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重金属元素镉概况
土壤镉污染与防治综述

土壤镉污染与防治综述自本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电解锌生产的发展,镉的产量开始有明显的增加,同时由镉产生的污染随之而来,特别是自从60年代在日本的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发现“骨痛病”从而确认土壤中的镉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并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以来,有关镉污染和毒害问题便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一、土壤的镉污染镉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少,平均为0.15×10-6(mg/kg)。
地球上没有单独的镉矿,常与锌共生,一般以Cds和CdCO3的形式存在于锌矿中。
正常土壤含镉ω(Cd)(即土壤镉的质量分数)0.03×10-6(mg/kg),通常不超过1.0×10-6。
土壤镉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将镉加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镉含量明显高于其自然北景值含量,造成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恶化。
外源镉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的途径:(1)冶炼、电渡、染料等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进入土壤。
即此工业废水直接进入江、河、湖泊后,随地下水运动进入土壤,和人类农业生产上污灌进入土壤。
(2)固体废弃物(污泥、垃圾等)直接排入土壤。
即作为基肥施用进入土壤。
(3)高含镉的农药和肥料的施用。
(4)大气沉降物等。
根据1995年7月,我国公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确定如下:那么,镉造成土壤污染的临界值为W(cd)〉1.0×10-6mg/kg。
(一)镉在土壤中的行为及其影响镉在土壤中的形势包括:离子态、可交换态、吸附态、化学沉淀态和难溶络合态(或残留态)等,它们随环境条件的变动而互相转化,对植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水溶态和交换态。
镉在土壤中的活性受土壤水份状况、温度、PH、CEC、DH及土壤中陪补阳离子的影响。
土壤对镉的吸附量随土水系统中的PH 的变化,可分为3个区域即PH<ZPC(ZPC为电荷零点)的低吸附量区,ZPC<PH<6.0的中等吸附区。
在此区域内,被吸附的镉中生物有效态镉量PH的升高而增加。
PH>6.0的强吸附与沉淀区,PH>6以上被吸附的镉中生物有效态镉量随PH升高而降低,水溶态镉随石灰用量增加而急剧减少,PH>7.5时94%以上的水溶态进入土壤,且PH>7.5时镉主要以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结合态及残留态形式存在,其是导致镉毒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自来水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自来水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
-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是文章的开头部分,目的是引导读者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本文中,引言的主要目标是概述自来水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
概述部分内容如下: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近年来,人们对自来水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越来越关注。
这些重金属是自然界存在并广泛使用的物质,但过高的含量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重金属含量标准对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自来水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的含量标准,特别是国际和国内标准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通过分析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制定原理和核心要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范围内对自来水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促进国内自来水质量的改进与提升。
本文将首先介绍铅的含量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比较。
其次,我们将探讨砷、汞、镉等重金属的含量标准,同样进行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对比分析。
