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日起,派出所不再开14类证明!
9N起,派出所不再开具这些证明了

9N起,派出所不再开具这些证明了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苏州》
【年(卷),期】2016(000)023
【摘要】公安部等12个部门近日联手,出台了“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宣布以下这20类证明,自9月1日起无需派出所开具。
【总页数】1页(P11-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1.41
【相关文献】
1.电子工业用9N气体纯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徐长江
2.大连日本商品展9N开启年度盛事 [J], 朱彤
3.派出所不再出具20项证明 [J],
4.证明开具新规派出所不再出具20项证明 [J],
5.水上公安派出所不再乱收费了 [J], 雷雅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安局9月起不给开的证明有哪些.doc

公安局9月起不给开的证明有哪些公安派出所9月月起不再出具14个事项证明图解公安派出所9月月起不再出具14个事项证明:公安部等12个部门于近日联合出台《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
12个部门还专门印发通知,就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意见》规定凡是公民凭法定身份证件能够证明的事项,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依法不属于公安派出所法定职责的证明事项,由主管部门负责核实。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是公民法定身份证件,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
对于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完全能够证明的以下9类事项,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予认可,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1、公民姓名。
2、公民曾用名。
3、公民性别。
4、公民身份号码(含15位升18位证明)。
5、公民民族成份。
6、公民出生日期。
7、公民出生地。
8、公民籍贯。
9、公民户籍所在地住址。
(二)对于下列5类事项,凡居民户口簿能够证明的,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予认可,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1、户口迁移情况。
2、住址变动情况。
3、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变更和更正情况。
4、注销户口情况。
5、同户人员与户主间的亲属关系。
(三)对于需要证明的下列6类事项,由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以下方式办理:1、需证明当事人婚姻状况的,凭当事人在使用部门的个人声明和能够提供的结婚证、离婚证、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或者离婚证明书、配偶死亡证明等有效证件、证明材料证明,需要核查的,由使用部门按照规定进行核查。
2、需证明当事人文化程度的,凭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或者学校、相关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书证明,或者依法办理公证。
3、需证明当事人正常死亡或者经医疗卫生机构救治的非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签发《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4、异地居住退休人员需办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的,由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到居住地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或者县(区)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认证手续。
不再开20类证明

不再开20类证明不再开20类证明:派出所拟不再开20类证明日前,公安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起草了《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印发〈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据了解,两个文件的出台是为了切实解决一些地方和领域存在的要求群众到公安派出所开具证明过多过滥、缺乏统一规范特别是各类奇葩证明的问题,为群众提供便捷、规范的服务,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创业更顺畅。
9类事项仍需开具相关证明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有关单位要求群众开具证明或者提供证明材料要遵循于法有据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并列出了公安派出所不再开具证明的20类事项和应当或者可以开具证明的9类事项,具体分为四大类情形:一、凡公民凭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等法定身份证件能够证明的9类事项,如公民姓名、曾用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等,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予认可,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二、对于公民户口迁移、住址变动等5类事项,凡居民户口簿登记内容能够证明的,有关单位应予认可,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三、对于需证明当事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正常死亡或者经医疗机构救治的非正常死亡等6类依法不属于公安派出所法定职责的事项,根据情形分别由主管部门出具证明、使用部门核查,或者依法办理公证,对涉及公安机关职责的事项,公安机关给予必要协助;四、公民在办理相关社会事务时,无法用法定身份证件证明,需要公安派出所开具相关证明的9类事项,如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变更更正、注销户口、捡拾弃婴(儿童),因乘坐飞机、火车、住宿旅店需开具临时身份证明等,由公安派出所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办理。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通知(征求意见稿)对做好意见出台后的贯彻执行工作将提出相应要求:第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清理需要开具证明的事项,做好政策措施衔接,对自行设定的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废止,对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应当或者可以出具证明和由相关部门出具证明的事项,要做好政策措施的衔接,避免出现服务和管理空档;第二,大力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核查,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办理公共服务事项需要核查公民身份时,可以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不再要求群众到公安派出所开具证明,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第三,对公安派出所应当或者可以出具的证明和由其他部门出具的证明,要简化优化办理流程,分别制定具体式样、办理流程和操作规范。
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14类事项证明

