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常规

合集下载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简介《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起草,目的在于指导中国超声医师、超声检查技师或相关人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头颈部、腹部和四肢血管的检查。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将根据学科发展适时进行修改,以保障其先进性.欢迎对此指南提出任何修改建议并请与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联系。

目录第一部分头颈部血管第一章经颅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指南第二章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三章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二部分腹部血管第一章腹主动脉瘤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二章肠系膜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三章下腔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四章门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五章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六章肾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七章移植肾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三部分四肢血管第一章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二章上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三章髂动脉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四章髂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五章下肢静脉反流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六章下肢浅静脉超声评价与标记指南第七章动静脉造瘘术前上肢血管多普勒超声评价指南第八章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附录外周动脉脉冲多普勒频谱采集编者分组头颈部血管组:组长:华扬编者(按章节为序):华扬、何文、段云友腹部血管组:组长:王金锐编者(按章节为序):邓学东、王金锐、罗燕、李建初、唐杰四肢血管组:组长:唐杰编者(按章节为序):唐杰、温朝阳、段云友、童一砂、秦卫《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编写委员会(按章节为序)华扬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何文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段云友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邓学东苏州市立医院王金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罗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建初北京协和医院唐杰解放军总医院温朝阳解放军总医院童一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Austin医院秦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一部分头颈部血管第一章经颅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指南一、目的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是利用人类颅骨自然薄弱的部位作为检测声窗(如颞骨嶙部、枕骨大孔、眼眶),采用低频率(1。

TCD经颅多普勒超声的临床知识

TCD经颅多普勒超声的临床知识
RI = Vsys-Vdia Vsys
TCD检测的常规参数:
检测深度(depth): 体表与血管腔内取样容
积之间的距离
血流方向:红细胞朝向探头的运动所获得的
血流频谱确定为正向;背向探头的运动为负向, 位于基线的下方。
血流方向的改变,往往提示颅内或颅外动脉病 变的存在。
TCD能为我们提供那些信息?
颅内血管狭窄的TCD诊断标准
轻度狭窄:狭窄率20-30%
Vm 90-120cm/s,或双侧流速不对称大 于30%
Vp 120-150cm/s(>60岁);140- 170cm/s (<60岁)
频谱大致正常
颅内血管狭窄的TCD诊断标准
中度狭窄:狭窄率50-69%
Vm 120-150cm/s 狭窄远端流速稍减低 频谱异常:频谱紊乱,频窗消失,可见涡流
VA .滑车上动脉);四肢血管 16-20MHz高频微小型连续波探头:主要用于
外科手术中直视血管的血流参数的检测
Ultrasound Probes
2MHz monitoring probe 2MHz handheld probe 4MHz handheld probe 8MHz handheld probe
短时程:持续时间2-100ms 相对强度增强:大于背景血流信号3db或以上 单方向:在可以显示双相的TCD机上以单方
向出现在频谱中 尖锐的噼啪声
TCD 应用于神经介入
•介入治疗前的血流储备评价:如自动调节功能、血 管舒缩反应性等 •术中的微栓子监测及血流动力学监护 •支架术后的随访观察
术后血管痉挛的监测,预防术后高灌注并发症。 术后长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TCD的优势
无创 简便 良好的可重复性 可以连续动态监测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原理和基本参数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原理和基本参数
• 二 左右两侧相应动脉的血流 速基本对称 正常成人两侧非 对称指数(AI)的上限值:大 脑中动脉为21%,大脑前动脉 为27%,大脑后动脉为28%
• 三 脑底各动脉血流速度的高低按 正常顺序排列 生理学研究发现, 在WILLIS环分支中,MCA血流量 最高,携带约占全脑80%的血流流 到大脑半球。TCD测定脑底动脑的 血流速度以MCA为最高,顺序为 MCA>ICA>ACA>=CSI>CS2 >BA>=PCA1>PCA2>VA> PICA>OA。
• TCD超声发射器有两种:脉冲 波多普勒探头和连续波多普勒 探头。连续多普勒探头采用两 个换能器,一个换能器上的晶 片连续不间断地发射连续超声 波信号,另一个换能器上的晶 片接收返回的连续波信号。脉 冲多普勒探头采用单个换能器, 间隔一定时间规律间歇地发射
参与频谱分析的重要参数 的产生原理及临床意义
• 中青年在前、中窗便可获得良 好的多普勒超声信号,老年人
往往移行到中、后窗。在颞窗 可检测MCA(大脑中动脉)、 ICA(颈内动脉末端)、ACA (大脑前动脉)和PCA(大脑 后动脉)。如图
• 眶窗 根据探头放置的位置,又可 分为眶前后窗和眶斜窗。在眶前、 后窗,超声束经眶上裂可检测到OA (眼动脉),CS(颅内动脉虹吸 部)、PCOA(后交通动脉)和 PCA。在眶斜窗,超声束经视神经 可检测到对侧ACA及ACOA(前交 通动脉),如图
• 参数有:检测深度、血流 方向、血液速度、搏动指 数和频谱形态。
• 深度 深度是指被检血管与探 头之间的距离,深度是通过每 一群脉冲超声波被PW发射器 发射出去时,由距离选通预设 的发射和接收脉冲波间隔时间 决定的。深度对于识别颅内血 管非常重要。
• 血流方向 血流方向是指被检 测到血管血流相对于探头的方 向。血流方向是识别正常颅内 血管和病理性异常通道的重要 参数。病理状态下,当一侧大 血管出现严重狭窄或闭塞后, 某些相邻血管血流方向会发生 改变,根据血流方向改变可以 识别病理通道的出现。