最后,我们将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自来水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引起公众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加强自来水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的监测和控制工作,确保公众用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内容以及目的,为读者提供了对本文内容的整体了解。
其次,在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其中,分别对铅、砷、汞、镉的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在每个部分中,都对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包括标准的制定依据、限制条件、检测方法等。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自来水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对自来水安全的影响,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自来水安全的科学参考。
环境中重金属元素镉概况

1.3我国烟田土壤重金属含量mg/kg变幅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中重金属元素镉概况
1.4镉在土壤层次中的分布
l 同一类土壤中,重金属在土壤层次中的分布是表层>> 中下层。这主要由于有表层生物富集或外来废物污染 (污灌、污施等)引起。施用化肥、农药也会造成Cd 的污染。
l 据调查,广州市施用磷肥、石灰的Cd含量为2~3mg/kg, 而澳大利亚施用的过磷酸钙含Cd达38~48mg/kg 。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中重金属元素镉概况
3.3 Cd对植物细胞结构的影响
l 低浓度的Cd可使叶绿体基粒垛叠减少, 线粒体内腔嵴突减少或消失;高浓度的 Cd可使叶绿体垛叠无规律、膜系统溃 解,使线粒体肿胀、溃解。
l 叶绿体的破坏与Cd沉积在类囊体上与 膜上蛋白体结合,破坏叶绿体酶系统 和阻碍叶绿体合成有关。
的沙川灌区、广东的广州和韶关地区、广
西的阳朔、湖南的衡阳等。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中重金属元素镉概况
1 土壤中Cd的来源 、含量及分布
l Cd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
l 地壳中镉平均量0.15 mg/kg。
l 未污染土壤中Cd主要来源于其成土母质
l 在世界范围内,土壤中Cd的含量范围为 0.01~2mg/kg,中值为0.35mg/kg。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中重金属元素镉概况
4工程及其它措施
电化学措施 客土措施 规避措施等等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中重金属元素镉概况
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展望1
l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超积累植物的相 关基因克隆,然后转移到生物量较大的 植物或作物体内,培养出新的超积累植 物品种,将其应用到污染土壤的修复上, 必将大大提高对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 减少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积累。
我国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及修复措施

我国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及修复措施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其中镉污染尤为突出。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我国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包括污染程度、主要来源和分布特征,并探讨现有修复措施及其效果。
通过深入分析,本文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推动土壤镉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的有效开展,以保障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土壤镉污染现状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土壤资源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健康。
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镉污染尤为引人关注。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其进入土壤后不易降解,且易被作物吸收,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目前,我国土壤镉污染呈现出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深、污染来源复杂等特点。
从污染范围来看,我国土壤镉污染已经覆盖了多个省份,且呈现出由点及面的趋势。
特别是在一些重工业密集区、矿业开采区以及城市周边地区,土壤镉污染尤为严重。