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14类事项证明作者:辛桦来源:《百姓生活》2016年第11期据新华社2016年8月11日报道,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办证多、办事难”问题,公安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民政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卫生计生委、人民银行12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
《意见》明确自2016年9月1日起,9类凭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完全能够证明的事项,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予认可,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5类凭居民户口簿能够证明的事项,公安派出所也不再出具证明。
《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的部署,切实解决一些地方和领域存在的要求群众到公安派出所开具证明过多过滥、缺乏统一规范的问题,为群众提供便捷、规范的服务,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创业更顺畅,现就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有关单位要求群众开具证明或者提供证明材料,要遵循于法有据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凡是公民凭法定身份证件能够证明的事项,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依法不属于公安派出所法定职责的证明事项,由主管部门负责核实。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是公民法定身份证件,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
对于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完全能够证明的以下9类事项,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予认可,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1.公民姓名。
2.公民曾用名。
3.公民性别。
4.公民身份号码(含15位升18位证明)。
5.公民民族成份。
6.公民出生日期。
7.公民出生地。
8.公民籍贯。
9.公民户籍所在地住址。
(二)对于下列5类事项,凡居民户口簿能够证明的,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予认可,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1.户口迁移情况。
2.住址变动情况。
3.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变更和更正情况。
公安部等12部门联合发文20类事项无需派出所出具证明

公安部等12部门联合发文20类事项无需派出所出具证明作者:来源:《林业与生态》2016年第09期公安部等12部门联合发文20类事项无需派出所出具证明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办证多、办事难”问题,公安部等12个部门近日联合出台《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从9月1日起,20类事项不再要求群众到公安派出所开具证明。
《意见》规定,凡是公民凭法定身份证件能够证明的9类事项,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 1、公民姓名。
2、公民曾用名。
3、公民性别。
4、公民身份号码(含15位升18位证明)。
5、公民民族成份。
6、公民出生日期。
7、公民出生地。
8、公民籍贯。
9、公民户籍所在地住址。
对于下列5类事项,凡居民户口簿能够证明的,公安派出所也不再出具证明:1、户口迁移情况。
2、住址变动情况。
3、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变更和更正情况。
4、注销户口情况。
5、同户人员与户主间的亲属关系。
《意见》同时还规定,对于需要证明当事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6类不属于公安派出所法定职责的事项,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核查,公安部门提供必要协助。
对于公民无法用法定身份证件证明的事项,需要公安派出所开具相关证明的,应由公安派出所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办理。
(摘自央广网)川贝银燕羹【组成】川贝母3克,玉竹10克,燕窝4克,银耳10克,冰糖适量。
【用法】将玉竹煎汁。
用热水泡发燕窝及银耳,择洗干净,放入煎汁、冰糖,和水炖熟,早晚食用。
【分析】燕窝味甘、淡,性平,养肺滋阴,化痰止咳,补而能清,为肺痨圣药。
川贝母润肺,止咳化痰。
银耳、玉竹均有滋阴润肺作用。
【功效】对潮热、虚劳燥咳、咳嗽见红者有效。
麻油姜末炒鸡蛋【组成】一小勺麻油,姜末,1个鸡蛋。
【用法】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锅内,油热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过一下,随即打入1个鸡蛋炒匀。
孩子风寒咳嗽及体虚咳嗽时,每晚让孩子在临睡前趁热吃一次,坚持吃上几天,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分析】麻油,是芝麻油,一般黑芝麻食用,白芝麻榨油,性味甘、凉,具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
公安部十八类不在开具证明

