今江苏南京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古代地名对照表:扬州(广陵,江都)南京(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开封(历史上又称“汴梁”,“汴州”东京)、洛阳(古又称“洛邑”东都)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北京(今北京,历史上称为“燕京”、“北平”)安阳(西河,殷都,邺城)郑州(亳都、隞都)杭州(临安)背诵口诀夏禹定都在阳城,先毫后殷莫忘商。
中国各朝代都城

中国各朝代都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由于春秋时期诸侯国上百个,数量太多,比如鲁国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
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
吴国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
越国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
只说战国的,齐国为临淄(今今山东淄博临淄区)。
楚国为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燕国为蓟(今北京城西南)。
韩国为宛(今河南南阳)。
赵国为邯郸(今河北邯郸)。
魏国为大梁(今河南开封)。
秦国为咸阳(今陕西咸阳)。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
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晋、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阳。
十国:吴国,都城在扬州,今江苏扬州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是我們的先民生活和創業的地方。
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在這裡建都,中國七大古都中:殷商古都安陽、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都位於河南境內,此外還有商丘、南陽、鄭州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遠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原人民就創造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仰紹文化”和“龍山文化”。
洛陽龍門石窟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
開鑿於北魏孝文帝(西元494年)前後,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
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體現出藝術造詣。
奉先寺是最大的一個石窟;賓陽洞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有11尊大佛像;萬佛洞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僅一寸,或幾釐米高,計有1500多尊;古陽洞是開鑿最早的一個窟,洞內小佛龕琳瑯滿目,雕刻精巧。
亮點:拜盧舍那佛,目睹武則天的尊容,去古陽洞觀賞北魏書法珍品。
雲臺山集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於一身。
春來冰消雪融、萬物復蘇、小溪流水、山花爛漫,是春遊賞花、放鬆休閒的好去處。
夏日鬱鬱蔥蔥的原始次生林,豐富獨特的飛瀑流泉,造就了雲臺山奇特壯美、如詩如畫的山水景觀,更是人們嚮往的旅遊避暑勝地。
秋季來臨,層林盡染、紅葉似火,登高山之巔,觀雲台秋色,插茱萸、賞紅葉,遙寄情懷。
冬季到來,大自然又把雲臺山裝扮的銀裝素裹、冰清玉潔,但見群山莽莽蒼蒼、雄渾奇勁,不到東北就可領略到壯美蒼茫的北國風光。
亮點:在紅石峽觀賞中原地區少有的丹霞地貌景色。
黃帝故里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聖地並有7個中華之最:中華第一樹→古棗樹、銀杏樹、國槐、松柏蒼鬱參天。
盤龍二石坊跨甬道南北峙立。
中華第一橋→軒轅橋古樸典雅,姬水河潺潺橫流,乾坤晷盤屹立中道。
中華第一碑→華夏祖石碑立於前門東側,展示中華人文薈萃。
中華第一祠→黃帝故里祠。
中華第一大帝→軒轅黃帝塑像,位於正殿中央。
兩配殿為黃帝元妃嫘祖、次妃嫫母像。
中華第一鼎→黃帝寶鼎置於中宮,高6.99米,直徑5米,重24噸。
其它愛鼎、壽鼎、財鼎、仕鼎、安鼎、豐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
四周回廊掛有當代名人歌頌黃帝功德的楹聯。
中華第一宮→軒轅宮,丘高19米,長100米,為地穴覆土式建築,寓意黃帝出生地。