从污染程度来看,部分地区的土壤镉含量已经远超过国家标准,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由于镉在土壤中的累积效应,其浓度往往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升高,进一步加剧了污染程度。
从污染来源来看,我国土壤镉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废气排放、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的不规范处理等。
这些污染源的存在,使得土壤镉污染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土壤镉污染的防治工作。
包括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制定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推广环保农业技术等。
然而,由于土壤镉污染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在土壤镉污染防治方面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未来仍需加大力度,深入研究土壤镉污染的修复技术,以推动我国土壤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土壤镉污染的修复技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环境中重金属元素镉概况

0.12
0.37-6.97 0.98-11.95 0.006-0.87
5.66
7.42
0.462 0.053 0.172
2.15-6.47 3.64-12.8 0.25-1.31 0.032-0.08 0.044-0.8
2.56
4.94
0.375 0.067 0.119
Cd在细胞中的分布
近十来年不少学者研究报道, 根所吸收的重 金属中有70%~90%累集在根尖细胞壁上。 杨居荣等1993年的研究表明,Cd在黄瓜、菠 菜 中 的 可 溶 成 分 所 占 比 例 较 大 , 为 45% ~ 69%, 沉 积 于 细 胞 壁 的 成 分 占 2.5% ~ 21.0%, 而Pb有77%~89%沉积于细胞壁上,可溶成 分只占0.2%~3.8%。
农业土壤中镉的输入与输出
1.2典型农业土壤中镉的含量
我国不同类型土壤中镉含量
1棕壤;2褐土;3黄棕壤;4棕色石灰土; 5红色石灰土
部分国家和地区土壤镉标准源自稻草样本重金属含量抽查mg/kg
采样地址 宁化下沙 永安三星 明溪夏阳 泰宁大田 尤溪洋中梅峰
Pb
Cd
Hg
As
4.53
0.68
0.24
1.74
2.24
0.78
0.09
3.62
2.02
0.45
/
1.91
2.34
0.34
0.10
0.53
1.88
0.23
0.10
0.20
白云石粉中重金属含量mg/kg
9 8 宁 化 泉 上 9 9 建 宁 溪 源
A s 0 .3 6 3
0 .3 1 7
H g 0 .0 5 3
重金属镉对环境的污染与治理_安静

重金属镉对环境的污染与治理
安静
(辽宁省大石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镉是一种淡蓝而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 熔点 321°C, 沸点 767°C,质软耐磨,抗腐蚀。 镉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氧 化,加热易挥发,其蒸汽可与空气中的氧结合成氧化镉。 在高 温下,能与卤素直接反映,生成卤化物;但不能直接与氢、氮、 碳反应。 镉易与多数重金属形成合金。 镉不溶于碱,但溶于硝 酸、热盐酸和热硫酸而形成相应的盐。 金属镉本身无毒,但其 蒸汽有毒,化合物中以镉的氧化物毒性最大,而且属于累积 性的。
89
一、镉对环境的污染 工业生产上的镉释放到环境中的主要途径是: 采矿、冶 炼、燃煤、镀镉工业、化学工业、肥料制造、废物焚化处理、尾 矿堆、冶炼厂废渣、垃圾堆的冲刷和溶解。 化学工业生产中用镉及其化合物作原料也造成镉污染。 利用硫酸镉作原料生产塑料热稳定剂时,为了提高产率需要 加入过量的硫酸镉,这就使得废母液中的镉含量较高,如东 北某塑料助剂厂废水含镉量达(500~700)×10-6,年 排 量 达 10 吨 左右;以黄铁矿生产硫酸的工厂也引起镉的污染,华北某 硫 酸 厂 用 的 黄 铁 矿 含 镉 1.94×10-6,废 水 含 镉 0.12×10-6;以 金 属为原料生产碳酸镉催化剂,其生产过程产生镉粉尘、氧化 镉烟雾、含镉废水等污染。 镍镉电池的生产也造成镉污染。 氧化镉的生产、极板制 造 等 的 冲 洗 水 含 镉 浓 度 为 (0.5~2.0)×10-6,废 碱 液 含 镉 (10~ 50)×10-6,其中有 50%左右为可溶性镉。 用来制造硫酸和化肥的某些矿石, 也是镉污染的一个 重要来源。 据测定,有的硫酸厂所用的黄铜尾矿含镉 17.19× 10-6, 磷 肥 厂 所 用 的 硫 铁 矿 含 镉 1.94×10-6, 磷 矿 含 镉 也 在 (0.07~0.14)×10-6。 由于磷肥使用的量多而广,所以土壤和食 品中由施肥带来的镉,其数量是不可忽视的。 镉对土壤污染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工业废气中的镉扩散 沉降累积于土壤之中,二是用含镉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使土 壤受到严重污染。 日本受镉污染的农田有 472125 亩,占重金 属污染总面积的 82%,主要是由于重金属开采和冶炼排放废 水造成的。 日本富山冶炼厂排出的含镉废水和废气污染了附 近农田,使稻田土壤含镉量达 7.1×10-6,在这种土壤上生产的 稻米含镉量达 1.3×10-6,该地居民长期使用这种含镉米,便会 发生骨痛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遭受镉污染的农田已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分析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法。