十八种证明公安机关不再开具□张洋日期:2015年08月30日来源:东方烟草报依明作日前,公安部通过“打黑除四害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图文详解了18个不该由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其中包括此前一直被群众吐槽的证明“你妈是你妈”。
据了解,除了特定的办理业务事项外,派出所一般可开具的证明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证明事主身份信息的,例如出生年月日、户籍信息、身份证遗失等证明;还有一类就是属于治安、刑事案件的相关证明,例如无犯罪记录证明、案件受理回执以及是否属于五种不准出境对象的证明。
公安部发言人在解释当下“奇葩”证明频出的原因时称,公民户籍、教育、就业等一些基本信息处于分散、割据的碎片化状态,不能实现部门间、地区间互通共享或共享程度不高。
此外,一些基层部门和单位也存在懒政、推卸责任甚至权力设租寻租的问题。
此次公安部介绍了18种不该由派出所出具的证明,并给出详细的解释,内容如下:1.身份证15位升至18位后,原号码不变,需证明是同一个人的【解释】身份证15位升至18位,第18位是校验码,采用11进制,其中第11个数由固定公式算出,相关单位可登录互联网查询,无需派出所出证明。
2.因非公安机关原因将姓名填写错误,如银行存单、保险单,学校、单位档案中姓名同音不同字,需要证明是同一个人的【解释】造成错误的责任主体不是派出所,派出所也不知情。
公民应到公证机关去做公证。
3.身份证丢失或损坏,需要乘机、取款、报名、考试等,需出具身份证明的【解释】身份证丢失或损坏,可到市(县、区)身份证办证中心补办,同时可办理临时身份证(2个工作日即可领取)。
补办身份证没有附加条件。
4.持有身份证和户口簿等合法证件,要求派出所出具身份信息证明的【解释】身份证和户口簿是公安机关为公民发放的法定身份证件,派出所无需再出具其他身份信息证明。
5.偿还能力证明【解释】居民是否具有偿还能力,不在派出所掌握情况之内。
公民可到公证机关寻求公证。
6.生存(健在)、死亡证明【解释】确定公民生存死亡是卫生防疫部门的责任,应由卫生防疫部门负责确定。
禁毒知识竞赛题库(含各题型)

考试备考资料(习题试卷、考点)(新版)禁毒知识竞赛题库200题(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有一类毒品既有兴奋作用又有致幻作用,以下是这类毒品代表的是()。
A、氟硝安定B、三哩仑C、LSDD、摇头丸答案:D2.吸毒人员的毒品滥用方式多样,有更大的艾滋病传播风险。
为了引起人们更广泛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定为“世界艾滋病日”oA、3月14日B、6月26日C、9月10日D、12月1日答案:D3.非法种植罂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0oA、应当免除处罚B、不予处罚C、应当奖励D、批评教育答案:B4.“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A、7月9日B、6月26日C、12月1日D、5月17日答案:B5.据我国《禁毒法》之有关规定,以下不属于我国目前禁毒模式的是()。
A、家庭戒毒B、自愿戒毒C、强制隔离戒毒D、社区戒毒答案:A6.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A、心理治疗是帮助成瘾者戒毒的有效方法之一B、冷火鸡疗法是海洛因成瘾者戒毒的方法之一C、美沙酮替代治疗能帮助冰毒成瘾者戒断毒瘾D、美沙酮替代治疗能帮助海洛因成瘾者降低危害答案:C7.《禁毒法》规定,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等,对戒毒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
A、吸食、注射毒品的方法B、吸食、注射毒品的频次C、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和成瘾程度D、吸食、注射毒品的时间答案:C8.2019年有一部禁毒题材的网络热播剧是0A、湄公河行动B、破冰行动C、门徒D、无间道答案:B9.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主要适用于吸食、注射()的吸毒人员。
A、冰毒B、可卡因C、大麻D、海洛因答案:D10.()俗名“可可精”,是从古柯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最主要的生物碱,属中枢神经兴奋剂,兴奋作用强,同时具有致幻作用。
A、海洛因B、可卡因C、大麻D、鸦片答案:B11.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
【2023年】四川省雅安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含答案)

