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设备》实训报告

合集下载

网络设备与互联技术实训报告

网络设备与互联技术实训报告

网络设备与互联技术实训报告通过本次网络设备与互联技术实训,旨在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现代网络设备的操作和配置,了解网络互联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升学生对网络设备和互联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基础。

二、实训内容1. 网络设备操作:学生通过本次实训学习了如何操作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包括设备的开关机、连接、配置等基本操作。

2. 网络设备配置:学生学习了如何进行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包括IP地址设置、子网划分、路由配置、VLAN配置等内容。

3. 互联技术应用:学生了解了网络互联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VLAN、访问控制列表、虚拟私人网络等技术的实际应用。

三、实训过程1. 学生分组进行实训:学生分组进行实训,每个小组配备一套完整的网络设备和实验材料,进行实际操作和配置。

2. 实训指导和辅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3. 实训成果展示:学生通过实训成果展示,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他们的实际操作和配置成果。

四、实训意义1. 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本次实训,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网络设备,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和技巧。

2. 加深对互联技术的理解: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配置,对网络互联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实训中,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五、实训心得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网络设备操作和配置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了互联技术在现代网络中的广泛应用。

在实训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但通过团队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我们成功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也加深了对互联技术的理解。

六、总结通过本次网络设备与互联技术实训,我们不仅熟练掌握了网络设备的操作和配置,也加深了对互联技术的理解,提升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信这些实训经验将在将来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们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内网互联实训报告

内网互联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内网互联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设备配置、网络互联技术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训,期望能够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 理解并熟悉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3. 学会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如Ping、Tracert等,进行网络故障排查。

4. 了解网络互联技术,如VLAN、路由协议等。

5.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学会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二、实训环境实训环境如下:1. 硬件设备:交换机、路由器、计算机、网线等。

2. 软件设备: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等。

3. 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包括一台核心交换机、若干台接入交换机和多台计算机。

三、实训原理1. 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是一种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其特点是中心节点(核心交换机)负责连接所有终端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管理、故障点少的优点。

2. 网络设备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是网络中常用的设备,它们的主要功能分别是数据包转发和路由选择。

通过配置交换机的VLAN、端口镜像、安全策略等功能,可以实现网络的隔离和监控;通过配置路由器的路由协议、访问控制列表等功能,可以实现网络的互联和访问控制。

3. 网络互联技术: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可以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实现网络的隔离和广播域的划分;路由协议如OSPF、BGP等,可以实现网络之间的路由选择。

四、实训过程1. 网络拓扑搭建:根据实训环境,搭建星型拓扑结构,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

2. 交换机配置:配置交换机的VLAN、端口镜像、安全策略等功能,实现网络的隔离和监控。

3. 路由器配置:配置路由器的接口、路由协议、访问控制列表等功能,实现网络的互联和访问控制。

4. 网络测试:使用Ping、Tracert等工具测试网络连通性,检查网络配置是否正确。

5. 故障排查:根据网络测试结果,分析网络故障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故障排查和修复。

网络互连实训总结

网络互连实训总结

网络(wǎngluò)互连实训总结网络(wǎngluò)互连实训总结实训总结(zǒngjié)经过短短一星期的网络设备互联的实训,我深深体会(tǐhuì)到电脑的神奇和微妙(wēimiào),也意识到自己在计算机上还有许多缺乏。

这一次实训中的每每成功,都能让我体会到一种久别的成就感和兴奋感。

当别的同学配置没有成功而自己的已经ping通时,心里会有那么一点点的小小快乐,当然别的同学问我问题时我也会努力的帮他们解决。

在结束实训以后的一段时间,我偶发感想,计算机网络技术教会我的不仅仅是专业上的知识了,我觉得我已经收获了更多实在的东西了。

实训是对每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

要想做好任何事,除了自己平时要有一定的功底外,我们还需要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

此次实训,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东西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老师也会耐心的教我们,我很喜欢张老师因为他教课的时候不仅认真而且很有责任心。