天下功夫出少林要探訪,領略正宗的少林功夫,一定要到河南登封少林寺。
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西元527年)。
孝昌三年,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到少林寺傳授禪宗,被稱為初祖,少林寺遂有禪宗祖庭之稱。
唐初,李世民在討伐王世充的戰鬥中,少林寺和尚助戰有功,於是少林寺遂被稱為“天下第一名剎”。
現在寺內各殿都有很多文物。
其中最有價值的是寺中的壁畫,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羅漢毗盧圖”,色彩艷麗、構圖和諧,衣袂飄飄,展示了唐代壁畫的極高水準。
※【獨家安排】人間仙境~太行山大峽谷(林州大峽谷)號稱南太行集國家5A景點、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最美十大峽穀、中國文聯寫生基地、國家地質公園、太行山核心景區美譽於一身。
南北長100華裡,東西寬2.5華裡,海拔800—1739米,相對高差達1000米以上,境內群山拱翠,斷崖高起,陽剛勁露,台壁交錯,蒼溪水湍,流瀑四掛,峰、巒、台、壁、峽、瀑、嶂、泉姿態萬千,是「北雄風光」的典型代表,素有「百里畫廊」之美譽。
※【精心安排】※【開封府】是以宋代開封府衙為原型重新修建的文化景區。
※中國歷史上最為典型、最為優秀的城門【麗景門】。
※【鄭東新區】概念規劃榮獲中國首個“城市規劃設計傑出獎”。
※鄭州著名建築【河南藝術中心】由五個橢圓體和兩片翻卷上升的藝術牆組。
※【包公祠】包公家訓、包公書法手跡等反映包公生平的物品,感受包青天清廉高尚的品德。
※【鐵塔】是中國保存至今最早、最高的一座琉璃磚塔。
※【七盛角】就像丽江古城的四方街,成都的宽窄巷子,充满小资的情调※【特別贈送】(1)每人一天一瓶礦泉水!(2)在武術之鄉少林寺您可以欣賞到精湛絕倫的少林武術。
近距離感受武術的魅力。
※【航班參考】以下為本行程預定的航班時間,實際航班以團體確認的航班編號與飛行時間為準。
班機編號起飛城市抵達城市起飛時間抵達時間CZ-3024 桃園鄭州11:50 14:20CZ-3023 鄭州桃園08:20 10:50鄭州: 5星★★★★★鄭州裕達國貿酒店◆第一天桃園鄭州(車程1.5小時) 新密集合於桃園國際機場,由登峰領隊為貴賓們辦理登機手續後,隨即搭乘豪華客機飛往鄭州。
【鄭州市】河南省省會,位於黃河以南25公里。
鄭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早在3500年前,就是商王朝的都邑。
鄭州出土的青釉瓷罐是中國最早的原始瓷器。
抵達後參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在中國大地上蜿蜒曲折,奔騰千里,穿過青藏高原、黃土高原,挾帶著滾滾黃沙,濁浪排空,在孟津沖出了最後一段峽穀,奔湧向廣闊的華北平原,ㄧ分為中下兩遊。
【黃帝故里】中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聖地,是中華始祖黃帝出生的地方,始建于漢魏,分成:廣場區、故里祠區、鼎壇區、藝術苑區、軒轅丘區。
其中有7個中華之最:中華第一古棗樹、銀杏樹、國槐、松柏蒼鬱參天。
中華第一橋–軒轅橋古樸典雅,姬水河潺潺橫流,乾坤晷盤屹立中道。
中華第一碑–華夏祖石碑立於前門東側,展示中華人文薈萃。
中華第一祠–黃帝故里祠。
中華第一大帝–軒轅黃帝塑像,位於正殿中央。
中華第一鼎–黃帝寶鼎置於中宮,高6.99米,直徑5米,重24噸。
其他分別為愛鼎、壽鼎、財鼎、仕鼎、安鼎、豐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
中華第一宮–軒轅宮,位於軒轅丘內,丘高19米,長100米,為地穴覆土式建築,寓意黃帝出生地。
早: X 午: 機上享用晚: 豫菜風味RMB80住宿:淮5星★★★★★承譽德酒店或同級◆第二天新密/ 登封【少林寺、龍門石窟、麗景門外觀、明清一條街】/ 洛陽【登封市】位於河南省中部,穎河上游並有武術之鄉之稱。
【少林寺】以佛教禪宗祖庭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而著稱,山門上方橫懸康熙禦題長方形黑金字匾額,上書“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禦筆之寶”六字印璽。
天王殿以供奉象徵“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而得名。
道路兩旁就是蒼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廊內陳列有從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稱。
大雄寶殿與天王殿、藏經閣並稱為三大佛殿。
殿內供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懸掛康熙皇帝禦筆親書的“寶樹芳蓮”四個大字。
鐘樓、鼓樓坐落在兩側,東面為鐘樓,西面為鼓樓。
立雪亭建於明代,殿內神龕中現供奉達摩祖師的銅坐像,是在西元1531年所鑄。
千佛殿又名毗盧殿,殿內的壁畫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畫中的珍品。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與理事的地方。