【2023年】四川省雅安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决定。
A.上级公安机关负责人B.上级检察机关检察长C.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D.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2.()是人民警察各种才能得以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的物质基础。
A.业务素质B.丰厚的薪金C.文化素质D.身体素质3. 以立法形式确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地位,集中体现在《人民警察法》的()。
A.第一条规定B.第五条规定C.第八条规定D.第三条规定4.对拒绝接受教育或不服从管理的被收容教育人员,可以延长收容教育期限,但延长收容教育期限的,实际执行的收容教育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
A.6个月B.1年C.2年D.3年5.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处罚。
A.从轻B.从严C.从重D.减轻6.下列对行政复议的特征叙述错误的选项是()。
A.行政复议活动是法定的复议机关的活动B.行政复议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C.行政复议是一种权利救济手段D.行政复议同行政诉讼一样.不能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7.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询问不满()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A.12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8周岁8.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单独提出赔偿请求,如果赔偿义务机关没有在法定期限内予以赔偿或赔偿请求人对赔偿决定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期限届满之日起()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A.5天B.1个月C.3个月D.1年9.行政机关使用或者损毁扣押的财物,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
A.赔偿B.抚恤C.补助D.返还10.行政监察监督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
A.各级政府B.各级行政监察机关C.各级党委D.各级纪检机关二、多选题(10题)11.刘某被公安局拘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9月1日起,派出所不再开14类证明!
一家人不在一个户口本上,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类似这样群众办事中的“烦心事”,今后有了解决之策。
根据公安部等12部门近日联合出台的《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自9月1日起,派出所将不再开具户口迁移情况等数类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数类事项由派出所视情予以开具,而居民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数类证明将由相关职能部门开具。
一、这些证明派出所不再开具
根据意见,9类凭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完全能够证明的事项,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予认可,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
具体包括:公民姓名、公民曾用名、公民性别、公民身份号码(含15位升18位证明)、公民民族成份、公民出生日期、公民出生地、公民籍贯、公民户籍所在地住址。
此外,5类凭居民户口簿能够证明的事项,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予认可,公安派出所也不再出具证明。
具体包括:户口迁移情况、住址变动情况、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变更和更正情况、注销户口情况、同户人员与户主间的亲属关系。
二、这些证明派出所将视情开具
对于亲属关系证明、临时身份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无法凭户口簿、身份证、护照等法定身份证件证明的事项,意见要求派出所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办理。
意见明确,曾经同户人员间的亲属关系,历史户籍档案等能够反映,需要开具证明的,公安派出所在核实后应当出具。
对急需登机、乘火车、长途汽车、船舶、住旅馆、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因丢失、被盗或者忘记携带等原因无法出示法定身份证件的人员,机场、火车站、港口等公安派出所和旅馆、考场辖区公安派出所通过查询全国人口信息系统核准人员身份后办理并注明有效期限,用于临时搭乘飞机、火车、长途汽车、船舶和入住旅馆、参加考试。
在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变更更正及户口注销证明方面,意见要求,公民更正或者变更姓名、性别、民族成份、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等5项户口登记项目内容,或者因户口迁移,凭居民户口簿无法证明的事项,需要开具相应证明的,公安派出所应当查阅户籍档案并出具;公民因死亡、服现役、加入外国国籍、出国(境)定居、被判处徒刑注销户口,或者因重复(虚假)户口被注销,需要开具注销户口证明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出具。
在无犯罪记录证明方面,意见指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分别负责受理、审核和处理有关犯罪记录的查询申请。
公安派出所在向社会提供犯罪信息查询服务时,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关于升学、服现役、就业等资格、条件的规定办理。
公民因办理出国(境)事务需要,可以申请查询本人有无犯罪记录。
使用犯罪人员信息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查询目的使用有关信息,对犯罪人员信息要严格保密。
此外,意见也对被拐儿童身份证明、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非正常死亡证明等证明的开具作出了规定。
三、这些证明须由相关部门开具
对于那些公安机关职能之外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证明,意见指定了负责部门并明确了办理方法。
需证明当事人婚姻状况的,凭当事人在使用部门的个人声明和能够提供的结婚证、离婚证、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或者离婚证明书、配偶死亡证明等有效证件、证明材料证明,需要核查的,由使用部门按照规定进行核查;需证明当事人文化程度的,凭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或者学校、相关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书证明,或者依法办理公证;需证明当事人正常死亡或者经医疗卫生机构救治的非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签发《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需证明当事人未登记户口的,区分以下情形办理:因补发《出生医学证明》需核实新生儿未申报出生登记的,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向公安部门核查;因申报户口登记时需核实当事人未在其他地方登记户口的,由公安部门负责核查;因出国(境)定居需要办理无户籍公证的,由公证机构向公安部门核查。
异地居住退休人员需办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的,由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到居住地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或者县(区)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认证手续。
因公民个人或者有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填写、录入差错等原因,致使公民在有关部门或者单位的登记信息与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登记信息不一致,需证明两者为同一人的,由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核查,公安部门根据职责提供必要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