我们将对镉污染的来源、分布及其在土壤中的行为进行详细解析,以揭示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
接着,我们将对现有的土壤镉污染治理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评估其优缺点及适用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土壤镉污染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技术创新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土壤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人类健康的保护。
二、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土壤重金属镉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镉在土壤中的积累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进入食物链后会对农作物造成污染,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
长期摄入镉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肾脏损伤、骨质疏松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致癌。
镉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危害是对水资源的污染。
镉可以通过土壤渗滤进入地下水,污染饮用水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镉污染还可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活性,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不仅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土壤重金属镉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和控制。
三、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来源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主要源于人类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城市生活以及交通运输等。
工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那些涉及有色金属冶炼、电镀、电池制造、化工和涂料生产等行业的工厂,常常会产生含镉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如果这些废弃物处理不当,镉便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农业活动也是镉污染土壤的重要途径。
农药、化肥和有机肥的不合理使用,尤其是磷肥的大量使用,可能导致土壤镉含量上升。
磷肥生产时,原料中的镉元素可能会残留在肥料中,长期大量使用这样的磷肥,就会导致土壤中镉的积累。
重金属镉在植物体内的转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

重金属镉在植物体内的转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一、本文概述镉(Cadmium,Cd)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成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受害者。
然而,植物也具有一定的耐受和积累镉的能力,其内部转运途径和调控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解植物对重金属的响应和抗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重金属镉在植物体内的转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以期为植物重金属污染修复和农业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将首先介绍镉污染的现状及其对植物的影响,阐述研究镉在植物体内转运途径和调控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后,将综述镉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和积累过程,包括镉离子进入植物细胞的方式、在细胞内的转运途径以及最终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情况。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探讨镉转运的调控机制,包括与镉转运相关的基因、蛋白及其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因子对镉转运的影响。
文章将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植物重金属污染修复和农业生态安全提供有益参考。
二、重金属镉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与转运重金属镉(Cd)作为一种有毒的非必需元素,在环境中的广泛存在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植物对镉的吸收与转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生理和分子机制。