TCD操作规范

TCD操作规范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操作规范1、目的:通过检测深度、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音频评估脑血管功能及病变;通过血流方向的变化判断颅内外动脉侧支循环的开放。

2、适应证动脉狭窄和闭塞、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畸形、颅内压增高、脑死亡、脑血流微栓子监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监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监测。

3、禁忌证和局限性TCD常规检测通常无禁忌证。

但是在经眼眶探测时必须减低探头发射功率(采用功率5%~10%),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者意识不清晰,不配合;检测声窗穿透不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4、仪器设备超声仪:TCD检查采用的超声仪应配备1.6 MHz或2 MHz脉冲波探头,具有多普勒频谱分析功能。

检查床:普通诊查床。

5、检查前准备TCD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但要告知受检者(上午检查者)应注意正常进餐,适量饮水,以减少血液黏度升高导致的脑血流速度的减低,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超声检查前应简略询问相关病史及危险因素。

相关信息:①既往是否接受过同类检查及结果。

②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或戒烟等病史或相关危险因素的时间及用药类型。

③脑缺血病变的相关症状及体征。

④与脑血管病变相关的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如CT、CTA、MRI、MRA、DSA等影像图片资料。

⑤是否进行过脑动脉介入治疗和相关用药及治疗后时间、影像资料。

仪器的调整:调整好检测的角度(仪器预设置多普勒角度≤30°)、深度、取样容积的大小、多普勒频谱信号噪音比、滤波的大小、音频信号的强度、血流速度的量程等。

6、检查技术(1)检测部位及检测动脉①颞窗:分前、中、后三个声窗,通常后窗是检测大脑半球动脉的最佳选择,易于声波穿透颅骨及多普勒探头检测角度的调整。

通过颞窗分别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和颈内动脉末段(TICA),并可通过压迫颈总动脉判断前交通动脉(AcoA)和后交通动脉(PcoA)。

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规范及诊断标准指南

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规范及诊断标准指南

·专家论坛·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规范及诊断标准指南华扬 高山 吴钢 潘旭东 钱素云 一、概述经颅多普勒超声(t r a n s c r a n i a l D o p p l e r,T C D)是利用人类颅骨自然薄弱的部位作为检测声窗(如颞骨嶙部、枕骨大孔、眼眶),对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1.适应证:脑动脉狭窄和闭塞、颈动脉狭窄和闭塞、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畸形、颅内压增高、脑死亡、脑血流微栓子监测。

2.操作方法和程序:探头频率选择:颅内动脉探测采用1.6~2.0M H z的脉冲波多普勒探头,颅外段颈动脉探测采用4.0~8.0M H z连续波多普勒探头。

若选择1.6M H z或2.0M H z的脉冲波多普勒探头检查颅外段颈动脉时,应降低探头发射功率和检测深度,通常功率为5%~10%,最初检测深度为20~25m m。

