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的七大手法
工业工程的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之三 — 流程法
15
现场作业改善方法
对象 设备布置
制程改善
着眼点
具体手法手段
适. ✓ 原则11: 工作抬椅高度适当舒适 ✓ 原则12: 尽量以足踏/夹具替代手之工作. ✓ 原则13: 尽可能将二种工具合并.
七大手法之二 —动改法
✓ 原则15: 依手指负荷能力分配工作.
手别 手指別 能力顺序
左手
右手
小无中食食中无小
87531246
✓ 原则16: 手柄接触面尽可能加大 ✓ 原则17: 操作杆应尽可能少变更姿势.
七大手法有哪些?
1.防错法 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 体实现. 2.动改法 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 效率,不要蛮干. 3.流程法 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 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4.五五法 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 5.人机法 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 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6.双手法 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 资改善之地方. 7.抽查法 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 题的真象.
✓ 5>. 顺序原理: 避免工作之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依编号 顺序排列,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
✓ 6>. 隔离原理: 藉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来达到保护某些地 区,使不能造成危险或错误的现象发生.隔离原理亦称保护 原理.
✓ 7>. 复制原理: 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复 制”方式来达成,省时又不错误.
✓ 3.三大分类为:
Hale Waihona Puke 大手法之二 — 动改法✓ 1>. 有关于人体动用方面之原则,共包含8项.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和五项原则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和五项原则嘿,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聊聊工业工程那些既有趣又实用的秘密武器。
别看工业工程这名字一听就像是高大上的东西,其实它里边藏着一大堆让你眼前一亮的绝招。
那啥,七大手法和五项原则就像是给你的工作加了个“超级加倍”的魔法,让你干活儿更轻松,效果更棒。
好了,咱们一块儿来扒一扒这些工业工程的“黑科技”吧!1. 七大手法大公开1.1 流程图首先,来聊聊流程图。
这个家伙可以说是工业工程的“老大哥”了,啥事儿都得从它开始。
流程图就是把工作步骤像做菜谱一样,逐一列出来。
不管是生产线还是办公室,流程图就像是你人生的GPS,不迷路的关键就在于它。
你看,图里每一步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没了它,你的工作就像是蒙着眼睛打拳,乱打一气,根本没办法击中目标。
1.2 作业分析然后是作业分析,这玩意儿也很重要。
它就像是对你工作的“体检报告”,告诉你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
通过作业分析,你可以发现哪些环节浪费时间,哪些动作重复无聊。
比方说,你在工作时一会儿找这个,一会儿找那个,搞得人心烦意乱。
作业分析帮你找出这些麻烦点,让你能一招制敌,不再被小问题绊脚。
1.3 时间研究再来看看时间研究。
这个就是工业工程界的“时钟专家”了。
它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测量,告诉你每一步工作到底要多久。
简单说,就是帮你把时间花得更值,更高效。
时间研究就像是为你的工作设置了个闹钟,让你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而不会拖拖拉拉。
1.4 动作研究接着是动作研究。
这家伙的使命就是让你的动作更加“省力”,减少不必要的动作。
就像你在厨房里炒菜时,如果切菜的动作能更顺手,那炒出来的菜肯定更快。
动作研究就是帮你找出这些省力的“窍门”,让你干活时更加顺畅,减少那些无谓的弯路。
1.5 仓库管理说到仓库管理,它就是你工作的“守门员”。
仓库管理让你的物料存放更加有序,不会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挤在一起。
像你家里整理衣柜一样,分类放置,方便取用。
一个整理得当的仓库能大大减少找东西的时间,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工业工程7大手法

工业工程7大手法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系统地设计、改进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工业工程师们常常使用一些特定的手法来解决问题和改善工作流程。
本文将介绍工业工程中的7大手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第一大手法:时间研究法时间研究法是工业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测量和分析工作时间的方法。
通过对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准确地了解每个环节所花费的时间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借助时间研究法,工业工程师可以找出工作过程中的瓶颈和低效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大手法:价值流分析法价值流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流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浪费和瓶颈,并提出改善措施的方法。
通过绘制价值流图,工业工程师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找出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的资源,从而优化整个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第三大手法:工艺分析法工艺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其中的问题和改进空间的方法。
通过对工艺流程的详细分解和分析,工业工程师可以发现工艺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工艺分析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第四大手法: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关系,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人机适应性的学科。
工业工程师可以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工作环境、工作设备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第五大手法: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维护管理是一种通过合理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方法。