镉进入植物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根系。
植物根部细胞通过质膜上的转运蛋白主动或被动地吸收土壤中的镉离子。
这些转运蛋白通常对多种金属离子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因此它们也可能参与其他金属离子的转运。
镉离子进入细胞后,可以与细胞内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磷脂)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改变这些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一旦镉离子被根部细胞吸收,它们就可以通过质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入细胞的液泡中,或者通过木质部被运输到地上部分。
木质部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输导组织,负责将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营养物质从根部输送到地上部分。
在木质部汁液中,镉离子通常与有机酸、氨基酸或其他小分子结合,形成可溶性的复合物,从而被运输到植物的茎、叶和果实等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培植扩大根系统,加大根系截获量,收获后全层清 理根系,将有效削减土壤中镉量。
3.5加深耕层,还可以让镉从土壤向下层淋失。
•55
4工程及其它措施
电化学措施 客土措施 规避措施等等
•56
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展望1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超积累植物的相 关基因克隆,然后转移到生物量较大的 植物或作物体内,培养出新的超积累植 物品种,将其应用到污染土壤的修复上, 必将大大提高对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 减少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积累。
•23
2.2分布
水稻的根、茎叶、糙米中Cd的比例为 80∶5∶1,
而杨树则可将根部吸收Cd的一半运转 至地上部。
一般来说,Cd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根> 茎>叶>籽实。Cd集中在根部可能与Cd 和根内蛋白质、糖、核酸等有机物化 合成为稳定的大分子或不溶性有机大 分子而沉积下来有关。
•24
镉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总Cd含量增加,
残渣态百分率减少,交换态百分率显著
上升,这说明土壤Cd污染越重,非残渣态
的相对含量越高,将相对增加Cd的毒性
。
•21
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形态及关系
•22
2 Cd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分布
2.1积累
不同植物对Cd的吸收、积累效应差异很大。木本 植物对土壤中Cd的生物积累较高,;有些蕨类其 叶部Cd含量可高达1200mg/kg,是富集Cd最强的植 物类型之一。水稻等大田农作物也易吸收土壤中 的Cd。有报道,当土壤含Cd量为2.21mg/kg时,糙米 中Cd即达2.64mg/kg。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 大米中镉允许量为:小于或等于0.2mg/kg(GB238-84)。
•3
续上:
Cd污染耕地涉及11个省市的25个地区,每年 生产镉米(是指Cd含量超过mg/kg的糙 米,长期食用会引起骨痛病)5.0×107kg。
如沈阳市张士灌区因污灌使2533公顷农田 遭受Cd污染(土壤Cd含量≥1.0mg/kg ),其中严重污染面积(可能产生的稻米Cd 含量≥1.0mg/kg的农田)占13%。 另外,作 物受Cd污染导致“镉米”的地区还有:上海 的沙川灌区、广东的广州和韶关地区、广 西的阳朔、湖南的衡阳等。
叶绿体的破坏与Cd沉积在类囊体上与 膜上蛋白体结合,破坏叶绿体酶系统 和阻碍叶绿体合成有关。
线粒体结构的改变是由于Cd抑制线粒 体膜上ATP酶的活性所引起。
•31
Cd对植物细胞结构的影响
•无Cd正常细胞
•受Cd害细胞
•32
3.4 Cd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一些试验结果表明: Cd对细胞膜有严重破坏作用,使得细胞膜透
•25
作物不同部位镉的分布
•26
我国烟叶中5元素含量及变幅 单位:mg/kg
•27
Cd在细胞中的分布
近十来年不少学者研究报道, 根所吸收的重 金属中有70%~90%累集在根尖细胞壁上。 杨居荣等1993年的研究表明,Cd在黄瓜、菠 菜中的可溶成分所占比例较大,为45%~ 69%,沉积于细胞壁的成分占2.5%~21.0%, 而Pb有77%~89%沉积于细胞壁上,可溶成 分只占0.2%~3.8%。
•9
农业土壤中镉的输入与输出
•10
1.2典型农业土壤中镉的含量
•11
我国不同类型土壤中镉含量
• 1棕壤;2褐土;3黄棕壤;4棕色石灰土 ;
•12
部分国家和地区土壤镉标准
•13
稻草样本重金属含量抽查mg/kg
•14
白云石粉中重金属含量mg/kg
•15
施磷带来镉污染
•16
部分国家和地区磷矿(肥)镉含量
•52
利用植物根系削减水体中镉
•53
利用植物根系削减水体中镉
•54
3农业措施
3.1源头控制,重类金属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是矿 质肥(尤其磷肥)和劣质农业化学品(含有的农 药),因而对新来源的磷肥等农业化学品要把好 源头检测关。