检测部位:(1)颞窗:分前、中、后三个声窗,通常后窗是检测大脑半球动脉的最佳选择,易于声波穿透颅骨及多普勒探头检测角度的调整,通过颞窗分别检测大脑中动脉(m i d d l e c e r e b r a l a r t e r y,M C A)、前动脉(即交通前段-A1段,a n t e r i o r c e r e b r a l a r t e r y,A C A)、后动脉(p o s t e r i o r c e r e b r a l a r t e r y,P C A)和颈内动脉末段(i n t e r n a l c e r e b r a l a r t e r y t e r m i n a l,I C A t),并可通过压迫颈总动脉判断前交通动脉(a n t e r i o r c o m m u n i c a t i n ga r t e r y,A c o A)和后交通动脉(p o s t e r i o rc o m m u n i c a t i n g a r t e r y,P c o A)的发育情况;(2)眼窗:探头置于闭合的眼睑上,声波发射功率降至5%~10%;通过眼窗可以检测眼动脉(o p h t h a l m i c a r t e r y,O A)、颈内动脉虹吸部(c a r o t i d s i p h o n,C S),在颞窗信号不好时可检测对侧A C A和M C A;颈内动脉虹吸部包括海绵窦段(C4段)、膝段(C3段)和床突上段(C2);(3)枕窗:探头置于枕骨粗隆下方,发际上1c m左右,枕骨大孔中央或旁枕骨大孔,通过枕窗检测双侧椎动脉(v e r t e b r a l a r t e r y,V A)、小脑后下动脉(p o s t e r i o r i n f e r i o r c e r e b e l l a a r t e r y,P I C A)和基底动脉(b a s i l a r a r t e r y,B A)。

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规范及诊断标准指南

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规范及诊断标准指南

在颞 窗信 号不好 时 可检测 对侧 ACA和 MCA;颈 内动 vp—vd/vm,RI= Vp—Vd/Vp;常规 TCD检 测结 果
脉虹 吸部包 括海 绵 窦段 (C 段 )、膝段 (C。段 )和 床 分 析 以 PI指 数 更 为 准 确 ,正 常颅 内 动 脉 的 PI值 为
突上段 (C );(3)枕 窗 :探 头 置 于 枕骨 粗 隆下 方 ,发 0.65~1.10;(5)颈 动脉压 迫试 验 :实施 该项 检查 时 ,
MCA)、前 动 脉 (即交 通 前 段一A1段 ,anterior cerebral of diastolic velocity,Vd);(3)血 流 方 向 :血 流 方 向是
artery,ACA)、后 动 脉 (posterior cerebral ar ter y, 判 断 颅 内动脉 血流 动力 学正 常与 否 的重 要技 术 指标
探测采 用 1.6~2.0 MHz的脉 冲波 多普 勒探 头 ,颅 外 浅 动脉 震颤 试 验 对 颈 内外 动 脉 加 以鉴别 ;(2)颅 内
段 颈动 脉探 测采 用 4.0~8.0 MHz连 续 波 多普 勒探 动脉 :通 过颞 窗 、枕窗 和眼 窗分别 检 测 双侧 大 脑半 球
头 。若 选择 1.6 MHz或 2.0 MHz的脉冲波 多普 勒探 动脉 、椎 一基 底动 脉及 眼动 脉 和颈 内动 脉 虹 吸部 各 段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AcoA)和 后交 通 动脉 流背 离探 头为 负 向 ,频 谱 位 于基线 下 方 ;当 多普 勒 取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 y,PcoA)的 发育 情 况 ; 样 容 积位 于血 管 的 分支 处 或 血 管 走 向弯 曲 时 ,可 以 (2)眼窗 :探 头置 于 闭 合 的 眼睑上 ,声 波发 射 功 率 降 检 测 到双 向 血 流 频 谱 ;(4)血 管 搏 动 指 数 (PI)和血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常规检查及临床应用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常规检查及临床应用
业务学习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常规检查 及临床应用
一、TCD的基本原理 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采用低频脉冲式(2MHz PW)超声探头,穿透颅骨检测脑底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 状况,采用连续式超声探头检测颈部或四肢动脉。 二、脑血管应用解剖 1、颈内动脉系统 供应脑部的主要分支有:大脑前
动脉、大脑中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后交通动脉。 2、椎—基底动脉系 小脑后下动脉、两侧椎动脉汇合 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
经颅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tcd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及临床应用及临床应用一tcdtcd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原理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采用低频脉冲式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低频脉冲式2mhz2mhzpwpw超声探头穿透颅骨检测脑底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超声探头穿透颅骨检测脑底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状况采用连续式超声探头检测颈部或四肢动脉
3、大脑动脉环(WILLIS 环):又称脑底动脉环,是为保障 脑血液供应平衡和有利于建立侧支循环而由双侧大脑前 动脉A1段、前交通动脉、双侧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及 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所形成的环状动脉结构。
三、颅外段血管检测包括:CCA、ECA、EICA 颅内段血管检测包括:MCA、TICA、ACA、PCA、VA、BA 四、TCD超声窗:眶窗、颞窗、枕窗 眶窗可探查:眼动脉、颈内动脉虹吸段 颞窗可探查:MCA、TICA、ACA、PCA 枕窗可探查:VA、BA
d、低阻力图形:PI值明显减低、见于动静脉畸形。 5、血流频谱分析 a、层流频谱 血液处层流状态下,在血管侧血细胞少,流速慢反射能 量少,所以在频谱中下部信号强度低。此低强度信号区 在收缩区面积较大,类三角形,称为“频窗”。 b、湍流频谱 高低不同声强信号极不均匀的弥散分布在整个频谱 中,频窗消失。 c、涡流频谱 对称分布在基线两侧的簇状高声强信号,音质粗糙。 d、乐音性杂音频谱 多条平行的线状波形,同时可闻及特殊高调的音频号 6、音频信号:正常音频、噪音性杂音、乐音性杂音