我很喜欢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在大学里我们真正学到的不是什么知识而是学会自主学习,所以在此次的实训中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再是像以前一样遇到问题就问老师,我开始学着自己找问题,每一条命令和提示都会认真的看,自己学着总结出现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当我实在没有方法解决的时候我才会向老师请教。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网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想做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不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超强的电脑操作能力,何况我们又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通过这次实训我不仅仅学到了许多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而且还大大的增强和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以前只是接触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没能有时机更多更好的接触网络方面的设备,实训中我可以自己动手接触路由器、交换机等机器设备,通过自己连接设备与配置才能更好的了解到自己在学习中的缺乏之处。

网络互联实验报告

网络互联实验报告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报告姓名陈衍席院(系) 数学与计算机专业网工二班学号**********指导教师桂兵祥实验1 跨交换机VLAN实现一.实验目的理解跨交换机之间VLAN的特点。

二.背景描述假设某企业有两个主要部门:销售部和技术部,其中销售部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分散连接,他们之间需要相互进行通信,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技术部需要进行相互隔离,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三.技术原理Tag 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外一种类型,主要用于实现跨交换机的相同VLAN内主机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于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

Tag Vlan遵循了IEEE802.1q 协议的标准。

在利用配置了Tag vlan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信息,用于标识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以便于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

四.实现功能使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

五.实验设备S2126G(两台)、主机(3台)、直连线(4条)六.实验拓扑实验时,按照拓扑图进行网络的连接,注意主机和交换机连接的端口。

七.实验步骤SwitchA#configure terminalSwitchA(config)# vlan 10SwitchA(config-vlan)# name salesSwitchA(config-vlan)#exit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5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验证测试:验证已创建了Vlan 10,并将0/5端口已划分到Vlan 10中。

SwitchA#show vlan id 10 !查看某一个VLAN的信息步骤1.在交换机switchA上创建Vlan 20,并将0/15端口划分到Vlan 20中。

网络实训实训报告

网络实训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为了提高自身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在本次实训中选择了网络工程这一方向,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网络架构、设备配置以及网络故障排查等知识。

二、实训目的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

2. 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和调试方法。

3. 提高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网络设备认知:了解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和配置方法。

2.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并绘制相应的网络拓扑图。

3. 网络设备配置:对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实现网络连通。

4. VLAN配置:学习VLAN的基本概念和配置方法,实现网络隔离。

5. 路由协议配置:掌握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6. 网络故障排查: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分析网络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故障。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

2. 设备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网络设备的操作练习,熟悉设备的外观、接口和功能。

3. 实际配置:根据实训要求,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实现网络连通。

4. 故障排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网络故障,通过分析故障现象,查找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故障。

五、实训成果1. 掌握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

2. 熟悉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调试方法。

3. 提高了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能力。

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实训总结通过本次网络实训,我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网络技术。

2. 团队协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实训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网络互连实训总结

网络互连实训总结

网络互连实训总结概述网络互连实训是一种通过建立和管理网络连接的实际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

本文将回顾最近进行的网络互连实训,总结实训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

实训流程1.实训前准备:在实训开始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了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熟悉了常用的网络设备和工具。

我们还进行了实操训练,包括设置IP地址、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等操作。

2.实训环境搭建:在实训开始之前,我们组建了一个小型网络环境,包括几台计算机、路由器和交换机。

我们使用了模拟软件来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并进行相关的配置和调试。

3.实训内容:实训内容包括网络拓扑设计、路由协议配置、网络安全设置等。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掌握这些技能。

我们还进行了网络故障排除和维护的实操训练,以提高我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4.实训总结:在实训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总结会议。

我们对整个实训过程进行了回顾,讨论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方向。

经验总结在进行网络互连实训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总结如下:1.团队合作:在实训过程中,团队合作非常重要。

我们通过分工合作,提高了效率,解决了许多问题。

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也是非常关键的。

2.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提高网络互连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我们建议在实训中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而不仅仅是理论学习。

3.面对问题: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沉着冷静,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案。

不要害怕犯错误,因为错误是学习的过程。

教训总结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教训,总结如下:1.时间管理:我们在实训过程中遇到了时间不足的问题。

我们发现,提前规划和安排合理的时间表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建议在实训前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延误因素。

2.问题定位: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网络故障,但是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网络互联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报告屏蔽和非屏蔽线缆制作

网络互联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报告屏蔽和非屏蔽线缆制作

网络互联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报告屏蔽和非屏蔽线缆制作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直连网线和交叉网线的制作和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每位同学剪取适当长度的双绞线进行实验,制作 2 根网线:一根为直连网线,一根为交叉网线。