3.2增施优质有机肥提高土壤环境容量,有机质可 增加土壤胶体对污染物的吸附吸收能力。在淹水 还原条件下,可促使镉还原,减少毒性。
化害为利、以毒攻毒,新物质开发利 用
•59
本讲小结:
1本讲叙述了环境中尤其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镉的含 量、形态及分布。由于有生物富集,在生物量集中区, 镉分布量较集中;生物小循环使镉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积 累增多,人类采矿、冶炼、污灌污施加剧了这一过程。 农业土壤中镉量偏高的所涉范围较大,加强镉削减的研 究意义重大。
•34
Cd对植物的伤害是多方面的,相应地植 物采取多方面的策略来抵抗或减弱Cd 胁迫的程度,如固定化、区域化及合成 植物螯合肽、金属硫蛋白、应激蛋白 、应激乙烯等。
•35
土壤镉与大米镉的关系
•36
镉对人体的毒性
粮食作物是镉进入食物链的主要途径 ,土壤镉与米中镉有良好的正相关, 因而土壤镉污染产生的影响是全球性 的。镉是一种积累性毒素,人体肾皮 质是镉作用的靶器官。肾皮质镉浓度 达到200mg/kg时,会引起多种症状的 肾机能失调,如肾小管坏死,蛋白尿 症等。
1.1主要地球贮库中镉的含量 及残留时间
•6
•7
几类岩石中镉
沉积岩1.167mg/kg;皂土1.4;泥灰岩2.6 变质岩0.46mg/kg; 石榴石片岩1 火成岩<0.22mg/kg;玄武岩0.22
•8
主要矿物中的镉
闪锌矿2%; 硫镉矿、方硫镉矿77.8%; 氧化镉矿87.5%; 菱镉矿65.18%; 其它矿类几~几千mg/kg。
2.2绿肥植物无叶紫花苕子能富集Pb、Zn; 香 根草、苎麻对土镉的吸收力很强。 收获后不要还田,要集中消几种异常积累植物外观
•48
几种异常积累植物外观
•49
利用苎麻改良镉污染农田
•50
利用苎麻改良镉污染农田
•51
利用植物根系削减水体中镉
植物在水体中对镉的积累效果明显优于在土壤中 的积累效果。David E 注意到利用普通作物的根 过滤作用 ,将向日葵浸入实验水体中仅24h,水 体中镉浓度可由1000ug/L 降低到 200ug/L,显示 出利用植物根部可快速削减水体中毒害性重金属 元素镉。
•57
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展望2
与超积累植物相反,筛选以体外抗性为主导机制 的重金属排异植物,特别是农作物,减少其向可食 用部位转移,降低在食物链中的数量,对于人类寻 找既对污染物有较高的抗性,又能保证生物产品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的作物种,这将为污染土壤的 再利用提供一种崭新的途径。
•58
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展望3
•17
1.3我国烟田土壤重金属含量mg/kg变幅
•18
1.4镉在土壤层次中的分布
同一类土壤中,重金属在土壤层次中的分布是表层>> 中下层。这主要由于有表层生物富集或外来废物污染( 污灌、污施等)引起。施用化肥、农药也会造成Cd的 污染。
据调查,广州市施用磷肥、石灰的Cd含量为2~3mg/kg, 而澳大利亚施用的过磷酸钙含Cd达38~48mg/kg 。
•4
1 土壤中Cd的来源 、含量及分布
Cd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 地壳中镉平均量0.15 mg/kg。 未污染土壤中Cd主要来源于其成土母质
。 在世界范围内,土壤中Cd的含量范围为
0.01~2mg/kg,中值为0.35mg/kg。 日本和英国土壤的背景值分别为
0.413mg/kg和0.62mg/kg, •5
2对重金属异常积累的植物(作物)及排异植物(作物 )品种的筛选和培育,是减少它们进入食物链的重要途 径。另外应配套切实可行的农艺措施,以削减它们对环 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60
•37
2镉污染的削减措施
1化控途径 2生控途径 3农业措施 4工程及其它措施
•38
1化学控镉
•39
施石灰对土壤中水溶态镉的影响
•40
施石灰对土壤中交换态镉的影响
•41
•42
•43
有机酸对镉毒害的抑制
•44
有机酸对镉毒害的抑制
•45
2生物控镉
2.1富镉苋科作物(野生苋)富集镉的能力特 强,种一季可使土壤镉下降29.49mg/m2。
•28
3 Cd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1Cd毒害症状:生长迟缓、植株矮小 、退绿、产量下降等。例如,大麦受Cd 污染后,种子的萌发率、根生长速率下 降,且随处理浓度增大和时间延长而加 剧。Cd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还与生长发 育的时期有关。例如,在水稻幼穗分化 之前,Cd主要降低光合力;在幼穗分化 至抽穗期,主要抑制生殖器官分化,造成 颖花败育;抽穗期后,Cd则主要干扰体 内营养物质的迁移和再分配。
在沈阳张士灌区土壤中,经污灌进入土壤中的Cd的 56.33%累积于土壤的表层,去表土15cm,可使稻米中的 Cd下降50%。
•19
镉在土壤层次中的分布
•20
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
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为:
可交换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物结
合态、有机硫化物态和残留态。形态 受土壤组分及其土壤化学行为影响,各 形态之间处于动态平衡中。
性增加。植物细胞膜透性与Cd浓度呈极显 著正相关。 Cd导致膜脂过氧化加剧 。
•33
3.5 Cd对植物体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是植物适应 逆境胁迫的重要酶类,被统称为植物保 护酶系统。当植物受Cd污染后, Cd污染 可引起SOD、POD和CAT活性下降。
•29
3.2 Cd对细胞分裂的影响及遗传毒害
Cd能引起细胞分裂出现障碍或不正常 分裂,表现为细胞分裂周期延长,产生染 色体断裂、畸变、粘连和液化等。