通过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第六大手法: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一种通过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方法。
通过建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工业工程师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IE七大手法 百度百科

IE七大手法IE(工业工程)七大手法是企业内部IE人员或其他人员用来进行流程或其他活动改善的基本手法(工具)。
目录简介版本内容使用目的简介版本内容使用目的展开编辑本段简介“IE”是应用科学及社会学的知识,以合理化、舒适化的途径来改善我们工作的品质及效率,以达到提高生产力,增进公司之利润,进而使公司能长期的生存发展,个人的前途也有寄托之所在。
因此,简单地说“IE”就是代表“合理化及改善”的意义,为了顾及记忆的方便,我们就以中文“改善”来代表“IE”的含义。
编辑本段版本IE七大手法的归纳有很多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基础IE里的内容:IE手法包括:方法研究(程序分析、动作分析),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等,但不够七个。
在现场IE里,IE七大手法包括: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搬运分析,动作经济原则,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
二、台湾公司的教材里1、工程分析。
2、搬运工程分析。
3、运动分析(工作抽查)4、生产线平衡。
5、动作分析。
6、动作经济原则。
7、工厂布置改善。
三、其它的各种说法:1、IE七大手法为:作业分析、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时间分析、稼动分析、布置搬动分析、生产线平衡2、IE七大手法:流程分析法、动作分析法、动作经济原则、时间研究、工作抽查法、人机配置法、工作简化法3、IE七大手法:动作改善法(动改法)、防止错误法(防错法)、5*5W1H 法(五五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法)、人机配合法(人机法)、流程程序法(流程法)、工作抽样法(抽样法)4、IE七大手法:程序分析、时间分析、动作分析、流水线分析、稼动分析、物料分析、环境分析。
其中最常用的IE七大手法为:防错法、动改法、流程法、五五法、人机法、双手法和抽样法。
编辑本段内容防错法又称防愚法、愚巧法(Poka-yaka),其意义即是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
防错法主要探讨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
工业工程的七大手法课件

工作抽样法,通过随机抽样检 查员工工作时间分配情况,评
估工作效率。
时间研究案例展示
案例一
某生产线时间研究,通过现场观测和数 据分析,发现生产线存在瓶颈环节,优 化工作流程后提高生产效率20%。
VS
案例二
某装配车间时间研究,通过秒表测时法和 工作抽样法,确定标准工时,制定合理的 工作计划,实现工作改善和效率提升。
案例一
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推行5S管理,优化了生产现场环 境,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案例二
某电子企业通过推行5S管理,规范了现场管理流程, 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和职业素养,增强了企目视化管理概念及作用介绍
目视化管理概念
通过视觉信号、标识、图表等直观手段,将管理要求和现场状态迅速传递给员工,达到快速响应、提 高效率的目的。
制定改进方案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包括 改进动作、改变工作环境等。
分析研究
对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无效、浪 费和不合理的动作,提出改进意见。
实施验证
将改进方案付诸实施,验证其效果,如效果 不佳则继续改进。
动作研究案例展示
案例一
某生产线上的装配作业改善。通过动作研究,发现装配作业 中存在多余动作和不合理操作,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后,生 产效率提高了20%。
步骤四
绘制流水线平衡图,直观展示各工序的作 业时间和先后顺序。
步骤二
计算流水线节拍,即相邻两产品通过流水 线的时间间隔。
步骤三
根据节拍对各工序进行作业分配,确保各 工序作业时间相等或相近。
流水线平衡案例展示
案例一
某电子产品生产线,通过流水线平衡优化,将生产效率 提高了30%,生产成本降低了20%。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动改法论述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动改法论述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设备、人员组织、生产流程等方面。
在实际生产中,工业工程可以通过一些手法和方法来对生产过程进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等目标。
在工业工程中,有七大手法动改法,它们是:标准化、工序改善、工具改善、物料搬运改善、人员动线改善、库存控制和质量管理。
下面将对这七大手法进行详细的论述。
首先是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定标准工作方法、标准工时、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方式,对生产过程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
标准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标准化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标准化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缺陷,提高客户满意度。
其次是工序改善。
工序改善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
工序改善可以通过优化工序布局、改进工序流程、提高工序技术水平等方式来实现。
工序改善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接下来是工具改善。
工具改善是指通过改进生产设备、工具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
工具改善可以通过更新设备、改进工具、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式来实现。
工具改善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再者是物料搬运改善。
物料搬运改善是指通过改进物料搬运方式,提高物料搬运效率、降低搬运成本、减少搬运事故等方式来实现。
物料搬运改善可以通过优化搬运路线、改进搬运设备、提高搬运技术水平等方式来实现。
物料搬运改善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搬运成本,减少搬运事故。
其次是人员动线改善。
人员动线改善是指通过优化人员布局、改进人员流程等方式,提高人员工作效率、降低人员成本、改善工作环境等方式来实现。
人员动线改善可以通过优化工作站布局、改进工作流程、提高人员技术水平等方式来实现。
人员动线改善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员成本,改善工作环境。
工业工程的定义及七大手法