【塔林】是少林寺歷代高僧的墳墓,塔內一般安葬死者的靈骨或生前衣缽。
因塔數目很多,散佈如林,故名塔林。
塔林是我國現存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古塔群,共有歷代的磚石墓塔240餘座,塔林有一、三、五、七共四種,最高可達15米,造型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圓形、柱形、錐體、瓶體、喇叭體等。
按佛制,只有名僧、高僧圓寂後,才設宮建塔,刻石紀志,以昭功德。
所以塔的形制層級、高低大小、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不同,都體現著逝者生前在佛教中的地位、成就和威望高低。
【少林武術表演】在此可觀看精湛絕倫的武術表演,有些和尚是護寺武僧,他們是精通各種武器和善於赤手空拳的武術家。
【龍門石窟】中國三大藝術寶庫之一,洛陽石窟的美,美於佛在人心,龍門石窟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後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等歷時總共400餘年,現存石窟1280個,窟龕2345個,題記和刻碑3600餘件,大小佛像97000餘座,最小的佛像側僅2公分。
最大的則是奉先寺的盧舍那佛,高17.14米,為一代女皇武則天為自己歌功頌德,仿造自己面貌所造,展示了古代中國藝術的高超成就,被譽為「東雅典娜」,延著遊覽步道而行,可發現北魏佛像多半清瘦秀麗,唐代開鑿的佛像則圓潤豐腴,顯示各朝代殊異的審美觀,儼然是一座天然石刻博物館。
古陽洞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而規模宏大的一座石窟。
藥方洞始建於北魏晚期,經東魏和北齊,至唐初仍有雕刻,藥方洞是龍門具有北齊造像風格的唯一大型洞窟。
【麗景門外觀】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典型、最為優秀的城門,最早始建于隋代。
據《唐兩京城坊考》記載,東都皇城西面有兩門,南曰麗京門,北曰宣輝門。
是洛陽古城的西大門。
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麗京門繳槍投降。
解放洛陽時,其它城門都攻破,唯有麗京門久攻不下,國民黨被圍自動投降,麗門城樓屢經毀敗、屢經修復。
今日麗京門,由城門樓、甕城、箭樓、城牆和麗京橋(古時為吊橋),護城河等組成。
【明清一條街】古城內店鋪林立,商賈雲集,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註】若遇電瓶車無預警停駛無法退費處理,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早: 酒店內午: 永泰素齋RMB50 晚:洛陽半水席RMB80住宿:5星★★★★★友誼賓館或同級◆第三天洛陽/ 焦作【雲臺山風景區含環保車、紅石峽、茱萸峰、玻璃棧道】/ 安陽【焦作】位於太行山的南麓,這裏物產豐富,景色優美,自古就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國是一處以太行山岳豐富的水景為特色,以峽穀類地質地貌景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內涵,集科學價值與美學價值於一身的科普生態旅遊精品景區,因山勢險峻,峰壑之間常年雲鎖霧繞而得名雲臺山。
雲臺山景區坐擁極品山水,涵養深厚文化,紮根太極聖地,盛產懷藥藥材,是一處山水養眼、文化養心、太極養氣、醫藥養生、民俗養性的中國養生地。
雲臺山以山稱奇,以水叫絕,因峰冠雄,因峽顯幽,占盡山水風韻,冠絕天下奇景。
雲臺山集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於一身,是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綜合型風景名勝區。
這裡群峽間列、懸崖長牆、崖台梯疊的獨特地貌被稱為“雲台地貌”,是新構造運動的典型遺跡,是中國地貌家庭的新成員,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美學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2005年3月,地質學家在雲臺山發現了34億年前的鋯石,這是在中原地區的首次發現。
雲臺山以其峽穀縱橫、層崖疊嶂、泉瀑飛瀉、山峻林密的自然景觀,成為中國第二地形階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2004年雲臺山被評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紅石峽】華夏第一奇峽紅石峽又名溫盤峪,景區集秀、幽、雄、險于一身,容泉、瀑、溪、潭于一穀,素來享有“盆景峽穀”的美譽。
峽谷深68米,外曠內幽,奇景深藏,兩岸峭壁山石秀麗,仿佛鬼斧神工雕鑿而成的一個巨大盆景,又似名山大川的濃縮,園林專家稱之為“自然山水精品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