三、实验设备UTP 双绞线若干长度、RJ45 卡线钳 1 把、水晶头若干、测线仪 1 个。

四、实验原理1、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是在塑料绝缘外皮里面包裹着八根信号线,它们每两根为一对相互缠绕, 形成总共四对, 双绞线也因此得名。

双绞线这样互相缠绕的目的就是利用铜线中电流产生的电磁场互相作用抵消邻近线路的干扰并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

每对线在每英寸长度上相互缠绕的次数决定其抗干扰的能力和通讯的质量,缠绕得越紧密其通讯质量越高,就可以支持更高的网络数据传送速率,当然它的成本也就越高。

准并根据使用的领域不同分为几个类别或者简称,每种类别的网线生产厂家都会在其绝缘外皮上标注种类制作网线所需要的连接器(俗称水晶头)前端有 8 个凹槽,简称“8P”2、直通线介绍大多数的情况下,双绞线电缆的线路是直通连接的。

计算机使用分开的线路来发送和接收数据,计算机及其他设备相互通讯时一般通过各自的发送和接收端口进行的,设备 A 通过发送端口发送数据到设备 B 的接收端口,同时 A 也通过接收端口接收 B 设备发送端口发出的数据,就是说,在发送和接收线路对之间必须出现信号交叉。

通常集线器会负责进行信号交叉。

当计算机通过集线器与其他计算机相连时,集线器内部可以完成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之间的匹配。

目前很多交换机也可以自动识别直通线和交叉线,决定是否进行信号转换。

综上所述,所谓的直通先就是双绞线两端的发送端口与发送端口直接相连,接收端口与接收端口直接相连。

由于直通线一端的每个引线与另一端的对应引线相连,所以只要方向正确,线路是什么颜色并没有关系。

就是说两种连接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必须做出明确的决定,究竟使用那一种标准,避免因混淆造成无效连接。

网络互联设备-实训报告

网络互联设备-实训报告

《网络互联设备》实训报告一、实训人员二、实训仪器及设备锐捷RG-R1700路由器一台锐捷RG-S2126交换机一台计算机3台网线若干,配置线1条,广域网线(V35线)1条,排插一个,电源线2条三、实训步骤1. 实训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训目标:完成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交换机的连接,交换机的IP地址的设置,管理密码的设置,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能够对交换机的端口/MAC地址表进行设置、管理和查看,并能够对交换机进行TELNET的登陆。

实训操作:1.为交换机配置名称wl1312,特权密码12345,IP:172.168.1.2512.设置mac表老化时间400s3.设置交换机TELNET登陆,密码123454.测试2. 实训2-交换机VLAN、TRUNK的配置和测试实训目标:在交换上划分vlan,为不同vlan设置IP,将端口加入vlan,设置单臂路由器实现不同vlan间的通信实训操作:1.设置3个vlan,vlan 10,vlan 20,vlan 30,并为各个vlan设置IP2.将端口f0/2加入vlan10。

将f0/3,f0/4加入vlan 203.测试相同vlan间可以相互ping不同vlan间不能通信3.设置单臂路由器,将端口f0/6设置为串口,并加入不同vlan5.测试设置路由器后实现不同vlan间的通信3. 实训3-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训目标:路由器的基本配置:设置路由器的主机名,telnet登陆时的密码,进入特权层的密码的配置,设置路由器各端口的IP地址,路由器各端口配置的查看,当前运行配置的查看,并能够通过telnet进行登陆。