工业工程的定义及七大手法一、工业工程的定义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一门综合运用数学、物流学、管理学和工程学等知识,以优化现代工业生产系统的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如何优化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利用,提高生产流程的效率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二、七大手法1. 工时分析工时分析是工业工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研究工作的性质和要求,准确测定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通过工时分析,可以定量评估和改进工作效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线的运作效率。
2. 布局设计布局设计是指在给定的场地内合理安排设备、工作区域和物料流动的过程。
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物料运输距离和时间,提高物料处理效率。
同时,合理的布局还可以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3. 作业标准化作业标准化是指建立和执行统一的工作程序和规范,确保工作过程的稳定和一致性。
通过作业标准化,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实现生产线的高效运转。
4. 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维护管理是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作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备维护管理,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率,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设备维护管理还可以保证生产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5. 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协调生产资源,确保按时交付产品的管理过程。
通过科学的生产计划和控制,可以合理安排生产任务,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延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6.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指采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技术手段,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处理和传递的系统。
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现生产活动的高效管理。
7.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通过采用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来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工业工程是一门在生产领域中应用科学和数学原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资源利用的工程学科。
在工业工程中,有七大核心的手法被广泛应用,分别是:工作测量与设计、工艺改善、设备优化、流程分析、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控制。
本文将对这七大手法进行详细探讨。
工作测量与设计工作测量与设计是工业工程中最基础的手法之一。
它通过对工作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来确定一个合理的工作标准,并设计出最优化的工作流程。
这包括确定工作步骤、工作时间、人员配备和设备需求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工艺改善工艺改善是通过对生产工艺和技术进行分析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这包括减少不必要的工序、简化流程、改进设备、优化工艺参数等。
通过工艺改善,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速度和质量,从而提升竞争力。
设备优化设备优化是通过对生产设备和工具进行分析和改进,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这包括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设备的技术改进和更新、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等。
通过设备优化,企业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
流程分析流程分析是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以找出潜在的瓶颈和改进的机会。
这包括流程的图解、步骤的优化和整合、物料和信息的流动分析等。
通过流程分析,企业可以识别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不必要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协调和优化,以提高整体供应链的响应能力和效率。
这包括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物流和仓储优化、订单管理和库存控制等。
通过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对人员的招聘、培训、激励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以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
这包括岗位分析和描述、员工培训和发展、绩效考核和奖惩等。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可以优化员工的配置和利用,提高团队的合作效率和绩效水平。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通过对产品和过程进行质量检验和管理,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消极: 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度.
3.应用范围 任何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产品使用上 , 以及文书处 理等皆可应用到.
4.基本原则
IE七大手法之一 —防错法
在进行”防错法”时,有以下四原则可供参考: 1>. 使作业的动作轻松
2>. 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
3>. 使作业不会有危险 4>. 使作业不依赖感官 5.基本原理 1>. 排除化: 剔除会造成错误的原因. 2>. 替代化: 利用更确实的方法来代替. 3>. 容易化: 使作业变得更容易、更合适、更独特,或共同 性以减低失败.适合化、 共同化、集中化、特殊/个别化.
IE七大手法有哪些?
1.防错法 体实现. 2.动改法 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 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
效率,不要蛮干. 3.流程法 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
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4.五五法
5.人机法
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
原则5: 物体之”动量”尽可能利用;但如需用肌力制止 时,则应将其减至最小度.