经颅多普勒诊断标准

经颅多普勒诊断标准

经颅多普勒诊断标准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简称TCD)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影像学技术,通过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的测量来评估脑部血液供应和循环功能。

该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诊断脑循环障碍和脑血管疾病方面。

本文将介绍经颅多普勒诊断的标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颅内动脉的速度和阻力指标:1. 测量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BFV):正常情况下,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50-80 cm/s。

2. 测量峰值血流速度(peak blood flow velocity,PBV):正常情况下,颅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为100-160 cm/s。

3. 计算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脉冲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正常情况下,颅内动脉RI和PI的值相对较低。

二、颅外动脉血流的评估:1. 测量颈总动脉血流速度(carotid artery flow velocity):正常情况下,颈总动脉血流速度为40-80 cm/s。

2. 计算颅外-颅内(extracranial-intracranial,EC-IC)血流比例:正常情况下,EC-IC血流比例为1。

三、血管直径和解剖结构的评估:1. 测量颅内和颈总动脉的血管直径:正常情况下,颅内和颈总动脉的血管直径相对稳定。

2. 评估颅内动脉的血管壁增厚程度:正常情况下,颅内动脉的血管壁应该是均匀的,不应出现明显的增厚。

四、协同其他影像学技术的应用:1. 与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结合应用:CEUS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血管成像,有助于评估血管内腔病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2. 与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合应用:MRI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脑血管成像,包括血流速度、动脉血管壁脆性和脑组织供血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常规
1. 目的
通过检测深度、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音频评估脑血管功能及病变;通过血流方向的变化判断颅内外动脉侧支循环的开放。

2. 适应证
动脉狭窄和闭塞、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畸形、颅内压增高、脑死亡、脑血流微栓子监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监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监测。

3. 禁忌证和局限性
TCD 常规检测通常无禁忌证。

但是在经眼眶探测时必须减低探头发射功率(采用功率
5%-10%,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者意识不清晰,不配合;检测声窗穿透不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4. 仪器设备
超声仪:TCD佥查采用的超声仪应配备1.6 MHz或2 MHz脉冲波探头,具有多普勒频谱分析功能。

检查床:普通诊查床。

5. 检查前准备
TCD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但要告知受检者(上午检查者)应注意正常进餐,适量饮水,
以减少血液黏度升高导致的脑血流速度的减低,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超声检查前应简略询问相关病史及危险因素。

相关信息:①既往是否接受过同类检查及结果。

②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或戒烟等病史或相关危险因素的时间及用药类型。

③脑缺血病变的相关症状及体征。

④与脑血管病变相关的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如CT CTA MR、MRA DSA等影像图片资料。

⑤是否进行过脑动脉介入治疗和相关用药及治疗后时间、影像资料。

仪器的调整:调整好检测的角度(仪器预设置多普勒角度w 30°)、深度、取样容积的大小、多普勒频谱信号噪音比、滤波的大小、音频信号的强度、血流速度的量程等。

6. 检查技术
(1)检测部位及检测动脉
①颞窗:分前、中、后三个声窗,通常后窗是检测大脑半球动脉的最佳选择,易于声波穿透
颅骨及多普勒探头检测角度的调整。

通过颞窗分别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
后动脉(PCA)。

②眼窗:探头置于闭合的眼睑上,声波发射功率降至5%-10%通过眼窗可以检测眼动脉(0A)、颈内动脉虹吸部(CS各段:海绵窦段(C4段)、膝段(C3段)和床突上段(C2)。