以及维护管理工具TFTP的使用实训操作:1.配置路由器的主机名,telnet登陆配置和telnet登陆密码,特权层的密码2.配置路由器各端口的IP查看f1/0端口的配置查看当前运行配置telnet登陆测试3.搭建TFTP服务器,并使用它保存当前的配置4. 实训4-路由的配置和广域网协议的配置实训目标:熟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及各种广域网协议的的配置实训操作:1.设置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实现两个网络的通信DTE设置局域网口IP,广域网口IPDTE设置静态路由DCE设置局域网IP,广域网口IP,设置时钟DCE设置静态路由为计算机设置IP,可以相互ping通对方网络的主机2.配置动态路由RIP,配置HDLC,查看路由DCE端设置和shut ip routeDTE端设置和shut ip routePing测试3.配置动态路由OSPF,配置HDLC,查看路由DTE端设置和查看DCE端设置和查看Ping测试4.配置动态路由RIP,配置PPP协议,进行chap验证DTE端设置和查看DCE端设置和查看Ping测试5.配置动态路由RIP,配置FR协议DTE端设置和查看DCE端设置和查看Ping测试6.配置telnet,实现全网能够远程登录telnet登陆测试5. 实训5-路由器NAT的配置实训目标:实现内网用户能够访问internet,实现内网web发布和ftp服务,配置dhcp,能够为内网自动分配ip地址参数实现外网能访问内网web服务和FTP服务实训操作:DTE端(内网)设置设置局域网IP,广域网口IP,设置nat和封装hdlc设置rip路由,设nat地址池内网使用wamp架设web服务器,使用简易ftp服务器,此处省略截图DCE端(外网)设置设置局域网IP,设置广域网口IP,设置时钟设置RIP路由外网访问内网web服务器外网访问ftp服务器6.实训6-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实训目标:通过在路由器上建立访问控制列表,实现对内部网络访问的控制实训操作:1.交换机vlan设置和路由器设置以实验5为基础,网络能ping通,此处省略解图2.在内外路由器上设置访问控制列表,禁止IP为172.18.50.3主机访问内部网络3.设置主机IP为172.18.50.3后做测试,发现已经无法访问内网主机4.设置主机IP为其他IP后做测试,后又能访问5.在外网路由器上配置扩展ACL不允许PC1所在网段访问PC2网段的telnet和web服务6.测试在设置规则前能ping通内网主机能访问web,也能telnet设置扩展规则后能ping通内网主机但是无法访问web,也无法telnet四、实训总结此次试训我们主要以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操作为主,在试训中涉及到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交换机的vlan划分,路由器的rip,ospf 协议,访问控制列表的设置等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互联设备》实训报告一、实训人员
姓名:学号:
班级:计算机121
组员:组长:
二、实训仪器及设备
WINxp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TFTP软件。

三、实训步骤
1. 实验1
1).进入交换机的特权层进行,设置IP还有密码
测试如下
2)再进行交换机TELNET登陆的设置
2. 实验2
1.交换机的连接
1).进入交换机划分VLAN20,再把端口0/5加入VLAN20,再把端口0/1设置为trunk,两个路由器都如此,当都化
为相同VLAN时,测试结果如下
当不同VLAN时,测试结果如下
2.VLAN路由技术的配置
进入三层交换机划分VLAN,划端口,划vlanIP和掩码,设trunk,最终的网络参数如下:
同vlan之间的通信:
不同vlan间的通信:
3.生成树协议:
将3560设置为根交换机,启动生成树协议,设置优先级,验证结果如下:
3. 实验3
1)进入路由器,进行配置,把路由器的主机名改为:wxt,并配置telnet登录时的密码,进入特权层的密码配置,结果如下:
2). 维护管理工具TFTP 的使用:使用它保存当前的配置
4. 实验4
1),配置路由,设好各借口IP,设好静态路由,然后两电脑进行通信;
2)配置RIP协议还有OSPF协议:
3)配置ppp协议,进行chap验证:
配好接口IP还有路由,实现内网用户访问internet
2).配置好dhcp,实现为内网自动分配IP地址参数
6. 实验6
配好各路由器的各个接口的IP,
在两个路由器用静态路由进行配置:
在路由器1上配置ACL并应用,当PC1的IP为1.1.1.100时被拒绝访问:
当ip不是1.1.1.100时,去pingPC2,
7. 实验8
1)设好路由器接口IP,定义内外网接口,还有默认路由;
2)进入三层交换机,划分vlan,加端口,定义访问列表
配置好DHCP,使电脑能自动获取IP
访问其他网段;
(服务器可以访问其他网段)
(除服务器外其他网段是不能通信的)
(实现内网连到外网)
8. 实验7
1).配置好基本配置,看看pC2能否自动获取到IP地址:
2)查看pc1自动获取的地址:
能ping到一个vlan2的ip:
无线AP的配置:
查看PC3ip是否变化:
测试:
9. 实验10
配置好基本配置:
配置好DHCP,可以看到其可以自动获取到IP地址
实训报告
四、实训总结
这次的实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