IE七大手法之二 —动改法
原则6: 原则7: 原则8: 原则9: 连续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直线运动为佳. 弹道式运动较轻快. 动作宜轻松有节奏. 眼睛的视点应尽少变动并尽量接近.
原则 10: 适当之照明 ; 应有适当之照明设备 , 使视觉满意舒 适.
2>. 保险原理: 采用二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或依序执行 才能完成工作.
IE七大手法之一 —防错法
3>. 自动原理: 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 等原理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 , 以避免错误之发 生.目前这些自动开关非常普遍,非常简易的 “自动化”之 应用. 4>. 相符原理: 藉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动作,来防止错误的 发生. 5>. 顺序原理: 避免工作之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依编号 顺序排列,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 6>. 隔离原理: 藉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来达到保护某些地 区,使不能造成危险或错误的现象发生 .隔离原理亦称保护 原理. 7>. 复制原理: 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复 制”方式来达成,省时又不错误.
台湾公司教材里面的 七大手法
1、工程分析。 2、搬运工程分析 3、运动分析(工作抽查[work sampling]) 4、生产线平衡 5、动作分析 6、动作经济原则 7、工厂布置改善。
七大手法之一— 防错法
1.意义 防错法又称防愚法,其义为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也就 是说,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 如何设计一个东西 (一套方法),使错误绝不会发
IE七大手法之一 —防错法
8>. 层别原理: 为避免将不同工作做错,而设法加以区别出 来. 9>. 警告原理: 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能以声光或其它 方式显示出各种“警告”的讯号, 以避免错误即将发生.
10>. 缓和原理: 以藉各种方法来减少错误发生后所造成 的损害,虽然不能完全排除错误
原则11: 工作抬椅高度适当舒适
原则12: 尽量以足踏/夹具替代手之工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原则13: 尽可能将二种工具合并. 原则14: 工具物料预放在工作位置.
IE七大手法之一 — 防错法
4>. 异常检出: 虽然已经有不良或错误现象,但在下一制程 中,能将之检出, 以减少或剔除其危害性.
5>. 缓和影响: 作业失败的影响在其波及的过程中,用方法 使其缓和或吸收.
6.应用原理
1>. 断根原理: 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排除掉,使绝 不发生错误.
的设计方法.
狭义: 生.
广义: 如何设计一个东西 (一套方法),而使错误发生的机 会减至最低的程度.
因此,更具体的说”防错法”是: 1>. 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的构造 要注意力.
—不需
七大手法之一— 防错法
2>. 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做错的构造 需要经验与直觉. 3>. 具有不管是谁或在何时工作能不出差错的构造 需要专门知识与高度的技能. 2.功用 1>. 积极: 使任何的错误,绝不会发生. —不 —不
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
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6.双手法 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
资改善之地方. 7.抽查法 题的真象. 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
其他说法: 1、IE七大手法为:作业分析、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 巧)、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时间分析、稼动分析、 布置搬动分析、生产线平衡 2、IE七大手法 :流程分析法、动作分析法、动作经济原则、 时间研究、工作抽查法、人机配置法、工作简化法 3、IE七大手法:动作改善法(动改法)、防止错误法(防 错法)、5*5W1H法(五五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法)、 人机配合法(人机法)、流程程序法(流程法)、工作抽 样法(抽样法)
的发生,但是可以降低其损害的程度.
IE七大手法之二 — 动改法
1.手法名称 又称动作改善法,简称为“动改法”,是: * 省力动作原则 * 省时动作原则 * 动作舒适原则 * 动作简化原则 此原则以最少的劳力达到最大的工作效果 ,其原为吉 尔博斯(Gibreth)最先提出,
后经研究整理增删 . 其中以巴恩斯 (Ralph M.Barnes) 将之 补充完成. 2.动作改善原则可分为三大类二十项. 3.三大分类为:
IE七大手法之二 — 动改法
1>. 有关于人体动用方面之原则,共包含8项. 2>. 有关于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共包含6项. 3>. 有关于工具和设备之设计原则.共包含6项. 4.有关人体动用原则(动作经济原则) 原则1: 原则2: 原则3: 原则4: 两手同时开始及完成动作 除休息时间外,两手不应同时空闲 两臂之动作应反射同时对称. 尽可能以最低级动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