在颞窗透声不良时可通过眼窗检测对侧ACA、MCA。

③枕窗:探头置于枕骨粗隆下方发际上1cm左右,枕骨大孔中央或旁枕骨大孔,通过枕窗检测双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

(2)动脉检测鉴别
MCA经颞窗检测,取样容积深度为30〜65 mm,主干位于40〜60 mm血流方向朝向探头,正向频谱。

压迫同侧颈总动脉(CCA,血流速度明显减低但血流信号不消失。

对于MCA 的检测,要求在主干信号的基础上逐渐减低深度,连续探测到30〜40mm勺MCA远端M2分支水平,要注意血流信号的连续性。

ACA:在TICA水平深度在60〜75 mm的负向血流频谱即为ACA深度在75〜85mm可以检测到对侧半球的ACA正向血流频谱)。

当AcoA发育正常时,同侧CCA压迫试验,ACA血流频谱从负向逆转为正向,对侧ACA血流速度明显升高。

当颞窗透声不良时,可经眼窗检测,声束向内上方倾斜,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为15°〜30°,深度为60〜75 mm通过CCA压迫试验鉴别。

眼窗探测到对侧ACM正向血流频谱,MCA 为负向血流频谱。

PCA:经颞窗检测深度为55〜70 mm以MCA/AC为参考血流信号,将探头向枕部、下颌方向调整,当MCA/AC血流信号消失,随后出现的相对低流速、音频低于同侧半球其他脑动脉的正向血流频谱为PCA的交通前段(P1段),探头方向进一步向后外侧调整,可检测到负向血流频谱,PCA交通后段(P2段)。

当PCA血流来自BA PCoA发育正常时,压迫同侧CCA 可使P1、P2段血流速度增加。

若PCA 血供来自ICA,无P1段血流信号,仅获得负向的P2段血流频谱,压迫同侧CCA时,P2段血流下降。

VA、和BA取坐位或侧卧位均可。

探头放置在枕骨大孔中央或旁枕骨大孔,选择深度为55〜90 mm通过调整检测角度,分别获得左右侧椎动脉负向血流频谱及小脑后下动脉正向血流频谱。

检查者应以不间断的椎动脉血流信号为基准,逐渐增加检测深度,在90〜120 mm 可以获得负向、相对VA升高的基底动脉血流频谱。

(3)正常脑动脉功能的评价
TCD对脑动脉功能检测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完成。

取样深度:双侧半球同名动脉检测取样深度基本对称。

血流速度:通常血流速度的计量单位是cm/s ,包括峰值流速(peak velocity 或systolic velocity, Vp 或Vs)、平均血流速度(mea n velocity, Vm )、舒张末期流速(end
of diastolic velocity, Vd )。

血流方向:朝向探头血流为正向,频谱位于基线上方;血流背离探头为负向,频谱位于基线下方。

当多普勒取样容积位于血管的分支处或血管走向弯曲时,可以检测到双向血流频谱。

血管搏动指数(PI )和血管阻力指数(RI):PI 和RI 是评价颅内动脉弹性和血管阻力及脑血流灌注状态高低的指标,PI=Vp—Vd/Vm RI= Vp —Vd/Vp。

常规TCD检测结果分析以PI指数更为准确,正常颅内动脉的PI值为0.65〜1.10。

颈动脉压迫试验:压迫颈动脉的位置应在锁骨上窝水平颈总动脉的近段,不要在甲状软骨水平,避免压迫颈动脉球部,引起不良反应。

通过颈动脉压迫试验鉴别所检查的动脉和颅内动脉侧支循环功能状态。

血流频谱形态分析:TCD正常血流频谱周边显示为明亮色彩(如红色或粉黄色),中间接近基线水平为相对低流速状态,显示为蓝绿色或相对周边色减低形成“频窗”特征。


常TCD频谱特征为收缩期S1峰(心脏收缩后形成收缩峰)、S2峰(血液进入大动脉后出现的血管搏动波)及心脏舒张早期形成的波峰D峰(图1),表4、5。

(4)注意事项
注意患者头部位置,根据患者的头围大小调整检测深度、声束方向。

检测动脉血流信号的连续性是观察血流动力学正常与否的重要因素。

注意颅内动脉的解剖位置关系。

注意动脉血流频谱方向的改变。

比较双侧半球颅内同名动脉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的对称性。

正确利用颈动脉压迫试验,分析鉴别TCD佥测结果。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